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表达式计算

数学表达式计算
数学表达式计算

一、设计思想

计算算术表达式可以用两种方法实现:

1.中缀转后缀算法

此算法分两步实现:先将算术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然后对后缀表达式进行计算。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1)中缀转后缀

需要建一个操作符栈op和一个字符数组exp,op栈存放操作符,字符数组用来存放转换以后的后缀表达式。首先,得到用户输入的中缀表达式,将其存入str数组中。

对str数组逐个扫描,如果是数字或小数点,则直接存入exp数组中,当扫描完数值后,在后面加一个#作为分隔符。

如果是操作符,并且栈为空直接入栈,如果栈不为空,与栈顶操作符比较优先等级,若比栈顶优先级高,入栈;如果比栈顶优先级低或相等,出栈将其操作符存到exp数组中,直到栈顶元素优先等级低于扫描的操作符,则此操作符入栈;如果是左括号,直接入栈,如果是右括号,出栈存入exp数组,直到遇到左括号,左括号丢掉。然后继续扫描下一个字符,直到遇到str中的结束符号\0,扫描结束。结束后看op栈是否为空,若不为空,继续出栈存入exp数组中,直到栈为空。到此在exp数组最后加结束字符\0。

我们就得到了后缀表达式。

(2)后缀表达式计算

此时需要一个数值栈od来存放数值。对exp数组进行逐个扫描,当遇到数字或小数点时,截取数值子串将其转换成double类型的小数,存入od栈中。当遇到操作符,从栈中取出两个数,进行计算后再放入栈中。继续扫描,知道扫描结束,此时值栈中的数值就是计算的结果,取出返回计算结果。

2.两个栈实现算法

此算法需要两个栈,一个值栈od,一个操作符栈op。将用户输入的数学表达式存入str数组中,对其数组进行逐个扫描。

当遇到数字或小数点,截取数值子串,将其转换成double类型的数值存入od栈中;

当遇到左括号,直接入op栈;遇到右括号,op栈出栈,再从值栈od中取出两个数值,计算将其结果存入值栈中,一直进行此操作,直到操作符栈栈顶为左括号,将左括号丢掉。

如果遇到操作符,若op栈为空,直接入栈;若栈不为空,与栈顶元素比较优先等级,若比栈顶操作符优先等级高,直接入op栈,如果低于或等于栈顶优先等级,op栈出栈,再从值栈中取出两个数值,计算将其结果存入值栈中,一直进行此操作,直到栈顶优先等级低于扫描的操作符等级,将此操作符入op栈。继续扫描直到遇到str中的结束字符\0,扫描结束。此时看操作符栈是否为空,若不为空,出栈,再从值栈中取出两个数值进行计算,将其结果存入值栈,一直进行此操作,直到操作符栈为空。此时把值栈中的数值取出,即为所得的最终计算结果。

二、算法流程图

第一种算法:中缀转后缀算法

其主函数流程图为:

返回计算结果

图1 主函数算法流程图

中缀转后缀算法流程图如下:

exp

图2 中缀转后缀算法流程图

计算后缀表达式流程图如下:

图3 后缀表达式计算流程图

第二种算法:两个栈算法

其主函数流程图为:

返回计算结果

图4 主函数算法流程图

直接计算数学表达式流程图如下:

图5 直接计算表达式流程图

三、源代码

下面给出的是用中缀转后缀算法实现的程序的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SIZE 100

tempi++;

exp[j]=ch;

{

tempch[t]=ch;t++;//截取子串

{

tempch[t]=ch;t++;//赋值给临时数组

j++;ch=str[j];

}

tempch[t]='\0';

d=atof(tempch);//将子串转化成double类型的数

++;

[]=d;//入值栈

}

//对操作符操作

else if(ch=='+'||ch=='-'||ch=='*'||ch=='/'||ch=='%' || ch == '(' || ch == ')')

{

if(ch=='(')//如果为(,直接进栈

{

++;

[]=ch;//进栈操作

}

else if(ch==')')//如果为),一直出栈直到遇到(

{

int level(char op);//声明level函数

while(level[])!=-1)//若栈顶元素不为(,进入while循环

{

//声明calvalue函数

double calvalue(double od1,double od2,char tempop);

od2=[];;

od1=[];

tempop=[];;

[]=calvalue(od1,od2,tempop);//计算出结果后入值栈

if==-1)break;//如果操作符栈为空,跳出循环

}

;//左括号pop出来

}

else if==-1)//如果栈为空,直接进栈

{

++;

[]=ch;//进栈操作

}

//如果所扫描的操作符优先等级比栈顶元素高,直接进栈

else if(level(ch)>level[]))

++;

[]=ch;//进栈操作

}

else

{

//如果所扫描的操作符优先等级没有栈顶元素高,

//一直出栈直到比栈顶元素优先级高

while(level(ch)<=level[]))

