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合集下载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诗句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诗句

任务名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诗句一、介绍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的背景和意义1.1 皖南事变简介皖南事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重要武装起义,于1927年发生在中国安徽省南部的一片山区。

起义的指导者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并得到了当时红军的支持。

这场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崛起和发展。

1.2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的建立为了纪念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中国政府在事变发生的地点修建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这座陵园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占地面积较大,建筑风格独特,被视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纪念地。

1.3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的意义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作为一个纪念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不仅是对革命烈士的纪念和怀念,更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回顾和反思。

陵园中的各种雕塑、纪念碑和诗句,都凝聚着人民对革命英雄的敬意和对民族命运的期望。

二、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中的诗句回顾2.1 “英雄圣地,烈士荣光”这是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入口处的牌坊上刻有的一句诗句。

它简洁明快地表达了陵园这个圣地的意义和人们对烈士的崇敬之情。

这句诗句向人们展示了烈士荣光的重要性,激励着人们铭记历史、继续前行。

2.2 “吾尝观夜,孤光漫天”这是陵园中的一块石碑上刻有的诗句。

它形象地描绘了皖南事变时期的情景,寓意着革命英雄们在黑暗的时代中闪耀光芒,照亮希望的道路。

这句诗句让人们感受到了当时的历史氛围,激励人们珍惜现在的和平环境。

2.3 “翼翼扶苏,势欲扬飞”这是一首长诗中的一句诗句,表达了烈士们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而英勇奋斗的决心和追求。

这句诗语激励着人们珍惜今天的自由和幸福,为了民族繁荣再接再厉。

三、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的参观体验3.1 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的重要性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不仅可以了解历史,感受烈士们的崇高精神,更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通过参观陵园,人们可以深切领会到革命英雄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牺牲和奉献。

这对于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红色文化感悟

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红色文化感悟

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红色文化感悟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红色文化感悟由于工作的原因,我院经常组织重点优抚对象参观宣城市的红色景点,下面我想从几个红色景点出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感悟。

在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由入口纪念碑、主题广场、主碑纪念广场和无名英雄烈士墓四个纪念性空间序列配以皖南事变史料陈列室有机组合而成,整座陵园以 * 题写的“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纪念主碑为中心,结合山形地势,将各纪念建筑组成一个完整有序、庄严肃穆的有机整体。

陵园的入口利用两边的高岗形成了相对的两个“土阙”,成为陵园的天然门户[1]。

入口跨公路建有四座七米高具有皖南特色的石阙,四座厂阙以数字寓意新四军的四,七米高隐喻皖南事迹悲壮惨烈的七天七夜,形成了纪念性空间的第一序列。

进入陵园后,沿台阶向上约三十米,是一个不规则的小型广场。

正对面的挡土墙上镶嵌着叶飞题写的“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字碑,点明陵园的主题,形成了纪念性空间的第二序列。

从广场右转,是一条五十米长的神道,神道正对着由两个石阙形成的神门,神道的石阶宽度逐步缩小成梯形,加强了透视感,使人们在感受觉上延伸了神道的长度。

神道有九十级台阶分成三个层次,喻意当年九千新四军将士成三路纵队东进抗日。

在新四军史料陈列馆,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事迹,全面形象地在再现了当年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场景,昭示着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一片深情、对事业的无限忠诚,给大家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新四军军部旧址,前厅的木质舞台是新四军当年修建的,一些基本陈设也进行了复原,让大家置身其中仿若身临其境,似乎回到了的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真切地感受着革命先辈们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

王稼祥故居纪念馆是一幢具有皖南地方特色的是晚清时期的徽派建筑,宽敞的后庭院浑然与王稼祥故居连成一体。

一进三间,砖木结构,序厅迎面矗立着王稼祥青年时代的纪念雕像,背景线刻浮雕揭示了革命家一生走过的风云变幻、艰难险阻的革命里程。

参观皖南事变及新四军旧址感想——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观皖南事变及新四军旧址感想——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观皖南事变及新四军旧址感想——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受红色岁月革命精神——参观皖南事变及新四军旧址感想高一(1)班贾贝尔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受红色岁月革命精神”。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更好地促进成长,学校德育处、团委和历史教研组组织开展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我有幸参与了这次活动。

5月7日清晨,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68名学生和团员代表乘车出发,踏上了革命老区泾县的“红色之旅”。

5月的皖南大地,已是群峰叠翠,碧波荡漾。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位于皖南泾县城郊的水西山。

