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

合集下载

一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高考四项基本能力解读获取和解读

一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高考四项基本能力解读获取和解读

2.91
2.51
进口铁矿石价
格(美元/吨)
92.3 136.5
137.0
121.7
166.2
图1
图2 注:①行业集中度以钢铁行业前十大企业粗钢产量占行业总 产量的比率来衡量;②《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 出的行业集中度指导目标为60%。 根据材料中的表和图指出钢铁行业的现状。
的导向作用。背景材料与题目的设问是题目解答的“左 右手”,缺一不可。背景材料的呈现方式不同,其信息 解读的要求也不同,我们需要针对不同材料,运用不同 的方法进行信息解读。政治试题信息,呈现方式大致包
括:文字资料、图表数据、漫画等。
1.对文字类材料的解读 不同的文字材料呈现特点和提取技巧是不同的。 类型 记叙类 说明类 议论类 信息呈现特点 事件、过程 现象、措施 观点、评价 提取信息的技巧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分析核心概念或核心词组 辩证分析观点
第二部分
高考四项基本能力解读
一 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
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因而更明显地表现
出个体的思维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就是考生对试题案例 所提供信息的提炼和整理。高考命题从注重能力考查的角度 出发,会不断地引入新材料、构建新情境,从而使试题在内 容上蕴涵较多的信息,在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要
2.对图表类材料的解读 解读时一般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பைடு நூலகம்
首先审标题(表格名称)。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
心,把握住图表标题,联系图表内容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 其次审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 “三比”即横比(说明两者的差距)、纵比(说明变化:增长或 者减少)、合比(前两者的结合),全方位比较表格中的数据,

高考地理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高考地理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文字背景材料中的信息 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文字材料都是经过精心组织的,无效的或 有一定干扰作用的信息很少,解题时需要仔细阅读,在最短的 时间内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
解读信息要注意“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的挖掘。如果忽 视材料的存在或者不能快速准确提取出有效的地理信息就会 影响解题的准确性和答题速度。如“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信 息解读为“此时当地地方时为12时左右”;“板栗属于喜光、喜 暖的落叶阔叶树种”信息解读为“适于生长在温带季风气候、 山地阳坡地带”。其基本过程是:
(B )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南京市城北地区建筑物高度和密度均 较小,由此推知江北新区发展水平较低,开发的最大优势为土 地成本低。第2题,交通建设有利于加强南京中心城区与城北 的联系,有利于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第3题,对比 2000年和2012年南京的天际线可知,城西、城南的建筑物高 度和密度增加最明显,说明南京城区建设发展最快的方向是 西南。
分析推理
文字材料 中的信息 ①指断层——岩层断裂,位移 地理图形 表述语中 某地质剖面——不同历史时期地质构造形成过程及其
地貌特征 的信息
地理图形 中的信息
答案:(1)D (2)C
方法总结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 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三项能力的重要前提。没 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或这方面能力不强,就谈不上调动 和运用知识等其他三项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有以下五 点要求。
3.地理图形表述语中的信息 试题中通过对图形加以说明、解释的文字内容越来越丰富, 涉及的试题也越来越多,其意图主要说明地图表示的区域、 地图的类型和地图中的地理要素等信息。要突破一般思维方 式将图文结合综合阅读、理解题意,如“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 宽谷中的爬升沙丘”说明“图中沙丘位于河流中游沿岸,并非 洪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并且由河谷低处向高处运动”。

历史高考考查的四种能力

历史高考考查的四种能力

历史高考考查的四种能力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能够从试题提供的各种图文材料中获取所承载的信息,并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2)能够准确、完整地理解从试题提供的材料中所获取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提炼、梳理与整合。

(3)能够将所学学科知识与试题的有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对相关问题作出恰当的判断。

例如:可以给出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谈判、新中国成立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等几段有关中国近代史上政治民主化道路探索的材料,让学生读材料,理解材料中心思想,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出近代百年历史的政治民主化道路。

