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苯乙烯的供需现状与发展前景
2024年苯乙烯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苯乙烯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品和电子产品等领域。
本文将对苯乙烯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供需情况以及影响因素。
2.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苯乙烯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预计未来几年内苯乙烯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这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的增长以及各个行业对苯乙烯的需求增加。
3. 供需情况苯乙烯市场的供需情况是影响市场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全球苯乙烯市场供应相对充裕,但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电子产品和汽车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下,对苯乙烯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4. 主要影响因素(1)原材料供应情况:苯乙烯的主要原材料是苯和乙烯,因此苯乙烯市场的发展受到这两种原材料的供应情况的影响。
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供应的紧张程度都会对苯乙烯市场的运行产生影响。
(2)行业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各个行业的发展,对苯乙烯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电子产品和塑料制品领域,苯乙烯的用途越来越广泛。
(3)政策环境:政府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倡导,也会对苯乙烯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加强环境保护限制某些原材料的生产,可能会对苯乙烯市场的供应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
5.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苯乙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
这些企业通常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专利,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
此外,新兴的生产国家和企业也在努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6. 总结综上所述,苯乙烯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和发展潜力。
供需情况良好、原材料供应稳定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的支撑,将促使苯乙烯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然而,也需要密切关注原材料供应情况和政策环境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2024年通用级聚苯乙烯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通用级聚苯乙烯市场分析现状概述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在工业和消费品制造中广泛应用。
通用级聚苯乙烯是指未经特殊改性处理的聚苯乙烯产品,用途较为广泛,市场规模较大。
本文将对通用级聚苯乙烯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通用级聚苯乙烯市场规模庞大,势头强劲。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聚苯乙烯市场总体增长稳定。
其中,通用级聚苯乙烯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且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1.市场需求增加: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对消费品和工业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进而推动了通用级聚苯乙烯市场的扩大和发展。
2.广泛应用领域:通用级聚苯乙烯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和成本效益,可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电子、建筑、包装、家居用品等领域,需求量较大,为市场的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3.新技术和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开发,聚苯乙烯的性能不断改进和优化,满足了人们对产品外观、功能和环境友好性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4.地区经济增长:亚洲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尤其是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对通用级聚苯乙烯的需求量巨大,促进了市场的扩大。
市场竞争格局通用级聚苯乙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企业有:1.PS生产巨头:道康宁、巴斯夫、中化国际等世界知名化工巨头企业是市场的主要竞争者。
