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与电磁波小论文
哈工大 电磁场与电磁波 大作业 小论文

关于孕妇防辐射服作用的探究班级:学号:姓名:易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健康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孕妇防辐射服的市场蓬勃发展,款式价格层次不齐的孕妇防辐射服玲琅满目,已然成为了准妈妈们的标配之一。
然而对于孕妇防辐射服的效果很多人也提出了质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通过查阅各类相关的资料,我将在本文就孕妇防辐射服功效以及是否有必要穿着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并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首先,我将结合学到的相关知识以及查阅到的相关资料介绍一些关于孕妇防辐射服的背景知识,然后再进行接下来的探究。
辐射相关背景知识辐射辐射指的是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动的型态传送。
辐射之能量从辐射源向外所有方向直线放射。
一般可依其能量的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分类为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
一般普遍将这个名词用在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将原子或分子电离化,非电离辐射则否。
辐射活性物质是指可放射出电离辐射之物质。
电离辐射主要有三种:α、β及γ辐射(或称射线)。
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皆对生物有害,而且可影响自然环境。
电离辐射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
一般而言,电离是指电子被电离辐射从电子壳层中击出,使原子带正电。
由于细胞由原子组成,电离作用可以引致癌症。
一个细胞大约由数万亿个原子组成。
电离辐射引致癌症的机率取决于辐射剂量率及接受辐射生物之感应性。
α、β、γ辐射及中子辐射均可以加速至足够高能量电离原子。
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一些电离辐射主要有医院里用的X光、CT,实验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居家中用的某些石材或者地面有氡气泄漏等。
显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电离辐射的种类和机会是非常少的。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非电离辐射的一种。
非电磁辐射主要有中子辐射,电磁辐射和黑体辐射等。
其中,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同时也是我们主要担心的就是电磁辐射。
因此重点讨论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对人体有所危害,主要表现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大方面。
其中热效应是由于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电磁场与电磁波学习心得范文

电磁场与电磁波学习心得范文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在我大学的物理学习中,我也深入学习了这一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此,我将分享我的学习心得。
首先,电磁场是电荷体系所产生的一种物理场。
在学习电磁场的过程中,我深入理解了电场和磁场的定义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电场产生于电荷体系周围的空间中,具有电势能和方向的特性,而磁场则是由电流体系所产生的,对磁性物质有施加力和能量的作用。
在电磁场的理论中,我也学习到了高斯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等重要原理。
其次,学习电磁场还涉及到电磁波的知识。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耦合而产生的一种波动现象。
通过学习麦克斯韦方程组,我深入理解了电磁波的性质和传播规律。
电磁波具有传播速度恒定、能量传递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医学等领域。
在学习电磁波的过程中,我也了解了不同频率和波长的电磁波的特性,并学会了使用波动方程和辐射强度的计算方法。
在学习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过程中,我收获颇多。
首先,我深刻体会到了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电磁场是解释物质相互作用和变化的重要工具,而电磁波是一种重要的能量和信息传递的方式。