{

od2=[];;

od1=[];

tempop=[];;

[]=calvalue(od1,od2,tempop);//计算结果后入值栈

if==-1)break;//如果栈为空,跳出循环

}

++;

[]=ch;//比栈顶元素优先级高,入操作符栈

}

j++;//str下标加1,向后扫描

}

}

while!=-1)//扫描结束后如果操作符栈不为空,出栈直至为空 {

od2=[];;

od1=[];

tempop=[];;

[]=calvalue(od1,od2,tempop);//计算结果后入值栈

}

return [];//将结束后值栈中的数pop出来,即为计算结果

}

int level(char op)//判断操作符优先等级

{

if(op == '+' || op == '-')//若为+、-,等级为1

return 1;

else if(op == '*' || op == '/' || op == '%')

return 2; //若为*、/、%,等级为2

else if(op == '(')

return -1 ; //若为(,等级为-1

else

return -3; //其他等级为-3;

}

double calvalue(double od1,double od2,char tempop)//计算

{

switch(tempop){

case '+':

return od1 + od2;//计算加法

case '-':

return od1 - od2;//计算减法

case '*':

return od1 * od2;//计算乘法

case '/':

return od1 / od2;//计算除法

case '%':

return fmod(od1,od2);//求余

}

return 0;

}

void main()

{

char str[MAXSIZE];//定义str数组存放数学表达式

printf("输入算术表达式:\n");

gets(str); //从控制台输入算数表达式

printf("结果是:%lf\n",calculate(str));//调用calculate函数,计算结果}

四、运行结果

图6 中缀转后缀算法运行结果

图7 两个栈算法运行结果

五、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编程的前期工作很重要,需要明确的理清思路,而编写运行的过程中更是会出现很多问题,有因粗心造成的拼写错误,有语法错误,也有逻辑错误。

在整个编程过程我主要遇到了如下几个大的问题,其内容与解决方法如下所列:将字符表示的数字转化为浮点数

Java中有现成的截取子串的方法可以用,而我的c语言基础比较薄弱,所学知识也不全面。刚开始的思路是先将出现数字的子串计数,得到一共有多少个数字,然后再从子串开始处扫描,依次乘以它的位权,在百位就乘以10的2次方,依次类推。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终于写出了此解决方法,可是却忽略了小数点的存在。又开始用此方法试图解决存在小数点的问题,想了好久也没有解决方法。无奈之下求助于网络,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一经查询知道了库中有atof的函数可以将字符串类型的数字转换为浮点型。于是我用一个while循环将数值子串截取下来存到一个临时数组中,将其成功的转换成浮点数,小数点的情况也解决了。

打印后缀表达式时出现“喊烫”情况

情况如下图:

图8 “喊烫”出错情况

编写完中缀转后缀的trans函数后,想打印后缀表达式检查是否正确时出现了问题,打印出来的全是“烫”。刚开始觉得很奇怪,存的都是数字或操作符,怎么会出现汉字呢仔细检查程序,发现逻辑没有出错,但为什么打印不出正确结果很是不解。通过和同学讨论,上网查询才知道,如果字符串没有结束符号\0就会“喊烫”。再经过检查发现还真是没有给字符串加结束字符。于是在循环的结束给exp[j]='\0';解决了问题,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程序运行时会中止

编写完程序后,编译没有错误,但运行总是会中止。

刚开始的问题是只打印出中缀表达式,光标停在下一行不动了。也不是死循环,也没有出现语法错误。说明程序进行到某一阶段出现问题不走了。于是我把循环中可以打印出来帮助我分析程序的值都打印出来,包括循环有没有正常执行,有没有进栈,出栈。

就这样一点一点分析后,发现自己在循环嵌套中出现了一点逻辑问题,导致没有进行应有的判断,所以没有出正确结果。发现问题后及时改正,程序就正常运行了。

六、心得体会

因为C语言是大一时学的,当时就学了些基础的理论知识,上机的练习很少,敲的也是一些简单的分析素数,比大比小的程序。由于有一年多没有碰过C语言,遗忘了不少。通过这次的编程作业,把C语言的知识又重新温习了一遍。再通过和java语言的比较,大致理解了两种编程思想的不同。在这次的练习中也深刻的体会到了思维严谨,认真的态度十分重要。所以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中,要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思考问题要全面、编写时要仔细认真,不出拼写错误。只有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在以后的工作中才可以更好的胜任职位,写出安全、可靠、稳定的软件,服务于大众。

还有一些深刻的体会就是算法很重要,所以学好数据结构,算法等课程,无疑是打好了地基,在以后各个编程的解决中都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趣味数学故事大全