它们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丰富的资金实力和全球化的销售渠道,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2.地区龙头企业:在各个地区,也出现了一些聚苯乙烯生产企业,如中国的华东石化、华南石化等。
这些地区龙头企业利用本土资源和市场优势,对传统巨头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3.中小型企业:除了大型化工企业外,许多地区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涉足聚苯乙烯生产领域。
这些企业在技术、资金和市场方面相对较弱,但通过降低成本、发展特色产品等方式,仍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市场竞争格局复杂多样,各个企业通过不同的市场定位、产品差异化、技术创新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
2024年苯乙烯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苯乙烯市场发展现状1. 简介苯乙烯(Styren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异丁橡胶、纤维以及抗冲击材料等行业的重要化工原料。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苯乙烯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苯乙烯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概述。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苯乙烯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球苯乙烯市场总量稳定在XX万吨左右。
亚太地区是全球苯乙烯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其市场占有率约为XX%。
欧洲和北美地区也是苯乙烯市场的重要消费地区。
3. 市场发展趋势3.1 技术进步随着化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苯乙烯生产工艺得到了改进。
新的生产工艺可以提高苯乙烯的产量和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动了苯乙烯市场的发展。
3.2 产品应用拓展苯乙烯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等行业,而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升级,苯乙烯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例如,苯乙烯被用于制造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具有抗冲击、耐磨、耐高温等特性,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3.3 市场竞争格局苯乙烯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主要由少数大型化工企业垄断。
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规模经济效应,使得市场竞争对手面临较大压力。
然而,随着新的市场参与者的进入,市场竞争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
4. 影响因素苯乙烯市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4.1 经济环境全球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对苯乙烯市场需求起到重要影响。
经济繁荣时期,消费者对塑料、橡胶等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推动了苯乙烯市场的发展。
4.2 政策法规政府的政策法规对于苯乙烯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环保政策的实施和化工行业的限制性政策,可能对苯乙烯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
4.3 原材料供应苯乙烯的主要原料为苯,苯的供应状况直接影响苯乙烯市场的发展。
原料供应紧张或价格波动可能导致苯乙烯市场的不稳定。
4.4 环保关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环保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苯乙烯市场需要注重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2024年粗苯行业分析报告

一、产业概述粗苯是石化行业的重要原料之一,主要用于合成苯乙烯、苯乙烯橡胶等化工产品的生产。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粗苯市场的需求逐渐增加。
然而,2024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停滞,粗苯行业遭受一定冲击。
但预计2024年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的推进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粗苯行业将逐渐复苏。
二、市场供需状况粗苯的主要生产国家有美国、中国、德国、日本等,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粗苯生产国和消费国。
2024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中国粗苯产量和需求量都出现了下降。
然而,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将逐渐回暖,粗苯需求将逐步增加。
此外,其他亚洲国家如印度、韩国等也将成为粗苯市场的重要消费地。
三、市场竞争格局粗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生产商包括中国石化、中石化、瑞士Basell等。
