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沪教版)教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沪教版)教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沪教版)教案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联想

课题名称:第1课树叶的颜色

?知识要素

形的联想与创造

?技能要求:

对树叶裁剪、拼贴或添画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课件演示,发现树叶中隐藏的变化与美丽

实践与创造:通过对树叶联想,制作独创画面

欣赏与评议:能从主题、构图、色彩等方面进行评价欣赏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进行各种有效联想

?教学难点

树叶的创意

?教学过程

一.讨论与导入

1.四人一组讨论欣赏各自带来的各种形状的叶片。

2.屏幕放一片特征明显的叶片,让学生联想,起到启发的作用。

3.准备放大镜,让学生在放大镜下观赏树叶。

4.提问:这些树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你有什么想法(允许学生有各种想法)二.欣赏与议论

1.屏幕展示有树叶联想制作而成的美术作品一两幅。

2.课件分解作品完成的过程。

3.出示课题,学生畅谈自己的创意。(注意如果作品展示过多会限制学生的创意)三.构思与绘制

1.在底版纸上摆放形状不同的树叶进行联想。

2.教师提出不同层面的作业要求。

3.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并按自己的意愿,完成作业。

(教师提示:尽量不和别人的画面雷同。)

四.展示与设想

1.作业展示,相互欣赏,发现别人有创意之处。

2.教师提问:要是再给你一次创作的机会,你会有新的联想吗什么联想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联想

课题名称:第2课鞋子的联想

?知识要素

了解鞋子的结构

?技能要求:

运用线条的疏密描绘鞋子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通过写生,发现鞋子的“点、线、面”

实践与创造:根据鞋子的外形,进行一定情节联想创作

欣赏与评议:从色彩、构图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富有创意的联想

?教学难点

线条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讨论与导入

1.屏幕展示学生写生的各式鞋子的线描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2.用课件解剖鞋子的结构,让学生充分了解鞋子的造型。

3.介绍写生要点。

二.欣赏与议论

1.教师演示自己的创意。

2.引导学生欣赏书本范图。

3.提示鞋子想象的切入点。

4.表现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三.构思与绘制

1.提示学生认真观察细微之处,尽可能画仔细。

2.允许学生从局部开始描述。

3.鞋子在画面上不要太方正。

4.创作与众不同的作品。

四.展示与设想

1.教师提供学生作业展示场所。

2.学生简单口述画面创意。

3.师生各自推荐喜欢的作品,并说明理由。(主题、创意、色彩、构图)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贴出来的世界

课题名称:第3课送给老师的花

?知识要素

色块的疏密组织

?技能要求:

剪与撕等拼贴技能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撕贴的快乐,发现拼贴的美

实践与创造:通过剪和撕拼贴方法设计一幅节日盆花

欣赏与评议:欣赏作品,交流各自的制作经验

?教学重点

花与花盆的设计与众不同

?教学难点

不同材料和色块的搭配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与交流

1.课件展示范画,介绍创意之处和色块搭配的最美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发现与尝试

1.归纳意见,引导认识盆花的制作方法及其他物品如何来进行装饰以及色彩搭配。2.启发学生设计一幅独特的盆花。

3.学生尝试用构图画出来。

三.构思与绘制

1.确定制作方案,进行制作:

①选择形式;

②选择材料;

③画出草图;

④选择表现方法;

⑤注意色彩的搭配。

2.教师辅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展示与设想

1.展示自己的作品,分析存在问题。

2.能否发现别人的创意之处吗说一说。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贴出来的世界

课题名称:第4课拼贴人物

?知识要素

色块之间的搭配

?技能要求:

色块的拼贴组合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表现生活环境中的人物,体验形式美感

实践与创造:通过五官和动态来表现人物的神态与心情

欣赏与评议:相互欣赏作品,评论作品的成功与失败

?教学重点

人物五官、发型的表现

?教学难点

色彩搭配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与交流

1.教师出示范画,让学生说说各种制作方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展示制作方法,激发学生制作兴趣。

3.小组讨论,交流制作方法。

二.分析与感受

1.教师归纳学生意见,分析作品美在何处分析头发面部与五官如何表现。2.让学生感受拼贴与绘画的不同之处。

三.创作与辅导

1.学生制作:

①选择材料;

②画草图;

③选择表现方法;

④运用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

2.尝试探索应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拼贴画面。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

2.自评作品,鼓励学生的自信心。

3.交流、欣赏、互评。

4.教师总评。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走近大师

课题名称:第5课跳跃的三原色

?知识要素

了解三原色的组合,感受间色

?技能要求:

学生调色、配色技能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感受三原色,发现自己表现色彩的才能

实践与创造:借助丰富的想象,创作自己喜欢的画面

欣赏与评议:从各方面去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教学重点

三原色的搭配

?教学难点

画面的构思与水分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展示大师作品,并介绍大师生平和作品特点。

2.欣赏、讨论,交流对大师作品的感受。

3.分析作品所呈现的节奏感。

二.实践与制作

1.教师示范水粉画的技能技巧。

2.学生临摹书本范画。

3.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

三.交流与再创作

1.允许学生按大师的用色方法进行再创作。

2.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以启发他人。

3.给画的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学生继续提供画纸,以便再创作。4.教师帮助能力相对欠缺的学生完成作业。

四.欣赏与问题

1.因作业颜色未干,提供面积展示时,用电吹风吹干。

2.欣赏、评论同学画的创意和优点。

3.问题:因水分的原因,三原色之间的互相衔接会产生什么结果单元主题:第三单元走近大师

课题名称:第6课用间色画的画

?知识要素

了解间色的组合,感受复色

?技能要求:

运用水粉画技巧写生盆花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通过图片欣赏,发现常见物品中的美

实践与创造:用间色和原色写生盆花,并添加自己的创意

欣赏与评议:从色彩和用笔方面去评价自己与他人作品

?教学重点

知道间色的形成,并能运用

?教学难点

间色的调和,构图的安排

?教学过程

一.示范与欣赏

1.教师示范三间色形成的过程,用课件做出三间色的来源。

2.学生试着在纸上调出三间色。

3.教师出示由三原色和三间色创作的作品给学生欣赏。

二.构思与构图

1.欣赏盆花,并讲解盆花的基本结构。

2.讲解如何安排画面(构图)。

3.分析三原色和三间色在盆花的表现上如何安排。

4.画出盆花的铅笔小构图。

三.创作与修正

1.提醒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后再动笔。

2.直接用单色起稿,要求构图饱满。

3.颜色水分适中,不宜太干或太湿。

4.涂好的颜色不宜修改,以免弄脏画面。

四.展示与评价

1.完成的作品平放在地面上。

2.相互欣赏并评论。

3.推荐喜欢的作品并说明为什么。

4.谈谈对水粉画的感受。

单元主题:第四单元爱护文物

课题名称:第7课走进古代壁画

?知识要素

间色与复色应用,色彩搭配

?技能要求:

