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力计算书及制动距离计算书
牵引力计算表

m
1105 60
13.61 9.00
9.00
牵引力极值 TZ = Td +Tq kgf 4286 4604 5076 6607 5684 5026 5146 4650 6223 6180 6402 5399 5837 6304 6948 6402 6616 6959 7757 7499 7547 7374 7719
7668
23
1.4084
牵引绳摩阻力 Tq
kgf 505 659 648 506 162 223 454 508 690 301 225 154 451 431 311 108 232 330 181 -74 -68 -35
51
控制档张力
kgf
跨越点与塔距离 X
m
任意点弧垂
m
设计弧垂
m
紧线完成后与跨越点的 净空距离
跨越档
10kV茂山带电线
实测中相 实测上相
5.0 4.5 4.5 6.0 7.5 6.0 6.0 5.3 7.0 7.0 8.0 8.2 8.0 8.0 8.5 8.0 7.5 8.5 9.0 8.8 9.0 9.0
9.5
m
5.0 6.0 6.0 7.0 8.0 5.5 7.5 5.5 7.5 8.0 8.5 7.0 9.0 9.0 9.0 9.0 8.0 9.0 9.0 9.5 10.0
线路工程V标段A回导线6*JL/G1A-300/40导线(v=27m/s
b=15mm)悬点高差
序 号
观测档
档距 前档呼 高
前档高 程
后档呼 高
后档高 程
前绝 后绝 悬挂长 串长
1 A401-A402 322 24 2090.2 51 2114.9 0 0 -51.70
10吨架线电机车牵引能力计算

一、10吨架线电机车牵引能力计算1、 按重列车上坡起动条件11.075()n qq p g p i gψαω≤-++式中-重车组质量,tn p —电机车粘着质量,n p=p =10P —电机车质量 g -重力加速度, m/s 2q ψ—电机车撒沙起动的粘着系数,取q ψα—列车起动加速度,m/s 2,α=0.04 m/s 2,q ω—i —运输线路平均坡度‰,一般取i =3‰1109.80.24101.0750.04(0.0120.003)9.8⨯⨯≤-⨯++2、 按牵引电动机允许温升计算。
2(dp ατ≤-式中:d F —电机车等值牵引力,可取电机车长时牵引力,d F KNα—y ω—d i —等阻坡度,‰,对于滚动轴承的矿车,d i 一般为=2‰τ—相对运行时间。
11T T τθ=+=202030+= 式中θ—调车及停车时间,min ,一般取20~30 min T1-列车往返一次运行时间,min 26010.75L T ν⨯==22600.7516⨯⨯⨯=20 L —加权平均运输距离,km 。
ν—机车平均速度,km/h,取机车长时速度16 km/h 。
2101.10.4(0.0075≤-t3、 按重列车下坡制动条件,列车制动时速度按列车长时运行速度,则制动减速度为20.03858vb l=式中:b —列车制动减速度,m/s 2v —电机车长时运行速度,取16km/h l - 允许的制动距离,取40m 按列车下坡制动条件,求重车组质量,31.075()z Zp g p b y i gψω≤---式中:zp -电机车的制动质量,为电机车的全部质量p ,10t Zψ —b — y ω—3109.80.1710 1.0750.2469(0.00750.003)9.8⨯⨯≤-⨯--=65.28综上制动距离条件限制牵引重量为J=二、8吨蓄电池机车计算1、按重列车上坡起动条件11.075()n qq p g p i gψαω≤-++式中-重车组质量,tn p —电机车粘着质量,n p=p =8P —电机车质量 g -重力加速度, m/s 2q ψ—电机车撒沙起动的粘着系数,取q ψα—列车起动加速度,m/s 2,α=0.04 m/s 2,q ω—i —运输线路平均坡度‰,一般取i =3‰189.80.2481.0750.04(0.0120.003)9.8⨯⨯≤-⨯++=91t2、 按牵引电动机允许温升计算。
牵引与制动计算

高炉铁水罐扩容后内燃机车牵引力与制动力计算一、背景介绍为了提高提高铁区铁水的通过能力,降低铁水罐的运输次数,攀钢钒计划将高炉铁水罐进行扩容,根据扩容方案,改造后铁水罐车为35吨(取实际重量),铁水罐自重为43吨,载铁量为140吨(其中在装满且不带渣的情况下为165吨,所以在装满的情况下每个罐的最大重量为M最大:35+43+165=243吨,那么我们的内燃机车在牵引与制动方面是否也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呢?为此,我们将进行一系列计算来论证这个问题。