其中,中国石化和中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粗苯生产企业,拥有庞大的产能和市场份额。
国内外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产品质量、供应能力等方面。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市场上将出现更多的新产品和新企业。
四、行业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粗苯生产技术将不断创新。
新的生产技术可以提高产能、降低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绿色化生产:在全球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粗苯行业将越来越重视绿色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将加大环保投入,推动低碳化、清洁生产。
3.市场多元化:随着全球化的加深,粗苯产品出口市场将逐渐多元化。
企业将寻求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销售渠道和合作伙伴。
4.供应链优化:粗苯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将进一步优化原材料采购、生产调度和物流运输,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五、风险与挑战1.原材料价格波动:粗苯的生产原材料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其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有很大影响。
2.环境污染压力增加: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粗苯行业将面临更严格的环境标准和监管,这对企业经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3.国际贸易摩擦:粗苯行业将受到国际贸易政策和贸易摩擦的影响,出口市场可能受到限制。
2024年可发性聚苯乙烯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可发性聚苯乙烯市场分析现状简介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是一种轻质、多孔的合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低热导率。
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电子、汽车和其他行业。
本文将分析可发性聚苯乙烯市场的现状,并讨论其发展前景。
产业概述可发性聚苯乙烯市场是一个具有潜力的行业。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EPS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建筑和包装行业。
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参与者包括巨头企业和中小型厂商。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可发性聚苯乙烯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可发性聚苯乙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最大的市场,其次是欧洲和北美。
市场驱动因素1.建筑行业需求增加:可发性聚苯乙烯被广泛用于墙体隔热、屋面绝缘和地板保温等建筑应用。
随着全球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EPS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2.包装行业发展:可发性聚苯乙烯在包装行业中具有良好的抗震和保温性能,被广泛用于电子产品、家电和食品包装。
随着电子产品和食品行业的不断扩大,EPS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3.环境保护需求:可发性聚苯乙烯具有低能耗和可回收性等特点,在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市场挑战1.原材料价格波动:EPS的主要原料是聚苯乙烯,其价格受原油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影响较大。
原材料价格波动对EPS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2.环境问题:EPS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和废物处理。
这些问题对市场发展产生一定的压力,需要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和技术流程来解决。
3.替代产品威胁: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材料可能替代可发性聚苯乙烯,如聚乙烯醇泡沫、硅酮泡沫等。
这些替代产品的出现对市场份额构成一定的威胁。
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EPS行业将继续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功能。
例如,开发更环保的生产工艺、改善材料的可回收性等。
2.拓展应用领域:EPS市场将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如新能源领域、医疗器械领域等。
国内外苯乙烯市场概况

国内外苯乙烯市场概况1.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苯乙烯产业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苯乙烯消费国和第二大生产国。
中国苯乙烯年产能已达到3000万吨以上,产能利用率持续提高。
苯乙烯市场表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2.产能和产量中国苯乙烯产能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目前,中国苯乙烯年产能已超过3000万吨。