趣味数学故事大全 路遇哪吒:八戒正往前走,忽听背后有人叫他:“老猪,好自在啊!”八戒回头一看,是托塔天王的三太子哪吒。 八戒摇晃着脑袋说:“这不是那个三头六臂的妖精吗?” 哪吒听八戒叫他妖精,勃然大怒,大喝一声:“变!”随即变做三头六臂,6只手分别拿着6件兵器: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恶狠狠地朝八戒打来。 八戒不敢怠慢,舞动钉耙迎了上去,两人“叮叮当当”地打了起来。过了一阵子哪吒见没占到便宜,又喊了一声:“换!”6只手拿着的兵器立刻交换了一下位置。就这样哪吒不断变换着兵器的拿法,可把八戒打晕了。 八戒连连摆手说:“不打啦,不打啦,我说你这6只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720种!”哪吒神气活现。 “吹牛!”八戒把大嘴一撇说,“有个二三十种我还信,720种?你别骗我啦!” 哪吒让5只手依次拿着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对八戒说:“你看,我5只手拿的兵器固定不变,这时我第6只手只有拿火轮儿这一种拿法。” 八戒点点头说:“嗯,不错,就一种拿法。” 哪吒又让4只手依次拿着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这时第5、6只手可以轮换拿绣球儿、火轮儿,共有两种拿法。 哪吒再让3只手依次拿着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而另3只手变换出以下6种拿法: 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 降妖杵、火轮儿、绣球儿; 绣球儿、降妖杵、火轮儿; 绣球儿、火轮儿、降妖杵; 火轮儿、绣球儿、降妖杵; 火轮儿、降妖杵、绣球儿。

八戒摸摸脑袋说:“这要是6只手都随便拿可怎么个排法呀?还不排晕喽!” 哪吒笑骂着:“真是个呆子!你观察一下下面的3个数:1=1,2=1×2,6=1×2×3。由此推想:如果固定两只手,而剩下的4只手随意拿,可有1×2×3×4×=24种拿法。而6只手都随意拿呢?有1×2×3×4×5×6=720种不同拿法。” 八戒向哪吒一拱手:“你的变化真多,我服了。”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小朋友你们可知道数学天才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呢?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505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比如说:买菜、卖菜、算多少钱……

2014年趣味数学题

1.明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37错写成了173,这样商比原来多了3,余数正好相同。这道题的除数和余数各是多少?(除数12 ,余数5) 2.丁丁走路上学,每分钟行60米,他出门10分钟后,爸爸发现他忘记带语文书,爸爸立即带上语文书骑自行车追他,已知爸爸每分钟骑行360米,爸爸出发几分钟后能追上丁丁?(2分钟) 3.甲乙两个盒子里分别装有320个乒乓球和80个乒乓球,如果每次从甲盒子里拿出15个放入乙盒,需要拿几次才能使两个盒子里的乒乓球数量一样多?(8次) 4.小华带5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他2元钱,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付给售货员40元,所以只找给他2元) 5. 小明和小华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几块。只知道小明给了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了小明14块,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同学们,你说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原来小华糖多;14-8=6块,因为多给了6块两人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所以原来小华比小明多12块。) 6.一个经理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的年龄加起来等于13,三个女儿的年龄乘起来等于经理自己的年龄,有一个下属已知道经理的年龄,但仍不能确定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这时经理说只有一个女儿的头发是黑的,

然后这个下属就知道了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请问三个女儿的年龄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答:三女的年龄应该是2、2、9。因为只有一个孩子黑头发,即只有她长大了,其他两个还是幼年时期即小于3岁,头发为淡色。再结合经理的年龄应该至少大于25。 7. 有三个人去住旅馆,住三间房,每一间房$10元,于是他们一共付给老板$30,第二天,老板觉得三间房只需要$25元就够了于是叫小弟退回$5给三位客人,谁知小弟贪心,只退回每人$1,自己偷偷拿了$2,这样一来便等于那三位客人每人各花了九元,于是三个人一共花了$27,再加上小弟独吞了不$2,总共是$29。可是当初他们三个人一共付出$30那么还有$1呢?答:一共付出的30元包括27元(25元给老板+小弟贪污2元)和每人退回1元(共3元),拿27和2元相加纯属混淆视听。 8. 有一辆火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离开洛杉矶直奔纽约,另一辆火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从纽约开往洛杉矶。如果有一只鸟,以3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和两辆火车同时启动,从洛杉矶出发,碰到另一辆车后返回,依次在两辆火车来回飞行,直到两辆火车相遇,请问,这只小鸟飞行了多长距离?

初一数学趣味题 24道经典名题.