这两个概念对我理解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我通过学习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我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理论是由数学和物理相结合的,需要运用向量、微分方程等数学工具进行推导和计算。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积累了一定的数学解题经验,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我也通过实验研究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
在实验室中,我亲自操作仪器,观察电磁波的传播,测量电磁场的强度等。
通过实验的方式,我深入理解了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特性,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总体来说,学习电磁场与电磁波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物理学内容。
通过学习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物理学知识水平,还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磁场与电磁波结课论文---无线电在实际中的应用

电磁场与电磁波结课论文----无线电在实际中的应用一、概述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波长大于1mm,频率小于300GHz的电磁波)。
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声音或其他信号的技术。
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
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
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波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
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
利用无线电的手段,将由电厂制造出来的电力转换成为无线电波发送出去,在通过特定的接收装置将无线电波收集起来并转换为电力,供人们使用,这就是无线电力传输。
二、应用无线电的最早应用于航海中,使用摩尔斯电报在船与陆地间传递信息。
现在,无线电有着多种应用形式,包括无线数据网,各种移动通信以及无线电广播等。
而利用共振实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这些应用能让我们眼前一亮。
共振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传输能量方式。
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之间可以高效传输能量,而对不同振动频率的物体几乎没有影响。
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线圈调校成了一个磁共振系统,当发送端产生的振荡磁场频率和接收端的固有频率相同时,接收端就产生共振,从而实现了能量的传输。
根据共振的特性,能量传输都是在这样一个共振系统内部进行,对这个共振系统之外的物体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最妙的就是这一点了。
当发射端通电时,它并不会向外发射电磁波,而只是在周围形成一个非辐射的磁场。
这个磁场用来和接收端联络,激发接收端的共振,从而以很小的消耗为代价来传输能量。
对于在空间实现无线电力传输或供电的形式,总起来看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通过电磁感应“磁耦合”进行短程传输;第二类是将电能第三类是将电能以微波或激光形式远程传输——发射到远端的接收天线,然后通过整流、调制等处理后使用。
以电磁波“射频”或非辐射性谐振“磁耦合”等形式中程传输。
查阅资料可知,2007年3月“Business 2.0”等媒体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Powercast公司开发无线充电技术,可为各种耗电量相对较低的电子产品充电或供电,诸如手机、MP3、随身听、温度传感器、助听器、汽车零部件,甚至体内植入式医疗装置等。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历史发展与典型应用论文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的发展与应用论文电磁理论如今已经拥有十分完备的体系,并且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这并不是某一位科学家的功劳,而是靠着一代代科学家前赴后继,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探索发现,不断发展的结果。
公元前6,7世纪,人们发现了磁石吸铁,磁石指南以及摩擦生电现象,从此人们对“磁"有了概念,但是也仅仅停留于经验阶段,并没有理论研究。
并且,19世纪以前,人们还是认为,“电"与“磁"是两个不相关的概念。
18实际末期,德国科学家谢林认为,宇宙是由活力的,而不是僵死的。
他认为电就是宇宙的活力,是宇宙的灵魂,磁、光、热是相互联系的。
