湿法脱硫吸收塔溢流原因及解决方案
脱硫吸收塔溢流、虹吸现象分析及预控

脱硫吸收塔溢流、虹吸现象分析及预控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中,经常会出现吸收塔溢流管冒浆、冒泡等现象。
通常溢流出来的浆液进入吸收塔区排水地坑后,再经由地坑泵打回吸收塔重复使用,不会造成其它后果。
但当吸收塔浆液溢流量较大,溢流管来不及排放时,就会引发浆液倒灌、喷淋效率下降等各种事故,影响脱硫系统正常达标运行,严重时会通过吸收塔入口烟道进入增压风机或引风机本体,造成事故扩大,严重影响设备安全、污染厂区环境。
一、脱硫吸收塔溢流原因分析1、吸收塔溢流产生机理要想减少或避免吸收塔溢流、虹吸,就需要了解泡沫产生的机理和吸收塔内介质的工作状态与环境。
在吸收塔内,介质状态并不是单纯以液体形式存在,是液体和气体的混合体。
这就为泡沫形成提供了条件(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中,为了强制氧化生成石膏,氧化风管需深深的埋入浆液内部)。
泡沫正是由于混合体而生成,泡沫是气体分散在液体中的分散体系,其中液体所占体积分数很小,泡沫占很大体积,气体被连续的液膜分开,形成大小不等的气泡。
泡沫的产生是由于气体分散于液体中形成气液的分散体,在泡沫形成的过程中,气液界面会急剧增加,其增加值为液体表面张力与体系增加后气液界面的面积乘积,应等于外界对体系所做的功。
若液体的表面张力越小,则气液界面的面积就越大,泡沫的体积也就越大,这说明此液体很容易起泡。
当不溶性气体被液体包围时,形成一种极薄的吸附膜,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膜收缩为球状形成泡沫,在液体的浮力作用下汽泡上升到液面,当大量的气泡聚集在表面时,就形成了泡沫层。
吸收塔浆液中的气体与浆液连续充分地接触(氧化风的作用),由于气体是分散相(不连续相),浆液是分散介质(连续相),气体与浆液的密度相差很大,所以在浆液中泡沫很快上升到浆液表面,此时如浆液的表面张力小,浆液中的气体就冲破浆液面聚集成泡沫。
泡沫密度、比重都明显低于塔内浆液。
富集后的泡沫会在浆液表面形成泡沫层。
由于泡沫层非常轻,极易受烟气流向和风压的影响而运动。
关于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的情况

关于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的情况汇报吸收塔浆液因起泡而溢流是石灰石-石膏法脱硫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有很大危害,必须加以重视,一旦出现起泡溢流现象要及时采取妥善处理办法,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下面针对吸收塔起泡溢流的机理、原因、危害、预防及处理分析如下:一、浆液起泡的机理1、泡沫由于表面作用而生成,是气体分散在液体中的分散体系,其中液体所占体积分数很小,泡沫占很大体积,气体被连续的液膜分开,形成大小不等的气泡。
泡沫的产生是由于气体分散于液体中形成气-液的分散体,在泡沫形成的过程中,气-液界面会急剧地增加,因而体系的能量增加,其增加值为液体表面张力γ与体系增加后的气-液界面的面积A 的乘积为γ×A,应等于外界对体系所作的功。
若液体的表面张力γ越低则气-液界面的面积A 就越大,泡沫的体积也就越大,这说明此液体很容易起泡。
当不溶性气体被液体所包围时,形成一种极薄的吸附膜,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膜收缩为球状形成泡沫,在液体的浮力作用下气泡上升到液面,当大量的气泡聚集在表面时,就形成了泡沫层。
吸收塔浆液中的气体与浆液连续充分地接触,由于气体是分散相(不连续相),浆液是分散介质(连续相),气体与浆液的密度相差很大,所以在浆液中;泡沫很快上升到浆液表面,此时如浆液的表面张力小,浆液中的气体就冲破液面聚集成泡沫。
由此可见,泡沫的产生必须具备3个条件:只有气体与液体连续又充分地接触时,才能产生泡沫;当气体与液体的密度相差非常大时,才能使液体中的泡沫能很快上升到液面,久而久之就形成泡沫;表面张力愈小的液体愈易起泡;2、泡沫中的起泡呈多面体形,在多面体的液膜交界处,液膜是弯曲的,弯曲液面压力差的存在加速了气泡间平液膜向边界处的排液作用,使液膜变薄,当液膜厚度低于临界值时破裂。
但当溶液中具有表面活性物质或起泡物质时,泡沫体系不稳定性减弱,液膜修复能力增强,阻止了液膜进一步变薄,使液膜保持一定的厚度。
纯净的液体起泡性只与其表面张力有关,但是由于纯净液体起泡后,液膜之间能相互连接,使形成的气泡不断扩大,最终破裂。
吸收塔溢流原因及预防措施

吸收塔溢流原因及预防措施一、吸收塔溢流原因1、液位计显示错误(不准确)。
2、由于管道设计问题,产生虹吸,这个时候只要塔内液位高于溢流液的终点液位,就会连续的溢流。
3、浆液CL含量高。
如果浆液中含的有机物质过多,起泡现象较严重。