水粉涂色的基本技法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感受古代壁画,发现壁画的特点

实践与创造:了解壁画色彩特点,临摹壁画并填补残缺

欣赏与评议:欣赏壁画内容、色彩、造型,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人物动态造型

?教学难点

人物神态的塑造

?教学过程

一.故事与导入

1.课件导入壁画故事,教师讲解故事。

①欣赏古代壁画作品。

②以壁画《九色鹿》的动画故事为中心,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变迁。

2.插放资料片《敦煌莫高窟》,从自然景观介绍敦煌。

二.感受与交流

1.以小组讨论所知道的古代壁画,有哪些内容和作用。

2.小组代表发言,说一说对古代壁画的印象以及这些壁画的作用。

三.实践与指导

1.修补壁画,为其填色:

①根据提供的线描壁画原稿,临摹壁画色彩,注重感受,可用原色、间色或复色。

②为壁画残缺部分补画,根据临摹的色彩感觉进行色彩的延伸(填色)。

2.发挥对壁画色彩的感受,可凭自己的感觉去临摹和填色。

四.展示与评价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并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

提问:你觉得哪些颜色更能表现壁画的古朴美。

2.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对色彩效果不同的作业进行讲评,对大胆的作品给予鼓励,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单元主题:第四单元爱护文物

课题名称:第8课感受汉代陶俑

?知识要素

人物造型的夸张

?技能要求:

泥工综合技能的运用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泥工的乐趣,了解汉代陶俑的造型特征

实践与创造:抓住形象特征,运用概括方法,塑造人物

欣赏与评议:观摩和评论同学的作品

?教学重点

人物动态造型

?教学难点

人物神态的塑造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欣赏

1.欣赏《陶俑》图片,并讨论作品所表现的是什么人物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2.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特点,模仿表演人物动作。

3.比较陶俑中的人物造型与现实中的人有何区别。

二.分析与感受

1.了解人体大致的比例关系,坐姿与立姿的大体比例。

2.陶俑的造型很夸张,然而夸张的的重点在哪几个地方

三.制作与指导

1.学生讨论制作步骤,先整体后局部。

2.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制作方法。

①团块捏塑:塑造人像时,可先仔细观察人物动态,然后按照人体结构的四大部分用大团块来

处理,分别塑头部、躯干、四肢等有动态的造型,各部分要接牢,整个比例大小要相配。

②拼接:处理局部细节,采用拼接、添加等方法。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尝试。

四.展示与评价

1.交流制作经验:小组先讨论,对他人作品发表看法。

2.各小组选代表发言评价,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对有创意的作品加以表扬和鼓励。

单元主题:第五单元我学剪纸

课题名称:第9课剪出生活中的乐趣

?知识要素

多折剪及阴阳剪

?技能要求:

运用多种剪刻方法进行制作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发现剪纸的特点和规律,体验剪纸的乐趣

实践与创造:运用剪刻方法,创作多种形式的剪纸作品

欣赏与评议:欣赏民间剪纸作品,发表个人评价意见

?教学重点

掌握剪纸特点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剪刻出有创意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发现

1.教师剪纸示范,或运用课件展示剪纸的方法。

2.比较认识剪纸形象与绘画形象有何区别。

3.比较民间剪纸与马蒂斯剪纸的特色。

4.归纳小结:剪纸造型特点是形象概括、夸张、装饰性强、对比鲜明。二.尝试与交流

1.多媒体展示最早的北朝时期的剪纸作品,了解猴团花和马团花的特色。2.总结剪纸的方法:对称剪刻、阴刻、阳刻。

3.欣赏剪纸作品,讨论作品表现哪些内容,纹样对形象的美化装饰作用。三.创作与实践

1.多媒体演示制作步骤。

2.学生尝试模仿制作,交流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根据学生不同能力,可选择对称剪、多折剪、阴阳剪等方法。

四.展示与评论

1.把作品展示出来。

2.以小组讨论,并发表个人看法。

3.教师总结,对剪得好、讲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

单元主题:第五单元我学剪纸

课题名称:第10课剪出成语中的故事

?知识要素

剪纸基本纹饰的运用

?技能要求:

掌握阴剪、阳剪与综合剪方法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剪纸的乐趣,了解成语故事

实践与创造:用剪纸创造成语故事形象,并发挥创造力

欣赏与评议:欣赏剪纸作品,评议造型手法

?教学重点

创作成语故事中的形象

?教学难点

概括、简洁、生动地表现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游戏

1.成语接龙游戏比赛。

2.看图说成语。

3.剪纸成语故事形象与绘画形象的区别。

二.发现与思考

1.同一成语故事,能构思出哪些不同的设计

2.同一成语故事的同一设计,又有哪些不同的创作方法

三.制作与指导

1.启发学生构思设计自己心中的成语故事形象。

2.可运用多种剪纸方法创作形象。

3.辅导时,注意纠正学生设计复杂,不宜剪刻的现象。

4.提示学生在抓大的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用月牙、锯齿等纹饰表现形象。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分别评选出小组的“创新奖”和“巧手奖”。

2.将作品互赠同学,增进友谊交流。

3.教师选择制作精细和构思新颖的作品进行点评。

单元主题:第六单元彩墨天地

课题名称:第11课汉字变成画

?知识要素

浓淡墨的组合

?技能要求:

用淡墨与焦墨表现文字的变化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焦、淡墨的变化,发现汉字演变过程

实践与创造:运用文字与图形的组合成有趣的画面

欣赏与评议:在欣赏与交流中感受书法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

淡墨与焦墨的运用

?教学难点

文字与绘画的组合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尝试

1.出示一些古汉字,猜一猜,认一认。

2.了解汉字丰富的内涵及其简述其演变过程。

3.学生尝试用一种字体书写成语或名句。

二.欣赏与发现

1.欣赏由焦、淡墨完成的书法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2.通过尝试与交流,知道先画淡墨,再写焦墨所形成的浓淡层次。3.讨论文字与绘画的关系,知道色彩的运用使画面更生动。