走在乡间的林荫路上,享受着蓝天绿地的自然风光,谁会想到70年前,新四军战士曾在这里浴血奋战7天7夜,抗击国民党顽军。

如今这块土地已告别了昨日的硝烟,连空气都带着原野的芳香。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由纪念碑、纪念广场和无名英雄烈士墓等建筑组成。

进入陵园从广场右转,是一条50米长的神道。

神道有90级台阶,寓意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将士9000余人从云岭出发北上抗日。

沿神道拾级而上,便来到纪念广场。

在纪念廊里排列着9根圆形巨柱,其中只有两根是完整的,余下的都是高低不同的半截残柱。

寓意新四军行至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顽固派7个师8万余人阴谋围歼。

新四军被迫自卫,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9000余人中有7000余人壮烈牺牲或被俘。

在纪念碑的左侧是鲜红的党旗,右侧是庄严的入党誓词,党旗如火在每个人的眼中跳跃,誓词如钟句句在耳边回荡,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憾,被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感染。

纪念广场周围,满目葱绿,松柏森森,庄严肃穆,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高12.36米、宽27米,以邓小平亲笔题字“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巧”的纪念碑。

从纪念碑两侧入口走进墓室,墓室中央是一个直径7米的圆形黑色花岗岩墓池,池内安放着洁白的大理石石棺。

墓池后的祭坛上点燃着常年不息的火焰,象征着先烈们的生命之火永不熄灭。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讲解词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讲解词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讲解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这个庄严而庄重的纪念地。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是为纪念皖南事变中为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战的英雄们而建立的。

皖南事变,发生在1927年,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皖南事变的爆发源于国共两党的矛盾与冲突。

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安徽南部发起了秋收起义,试图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然而,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的活动持强硬态度,派遣军队进入安徽南部镇压。

为了支援秋收起义,中国共产党决定举行皖南事变,试图夺取皖南地区的政权。

皖南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这场战斗中,许多无私奉献、勇敢顽强的烈士们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为了纪念他们的英勇牺牲,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在事变发生地修建而成。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占地广阔,风景秀美。

陵园内分为主陵区、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塔等部分。

主陵区是烈士们长眠之地,陵园内有一座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上面刻有烈士们的名字和事迹。

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会来到这里祭扫烈士,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烈士陵园内的烈士纪念塔高耸入云,象征着革命烈士的崇高精神。

纪念塔的四周是雄伟壮观的烈士群雕,展示了烈士们英勇搏斗、浴血奋战的场景。

每当风起云涌,这些群雕仿佛栩栩如生,让人不禁为英雄们的事迹所感动。

除了主陵区和纪念塔,陵园内还有一个烈士纪念馆,陈列着大量有关皖南事变和烈士们的历史资料和珍贵文物。

通过参观纪念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皖南事变的历史背景、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以及他们为了革命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这座烈士陵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烈士们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

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每当我们来到这里,我们都应该铭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传承他们的爱国精神,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我希望每位游客在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时能够庄重肃穆,表达对烈士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有感

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有感

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有感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去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我内心是非常激动的。

在这个陵园里,我见到了曾经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们,深深地感慨着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是多么的伟大和可敬。

进入陵园,我第一眼看到的是雄伟的纪念塔,顶部是一只翱翔的鹰,象征着英雄们的永垂不朽。

看着这高56米的纪念塔,我想起了曾经在历史课上听到的皖南事变的情况。

皖南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是中国国内鲜有的有计划和有领导的起义。

当时,日本侵略者要破坏我国统一反抗日本的大局,派出两万余人进攻黄梅、鄂州等地,还公然侵犯一二四师的驻地,又要逼迫北上抗日之路上的临时政府投降。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中国人忍无可忍,不顾生死,选择了勇敢起义,包括皖南事变。

而皖南事变中,有许多中国军人坚决地站出来,拿起了武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战斗,为中国人的富强和和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在陵园里走着,我看到了一块块墓碑。

每一块墓碑下面都是一位英雄,那些英雄们的名字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在这场斗争中所做的贡献。

在这里,每一位英雄都为了成就中国的未来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国家的未来需要付出代价,却也需要人才和勇士。

因为如今的我们,能够享受到和平的生活和国家繁荣昌盛,正是因为那些曾经投身于革命事业的英雄们,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冲锋陷阵,以实际行动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利益。

在陵园里,我还看到了一批遗物展品,其中许多都是挣扎在苦难岁月中的那些英雄的遗物。

这些遗物虽然有些让人感到陌生,但每件物品都是寄托了那一代人的深切感情和不懈努力。

那些衣裳已经斑斑驳驳,但依旧能够看得到它真实的面貌,我不由得想着那些人在苦难中坚强的生活着,当我想着这些时,我的心中充斥了一种说不出的深深敬意。

在陵园里,我看到了很多的人在默默地焚香悼念这些英雄。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灵魂中的那份敬天怜人和报国之心。