4、燃煤燃烧的不充分。
5、石灰石粉中有机物,CL离子含量高。
石灰石含MgO过量,MgO过量不仅影响脱硫效率而且会与硫酸根离子发生反应导致浆液起泡6、锅炉投油。
7、入口粉尘是否超标。
8、工艺水中腐殖酸、泥沙含量高。
9、吸收塔浆液里重金属离子增多引起浆液表面张力增加,从而使浆液表面起泡。
10、浆液循环泵频繁起停操作。
11、氧化风量过大。
二、吸收塔溢流预防措施吸收塔溢流原因很多,应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1、加强液位计校验。
是否考虑增加浮球式液位计(浆液和泡沫密度不同),避免泡沫照成虚假液位而形成液位显示错误。
2、加强废水处理。
3、加强锅炉燃烧调整,尽量避免燃煤燃烧的不充分。
4、保障静电除尘各电场正常投入。
5、锅炉投油运行时及时停止FGD系统运行。
6、加强石灰石粉化验及验收,避免石灰石粉中含有有机物,CL离子含量过高。
7、在二至三台循环泵运行情况下停运一台循环泵(要保证脱硫率)。
8、避免浆液循环泵频繁往复起停操作。
9、在浆液泡沫含量大时及时加入消泡剂。
10、在高硫分、高负荷等不利情况下禁止随意开启增压风机挡板,保证浆液品质。
11、及时对溢流管上部排空口进行检查,避免堵塞。
12、减少氧化风量。
13、保证吸收塔集水坑泵和液位计可靠运行。
14、必要时降低吸收塔液位运行(临时措施)。
15、进行吸收塔浆液置换。
脱硫吸收塔浆液溢流的原因与对策

脱硫吸收塔浆液溢流的原因与对策在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常常会有吸收塔液位显示正常却发生溢流的现象。
当浆液溢流严重时,如果脱硫系统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吸收塔液位就无法维持在设计水平,会带来脱硫效率、石膏品质等方面的问题,对FGD装置的稳定运行十分不利。
1. 浆液溢流成因吸收塔浆液溢流主要是泡沫引起的“虚假液位”造成的。
气泡或泡沫会导致吸收塔内浆液不均匀,而浆液密度计取样来自吸收塔底部,底部浆液密度大于氧化区上部浆液密度。
引起吸收塔溢流的原因主要有:(1)吸收塔浆液中有机物含量增加锅炉燃烧不充分,飞灰中部分未燃尽物质(包括碳颗粒或焦油)随烟气进入吸收塔,使吸收塔浆液中的有机物含量增加,发生皂化反应,被氧化风机鼓入的高压空气“压迫”导致溢流。
(2)吸收塔浆液中重金属含量增加锅炉尾部除尘器运行状况不佳,烟气粉尘浓度超标,含有大量惰性物质的杂质进入吸收塔后,致使吸收塔浆液重金属含量增高;石灰石含有的微量金属元素(如Cd、Ni等)会引起吸收塔浆池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
重金属离子增多会使浆液表面张力增加,从而在浆液表面产生泡沫。
起泡不仅会抬升吸收塔液位,吸收塔还会由于虹吸作用而发生溢流。
(3)石灰石成分因素石灰石遇稀醋酸、稀盐酸、稀硝酸发生泡沸,高温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石灰石中含有MgO,如果MgO含量超标不仅影响脱硫效率,与SO₂反应会产生大量泡沫。
如果石灰石成分发生某种变化,在吸收塔浆池中产生某种天然无机发泡剂,如NaHCO₃、Al ₂(SO₄)₃等, 混合在一起会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CO₂气体。
(4)气液平衡被破坏在FGD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停运氧化风机或启动浆液循环泵,则吸收塔浆液的气液平衡会被破坏,导致吸收塔浆液大量溢流。
对于固定管网式氧化风机,因其空气孔朝下,氧化风机处于开启状态时,泡沫被鼓入的氧化空气吹破; 氧化风机停运时,大量泡沫生成,致使吸收塔溢流。
(5)溢流管设计不合理,产生虹吸现象一旦出现虹吸现象,只要吸收塔内液位高于溢流液的终点液位就会连续溢流。
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Analysisandsolutionsofabsorbersurifluxfoamingoverflow陈泰峰(国家能源集团泰州发电有限公司ꎬ江苏泰州㊀225327)摘要:在石灰石 石膏湿法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ꎬ吸收塔浆液溢流是一种常见的现象ꎮ一旦发生将对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非常不利ꎬ不仅会降低脱硫效率ꎬ污染环境ꎬ而且还会造成周围设备的腐蚀ꎬ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诸如增压风机叶片损坏等重大事故ꎮ通过对吸收塔浆液溢流的现象㊁起泡机理㊁成因等进行了分析ꎬ介绍了浆液溢流对脱硫系统运行的危害ꎬ提出了吸收塔浆液溢流的预防和处理措施ꎮ关键词:湿法烟气脱硫ꎻ浆液ꎻ起泡溢流Abstract:Inthewetlimestone-gypsumfluegasdesulfurization(FGD)processsystemꎬtheabsorberserifluxo ̄verflowingisrelativelycommonphenomenon.Onceitoccursꎬitwillbeveryunfavorableforthestableoperationofthedesulfurizationsystemꎬwhichwillnotonlyreducethedesulfurizationefficiencyꎬpollutetheenvironmentꎬbutalsocausecorrosionofsurroundingequipmentꎬandevencauseseriousaccidentssuchasdamageoftheboosterfanblades.Inthispaperꎬthephenomenonofoverflowofslurryintheabsorptiontowerꎬfoamingmech ̄anismandcausesareanalyzed.Theharmofslurryoverflowtotheoperationofdesulfurizationsystemisintro ̄duced.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measuresofslurryoverflowinabsorptiontowerareproposed.Keywords:wetfluegasdesulfurizationꎻslurryꎻfoamoverflow中图分类号:X701.3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B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8069(2019)06-035-020㊀引言对于湿法FGD工艺而言ꎬ其核心装置吸收塔的脱硫效率必须ȡ95%ꎬ净烟气中SO2排放浓度应达到环保要求ꎮ吸收塔液位多采用压差式液位计测量ꎬ显示的液位是根据差压变送器测得的差压与吸收塔内的浆液密度计算得出ꎬ而吸收塔内的液位真实高度由于气泡或者泡沫会引起 虚假液位 ꎬ高于显示液位ꎮ再加上底部浆液扰动泵脉冲扰动或搅拌器搅拌㊁氧化空气鼓入㊁浆液喷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引起液位波动ꎬ导致吸收塔发生溢流的现像ꎬ当浆液溢流严重时ꎬ会带来脱硫效率ꎬ石膏品质等方面的问题ꎬ对FGD的稳定运行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1]ꎮ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主要是由于烟气成分㊁水质工艺㊁石灰石粉成分㊁氧化风机风量㊁设备频繁起停及溢流管的设计等因素的影响ꎬ导致吸收塔浆液顶部产生大量的泡沫ꎬ液位显示正常ꎬ但会从吸收塔的溢流管道或排水坑溢流[2]ꎮ1㊀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危害正常情况下ꎬ吸收塔浆液溢流之后通过吸收塔溢流管道进入吸收塔排水坑ꎬ再经过地坑泵打回吸收塔重复使用ꎬ不会造成其他后果ꎬ但是ꎬ当吸收塔浆液溢流较多时ꎬ浆液不能通过溢流管道及时输送ꎬ就会进入到原烟气烟道中ꎬ从而引起严重后果:(1)脱硫效率㊁浆液品质均下降ꎬ浆液中毒ꎮ(2)溢流浆液通过烟道到达增压风机出口ꎬ损坏风机叶片ꎬ迫使增压风机停止运转㊁脱硫系统停止运行ꎮ(3)溢流过多时浆液不能及时通过溢流管道输送而是进入原烟气烟道ꎬ其中的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对烟道及其防腐内衬产生腐蚀ꎬ减少烟道寿命[4]ꎮ(4)浆液溢流ꎬ其中的Cl-离子浓度会严重超标ꎬ导致石膏品质下降ꎮ(5)吸收塔浆液溢流到烟道后ꎬ会减小烟道的流通面积ꎬ浆液干燥会造成烟道逐渐积灰ꎬ增加烟道阻力ꎬ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5]ꎮ2㊀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原因分析2.1㊀烟气成分烟气成分中主要是烟气中有机物及重金属离子含量增加ꎮ锅炉燃烧不充分或在运行过程中投油ꎬ53飞灰中部分未燃尽物质随烟气进入吸收塔ꎬ使吸收塔浆液中有机物含量或重金属离子增加ꎬ发生皂化反应ꎬ在浆液表面形成油膜[6]ꎮ油膜在吸收塔内部温度变高和高压的作用下ꎬ会导致吸收塔的液位急剧上升ꎬ产生起泡溢流现象ꎮ2.2㊀工艺水水质及石灰石粉成分工艺水与石灰石粉原料通过一定的固液配比形成石灰石浆液ꎮ如果吸收塔补水水质达不到设计要求ꎬ化学需氧量(COD)㊁生化需氧量(BOD)等含量超标ꎬFGD脱水系统及废水系统未能正常投入ꎬ致使吸收塔浆液品质逐渐恶化ꎬ也会导致浆液起泡ꎮ石灰石粉中含有MgOꎬ如果MgO含量超标ꎬ不仅影响脱硫效率ꎬ而且与H2SO3反应会大量起泡ꎮ2.3㊀氧化风机风量氧化风机是把脱硫反应中生成的亚硫酸钙(CaSO3 