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奥数公开课讲课讲稿
三年级奥数老师发言稿题目

三年级奥数老师发言稿题目各位家长,亲爱的学生们:大家好!我是XXX(老师的名字),作为三年级奥数的老师,我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观点和教学理念。
在我的眼中,奥数教育不仅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的培养。
通过奥数教育,孩子们可以培养出扎实的数学基础、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孩子们未来学习和生活中所必需的。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数学并不是一种枯燥的学科,而是一种充满趣味的学问。
在我的课堂上,我会尽力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
我会利用故事、游戏等方法来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从小就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而不是将数学视为一种困难和枯燥的学科。
其次,我更加重视的是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辨析能力,来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问题。
而数学正是一个可以培养逻辑思维的学科。
通过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和运用数学方法求解问题,孩子们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这些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数学领域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更可以在其它学科和生活中得到应用。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奥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当学生接触到一些复杂而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就需要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们可以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毅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这些都是孩子们未来生活中所必需的。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会积极鼓励孩子们敢于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我认为孩子们的每一个想法都是宝贵的,他们的每一个错误都是值得鼓励的。
因为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孩子们才能最终找到自己的路。
同时,我也会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让他们都能在我的课堂上获得成长。
最后,我想对各位家长说一句,奥数教育重在培养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而不仅是单纯的数学知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陪伴和支持至关重要。
希望您们能够在孩子的学习中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和理解,而不是为了一时的成绩而施加太大的压力。
三年级-暑假-奥数讲义全15讲 【含解析】

三年级-暑假-奥数讲义第一讲整数计算 (2)第二讲一笔画 (9)第三讲图形计数 (17)第四讲较复杂的植树问题 (27)第五讲方阵问题 (33)第六讲和差问题 (39)第七讲和倍问题 (46)第九讲平均数问题 (59)第十讲还原问题 (64)第十一讲页码问题 (72)第十二讲重叠问题 (81)第十三讲应用题综合 (87)第十四讲杂题精选 (92)第十五讲竞赛真题选讲 (97)第一讲 整数计算知识要点: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是“凑整”。
凑整法有加减凑整、分组凑整等。
巧算还有找“基准数”法等。
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恰好是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这两个数称为互补。
在做加减法运算时,如果有两个加数(减数)互为补数,那么先求出它们的和,以简化计算。
若题中没有互补的加数,那么可以设法分出互补的加数,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在减法运算中,如果有某个减数与被减数有相同的尾数(最后几位数字相同),可以先将它们相减。
“基准数”法,当几个数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要注意把多加的数减去,把少加的数加上)。
一 基础应用:【例 1】 分组计算:(1)198881119881111981+++++(2)131413775314125363----- 【解析】(1)198881119881111981+++++(1981)(119881)(11198881)10010001000011100=+++++=++=(2)131413775314125363-----(1314314)(75125)(137363)1000200500800500300=--+-+=--=-=【例 2】 凑整计算:(1)597699396698310++++(2)989989998++【解析】(1)597699396698310++++(5973)(6991)(3964)(6982)3006007004007003002700=++++++++=++++=(2)989989998++(982)(9982)(99982)222100100010000611100611094=+++++---=++-=-=【例 3】 基准计算:(1)20+23+19+23+17+25(2)5148504752++++【解析】(1)选20作为基准数。
三年级奥数教案讲义电子版

三年级奥数教案讲义电子版教案标题:三年级奥数教案讲义(电子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奥数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自信心。
教案大纲:1. 引入(5分钟)- 使用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谜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如果一只鸡蛋每天下一个,那么100天后有多少只鸡蛋?-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猜测,然后鼓励他们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奥数基础知识介绍(10分钟)- 向学生简要介绍奥数的概念和目标,以及参与奥数的好处。
- 解释常见的奥数题型,如逻辑推理题、几何题和数列题等,并给出示例。
3. 奥数技巧讲解(15分钟)- 介绍一些常用的奥数解题技巧,如猜想与证明、分类讨论、逆向思维等。
- 针对每种技巧,给出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运用这些技巧的方法。
4. 练习与应用(20分钟)- 分发练习题册或打开电子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基础练习。
-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讨论解题思路,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 拓展与挑战(10分钟)- 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尝试更复杂的奥数问题,以挑战他们的思维能力。
-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方法,并分享他们的思路和答案。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奥数。
教学资源:1. 奥数教材和练习册。
2. 电子设备和投影仪。
3. 练习题目的电子版或打印版。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检查学生在练习题上的完成情况和准确性。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以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奥数竞赛,提供相关的参赛信息和指导。
2. 推荐学生阅读与奥数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拓宽他们的数学知识和视野。
3. 提供额外的奥数练习题和挑战题,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教案撰写时应注意:1. 教案内容要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三年级科学奥数基础课程教案(30讲全)