我知道,那些英雄虽然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人们将永远感激他们,他们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让我们每一次前行都因为他们而更加自信和坚定。

安徽宣城高铁站附近的景点

安徽宣城高铁站附近的景点

安徽宣城高铁站附近的景点摘要:一、引言二、安徽宣城高铁站简介三、附近景点概述1.敬亭山风景区2.龙川景区3.中国鳄鱼湖4.皖南事变烈士陵园5.太极湖村四、总结与旅游建议正文:一、引言在我国安徽省,宣城高铁站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选择。

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这里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本文将为您介绍宣城高铁站附近的几个著名景点,希望对您的旅行计划有所帮助。

二、安徽宣城高铁站简介宣城高铁站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是京福高铁、商合杭高铁的交汇点,交通便利。

游客可以通过高铁轻松抵达宣城,开始他们的旅行。

三、附近景点概述1.敬亭山风景区敬亭山风景区位于宣城市区北郊,距离高铁站约10 公里。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素以“江南诗山”著称。

唐代诗人李白曾留下“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名句。

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2.龙川景区龙川景区位于宣城市区西南,距离高铁站约25 公里。

景区内龙川江穿境而过,两岸风光秀丽。

游客可以游览古老的龙川古镇,欣赏徽派建筑风格,还可以参观胡适故居,了解这位杰出学者的生平。

3.中国鳄鱼湖中国鳄鱼湖位于宣城市区东南,距离高铁站约30 公里。

这里是亚洲最大的扬子鳄养殖基地,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这种濒危的爬行动物,了解关于扬子鳄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情况。

4.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位于宣城市区东北,距离高铁站约5 公里。

这里是为了纪念在皖南事变中英勇抗敌的烈士们而修建的。

游客可以在此了解关于皖南事变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5.太极湖村太极湖村位于宣城市区西北,距离高铁站约20 公里。

这是一个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的古村落,游客可以游览古色古香的建筑,品尝当地的美食,还可以体验丰富的民俗活动。

四、总结与旅游建议宣城高铁站附近的景点丰富多样,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历史文化。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选择合适的景点进行游览。

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
近代史专题调研
汇报人员:
安徽省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 园”
2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地址以及皖南 事变经过图
主题广场上的 空间序列以及群雕
பைடு நூலகம்
群雕
两边高浮雕以激烈的战斗场面反映了新四军,将士英勇杀 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同时也控诉着国民党顽固 派的卑劣行径!
主碑纪念广场
• 邓小平题“皖南事变 死难烈士永垂不朽” 象征着先烈们磊落坦 荡的胸怀和崇高伟大 的献身精神!
项英对叶挺的怀疑!
“他对党 和革命还能 忠诚吗?” “他能接 受党的领导 吗?”
党中央对项、叶的调节
皖南事变的意义
前车之鉴,后事之 师!我们每一个人要牢记 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共同 服务于全国发展的大局!
纪念廊里的圆形巨柱
• 象征着新四军突 遭国民党当局的 阴谋围歼,突围 出去的民族精英 成长为国家和民 族的栋梁。
无名烈士墓
• 新四军与国民党顽 固派浴血奋战七昼 夜,终因弹尽粮绝, 敌众我寡而怒卧沙 场!
新四军将领
新四军军长叶挺 副军长项英
皖南事变中的新四军
叶挺的“党史”历程
1919年——国民党 1924年——共产党(创始人 之一) 1934年——第三党派(香港 抗日组织)

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有感

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有感

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有感那天,我踏进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心里头那个滋味,真是五味杂陈,像打翻了调料罐似的。

一走进那扇庄严的大门,感觉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只剩下风声和鸟鸣,还有那心里头翻涌的思绪。

园子里头,绿树成荫,可你仔细一瞅,那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枝条,都像是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我沿着石板路慢慢走,每一步都走得格外小心,生怕惊扰了这里的英灵。

走着走着,就看到了那座纪念碑,高高地矗立在中央,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我抬头望去,心里头那个敬佩之情,简直就像是江水滔滔不绝。