1/2H2O)氧化为硫酸钙(CaSO4 2H2O)所需的氧化空气ꎬ风量不够时ꎬ浆液氧化不充分ꎬ亚硫酸盐含量会超标ꎬ风量过量时ꎬ多余的空气会以气泡形式溢流至浆液表面ꎬ导致吸收塔溢流[7]ꎮ2.4㊀设备频繁启停在FGD装置运行过程中ꎬ不可避免的会启停浆液循环泵或者切换氧化风机ꎬ吸收塔浆液的气液平衡会被破坏ꎬ导致吸收塔浆液溢流ꎮ而且浆液池之中的浆液会因为不断地启停而引发扰动ꎬ进而发生突变ꎬ增加溢流现象发生的概率ꎮ2.5㊀溢流管设计不合理吸收塔溢流管设计不合理ꎬ易产生虹吸现象ꎮ部分电厂溢流管采用正 U 型设计ꎬ一旦出现虹吸现象ꎬ只要吸收塔的液位高于溢流管的终点液位就会持续溢流ꎮ3㊀吸收塔起泡溢流解决办法吸收塔浆液一旦起泡溢流ꎬ要立即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ꎬ避免造成事故ꎮ3.1㊀控制吸收塔补水控制吸收塔补水水质ꎬ加强过滤及预处理ꎬ降低COD㊁BOD含量ꎬ使补充水的参数指标处于设计值范围之内ꎮ3.2㊀控制浆液及废水品质将石灰石成分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ꎬ加大石膏的排出量ꎬ加强吸收塔浆液品质㊁石膏㊁废水的化验ꎬ发现有恶化趋势ꎬ及时采取措施ꎬ同时尽最大出力排出废水ꎬ降低吸收塔浆液中重金属离子ꎬ氯化物及有机物的含量ꎬ保证浆液品质ꎬ减少泡沫的形成ꎮ3.3㊀核算氧化风机风量设计时计算好吸收塔中所需氧化风量ꎬ避免浆液中的多余空气以起泡的形式溢流至浆液表面ꎬ导致吸收塔浆液泡沫的增加ꎮ3.4㊀优化FGD运行方式在可以保证氧化效果的前提下ꎬ适当降低吸收塔工作液位ꎻ在保证脱硫效率的条件下ꎬ减少浆液循环泵的运行台数ꎬ降低吸收塔内部浆液扰动ꎮ3.5㊀改进溢流管设计溢流管建议采用倒 U 型设计ꎬ并在溢流管最高点设计排空口ꎬ同时在溢流管路中设置冲洗水接口ꎮ在运行过程中ꎬ及时对溢流管上部排空口进行检查ꎬ若有堵塞ꎬ需用冲洗水进行冲洗ꎬ防止发生虹吸连续溢流ꎮ4㊀结语石灰石 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过程中ꎬ吸收塔浆液因起泡而溢流是FGD系统中常见的问题之一ꎬ对FGD系统的稳定运行有很大的危害ꎬ必须加以重视ꎮ通过上述分析ꎬ在FGD系统运行过程中ꎬ应时刻监视吸收塔浆液状况ꎬ一旦出现浆液溢流ꎬ应及时分析原因ꎬ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ꎬ确保FGD系统的安全㊁稳定运行ꎮ参考文献:[1]禾志强ꎬ田雁冰ꎬ沈建军等.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浆液起泡研究[J].电力科技与环保ꎬ2008ꎬ24(4):11-13.[2]李孝刚.脱硫吸收塔起泡溢流现象分析[J].中文信息ꎬ2014(11):303-304.[3]吴昊.吸收塔浆液起泡的管理[J].广州化工ꎬ2015ꎬ43(18):139-140+188.[4]GaoHꎬLiCꎬZengGꎬetal.Fluegasdesulphurizationbasedonlimestone-gypsumwithanovelwet-typePCFdevice[J].Separa ̄tionandpurificationtechnologyꎬ2011ꎬ76(3):253-260. [5]钟卫虎.浅谈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ꎬ2017ꎬ14(26):111+114.[6]杨立军ꎬ郝云飞.6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调试及优化[J].电力科学与工程ꎬ2008ꎬ24(7):65-69.[7]孙旭峰ꎬ倪迎春ꎬ彭海.烟气脱硫装置安全经济运行的分析及措施[J].电力科学与工程ꎬ2008(5):1-4+7.收稿日期:2019 ̄02 ̄12ꎻ修回日期:2019 ̄04 ̄26作者简介:陈泰峰(1989 ̄)ꎬ男ꎬ江苏泰州人ꎬ助理工程师ꎬ主要从事火电厂除灰㊁脱硫运行ꎮE-mail:907917566@qq.com63。
吸收塔溢流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吸收塔溢流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吸收塔为啥会溢流呢?嘿,原因有不少呢!比如吸收塔液位过高,就像水杯装太满会溢出来一样,吸收塔液位高了也会溢流。
还有可能是起泡严重,就像煮泡面的时候泡沫太多会溢锅。
再就是浆液循环量过大,那家伙,就跟水龙头开太大水流得到处都是似的。
那遇到溢流可咋办呢?首先得赶紧降低吸收塔液位呀!这就好比赶紧把水杯里多余的水倒掉。
调整石灰石供浆量,别让浆液太多。
要是起泡严重,就得加消泡剂,就像给泡面锅里加点凉水让泡沫消下去。
减少浆液循环量,别让它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控制不住。
