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癌症协会推荐的癌症检测指南
子宫颈癌筛查的最新技术和指南

子宫颈癌筛查的最新技术和指南引言:子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早期发现和治疗子宫颈癌,医学界不断努力寻找更准确、有效的筛查方法。
本文将介绍目前子宫颈癌筛查的最新技术和指南,以帮助女性了解如何进行合理的筛查,提前预防和治疗子宫颈癌。
一、HPV检测技术HPV(人乳头瘤病毒)是导致子宫颈癌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目前,HPV检测技术已成为子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
HPV检测通过检测颈部子宫粘膜上的HPV病毒感染情况,可以更早地发现患者是否存在潜在风险。
HPV检测技术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PCR和固定化酶链反应(Hybrid Capture II)。
PCR是通过扩增检测HPV病毒DNA,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优点。
而Hybrid Capture II则是通过特殊荧光探针检测HPV病毒感染,简便快捷,适用于大规模筛查。
这两种方法都已被广泛采用,并且被多个权威机构推荐为子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技术。
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Liquid-Based Cytology)是一种通过采集子宫颈表面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的方法。
相比传统的刮片细胞学检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更具优势。
其操作简单方便,减少了检测中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的步骤主要包括细胞采集、制片和染色。
在采集过程中,医生使用专用刷子取得一定数量的子宫颈细胞,然后将其放入液基载玻片中。
制片完成后,进行染色并送至实验室进行细胞学分析。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子宫颈癌筛查的常规手段之一。
三、子宫颈癌筛查的指南为了帮助医生和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子宫颈癌筛查,国际和国内多个权威机构发布了相应的指南。
以下是几个重要指南的总结:1. 美国防止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推荐女性在开始性生活后的第一年进行HPV感染筛查,继续每三年进行一次HPV或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甲状腺癌NCCN指南中文版

甲状腺癌的症状与体征
• (2)滤泡性腺癌
• 本病约占甲状腺癌的15%-20%,可见于任何 年龄,平均年龄较 乳头状腺癌高,多见于中 年女性。恶性程度较高,易发生远处转移,以 血行转移为主,常转移到肺和骨。原发瘤一般 较大,多为单侧。淋巴结转移一般较迟发生, 多为较晚期的表现。
甲状腺癌的症状与体征
洞悉现在 发现未来
——2015年NCCN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
目录
• 一 甲状腺癌概述 • 二 甲状腺癌的病因 • 三 2013年NCCN指南Thyroid carcinoma
的病理分型 • 四 甲状腺癌的症状与体征 • 五 甲状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六 甲状腺癌的分期 • 七 甲状腺癌的治疗与随访
诊断步骤
血液计数检 查
血清钙水平测定
未分化癌 FDG-PET-CT扫描
头,颈,胸,腹部及骨盆CT 扫描
甲状腺癌扫描
• 99mTc或131I同位素扫描,一般可将甲状腺结 节分为四类:
• ① 热结节:多见于自主性毒性甲状腺肿。
• ② 温结节:表示摄碘功能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大致相同。
• ③ 凉结节:表示结节摄碘功能低于其邻近的正常甲状腺组织。
——Steven I. Sherman, MD, of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 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during a recent presentation at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s 14th Annual Conference on March 14(2009).
• 3、颈淋巴结肿大。最常见部位是颈深上、中、下淋巴结,
•
宫颈癌筛查指南知多少?.