三.讨论与实践

1.欣赏、讨论同龄人的国画作品,感受笔墨变化。

2.小组交流自己的构思。尝试运用文字与绘画完成画面。

①注意笔墨变化;

②大胆构思,联想丰富;

③注意构图饱满。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作品,根据作业要求讲评作业。

①自评:说说自己作品的得意之处;

②互评:谈谈你所喜欢的作品;

③教师小结:以鼓励为主,表扬学生作业的独创性。

2.交流对汉字的认识与感受。

单元主题:第六单元彩墨天地

课题名称:第12课让生活添光彩

?知识要素

花的基本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技能要求:

用不同笔墨和色彩表现花卉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感受千姿百态的花卉造型,发现生活中的美

实践与创造:了解花的基本结构,表现自己喜欢的花

欣赏与评议:欣赏交流,感受大胆用笔创造的质朴美

?教学重点

学会观察植物的局部纹理

?教学难点

不同特征的花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引导与尝试

1.

2.

二.观察与讨论

1.观察几种常见花卉(照片和实物):

①了解花的基本结构;

②发现花头的构造,不同花中花朵的造型及叶子的区别。

2.讨论:可以用哪些笔墨方法表现花朵

①先勾勒线条,再点花蕊,如花瓣的外形与花茎;

②勾线后填色;

③直接侧锋表现花瓣,再添加花茎与花蕊;细小的花可直接点出等。三.构思与绘制

1.教师出示几幅画家以不同的花为题材的作品,学生欣赏。

2.对比、分析画家画花的不同风格,感受画中花朵的表现方法及画面中墨色的处理。3.学生尝试用彩墨画花,要求:

①根据画的结构,用自己的方法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花,鼓励创造性的表现;

②注意枝条的变化;

③适当添加背景,加以衬托与渲染。

四.展示与设想

1.展示学生作品。

2.自评:说说自己的画花方法。

3.互评:交流自己对同学作品的看法。

4.教师小结:肯定学生作品中花的不同表现方法。

5.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生活。

单元主题:第七单元我们的校园

课题名称:第13课老师和同学

?知识要素

了解人体大致比例

?技能要求:

用线条表现站立的人物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通过写生发现人有不同的特征

实践与创造:用线表现画人的方法

欣赏与评议:欣赏并评论自己与他人的作品

?教学重点

人物的动态

?教学难点

人物的比例

?教学过程

一.引导与观察

1.小朋友在升旗仪式上是什么姿势能做做看吗成人和小朋友在个子上有什么区别

2.出示人体比例图,让学生了解观察大人与小孩的区别。

3.教师出示各种图片让学生辨别别人的大小、高低、胖瘦等特征。

二.了解与写生

1.构图是使整个形象在纸上要有合适的位置,不要太大或太小。

2.写生时要全神贯注,动作迅速,注意线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3.侧面的人可先画背的动态,再画头和全身,正面的人可从头开始。

三.提示与辅导

1.作画时可根据对象决定画几个头高的比例。

2.从纸的上端起笔(示范),整张纸画满,头不要画太大,以免头大身体短。

3.画衣服褶皱时不能乱画线条,根据人体动态来寻找,主要的大褶皱画,次要的可省去。4.仔细分析人物身上的线条疏密。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作业,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重点放在比例方面,其次是线条表现。

2.学生互评,教师总结,评论时尽量找出别人的闪光点。

单元主题:第七单元我们的校园

课题名称:第14课我们来画树

?知识要素

“树分四枝”叶有不同形状和大小

?技能要求:

能画出线条的疏密对比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通过写生树木,感受发现它的自然美

实践与创造:掌握写生树木的方法,并可大胆取舍

欣赏与评议:欣赏评论自己或别人写生的树木

?教学重点

树枝的前后穿插

?教学难点

树叶的疏密变化

?教学过程

一.引导与观察

1.引导让学生仔细观察树木的结构特征。

2.用手摸摸树皮,看清树皮的纹理,体验树皮的质感、手感。

3.绕树走几圈,看清楚暴露在外的树根是什么样子

4.抬头看看树叉的生长方向,树叶的形状及组织排列。

二.了解与写生

1.欣赏同龄人写生树的作品。

2.教师演示画树从下往上画的方法。

3.学生尝试写生,注意构图。也可以仅仅画树干或树叶。

三.指示与辅导

1.让学生知道树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美的造化。

2.线条不要画得软、油、滑,要有节奏、粗细、疏密。

3.观察树木越往上越细,分枝时先画前再画后,懂得取舍,画树叶注意聚散。四.欣赏与评论

1.自评作业的优缺点,同时也能说出不足。

2.小组互评,并说出画树的要注意的问题。

3.教师选择有特点的作业讲评。

单元主题:第七单元我们的校园

课题名称:第15课校园一角

?知识要素

掌握平行透视和近景与中景

?技能要求:

线条的各种表现方法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近大远小、近高远低,发现透视规律

实践与创造:在写生中运用透视原理表现物体的特征

欣赏与评议:欣赏、写生作品,评议透视的表现

?教学重点

近景与中景的表现

?教学难点

线条、色彩的协调与对比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与观察

1.引导学生参观校园。

2.让学生边看边讨论哪一处角落最美为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选景要有主题,要有近景、远景的区别。

二.发现与思考

1.结合上节课写生的树,说说建筑物在树的陪衬下有什么不同

2.观察时发现近、中景有什么透视变化如何取景

3.在色彩、造型、线条上有什么区别

三.写生与辅导

1.画建筑一般从上开始,注意平行透视中“近高远低、近大远小”的变化。

2.如近景是建筑、中景是树木,先画建筑后画树木。

3.注意线条变化,运用疏密区别近景与中景。

4.记号笔是黑色,所以可选用比纸淡的色彩先涂,以此黑、白、灰的距离。

四.欣赏与评议

1.学生自评: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

2.小组互评:分析别人作品的优点。

3.教师总评:选择有特点的作品分析,线条的组合、色彩的搭配、景物的取舍等是否美美在哪里

单元主题:第八单元电脑给我新本领

课题名称:第16课春天里的故事

?知识要素

图片反转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风筝的造型特点

实践与创造:设计风筝的图案及色彩

欣赏与评议:介绍风筝的一些相关知识,交流感受

?教学重点

风筝的外形及图案的设计

?教学难点

对称轴的确定及粘贴时的水平翻转

?教学过程

一.交流与尝试

1.教师出示不同造型的风筝供学生欣赏。

2.多媒体展示有关风筝的图片及风筝的资料。

3.教师演示半个风筝外形的画法。

4.讨论水平翻转命令的用法。

5.学生简单尝试表现风筝的外形。

二.讨论与表现

1.说说你知道的有关风筝的知识,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2.教师画出半个风筝外形,学生讨论怎么变出另一半。

