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色彩在国内外电影中的运用
浅析色彩对电影作品的影响及其运用

浅析色彩对电影作品的影响及其运用作者:刘津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4期【摘要】无论是拍摄新闻纪实性节目,还是拍摄艺术性画面,我们都必须要有一种色彩构成和色彩表现意识,因为在有限的影视框架平面中,色彩的运用具有非凡的作用,它能深化主题,塑造形象,烘托主体,给观众鲜明的视觉印象和强烈的感染力。
如果,影视失去了色彩的审美构思和处理,整部作品必将黯然失色。
(特殊内容需要的黑白处理除外)因为,在电影的空间思维中,色彩的敷设,既是物象的原貌再现,更是特定意念情感传达的外化显现。
【关键词】影视作品;色彩;色彩审美;艺术魅力一、色彩对电影作品的影响电影艺术在诞生后的很长时期内,处于一种“色盲”状态,观众只能通过单色调的明暗层次的差异来想象对象固有的色彩。
20世纪30年代彩色片的问世,是电影史上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从此人们可以在银幕上看到丰富多彩的色彩世界。
开始,电影创作者们只满足于在胶片上还原生活中的色彩,往往迷恋于五光十色的色斑堆砌。
随着彩色电影创作实践的发展,人们对色彩在影片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色彩的构成能充分表现电影主题和人物内心世界。
因此,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被电影人所重视,调动和运用各种色彩的感情特征,并巧妙灵活地利用拍摄角度、光线、镜头等多种造型手段,以形成画面框架内各种色彩的和谐配置;特别是在多姿多彩的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中提炼和发现色彩的美感并通过画面中色块的面积差别,主体色和背景色的关系、色别间的明度与饱和度对比等重新组合建立起色彩构图的规律和秩序成了电影人的追求。
这些经过精心构思的不同的色彩基调,提高了电影的欣赏效果。
色彩基调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色彩在整体节目中的时间长度,二是该色彩在单一画面中的空间面积。
作为画面色彩在单一画面中的空间面积。
作为画面色彩基调的色彩,必须在时间长度和空间面积上都占据主导地位,这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基调”也就无从谈起了。
这样一来,色彩基调的明快清新就能给人以春的气息和春的美感,从某种程度上的,色调即情调,在一定的色彩基调的统筹之下。
浅谈色彩在影视作品的作用

论色彩在电影中重要性摘要色彩因其鲜明的感性特征而最易为大众所接受,色彩在导演们的手中成为一种总体象征和表意的因素,通过对环境、服饰色彩的变换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转换,演绎人性的释放。
一部电影的技术高低,主要看它能恰当的综合使用几种色彩。
关键词色彩影视作品环境服饰色彩是一种重要的电影语言要素。
但是,在影视艺术中,色彩发挥本色之外的表意功能却是较晚的事情。
长期以来,色彩在电影中仅仅发挥其再现客观事物的写实功能,后来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色彩的造型功能和表意功能才逐渐被挖掘出来,善于利用色彩进行表意和造型的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说过的那样:“在拍摄彩色片时,有必要进行干预,拿走常见的现实,代之以当时的现实。
”鲁道夫曾经指出,“色彩产生的是情感经验。
”各种不同的色彩唤起不同的情调,甚至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象征意义,是因为色彩具有一定的心里倾向。
影视中的色彩应该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完美,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它连同景物同周围环境的色彩搭配和变化来烘托整部影片的色彩,从而塑造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情。
在《非常完美》中,导演通过对画面形象进行色彩的冷暖处理,明暗处理,反差处理等表达方式,达到了影片所要求的不同效果,从而使观众获得与影片故事情节发展相一致或是与角色情感发展相一致的视觉感受,影片中的场景最具有设计感也是色彩运用最精彩的当属苏菲家。
在苏菲家里,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到绿色的墙壁和红色的躺椅,还可以看到蓝色系的地砖,黄色系的沙发和紫色系的壁画……多种色彩的大胆运用,浓烈色块的激烈碰撞,不同色块的巧妙组合,使得苏菲家的整体风格色彩绚烂,既有欧洲的复古与奢华,又渗透着当今的时尚感和现代感,既体现课苏菲本身作为一个艺术家、漫画家所具有的如天马行空般的幻想能力,又随着情节的发展,通过室内不同角度和色彩的迭景反映出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例如,在影片的刚开始,表现苏菲失恋后生病卧床,画面最先呈现的是暗红色的墙纸和深色系的卧具,这种暗色调色彩的运用恰如其分地烘托出苏菲失恋时情绪上的低落,同样是苏菲坐在床上的镜头,当苏菲准备反攻的时候,画面中开始有了橘红色的电话和淡色的台灯,卧具也变成了浅蓝色,这种色彩的明显变化反映出主角苏菲状态由一蹶不振到斗志昂扬的转变;而当何润东所饰的常瑞走进苏菲的生活中时,苏菲家更鲜艳的颜色和更跳跃的颜色和更跳跃的色彩组合逐渐出现在影片的画面中,这同时也暗示着苏菲的生活和情感经历都会有不同于从往的变化。