1777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发明了能够以非常高的精度测出非常小的力的扭秤,利用扭秤可以算出磁力或者静电力的大小。
1785年,库仑利用自己的扭秤建立了库仑定理,即两个电荷之间的力与两电荷的乘积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库伦定理是电学史上第一个定量规律,他使电学研究从定性阶段进入到了定量阶段,在电学史上是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1789年,生物学家迦伐尼发现了动物电。
1800年,迦伐尼的好朋友伏打用锌片与铜片夹以盐水浸湿的纸片叠成电堆产生了电流,这个装置后来称为伏打电堆,他还把锌片和铜片放在盛有盐水或稀酸的杯中,放多这样的小杯子中联起来,组成电池。
他指出这种电池"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电”,“不预先充电也能给出电击"。
伏打电堆(电池)的发明,提供了产生恒定电流的电源――化学电源,使人们有可能从各个方面研究电流的各种效应。
从此,电学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电流和电磁效应的新时期。
直到现在,我们用的干电池就是经过改时后的伏打电池。
干电池中用氯化铵的糊状物代替了盐水,用石墨棒代替了铜板作为电池的正极,而外壳仍然用锌皮作为电池的负极。
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就把这种电池称为伽伐尼电池或伏打电池,并把电压的单位用"伏特"来命名。
电磁场与电磁波揭示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本质与关系

电磁场与电磁波揭示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本质与关系电磁场和电磁波是描述电磁现象的两个重要概念。
电磁场是由电荷所构成的空间区域周围存在的物理场,它的存在和变化可以对其他电荷产生力的作用。
而电磁波则是电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具有波动性质,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本文将探讨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一、电磁场的本质电磁场是由电荷所激发产生的一种物理场。
根据库伦定律,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磁场传递的,这种传递是瞬时的,即时的。
电磁场存在于电荷周围的空间中,不仅与电荷的性质相关,也与电荷的运动状态有关。
电磁场的本质是一种信息媒介,它可以将电荷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电荷,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和相互作用。
电磁场的强弱和方向是通过电场和磁场来描述的。
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一种力场,它的本质是描述电荷对其他电荷产生力的作用。
磁场是由电流或者称为移动电荷的磁矩产生的一种力场,它的本质是描述电流对其他电荷产生力的作用。
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并且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电磁场。
二、电磁波的本质电磁波是电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
当电荷发生变化时,电磁场会随之变化,产生扰动。
这种扰动以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电磁波。
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具有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的振动分量。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光速,也是任何物质能传播的最大速度。
电磁波具有电磁场的性质,它们都是由电荷产生和激发的,并且都遵循麦克斯韦方程组来描述。
电磁波有三个基本特征:振幅、波长和频率。
振幅表示电场和磁场的最大值,波长表示波的周期性特征,频率表示波的振动次数。
这些特征决定了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性质,如波速、传播方向等。
三、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关系电磁场和电磁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传播形式,它是电磁场的集体运动状态,承载着电磁场的能量和信息。
电磁波的产生需要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并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形成稳定的电磁波。
其次,电磁波可以通过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和传递来影响其他物体和介质。