在处理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那可太重要啦!要是不小心处理,那可就糟糕啦!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那不是亏大了嘛!所以一定要小心谨慎,按照步骤来。
吸收塔溢流的处理方法在很多场景都能用得上呢!比如在电厂的脱硫系统中,那可是关键环节。
优势也很明显呀,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我给你讲个实际案例哈。
有个电厂之前吸收塔老是溢流,后来按照正确的方法处理,嘿,问题解决啦!设备运行得稳稳当当,生产效率也提高
了不少呢!
吸收塔溢流必须及时处理,不然会带来很多麻烦。
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处理,就能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吸收塔溢流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吸收塔溢流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摘要: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的运行实践中,吸收塔溢流现象是许多火电厂经常出现的情况,浆液溢流不但易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对运行方式的控制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此结合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华盘电) FGD系统吸收塔浆液溢流的情况,分析其溢流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关键词:吸收塔;浆液溢流;原因;控制0 引言国华盘山发电厂一期工程装有2台俄制容量500MW的超临界机组,为了减少电力行业排污的负担,同时也为火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国华盘电公司采用脱硫效率高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由于其工艺技术成熟,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已成为国内外火电厂烟气脱硫的主导装置。
在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吸收塔浆液溢流现象是影响脱硫系统能否安全稳定运行的常见问题之一,并造成污染。
当吸收塔浆液溢流严重时,可能溢入原烟气烟道中,造成浆液倒灌增压风机,造成增压风机严重损毁的恶性事件;溢流浆液也可能进入到GGH换热元件表面,造成换热元件结垢堵塞,加大增压风机出力,严重影响脱硫系统主体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影响到锅炉的正常运行。
本文结合国华盘电公司脱硫系统吸收塔溢流的情况,分析了在湿法脱硫系统运行中吸收塔浆液溢流的各种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
1 吸收塔系统概况国华盘电公司两台500 MW机组各安装一座吸收塔,单塔处理烟气量为2 011 212 m3/h,吸收塔直径为15 m,高度为40·52 m,钢结构圆柱体,内衬玻璃鳞片衬里;上部为吸收塔和除雾器两部分,底部为循环浆池。
每座吸收塔采用4台浆液循环泵、4层喷淋层(每层喷淋层由一台浆液循环泵单独供浆)、2台罗茨氧化风机、2台扰动泵、三层除雾器。
正常情况下,在保证脱硫效率的前提下,通过维持吸收塔液位在一定的稳定范围调整吸收塔进水量和出水量平衡。
按照设计,吸收塔正常液位为14·8 m,液位控制在14·3~15·3 m。
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第26卷第10期2010年10月电力科学与工程E lectr ic Po w er Scien ce and Eng i neeringV o l 26,N o 10O ct .,201075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程永新(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71)摘要: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FGD )工艺系统中,吸收塔浆液溢流是较为常见的现象。