再如:可以给出拿破仑时期、一战前夕、二战后初期和六、七十年代的欧共体等欧洲形势在几个时期的变化地图,让学生读图,归纳四幅政局图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并能理解全组图显示出的信息是欧洲统一趋势日益加强,显着的变化就是欧共体到欧盟。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做出科学的辨别和分析。

(2)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相关信息,理解和解决问题。

(3)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对相关事物和现象进行辩证地、历史的分析,准确把握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下列有关清朝取代明朝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清朝是新型先进力量的代表②明末统治集团极端腐朽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导致军事形势逆转④关外清军强于明军及农民军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调动知识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能力。

答题时,必须对明末清初的局势、两个政权的性质有明确的认识。

三、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准确的描述人文与社会、自然环境等领域所涉及的相关事物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观点等。

高考政治试题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例析

高考政治试题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例析

高考政治试题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例析王恒富任靖高考政治试题是通过提供一定信息来考核规定的能力目标与要求的。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与论证和探讨问题三项能力的重要前提。

因此,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考生正确解答问题的前提条件。

一、试题信息呈现的形式和特点政治试题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画面、符号等,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情境文字类。

不仅指诗词、成语、格言、谚语和名人名言等文字,而且还包括图表说明、引文以及必要的注等。

这是高考政治试题提供信息的最基本方式。

2.漫画类。

是以一幅、一组漫画或图文结合的内容作为背景,通过简单的文字提出问题,以辛辣、幽默、讽刺的方式来批评生活中一些错误思想或行为的82形式。

3.数据图表类。

是用图表、图示、曲线图结合一定的文字、数据等作为背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辩证地分析概括其中的现象、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措施、思路等的形式。

二、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思路和方法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准确把握信息的性质是获取和解读的前提。

现以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第38题为例进行分析。

例: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见下页)材料二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

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2002~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图1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1)分析图中显示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3)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

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

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高考试题所提供的文字背景材料都是经过仔细筛选的。

高中地理“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培养

高中地理“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培养

浅谈高中地理“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培养摘要: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侧重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培养,为此,新考纲也做出了相应的要求,分三个层次体现。

为了真正有效落实这三个要求,教师应该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信息技术;循序渐进高中地理新考纲对“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要求包含三个层次:ⅰ.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ⅱ.提取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ⅲ.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我认为三个层次循序渐进、依次提升,只有达到前一层次的要求,才有可能达到后一层次的要求。

第一层次虽然是解题最低层次的要求,但却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它要求学生通过审读题干与设问,明确试题的问题指向和解题的限制条件。

第二层次就是有效地整理及正确地表述题中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及相关知识,从中提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与知识,这是决定解题质量和速度的关键。

第三层次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对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题干设置的问题情境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分析和整合,灵活运用相关的学科知识完成答题。

高一地理教学中,结合高一学生的实际地理基础,根据“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在“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培养的三个层次要求中,我认为“要求i”应该是能力培养的重点,在学生具备了“要求i”的能力基础上,再初步培养他们“要求ii”的能力;至于“要求ⅲ”,应该是学生在高二、高三着重培养的能力,否则就会出现“揠苗助长”的现象,反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

在高一地理“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培养中,我认为应该加强学生在“如何获取信息”以及“解读什么信息”这两方面能力的训练、培养。

如何获取信息,即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

试题信息的呈现方式主要有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画面符号等,其类型包含显性信息、隐性信息等,获取信息的方法有两种:直接获取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对高一学生而言,获取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文字材料的阅读能力、图表数据的阅读能力及图文转换能力、概念辨析能力、审题能力等。