三年级科学奥数基础课程教案(30讲全)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打下科学奥数的基础,提高他们在数学和科学领域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 掌握基本数学概念和运算技巧
- 理解科学原理和实验基础
- 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30讲,每讲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讲:数的认识和计算
- 数的读法和写法
- 计算加法和减法
- 与数字有关的实际问题
第二讲:数的顺序和排序
- 数的大小比较
- 数的顺序排列
- 数的排序实践
第三讲:数的分解与组合
- 数的分解和组合
- 数的相加和相减
- 数的分解与组合的实际应用...
第三十讲:科学实验基础
- 科学实验的步骤和原则
- 常见的科学实验器材
- 学生自己设计和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实验和小组合作。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参
与度和理解力。
教学评估
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进步,本课程将采用定期测试、作
业和小组项目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参考资料
- 《三年级数学教材》
- 《三年级科学教材》
- 《科学实验基础教程》
以上为《三年级科学奥数基础课程教案(30讲全)》的概要。
具
体的教学内容和细节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
调整和安排。
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在科学奥数领
域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三年级奥数简单枚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疯狂操练4
1、上海、北京、天津三个城市分别设有一 种飞机场,它们之间通航一共需要多少种 不同旳机票?
1、一条公路上,共有8个站点。假如每个 起点到终点只用一种车票(中间至少相隔3 个车站),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旳车票?
简朴枚举
利用枚举法解应用题时,必须注意无
反复、无漏掉,所以必须有顺序、有规 律地进行枚举。关键是要正确分类,注 意一下两点:一是分类要齐全,不能造 成漏掉;二是枚举要清楚,要将每一种 符合条件旳对象都列举出来。
例题1
从小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走,从学校 到文峰公园有4条路可走。从小华家到文峰 公园,有几种不同旳走法?
例题2
一种长方形旳周长是30厘米,假如它 旳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那么这个长方形 旳面积有多少种可能值?
1、一种长方形旳周长是22米,假如它 旳长和宽都是整米数,那么这个长方形旳 面积有多少种可能?
3、3个自然数旳乘积是18,问由这么旳3个数 构成旳数组有多少个?(顺序不同算同一 组如1,2,9和2,9,1算同一组)
3、在长江旳某一航线上共有6个码头,假
如每个起点终点只许用一种船票(中间至 少要相隔2个码头),那么这么旳船票共有 多少种?
例题5、
在1-99中,任取两个和不大于100旳数, 共有多少种不同旳取法?
疯狂操练5
1、在两位整数中,十位数字不大于个位数 字旳共有多少个?
2、从1-9这九个数字中,每次取2个数字, 这两个数旳和都必须不小于10,能有多少 种不同旳取法?
3、十把不同旳锁,每把锁都有一把能打开它旳 钥匙。可是这10把钥匙已混在了一起,不懂 得哪把钥匙开哪把锁 。问最多要试多少次
奥数讲座(3年级-下)(15讲)