为解决此问题的真正原因,着重从工艺品质、系统设计及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的办法,从而提高了FGD 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关键词: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浆液;泡沫;溢流;消泡剂中图分类号:TM 621 8;X701 3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0-08-23。
作者简介:程永新(1981-),男,工程师,从事火力发电厂布置及烟气脱硫设计工作,E m a i:l chengyongx in @csepd.i com 。
0 概 述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FGD)工艺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硫技术,对于湿法F GD 工艺而言,其核心装置为吸收塔。
在其运行过程中,常常会有吸收塔液位显示正常却发生起泡溢流的现象。
当浆液溢流严重时,如果脱硫控制系统未及时监测到并采取有效措施,吸收塔液位就无法维持在设计水平,会带来脱硫效率、石膏品质等方面的问题,对FGD 装置的稳定运行十分不利。
本文就吸收塔起泡溢流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及探讨。
1 吸收塔起泡溢流原因分析吸收塔浆液因起泡而导致溢流是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起泡严重时会由溢流管流出,流出的浆液一般带有浓黑的泡沫。
图1为某电厂吸收塔起泡溢流后的现场照片。
图1 吸收塔起泡溢流后的浆液泡沫Fig .1 Ser ifl ux foa m after ab sorp ti on to w er overf l ow i ng1 1 出现 虚假液位吸收塔浆液溢流主要是表现在浆液的液位指示正确以及保持液位在正常运行值的前提下,由于浆液内部出现泡沫,造成 虚假液位 ,导致浆液从吸收塔溢流管道大量流进吸收塔地坑或从吸收塔入口烟道溢流进入GGH或增压风机出口烟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法脱硫吸收塔溢流原因及解决方案摘要: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脱硫工艺水质、入炉煤煤质、粉煤灰成份、锅炉燃烧工况、石灰石粉成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脱硫吸收塔内部形成大量粘性泡沫,严重时会从吸收塔溢流管道或吸收塔排水地坑溢流。
浆液起泡,浆液品质恶化,影响脱硫效率,且对生产现场环境造成污染。
本文从浆液起泡的机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解决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的方法。
引言:xx项目公司2×300MW热电机组脱硫吸收塔为喷淋空塔,内置烟气隔板,设置三层浆液喷淋层,除雾器布置在脱硫后净烟气烟道,不设GGH,公用石灰石制浆、工艺水及石膏脱水系统。
1状况:自20xx年3月起,#1、#2脱硫吸收塔排水地坑持续发生大量浆液起泡溢流,其中#1吸收塔排水地坑溢流浆液呈黑色,#2吸收塔地坑溢流颜色较浅,并随时间变化逐步呈现黄褐色(见下图)。
针对#1、#2吸收塔排水地坑浆液起泡溢流异常工况的跟踪、分析及治理过程,判断造成此次脱硫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的原因为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目前国内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系统中,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较为常见的几种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统计和分析有关技术参数,采用排除法,查找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技术管控措施,提高脱硫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图1:溢流浆液图2:#2吸收塔入口石膏堆积2浆液起泡溢流的影响因素1.吸收塔“虚假”液位;2.脱硫系统前端设备运行工况恶化的影响;3. 脱硫系统本身运行工况的影响;4.脱硫工艺水水质影响;5. 石灰石粉成分的影响;6. 脱硫消泡剂影响因素;2.1吸收塔“虚假”液位对于采用压差式液位计测量吸收塔液位的电厂,由于液位测量装置多采用装在吸收塔下部的,脱硫控制系统(DCS)显示的液位是根据差压变送器测得的差压与吸收塔内浆液密度计算得来的值,由于密度值的变化造成吸收塔内真实液位高于显示液位,形成“虚假液位’’。