那些先烈们,为了咱们今天的好日子,付出了多大的牺牲啊!他们那时候,可没咱们现在这么好的条件,但他们那颗心,比金子还要亮堂,比石头还要坚硬。

我走到纪念碑前,轻轻放下手中的鲜花,心里默默地说:“先烈们,你们安息吧。

我们不会忘记你们,会永远记住你们的牺牲和贡献。

”说完这句话,我感觉眼眶有点热热的,鼻子也酸溜溜的,就像小时候做错事被妈妈责备了一样。

但我知道,这不是伤心,而是感动,是感激。

继续往里走,就是烈士墓园了。

那一排排整齐的墓碑,就像是守卫着这片土地的士兵,静静地站在那里,守护着这片安宁。

我挨个儿看过去,每块墓碑上都有名字和生卒年月,有的还有简短的生平介绍。

我边看边想,这些名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他们也有家人,也有朋友,也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牺牲自己。

这种精神,这种情怀,真是让人肃然起敬。

在墓园里转了一圈后,我来到了纪念馆。

一进门就被那些珍贵的照片、文物和史料吸引住了。

我仔细地看着每一件展品,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看到了先烈们英勇抗敌的身影听到了他们慷慨激昂的誓言感受到了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念。

这些画面这些声音这些情感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走出纪念馆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夕阳把天空染成了金红色把陵园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泾县红色之旅—缅怀革命先烈和坚定信念的心灵洗礼
2017年11月26日,我们踏上了红色征程,参观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和叶挺新四军指挥部。

在行程里我重温了我党峥嵘的历史、领略了祖国的山川秀美和悠久历史、聆听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行程虽然短暂却胜似平时千百堂政治教育,对于我来说更是一种精神的震撼和心灵的洗礼。

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和伟大。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

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

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

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的九十台阶分为三个层次,寓有当年九千新四军将士分三路纵队东进抗日。

沿神道拾级而上,通过神门便进入纪念碑、纪念廊、凭吊广场和无名烈士墓组成的第三空间序列。

纪念碑位于纪念广场和神道的中轴线上,黑色磨光花岗岩碑面,镶嵌着邓小平写的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

碑身弧形,舒展高耸,以简洁巨大的形体,象征着先烈们磊落坦荡的胸怀,崇高伟大的献身精神,碑的下方为一尊汉白玉雕刻的花环。

纪念廊里排列着九根具有皖南传统特色的圆形巨柱。

其中只有两根是完整的,余下都是高低不平的残柱,寓意当年九千健儿大部殉难,只有两千人胜利突围。

七个单元的纪念廊和九根纪念柱,还象征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发展成为七个师九万余人的抗日队伍。

主碑和无名烈士墓组合在一起,同时利用碑身的建筑空间,形成了第四处纪念性空间序列。

烈士墓的祭台上,燃烧着常年不息的火焰,象征着烈士的生命之火永不熄灭。

陵园的史料陈列室内有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分别为纪念皖南事变五十周年的题词:青山埋忠骨,精神育后人。


扬革命英雄主义,皖南事变殉难烈士浩气长存。

这些革命烈士他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成立了新中国。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们求实创新,建设着新中国。

他们不怕流血,不惧牺牲,为振兴中国而奋勇拼搏。

不怕辛苦,不怕劳累,为复兴中华而前赴后继。

这一切感染着我,启发着我,让我真正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华民族的子孙真的有义务向这样一个伟大的党靠近,而今我真的坐在党校培训的课堂上,来理解党的考验和洗礼。

青山埋忠魂,碧血印丹青。

朔州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那里指挥铁军驰骋大江南北,抗日救国。

陵园内绿草如茵,翠柏挺立,雄伟的石雕和主碑纪念广场,犹如一部巨书,记载着共产党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挽救中国革命的英勇壮举。

但在这块埋葬着无数先烈的土地上,我们始终步履蹒跚,情绪久久不能平静。

在黑暗统治的腥风血雨中,先烈们表现出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这正是我们这天要弘扬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正是我们始终要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顶住各种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正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革命遗志和远大理想。

忘不了在纪念碑前默哀的情景,忘不了宣誓的那一句句话语,忘不了参观革命先烈纪念馆里的那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和一颗颗火热的心。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有饱受列强蹂躏的懦弱与无能,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有外战、内战的混乱,取而代之的是和平稳定的社会大环境。

今日的中国,正以其飞速发展的经济、日渐强盛的国力向世界展示着她的容颜;今日的中国人民,正凭着他们不凡的智慧和满腔的热情开创着一个繁荣昌盛的新时代。

出生在90年代的我们,无疑是幸运的。

但是,在我们享受着我们所拥有的这一切时,我们有没有记住那些用鲜血换来我们的幸福的革命先烈,我们不能忘却那一段充满着辛酸却也洋溢着一股无限崇高的精神的革命史,参观完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我们
应该懂得用建筑来说话!烈士陵园做为一种载体,既承载着纪念的使命,又肩负着教育的功能,对于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

我们不应忘却,我们不能忘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