3.学生观察风筝,分析风筝外形特点(形态、花纹等)。

4.结论:用复制、粘贴、水平翻转画完整风筝外形。三.想象与创造

1.通过想象画出风筝的外形,设计风筝的图案造型。2.对风筝图案填色,注意色彩面积大小对比。

四.欣赏与评论

1.通过学校局域网,进行作业的展示交流。

2.学生介绍作品,说说设计思路。

3.教师挑选有特点的作业进行讲评。

完整沪教版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已标注重点.docx

科学复习资料 能与能源 【生活实例】汽车靠动能在公路上奔驰;电风扇靠电能运转;轻轨火车靠动能前进;我们之所以要进食,是因为我们要把食物内储有的化学能转换为内能,为我们补充能量。 能以不同形式存在,如光、热、声音等。 光能:电灯、手电筒、电视机等都会放出光能。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发光体,它向外释 放出大量的光能。 热能:电炉、电热器、燃气灶等器具工作时会放出热能。热能可使受热物体温度升高。 电能:电能从发电站通过电缆输送到用户。工厂里的机器、办公室中的设备及家庭中的器具大多数使用电能。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能了。 声能:被敲击的钟或鼓会放出声能。声音越大,放出的声能越多。 动能:飞驰中的快艇、跑动中的动物等都具有动能。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 势能:打桩机的汽锤升得越高,具有的势能越大。此外,物体受压或被拉长时(例如弹簧),也储存着势能。 化学能:树木、煤、石油等物质都储存着大量的化学能。当它们燃烧时,化学能就会转化 成其他形式的能,例如光能和热能。 能的存在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中包括光能、热能、电能、声能、动能、势能和化学能 等。 能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如:储存在酒精内的化学能→光能+热能;快速搓动双手,动能→热能 +声能;动能(摇动罐子)→声能;势能(钩码升高)→动能(钩码运动)→势能;化学能(酒精)→光能+热能(火焰释放)→动能;动能(上紧发条)→势能(储在发条内)→动能等。 利用某些装置把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这些装置称为能的转化器。 利用能的转化器可以把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不同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而同一形式的能可以发生转移,比如热能。 热可以从高温的地方传到低温的地方。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当气体中的粒子受热时,它们的运动速度加快,同时粒子间的距离会增大。气体受热膨胀后,它的密度相对地比四周气体的密度小。 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而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向下移动,于是便形成对流。 当水受热时,粒子间的距离增大,热水因而膨胀,同时密度变得比冷水小。密度较小的热水向上升,而密度较小的冷水向下流回补充,形成对流。 在液体中,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固体中的粒子是有秩序地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它们只能在固定的位置附近振动。 热在固体中能从高温的一端传递到低温的一端,这种热传递的方式称为传导。 固体受热时,固体粒子会振动得更剧烈,它们通过碰撞,影响相邻的粒子,使它们振动加剧,受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热也逐渐传至低温的地方。 热的传导和对流都需要在介质中进行。 没有实物粒子存在的环境称为真空。 热的传导是通过粒子的振动而传递的;热的对流是通过粒子的自由移动而传递的。 在空气中热能也可以通过辐射传递,例如当我们围着篝火取暖时,篝火放出的热主要就是通过辐射传给我们的身体。 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不同。

小学美术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4课《入场券设计》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美术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4课《入场券设计》公开课 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入场券的组成要素;掌握文字与图案结合的构图形式及要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游戏、观察,了解入场券的组成要素和构图方法。在尝试与探索中,构思与主题相关的图文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校园文化,学会将设计落实于学习生活,除了体验设计的乐趣之外, 也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2学情分析 (一)学生技能与知识基础 关于剪贴技能,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折叠多层剪法、具象物体的剪贴法、镂空剪贴技法、剪贴与绘画结合的基本主次构图方法等。 关于色彩,学习过色彩的强烈对比搭配以及协调柔和的搭配方法。 关于设计技能,学生基本掌握物像的概括化美术表达方法如:简笔化设计、标志化设计、纹样化设计。 (二)学生生活体验基础 入场券是日常常见的物品,学生外出游玩,观看展览都会看到用到。 我校设有五彩童梦课程,学生在每天的活动都与此相关。结合校园文化资源,可让美术设计最后服务于校园文化。 (三)学生兴趣基础 小学学段的学生喜欢鲜艳的色彩,爱好剪纸、拼贴等动手活动,为本课打下了兴趣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的构图形式。 教学难点:与主题相关的图案设计。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入场券的组成要素;掌握文字与图案结合的构图形式及要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游戏、观察,了解入场券的组成要素和构图方法。在尝试与探索中,构思与主题相关的图文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校园文化,学会将设计落实于学习生活,除了体验设计的乐趣之外, 也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 2.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5,……,叫做负整数 3.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5.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1.2 因数和倍数 1.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1.3能被2,5整除的数 1.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2.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3.在正整数中(除1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 4.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 5.个位数字是0,5的数都能被5整除 6. 0是偶数 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1.只含有因数1及本身的整数叫做素数或质数 2.除了1及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3.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4.奇数和偶数统称为正整数,素数、合数和1统称为正整数 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 6.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7.通常用什么方法分解素因数: 树枝分解法,短除法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数 3.把两个数公有的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如果两个数中,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小的数 5.如果两个数是互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1 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2.几个数中最小的公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只要把它们所有的公有的素因数和他们各自独有的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 4.如果两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 5.如果两个数是互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第二章分数 2.1分数与除法 1.一般地,两个正整数相除的商可用分数表示,即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除数 用字母表示为p÷q= p q (p、q为正整数) 2.2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分数的值不变 2.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3.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2.3分数的比较大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册)美术全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点、线、面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

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完整版

五年级上册任课:

第1课肖像艺术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如何掌握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常规。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教师的动态速写范画让学生观看,接着向学生讲解速写的涵义。 速写是有记录生活,为创作准备素材之用,也是绘画的一个门类,这要求以迅速、概括的方法描绘对象,通常是用简洁的线条来记录各种形象和动态的。 2、根据教材分析,讲述人物动态的运动规律和动态速写的基本方法。 人的动态千变万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摆而形成的,如颈、腰、肩、肘、膝等主要关节,每个关节的转动屈伸均有一定限度和范围,在活动中人体的重心经常移动,身体的不平衡与平衡相互交替,这就形成各种有节奏的优美的动作。 速写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把人物的动态特征准确的描绘下来。 3、挂出教师预先绘制的动作速写过程图,并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学生明确速写过程(从动态线开始,然后再画其他,从整体到局部)。在示范时,注意向学生讲解人体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运动规律和袋子体重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人体比例及速写步骤。 三、学生速写。 (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观察掌握人物动作的大势早,经过分析找出动作的重心、支撑点和动作特征的动态线,然后在画面定位,用简括的线条轻轻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 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分组互画,每组选一个同学为模特儿,供同学写生。速写时间为20分钟。 四、讲评: 抓住动态的表现作重点讲评。

冀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冀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 1《美术百宝箱》 教学目标 1. 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 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 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学流程 一、引导主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中的百宝箱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哪些做法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 二、引导设计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学习活动的区别。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递进为初步的设计和装饰、组合。 三、提示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百宝箱的设计制作。展示教材提供的作品图片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实物引导大家从结构、功能以及选择的材料和装饰特色等角度去分析。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析。 如:书包,看看有哪些构造和功能,有哪些独到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怎样和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自由选择方法。 四、辅导作品 教师提出百宝箱的使用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进一步明确本课的作业内容,可以像教材提示的那样让学生设计一个“百宝箱”,也可以和平时的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单纯地定位在设计制作一个学习

档案袋,并提出统一、具体的使用要求。(提示学生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展示评价 美术“百宝箱”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学后记:这样的谈话直接切入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2《插插接接》 教学目标 1. 掌握插接的基本构成方法,设计、制作插接造型作品。 2. 通过运用插接方法制作纸雕塑,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 教学流程 一、授课 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 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教师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 3、观察范作: 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沪教版)

六年级数学教材目录(沪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一章数的整除 第一节整数和整除 1.1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2因数和倍数 1.3能被2、5整除的数 第二节分解质因数 1.4素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 1.5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第二章分数 第一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1分数与除法 2.2分数的基本性质 2.3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二节分数的运算 2.4分数的加减法 2.5分数的乘法 2.6分数的除法 2.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第三章比和比例 第一节比和比例 3.1比的意义 3.2比的基本性质 3.3比例 第二节百分比 3.4百分比的意义 3.5百分比的应用 3.6等可能事件 第四章圆和扇形 第一节圆的周长和弧长 4.1圆的周长 4.2弧长 第二节圆和扇形的面积 4.3圆的面积 4.4扇形的面积 第一章整数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

2.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5,……,叫做负整数 3.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5.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1.2 因数和倍数 1.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1.3能被2,5整除的数1.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2.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3.在正整数中(除1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 4.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5.个位数字是0,5的数都能被5整除 6. 0是偶数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1.只含有因数1及本身的整数叫做素数或质数 2.除了1及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3.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4.奇数和偶数统称为正整数,素数、合数和1统称为正整数 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6.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7.通常用什么方法分解素因数: 树枝分解法,短除法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沪教版牛津上海小学六年级上册英语阅读试题及答案

沪教版牛津上海小学六年级上册英语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 1.阅读理解阅读理解(A) Sydney is a big city but not the capital in Australia.It's in the east of Australia.There are many museums and parks in Sydney.Sydney Opera House is very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People can watch excellent shows there.There are also many wonderful beaches there.People can swim in the sea.Tourists can see koala bears,kangaroos and other interesting animals at the zoo in Sydney.Koala bears and Kangaroos are the animals in Australia.The seafood there tastes great, too.It takes 7 hours to get there from Hongkong Airport.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一下内容是否正确。 (1)Sydney is the capital city in Australia. (2)We can go to Sydney Opera House to watch shows. (3)There are only kangaroos and koala bears in Australia. (4)We can fly to Sydney from Hongkong. (5)Tourists can eat seafood in Sydney. 【答案】(1)0 (2)1 (3)0 (4)1 (5)0 【解析】【分析】大意:介绍澳大利亚悉尼的城市文化。 (1)根据Sydney is a big city but not the capital in Australia可知,悉尼不是澳大利亚的首都。故选错误。 (2)根据Sydney Opera House is very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People can watch excellent shows there可知,人们确实可以在悉尼歌剧院观看表演。故选正确。 (3)根据Koala bears and Kangaroos are the animals in Australia可知,考拉跟袋鼠是澳大利亚的动物,但不是唯一的。故选错误。 (4)根据It takes 7 hours to get there from Hongkong Airport可知,从香港机场飞到悉尼需要7小时。故选正确。 (5)根据People can swim in the sea可知,人们可以在悉尼海边游泳。故选错误。 【点评】考查阅读理解。首先通读全文,理解大意。其次阅读问题,根据题干信息找出相关句子进行判断。 2.阅读理解阅读短文,为Kitty和Joe选择相应的食物 Kitty:What did you have for breakfast,Joe? Joe:I had some noodles for breakfast.What about you,Kitty? Kitty:I had a sandwich and a glass of milk for breakfast.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

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得分: 一.根据图片句意及首字母的提示,填入句中所缺的单词。(每小题2分,共20分) 1.I like fast food very much.I want that h__ . It’s nice. 2.I had some v for lunch today. 3.My uncle has a d .She’s only five month old. 4.B are interesting insects.They are busy most of the time. 5.We live on the the E .We should love and protect it. 二.翻译词组。10分 1.出生 2.少量的 3.在过去 4.睡着 5植树 三.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的词填入句中。10分 1.Kitty was a baby. She was about six month old. 2.Petter and Joe often play sports. They are strong and . 3.Now there are only about ten blue whales in the world. 4.Beijing is the of China. 四.连词成句,注意标点符号与大小写。20分 1.We/see/a/shall/go/weekend/film/this/and/?