浅谈高中地理“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地理“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培养
获取信息 的方法有两种 : 直接获取和生活经验的积 累。 对高一学 生 图 ; 其次 , 阅读 图 例 , 明 白 图 中表 达 的是 什 么含 义 , 坐标 图 则 要 弄 懂
而言 , 获取信息 的能力 主要包括 : 文字材料的 阅读 能力 、 图表数 据 纵 、 横坐标代表 的t f ’ 么; 最后 , 结合所学知识 、 原理进行分析 , 找 出
二、 咬文嚼字 , 辨析 地 理 概 念
正确辨析概念 是学生获取正确信息的保 障,概念辨析能力的
息 的有效 内容和价值 , 并对其进行 分析和整合 ; I l 1 . 组织 和应用相 培养训练对于提高学生 “ 获取和解 凌信息” 的能力举足轻重。慨念
常见的方法有对 比法 、 类 比法 、 列表法 、 讨论 分析法等 。 关学科 的信息 ,形成综合性 的信息解读 。我认为三个层次循序渐 的教学 中, 暖锋 的教学 , 则 可以让学生看书完成如 下表格 , 类 比二者的 进、 依次提升 , 只有达到前一层次 的要 求 , 才有 可能达到后一层次 如冷 、
的 阅 读 能 力及 图文 转 换 能 力 、 概念辨析能力 、 审 题 能 力 等 。 解读 什 原 因和规律 , 然后用 文字语 言进行描述 。总之 , 图表作 为“ 第二老
么信息就是在 获取 的各种相关信息中 , 结合试题情境 , 从中提炼 出 师” , 教学 中应该加强图文转换 的训练 , 要做到“ 手中无图” 但“ 胸 中 对解题有 用或有价值 的信息 。 它要求学生能够排除干扰信息 , 明确 有图” “ 眼中有 图” “ 口中有图” , 这样学 习时便会事半功倍 。 哪些是重要的 、 关键的信息 , 哪些是次要 、 无关紧要的信 息 , 把握试 题的指向和思路 , 以及考查的关键点 。鉴于此 , 在高一地理教学过

最新历史高考考查的四种能力

最新历史高考考查的四种能力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能够从试题提供的各种图文材料中获取所承载的信息,并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2)能够准确、完整地理解从试题提供的材料中所获取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提炼、梳理与整合。

(3)能够将所学学科知识与试题的有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对相关问题作出恰当的判断。

例如:可以给出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谈判、新中国成立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等几段有关中国近代史上政治民主化道路探索的材料,让学生读材料,理解材料中心思想,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出近代百年历史的政治民主化道路。

再如:可以给出拿破仑时期、一战前夕、二战后初期和六、七十年代的欧共体等欧洲形势在几个时期的变化地图,让学生读图,归纳四幅政局图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并能理解全组图显示出的信息是欧洲统一趋势日益加强,显著的变化就是欧共体到欧盟。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做出科学的辨别和分析。

(2)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相关信息,理解和解决问题。

(3)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对相关事物和现象进行辩证地、历史的分析,准确把握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下列有关清朝取代明朝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清朝是新型先进力量的代表②明末统治集团极端腐朽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导致军事形势逆转④关外清军强于明军及农民军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调动知识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能力。

答题时,必须对明末清初的局势、两个政权的性质有明确的认识。

三、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准确的描述人文与社会、自然环境等领域所涉及的相关事物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观点等。

(2)能够准确的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对有关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作出客观的叙述和说明。

例析政治高考考查的四种能力要求

例析政治高考考查的四种能力要求

彳嗲极土鉍//2017.1例析政治窩考考蜜的®种能力要求v 河南省邓州护第二高级屮学黄垠M1 •获取和解读信息(1) 目标要求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 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 能力解读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对信息进行理解。

获取和解读信 息,就是考生对试题材料、设问中信息的提炼和整理。

高考命题从注重能力考 查的角度出发,会不断地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从而使试题在内容上蕴含较 多的信息,在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因此要求考生在提炼信息、分析信息、 解读信息、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也应具有一定的概括、归纳和演绎能力。

这是考 生解答问题的起点,直接决定考生答题的质量。

【例1】(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 第12题)下图反映我国2009— 2015年的宏观经济状况。

