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史》第六章整理复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第六章整理复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第六章整理复习题

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新青年》的创办人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14.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2. 大力提倡白话文,首先在《新青年》上用白话文写诗,被称为“白话圣人”的学者是( )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胡适

D. 刘半农

3.“五四”时期的《新青年》杂志,创刊时名为( )

A.《中国青年》

B.《青年杂志》

C.《新青年》

D.《新青年杂志》

4.《新青年》第2卷第5号刊载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作者是( )

A.陈独秀

B.鲁迅

C.胡适

D.李大钊

5.《新青年》2卷6号上刊载的《文学革命论》一文的作者是()

A.胡适

B.李大钊

C.陈独秀

D.鲁迅

6.“五四”时期的《新青年》杂志,创刊时刊名为()。

A.《青年月刊》

B.《青年杂志》

C.《新青年》

D.《新青年杂志》

7.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药》

D.《祝福》

8.《每周评论》是一份()。

A.杂志

B.4开4版的小型报纸

C.对开4版的报纸

D.时事评论集

9.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在()。

A.《新青年》

B.《时事新报》

C.《晨报·副刊》

D.《申报》

10.“五四”时期最先倡导并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杂志是()

A.《东方杂志》

B.《新青年》

C.《教育杂志》

D.《小说月报》

11.《新青年》创刊号上刊载的《敬告青年》一文的作者是()

A.鲁迅

B.胡适

C.陈独秀

D.李大钊

12.《新青年》2卷5号刊载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鲁迅

C.胡适

D.李大钊

13.五四时期,毛泽东在长沙主编的《湘江评论》是一份()

A.杂志

B.4开4版的小型周报

C.对开4版的报纸

D.半月刊

14.被称为鸳鸯蝴蝶派策源地的报纸副刊是()

A.《申报·自由谈》

B.《新闻报·快活林》

C.《时报·余兴》

D.《民权报》副刊

15.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揭开文学革命序幕的文章是()

A.《文学革命论》

B.《文学改良刍议》

C.《尝试集》

D.《狂人日记》

16.《新青年》的专栏《随感录》发表的短小锋利的时评,又称()

A.小言论

B.杂文

C.短评

D.杂感

17.“五四”以前,报纸副刊一般多偏向于( )

A.消闲性

B.知识性

C.学术性

D.政治性

18.1919年7月,《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创刊,担任主编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瞿秋白

D.蔡和森

19.1918年12月创刊的《每周评论》的出版地点是()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广州

20.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最先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页的是()

A.陈独秀

B.毛泽东

C.李大钊

D.周恩来

21.被称为新文化运动发源地的《新青年》杂志创刊于( )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广州

22.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诞生的( )

A.思想基础

B.阶级基础

C.组织基础

D.读者基础

23.《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刘半农

24.鲁迅的著名小说《阿Q正传》发表于()

A.《学灯》

B.《觉悟》

C.《晨报副镌》

D.《每周评论》

25.五四运动期间,著名学生报刊《湘江评论》的主编是()

A.毛泽东

B.萧楚女

C.恽代英

D.瞿秋白

26.《新青年》杂志最初的主张是( )

A.反对中国儒家专制文化,倡导西方自由民主文化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尊王攘夷

D.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

27.五四运动后,《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教育杂志》.《妇女杂志》.《学生杂志》等刊

物出现了新气象,这几家杂志的出版者是

A.商务印书馆

B.新华书店

C.三联书店

D.中华书局

28.1920年底至1921年初,胡适写信给陈独秀,抱怨( )

A.《新青年》过多刊登白话文,忽视古代经典

B.《新青年》差不多成了《苏俄》的汉译本

C.鬼神之说不张,国家之命遂促

D.鬼神之势大张,国家之运告终

29.瞿秋白称鲁迅的杂文是( )

A.匕首

B.投枪

C.小摆设

D.战斗的“阜利通”(文艺性论文)

30.1920年被北京《晨报》派往俄国采访,写作了《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的记者是()。

A.瞿秋白

B.俞颂华

C.李宗武

D.周恩来

31.毛泽东早年写的长篇政论《民众的大联合》连载于()。

A.《劳动界》

B.《劳动音》

C.《每周评论》

D.《湘江评论》

32.“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于()。

A.1918年10月

B.1919年10月

C.1920年12月

D.1922年10月

33.我国现代第一个研究新闻学的刊物是由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版的()

A.《新闻学刊》

B.《新闻周刊》

C.《新闻学周刊》

D.《新闻学》

34.1920年11月7日,中共上海发起组创办的半公开理论机关刊物是()

A.《劳动界》

B.《劳动音》

C.《向导》

D.《共产党》

35.1921年2月到1922年2月间,周恩来采写的旅欧通信连载在天津()

A.《大公报》

B.《益世报》

C.《民国日报》

D.《晨报》

36.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记述国内外大事.刊载评论及学术文艺的著名大型综合性杂志是()

A.《东方杂志》

B.《小说月报》

C.《教育杂志》

D.《妇女杂志》

37.《中国青年》杂志的创办人与主编是()

A.恽代英

B.瞿秋白

C.毛泽东

D.陆定一

二.多项选择题

1.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南方北方的著名报纸,一致支持学生爱国运动,其中最早披露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消息的报纸是( )