1.有人编写了一个程序,从1开始,交替做乘法或加法,(第一次可以是加法,也可以是乘法),每次加法,将上次运算结果加2或是加3;每次乘法,将上次运算结果乘2或乘3,例如30,可以这样得到: 1 +3 =4*2=8+2=10*3=30,请问怎样可以得到:2的100次+2的97次-2 解答:1+3=4+2=2的3次-2=2的3次+2-2=(2的3次+2-2)*2=……==2的100次+2的97次-2的97次=2的100次+2的97次-2的97次+2=2的100次+2的97次-2的97次+2+2=……=2的100次+2的97次-2 2.下诗出于清朝数学家徐子云的著作,请算出诗中有多少僧人? 巍巍古寺在云中,不知寺内多少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只碗,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解答:三人共食一只碗:则吃饭时一人用三分之一个碗, 四人共吃一碗羹:则吃羹时一人用四分之一个碗, 两项合计,则每人用1/3+1/4=7/12个碗, 设共有和尚X人,依题意得: 7/12X=364 解之得,X=624 3.两个男孩各骑一辆自行车,从相距2O英里(1英里合1.6093千米)的两个地方,开始沿直线相向骑行。在他们起步的那一瞬间,一辆自行车车把上的一只苍蝇,开始向另一辆自行车径直飞去。它一到达另一辆自行车车把,就立即转向往回飞行。这只苍蝇如此往返,在两辆自行车的车把之间来回飞行,直到两辆自行车相遇为止。如果每辆自行车都以每小时1O 英里的等速前进,苍蝇以每小时15英里的等速飞行,那么,苍蝇总共飞行了多少英里? 解答:每辆自行车运动的速度是每小时10英里,两者将在1小时后相遇于2O英里距离的中点。苍蝇飞行的速度是每小时15英里,因此在1小时中,它总共飞行了15英里。 4.《孙子算经》是唐初作为“算学”教科书的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共三卷,上卷叙述算筹记数的制度和乘除法则,中卷举例说明筹算分数法和开平方法,都是了解中国古代筹算的重要资料。下卷收集了一些算术难题,“鸡兔同笼”问题是其中之一。原题如下:令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雄、兔各几何? 解答:设x为雉数,y为兔数,则有 x+y=b,2x+4y=a 解之得:y=b/2-a, x=a-(b/2-a) 根据这组公式很容易得出原题的答案:兔12只,雉22只。

学习《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心得

学习《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心得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贯穿整个小学数学的主线,是学生学习很多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所必须掌握生活技能之一。那么如何提高计算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一、重视口算教学,加强口算练习。任何计算都是以口算为基础的,口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其他运算能力的提高。在计算教学中,口算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坚持每节课1-2分钟的基本口算训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多样形式交替进行口算练习,强化训练速度、密度,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口算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多变性,使学生的计算既快速,又准确。二、笔算是关键,利用每周十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笔算是计算的关键,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因此,这一内容是学生们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粗心,因此要通过不断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三、增强简算意识,提高计算的灵活性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简算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发现事物规律,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是学生进行简算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五条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

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四、重视笔算与估算结合。把估算作为现代数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这既能为学生数学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也符合学生今后的生活需要。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感受到了估算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应用。在老师反复的讲解下,我们的学生反而对估算无所适从。在我们过度教学和刻板的评价下,使估算教学偏离了它的初衷。教师精确计算的意识远远强于估算。教学时重视学生感悟估算的意义、体验估算的价值,按教材程序让学生蜻蜓点水式讨论一下估算的方法和结果,主要精力放在了指导学生如何精确计算上,估算就会教之无味,弃之不能。为了让学生在估算不失利,我们对学生进行“聪明”之法教学,使其能准确估算。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

完整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 刘春卉三合小学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在计算时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集中,结果错误。因此,计算教学不容忽视。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 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改变学生认识发现问题一、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我首先在学生中开展让学生自己搜集计算中经常要犯的错误,可以了一项活动:每位 同学自己进行,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一起找,填写错题记录,包括出错原因,看谁找的认真,错因找的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1)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6与0,1和7写得模棱两可。 (2)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 (3)计算时不打草稿。 (4)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题错。 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5). 从一些学生的计算错误来看,“粗心”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方面是个自然成长过程,第二方面则可以采取相应方法进行培养,所以在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出来,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1、看: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点: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②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 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3、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小数点、对题目中的数字、格式一定要规范,不能潦草,整,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不

(四年级数学教案)“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笔寡?生了解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初步学会简单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较大数目的四则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蓖ü?对计算器的使用,体验它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笔寡?生体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 1?泵扛鲅?生自备一个计算器。 2?苯淌χ谱鞯?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这两年我们学校的变化特别大,校园的环境越来越美了。上学期学校粉刷了教学楼,这学期又为同学们购置了新桌椅。

问:你能算算每套桌椅多少钱吗? 生:每套桌椅:115元。75元40元 师:购置一套桌椅就要115元,你能快速地算出2套桌椅多少钱?10套呢? 出示各年级人数统计表(____年11月): 每套桌椅115元,每人一套全校共需多少钱? 师:那么学校这次为全校同学更换桌椅共花多少钱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学校快速、准确地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多数学生用笔算,时间较长;个别学生用自带的计算器算。) 二、尝试研究 1?被惚ń峁?。 师:(问用计算器计算的同学)你怎么算得这么快?(生:我是用计算器算的。)噢,还有哪些同学是用计算器算的?你是怎么想到用计算器算的?(生:计算器算得快、准。)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师随学生演示把题写完整) 师:其他同学用什么方法算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展示笔算过程) 师:同学们给我们介绍了笔算和用计算器算这两种方法,请你反思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哪种计算方法好?为什么?(学生初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