三年级奥数讲座(二)目录第一讲从数表中找规律第二讲从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谈起第三讲多笔画及应用问题第四讲最短路线问题第五讲归一问题第六讲平均数问题第七讲和倍问题第八讲差倍问题第九讲和差问题第十讲年龄问题第十一讲鸡兔同笼问题第十二讲盈亏问题第十三讲巧求周长第十四讲从数的二进制谈起第十五讲综合练习第一讲从数表中找规律在前面学习了数列找规律的基础上,这一讲将从数表的角度出发,继续研究数列的规律性。
例1 下图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数学三角形,请你按规律填上空缺的数字.分析与解答这个数字三角形的每一行都是等差数列(第一行除外),因此,第5行中的括号内填20,第6行中的括号内填 24。
例2 用数字摆成下面的三角形,请你仔细观察后回答下面的问题:①这个三角阵的排列有何规律?②根据找出的规律写出三角阵的第6行、第7行。
③推断第20行的各数之和是多少?分析与解答①首先可以看出,这个三角阵的两边全由1组成;其次,这个三角阵中,第一行由1个数组成,第2行有两个数…第几行就由几个数组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三角阵中的每一个数(两边上的数1除外),都等于上一行中与它相邻的两数之和.如:2=1+1,3=2+1,4=3+1,6=3+3。
②根据由①得出的规律,可以发现,这个三角阵中第6行的数为1,5,10,10,5,1;第7行的数为1,6,15,20,15,6,1。
③要求第20行的各数之和,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开始的几行数。
至此,我们可以推断,第20行各数之和为219。
[本题中的数表就是著名的杨辉三角,这个数表在组合论中将得到广泛的应用]例3将自然数中的偶数2,4,6,8,10…按下表排成5列,问2000出现在哪一列?分析与解答方法1:考虑到数表中的数呈S形排列,我们不妨把每两行分为一组,每组8个数,则按照组中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它们所在的列分别为B、C、D、E、D、C、B、A.因此,我们只要考察2000是第几组中的第几个数就可以了,因为2000是自然数中的第1000个偶数,而1000÷8=125,即2000是第125组中的最后一个数,所以,2000位于数表中的第250行的A列。
小学三年级奥数教程讲义

导语:一、集合与运算1.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用大括号{}表示。
2.交集和并集:交集是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并集是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3.集合的运算规则: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二、逻辑推理1.逻辑运算:与、或、非。
与运算表示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用符号∧表示;或运算表示两个条件中至少一个满足,用符号∨表示;非运算表示否定一个条件,用符号¬表示。
2.推理方法:包括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通过观察现象归纳出一般规律;演绎法是通过已知条件推导出结论。
三、数形关系1.数形结合:通过图形找规律、通过规律解题。
2.填数表:根据规律填写表格。
四、排列组合1.排列:从一组元素中取出若干个不同的元素进行排列,共有多少种可能性。
2.组合:从一组元素中取出若干个不同的元素进行组合,共有多少种可能性。
3.排列组合应用:根据具体情况应用排列组合的原理进行解题。
五、数论与整数运算1.质数与合数:质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自然数,例如2、3、5等;合数是除了1和自身还能被其他数整除的自然数,例如4、6、8等。
2.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是两个数都能整除的最大自然数;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都能被整除的最小自然数。
3.因数与倍数:一个数能被整除的因数称为因数;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的称为倍数。
4.逢完数: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相加等于这个数本身。
5.奇数与偶数:一个数能被2整除的称为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称为奇数。
六、巧用计算1.分数和小数的运算:分数与小数互相转换及运算。
2.百分数:将小数转换为百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运算。
3.运算顺序:根据运算法则确定计算的顺序。
尾声:通过学习本教程,相信大家对小学三年级奥数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已有初步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勤动手、多实践、灵活思维是很重要的。
希望同学们能够善于总结经验,多积累解题思路,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奥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三年级奥数-数图形个数备课讲稿