随着新建项目的不断投产,产能进一步增加。
同时,中国苯乙烯年产量也持续增长,已超过2000万吨。
3.占有率和市场份额中国苯乙烯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占据了全球苯乙烯消费市场的重要份额。
中国苯乙烯对国际市场的需求量巨大,其对全球苯乙烯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4.进出口情况5.价格波动中国苯乙烯市场价格受到全球市场供需状况、原油价格以及国内产能利用率影响较大。
价格波动较为频繁,但总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6.应用领域苯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的重要化工原料,被广泛用于合成聚苯乙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塑料等领域。
其中,聚苯乙烯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占据了苯乙烯总需求量的较大比例。
1.现状及发展趋势国际苯乙烯市场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全球苯乙烯产能已经超过6000万吨,产能利用率较高。
各国不断加大苯乙烯生产能力和扩大市场规模的投资。
2.产能和产量全球苯乙烯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其中中国是最大的苯乙烯生产国。
其他重要苯乙烯生产国包括美国、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
全球苯乙烯产量持续增长,已超过5000万吨。
3.市场份额亚洲地区是全球苯乙烯市场的重要区域,中国苯乙烯消费量占据了亚洲市场的较大份额。
除了亚洲地区,欧洲和北美地区也是苯乙烯市场的重要消费地区。
4.进出口情况全球苯乙烯贸易量较大,进出口量都达到一定规模。
主要进口国包括中国、美国、荷兰和韩国等,主要出口国包括美国、韩国和中国等。
5.价格波动全球苯乙烯市场价格受到全球市场供需关系、原油价格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价格波动较大,但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苯乙烯供需现状及预测

左 右 , 占世 界 总产 能 比例 的 5 % .成 为世 界 苯 乙 9
烯 的重 要生 产基 地 :北美 和西欧 2 1 0 0年产 能均 接 近 6 0万 ta 0 / .分别 占世 界产能 的 1 .%和 1.%。 8 2 79 21 0 0年世 界苯 乙烯 产能统 计情 况见 图 1
10 0万 t 0 。但 随 着 亚 洲 和 中东 新 装 置 的 投 产 ,我 国苯 乙烯 企 业将 面临 越 来 越 大 的挑 战 。
关 键 词 :苯 乙烯 ;生 产能 力 ;市 场 需 求 分 析
文章编号 :17 — 6 7 (0 2 - 0 6 0 6 3 9 4 2 1 )3 0 1— 7
化
・
学
工
业
第 3 卷 第 3 期 0
2 1 年 3 月 02
l 6・
CHEM I CAL NDUS I TRY
苯 乙烯供 需 现状 及 预测
林 萍
( 国石 化 广 州 分 公 司 ,广 州 中 502 ) 17 6
摘
要 :综 述 了 国 内外 苯 乙烯 生产 、消 费 现 状 ,预 测 了未 来 的发 展 趋 势 。 预 计 到 2 1 0 5年 国 内 年 需 求 量 将 达 到
我 国大陆增加 2 2万 t .中东地 区增 加 2 8万 t , 7 / a 4 / a
乙烯 主要 消 费 地 区是 亚洲 、北 美 和 西 欧地 区 。亚
洲 是 世 界最 大 的苯 乙烯 消 费地 区 。 占全球 总消 费
中东欧 ,
所 替 代 世 界 苯 乙烯 市 场 已经 从 成 熟 的西 方 转 移 到新兴 的经 济体亚 洲 见表 1 。
西 欧 , 1
国内SBC现状与发展

国内SBC现状与发展摘要:本文对国内SBC消费结构、消费特点,进口产品,国内SBC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分析,为国内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SBC、SBS、现状、发展前言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BC)主要是以苯乙烯、丁二烯或异戊二烯为单体的嵌段共聚物。
主要包括SBS、SIS和相应的加氢产品SEBS和SEPS、K树脂。
其中SBS占70%以上,是产量最大的SBC产品;SIS大致占SBC消费量的20%左右;加氢SBC主要是SEBS,占消费量的7%左右。
其它SBC品种还有SEEPS(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
SBC嵌段共聚物分子链是由链两端的聚苯乙烯段和中间的聚丁二烯(或聚异戊二烯)段构成。
临近的聚苯乙烯端段聚集成小的“岛”,分布在聚丁二烯或聚异戊二烯的网络中。
从而使这些共聚物既具有聚丁二烯或聚异戊二烯的回弹性,又具有固定端聚苯乙烯的塑性。
与其他热塑性弹性体一样,SBS和SIS的回弹性不如一般弹性体,但当加工温度接近聚苯乙烯的玻璃化温度时,它们可以软化和流动,并可完全溶解在适当溶剂中。
由于聚苯乙烯的热塑性,SBS或SIS易于加工,可以被注塑成制品,或用作热熔胶,也用作沥青改性剂,并且具有可回收利用的特点。
SBC已经经历了三代的开发。
第一代以1963年美国Phillips公司推出偶联法线形丁苯嵌段共聚物SBS为起点。
1965年,美国Shell Chemical公司采用负离子聚合技术,以三步加料法生产出工业化产品,商品名为Kraton®D。
此后,英国、日本、前西德采用此技术进行了工业化生产。
1973年,Phillips公司又推出了丁苯星形SBC,商品名为Solprene®。
第二代是为了改进线形和星形SBC的耐热氧化性和耐候性而开发的氢化SBC(SEBS),如Shell Chemical公司于1972年开发的饱和型丁苯嵌段共聚物,商品名为Kraton® G。
1980以后,开发了第三代SBC即反应性SEBS,它是在SEBS上引进极性官能团,从而赋予了SBC与各种工程塑料良好的相容性和对金属良好的粘着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乙烯单体(Styrene Monomer,简称SM)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主要用来生产各种合成树脂和弹性体。
聚苯乙烯(PS)是苯乙烯最大的下游衍生物,分为通用级聚苯乙烯(GPPS)、高抗冲级聚苯乙烯(HIPS)、可发性聚苯乙烯(EPS)。