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政府可以采取的财 政措施是 ( )G 酬长率(%)15P P _ 长率 Cft .)-10J/ \’1........______i.....f .... i-__________i __ \_L _.X 7i_ . .j .................t 2<m ,m rn 2值懈油12年观娜期碑綱s 年 ,f 海HI t / -I -?49—\f /1 m 『 嶺\、 "■^5^2 --2G D P 增长率(%) <生产者出r 价檐撥SHPP !),增K 率(%)(注{ P P I 是反絳一g 时期内全鄣:t t 产品出r 价楼总水平变_趋势和稷度鈞相对数e)3•高考透视•①提高企业税费,增加财政收入②发行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③降低企业税费,扶持企业创新④减少财政赤字,降低财政赤字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分析:该题中的图反映我国2009—2015年的宏观经济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例题3】
[2014· 浙江高考]漫画《统一武器》(作者:张吉亮)讽刺了( )
• • • • • •
①形式主义,工作只重形式不管内容 ②平均主义,追求无差别的利益分配 ③本位主义,只顾本单位不顾大局和整体 ④官僚主义,作决策漠视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从设问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
2. 明确设问指向
• 不同的设问指向考查不同的解题能力,有 的是单一性的设问,如是什么(体现了、说 明了、表明了什么等)、为什么(分析原因、 依据、影响、意义、作用等)、怎么办(分析 措施);有的是复合型的设问,如谈认识(对 某事的认识或看法、运用知识分析某事)、 评析等。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设问带有一定 的综合性,作答时要认真分析,既要分析 设问指定的具体内容,又要注意设问的题 型。
• 答案:事物是由若干部分相互联系而构成 的整体,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部分影响整 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具有决 定性作用。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体 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环节。推 进国务院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 场、政府和社会、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进 而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整体改革。
1.明确设问中的行为主体
• 首先,明确整个高中阶段的行为主体有哪 些:经济生活——政府、企业、公民(包括 生产者、劳动者和消费者等),政治生活— —公民、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政协 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等,文化生活——政 府、公民和文化工作者; • 其次,根据以上行为主体的类别,把握具 体题目对行为主体的限定,结合教材中对 这一行为主体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题。
一、从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有效 信息
• 高考政治试题是通过提供一定信息来考核规定的 能力目标与要求的。题干中那些简明扼要的背景 材料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对题目解 答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背景材料与题 目的设问是题目解答的“左右手”,缺一不可。 背景材料的呈现方式不同,其信息解读的要求也 不同,我们需要针对不同材料,运用不同的方法 进行信息解读。政治试题信息,呈现方式大致包 括:文字资料、图表数据、漫画等。
• •
[2014· 大纲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强调: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转变国务院机构职能,必 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 根据改革方案,撤销铁道部,将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 输部,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 洋、能源管理机构。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 材料二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国铁路总公司于2013 年3月挂牌成立。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经 营铁路客货运输业务,承担专运、特运任务,负责铁路建设,承担铁路安全 生产主体责任等。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接铁道部的相关资产、负债和人员,注 册资金为10360亿元,是中央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 国务院机构改革在行政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运用整体与部
三、从选项中获取与解读有效信息
• 政治选择题由材料、设问指向、选项三部分构成, 要求根据三者的一致性来进行选择。所以,除解 读设问指向与材料外,还需要解读选项信息,从 选项信息中分析各选项是否与设问、材料保持一 致。具体来说,要根据选项本身的正误、选项本 身的指向性、选项之间的关系来判断选项的取舍, 排除观点错误的选项,保留观点正确的选项(反向 选择题则相反);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保留符合 题意的选项;通过选项对比,确定最佳选项。
• 在解答时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 首先,读懂漫画的本意,这是正确解答漫画选择题的关键。 第一,读准漫画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读准漫画 标题可以透视整幅漫画的寓意,明确答题要点。 • 第二,细察漫画主体。图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 其中每个细节都对漫画寓意有一定的提示作用。第三,品 味漫画文字。有些漫画,作者无法用图画语言来表达,所 以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这些文字就 是解读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 其次,联系教材。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应结合漫画画面, 看看漫画的寓意与教材中的哪些观点、原理相吻合,找准 切合点。 • 再次,理解题干,分析题肢,明确要求。
• [2014· 课标全国卷Ⅰ]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历史 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 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 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 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 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 •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 价值追求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 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 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文字材料, 要求我们分析四川省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 合理性。这要求我们首先整合有关矛盾分 析法的知识点,然后与材料进行对接。如: 正视本省文化建设的现状,体现了承认矛 盾、解决矛盾;以经济发展为工作重心, 加强文化建设,体现了坚持两点论与重点 论的统一;借鉴国内外经验体现了坚持矛 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思路点拨:本题需要结合图表信息回答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 意义,从材料表格中的“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金额”“网络购 物用户规模”“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带动从业人员规模”以及 “快递企业营收规模”等信息,可联想到电子商务对消费、 生产、就业、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等, 最后有层次、有逻辑地组织答案即可。
第二
• 【典型例题2】 [2014· 山东高考(节选)]电 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 常生活,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下表为2009年、2011年、2013年我 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数据统计表。
年份
2009年 3.7
2011年 6.0
2013年 10.2
高考四项基本能力解读之一
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
•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 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因 而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的思维能力。获取和解读 信息,就是考生对试题案例所提供信息的提炼和 整理。高考命题从注重能力考查的角度出发,不 断地引入新材料、构建新情境,从而使试题在内 容上蕴含较多的信息,在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的特 点,因此要求考生在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解读 信息、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也应具有一定的概括、 归纳和演绎能力,这是考生解答问题的起点。
• 无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的设问不仅是试 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考生解题时明 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重要依据。 对设问信息的获取与解读情况如何,直接 影响着选择题的选择和主观题答案的组织。 因此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从设问 中获取解题的有效信息,明确试题考查的 具体知识点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理解试题 的考查意图。在复习备考中,要做到“三 个明确”,以提升把握试题设问的能力。
分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