A
B
O
C
• (2)
A
B
O
C
D
E
P
• 【例题3】数出右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AB C D
【思路导航】方法一:我们可以采用按边分类数的方法。 以PA为边的三角形有:△PAB、△PAC、△PAD、3 个;以PB为边的三角形还有:△PBC、△PBD 2个; 以PC为边的三角形还有:△PCD 1个。所以,图中共 有三角形3+2+1=6(个)。
(3+2+1)×(2+1)=18(个)
答:图中共有18个
长方形。
练习4:
• (1)数出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A
B
C
D
• (2)数出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 【例题5】有5个同学,每两个人握手一次,一共要握 手多少次?
• 【思路导航】这道题可以用数线段的方法来解答。根 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每一个端点代表一个同学。
C
D
【思路导航】数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和数三角形的方法
一样,长方形是由长、宽两对线段围成,线段 CD上有
3+2+1=6(条)线段,其中每一条与AC中一条线段对应,
分别作为长方形的长和宽,这里共有6×1=6(个)长方
形,而AC上共有2+1=3(条)线段也就有6×3=18(个)
长方形。它的计算公式为:
长方形的总数=长边线段的总数×宽边线段的总数
• (2)有1,2,3,4,5,6,7,8等8个数字,能组 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
二、精讲精练
• 【例题1】数出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A
C
D
【思路导航】方法一:我们可以采用以线段左端点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我们一共有 22 个苹果了,我们 现在一样多了,这么说,我有:
22 个÷2 = 11 个 苹果,了。 不,不,原来我只有 :
11 个- 4个 = 7 个 苹果。
1、和与差的概念
差
大 + 小 =和 数 - 数 =差
和
设
差设
问 题
大数
的
解
法
小数
差
大数
小数
这题很简单嘛
第一种方法: 大筐重量(大数): (15+3)÷2=9(千克 小筐重量(小数): )15-9=6(千克) 第二种方法: 小筐数量: (15-3)÷2=6(千克) 大筐数量: 15-6=9(千克)
总结:和差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是: (和+差)÷2=大数 和-大数=小数 (和-差)÷2=小数 和-小数=大数
祝博士公开课
(三年级奥数)
讲师:代安琪
和差问题
1、大筐、小筐共有苹果24只, 并知道大筐比小筐多12只苹果, 问两筐各有苹果多少?
2、一群红蝴蝶与黄蝴蝶,共有15只,其 中黄蝴蝶比红蝴蝶多3只,问红、黄蝴蝶 各有几只?
和差问题例
3、计算机磁盘和计算机光盘 共有31张,其中磁盘比光盘多17张 问磁盘与光盘各有多少张?
差
为大数 和
为小数 和+差 = 2倍大数
和-差 = 2倍小数
大
差
数
小
数
2、和、差公式
(和+差)÷ 2 = 大数 (和-差)÷ 2 = 小数
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有两筐苹果,共重15千克,大筐比小筐重3 千克。两筐苹果各重多少千克?
小筐
大筐
3千克
15千克
思路分析:15千克就是两个数的和,3千克就是两个数之差 ,也就是大筐比小筐多的千克数,可以看出:和加差等于两个 大数,和减差等于两个小数。
我最棒
【巩固】果园共260棵桃树和梨树,其中桃树的 棵数比梨树多20棵.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解析】方法一:桃树(:260 20) 2 140(棵)
梨树:140 20 120 (棵)
方法二: 梨树:
(棵)
桃树:
(棵)
答:桃树有140棵,梨树有120棵.
1、大筐、小筐共有苹果 24只,并知道大筐比小筐 多12只苹果,问两筐各有 苹果多少?
请选择正确答案
大筐20只,小筐8只 大筐17只,小筐7只 大筐18只,小筐6只 大筐16只,小筐8只
请选择正确答案
红蝶 9只,黄蝶 6只 红蝶 6只,黄蝶 9只 红蝶 7只,黄蝶 8只 红蝶 7只,黄蝶 10只
2、一群红蝴蝶与黄蝴 蝶,共有15只,其中黄蝴 蝶比红蝴蝶多3只,问红、 黄蝴蝶各有几只?
草地上有黑兔、白兔、灰兔共27只,黑兔比白兔多2只, 灰兔比白免少2只.黑兔、白兔、灰兔各有多少只?
【解析】画图分析:黑兔比白兔多2只,灰兔比白免少2只,把 黑兔比白兔多的,补到灰兔比白免少的部分,这样黑兔、 白兔、灰兔共27只也可以看成是3倍白兔这么多,因此可 以先求出白兔的只数.
列式:
白兔: 27÷3=9 (只) 黑兔: 9+2=11 (只) 灰兔: 9-2=7 (只)
4、两捆人民币共有258.4元, 其中大捆比小捆多56.2元, 问两捆人民币各有多少钱?
妈妈今天给了我们18 个苹果……
哈哈,我比你多 4 个
哼,我跟妈码 再要 4 个!
啊?!
哈哈,哈哈 我们现在一样多了!
小朋友,他们现在一共有多少苹果? ……
对了,一共有 18个 + 4个 = 22 个苹果。
3、计算机磁盘和 计算机光盘共有31张, 其中磁盘比光盘多17 张问磁盘与光盘各有
多少张?
请选择正确答案
磁盘20张,光盘11张 磁盘30张,光盘13张 磁盘24张,光盘9张 磁盘24张,光盘7张
请选择正确答案
大捆15元,小捆10元 大捆16元,小捆9元 大捆14元,小捆11元
4、两叠人民币共有 25元,其中多的比少 的多3元,问两叠人民 币各有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