其他的下游衍生物包括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苯乙烯-丙烯腈(SAN)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丁二烯-苯乙烯橡胶(SBR)以及丁二烯苯乙烯乳液(SBL)等。
这些产品广泛用于汽车制造、家用电器、玩具制造、纺织、造纸、制鞋等工业部门。
此外,它还可以作为医药、农药、染料和选矿剂的中间体,用途十分广泛。
一、世界苯乙烯的供需现状及预测(一)生产现状由于PS和ABS树脂等苯乙烯下游产品消费的强劲增长,近年来世界苯乙烯的生产发展很快。
苯乙烯生产能力的增长远高于需求的增长。
这一方面是受到亚洲地区新建能力不断增加的影响,同时也是中东地区大力发展石化业,乙烯配套大型苯乙烯装置不断所导致,苯乙烯的发展重心不断向亚洲及中东地区转移。
2011年,世界苯乙烯产能约为3243万吨/年。
预计2012年世界苯乙烯总生产能力将超过3255万吨/年,主要分布在东北亚、北美及西欧地区,具体产能分布情况见图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苯乙烯生产国家,截至2012年10月,中国苯乙烯生产能力为655.6万吨/年,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0%;其次是美国,生产能力约489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15%;第三和第四分别是日本和韩国,其生产能力分别为300万吨/年和287万吨/年,各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9.2%和8.8%。
2012年世界主要苯乙烯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
表1 2012年世界苯乙烯主要生产厂家及生产能力截至2012年10月,东北亚(产能占比为44%,下同)、东南亚(6%)、北美(18%)和西欧(17%)合计占全球苯乙烯生产能力的85%。
近年来,中国苯乙烯产能的迅速扩大和北美、西欧装置的不断关闭,使得亚洲的苯乙烯产能占据世界产能的一半。
2002~2007年全球苯乙烯产量随产能平稳增长。
2002年世界苯乙烯产量约为2240万吨,到2007年增长至2640万吨。
受金融危机和经济不景气影响,2008年世界苯乙烯产量出现下降,降至2370万吨,之后开始复苏,2010年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2011年世界苯乙烯产量达到约2700万吨。
(二)生产预测鉴于苯乙烯需求快速增加和发展潜力巨大,国内外多家苯乙烯生产公司纷纷计划新建或扩建苯乙烯生产装置,包括中国、印度、巴西、沙特,预计2013~2017年将新增苯乙烯产能约400万吨/年,2017年底世界苯乙烯的总产能将达到约3670万吨/年。
估计2012年全球苯乙烯产量约为2780万吨。
根据全球的经济走势分析及下游行业发展情况预测,2017年世界苯乙烯产量将达到约3300万吨。
(三)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2011年,世界苯乙烯消费量约为2710万吨,产品约60%用于聚苯乙烯(包括GPPS、HIPS、EPS),17%用于ABS/SAN树脂,其他消费依次是丁苯橡胶及胶乳(消费占比为9%,下同),不饱和聚酯树脂(5%),苯乙烯系共聚物(3%),另外,约有7%用于生产制药、染料、农药及选矿等。
估计2012年世界苯乙烯消费量将达到约2780万吨,同比增长2.6%。
预计未来5年,苯乙烯主要的下游衍生物中,消费增长最快的领域将是ABS/SAN树脂,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4.8%;其次是不饱和聚酯树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4.3%。
二、我国苯乙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一)生产现状2002年,中国苯乙烯的产能为102万吨/年,之后逐年增长,经过2005~2006年集中大规模扩能,2006年底国内苯乙烯产能达到282万吨/年。
2007~2008年国内苯乙烯产能小幅增长。
2009~2010年再次快速扩容,分别新增苯乙烯产能116万吨/年和120万吨/年。
2011~2012年苯乙烯扩能增速放缓,其中,2011年新增苯乙烯产能51.2万吨/年,包括广东新华粤、常州新日化学、青岛炼化、陕西延长炼化及北京燕山石化。
2012年新增苯乙烯产能50万吨/年,包括抚顺石化、巴陵石化及吉林石化。
截至2012年10月底,我国苯乙烯产能已超过650万吨/年,主要生产企业有31家。
2012年国内苯乙烯生产企业和生产能力见表2。
表2 2012年中国苯乙烯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情况随着我国苯乙烯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产量也不断增加。
1995年我国苯乙烯的产量只有25.6万吨,2000年增加到76.4万吨,1995~2000年国内苯乙烯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4.4%。
2004年,我国苯乙烯的产量进一步增加到接近100万吨,2007年增至210万吨。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游需求减弱,苯乙烯产量小幅降至209万吨。
2009年以来,随着国内需求的回暖,苯乙烯产量迅速增长,2011年国内苯乙烯的总产量达到约440万吨。
(二)生产预测我国苯乙烯能力和产量严重不足,引发了许多公司扩能或新建苯乙烯装置以满足市场需求。
2012年国内苯乙烯在建项目主要有:新浦化学、阿贝尔化学、茂名石化实华以及多套干气制苯乙烯装置,包括中海油东方石化、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中石化湛江东兴石化、荆门石化、九江石化等。
此外,还有大量苯乙烯拟建项目,主要包括中石化上海石化、中石油浙江台州炼化项目、扬子石化-巴斯夫扩建项目以及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和山东恒源石化干气制苯乙烯装置等。
未来几年中国新建拟建苯乙烯项目计划见表4。
表3 我国在建、拟建苯乙烯装置情况由以上列举的5年内计划投产苯乙烯项目可见,未来国内苯乙烯供应仍将持续稳定提升,既有中石化、中石油体系下大规模苯乙烯生产装置,也有部分中小型装置。
这些装置的建成投产,将大幅提高国内苯乙烯供应能力。