A. 北京的《晨报》

B. 北京的《京报》

C. 上海的《申报》

D. 上海的《新闻报》

E. 上海的《国民公报》

2.1917年《新青年》杂志迁到北京后,由6人轮值主编,其中有( )4

A.陈独秀

B.鲁迅

C.周作人

D.钱玄同

E.刘半农

3.1918年初《新青年》发表新旧文学论战的两封信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刘半农

C.胡适

D.钱玄同

E.鲁迅

4.《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宣传的主要贡献是()。

A.批判封建旧道德,提倡民主.自由.平等的新道德新思想

B.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C.发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

D.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E.反对殖民主义,提倡国际主义

5.“五四”前后革新影响较大的著名报纸副刊有()

A.申报·自由谈

B.时事新报·学灯

C.民国日报·觉悟

D.京报副刊

E.晨报副刊

6.在《每周评论》的影响下,当时全国各地出版的和它相类似的时事评述性周报有()

A.湖南的《湘江评论》

B.上海的《星期评论》

C.成都的《星期日》

D.北京的《新潮》

E.北京的《少年中国》

7.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报刊上鸳鸯蝴蝶派作品盛行,其特点有( )

A.发端于苍蝇臭虫之微,而归结于政局

B.卿卿我我,缠绵悱恻

C.语言华丽,哀怨动人

D.革新思想,发人深省

E.娱乐消闲,一般不涉及政治

8.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著名白话文小说有()

A.《孔乙己》

B.《药》

C.《阿Q正传》

D.《狂人日记》

E.《我之节烈观》

9.1920年下半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我国第一批以工人为对象的报刊是()。

A.上海的《劳动界》

B.广州的《劳动者》

C.武汉的《劳动声》

D.北京的《劳动音》

E.天津的《劳动周刊》

10.《中国青年》最受读者喜爱的编撰人有()

A.陆定一

B.蔡和森

C.肖楚女

D.邓中夏

E.恽代英

三.名词解释

1.“五四”前后“四大副刊”2

2.《每周评论》

3.《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4.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2

5.《劳动界》

四.简述题

1.瞿秋白在五四时期有哪些新闻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2.1910年代后期,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出版《新青年》之外,为什么还要创办《每周评论》?

3.《新青年》杂志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创办的?

4.恽代英主编《中国青年》作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五.论述题

1.论述“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大改革。2

2.《新青年》杂志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3.五四时期诞生的我国最早一批无产阶级报刊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4.“五四运动”前后,即一九一零年代后期至一九二零年代早期,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有哪些报刊在这个潮流中指引着新的方向?它们对改变报刊整体的面貌有何贡献?

5.试述《新青年》杂志从民主主义刊物转变为社会主义刊物的发展历程。

过程控制题库

题库 一填空 1、一般过程控制系统是由[<被控对象>] 和[<自动装置>]两部分组成。 2、一般过程控制系统中自动装置是由[<测量变送器>]、控制器、[〈控制阀〉]三个环节组成。 3、过程控制系统按设定植的形式不同分为定植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4、定植控制系统是指过程控制系统的[〈设定植〉]恒定不变,工艺生产中要求控制系统的[〈被控变量〉]保持在一个标准 值上不变。 5、过程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分为[〈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6、过程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任务分为比例控制、[〈均匀控制〉]、[前馈控制〉]。 7、过程控制系统按自动化装置的不同分类分为[〈常规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8、过程控制系统按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9、过程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功能分为比值、[〈均匀〉]、分程和[〈选择性控制系统〉]。 10、表征生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而需要加以控制的物理量是[〈被控变量〉];受控制装置操纵,并使被控变量保持在设定植 的物理量是[〈操纵变量〉]。 11、把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有直接影响的控制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把把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没有影 响的控制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12、过程控制系统按调节器的控制规律分为比例、[〈比例积分〉]、比例微分、[〈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系统。 13、过程控制系统性能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系统[〈稳态时的控制精度〉],还取决于[〈瞬态时的工作状况〉]。 14、对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性能要求有三点,分别为[〈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15、过程控制系统是由6种基本典型环节组成,它们分别为一阶环节、[〈二阶环节〉]、比例环节、积分环节、微分环节和 [〈纯滞后环节〉]。 16、被控对象的特性就是[〈被控对象〉]的输出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的关系。 17、过程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就是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或环节[〈输出变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变量的拉氏变换之 比。 18、一阶环节微分方程为5dy/dt+y(t)=4x(t),则其传递函数为[<4/(5s+1)>];比例环节的微分方程为y(t)=Kx,(其传递 函数为t)[]。 19、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有两种,它们是[<参数模型法>]和[<参数模型法>]。 20、在一阶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中,放大系数K是系统的[<静态参数>],时间常数T是系统的[<动态参数>]。 21、在一阶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中,[<放大系数K>]决定了系统在响应结束时的稳定性能,时间常数T取决于系统的输出 变量到达[<稳态值的63.2%>]所用的时间。 22、在过程控制仪表中控制器的放大系数是通过改变控制器的[<比例度>]来设置的,若用量程为50-100℃,输出信号为 4-20mA DC的电动温度变送器,并选用电动控制器的比例度δ=20%,则其控制器放大系数Kc=[<1.6(mA/℃)>]。 23、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最大偏差>]是反映系统在控制过程中被控变量偏离设定植的程度,[<余差>] 是描述系统准确性的质量指标.。 24、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超调量>]是过渡过程曲线超出新稳定值的最大值,[<衰减比>]是表示衰减振 荡过程的衰减程度。 25、一阶过程控制系统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特征根为负>],[<微分方程系数大于0>]。 26、二阶过程控制系统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特征根实部为负、[〈微分方程的系数均大于0〉]和[〈衰减系数大于0〉]。 27、在过程控制仪表中常用的控制规律有比例,[〈比例积分〉],[〈比例积分微分〉]。 28、控制器的比例度越小,则放大系数[〈越大〉],比例控制作用就[〈越强〉]。 29、在过程控制系统中,具有[〈比例作用〉]的控制器,被控变量最终会存在余差,具有[〈比例积分微分〉]的控制器既能 消除余差又具有超前性。 30、简单控制系统是由一个被控对象、[〈一个测量变送器〉]、一个控制器、[〈一个执行机构〉]。 31、在简单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的选择有2种方法,分别为[〈直接参数法〉]、[〈间接参数法〉]。