2.Cars/I/a lot of/I/ saw/interesting/. 3.should/animals/killing/stop/we/. 4.We/trees/from/wood/get/. 5.efriends/some/countries/in/different/I/have/. 五.选择填空,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中。20分 ()1. The fish is swiming . A.slow B. Slowly C.slower D.slowest ( ) 2. A makes sick people better. A.nurse B. Pilot C. Postman D. Doctor ( ) 3.We a Car Museum yesterday. A.visit B. Visited C. visits D.will visit ( ) 4.John:What did you have for breakfast this morning ? Peter:I some rice and vegetables. A.has B. Have C.had D.eat ( ) 5.There a park in the past. A.is B. Are C.was D.were 六.选择正确的答句,序号写在括号中。10分

五年级美术上册 我喜欢的卡通画教案 沪教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我喜欢的卡通画教案沪教版 过程与方法:欣赏、思考、讨论、练习、自我评价与老师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增添学生的幽默与智慧,激发学生寻找生活的神奇与乐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学重点:卡通画的特点教学难点:突破学科本位,建立学科间互相联系,实行跨学科的探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工具多媒体电脑、学生自备卡通画书、课本。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组织教学(课前准备)●导入新课前后单元知识联系:对上单元学习的表现手法进行简单的回顾以及和本节课学习的卡通画进行对比,引出对卡通画的介绍。 ●播放卡通片《巴布豆》结束后提问提问①:同学们喜欢不喜欢这部卡通片?让学生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 提问②:该卡通片在表现人物的各种形态上用了什么特殊手法? 学生回答:“……”老师暂不总结。 老师: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课题,同学们刚才回答的正确与否,等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卡通片后在来告诉大家。让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卡通画书,仔细分析。

总结:卡通画的特点夸张变形、生动幽默、语言简洁、色彩鲜艳。 材料:夸张变形是卡通画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夸张变形能使画中的人物(或动物)的特征更加鲜明、更加典型且富有感情,并有着加强叙事和传情的效果,它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意识地摆脱自然的束缚,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使原形得以突变,从而创造出形式美、理想美的艺术形象,并使其更新颖、更别致、更独特也使所描述的动画故事扣人心眩。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这是很有道理的。因此,夸张是卡通画的灵魂。 ●教师示范在做卡通形象设计时,可以从某个局部入手进行夸张,例如:鼻子、眼、嘴、头发等。 设计好形象后在来进行表情的设计。 学生练习设计一个卡通人物形象并表现他(她)的高兴、痛苦、愤怒、疲倦的表情,老师巡回辅导。 学生自评作业并进行课堂总结 作业完成请两三位同学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并将自我评价形成的肯定意见在下列评价项目中以“√”的形式呈现。 有想法有个性有特点有情趣有影响

沪教版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已标注重点)

科学复习资料 能与能源 ●【生活实例】汽车靠动能在公路上奔驰;电风扇靠电能运转;轻轨火车靠动能前进;我 们之所以要进食,是因为我们要把食物内储有的化学能转换为内能,为我们补充能量。 ●能以不同形式存在,如光、热、声音等。 ●光能:电灯、手电筒、电视机等都会放出光能。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发光体,它向外释 放出大量的光能。 ●热能:电炉、电热器、燃气灶等器具工作时会放出热能。热能可使受热物体温度升高。 ●电能:电能从发电站通过电缆输送到用户。工厂里的机器、办公室中的设备及家庭中的 器具大多数使用电能。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能了。 ●声能:被敲击的钟或鼓会放出声能。声音越大,放出的声能越多。 ●动能:飞驰中的快艇、跑动中的动物等都具有动能。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具有的动能 越大。 ●势能:打桩机的汽锤升得越高,具有的势能越大。此外,物体受压或被拉长时(例如弹 簧),也储存着势能。 ●化学能:树木、煤、石油等物质都储存着大量的化学能。当它们燃烧时,化学能就会转 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例如光能和热能。 ●能的存在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中包括光能、热能、电能、声能、动能、势能和化学能 等。 ●能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如:储存在酒精内的化学能→光能+热能;快速 搓动双手,动能→热能+声能;动能(摇动罐子)→声能;势能(钩码升高)→动能(钩码运动)→势能;化学能(酒精)→光能+热能(火焰释放)→动能;动能(上紧发条)→势能(储在发条内)→动能等。 ●利用某些装置把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这些装置称为能的转化器。 ●利用能的转化器可以把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不同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而同一形式的能可以发生转移,比如热能。 ●热可以从高温的地方传到低温的地方。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当气体中的粒子受热时,它们的运动速度加快,同时粒子间的距离会增大。气体受热膨 胀后,它的密度相对地比四周气体的密度小。 ●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而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向下移动,于是便形成对流。 ●当水受热时,粒子间的距离增大,热水因而膨胀,同时密度变得比冷水小。密度较小的 热水向上升,而密度较小的冷水向下流回补充,形成对流。 ●在液体中,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固体中的粒子是有秩序地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它们只能在固定的位置附近振动。 ●热在固体中能从高温的一端传递到低温的一端,这种热传递的方式称为传导。 ●固体受热时,固体粒子会振动得更剧烈,它们通过碰撞,影响相邻的粒子,使它们振动 加剧,受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热也逐渐传至低温的地方。 ●热的传导和对流都需要在介质中进行。 ●没有实物粒子存在的环境称为真空。 ●热的传导是通过粒子的振动而传递的;热的对流是通过粒子的自由移动而传递的。 ●在空气中热能也可以通过辐射传递,例如当我们围着篝火取暖时,篝火放出的热主要就 是通过辐射传给我们的身体。 ●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不同。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4套)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1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两个圆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 A.也相等B.不一定相等C.无法比较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质数:20=___+____,可以填的两个数分别是()A.1和19B.10和10C.3和17 3.12米长铁丝,用去后还剩()米 A.3B.4C.9D.12 4.一份工作,甲单独做小时完成,乙单独做3小时完成,甲与乙工作效率的比是()A.8:1B.15:8C.5:24 5.甲数是240,乙数是多少?如果求乙数的算式是“240÷(1﹣)”,那么横线上的信息是()A.甲数比乙数少B.乙数比甲数少 C.甲数比乙数多 6.下面有四个算式: ①0.6+0.3=0.3 ②0.625= ③ ④3 其中正确的算式是() A.①和②B.②和④C.②和③D.①和④ 7.能与0.3:0.25组成比例的是() A.3:2B.:C.5:6 8.一个三位数41□,当□里填()时,它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A.6B.4C.2D.0 9.一双鞋卖160元,可赚60%;卖130元可赚() A.60%B.40%C.30%D.20%