浅析《头脑特工队》中的色彩运用

浅析《头脑特工队》中的色彩运用色彩是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对于没有叙述性文字的视频影像作品,色彩变化更为重要。
在电影《头脑特工队》中,色彩的运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头脑特工队》中的主色调是以灰色为主,有着坚实的现实感,表现出电影中危机四伏的气氛。
灰色的主要调和色彩促进了电影的整体暗色系的安排,让观众更容易感受到电影中的压力与危机。
另外,在电影中,红色和蓝色是另一种重要的色彩,用来标示两个不同团队的英雄们。
在电影中,蓝色和红色还反映出了两组英雄们的性格差异,尤其是在蓝色团队被困在球拍时,更加体现了这一性格对比。
蓝色代表着静谧和忍耐,红色代表着勇敢和行动。
此外,绿色也在电影中运用了较多,表现了自然的元素。
绿色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比如在电影的开场,角色拉斯坐在临街的树林里,可以看到电影中许多和自然有关的影像,都是以绿色为主。
这也为角色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提供了美好的景象和氛围。
另外,橙色和黄色也在电影中呈现,表现了活力、醒目与热情。
橙色在集体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表现了英雄们的团结,如银行被劫案中,黑衣人手持橙色枪,展现了黑暗反抗的勇气;同样的,在最后的大战中,英雄们的战服也是橙色的,表现出英雄们的集体行动。
而黄色则表现了英雄们的乐观精神,总能给观众带来快乐而友好的气氛。
总而言之,在电影《头脑特工队》中,色彩的运用表达了电影中丰富的内容,增添了电影的视觉效果,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
色彩的运用不仅体现了电影的故事情节,还有的即表现电影的主题思想,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并被电影的情节所感动。
以上就是根据《头脑特工队》中色彩运用的分析所做的3000字文章,经过仔细分析发现,色彩在《头脑特工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体现了电影的故事情节,也有的即表现了电影的主题思想,增添了电影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
举例说明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一、概述影视作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色彩作为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精心选择和运用色彩,影视作品可以传达情感、营造氛围、塑造角色形象,并对观众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探讨其在影视艺术中的重要性。
二、色彩对情感、氛围的营造1. 暖色调与冷色调的搭配在影视作品中,暖色调和冷色调的搭配常常被用来营造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暖色调可以使人产生温暖、舒适的感觉,常用于温馨、浪漫的场景中,而冷色调则给人一种冷静、冷淡的感觉,常用于悬疑、恐怖的场景中。
通过对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巧妙运用,影视作品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营造氛围,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
2. 色彩与情绪的挂钩色彩在影视作品中还常常与情绪挂钩。
比如红色常常代表热情、激情,蓝色常常代表冷静、深沉,黄色常常代表活力、温暖。
影视导演通过巧妙运用色彩,可以在观众心中唤起不同的情绪共鸣,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影视作品更加生动鲜活。
三、色彩对角色形象的塑造1. 主角与配角的色彩差异在影视作品中,主角和配角通常会通过色彩差异来展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
主角常常会使用明亮、鲜艳的色彩,使其在画面中更加突出,从而吸引观众的关注,而配角则倾向于使用暗淡、平淡的色彩,让观众更加关注主角的形象。
通过色彩的差异,影视作品能够更好地突出主角的形象,提升观众对主角的认同感。
2. 色彩对反派形象的塑造色彩在影视作品中还常常被用来塑造反派形象。
暗黑、冷酷的色彩常常会与反派形象相通联,使其看起来更加阴险、狡诈。
通过对反派形象的色彩塑造,影视作品能够更好地突出反派的邪恶性格,增强观众对反派的厌恶感。
四、色彩对剧情、氛围的营造1. 色彩与剧情发展的关系色彩在影视作品中也常常与剧情发展密切相关。
比如在悬疑、惊悚类影视作品中,常常会运用阴郁、暗淡的色彩来营造紧张的氛围,使得观众更加紧张、充满期待,增强影视作品的悬念。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doc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摘要:色彩是使世界丰富多彩的重要元素,在影视作品中,色彩的作用也极为重要。