高级微观经济学题库2016

一、名词解释: 1.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2. 供给: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3. 均衡价格:使得供给量恰好等于需求量时的市场价格水平。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因此,市场竞争使得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4. 效用:人们消费或拥有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5.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6. 预算约束线: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 7. 收入—消费曲线:是指在两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为常数的情况下,每一收入水平所对应的两种商品最佳购买组合点组成的轨迹。 8. 价格—消费曲线:是指在一种商品的价格水平和消费者收入水平为常数的情况下,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对应的两种商品最佳购买组合点组成的轨迹。也就是当某一种物品的价格改变时的消费组合。 9. 吉芬商品:以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特殊商品,随着价格的上升,市场对它的需求量增加,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10. 生产函数:在特定时间围和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一定的生产要素数量组合与其他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1. 边际产量:在技术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动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12. 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13.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指在要素价格不变,在存在两种以上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中(即长期中),生产者在其成本既定时使产量最大或其产量既定时成本最小所需要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数量组合。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RTSLK=w/r(使用L和K这两种生产要素时的情况)。 14.完全竞争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简称厂商的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厂商是市场既定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它表示: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市场对该厂商的商品的需求量是无限的。 15. 不完全竞争市场:指这样一些市场: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或供给)曲线。包括各种不完全因素,诸如垄断竞争等。 16.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古诺模型又称为双头垄断理论。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题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1.过程控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它们是:( C ) A.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 B.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机构、调节阀门 C. 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被控对象 D. 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 2. 在简单控制系统中,接受偏差信号的环节是( B )。 A .变送器 B. 控制器, C. 控制阀 D. 被控对象 3. 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之比,T01/T02=( )为好,主、副回路恰能发挥其优越性,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 A. 3~10 B. 2~8 C. 1~4 D. 1~2 4. 过渡过程品质指标中,余差表示( )。 A.新稳态值与给定值之差 B.测量值与给定值之差 C.调节参数与被调参数之差 D.超调量与给定值之差 调节器变为纯比例作用,则( )。 A. 积分时间置∞、微分时间置∞ B. 积分时间置0、微分时间置∞ C. 积分时间置∞,微分时间置0 D. 积分时间置0,微分时间置0 6.( )在阀芯行程比较小时,流量就比较大,随着行程的增加,流量很快地达到最大。 A. 快开流量特性 B. 线性流量特性 C. 抛物线流量特性 D. 等百分比流量特性 7.闭环控制系统是根据( )信号进行控制的。 A.被控量 B.偏差 C.扰动 D.给定值 8.衡量控制准确性的质量指标是( )。 A.衰减比 B.过渡过程时间 C.最大偏差 D.余差

9.对象特性的实验测取常用的方法是( )。 A.阶跃响应曲线法 B.频率特性法 C.比例积分法 D.最小二乘法 10.用于迅速启闭的切断阀或两位式调节阀应选择( )的调节阀。 A.快开特性 B.等百分比特性 C.线性 D.抛物线特性 11.调节具有腐蚀性流体,可选用( )阀。 A.单座阀 B.双座阀 C.蝶阀 D.隔膜阀 12.调节阀接受调节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把( )控制在所要求的范围内,从而达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A. 操纵变量 B.被控变量 C. 扰动量 D. 偏差 13.串级调节系统主调节输出信号送给( )。 A.调节阀 B.副调节器 C. 变送器 D. 主对象 14.在阶跃扰动作用下,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出现的形式如下,( )是一种稳定控制系统 A.发散振荡过程 B.等幅振荡过程 C.衰减振荡过程 D.非振荡发散过程 15. 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步骤应为( )。 A. 先主环,后副环 B.先副环后主环 C.只整定副环 D.没有先后顺序 16. 引起被调参数偏离给定值的各种因素称( )。 A.调节 B.扰动 C.反馈 D.给定 17.依据所测物理量的不同, 控制系统可分为( )。 A.压力控制系统、物位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等 B.指示型、记录型、讯号型、远传指示型、累积型等 C.离散型和连续型

山农成人教育 中外园林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秦代是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主要建筑群是。 2、唐代的称为东内,又叫南内,呈前苑后宫的格局。 3、计成,明代专业造园家,其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 作。 4、《》中国最早刊行的一部花卉园艺学专著。 5、清代的、、被称为万园之园,又被称为圆明三园。 6、、、可以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源头。 7、明清时期,北京西北郊成为造园盛地,其中包含了著名的“三山五园”, 即、、、和畅春园。 8、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9、明清时期,苏州园林发展兴盛,建成了诸多名园,其中四座于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 产,该四园即、、和。 10、北宋的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11、唐代的称为东内,又叫南内,呈前苑后宫的格局。 12、计成,明代专业造园家,其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 作。 13、《》中国最早刊行的一部花卉园艺学专著。 14、按照隶属关系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分为、、。 15、、、可以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源头。 16、明清时期,北京西北郊成为造园盛地,其中包含了著名的“三山五园”, 即、、、和畅春园。 17、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8、明清时期,苏州园林发展兴盛,建成了诸多名园,其中四座于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 遗产,该四园即、、和。