二、牵引力与起动牵引重量计算(一)、牵引力计算1、牵引力概念:内燃机车牵引力是通过万向轴传来的扭矩M作用于动轮,力矩M只能使动轮绕轴心旋转,但负载的动轮压在钢轨上,在钢轨给予动轮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动轮以轮轨的接触点为瞬时转动中心,沿着轨道滚动并推动机车前进。
在上述的机械功传递过程中,如果没有任何摩擦损失,则柴油机所作的功可以完全传到动轮上,实际上摩擦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扣除摩擦损失,实际表现在动轮上的牵引力,称为轮周牵引力,用符号F表示。
在进行牵引计算时,我国《列车牵引计算规程》规定,一般采用轮周牵引力进行计算。
2、牵引力:由于内燃机车牵引特性曲线图上的牵引力数值,都是在标准大气压状态下试验得出的。
当内燃机车运行在海拔较高、环境温度较高时,因大气的密度减小,机车的牵引力都有所下降,对此,《牵规》规定须对机车的牵引力乘以不同的修正系数加以修正。
本文中GK1型内燃机车牵引特性曲线图见《GK1型内燃机车使用与维护说明书》。
特别说明该型车起动牵引力为297.9KN。
3、起动牵引重量计算:①、机车起动时牵引重量当区间的限制坡度较小,有时机车的牵引重量就要受到起动地点的起动条件的限制。
这时,只有满足下列条件列车才能顺利起动。
G≤[F-P(ω〝+i)]/(ω〝〞+i)公式中F—起动计算牵引力计算内燃机车在3‰的坡道上能牵引的最大重量:在实际计算列车的起动阻力时,并不是按单车起动的条件来进行计算,因为司机可以用压缩车钩的方法起动列车,这时整个列车并非同时起动,而是逐渐的起动。
卷扬机牵引力及锚固压重计算书

卷扬机牵引力及锚固压重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3、《建筑材料规范大全》卷扬机手动卷扬机推力计算:作用在绞磨推杆上需要的力,可按下式计算:F = (Rr/l)K其中:F~推动绞磨杆需要的推力;R—冈丝绳的拉力,取R=8000.00N;r ― 筒的半径,取r=120.00mm;K―~力系数,取K=1.10。
l —力作用点至中心轴的距离,取l=1500.00mm 经计算得F=8000.00 *20.00/1500.00 1 .X0=704.00N O电动卷扬机牵引力计算:电动卷扬机牵引力,可按下式计算:S = 1020P H n /V其中: S ――作用于卷筒上冈丝绳的牵引力;P H― 动机的功率,取P H=22.00kW;n—卷扬机传动机构总效率,按下式计算:n = 0n1n2n3 n n解得n =0.94 x 0.93 x 0.93 x 0.93=0.76V—冈丝绳速度,由下式计算:V = n D n nD' ——缠有冈丝绳的卷筒的计算直径(m)D'= D+(2m-1)dD~ 筒直径,取D=0.3500(m);d—丝绳的直径,取d=0.017(m);m—冈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层数,取m=1;解得D'=0.350+(2 1X1)0.017=0.367n n 筒转速:n n = n h i/60n h ------- 动机转速,取n h=960r/min;i —动比:i = T e/T pT —有主动齿轮的乘积:T e=30X22X16=10560.00;Tp 有被动齿轮的乘积:T p=120X66X64=506880.00;解得i=10560.00/506880.00=0.021 ;n n=960X0.02/60=0.33;V=3.14X0.37X0.33=0.38m/s;经计算得S=1020X22.00X0.76/0.38=44147.37N。
制动系统计算说明书

制动器的计算分析整车参数2、制动器的计算分析2.1前制动器制动力前制动器规格为ɸ310×100mm,铸造底板,采用无石棉摩擦片,制动调整臂臂长,气室有效面积。
当工作压力为P=6×105Pa时,前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F1=2*A c*L/a*BF*ɳ*R/R e*P桥厂提供数据在P=6×105Pa时,单个制动器最大制动力为F1=3255kgf以上各式中:A c—气室有效面积L—调整臂长度a—凸轮基圆直径BF—制动器效能因数R—制动鼓半径R e—车轮滚动半径ɳ—制动系效率P—工作压力2.2后制动器制动力后制动器规格为ɸ310×100mm,铸造底板,采用无石棉摩擦片,制动调整臂臂长,气室有效面积。