【免费】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趣味计算小故事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趣味计算小故事 ●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 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起吃!”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1。八戒指着上面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小明是个喜欢提问的孩子。一天,他对0—9这几个数字产生兴趣:为什么它们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呢?于是,他就去问妈妈:“0—9既然叫‘阿拉伯数字’,那肯定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了,对吗妈妈?”妈妈摇摇头说:“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印度人发明的。大约在1500年前,印度人就用一种特殊的字来表示数目,这些字有 10个,只要一笔两笔就能写成。后来,这些数字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觉得这些

数字简单、实用,就在自己的国家广泛使用,并又传到了欧洲。就这样,慢慢变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数字。因为阿拉伯人在传播这些数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就习惯了称这种数字为‘阿拉伯数字’。”小明听了说:“原来是这样。妈妈,这可不可以叫做‘将错就错’呢?”妈妈笑了。 ●儿歌比赛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和﹦的本领 很久以前,数学王国比较混乱。0—9十个兄弟不仅在王国称霸,而且彼此吹嘘自己的本领最大。数学天使看到这种情况很生气,派﹤、

数学谜语:经典趣味数学谜语

数学谜语:经典趣味数学谜语 1、两牛打架(数学名词) 对顶角 2、三十分(数学名词) 三角 3、再见吧,妈妈(数学名词) 分母 4、大同小异(数学名词) 近似值 5、1、2、3、4、5(成语) 屈指可数 6、1000 10=10000(成语) 成千上万

7、周而复始(数学名词) 循环小数. 8、考试不作弊(数学名词) 真分数 9、五四三二一( 数学名词) 倒数 10、一元钱. (数学名词) 百分数 11、考试成绩(猜两个数学名词) 分数,几何? 12、道路没弯儿(数学名词) 直经 13、风筝跑了(数学名词)

14、最高峰(数学名词) 顶点 15、入坐(数学名词) 进位 16、齐头并进(数学名词) 平行 17、废律(数学名词) 除法 18、大家发表意见(数学名词) 商 19、彼此盘问(数学名词) 互质 20、五角钱(数学名词)

21、七天七夜. (数学名词) 周长 22、看谁力量大(数学名词) 比例(力) 23、人民的力量(数学名词) 无限 24、一直不来(猜数学名词) 恒等 25、不用再说(猜数学名词) 已知 26、搬来数一数(猜数学名词) 运算 27、隔河相答(猜数学名词)

28、再算一遍(猜数学名词) 复数 29、招收演员(猜数学名词) 补角 30、十八斤(猜数学名词) 分析 31、司药(猜数学名词) 配方 32、请人做事(猜数学名词) 求作 33、查帐(猜数学名词) 对数 34、大家的样子(猜数学名词)

35、小小的房子(猜数学名词) 区间 36、千刀万割(猜数学名词)分式 37、大家发表意见(猜数学名词) 讨论 38、从后面算起(猜数学名词) 倒数 39、北(猜数学名词) 反比 40、剑穿楚霸王(猜数学名词) 通项 41、算信件(猜数学名词) 函数 42、登楼计步(猜数学名词)

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明月中心校向琼 小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义务教学阶段,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学生的计算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计算是数学教学中的基础的基础,计算能力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现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我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说说: 一、首先培养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 常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金钥匙。因此,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使学生在获得技能的同时享受成功的喜悦。 讲究训练形式,不是只停留在先计算,在汇报答案是否与正确答案相符的情况下进行,教师应注重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适当的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夺红旗,竞赛等方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打破常规的计算模式,让课堂不再仅仅是局限于学生怎么计算,而是充分发掘计算教学的潜在价值,丰富计算教学的内涵,依附计算这个载体,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我适时地列举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质量。 二、培养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小学阶段作为启蒙教育阶段,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反映出他们数学成绩的高低。计算能力的培养也能够提高学生迅速反应的能力,所以说,计算能力培养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锻炼 引言 计算是整个数学课程教学的基础,因此,帮助学生形成并且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势在必行。低段小学生的口算速度较慢、出错率也相对较高,这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这一现象则严重影响了小学生们的后继学习和智力的发展。那么,现阶段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如何走好这一步,把好这个关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如何提高小学生们的计算能力。 一、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计算教学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由此也可以得出数学课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技能也就是计算教学了。学生们的计算能力主要指的是他们在进行数学学习、开展数学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的,也是一项基础能力。现阶段的新课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不