10.一个半圆的半径是3厘米,这个半圆的周长是() A.9.42cm B.15.42cm C.14.13cm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1.在7007007中,左边的“7”在位上,表示;中间的“7”在位上,表示; 右边的“7”在位上,表示. 12.在10以内的自然数中,有个质数. 13.公顷的是公顷;千克的是72千克. 14.研究动物运动的专家发现,动物的小腿骨与大腿骨的长度比值可以反映该种动物的运动速度,比值越大的动物跑得越快. 动物羚羊马盐都龙小腿骨与大腿骨的长度比5:423:2559:50 上面三种动物,的速度最快,的速度最慢. A.羚羊B.马C.盐都龙 2,周长C=cm. 15.用含.π.的式子 ...表示:一个圆,r=3cm,面积S=cm 16.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 17.已知x×=y÷=z×(x、y、z都不等于0),在x、y、z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18.有两个蓄水池分别有水8立方米和12立方米,如果两个水池容量足够大,那么往其中一个水池注水立方米,才能使其中一个水池的蓄水量是另一个水池蓄水量的. 19.一种商品打八折后的利润率为20%,原来定价时的利润率是%. 三.判断题(共5小题) 20.大于0的自然数,如果个位是0,这个数一定是2,5的倍数.(判断对错) 21.5kg草莓吃去kg后,还剩4kg.(判断对错) 22.3:2和6:12能够组成比例.(判断对错) 23.如果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比为1:2,则体积比为1:4.(判断对错) 24.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5.先从下面的数中圈出合数,再把它们分解质因数.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全册)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我爱我家 课题名称:第1课我的一家 课题名称:第2课多彩的窗帘 课题名称:第3课我的像框 课题:4 贴与画的组合 课题:5 粗细的线条 课题:6 疏密的花纹 课题名称:第7课美化小纸盒 第8课立方体的组合 第9课身边的景物 课题:10 化石上的形象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我爱我家 课题名称:第1课我的一家 ?知识要素 人物特征的表现与主题创意 ?技能要求: 用各种绘画形成表现各年龄层次人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创意主题画,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全家不同年龄的人物特征,以及全家人的活动场面。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交流中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发现不同年龄的特征,表现全家人的开心场面。 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说说父母关爱自己难忘的事,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庭,以及尊敬自己父母和亲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 画面人物前后关系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尝试 1.欣赏父母、祖父母的照片,以及同龄人画的有关一家人的作品等,使学生引起

兴趣。 2.运用媒体展示三代人的头像,请学生讲讲他们不同的特征差异。 3、“夸夸我的一家人”,仔细观察人物的不同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 4、通过现场教师的头部写生、讲评,知道特征的深入刻划对表现人物的重要性。二.分析与交流 1.分析绘画过程:从整体到局部。 先画前面的人物,再画背景,注意画面的主次关系。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 2.小组讨论: ①想象我的一家合照留影时的动作和神态。 ②想象我的一家在什么地方留影? 三.绘画与创作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一家人”的故事,启发主题画创作的愿望。 2.欣赏同龄人作品(教材P40-41),简单分析画面内同,鼓励学生表现熟悉的生活。 3.绘画时每个人的位置应安排好,注意画出我的一家人年龄、性别、特征并表现出家庭的亲密融洽。 4、背景的添加可以是自己的家,也可以室外景色,画画自己生活环境一角的立体感,表现不同家居的景物,如客厅、卧室、厨房等,注意表现出立体感与空间感。四.展示与评析 1.作品展示。 2.自评:介绍自己作品中“我的一家”的故事,自我评价画面。 3.互评:哪幅画很生动?为什么? 4.教师小结并肯定学生的作业。 5、拓展:进行德育教育。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我爱我家 课题名称:第2课多彩的窗帘 ?知识要素 窗帘的功能、常用式样与色彩创意 ?技能要求: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动漫天地 课题名称:第1课感受漫画造型 课题名称:第2课我喜欢的卡通画 课题名称:第3课会动的动漫画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纸的造型 课题名称:第4课纸立体造型 课题名称:第5课装饰环境 课题名称:第6课立体面具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神州巡天 课题名称:第7课我的飞船 课题名称:第8课未来太空城 课题名称:第9课感受塞尚的构图 课题名称:第10课我学塞尚画静物 单元主题:第五单元泥偶的故事 课题名称:第11课有个性的泥偶 课题名称:第12课泥偶的故事 单元主题:第六单元彩墨天地 课题名称:第13课身边的静物 课题名称:第14课熟悉的人物 单元主题:第七单元电脑给我新本领 课题名称:第15课图形的变化 课题名称:第16课多彩的服装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动漫天地 课题名称:第1课感受漫画造型 ?知识要素 了解漫画的造型特点 ?技能要求: 用流畅的线条表现漫画特征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欣赏各种漫画造型,感受漫画的艺术特点,体验卡通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实践与创造:选择一种表现形式,临摹或创意一幅漫画 欣赏与评议:能感受评议漫画幽默、寓意、讽刺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漫画的艺术特点、造型手法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造型夸张,表现得有幽默感、有寓意或有讽刺意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请学生在课前搜集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 分小组或班级形式进行交流,介绍自己喜爱的原因。 2.教师出示优秀漫画作品,请学生欣赏并谈感受。 3.教师小结: ①漫画具有幽默、寓意、讽刺等特点。 ②漫画造型运用变形、夸张等手法,强调人物的形象特征和鲜明个性。 ③有独幅漫画、连环漫画、多分镜漫画等多种表现形式。 ④有线描、水墨、色彩等绘画方式。 二.尝试与讨论 1.学生尝试用漫画的造型特点临摹或创意一个人物造型。 2.展示、交流感受。 3.讨论:连环漫画和多分镜漫画的形式有什么不同的设计要求? 4.交流、小结: ①故事短小、有趣,表达幽默、寓意或讽刺。 ②人物造型夸张、体现个性特点。 ③画面连贯、人物形象统一。 ④分镜漫画还要注意画面的分割有新意。 三.想象与实践 1.故事的创意交流,到身边找幽默的、有寓意的、讽刺性的短小故事。 2.交流表现构思。 ①分几个画面或镜头表现。 ②每个画面或镜头中要表现出哪些情节或动作。 ③人物形象的设计,体现什么性格特点。 ④添加背景。 ⑤幽默感、寓意性或讽刺性是否强。 3.绘画草图。交流、修改。 4.涂色。 四.展示与评论 1.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构思。 2.互评,教师评议。 ①题材是否有幽默感、寓意或讽刺性? ②人物造型设计是否夸张有个性? ③画面情节安排是否连贯?创意如何?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动漫天地 课题名称:第2课我喜欢的卡通画 知识要素 了解卡通画造型特点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全册

