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纤维在含碳吸附型防护服中的应用
安全防护用纺织品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种纺织品主要用于防护火焰?()
A.棉布
B.芳纶
()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A
3. D
4. B
5. D
6. C
7. D
8. B
9. A
10. C
11. A
12. B
13. D
14. C
15. C
16. C
17. A
18. D
19. A
20. B
二、多选题
1. ABCD
2. AC
3. ABC
4. ABCD
5. ABC
6. ABC
7. ABC
B.抗拉强度
C.防水等级
D.耐磨性
12.以下哪种材料主要用于防尘口罩?()
A.活性炭纤维
B.纺粘无纺布
C.羊毛
D.聚酯纤维
13.防护服中使用的聚四氟乙烯(PTFE)具有以下哪种特性?()
A.耐化学腐蚀
B.耐高温
C.透气性
D.以上都是
14.以下哪种防护服主要用于冶金行业?()
A.防静电服
B.防辐射服
C.防化服
7.防护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不需要进行严格的品质控制。()
8.防紫外线纺织品可以完全阻挡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9.防噪音纺织品主要用于工业领域的噪音控制。()
10.防护纺织品的研发和生产应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进行。()
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效果研究及在空气净化方面应用

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效果研究及在空气净化方面应用江苏省卫生防疫站 张秀珍 李延平 徐强 匡国正 吴玉珍南京大学 刘文菁 摘要 介绍了活性炭纤维的特性、用途。
以及对活性炭纤维进行了吸附效果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因其比表面积大,微孔丰富,阻力小使气体或液体容易通过而对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平衡吸附容量和良好的吸附能力。
本文还叙述了活性炭纤维在空气净化方面的功用。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有机物 平衡吸附 空气 净化 活性炭纤维含炭量高,比表面积大,微孔丰富,孔径分布高,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材料,具有优异的结构与性能特征。
由于活性炭纤维的外表面积、比表面积均比颗粒活性炭大,所以其吸附速度和解吸速度也比颗粒活性炭大得多。
同时因阻力小,气体或液体易于通过,所以作为活性炭的新品种正在扩大其应用范围(1)。
如用于空气净化器和空调器方面对室内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吸附以及用于家用净水器来改善饮用水水质等,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 活性炭纤维的特性与用途活性炭纤维是从有机纤维制造的,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是其原始原料。
对活性炭纤维优劣的评价基本上由吸附力,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等因素进行的,而这些因素依赖于活性炭纤维的表面特性。
表面特性有物理的(微孔容量,比表面积,微孔构造)和化学的(官能团作用),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依赖于物理特性,吸附力依赖于表面的化学特性(2-4)。
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首先表现在其微观结构。
活性炭纤维的微孔全部位于其表面,其孔径又比活性炭的孔径几乎小一倍,有的甚至一倍多。
故所有的孔均很容易产生毛细血管凝聚作用,吸附质的分子容易凝聚于微孔中,不易蒸发出去,因而提高了吸附效能。
(4)活性炭纤维对于苯酚、丁烷、氰化氢、硫化氢、二氧化氮、氨、甲醛等污染物的吸附极为有效(2)。
本文对甲苯、氨、甲醛进行了吸附试验。
1.1 试验样品的选择 根据本课题的要求,选择了两种活性炭纤维,分别为工业碳制成的活性炭纤维与天然植物制成的活性炭纤维。
军事国防用纤维