二、选择题 1、10、《闲情偶寄》又名《一家言》,其作者是() A、李渔; B、张南垣; C、文震亨; D、文震孟 2、公元前五世纪的古代罗马造园有两种主要形式,分别是()。 A、台地园和城堡; B、别墅庭园和住宅庭园; C、城市花园和郊野庄园; D、空中花园和台地园 3、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造园特点的是(): A、师法自然; B、诗情画意; C、轴线对称; D、建筑美与自然美结合 4、下列园林按其初建年代由早到晚的排序正确的是(): A、上林苑——艮岳——拙政园——热河行宫; B、独乐园——华林园——拙政园——留园; C、华清池——艮岳——拙政园——独乐园; D、拙政园——个园——沧浪亭——颐和园。 6、下列园林中,那座园林是唐代著名诗人的私人庄园()。 A、独乐园; B、辋川别业; C、十笏园; D、片石山房 7、古代园林中常用某些盛会雅集中的文人活动作为景观的文化主题,下列常被用作景观文化主题的说法中,哪一项跟魏晋南北朝的文人活动有关()。 A、曲水流觞; B、林泉高致; C、洞天福地; D、一池三山 8、“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顷”是比喻中国古代造园中的那个手法?() A、文人情趣; B、师法自然; C、巧于因借; D、以小见大 9、十七世纪后半叶左右,在欧洲,美誉为“法国造园家之王”的是() A、布朗; B、勒?诺特尔; C、约翰?罗斯; D、布里奇曼 10、下列园林中,属于宋代皇家园林的是()。 A、独乐园; B、辋川别业; C、;艮岳 D、片石山房 三、名词解释 1、一池三山 2、意大利台地园 3、《园冶》

过程控制试题及答案

三:简答题 32分 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 答: 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 (1)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 (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 (3)微分参数Kd,作用是能遇见偏差变化趋势,产生超前控制作用,减少超调量,减少调节时间。 2.正反方向判断气开气关,如何选择? P84 答:所谓起开式,是指当气体的压力信号增大时,阀门开大;气关式则相反,压力增大时,阀门关小。气动调节阀气开气关形式的选择,主要从工艺生产的安全来考虑的。详见例题3-5 气开气关调节阀的选择主要是从生产安全角度和工艺要求考虑的,当信号压力中断时应避免损坏设备和伤害操作人员。如阀门处于开的位置时危害性小,则应选气关式反之选用气开式。 3.控制器正反方向判断 P133 答:所谓作用方向,就是指输入作用后,输出的变化方向。当输入增加时,输出也增加,则成该环节为“正环节”,反之,当输入增加时,输出减少,则称“反作用”。具体步骤 (1),判断被控对象的正/反作用那个方向,主要由工艺机理确定。 (2)确定执行器的正/反作用方向由安全工艺条件决定。 (3)确定广义对象的正/反作用方向 (4)确定执行器的正/反作用方向 4.串级系统方框图 P176及特点是什么? 答:特点(1)减小了被控对象的等效时间常数;(2)提高了系统工作频率;(3)对负载变化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5.前馈反馈的区别有哪些? 答:(1)控制依据:反馈控制的本质是“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前馈控制是“基于扰动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2)控制作用发生时间方面:反馈控制器的动作总是落后于扰动作用的发生,是一种“不及时”的控制;扰动发生后,前馈控制器及时动作。

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利润最大化)

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 第2章 利润最大化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对于Cobb-Douglas 生产函数:1 2y Ax x αβ =,,0αβ>,1αβ+≤,0A >。 (1)验证:仅在参数条件1αβ+≤下,利润最大化问题的二阶条件才能得到满足; (2)求要素需求函数和产品供给函数(可在结果中保留变量y ); (3)求利润函数; (4)验证利润函数是()12,,p w w 的一次齐次函数; (5)验证Hotelling 引理。 解:(1)Cobb-Douglas 生产函数为1 2y Ax x αβ =,利润最大化的二阶条件是生产函数的Hessian 矩阵是半负定的,即: () ()2 12 1 2212211y y x x x D f y y x x x αααβ ββαβ-?? ? ?= ? - ? ?? ? 中,()2110y x αα-≤,()2 210y x ββ-≤ 且矩阵的行列式非负,()()()222 2222221212 1110y y D f x x x x αβαβαβαβαβ??=---=--≥?? 所以,1αβ+≤。 (2)利润最大化问题的一阶必要条件是: 11121 py w pAx x x αβαα-==,1 2122 py w pAx x x αβββ-== 所以要素需求函数为()11 ,py x p w w α= ,()22 ,py x p w w β= 。 将要素需求函数代入生产函数121212py py p p y Ax x A Ay w w w w α β α β α β αβαβαβ+????????=== ? ? ? ????????? ,解 得产品供给函数为()1 11112,p p y p w A w w αβαβ αβ αβ------????== ? ??? ?? 。 (3)利润函数为:

过程控制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是指过程在各个输入量作用下,其相应输出量变化函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2.过程的数学模型有两种,非参数模型和参数模型。 3.过程控制系统通常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被控量 是、、、 、和等这样的一些过程变量的系统。 4.表示过程控制系统控制关系的方框图,两个框之间的带箭头连线表 示,但是不表示。 5.一种测量体与被测介质接触,测量体将被测参数成比例转换成另一种便于计量的物理量,再用仪表加以显示,通常把前一种过程叫做,所用的仪表称 为,后面的计量显示仪表称为。 6.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时,只要接入第三种导体的两个接点温度相同,回路中总电动势值。 7.DDZ-III型变送器是一种将被测的各种参数变换成的仪表。 8.正作用执行机构是指。 反作用执行结构是指。 9.流通能力定义为。 10.执行器的流量特性是指与的关系。 11.接触式测温时,应保证测温仪表与被测介质,要求仪表与介质成状态,至少是,切勿与介质成安装。 12.干扰通道存在纯时间滞后,理论上(影响/不影响)控制质量。 13.扰动通道离被控参数越近,则对被控过程影响。 14.正作用调节器的测量值增加时,调节器的输出亦,其静态放大倍数取。 反作用调节器的测量值增加时,调节器的输出,其静态放大倍数取。 15.气开式调节阀,其静态放大倍数取,气关式调节阀,其静态放大倍数取。 16.常见复杂控制系统有、、、 和等。 17.串级控制系统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区别是其在结构上多了一个,形成了两 个。 18.一般认为纯滞后时间τ与过程时间常数T之比大于0.3,则称该过程为。 19.凡是两个或多个参数自动维持一定比值关系的过程控制系统,统称为。20.分程控制系统从控制的平滑性来考虑,调节阀应尽量选用调节阀,可采用法来控制调节阀开度。 21.选择性控制系统的特点是采用了。它可以接在两个和多个调节器的输出端,对进行选择,也可以接在几个变送器的输出端,对 进行选择。 22.常见DDZ-III型温度变送器有温度变送器、温度变送器、温度变送器。 23.绝对误差是指。 24.典型的过程控制系统由、、、和等环节构成。 25.按过程控制系统结构特点来分类可分为、、。26.按过程控制系统给定值来分类可分为、、。27.被控过程输入量与输出量的信号联系称为。控制作用与被控量之间的信号通道联系称为。 28.当阶跃扰动发生后,被控过程能达到新的平衡,该过程称为过程,如果不能达到新的平衡,则称该过程为过程。 29.研究建模过程的目的主要有、、

中外园林史题库分析

园林史试题集 一、填空 田园城市理论最早是由英国人 E-霍华德于1898年发表的《明日之田园城市》论著中首先提出的. 传说公元前七世纪建于西亚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是世界第一名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如果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可归纳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种主要类型. 秦始皇在渭水之南作上林苑,苑中建造许多离宫,还在苑中掘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池中筑土为蓬莱山,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山的记录. 伊斯兰造园中常用十字形水渠,其来源于《古兰经》中所述的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醇美的“酒河”。 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将山之景观归纳为“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 法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代表园是凡尔赛宫苑和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 ,它们都是勒·诺特尔设计的。 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是美国第一座城市公园,它的设计方案是由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合作完成的。 著名的三山五园是玉泉山的静明园 ,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西山)的静宜园及圆明园、畅春园。 辋川别业和庐山草堂分别是王维和白居易以山水泉石为精神寄托的佳地. 清末三大离宫御苑分别是_ 圆明园 ,___ 避暑山庄 _和__清漪园(颐和园)_。 我国文献记载中已知最早的帝王苑囿是殷纣王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的“灵囿、灵台、灵沼”。 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我国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构筑物是台。 秦汗上林苑是中国园林史上著名的帝王苑囿,其中出现的“一池三山”格局是指太液池、方丈、蓬莱、瀛洲。 试写出唐代著名二座别墅园平泉庄、庐山草堂。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者是奥姆斯特德,他首次提出景观建筑师的专业名称。在1901年哈佛大学创立景观建筑学系,第一次有了较完整的专业培养课程。 1771年出版的英国园林著作《东方园林艺术泛论》的作者是钱伯斯。 唐代华清宫属于皇家园林中离宫御园类型。 明代计成为扬州郑元勋营造了___ 影园。 唐代庄园除称别业,别墅,也称___ 山庄。 把中国庭园最早介绍到英国的是___ 钱伯斯 _。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是东亚、西亚、欧洲园林。 狩猎和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功能。 清皇家园林“三海”中北海面积最大,以__ 琼华岛为中心布置景观。 明代叠代名师___ 张南垣的主张体现写意园林的特征。 魏晋南北朝的私园,按其所处位置可以分城市私园和郊外别业。 中世纪西欧修道院的菜园,药草园是生产庭园,而回廊式中庭属于装饰庭园。 勒诺特尔对东方造园产生影响,北京东郊的西洋楼(圆明园的长春园)是在此影响下的产物。 依据园林题材配合的方式和题材相互间的关系,可以把园林划分为三类:规则式 , 自然式 , 混合式。 园林进入全盛时期是在唐(公元589—960)时期。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一