断的降低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还是需要学生们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的,要能够正确的进行数学的逻辑运算和推理,这也就使得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迫在眉睫了。计算能力作为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基本技能,在很多教师眼里应该是比较简单的、理所当然会的技能,现实则刚好相反,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很大程度都直接取决于他们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养成等,而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也都取决于小学生低年级的计算能 力的高低。因此,在教学数学时,培养学生们的计算能力也就非常重要了。 二、注重计算方法、思想的教学 数学教材中,有一些计算学习对于小学生们来说较简单,就算教师不教,大部分的学生也都能够正确的算出来。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决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算就行了,要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其中的算理,总结出相关的法则,然后再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当中。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时,10539,首先可以从回顾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算理作为切入口,然后再顺利的过渡到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大部分的学生也都能快速的把答案计算出来,学生们在列竖式的时候也都会习惯性地把105写在上面,把39写在105的下面。从表象上来看来,学生们貌似都掌握了,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对计算过程没有多加解释,而

16个趣味数学小故事集锦

16个趣味数学小故事集锦 数学在人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息息相关。若能良好的使用数学,则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 进入数学的礼堂,让一个一个字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与方便。其实计算,就是这么简单。 1、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3、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4、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就像我们投掷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数也不一定是相同的。Lorenz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 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5、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唐僧师徒四人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他们又饿又累,猪八戒想:如果有一顿美餐该有多好啊!孙悟空可没有八戒那么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够了。孙悟空想着想着,眼前就

浅谈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探索空间物体的数量关系……”小学数学是以计算为基础、以空间物体的数量关系为导向的,计算能力是学习其它数学知识的工具和载体,离开计算能力数学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可持续能力的发展,它是学好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是一门工具和基础学科。由于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学生形成了一种惰性,借助电子计算机演算数学习题,大脑的计算能力下降,失去了数学特有的敏感性,失去了在数学的演算中验算、纠错的良好的习惯。面对学生的计算现状,我潜心研究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供大家参考,并逐步完善。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驱动学生强大的内心动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长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去变现自己的学习目标,犹如雪崩一样势不可挡,使枯燥的数字变成一条条美丽的逻辑链条,学生在这条逻辑链条中感悟数字无穷的魅力。在数学计算中,

竖式、横式、梯等式等从整体上看呈现出模糊的几何图形,给学生一种美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字不管是奇数还是偶数,都有种对称美,这些都可能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下面谈谈具体做法: 1.充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富有动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将抽象的数字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含义,更容易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知识的巨大作用,深深地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数学,感到原来认为高深莫测的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多媒体教学给学生直观性、动感是任何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 2.游戏计算法,寓教于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也是我们开发学生兴趣的个性优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变苦学为乐学,充满了兴趣。下面介绍几种游戏教学法: (1)扑克计算法。玩扑克是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有的喜欢打凑十四,比如10与4、9与5、7与7、8与6都能构成14,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集中思维能力,学生在玩中寻找数字规律,在玩中思考,在思考中优化游戏方案。其次,可培养学生的速算能力,在扑克中抽掉K、A、J、Q、大王、小王几张扑克,剩下的是数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课题实施方案 兴隆洼中心小学宝艳馨 一、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根据中国《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其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异常重要的,不同年龄不同学校都对这方面进行了加强和渗透。但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内容容易被教师忽视,一是在考试中这部分内容尚未很好体现,因此不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量化考核;二是教师和学生的着重点都在“重、难点”的基础知识上,而忽视了计算能力的提高,这反映了总体要求和具体实施上的矛盾。本课题将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计算教学的经验与理论,我们将在国内外已有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当前我校学生计算能力的实际,进一步开展讨论,力求建构符合我校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了如下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研究所达目标 本课题旨在分析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

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研究探索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和笔算能力,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综合素质。 (一)研究目标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地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使学生学会自主分配时间,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及整体素质。 3、经过课题研究,培养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和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事。 4、努力寻求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有效培养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形成教研组特色。 (二)研究内容 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将研究内容分为三大块: 1、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没有熟练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

趣味数学取数求和游戏

趣味数学取数求和游戏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智力数学游戏,下面有6行6列数,一个人在每行数中任意取出一个数,6行一共取出6个数,另一个人把这6个数相加起来并在10秒内计算出答案结果。 4513 2515 7510 3514 5512 6551 6322 1327 8320 4324 7321 5323 5286 8283 9282 7284 4287 6285 1498 7492 5494 8491 2497 6493 9641 3647 7643 5645 6644 1649 6766 7765 8764 9763 4768 5767 我们发现即使用计算器也不一定能在10秒内计算出结果,那么应该怎么样才能更快计算出结果呢?这6组数似乎没有什么规律,但是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每行数的中间两位数都一样,分别是51,32,28,49,64,76,并且每行数的千位数和个位数相加的和都相等,分别是7,8,11,9,10,12,这样的话我们就先想想看能不能从这些规律中怎么样才能快速计算出结果。 我们可以假设个位数之和是x,那么由于每行千位数和个位数相加的和都相等,我们可以把它们加起来就是7+8+11+9+10+12=57,则千位数的和是(57-x); 每行数的中间两位数都一样,把它们加起来就是

51+32+28+49+64+76=300,那么我们可以知道这6个数的百位数和十位数加起来是300×10=3000; 到这里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怎么做了,我们现在先把式子列出来: 1000×(57-x)+3000+x 整理得, 1000(60-x)+x 现在我们发现,我们取出的这6个数其实只要计算出它们的个位数之和再代进上式就可以计算出结果了,大家可以拿来验证下哦!是不是发现数学其实也很有趣呢?