当工作压力为P=6×105Pa时,前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F2=2*A c*L/a*BF*ɳ*R/R e*P桥厂提供数据在P=6×105Pa时,单个制动器最大制动力为F2 =3467kgf2.3满载制动时的地面附着力满载制动时的地面附着力是地面能够提供给车轮的最大制动力,正常情况下制动气制动力大于地面附着力是判断整车制动力是否足够的一个标准。
地面附着力除了与整车参数有关之外,还与地面的附着系数有关,在正常的沥青路面上制动时,附着系数ϕ值一般在0.5~0.8之间,我们现在按照路面附着系数为0.7来计算前后地面附着力:F ϕ前=G 满1×ϕ+G hgL×ϕ2=2200×0.7+6000×6123300×0.72=2002kgfF ϕ后=G 满2×ϕ-GhgL×ϕ2=3800×0.7-6000×9463300×0.72=1487kgf因为前面计算的前后制动器最大制动力分别为F1=3255kgfF2=3467kgf3、制动器热容量、比摩擦力的计算分析 3.1单个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散率的计算分析 前制动器的衬片面积A 1=2×πR 1×w1180×L 1=mm 2式中(L 1=100mm 摩擦片的宽度 w 1=110°) 后制动器的衬片面积A 2=2×πR 2×w2180×L 2=mm 2式中(L 2=100m m 摩擦片的宽度 w2=) 比能量耗散率e 1=GV 124tA 1β= e 2=GV 124tA 2β=上式中:G —满载汽车总质量V 1—制动初速度,计算时取V 1=18m/s β—满载制动力分配系数 t —制动时间,计算时取t=3.06s鼓式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散率以不大于1.8W/mm 2为宜,故该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散率满足要求。
12吨机车制动距离及拉车数演算

CDXT 2-12(J)型蓄电池机车制动距离及拉车数验算1、按电机车粘着条件计算车组重力。
考虑在电机车牵引重车组沿上坡起动加速时所需的牵引力,不超过粘着条件所充许的极限值计算车组重力。
F=(P+Q zh )(W ′zh +jp+110a ) ≤1000Ψ·Pn Q zh ≤ai W Pn R zh 110ψ·1000++-P(KN)式中:Qzh ——重车组重力,KNP ——机车重力,KN ,查电机车技术数据表得P=120KNPn —电机车粘着重力KN 查电机车技术数据表得Pn —120KNΨ——粘着系数,撒沙起动Ψ=0.24W ′zh ——重列车起动时阻力系数,经表《列车运行基本阻力系数》查得Wzh=13.5i P ——轨道线路平均坡度(一般为3%)的千分值 a ——列车起动加速度,一般取a=0.04m/s 2. Q zh ≤1000×120×0.24/13.5+3+110×0.04-120(KN) Q zh ≤1377.9904306-120 Q zh ≤1257.9904306≈1258 (KN)算出列车牵引的重车组重力后,用下式求得出矿车个数。
n=gm m Q z zh)(100011+ 式中:m z1——每个矿车自身质量,kg 查《煤矿用标准矿车技术特征》表得m z1=1800kgm 1——每个矿车载货量,kg ,经上表查得m 1=3000kg 结果取其整数g ——重车加速度取10m/s 2n=1000×1258/(1800+3000)×10=1258000/48000=26.2083333(辆)≈26辆试取n=15个(本设计首先是按n=29个计算的,由计算知,牵引电动机发热条件不能满足要求,故在此试取15个) 2、根据牵引电动机的发热条件对上述结果进行验算。
即要求牵引电机的等值电流值不超过它的长时电流值亦即。
I dz ≤I ch式中:I dz ——等值电流(均方根电流) I ch ——电动机的长时电流电机车每个运输循环的等值电流按下式方法计算。
车辆制动距离计算公式

车辆制动距离计算公式车辆制动距离是指车辆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所行驶的距离。