宫颈癌筛查指南知多少?导读:上周一同行好友笑着问小编,国外宫颈癌筛查指南这么多,你知道都有哪些版本吗?这些指南都是基于什么推出来的呢,咱们国内临床应该如何采纳,能否直接进行“拿来主义”?当时竟无言以对。
这几天小编殚精竭虑的搜集了众多版本宫颈癌筛查指南,汇总分析各版本指南的要点,今天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
宫颈癌筛查史:HPV筛查地位“与时俱进”宫颈癌是目前筛查最有效的一种恶性肿瘤,19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通过每年一度的巴氏涂片(pap筛查,死亡率已从38/10万下降至8.3/10万,遗憾的是局限于方法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此后的20年间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再下降。
为了进一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大权威医疗机构开始致力于探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寻求灵敏度和特异性更好的筛查方法,并在各大临床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宫颈癌筛查指南。
•19世纪80年代前:巴氏涂片已用于临床宫颈癌筛查,但具体筛查模式并未界定。
•1980年到1987年:巴氏涂片的临床应用开始有明确指导:建议对于20岁以上及20岁之前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进行巴氏涂片检测,如果连续两次均为阴性结果,可将筛查间隔延长至3年。
•1987年筛查再次翻新:建议18岁以上女性每年检测一次巴氏涂片,但筛查间隔可由受检者自由决定。
•1983年:德国豪森教授发现可致癌的HPV16型病毒,次年从宫颈癌患者中克隆出了HPV16和HPV18,HPV开始进入临床视野。
•20世纪90年代:灵敏度和特异性更佳的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开始取代传统的巴氏涂片细胞学,其中典型代表为LCT和TCT检测。
•1999年:第一个HPV检测试剂被FDA批准进入临床,HPV检测开始登上宫颈癌筛查舞台•2002年版宫颈癌筛查指南:增加HPV检测作为鉴别异常细胞学结果(ASCUS-LSIL风险大小的方法,但是否检测由受检者自由决定•2004年-2012年各大指南:建议30岁以上女性进行细胞学与HPV联合检测。
ACS公布2015癌症筛查指南,中美异同最强解析

ACS公布2015癌症筛查指南,中美异同最强解析日前,美国癌症学会(ACS)发布了《2015年美国癌症筛查指南》,并在线发表于《CA:临床医生癌症杂志》。
本文主要对该指南中6个癌种的筛查建议进行整理,同时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乔友林教授结合我国指南对中美最新癌症筛查指南进行对比,共涉及10个癌种。
2015年1月12日,美国癌症学会(ACS)发布了《2015年美国癌症筛查指南》,并在线发表于《CA:临床医生癌症杂志》(CA Cancer J Clin)。
本文主要对该指南中6个癌种的筛查建议进行整理,同时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乔友林教授等专家结合我国指南对中美最新癌症筛查指南进行对比,共涉及10个癌种。
我国特有的筛查癌种2003年12月,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颁布了《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明确提出“制定主要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计划并组织实施”。
为促进该项工作的落实,在原卫生部疾控司领导下,中国癌症基金会(CFC)制订了我国9种主要恶性肿瘤的筛查指南。
经广泛讨论和修订,CFC于2004年出版了《中国主要癌症的筛查及早诊早治》,2005 年出版发行《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试行)》]作为我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的重要依据。
迄今为止,在《指南(试行)》基础上,2009年《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试行)》出版、2011年《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出版,均从临床技术规范入手,补充和完善《指南(试行)》。
我国特有筛查指南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等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癌症。
1.食管癌筛查食管癌是我国特有的高发肿瘤。
多年来基于高发现场研究经验,从临床技术研究入手,重点关注内镜筛查技术的准确性,为食管癌筛查提供了相关证据,初步形成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筛查方案。
但该方案定位在高发区、高危人群中开展,方案的人群防治效果尚缺乏以发病率、死亡率为终点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的验证和评价,人群随访数据在整理分析过程中。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肺癌诊治指南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肺癌诊治指南ACCP肺癌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二版)解读宋勇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肺癌中心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癌症,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认识到肺癌在人群中重要性和随着循证医学作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的兴起,2000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通过其健康和科学政策委员会,委托起草以循证为基础的肺癌诊断和治疗指南。
目的是要协助医师在当时既有的知识和能力情况下实现最好的治疗目标。
2003年1月指南在《chest》杂志以副刊形式发表。
随着肺癌诊断和治疗的探索步伐的加快,ACCP委托拟草了第二版指南。
这部指南是近100名志愿者和ACCP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指南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章节,如“肺癌的外科病理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肺癌的辅助治疗和个体化肿瘤学”等。
许多章节都进行了广泛的修订,以涵盖最新知识。
例如,肺癌筛查、肺部结节病变的处理:什么时候才演变成肺癌?、气管上皮内新生物/早期中央型肺癌、姑息性治疗、生活质量评估以及肺癌病人临终关怀等,所有的章节都参考自2002年以来出版相关文献资料。
指南推荐的建议,均标注循证医学证据等级,以供临床医师及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一、肺癌的诊断1.肺癌的筛查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的措施,近年来备受关注。
由于大多数因症状而就诊的肺癌患者诊断明确时已属晚期,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
因此,试图通过筛查来发现早期肺癌患者,以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
但尚无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任何一种筛查方法可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
因此:(1)不推荐低剂量CT(LDCT)作为肺癌的早期筛查,除非有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据(2C)。
LDCT是目前被认为最有效的肺癌筛查技术,但是几个临床研究均提示没有充分的证据认为LDCT可降低肺癌的死亡率。
考虑到性价比,LDCT筛查可能对一些“高危”人群有价值。
目前至少有2个随机临床试验正在进行,预计在不远的将来这些研究结果会更新我们现有的知识和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来指导临床实践。
recist1标准