电磁场与电磁波论文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能的无线传输姓名:***班级:电科1101班学号:********引言电能的传输长期以来主要是由导线直接接触进行传输,随着用电设备对供电品质、可靠性、方便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还有特殊场合、殊地理环境的供电,使得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家电对快捷方便地获取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因此,无线电能传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评选为未来十大科研方向之一。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最早由著名电气工程师(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提出,就是借助于电磁场或电磁波进行能量传递的一种技术。
按照电能传输原理的不同,无线电能传输分为:电磁感应式、电磁共振式和电磁辐射式。
通过该项技术可以实现以探讨将远程无线功率传输系统做成电子式互感器,研究其在高压测量方面的应用,还可以探讨更远的距离使将来室内电器实现无线化,所有室内电器设备都装有无接触功率传输系统,电气设备通过无接触功率接收装置远距离高效率的接收电能工作,而电能发射装置是可以装在墙壁内或者地板下的,使电气设备摆脱电线插座的束缚。
此外,无线输电技术在特殊的场合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可以给一些难以架设线路或危险的地区供电;可以解决地面太阳能电站、风力电站、原子能电站的电能输送问题。
深入了解其无线传输电能的意义和方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电能无线传输技术的简介1.1电能无线传输的现状1.1.1电能无线传输的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较早,早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就出现了无线电动牙刷,随后发布了几项有关这类设备的美国专利。
20世纪90 年代初期,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对感应耦合功率传输技术(ICPT)进行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该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获得重大突破。
研究主要集中在给移动设备,特别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设备的供电问题,如电动汽车、起重机、手提充电器、电梯、传送带、运货行车,以及水下、井下设备。
电磁场与电磁波论文

电磁场与电磁波论文电磁场与电磁波论文院系:电子信息学院班级:电气11003班学号:201005792序号:33姓名:张友强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摘要:磁是人类生存的要素之一。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磁场,由于地球自身运动导致的两极缩短、赤道拉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原因,地球的磁场强度正逐渐衰减。
外加高楼林立、高压电网增多,人为地对地球磁力线造成干扰和破坏。
所以,现在地球的磁场强度只有500年前的50%了,许多人出现种种缺磁症状。
科学家研究证实,远离地球的宇航员在太空中所患的“太空综合症’’就是因缺磁而造成的。
由此可见磁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磁场疗法,又称“磁疗法”、“磁穴疗法”,是让磁场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使磁力线透人人体组织深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磁疗的作用机制是加速细胞的复活更新,增强血细胞的生命力,净化血液,改善微循环,纠正内分泌的失调和紊乱,调节肌体生理功能的阴阳平衡。
关键词:磁疗、电磁生物体、生物磁场、磁疗保健电磁场与电磁波简介: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
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电流会产生磁场,变动的磁场则会产生电流。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电磁的变动就如同微风轻拂水面产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称为电磁波,也常称为电波。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实的电流进行控制,达到控制运行目的。
“常导型”磁悬浮列车的构想由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于1922年提出。
“常导型”磁悬浮列车及轨道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
只是把电动机的“转子”布置在列车上,将电动机的“定子”铺设在轨道上。
通过“转子”,“定子”间的相互作用,将电能转化为前进的动能。
我们知道,电动机的“定子”通电时,通过电磁感应就可以推动“转子”转动。