同时吸收塔底部浆液扰动引起液位波动,从而导致吸收塔间歇性溢流。
xx项目#1、#2机组吸收塔排水地坑溢流浆液来自除雾器后疏水管路,起泡溢流浆液主要来自除雾器后冲洗水携带的大量浆液泡沫。
由于脱硫系统除雾器为外置式折板型除雾器,布置在脱硫吸收塔出口净烟气烟道中,另外由于吸收塔内置烟气隔板,浆液泡沫进人除雾器后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烟气携带经喷淋层洗涤后随烟气进人净烟气烟道;二是因吸收塔液位过高造成浆液溢流进人净烟气烟道后被洗涤后烟气携带由于第一种途径需要由吸收塔中部向上经三层喷淋层石灰石浆液冲刷后再折返向下进人净烟气烟道,阻力及洗涤作用均会减少烟气对浆液泡沫的携带,因此第二种途径是浆液泡沫进人吸收塔的主要路径。
图3:#2吸收塔内烟气隔板吸收塔实际液位可以通过公式H=P/ρg计算,式中H为浆液池高度;P为压力变送器测量值;ρ为浆液取样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20xx年3月1 5日9:00,对吸收塔浆液池高度进行计算标定,计算得出液而高度为4.95米.,仪表显示测量高度为5.3米,负误差0.35米。
但是由于计算中所用密度值取样位于吸收塔底部,位置区域介质主要为固液两项。
而测量仪表中密度值采用压力变送器高度差换算得出,位置区域介质为固、液、气三项,所以计算中所用手工监测密度值较仪表测量密度值偏高。
用仪表换算得出的密度值对计算得出的液位进行修正,计算液位为5.6米,正误差0.33米,由于差压式液位计位于距吸收塔零米1.5m标高处,吸收塔内正常液位高度在5.3—5.6米之间,所以计算液位(实际液位)不仅比测量液位高,而且误差会超过0.33米。
实际的高液位造成的后果是容易造成吸收塔内浆液泡沫进入净烟道被烟气携带,进入原烟气烟道对增压风机产生破坏。
实际的低液位可能造成烟气从隔板下短路进入净烟气烟道,造成脱硫出口二氧化硫浓度瞬间偏高。
2.2脱硫系统前端设备运行工况恶化的影响锅炉在运行过程中投油、燃烧不充分,飞灰中有部分碳颗粒或焦油随烟气进入吸收塔,造成吸收塔浆液有机物含量增加,当上述物质在吸收塔内富集到一定程度时,在循环浆液泵作用下吸收塔内液面容易产生泡沫。
自20xx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1、#2机组脱硫系统持续发生浆液溢流冒泡问题,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吸收塔桨液溢流起泡以上述原因为主,第一阶段自2月21日至3月2日,#1、#2机组脱硫系统浆液品质急剧恶化,浆液颜色变黑,多次发生黑色浆液自吸收塔地坑中心站-一季度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溢流出的浆液泡沫风干后溢流事件通过对锅炉飞灰含碳量、锅炉出口含氧量指标进行跟踪分析,并结合省环境监测取样化验,结果如下:图4:#2增压风机导流叶片1) #1机组自2月19日9:00-16:00持续低氧状态高负荷运行,锅炉出口氧量长时间低于1%;#2机组2月24日4:00-7:00分,3月1日3:00-7:30分,3月2日,11:30-13:30分三个时间段持续维持锅炉出口氧量低于1%;2)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xx年3月2日下午15: 30-16:40之间对#1、#2机组进行污染物监测期间,烟气中CO含量高达1600PPm,且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并积极参与脱硫化学反应,其含量能够说明锅炉缺氧燃烧,燃烧产物不充分;3)通过对溢流浆液风干物进行含碳量化验,化验结果显示该种风干物残留高达25.64%的固定碳,且试验后残留物呈铁红色,含氧化铁较高,说明黑色浆液表面物质即为未完全燃烧的煤粉(见图5);图5:吸收塔溢流浆液风干物、烧蚀残留物及化验报告4)烟气中未完全燃烧的煤粉在吸收塔内被浆液洗涤,污染吸收塔内部浆液,造成吸收塔溢流;5)锅炉后部除尘器运行状况不佳,烟气粉尘浓度超标,含有大量惰性物质的杂质进入吸收塔后,致使吸收塔浆液重金属含量增高。
重金属离子增多引起浆液表面张力增加,从而使浆液表面起泡;2.3脱硫系统本身运行工况的影响1)脱硫装置脱水系统或废水处理系统不能正常投入,致使吸收塔浆液品质逐渐恶化;2)脱硫工况变化(例如浆液循环泵启停对浆液的扰动)、吸收塔液位调控不稳定、除雾器冲洗效果不好(由于堵塞造成烟气分层流动,外置式除雾器后聚集大量泡沫)等因素造成吸收塔浆液溢流;根据对#1、#2机组脱硫系统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的时间分析,溢流时间均发生在锅炉升负荷幅度较大和浆液循环泵启动过程中,吸收塔液位发生降低需要通过除雾器大量补水,造成除雾器后疏水量增大,除雾器后聚集的泡沫瞬时间通过疏水管(溢流管)进入吸收塔排水地坑,地坑容积无法容纳造成溢流。