recist1标准RECIST1标准。
RECIST1标准是肿瘤疗效评价的国际通用标准,其全称为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该标准是由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共同制定的,旨在为临床试验和治疗提供一致的肿瘤反应评价标准。
RECIST1标准主要用于评估固体肿瘤的治疗效果,包括肿瘤的缩小、增大、稳定等情况。
该标准通过测量肿瘤的直径和体积变化,对肿瘤的治疗效果进行客观、标准化的评价,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临床决策。
根据RECIST1标准,肿瘤治疗效果主要分为完全缩小(CR)、部分缩小(PR)、稳定(SD)、进展(PD)四种情况。
完全缩小指肿瘤在治疗后完全消失,部分缩小指肿瘤直径或体积减小超过一定比例,稳定指肿瘤直径或体积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进展指肿瘤直径或体积增大或出现新的病灶。
在临床实践中,RECIST1标准被广泛应用于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和临床治疗中。
通过对肿瘤治疗效果的准确评估,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同时,该标准也为不同临床试验结果的比较提供了统一的评价标准,促进了临床试验的开展和结果的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RECIST1标准虽然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肿瘤治疗效果评价。
对于一些非固体肿瘤、转移性肿瘤或特殊类型肿瘤,需要结合其他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因此,在使用RECIST1标准进行肿瘤治疗效果评价时,临床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不可片面依赖标准结果。
总之,RECIST1标准作为肿瘤治疗效果评价的国际通用标准,对于临床试验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肿瘤治疗效果的客观、标准化评价,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临床决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不可片面依赖标准结果。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肿瘤疗效评价标准,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的益处。
乳腺癌的筛查

乳腺癌的筛查【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水平。
乳腺癌的筛查的主要任务是发现早期乳腺,已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本文就我国现阶段临床较常见的及部分具有前瞻性的筛查方法进行综述,并就其优缺点进行比较。
【关键词】乳腺癌;筛查;综述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 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 , 有 50万妇女因乳腺癌死亡。
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在85 %以上,有转移者为56 %,而有远处转移者仅为10 %[1]。
早期筛查发现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不但治疗效果好,生活质量也因为其手术范围较小和化、放疗时间较短而大为提高。
因此乳腺癌的筛查成为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提高女性生存率及生存质量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1.乳腺自我检查乳腺自我检查是一项以检查者为中心 ,简便易行、无需花费、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
检查者可以自己实施,无需任何设备支持。
美国癌症协会(ACS)在2003 年发布的新的乳腺癌普查指南中建议:从20岁开始,应告知女性乳房自我检查(BSE)的益处和局限性。
应该强调及时向健康专家报告任何新的乳房症状的重要性。
选择乳房自我检查的女性应接受指导和在定期体检时让医生检查她们的手法是否正确。
女性也可选择不做或不定期做乳房自我检查[2].乳腺自我检查的优缺点:乳腺自我检查给妇女提供了一个认识乳房的机会,使妇女们增强了乳房保健意识,并促使她们一旦发现乳房肿块就去医院检查。
但过去 20 多年来 ,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日本和中国都先后开展了关于乳腺自我检查的研究,加拿大预防卫生保健组织在比较了来自这些国家的7个国际性研究报告后发现,实施乳腺自检与不实施乳腺自检的妇女在乳腺癌的病死率上没有差别,肿瘤在诊断时的分期和大小也无统计学意义。
相反,干预组的良性病变的活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就医率也大大提高。
从而得出结论 ,乳腺自我检查有害无益[3 ]。
现阶段的实验随访中没有发现乳腺自检对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有何益处,但是可能是由于随访时间还不足以看出乳腺自检对乳癌死亡率的影响。
nccn指南是什么意思