当向轨道这个“定子”输电时,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列车就像电动机的“转子”一样被推动着做直线运动。
2.电磁泵利用磁场和导电流体中电流的相互作用,使流体受电磁力作用而产生压力梯度,从而推动流体运动的一种装置。
电磁波期末小论文 -

3.2成像技术
太赫兹辐射对于电介质材料具有较强的穿透效果,除了可测量由材料吸收而反映的空间密度分布外,还可通过位相测量得到折射率的空间分布,获得材料的更多信息。
4展望
太赫兹光谱和成像技术仍然处于研究和发展之中,尽管目前已有一些方面得到了应用,但是就整体水平来看,太赫兹技术还刚刚起步,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都还在不断地完善和不断地发展着。现有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及成像系统的设备不仅价格昂贵,信息处理过程也很复杂,有待于进一步实用化。为了在现场应用太赫兹技术,还要使太赫兹系统向微型化发展。特别是在国内,关于太赫兹技术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地开展。
太赫兹成像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透过成像样品(或从样品反射)的太赫兹电磁波的强度和相位包含了样品复介电函数的空间分布。将透射太赫兹电磁波的强度和相位的二维信息记录下来,并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分析,就能得到样品的太赫兹图像。THz 辐射频率介于红外与微波之间,能量较低,1THz 频率光子的能量只有4meV,不会对人体组织产生伤害。而且THz 辐射可以轻易穿透织物、纸张、卡片等物体,对于塑料、陶瓷又可以很清晰地成像。
2微波技术发展简史
从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发现并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后,对电磁波的研究便迅速展开。对微波直到20世纪初期对微波技术的研究又有了一定的进展。到了20世纪30 年代,高频率的超外差接受器和半导体混频器的出现为微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使得微波技术的发展取得的一定的进步。
我国开始研究和利用微波技术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首先是在连续微波磁控管的研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大功率磁控管的研制成功,为微波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生产微波炉,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有家用微波炉、工业微波炉等系列产品,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微波技术的研究向着更高频段──毫米波段和亚毫米波段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依据:惟一性定理是镜像法的理论依据。 应注意的问题: a.镜像电荷位于待求场域边界之外 b.将有边界的不均匀空间处理为无限大均匀空间,该均匀空间中媒质 特性与待求场域中一致。 c.实际电荷(或电流)和镜像电荷(或电流)共同作用保持原边界处的 边界条件不变。 1.点电荷对无限大接地导体平面的镜像
于导体表面的线电荷,其电荷密度为 l
y
l
h
0
0 x 0
y
r1 l
P(x, y, z)
h
r2
o
x
h
l
待求场域(y>0)中的电位: l ln r2
上半空间的电场: E
l 2π 0r1
2 ar1
π 0
2
rl1 π 0r2
ar 2
3. 点电荷对无限大介质平面的镜像
设想用镜像电荷代替界面上极化电荷的作用,并使镜像电荷和点电荷
方程,在对偶方程中,处于同等地位的量称为对偶量。
2. 叠加定理
18
静态场分析
电磁场与电磁波小论文
2014.12.26
若1和2 分别满足拉普拉斯方程,则1和2 的线性组合 a1 b2
必然满足拉普拉斯方程。 利用叠加定理,可以把比较复杂的场问题分解为较简单问题的组合, 便于求解。 3. 惟一性定理 在给定边界条件下,泊松方程或拉普拉斯方程的解是惟一的。惟一性 定理为某些复杂电磁问题求解方法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镜像法就 是惟一性定理的直接应用。 四、镜像法
qS S dxdy
导体平面
qd
2π(x2 y2 d 2 )3/ 2 dxdy q
c.导体表面上感应电荷对点电荷的作用力
do
d q
r2 x
F
q2
16π0d 2
az
2. 线电荷对无限大接地导体平面的镜像
将无限长的线电荷看作无数个点电荷的集合。根据点电荷对无限
大接地导体平面的镜像原理,可得到线电荷对应的镜像电荷仍为平行
dS
E dl 0
l
D dS S
V V dV
D dS
S
V V dV
S B dS 0
S
JC
dS
V
V
t
dV
S B dS 0 S Jc dS 0
H Jc E 0
D V
B 0 Jc 0
二、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
1.静电场的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
l E dl 0
19
静态场分析
电磁场与电磁波小论文
2014.12.26
在空间的电位为点电荷 q 和镜像电荷 -q 所产生的电位叠加,即:
r r
q 4π 0
1
r1
1 r2
导体平面边界上: 1
2
0
a.导体表面感应电荷
S
Dn
0Ez