一:填空题 28分 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测量变送等环节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由工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3.过程控制仪表的测量变送环节由传感器和变送器两部分组成。 4.过程检测仪表的接线方式有两种:电流二线制四线制、电阻三线制 5.工程中,常用引用误差作为判断进度等级的尺度。 6.压力检测的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弹性式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检测、压阻式压力检测 7.调节阀按能源不同分为三类: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 8.电动执行机构本质上是一个位置伺服系统。 9.气动执行结构主要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大类。 10. 理想流量特性有四类,分别是直线、对数、抛物线、快开。 11. 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机理建模、试验建模、混合建模。 12.PID调节器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13.造成积分饱和现象的内因是控制器包含积分控制作用,外因是控制器长期存在偏差。 14.自动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是:闭环回路形成负反馈。 15. DCS的基本组成结构形式是“三点一线”。 二:名词解释 20分 1.过程控制: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2.积分饱和: 在积分控制范围内,积分控制输出与偏差的时间积分成正比,当控制输出达到一定限制后就不在继续上升或下降,这就是积分饱和现象。 3.串级控制系统:值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入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住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4.比例控制系统:凡是两个或多个参数自动维持一定比例关系的过程控制系统,称为比例控制系统。 5均匀控制系统:控制量和被控量在一定范围内都缓慢而均匀的变化的系统,称为均匀控制系统。 6.超驰控制系统:指在一个控制系统中,设有两个控制器,通过高低值选择器选出能适应安全生产状态的控制信号,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7.分程控制系统: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分段分别去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调节阀动作的系统称为分程控制系统。 8.阀位控制系统:是综合考虑快速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合理性的一种控制系统。 9.集散控制系统:是把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显示技术及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10.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与工业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和多分枝的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展的产物。 三:简答题 32分 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 答: 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 (1)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 (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 (3)微分参数Kd,作用是能遇见偏差变化趋势,产生超前控制作用,减少超调量,减少调节时间。2.正反方向判断气开气关,如何选择? P84 答:所谓起开式,是指当气体的压力信号增大时,阀门开大;气关式则相反,压力增大时,阀门关小。气动调节阀气开气关形式的选择,主要从工艺生产的安全来考虑的。详见例题3-5 气开气关调节阀的选择主要是从生产安全角度和工艺要求考虑的,当信号压力中断时应避免损坏设备和伤害操作人员。如阀门处于开的位置时危害性小,则应选气关式反之选用气开式。 3.控制器正反方向判断 P133

高级微观经济学研究生试卷答案

江西财经大学14-15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试卷代码:授课课时:48 考试用时:150分钟 课程名称: 高级微观经济学适用对象:14级研究生 试卷命题人周谷珍试卷审核人 1.Consume r preference can be characterized axiomatically, would you please describe these in details? (Hint: the five axioms of consumer choice) 10 points. 消费者偏好可用公理性特征描绘,你能否具体描述这些?(提示:消费者选择的五大公理)。 答案:参见课本page 5~10.需同时回答标题和内容解释,如完备性以及什么是完备性。 ●Complete ness 2 points ●Transitivi ty 2 points ●Continuit y 2 points ●Local non-satiation 2 points ●Convexit y 2 points 2.Give a proof that the share of income spent on good can always be measured by , where . 6 points

给出证明花费在商品的收入份额总能由来度量,其中。 答案:参考习题1.68。 3.What is Weak Axiom of Revealed Preference (WARP)? Consider consumer buys bundle at prices , i=0,1, state whether the following cases indicated choices satisfy WARP? 10 points 什么是弱显示性偏好公理(WARP)?考虑以下几组消费者购买束以及对应的价格,论述一下的例子是否满足WARP? 1) 2) 答案:参见课本第77页,definition 2.1。4 points 1)Yes 3 points 27 yes 12 37 yes 14 2)NO 3 points 26 yes 24 6 no 6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题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题 一、图1为一蒸汽加热设备,利用蒸汽将物料加热到所需温度后排出。试问: ①影响物料出口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若选择蒸汽流量为操纵变量,设计一温度控制系统,画出控制原理框图。 ②设被控对象传递函数为s e s s G 5.00123 )(-+= ,调节阀为2)(=s G v ,检测变送单元为1)(=s G m ,当要求出口温度准确控制时,选用何种控制规律?为什么? ③上述单回路控制系统中,当控制器的积分时间常数增大时,对系统的性能指标稳定性、控制精度及调节速度各有什么影响?并解释原理。 ④上述控制系统用PI 控制规律,按4:1衰减曲线整定参数后,改用PID 控制规律,仍然保持整定在4:1衰减曲线上,这时比例增益和积分时间常数如何调整?为什么? 二、 如图2所示的系统,要求原油出口温度精确控制在设定值上,要求: ①当燃料气压力波动为主要干扰时,应怎样组成串级?将控制方案画在工艺流程图上。 ②确定控制方案后,系统的主要干扰量是哪些?分析副回路能克服的干扰量。 ③选控制阀采用气开阀,确定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④在系统稳定的情况下,如果燃料气压力突然升高,结合控制阀开闭形式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分析该串级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搅拌器 物料入口 蒸汽 冷凝水 出口 图1

图2 三、图2所示的系统,要求原油出口温度精确控制在设定值上,要求: ①当原油流量是主要干扰量,设计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将控制方案画在工艺流程图上。 ②设被控对象传递函数为123 )(0+=s s G ,控制阀为2)(=s G v ,温度检测变送单 元2)(=s G m ,干扰通道为1 25 .0)(+=S S G PD ,设控制器为9)(=s G c ,计算前馈控制 器的数学模型。 ③分析串级控制系统和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克服干扰方式的优缺点。 图2 燃烧气 出口温度 炉膛温度 原油 燃烧气 出口温度 炉膛温度 原油