另外,由于启动浆液循环泵,对吸收塔液面造成剧烈扰动,扰动的直接后果是泡沫的大量生成。
图6:清洗过程中的#2吸收塔二级除雾器图7:#2脱硫除雾器疏水管道2.4脱硫工艺水水质影响1)脱硫工艺水中的金属离子(Na+、Mg2+)、氯离子(Cl-)、SS(悬浮物)、COD(化学需氧量)会在脱硫吸收塔内形成碱性物质、络合物及粘性杂质,在吸收塔内浆液析出CO2及富余O2气体工况下,在扰动作用下形成大量泡沫。
2)该厂脱硫系统工艺水水源为循环水回水(工业水系统),循环水水源为城市中水。
3)下表3是对20xx年1-3月份脱硫工艺水、浆液指标的封比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脱硫工艺水水质已经远远偏离脱硫工艺水设计指标,其中由于金属离子及氯离子含量的严重超标,造成脱硫工艺水碱度增加并富氧化性,不仅造成脱硫系统浆液起泡,更严重的后果是恶化浆液品质,降低脱硫效率,腐蚀脱硫设备基体。
4)另外,2月25日对循环水系统添加复合型杀菌剂,是造成3月份吸收塔浆液起泡的直接原因之一。
表3:脱硫工艺水设计指标与实际供水、浆液指标对比表虽然实施脱硫工艺水技改项目引入深井水,但是水量不到10吨/时,对于高达100吨/时补水量的需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脱硫工艺水水质问题。
另外由于中水污泥进入脱硫吸收塔,污泥中沉淀的大量重金属离子和中水悬浮物沉积物随污泥进入脱硫系统也是长期造成脱硫吸收塔浆液起泡的原因。
20 xx年3月1 4日,由于中水系统#1机加池排泥系统故障,清理#1机加池,大量沉积多时的污泥进入脱硫吸收塔,加重了吸收塔浆液的起泡。
2.5石灰石粉成分的影响石灰石粉中含有MgO,如果MgO含量超标不仅影响脱硫效率,而且与SO42-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泡沫。
目前,该厂使用的石灰石粉主要来自XXX和XXX,石灰石粉矿石MgO含量正常情况下<1%,部分石灰石粉能够达到0.5%以下。
2.6脱硫消泡剂影响因素针对吸收塔浆液起泡现象,直接的措施是在吸收塔排水地坑内加入消泡剂SN-9230T。
消泡剂的使用效果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消泡剂的性质;二是定期添加量是否满足要求。
要考虑所加消泡剂工作原理,是否对整个运行环境产生影响;消泡剂要多次少量添加,一次性加入对系统影响较大,容易形成盲点,引起脱硫效率下降,严重会导致整个系统停运。
3.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的解决办法3.1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的原则性处理流程1)要消除已经产生的泡沫:2)要通过运行方式的调整,缓解起泡溢流现象;3)要控制进入吸收塔的各种可能引起吸收塔浆液起泡的物质;3.2针对#1、#2机组吸收塔浆液溢流起泡的具体技术措施1)确定合理的吸收塔运行液位,减小浆液溢流量,防止浆液进入吸收塔入口烟道。
2)改善锅炉燃烧工况,彻底消除#1机组烟风、除尘系统漏风,提高锅炉(额定负荷)出口过量空气系数)≥1.19。
3)暂停#1、#2电除尘器节能运行方式,恢复正常高压供电方式;4)降低排除石膏时的吸收塔浆液密度,加大石膏排除量,保证新鲜浆液的不断补入。
5)加强吸收塔浆液、废水、石灰石浆液、石灰石粉和石膏的化学分析工作,有效监控脱硫系统运行状况,发现浆液品质有恶化趋势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6)提高脱硫系统运行调控的预判能力,锅炉升负荷及启动浆液循环泵前做好预控措施,避免低液位时短时间通过除雾器大量补水,避免在高液位时启动浆液循环泵;在#1、#2机组脱硫效率≥95%时,停止B或C泵运行,可以有效减少浆液溢流量,避免B泵和C泵组合运行;7)提高脱硫辅控运行人员对入炉煤含硫量及灰份的预控判断,入厂高硫煤进行堆存掺配,保证入炉煤含硫量<0.8%。
值长每班将入厂煤化验单通报脱硫集控,对脱硫入口二氧化硫浓度提前预判,做好预控措施;8)对脱硫工艺水水质的控制措施①首先控制中水水质,在污水处理厂对来水水质指标进行监督,重点监控金属离子(Na+、Mg2+)、氯离子(Cl-)、SS(悬浮物)、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提前通知来水水质,做好预防措施:②降低循环水循环倍率;③技术改造改善脱硫工艺水水质;④将中水污泥连续补充石灰石浆液箱方式改为间断补入;⑤化学专业在对循环水添加复合式杀菌剂前通报发电部脱硫专业,并由化学专业在加药后三日内对脱硫工艺水进行连续监测;⑥控制吸收塔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