在完全由视觉信息构成的影视作品中,色彩的选择及应用都是极其讲究的,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是一个色彩的世界,同时还通过画面表现作品的思想和感情。
也就是说要根据情节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通过对影视作品中色彩应用的探讨和对色彩的剖析,分析其所具有的基本概念、表达的感情和象征性。
关键词:影视作品;视觉信息;色彩引言一、色彩的基本理论及其影响“色彩”一词用来表现客观物质世界的总的色彩现象,它不只包括色彩的颜色数量,也包含了各类形状以及形色各异的世间万象。
在影视作品中,色彩作用于人的情感,快捷而富有冲击力,同时也最没有逻辑性。
影视中色彩的应用除了依据色彩的物理性质,更多的则是依据色彩对人的心理的影响。
冷色和暖色就是依据色彩带给人的心理错觉进行的物理性分类,对于波长长的红、橙和黄色光,可以使人们想到太阳、火焰等,使人们感到温暖、热情、有活力,我们称它们为“暖色”。
相反,波长短的紫、蓝和绿色光则让人们想到天空、海洋、夜晚,使人们感到空旷、凉爽、寒冷、安静,我们称它们为“冷色”。
但这些冷暖感觉,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是由我们的心理联想造成的。
冷暖色除了能带给我们温度上的不同感觉外,还会带来诸如重量感、进退感等感受。
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冷色的透明感较之暖色更强;冷色有距离远的感觉,暖色则有迫近感。
一般来说,如果想把狭窄的空间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亮的冷色调。
除了冷暖色能带给人心理错觉外,明度和饱和度也会引起对色彩物理印象的错觉。
暗色给人重的感觉,明色给人轻的感觉;淡色使人觉得柔软,深色则让人觉得强硬。
二、色彩在电影中的功能(一)叙述情节和交代环境以增强视觉效果把色彩作为影片的基本元素是借鉴了色彩在摄影和艺术中的画面效果,在这里,色彩同电影的其他要素一起经过科学艺术的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框架,或者说是电影的基调,剩下的故事情节大都在这个基调内进行展开和体现的。
论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功用

1935年美国马摩里安执导的电影《浮华世界》问世,使电影由黑白两色转向了彩色的斑斓。
色彩不但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更为电影艺术增添了新的魅力。
在电影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精心选择场景,准确布置色彩与光线,拍摄出风格迥异的优秀影片,使影片赏心悦目甚至回味无穷,电影中色彩的美学作用也许就在此。
一、营造意境与氛围在现在的电影创作中,色彩也开始上升为一种风格化的造型元素,成为一种符号,刻意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
如吴贻弓的《城南旧事》,与婉丽的抒情风格相协调,电影画面则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晨雾般迷蒙的色调,出色地传达出海外游子怀恋童年故土的那种“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
李安的《卧虎藏龙》,整体的画面是一种象征中国古代文人的“灰白”色光线基调,表现出人文修身的精神净化。
因是具有东方传统色彩的武侠片,导演刻意营造出山水画般的灰白画面,传达给观众有如中国水墨画般的优美意境。
竹林里两个白衣人飞跃打斗,长镜头所呈现出的竹林背景,大量的翠绿让人记忆深刻。
在中国,竹林长久以来被士大夫赋予君子的象征,如宋画家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所以在此绿色的竹子具有君子与文人的道德象征意义。
在色彩学的感性语汇中,白色象征着和平,纯洁,善良,虚无。
绿色象征生命,活力,仁慈,再生,希望等内涵。
由色彩的语汇联想,也隐喻出本片追求儒家思想的虚无与和平的境界。
再如,影片《芙蓉镇》那条石块铺就的路,道两旁有破旧木屋的街道,在漆黑的夜晚,在浓雾的早晨,门缝里挤出的一丝橙黄油灯的光线,梅雨染湿了的大地……暗淡的青紫色调,在银幕上托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但同时又是一个特定的人性压抑的江南水镇。
这样一个典型的环境造型同男女主人公当时的悲惨境遇完全相合,让人觉得和谐而统一。
芙蓉镇的街道设计,从人物复杂的心态来看,便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夜晚街道的气氛多悲,早晨街道的气氛多喜,白天的街道氛围热闹中多阴谋,雨中的街道氛围中又多悲愤……这样,镇街上的一切便具有脉脉的人情味了。
原色之力:基于《香水》影片红黄蓝色彩的解读

原色之力:基于《香水》影片红黄蓝色彩的解读【摘要】电影《香水》中红黄蓝三种色彩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冲击力,更是藏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红色象征着激情与欲望,与主人公格勒诱惑与渴望的内心世界相呼应;黄色则带来活力与明亮感,为故事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而蓝色则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迷茫。