中外园林史题库 有答案

园林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多填或少填均不得分) 1、周王《考工记》载,周朝城都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左庙右社,前朝后市”。周朝并规定天子有囿百里,诸侯有囿四十里的等级。 2、清代岭南园林异军突起形成地方特色,较著名的粤中四大名园顺德的清辉园, 东莞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 3、苏州现存古典园林有建于北宋的沧浪亭建于元朝的狮子林建于明朝的拙政园、留园以及建于清朝的网师园(环秀山庄) 等名园 4、著名的三山五园是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的静宜园 及圆明园、畅春园。 5、世界造园系统除西亚外,还有其它两大系统,即欧洲和东方造园系统。 6、西晋时期的私家园林金谷园为大官僚石崇在洛阳西郊所建。 7、唐朝著名离宫有位于陕西临潼的华清池、位于陕西麟游县的 等都是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结合很好的范例。 8、意大利园林以台地园著称,著名的埃斯特别墅即是建在提沃利山顶上的 台地园。园内装有无数的水景和喷泉。 9、法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代表是孚。勒。维贡特府邸(孚园)和凡尔赛宫,它们都是勒诺特尔设计的。 二、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打“√”;错误的打“×”,并进 行修改,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古典园林早期的功能十分驳杂有居住、军事、通神、观赏、游玩等。………(√) 2、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中央公园。 (ⅹ) 改正: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黄石公园。 3.英国造园家雷普顿认为园林中的实用功能往往比美更应受到重视。...................(√)4.日本的神道精神对大自然的态度是改造大自然,改变大自然的进程。. (ⅹ) 改正:日本的神道精神对大自然的态度是尊重大自然,不要企图影响自然的进程。5.英国园林的形式是自然式风景园林,但它在都铎王朝时代建的,汉普顿宫庭园却是一座规划式园林。…………………………………………………………………(√) 6.春秋战国时期建筑流行高台榭、美宫室。其中著名的有楚灵王的灵台,吴王夫差的姑苏台。……………………………………………………………(ⅹ)改正春秋战国时期建筑流行高台榭、美宫室。其中著名的有楚灵王的灵台,吴王夫差的姑苏台。 7.现代园林是一个综合性艺术,在园林设计方面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大方面的内容。...............................................................(√)8.商代为纣王修建的章华台、灵沼、灵囿,耗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ⅹ)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及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C卷 一、填空题(每空1.5分)(本题33分) 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和测量变送等环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由工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3、压力检测的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弹性式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检测、压阻式压力检测。 4、气动执行结构主要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大类。 5、根据使用的能源不同,调节阀可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三大类。 6、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一般有机理建模、试验建模和混合建模。 7、积分作用的优点是可消除稳态误差(余差),但引入积分作用会使系统稳定性下降。 8、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比值控制系统可分为单闭环比值控制、双闭 环比值控制和变比值控制三种。 9、造成积分饱和现象的内因是控制器包含积分控制作用,外因是控制器长 期存在偏差。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本题15分) 1、过程控制: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2、串级控制系统:值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入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住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3、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与工业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和多分枝的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展的产物。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本题32分) 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 答: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1)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3)微分参数Kd,作用是能遇见偏差变化趋势,产生超前控制作用,减少超调量,减少调节时间。 2、前馈与反馈的区别有哪些? 答:(1)控制依据:反馈控制的本质是“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前馈控制是“基于扰动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天津财大研究生高级微观经济学复习习题要点

第一部分:消费者理论 一、形式化表述分析消费者偏好的性质 (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严格单调性,严格凸性等等) *二、效用函数存在性证明。 请参考教材 三、表述显示性偏好弱公理及显示性偏好强公理,并用于分析下面问题。 考察一个对物品1和物品2有需求的消费者,当物品价格为=1p (2,4)时,其需求为=1x (1,2)。当价格为=2p (6,3)时,其需求为=2x (2,1),该消费者是否满足显示性偏好弱公理。 如果=2x (1.4,1)时,该消费者是否满足显示性偏好弱公理。 解答:81*42*2x p 102*41*2x p 2111=+=>=+= 消费束1偏好于消费束2 151*32*6x p 122*31*6x p 2212=+=<=+= 消费束2偏好于消费束1 违反了显示性偏好弱公理。 如果=2x (1.4,1)时: 8.61*44.1*2x p 102*41*2x p 2111=+=>=+= 消费束1偏好于消费束2 4.111*34.1*6x p 122*31*6x p 2212=+=<=+= 消费束1在价格2的情况下买 不起。符合显示性偏好弱公理。 四、效用函数121),(x x x u =,求瓦尔拉斯需求函数 解答: w x p x p t s x x x u =+=2211121..),(max 从效用函数121),(x x x u =可知商 品2对消费者没效用,因此最大化效用的结果是所有的收入都用于购买商品1,对商品2的需求为0,02=x ,1 1p w x = 或者由w x p x p t s x x x u =+=22111 21..),(max ,可得到 )(0max ),(max 1 12112221源于消费束的非负限制,,此时p w x x p w p x p w x x u ===-=