经典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经典趣味数学题及答案趣味数学题及答案1 七天七夜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周长 看谁力量大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比例力 人民的力量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无限 一直不来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恒等 不用再说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已知 千刀万割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分式 大家发表意见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讨论 从后面算起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倒数 北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反比 剑穿楚霸王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通项 算信件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函数

答案:级数 逐优录取打一数学名词答案:0.618法 计算转动杆打一数学名词答案:数轴 不准确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误差 趣味数学题及答案2 搬来数一数打一数学名词答案:运算 隔河相答打一数学名词对应 再算一遍打一数学名词答案:复数 招收演员打一数学名词答案:补角 十八斤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分析 司药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配方 请人做事打一数学名词答案:求作 查帐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对数

答案:公式 小小的房子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区间 齐头并进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平行 废律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除法 大家发表意见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商 彼此盘问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互质 五角钱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半圆 趣味数学题及答案3 1、猩猩最讨厌什么线 A 中位线 B 平行线 C 角平分线 D 射线 2、衣柜里有6只白色袜子,6只黑色袜子。它们除颜色不同之外,其它都一样。如果身处漆黑中,由衣柜取出两只颜色相同的袜子,最少要从衣柜中拿出几只袜子,才能确保其中有两只袜子颜色相同呢?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3、1874年,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到19世纪末,全部数学几乎都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上。就在人们认为数学的基础已经很牢固的时候,集合论出现了一系列自相矛盾的结果,即悖论!于是,数学的基础被动摇了,这就是所谓的第三次“数学危机”。请选出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悖论 A 有个虔诚的教徒,他在演说中口口声声说上帝是无所不能的,什么事都做得到。一位过路人问了一句话:“上帝能创造一块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吗?”

《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教学设计

《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计算器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2、学会使用计算器,会进行的大数目的计算。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器的优点(快速、准确、方便)。 4、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器只是一种工具,不能过于依赖,仍要积极思 考。 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利用急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具:计算器、课件 一、课前互动 1、猜谜语,引出课题。 师:一个东西真奇怪,上面布满小方块; 用手一摁字出来,加减乘除算得快。 问:你猜出来了吗? 生:计算器。 2、板书: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 二、认识计算器各部分名称及功

1、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哪儿见过人们使用计算器?对计算器你还有哪些了解,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简单介绍) ON/C—开机键 OFF——关机键 C CE—清除数据键 0~9—数字键 +、-、×、÷、—运算符号键 =—等号键 ·—小数点键 (课件出示计算器各部分名称,教师说明。) 师:我们介绍的这些按键都是我们常用的基本键,有些键由于我们学的知识有限现在还不能用,可以将来再学习,不同的计算器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键,我们可以在需要时边用边学。 2、(多媒体出示):题目:用计算器算一算:39520÷48×56= 师: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用计算器是怎样算的? 生答:先按39520(数字键)(再按运算符号)÷48 ×56= 同时师在多媒体屏幕上演示(注:反馈清除数据键的用法故意把56按成54)

三、体验计算器的优越性 1、(课件出示练习题1、2题,体验计算器计算的优点。) 7825-2138= 226×39= 2、师:使用计算器有那么多优势,下面我们就用计算器进行一次比赛。(出示) 分组赛一赛:同桌为一组!一人读数,另一人按键计算,看哪小组算得又快又准: 1952-764 829431÷9 75399+392241 同桌角色互换,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们算得又对又准: 146-89 2759×8 37291+84731-73826 四、体验计算器的局限性。 师:使用计算器有很多优势,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题目,(出示)考考你的观察力: 3×500= 2467+889+111= 问:仔细观察这两道题,你能很快计算出结果吗?用什么方法是计算又对又快? (生试做、订正。) 师:你又有什么发现?