而这些色彩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还在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细致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发现《香水》中这些色彩的深刻意义,以及它们共同构成的综合效果,为影片增色不少。
换句话说,色彩在《香水》中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元素,更是一种强大的表达手段,为故事的情感和主题增添了更多的层次和深度。
【关键词】影片《香水》,红黄蓝色彩,象征意义,视觉效果,情感表达,情节发展,人物性格,综合效果,深刻意义。
1. 引言1.1 影片《香水》的背景介绍电影《香水》是一部改编自帕特里克·西素尔的同名小说的影片,由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执导。
该影片于2006年上映,讲述了一个关于气味追逐和疯狂爱情的故事。
主人公格勒诺与众不同,他拥有超乎寻常的嗅觉,能够区分任何气味,并且渴望拥有完美的香水。
在追寻完美香水的过程中,格勒诺变得疯狂,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影片以18世纪法国为背景,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通过精美的布景和服装设计,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独特的时代,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氛围。
影片以独特而引人入胜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香水》是一部集美学、情感和智慧于一体的杰作,其影响力深远。
在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中,色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影片中红黄蓝色彩的具体表现和深刻意义。
1.2 色彩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色彩在电影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影片的视觉元素,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手段。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影》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通过创新的视觉语言和独特的叙事方式,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色彩在《影》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是表现手法,也是情感载体。
下面从特点和作用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色彩在《影》中有着鲜明的特点。
电影整体以黑白为基调,这种抽象的表现方式使得影片更加具有艺术性和现代感。
黑白色调给人一种压抑和冷静的感觉,与影片中演员们的动作呼应,更加突出了他们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偶尔会出现红色的元素,如雪花、火焰和嘴唇等,这种局部的红色在黑白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出,增加了观众对画面的关注和视觉冲击力。
红色也有象征性的意义,代表了情感的激烈和欲望的燃烧。
色彩的饱和度和明暗度在电影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绪,例如高饱和度和明亮的色彩能够使人感到温暖和充满希望,而低饱和度和阴暗的色彩则更容易让人感到压抑和恐惧。
色彩在《影》中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
色彩能够增加电影的表现力,使其更具有观赏性。
黑白色调使得电影更加具有纪实性和艺术性,红色的出现则增加了观众的视觉冲击力。
这些色彩的运用,使得电影的画面更加鲜明生动,令人难以忘怀。
色彩能够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冲突。
在电影中,女主角杨幂饰演的双胞胎姐妹一人爱国一人奉献,她们之间的内心战争和痛苦,通过色彩的对比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黑白和红色的运用,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共鸣她们的内心世界。
色彩还能够创造出特定的时空背景和情绪氛围。
电影中的黑白色调和红色元素,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古代东方世界的厚重和神秘感,也增加了电影的戏剧性和冲突感。