随着国内苯乙烯新建装置的建成投产,国外一些以中国为目标市场的苯乙烯产品将被国产品所取代,国内苯乙烯生产企业间的竞争逐步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而中东新增苯乙烯产品以及欧美滞销苯乙烯产品仍将以中国为主要销售目标市场,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从已有和在建、拟建苯乙烯装置看出,以炼油厂干气或裂解汽油为原料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不断涌现。
预计至2017年我国干气制苯乙烯生产能力将超过200万吨/年,裂解汽油抽提苯乙烯生产装置规模也将达到约20万吨/年。
随着中国苯乙烯产能的迅速扩张,尽管其年有效开工率偏低,但仍带来国内供应量的快速增加。
估计2012年国内苯乙烯产量约为490万吨,较2011年增长11%。
预计2017年国内苯乙烯产量将达到700万吨左右。
(三)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近年来,在下游产品市场需求的强力推动下,中国已经成为苯乙烯需求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
2006~2011年期间,我国苯乙烯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速率为13.2%。
2009~2011年国内苯乙烯扩能高峰使我国苯乙烯产业逐步走向成熟,需求增速减缓,自给率明显提高。
2011年,中国苯乙烯需求量约为790万吨,较2010年增加约40万吨,增幅约6%,远远低于2009年的29%增速和2010年的18%增速。
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下游ABS、PS需求不振的影响。
2006~2011年我国苯乙烯市场供需状况如表4所示。
表4 2006~2011年我国苯乙烯供需平衡状况单位:万吨/年、万吨、%年份产能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自给率2006年281.9 192.4 234.3 0.6 426.1 45.22007年292.9 210.8 310.1 忽略520.9 40.52008年324.9 208.9 281.1 0.2 489.8 42.72009年440.4 270.0 364.6 0.8 633.8 42.62010年560.4 380.0 368.7 1.1 747.6 50.82011年605.6 440.0 360.8 7.1 793.7 55.42006~2011年16.5 18.0 9.0 63.9 13.2 16.5平均增速目前,我国苯乙烯主要应用于EPS、GPPS/HIPS、ABS/SAN树脂的生产。
估计2012年我国苯乙烯下游对苯乙烯需求总量将达到约848万吨,较2011年同比增长6.8%。
2012年我国苯乙烯消费结构如图2所示。
随着建材、家电和汽车工业的稳步发展,国内市场对PS、ABS树脂以及SBR、SBS等的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速。
其中,建筑物节能降耗工作将进一步受到重视,EPS产品作为优良的保温材料将大量用于建筑业,同时,GPPS/HIPS、ABS及SBR的需求也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此外,随着中国玻璃纤维增强领域(玻璃钢)、浇铸工艺品、涂料等领域的发展,中国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产量将会继续增长,对苯乙烯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
综合来看,预计未来5年,中国苯乙烯的需求还将保持较快增长,到2017年需求量将达到1100万吨,但增速将大大低于前5年,年均增长速度为5.4%。
三、发展建议(一)开拓苯乙烯原料,综合利用裂解汽油和炼厂干气资源裂解汽油是蒸气裂解制乙烯的副产物,其产量是乙烯产量的50%~80%。
随着我国乙烯工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乙烯规模的大型化,副产裂解汽油随之增加。
而裂解汽油中含有4%~6%的苯乙烯,采用抽提方式将其中的苯乙烯分离出来,其生产成本仅是乙苯脱氢法制苯乙烯的一半。
在裂解汽油加氢前分离出苯乙烯,不仅可回收高附加值的苯乙烯产品,而且可对裂解汽油加氢装置及芳烃抽提装置起到很好的节能降耗效果,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混合二甲苯的质量等级。
2011年我国投产了两套裂解汽油(碳八)抽提苯乙烯装置,分别是广东新华粤石化股份有限公司3万吨/年装置和中石化燕山石化2.7万吨/年装置。
此外,目前在建、拟建的裂解汽油抽提苯乙烯装置还有大庆三聚能源净化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北方华锦化工等。
这些装置的建设符合资源深加工和节能减排的行业发展趋势,建议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建设裂解汽油抽提苯乙烯装置。
苯乙烯生产装置的主要原料为乙烯。
我国乙烯资源供不足需,而炼油厂的催化裂化干气资源相对丰富,但其作为燃料燃烧利用转化率低,未能充分利用其资源价值。
国内的干气制乙苯和苯乙烯生产工艺已有长足发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已形成具有成套自主知识产权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干气制苯乙烯工艺技术。
近年来干气制苯乙烯项目大量涌现,已有15套装置,合计产能达到122万吨/年。
此外,目前在建、拟建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项目还有7~8套,合计苯乙烯产能达到80万吨/年左右。
建议有干气资源的炼油企业积极建设干气制乙苯和苯乙烯的生产装置。
(二)提高生产装置规模,向大型化、特大型化发展近年来我国苯乙烯产品的市场需求强劲,但是国内生产能力不足,引发生产装置的建设热潮。
近年来国内苯乙烯装置规模逐渐向大型化发展,包括上海赛科石化(2005年投产,2009年7月扩容至65万吨/年)、中海壳牌石化(2006年投产,2010年扩能至64万吨/年)、独山子石化(2009年10月投产,32万吨/年)、天津大沽化工(2010年1月,50万吨/年)、镇利化学(2010年6月投产,62万吨/年)、吉林石化(2012年10月投产,32万吨/年)等引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