这可是个在交通安全和物理学中都相当重要的概念哦!要计算车辆的制动距离,咱们得先了解几个关键的因素。
首先就是车辆的初始速度,速度越快,制动距离自然就越长。
然后是车辆的制动加速度,也就是刹车时让车辆减速的力度,加速度越大,制动距离就越短。
还有路面的状况,比如在湿滑的路面上,摩擦力小,制动距离就会增加。
那车辆制动距离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一般来说,常用的公式是:制动距离 = 初始速度的平方除以(2×制动加速度×重力加速度×摩擦系数)。
这里面的重力加速度通常取 9.8 米每秒平方,摩擦系数则取决于路面的情况。
咱们来举个例子哈。
比如说有一辆车,它的初始速度是 60 千米每小时,换算一下就是约 16.67 米每秒。
假设制动加速度是 7 米每秒平方,路面摩擦系数是 0.7。
那咱们来算算它的制动距离。
先把初始速度平方:16.67×16.67 ≈ 277.89 。
然后2×7×9.8×0.7 ≈ 96.04 。
最后用277.89÷96.04 ≈ 2.9 米。
当然啦,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理论计算,实际情况中可复杂多啦!有一次我在路上就亲眼目睹了一起跟制动距离有关的小事故。
那天天气不错,路上车也不算多。
我正走着,突然听到一阵急刹车的声音,扭头一看,一辆小轿车差点就追尾了前面的一辆SUV。
后来听司机们在那讨论,原来是小轿车司机没注意跟车距离,前面的SUV 突然减速,他刹车踩晚了。
小轿车司机还一个劲儿地说:“我以为能刹住呢,没想到这距离不够啊!”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解制动距离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咱们开车的时候可得时刻注意这制动距离。
别跟车太近,尤其是在高速上。
而且要定期检查车辆的刹车系统,保证刹车能正常工作,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把车稳稳地停下来。
总之,车辆制动距离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了解它对于保障我们的出行安全可是非常重要的哟!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平平安安出行!。
900吨运梁车设计计算书

900吨运梁车设计计算书作者:网络发布日期:2010-6-16 [ 收藏评论没有找到想要的知识 ] 一、发动机功率确定(一)、运梁车技术参数:自重:300吨载重:900吨空载速度:0~10Km/h重载速度:0~5Km/h轴线数:16轮胎数量:64轮胎型号:上海双钱26.5R25轮胎空载半径: 0.873m轮胎满载半径: 0.764m最大纵坡:5%,横坡4%活动小车牵引速度:0~3m/min(二)、运梁车负载牵引力计算:取地面滚动阻力系数:0.03 取加速度a=0.15m/s21.空载平地牵引力:空载平地牵引力=空载平地阻力=自重×滚动阻力系数=300×0.03=9吨2.空载平地加速牵引力:空载平地加速牵引力=空载平地阻力+空载加速阻力=自重×滚动阻力系数+自重×加速度=300×0.03+300÷9.8×0.15=13.6吨3.空载爬坡牵引力:空载爬坡牵引力=空载平地阻力+空载坡度阻力=自重×滚动阻力系数+自重×坡度=300×0.03+300×0.05=24吨4.空载爬坡加速牵引力:空载爬坡加速牵引力=空载平地阻力+空载坡度阻力+空载加速阻力=自重×滚动阻力系数+自重×坡度+自重×加速度=300×0.03+300×0.05+300÷9.8×0.15=28.6吨5.满载平地牵引力:满载平地牵引力=满载平地阻力=总重×滚动阻力系数=1200×0.03=36吨6.满载平地加速牵引力:满载平地加速牵引力=满载平地阻力+满载加速阻力=总重×滚动阻力系数+总重×加速度=1200×0.03+1200÷9.8×0.15=54.4吨7.满载爬坡牵引力:满载爬坡牵引力=满载平地阻力+满载坡度阻力=总重×滚动阻力系数+总重×坡度=1200×0.03+1200×0.05=96吨8.