色彩在电影《影》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黑白和红色的运用,电影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和艺术表达方式,使得观众更容易投入到故事中去。
色彩也能够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矛盾,使得角色更加立体和丰满。
《影》的成功得益于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独特魅力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色彩在国内外电影中的运用
电影作为一个已有百年历史的艺术门类,从最初的默片、黑白片到如今的立体声彩色片,经历了从技术到艺术的不断探索与完善。
《浮华世界》的诞生,标志着电影从黑白片进入彩色片时代,色彩也成为了电影表现的重要元素。
色彩本身能引起情绪反应,在视觉世界中它是生命和活力的象征,是自然美的一种最生动的属性,因此色彩成了艺术表现中的一种传统手段。
色彩已成为电影的基本建构元素之一,它在电影里担当着再现客观事物,交待环境的作用。
运用色彩的可以表达情感、渲染意境,用色彩的视觉语言来表达电影的内涵和形式的美感,用色彩的象征,张扬个性,引起观众的共鸣。
色彩在电影画面中最终表现出来的是色彩运用的主观性,是元素的运用,也是手段的运用,更是风格的运用,所以在选择色彩时应注意色彩给人带来的各种感觉,在电影中可以影响观众的直接感受。
说到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就不得不提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他导演的《蓝》《白》《红》三部曲是将色彩永远到极致的电影。
电影《红》在表达博爱的根基,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三部曲的收尾之作。
影片的情节是以瓦伦缔娜和老法官的交往为主线展开的。
瓦伦缔娜常穿红色的毛衣,或者红色的裙子。
她的屋里布满了红色。
年轻法官屋里是褪色基调,但点缀着红。
老法官别墅萧条,瓦伦缔娜第一次进屋以暗绿为主,辅以褪色的橙色和杂乱的灰黄,当她看到老法官的时候,才出现一把红色的椅子和苏格兰红底黑格的披巾,暗示着老法官内心深处有人性的温暖,有红在挣扎。
从这条披巾红黑相间的使用,和瓦伦缔娜海报头发黑与背景红的使用,和年轻法官的车也是使用红与黑,我们会注意到黑色在影片中常常表达这样的意象:爱受到威胁甚至践踏。
在摄影师与瓦伦缔娜选海报照片那个场景,他灭了灯想暧昧行事,此时两人剪影全黑,而瓦伦缔娜在黑暗中拒绝了他。
要知这时他们选定的照片正放在桌上,虽然处于黑暗之中,可红还是战胜了黑。
另一次是年轻法官爬楼追查真相,在爬过一串大玻璃窗时,身体被拍成黑色的剪影,窗子是褪色的橙,当他露脸惊恐地看到真相时,脸庞在墙角转出,由黑转为灯光褪色的橙,直到惨白。
《红》中看到爱情的人会失望,因为基耶斯洛夫意外轻松地跳过了爱情,他要表达的是:“爱”需要“同情”的力量来捍卫尊严。
在国内,张艺谋也是将色彩运用到电影中的典型代表,张艺谋对色彩的把握在他的影视作品中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在对浓度很大的整块色彩的运用铺陈上。
从他的电影作品看构图新颖,画面华美,色彩绚丽,带有极强的主观性和变现意识,色彩效果夸张,冲突强烈,形式感也是异常强烈,并且往往会选择那些富有强烈视觉性的物象来表达主题。
电影《英雄》中则是由纯色转向多色,用了许多不同的色彩来表达出不同的内容,电影中人物服装的色彩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且具有区分电影中故事情节的功能。
《英雄》由白、蓝、红、绿、黑五大颜色构成,其中是以黑色作为基调。
白色是象征最美丽的死亡,蓝色象征最崇高的较量,红色是象征最炽热的生命,绿色象征了最宁静的回忆,而黑色是象征最博大的胸怀。
电影《英雄》将这些颜色结合的非常融洽,并没有给人娇柔造作的感觉,多种色彩的运用并没有影响电影故事以及情节的整体感,达到了相得益彰的意境。
另外,这些色彩创意还包括了多重意义,影片先运用颜色来讲述了三个不同的故事,其次,由于有了色彩上的时代分隔,使观众在理解故事情节上减轻了压力,并且观众对不同颜色的理解也激发了不同个体潜意识里的联想,以颜色的象征意义带领观众轻松的走进剧情。
《英雄》把大漠拍到了极致,万里长风中飞逝的两匹孤骑,或者是烟尘起舞,?F甲武士在荒漠上排出巨大的阵势,涟旗恍如残雪,带着风沙的震耳吼声,拌和着铁盾金属撞击的
敲打,营造了一个令人震动的世界,以突兀的视觉冲击力赋予了色彩本不具备的意识形态。
张艺谋的电影作品里色彩使用既有自己偏爱的主色调,更有不同色彩的混合、杂糅、对比,制造出一种单一色调无法比拟的震撼效应,而且色彩对比的强烈与和谐同影片的起伏跌宕形成了一种关系。
《英雄》构筑为三段式结构,红蓝白三色的对比,也是真伪故事的对比。
第一个故事主色调为红色,红色意味着强烈,动荡而狂乱,是无名与秦王对话时讲述的,有的是爱恨情仇,杀戮流血。
第二个故事的主色调是蓝色,蓝色意味着和谐,安宁,友谊,这个故事是秦王讲述的,他识破了无名的谎言。
第三个故事才是真实的故事,主色调是白色的,白色意味着纯洁的爱情,纯洁的友谊,纯洁的肝胆相照,纯洁的生命之托。
《英雄》的单色调,偏执色彩的运用和符号式的象征使它成为当时在国内外反响极大的一部华语电影。
电影里的无名每诉说一个故事,电影中的画面都都在变换着一种大面积的高纯度的主题颜色,由人物服装、空间背景搭配构成而没有重复。
色彩心理学研究表明,纯度高的色彩能使人产生更强的视觉印象和心理活动的反应,比起饱和度低的颜色更具有跳跃感,由此可以看出张艺谋对色彩是敏感的,对色彩饱和度的把握更是真的令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