2.1 分数的除法 一、知识点梳理: 1、把一个总体平均分为n 份后,其中的1份可用______表示,m 份可用_____表示.(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且m n ≥). 2、两个正整数p 、q _____,可以用分数表示.即_____p q ÷=,其中p 为______,q 为______. 3、 q p 读作_________,当___q =时,p q p =. 4、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方法是:将数轴上的单位长度_______等分,从0开始自左向右的第________点分点即表示分数q p 二、基础型作业: 填空题 1、 35是_____个15; 8个1 11 是_______. 2、整数a 除以整数b ,如果能够整除,那么结果是____数;如果不能够整除,那么结果可以用小数表示,还可以用___数表示. 3、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5÷13=________; 13÷5=____________. 4、把分数写成两个数相除的式子: 3 10 =_______. 5、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是_____米.(用分数表示) 6、把三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______块.(用分数表示) 7、在数轴上,把单位长度5等分,从0开始自左向右的第4个分点表示的分数是______,第8个分点表示的分数是_______. 8 看成整体1, 表示分数______. 9、 3天占一星期的___________,3天=__________星期. 10、某人用8天完成了一件工作,他平均每天完成这件工作的___________. 11、在数轴上方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整数或分数. 04 321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6(有答案)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一个数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的倍数. A.3B.2C.5D.6 2.下图中可以表示÷4计算过程的是() A.B. C.D. 3.d=8米,圆的周长是() A.16米B.5.652米C.15.7米D.25.12米 4.超市运进吨水果,已经卖了,还剩()吨. A.B.C. 5.在元旦期间,四家商场同一种商品的价格都发生了变化,情况如下.现价与原价一样的是()A.先降价20%,再涨价20%B.先涨价20%,再降价25% C.先降价20%,再降价20%D.先降价20%,再涨价25% 6.计算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正确的算式是() A.3.14×6﹣3.14×4B.3.14×(3﹣2) C.3.14×(32﹣22) 7.从323中至少减去()才能被3整除. A.4B.3C.2D.1 8.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6,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A.5:3B.5:4C.3:5D.4:45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一个数的是1.2,这个数是.

10.二十三亿九千七百万是由2个,3个,9个和7个组成的.11.从小到大写出18的所有因数. 12.有一堆含水量为20%的稻谷,日晒一段时间以后,含水量降为,现在这堆稻谷的重量是原来的%. 13.如图中,大圆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大圆的周长是cm. 14.一根绳子长米,比另一根长米,两根绳子共长米. 15.扇形是由圆的和圆上的一段围成的. 16.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都不为0),甲数:乙数=:.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7.1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是17.(判断对错) 18.1﹣,就是4个减去1个,剩下3个,等于.(判断对错) 19.“三成五”是十分之三点五,写成百分数是35%.(判断对错) 20.9:12和16:118可以组成比例.(判断对错) 21.圆的直径缩小到它的,面积也缩小到它的.(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2.把下面的数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 60 243 75 351 23.直接写得数. (1)+=(2)﹣=(3)×39= (4)0÷=(5)+﹣=(6)++﹣= 24.看图列式计算.

沪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1课《画与贴的组合》 (2) 第2课《赛龙舟》 (6) 第3课《疏密的花纹》 (9) 第4课《我的小像框》 (11) 第6课《墨点的趣味》 (15) 第7课《墨线的变化》 (19) 第8课《步行街》 (22) 第12课《泥卷动物》 (25) 第13课《恐龙时代》 (30) 第14课《美丽的花挂毯》 (34) 第15课《素雅的青花瓷》 (37) 第16课《好看的农民画》 (41) 第17课《花园城市》 (46) 第18课《美景我来添》 (50)

第1课《画与贴的组合》 1教材分析 《画与贴的组合》是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美术》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用线条装饰的画》中的第1课,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色块与线条的组合表现;单元教学目标是了解装饰画的相关知识,运用彩纸剪贴色块并用疏密的线条绘画组合的方法,制作一幅装饰画。虽然彩纸剪贴学生比较熟悉,但是要富有装饰意味,不是学生很熟悉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通过欣赏其他的装饰画以及本课优秀作业,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剪贴的形象要概括、简洁,也可夸张一些。形的变化,大小对比、色彩搭配也有一定的要求。线条的装饰与彩纸剪贴的形可有一定的呼应,注意疏密关系的处理。作业表现的形式不一定要局限于教材中的步骤图,可以从其他优秀作业中发现更多的表现形式与方法,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去选择和表现。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画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疏密的线条组成纹样并与彩纸剪帖色块组合成为装饰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把大小色块与疏密线条有机组合为装饰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彩纸剪帖与线条结合形式的装饰美感;体会艺术作品美好生活的作用。 3学情分析

2019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2019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一、教学目标: 1.探访老街的历史和文化 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关注、尊重及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用美术形式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记录或者描述。 2.难点: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老街。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教师)课件、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探访活动:探访时用的速写本或相机,写生铅笔或钢笔,收集北山街相关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料(希望与家长沟通)。课前准备钢笔或铅笔水彩的创作工具。 探访传统历史建筑文化记载表:探访的建筑物名称,值得探访的一处传统历史建筑——探访的传统历史建筑物所在的(街区) (教师)有关北山街的风光、历史文化、历史建筑的课件,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 1.导课,出示课题。 (1)对老街风光的认识和感受。课件出示老街风光。 (2)小结:老街,是一幅绝佳的江南风景画,是一条风光秀丽的街道。 (3)板书课题:悠悠老街。 2.欣赏各地著名的老街,初步感受历史老街的风光。揭示课题《悠悠老街》 3.说说自己家乡的老街的历史和故事 4.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自然风光。 5.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上各种古老建筑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历史建筑的特色。 6.引导学生欣赏一组反映老街上保留着的传统风俗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传统文化。 7.学习建议:课后和学生一起寻访老街上的传统风俗和历史建筑。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写生创作工具,已打过装订孔的画纸。 (教师)课件。 1.观看老街视频,揭示课题 2.交流:和同学一起用相机或画笔记录老街的历史和风俗文化时,有什么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