满载爬坡加速牵引力:满载爬坡加速牵引力=满载平地阻力+满载坡度阻力+满载加速阻力=总重×滚动阻力系数+总重×坡度+总重×加速度=1200×0.03+1200×0.05+1200÷9.8×0.15=114.4吨(三)、运梁车转向阻力计算:取轮胎滚动摩擦系数=0.03 轮胎滑动摩擦系数=0.7原地转向阻力矩=转向桥负荷×[轮胎滚动摩擦系数×轮胎接地面中心到转向中心线与地面交点间的距离+轮胎滑动摩擦系数×0.5×SQRT(轮胎空载半径的平方-轮胎重载半径的平方)的开平方]其中:转向桥负荷=总重÷转向桥数量=1200÷32=37.5吨轮胎接地面中心到转向中心线与地面交点间的距离=轮距÷2=1.25÷2=0.625m原地转向阻力矩=61224N.M(四)、运梁车活动小车阻力计算:取钢轮与钢轨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05 传动效率为:0.9活动小车牵引力=载重量×钢轮与钢轨之间的摩擦系数÷传动效率=450×0.05÷0.9=25吨(五)、运梁车发动机功率计算:取传动效率为:0.81.行走时最大功率重载平地时发动机功率=重载平地牵引力×重载速度÷传动效率=36×9.8×5000÷3600÷0.8=612.5Kw2.转向功率取转向速度:0.4r/min转向功率=转向桥数量×转向阻力距×转向速度÷9550÷传动效率=32×61224×0.4÷9550÷0.8=102.5Kw3.活动小车需要功率活动小车需要功率=活动小车牵引力×活动小车牵引速度÷传动效率=25×9.8×3÷60÷0.8=15.3Kw4.需要发动机总功率取发动机储备系数为1.2发动机总功率=(行走时最大功率+转向功率)×1.2=(612.5+102.5) ×1.2=858Kw二、行走闭式液压系统元件确定(一)、运梁车马达减速机选型计算:1.最大阻力距最大阻力距=最大牵引力×驱动半径=96×1000×9.8×0.764=718771.2N.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机车牵引力计算——
由:机车持续粘着牵引力=机车粘重×许用粘着系数
得 f= G1μg=45T×0.254×9.8=112KN
其中:
f---机车持续粘着牵引力(KN)
G1—机车粘重(kg);
μ--许用粘着系数(交流机车:取0.2—0.33);此处取0.254
g----重力加速度(9.8 m/s2)。
机车牵引重量、牵引力和坡度等的关系如下所示:
G2=[F/(μ1+μ2)]- G1
其中:
G1—机车粘重(kg);
G2—牵引重量(kg);
μ--许用粘着系数(交流机车:取0.2—0.4,取0.26);
μ1--坡道阻力系数(x‰=x/1000);此处取60‰
μ2 -列车运行阻力综合系数,包括滚动阻力系数、轴承摩擦阻力系数、同轴车轮直径差引起的滑动摩擦阻力系数、车轮轮缘在直道或弯道时与钢轨摩擦的阻力系数、车辆振动或摇晃引起的能耗及空气阻力、轴对安装平行度误差引起的差滑阻力系数、曲线离心力引起的侧滑阻力系数等等(取0.006---0.012,取0.008)。
a—列车平均加速度(m/s2,取0.005)。
g----重力加速度(9.8 m/s2)。
故45T机车牵引重量表:
2、机车制动距离计算
机车编组制动距离的计算比较复杂,和轨面情况、机车粘重、牵引重量、机车速度、坡度、驾驶员技能水平等密切相关。
在3.5%轨道上45T电机车满载时的理论制动距离计算:
(G1+G2)a= (G1+G2)g(μ1+μ2)+4Fμ3
其中:
a-----机车加速度(m/s2)
G1=45T—机车粘重(kg);
(牵引重量=4台 18方渣土车+1台8方砂浆车+2 G2=195.6T—牵引重量(kg);
台15T管片车,即G2=4×10.3+4×18×2+1×5.8+2×2.3=195.6T)
F=85—机车单轮制动力(KN)
μ1 -坡道阻力系数(x‰=x/1000,上坡为正下坡为负,此处取-0.035);
μ2 -列车运行阻力综合系数(取0.008)
μ3 -闸瓦与车轮之间摩擦系数(取0.24)
g----重力加速度(9.8 m/s2)。
得:a=0.0745
取机车行驶速度v=6km/h时,得出制动距离s:
s=vt+v2/2a=(6/3.6)×2+(6/3.6)2/(2×0.0745)=21.97m
t----操作人员的反应时间(取2s)
取机车行驶速度v=8km/h时,得出制动距离s:
s=vt+v2/2a=(8/3.6)×2+(8/3.6)2/(2×0.0745)=37.44m
t----操作人员的反应时间(取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