过程控制复习资料全

过程控制系统课后习题解答(不完全版注:红色为未作答题目) 1.1过程控制系统中有哪些类型的被控量?答:被控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体现的物流性质和操作条件的信息。如: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液位、物性、成分。 1.2过程控制系统有哪些基本单元组成?与运动控制系统有无区别?答:被控过程或对象、用于生产过程参数检测的检测仪表和变送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报警保护盒连锁等其他部件构成。 过程控制系统中的被控对象是多样的,而运动控制系统是某个对象的具体控制。 1.3简述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与发展。答:特点:被控过程的多样性,控制方案的多样性,慢过程,参数控制以及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发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 ),计算机监控系统(SCC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标准信号为4~20mA 的DDZ Ⅲ型仪表、DCS 、PLC ;八十年代以来,DCS 成为流行的过程控制系统。 1.4衰减比η和衰减率Ψ可以表征过程控制系统的什么性能?答:二者是衡量震荡过程控制系统的过程衰减程度的指标。 1.5最大动态偏差与超调量有何异同之处?答:最大动态偏差是指在阶跃响应中,被控参数偏离其最终稳态值的最大偏差量,一般表现在过渡过程开始的第一个波峰,最大动态偏差站被控量稳态值的百分比称为超调量,二者均可作为过程控制系统动态准确性的衡量指标。 2.2通常描述对象动态特性的方法有哪些?答:测定动态特性的时域方法;测定动态特性的频域方法;测定动态特性的统计相关方法。 2.4单容对象的放大系数K 和时间常数T 各与哪些因素有关,试从物理概念上加以说明,并解释K ,T 的大小对动态特性的影响?答:T 反应对象响应速度的快慢,T 越大,对象响应速度越慢,动态特性越差。K 是系统的稳态指标,K 越大,系统的灵敏度越高,动态特性越好。 2.5对象的纯滞后时间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由于扰动发生的地点与测定被控参数位置有一段距离,产生纯滞后时间。附:常见的过程动态特性类型有哪几种?各可通过什么传递函数来表示?答:(1)单容对象动态特性(有自平衡能力),用一阶惯性环节表示传递函数(s)1 K G s τ=+;(2)无自平衡能力

过程控制试题库.(DOC)

过程控制期末试题库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10分,包括3小题,10个填空,每空1分) 1.一般一个简单控制系统由(检测/变送)装置、(被控对象)、(调节)器和(执行)机构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常用的参数整定方法有:(经验法)、(衰减曲线法)、(稳定边界法/临界比例度法)和(响应曲线法)。 3.在PID调节器中,调节器的Kc越大,表示调节作用(越强),Ti值越大,表示积分作用(减弱),Td值越大表示微分作用(增强)。 4.常见的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分为下列几种典型形式:(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5.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根据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1)定值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固定不变); 作用:保证在(扰动)作用下使被控变量始终保持在设定值上。 2)随动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一个(变化量); 作用:保证在各种条件下系统的输出(及时跟踪设定值变化)。 3)程序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一个(按一定时间程序变化的时间函数); 作用:保证在各种条件下系统的输出(按规定的程序自动变化)。 6.热电偶温度计的基本组成部分部分是(热电偶)、(测量仪表)、(连接热电偶)和(测量仪表的导线)。 7.串级控制系统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的扰动,改善(主)控制器的广义对象特性,容许(副)回路内各环节的特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而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控制品质。 8.定值控制系统是按(偏差)进行控制的,而前馈控制是按(扰动)进行控制的;前者是(闭)环控制,后者是(开)环控制。 二、选择题(本题共计10分,包括5小题,每题2分) 1.由于微分调节规律有超前作用,因此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用来(C): A.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容量滞后τc和纯滞后τ0. B.克服调节对象的纯滞后τ0. C.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容量滞后τc. 2.定值调节是一种能对(A )进行补偿的调节系统。 A.测量与给定之间的偏差 B.被调量的变化

高级微观经济学习题 参考

高级微观经济学习题参考 (需求理论、企业理论、不确定选择分析部分) I.Problems from MWG (马斯-克莱尔等《微观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Chapter 1: 1.D.5 Chapter 2: 2.E.5, 2.E.8, 2.F.3, 2.F.5, Exercise 2.F.7 in the main text (prove Proposition2.F.3), 2.F.16 and 2.F17. Chapter 3: 3.C.6, 3.D.5, 3.G.4, 3.G.5, 3.G.14 If you have not had enough by this point, 3.I.7 is also worth looking at, and has many similarities to Problem 3 above. Chapter 6: 6.B.4, 6.C.9, 6.C.16, 6.C.19, 6.E.3 Depending on how detailed an answer you gave to the verbal question, you may still have energies remaining for 6.F.2, which is also worth looking at. II.Problem : Verbal Question .Verbal Questions.are very much unlike MWG problems, or standard problems in general. The idea is that they should be closer to applied microeconomic research, in that you are asked to come up with a formal model of some interesting phenomenon and derive analytically some meaningful implications. As a result, they tend to be quite open-ended: the question is formulated in a way that should guide the answer, but only up to a point. Specifically, there is no unique correct answer: there are always some things that a good answer should include-- not to mention several mistakes a good answer should not include-- but there tends to be no limit for improvement. It is only a slight exaggeration to say that the perfect answer to these questions would be a publishable paper, or at least the kernel of one. This is even more true of the Verbal Questions you will get in your exams. Verbal Question1: (a) What is the effect of an increase in housing prices on homeowners’ utility? (b) What is th e effect of a decrease in housing prices on homeowners’ utility? (c)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housing prices on renters’ utility? Hint—to answer these (1) you need to write down a formal model and come up with a formal expression for the change in utility, (2) you do not need any tools that we have not discussed in class (i.e. no dynamics, etc.). (d) If you were going to write down a dynamic model (think two periods), what would be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would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housing p rices on homeowners’ utility leve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