2π(x2
qd y2 d 2 )3/ 2
z r1
p
q
b.导体表面上感应电荷总量
c.恒定电场是指导电媒质中,由恒定电流产生的电场。
d.恒定磁场是指由恒定电流或永久磁体产生的磁场,亦称为静磁场。
2. 静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静态场与时变场的最本质区别: 静态场中的电场和磁场是彼此独
立存在的。
H dl l
S
(JC
D t
)
dS
H dl
l
S Jc dS
l E dl
S
B t
D E E 0
D dS S
V V dV
D V ——静电场是有散(有源)无旋场,是保守场。
17
静态场分析
电磁场与电磁波小论文
2014.12.26
2 V
——泊松方程
2.恒定电场的拉普拉斯方程
2 0 ——拉普拉斯方程
恒定电场基本方程:
l E dl 0 S Jc dS 0
Jc E
像法原理, q 和 q′在球面上的电位为零。
7. 线电荷对导体圆柱面的镜像
设想镜像线电荷 l 位于对称面上,且与圆柱轴线距离为 b,则导
体柱面上任一点的电位表示为
面
l 2π 0
ln
r1
l 2π
0
ln
r2
其中:
r1 a2 d 2 2ad cos
r2 a2 b2 2ab cos
8. 带有等量异号电荷的平行长直导体圆柱间的镜像
E 0 J 0
——导电媒质中的恒定电场具有无散、无旋场的特征,是保守场
2 0 ——拉普拉斯方程
3. 恒定磁场基本方程
H dl l
S Jc dS
S B dS 0
B H H Jc
B 0
——恒定磁场是无散有旋场
2 A J c ——矢量泊松方程
在没有电流分布的区域内,磁场也成了无旋场,具有位场的性质,引
条件不变。可认为整个空间充满磁导率为μ1 的磁介质,在下半空间
有一镜像电流 I′,与 I 关于分界面对称(如图所示)。上半空间任一
I
I
点的磁场为:H1 2πr a 2πr a ,下半空间任一点的磁场为:
I I H2 2πr a
5. 点电荷对半无限大接地导体角域的镜像
由两个半无限大接地导体平面形成角形边界,当其夹角
为整数时,该角域中的点电荷将有个镜像电荷,该角域中的场可以用
21
Hale Waihona Puke 静态场分析镜像法求解。
电磁场与电磁波小论文
2014.12.26
a q
q
6. 点电荷对导体球面的镜像
d
设一点电荷 q 位于半径 a 为的接地导体球附近,与球心的距离为
d,如图所示。待求场域为 r >a 区域,边界条件为导体球面上电位为
零。设想在待求场域之外有一镜像电荷 q′,位置如图所示。根据镜
设想将两导体圆柱面上的电荷用两根平行的线电荷等效,线电荷密度
分别为 l 和 l ,其位置如图所示。其等位面是许多圆柱面,若
让其中两个等位面分别与两圆柱面重合,即满足两导体柱面为等位面
的边界条件。根据惟一性定理,待求区域中的场就由这两个等效线电
荷产生。
l b
l
a d
y
r2
r1
l c
l
c
x
x2
x1
22
静态场分析
电磁场与电磁波小论文
2014.12.26
五、分离变量法 分离变量法的主要步骤: a.根据给定的边界形状,选择适当的坐标系,正确写出该坐标系下拉 普拉斯的表达式,及给定的边界条件。 b.经变量分离将偏微分方程化简为常微分方程,并给出常微分方程的 通解,其中含有待定常数。 c.利用给定的边界条件,确定通解中的待定常数,获得满足边界条件 的特解。 六、复变函数法 a.利用复变函数中的一些解析函数性质可以直接表示某些具有导体 边界的二维场。 b.利用复变函数中解析函数的保角变换性质,可以将复杂的场域边界 变换成比较简单的边界,这给具有复杂场域边界的二维电磁场的求解 提供了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c.利用复变函数求解电磁场边值问题的方法,称为复变函数法。 复变函数的几个重要性质: 1.复变函数中解析函数的实部和虚部都满足二维拉普拉斯方程。 2.在坐标变量为 x 及 y 的复平面 z 上,解析函数 W(z)的实部 u(x,y) 等于常数的曲线与虚部 v(x,y)等于常数的曲线处处正交。 3.解析函数 W(z)可将复平面 z 上的两条相交曲线保角变换到坐标变 量为 u+jv 的复平面 W 上。
共同作用,满足界面上的边界条件。当待求区域为介质 1 所在区域时,
20
静态场分析
电磁场与电磁波小论文
2014.12.26
在边界之外设一镜像电荷 q′
介质 1 中任一点的电位和电位移矢量分别为:
1
q
4π1R
q
4π1R
q
D1
q 4πR2
aˆR
q 4πR2
aˆR
1 2
当待求区域为介质 2 所在区域时,
p
R R
q
q
dd
1 2
设一镜像电荷 q″位于区域 1 中,且位置与 q 重合,同时将整个空
间视为均匀介质 2。于是区域 2 中任一点的电位和电位移矢量分别为:
2
q q
4π 2 R
D2
q q 4πR2
aˆR
q q
1
p R
2
4. 线电流对无限大磁介质平面的镜像
设想用镜像电流代替磁化电流的作用,并在界面上保持原有边界
复(电)位函数 : W (z) u(x, y) jv(x, y)
23
静态场分析
电磁场与电磁波小论文
2014.12.26
若已知某一解析函数 W(z)的实部(或虚部)等于常数的曲线和 待求场中的电位等于常数的边界重合,则此解析函数的实部(或虚部) 就是待求位函数的解,并且此解析函数的虚部(或实部)必为待求场 的通量函数,该方法称为复位函数法。
入标量磁位来表示磁场强度。
注意:标量磁位只有在无源区才能应用,而矢量磁位则无此限制。
三、静态场的重要原理和定理
1. 对偶原理
(1)概念:如果描述两种物理现象的方程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并具
有对应的边界条件,那么它们解的数学形式也将是相同的,这就是对
偶原理,亦称为二重性原理。具有同样数学形式的两个方程称为对偶
静态场分析
电磁场与电磁波小论文
2014.12.26
第四章.静态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