一年级趣味数学练习题100题

一年级趣味数学练习题100题 通过趣味的数学练习,可以让孩子在愉快的环境和氛围下学习数学。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学习学习吧! 一年级趣味数学练习题100题 1.修花坛要用94块砖,第一次搬来36块,第二次搬来38,还要搬多少块?(用两种方法计算) 2.王老师买来一条绳子,长20米剪下5米修理球网,剩下多少米? 3.食堂买来60棵大白菜,吃了56棵,又买来30棵,现在还有多少棵大白菜? 4、小红有41元钱,在文具店买了3支钢笔,每支6元钱,还剩多少元? 5、二(1)班从书店买来了89本书,第一组同学借了25本,第二组同学借了38本,还剩多少本? 6、果园里有桃树126颗,是梨树棵数的3倍,果园里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 7、1+2+3+4+5+6+7+8+9+10=() 8、11+12+13+14+15+16+17+18+19=() 9、按规律填数。 (1)1,3,5,7,9,() (2)1,2,3,5,8,13()

(3)1,4,9,16,(),36 (4)10,1,8,2,6,4,4,7,2,() 10、在下面算式适当的位置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1)88888888=1000 (2)44444=16 (3)987654321=22 11、用0、1、2、3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12.小华参加数学竞赛,共有10道赛题。规定答对一题给十分,答错一题扣五分。小华十题全部答完,得了85分。小华答对了几题? 13、2,3,5,8,12,(),() 14、1,3,7,15,(),63,() 15、1,5,2,10,3,15,4,(),() 16、○、△、☆分别代表什么数? (1)、○+○+○=18 (2)、△+○=14 (3)、☆+☆+☆+☆=20 ○=()△=()☆=() 17、△+○=9△+△+○+○+○=25 △=()○=() 18、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 19、雪帆小同学有300元钱,买书用去56元,买文具用去128

初中经典趣味数学题

初中经典趣味数学题(一) 教学目的:通过这6道经典数学题,应用简单的整数运算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培养逻辑 思维。 教学难点:依据所给条件,通过逻辑推理建立数学关系式。 课时:1课时 1.有27颗珍珠,其中一颗是假的,但外观和真的一样,只是比真的珍珠轻一点.问:最少用天平称几次(不用砝码),就一定可以把假的珍珠找出来? 解答:3次 第一次把27颗珍珠分成3等份,取其中2份放天平两端称量,如果天平偏斜,则考虑轻的那9颗珍珠,如果不偏斜,则考虑没有称量的那9颗;同理,将这9颗珍珠再分成3等份,,取其中2份放天平两端称量,再次得到3颗"可疑"的珍珠,取出两颗称量,如果天平偏斜,则轻的是次品~否则没称量的是次品 2.埃及同中国一样,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古代埃及人处理分数与众不同,他们一般只使用分子为1的分数,例如用1/3+1/15表

示2/5,用1/4+1/7+1/28来表示3/7等等,现在用90个埃及分子1/2,1/3,1/4,1/5,......。1/90。1/91,其中是否再取10个数,加上正负号后使它们的和为-1,若存在,请写出这10个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一解: -1=-1/5-1/6-1/8-1/9-1/10-1/12-1/15-1/18-1/20-1/24 二解: 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 9-1/10=1-1/10 所以: 1/2+1/6+1/12+1/20+1/30+1/42+1/56+1/72+1/90+1/10=1 即: -1/2-1/6-1/12-1/20-1/30-1/42-1/56-1/72-1/90-1/10=-1 3下诗出于清朝数学家徐子云的著作,请算出诗中有多少僧人? 巍巍古寺在云中,不知寺内多少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计算能力。一个小学毕业生应能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达到这个要求,才能为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和参加生产劳动打好基础。如何实现这个教学要求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讲清算理和法则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 以上这些基础知识,都应讲解得很清楚,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如,“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部分知识就很重要。在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百分数互化时,就要用到它。分数单位的概念,在讲解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时也离不开它。这两部分知识,学生如能掌握得很熟练,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计算才能顺利进行。 怎样才能讲清算理呢?一定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原则。比如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出示同分母分数的加法题,让学生先自己计算,再问学生:“通过计算这个题,你能初步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时,学生的叙述可能是不完整的)。再出示减法计算。通过计算以上两个题,你能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吗?在这个基础上再出示结语: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这样教学,既使学生搞清了算理,又使学生掌握了法则,为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也打下了基础。 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已掌握了计算法则,就不要过多纠缠算理了。 二、要讲清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因此,讲清这个运算顺序是很重要的。在讲解运算顺序时,应防止学生出现下列问题: 第一,脱式计算时,学生会出现如下错误的情况。如,36-135÷9=15(没有把“36-”照抄下来)或36-135÷9 =15-36(颠倒了两个数的位置) =21这类错误常在低中年级学生中出现。教师要反复讲清,为什么不能改变顺序,为什么未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的道理。 第二,分数四则运算中,脱式计算时,有的出现过烦的现象。计算时,可向学生指出:在一般情况下,分数加减法只要有通分过程,乘除法有颠倒相乘、约分过程,按顺序写出每步运算的得数即可。 第三,不认真审题,出现了感知性错误,或抄错数字符号等。如,3.5+1.5-3.5+1.5(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