NCCN指南是什么意思
NCCN指南全称为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是一个国际知名的癌症治疗指南组织。
NCCN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该组织由21个美国知名的癌症中心共同组成,旨在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癌症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科学、权威的治疗决策。
NCCN指南以专家共识为基础,更新周期较短,通常每年更新一次。
该指南覆盖了多种癌症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
指南内容主要包括疾病诊断、分期、治疗方案、药物选择和副作用管理等方面。
在临床实践中,NCCN指南被广泛认可和采用。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参考NCCN指南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患者和家属也可以通过查阅指南,了解最新的治疗进展、疗效和不良反应,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和质量。
总的来说,NCCN指南是一个权威且实用的癌症治疗指南,旨在为癌症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选择。
通过及时更新的临床实践指南,NCCN致力于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生存率,为医务人员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案,为癌症防治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癌症协会推荐的癌症检测指南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对于定期体检的人,应同时进行相关的癌症检查,该检查包括甲状腺、口腔、皮肤、淋巴、睾丸、卵巢等处的癌变检测以及一些非恶性病的检测。
美国癌症协会推荐的癌症检测方案如下:
乳腺癌检查
1.女性从四十岁开始,只要身体状况良好,每年都应进行乳房X线照相检查。
2.在定期体检时,应进行临床乳腺检查。
二三十岁的女性应大约每三年进行一次临床乳腺检查;四十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进行一次临床乳腺检查。
3.女性如发现乳房有任何微小、异常变化都应及时向医护人员咨询。
从二十岁开始,女性应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
4.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有乳腺癌遗传因子及有既往乳腺癌患病史的高危女性人群,应该与医生探讨进行乳房X线照相检查及乳腺超声波或核磁共振等诸多检测手段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采用什么频率进行检查为宜。
结肠癌、直肠癌检查
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男性、女性都应进行如下五项检查表中的一项检查:
1.每年进行一次粪便隐血检测。
2.每五年进行一次乙状结肠软管镜检查。
3.每年进行的一次粪便隐血检测要与每五年进行一次的乙状结肠软管镜检查相结合(两项检查结合对癌症的诊断率更高。
对检查结果呈阳性的人应通过结肠镜检查来确诊)。
4.每五年进行一次双重对比结肠钡剂造影检查。
5.每十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有结肠癌、直肠癌或腺瘤性息肉家族史的、有遗传因子或患病史以及患有慢性肠炎的人群应该更早地、更经常地进行上面的检查。
子宫颈癌检查
1.所有女性在其首次性行为后大约三年左右都应进行宫颈癌的检查。
一般首次进行宫颈癌检查不应迟于二十一岁。
女性们应该每年进行一次传统的子宫颈涂片检查或每两年进行一次液基子宫颈涂片检查。
2.女性从三十岁开始,如果连续三次的传统子宫颈涂片检查结果正常的话,就可以每二至三年进行一次传统子宫颈涂片或液基子宫颈涂片检查。
但下列患宫颈癌的高危女性还应继续每年进行一次检查:有宫颈癌患病史的女性、分娩前接触过己烯雌酚的女性、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即人体免疫缺损病毒)的女性、由于器官移植、化疗、长期使用类固醇导致免疫机能差的女性。
3.另一种可选择的检查方案是:三十岁以上的女性可以每三年进行如下检查:传统或液基子宫颈涂片检查,此外再进行一项病毒学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和核酸检测(HVP—DNA)。
4.七十岁以上的女性,如果连续三次传统子宫颈涂片检查结果正常且最近十年内该项检查无不正常结果,则可以停止连续进行宫颈癌检查。
但患子宫癌的高危女性只要身体状况良好就仍需继续进行宫颈癌检查。
5.子宫切除术中没有切除宫颈的女性和为了治疗宫颈癌或宫颈癌癌前病变而做了子宫全切术的女性应遵从上述检查方案继续进行检查;其他做了子宫全切术的女性则可停止宫颈癌的检查。
子宫内膜癌检查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让所有女性都了解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及症状,并且鼓励女性们与医生谈及其子宫不规则出血现象及子宫内膜增生现象。
建议有非息肉病性质的结肠癌遗传因子或患病史而易患子宫内膜癌的女性应从35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子宫内膜活组织切片检查。
前列腺癌检查
1.五十岁以上的男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和直肠指检。
易患前列腺癌的高危男性人群则应从四十五岁开始进行检查。
一级亲属有患前列腺癌的男性则应在四十岁进行首次检查。
如果检测结果正常,则可以到四十五岁再进行检查。
2.无症状的前列腺癌患者通常会在病理学检查时被发现,而不能通过直接的检查发现,此时发现前列腺癌会大大降低死亡率。
3.男性,尤其是那些高危患病人群应该和医生探讨潜在的患病危险和更早进行检查和治疗前列腺的好处。
避免不必要的检查。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