思路点拨:本题要求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说明国务院机构改革在行政 体制改革整体布局中的地位。先要明确题目主旨强调国务院机构改革的 作用,即强调部分对整体的重要性,所以在原理表述上侧重于部分对整 体的重要性,在材料论证上要侧重于强调国务院机构改革对深化行政体 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2014· 四川高考]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四川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 会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 求。 • 近年来,四川省立足本省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坚持经济 发展的工作重心不动摇,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开展 “科学发展”“感恩奋进”专题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 弘扬主旋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成公共图书馆 188个,文化馆(站、室)等十万余个,形成全国网点最多的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 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搭 建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等文化舞台,让老百姓自我 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 •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四川省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的合理性。
1.对文字类材料的解读
提取信息的技巧
类型 记叙类 说明类 议论类 信息呈现特点 事件、过程 现象、措施 观点、评价 何时、何地、何人、 何事、何故 分析核心概念或核 心词组 辩证分析观点
• 总的来说,对文字类材料信息的提取与解 读要注意两个结合:一是主体与关键词的 结合,明确文字材料中涉及的行为主体是 哪个或者哪些,根据关键语句判断文字材 料强调的是哪一问题或哪些问题,即信息 指向;二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既要对文 字材料进行分层梳理,明确每一层的指向 性,又要对分层的信息进行概括和总结, 分析各层次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宏观 上把握整个文字材料的主要指向性。
3. 明确设问中的知识范围
• 政治试题在知识范围上的设置有两种类型:一是 有着明确的知识范围限定,如请运用某模块、某 专题、某知识体系、某具体知识点等。在作答时 要全面回扣某模块、某专题、某知识体系、某具 体知识点的具体内容,然后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 句组织答案; • 二是没有具体的知识范围,在作答时需要结合设 问与背景材料的主体、关键语句等信息来判断分 析知识范围。

• • • •
[2014· 江苏高考]近期,暴力伤医事件接连发生。 2014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召开期 间,90位政协委员联名向大会递交“紧急提案”, 建议将医疗机构列为公共场所进行安保,并由国 务院法制办牵头,尽快制定《医疗机构治安管理 条例》。这表明政协( ) A.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B.可以指导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C.积极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 D.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