2.红外伪装服
采用红外伪装涂料对伪装服表面进行涂层加 工是生产红外伪装服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提高伪 装服的红外伪装效果,国外通常对红外伪装材料 进行复合加工和进行特殊的服装设计。
目前,美国一家公司 采用多层织物复合加工法, 研制出一种红外伪装效果 较好的伪装服。它以表面 涂银的多孔性尼龙网为基 布,在基布上粘连具有高 低不同发射率的尼龙布条, 且相邻布条间具有不同的 发射率,采用这种设计方 法,可以有效地实现热红 外伪装。
保暖性好, 还可作防寒大衣、防寒夹克使用, 伪装 效果也织复合材料广泛用于军工装备和军工构件, 例如玻璃钢具有良好的抗磁、隔音、电绝缘性能 和不反射雷达波等特点, 特别适合军事装备, 广泛 用于扫雷艇和巡逻艇等。碳纤维和芳纶增强复合 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 可替代钢材和铝材等金属制 作军工构件, 如战斗机和装甲车等。 在航天应用方面, 各种导弹、火箭、人造卫星 和航天飞机等都大量采用纤维复合材料, 如火箭发 动机外壳、喷嘴、防护罩和级间结构、操纵面以
3.生化防护服
现代战争中, 各 种新型火炮和化学、 核、生物等大规模杀 伤性武器的威胁已经 远远超过普通兵器,因 此, 生化防护服就成 为单兵装备中的必备 服装。
生化防护服的常用材 料 有活性炭体系、纳 米材料、复合材料、 生物纤维等。如美国 军队在空勤人员制服 中把微孔半渗透膜和 含活性炭泡沫材料结 合使用, 作战地生化 防护。
二、武器装备用纺织品 军事装备中, 如帐篷、战术掩蔽所、刚性墙、油 布、车罩和炮衣、装备用带、睡袋、伪装网、充气船、 救生筏、可携带式软油箱、燃油箱、降落伞和其他空 投器材等, 都需用很多纺织产品。这些纺织品同样也 体现了军用纺织品的信息化、高科技化、多功能化的 发展趋势。 最近, 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了一种新型多用途单 只野营系统, 该系统包括帐篷和睡袋两部分, 帐篷由 轻质防水透气阻燃织物制成, 除作帐篷外还可以作野 战大衣、夹克、雨衣、被子、防水盖布、担架兜布 等;睡袋由多个装有长纤维隔热材料的尼龙袋组成
活性炭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活性炭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活性炭由于炭的活化而具有许多空隙, 所以吸附容量大, 是微孔发达的吸附剂, 在水和废气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活性炭环境工程应用前言18 世纪末,人们首次发现了木炭具有吸附能力。
随后人们发现用各种原料制成的炭中,椰壳炭具有最出色的吸附性能,且质地致密而坚固,在一战中用于防毒面具,是当时能得到的唯一的高级吸附剂。
1900 年发明了氯化法生产活性炭的工艺,开辟了活性炭生产的现代工艺途径。
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活性炭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现在,活性炭作为一种孔隙发达的炭质材料,已经广泛用于分离,精制,催化剂,试剂回收及其他,特别是在公害治理方面正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活性炭性质及特点活性炭是一种由煤、沥青、石油焦、果壳等含碳原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的粉末状或颗粒状的无定形碳。
活性炭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普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500~1500m2/g,超级活性炭比表面积则高达3500~5000m2/g。
活性炭所含主要元素是碳,含量为90%~95%。
氧和氢大部分是以化学键的形式与碳原子相结合形成有机官能团,氧含量4%~5%左右,氢含量一般是1%~2%。
活性炭中最常见的官能团有:羧基、酚羟基和醌型羧基,此外还有醚、酯等。
活性炭性质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制备原料,活化剂种类,活化剂用量,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加热方式等。
不同的制备方式所制备的活性炭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对于同一种吸附质来说,其吸附性能也有很大的差异性。
一般认为,磷酸法制备的活性炭具有较多的介孔和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碱法制备的活性炭微孔比较发达。
因此可根据不同吸附质的特点选择所需要的活性炭种类。
根据不同吸附质的特点选用不同性质的活性炭种类是非常重要的。
活性炭吸附作用有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主要发生在活性炭丰富的微孔中,比如通过范德华力进行吸附,物理吸附吸附热很小,且是可逆的。
生化防护服

生化防护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王康M090416104目录1 前言2 生化防护服的发展历程3 生化防护服的分类3.1 按防护原理分类3.1.1 解毒型防护材料3.1.2 隔绝型防护材料3.1.3 吸附型防护材料3.2 按防护程度分类3.3 按防护服性能和应用领域分类4 生化防护服的防护原理4.1 与外界污染环境隔绝的方法4.2 对污染空气进行过滤的方法5 生化防护材料的研究现状5.1 功能性聚合物与纤维材料在防生化服上的使用5.1.1 自净化材料5.1.2 功能性纤维新材料5.2 非织造布在防生化服上的使用5.2.1梳理型非织造布5.2.2 熔喷非织造布5.3 聚合物纳米纤维在防护纺织品上的使用5.4 活性炭纤维在防护服上的应用6 生化防护服的发展趋势6.1 高新科技的应用6.2 趋于多功能化6.3 实现智能化6.4 注重高性能和舒适性7 小结8参考文献生化防护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前言当前,国际战略环境错综复杂,战争的非对称性和作战手段的多样性更加明显,尽管国际相关组织签署了禁止使用生化武器的公约,但不少国家仍在致力于生化武器的研制.自生化武器在战场上使用以来,其发挥的作用和造成的危害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恐怖组织和邪教组织利用生化战剂或毒剂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时有发生。
1995年,日本邪教组织“奥母真理教”在东京地铁释放沙林毒气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化学战剂用于发动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1]。
2001年,美国炭疽邮件恐怖事件震惊世界。
近年来,自然疫情和生化事故也时有发生,2003年爆发的“SARS”疫情给全世界造成了巨大损失和影响[2]。
面对各种生化战剂或毒剂的威胁,各国都越来越重视生化防护服的研究和开发,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军队和民众的生命安全。
2生化防护服的发展历程人类利用生化武器的事例早在远古时代就有迹可循。
距今3515年前,小亚细亚的赫梯人就曾利用瘟疫的传染性,将病人派到敌国.一战期间,德军率先利用呼吸防护面具也无法有效防御的黄十字毒剂弹成功袭击伊泊尔附近的弗兰德战场[3]。
上海市工业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指引

上海市工业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指引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环发 [2012]130 号文)要求,加强全市工业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切实改善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减少灰霾天气,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于 2012 年 08 月开展了《典 型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可行性研究》等科研工作,并基于科研成果编制《上 海市工业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指引》。
II
上海市工业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指引
3.4 包装印刷 ....................................................................................................................... 21 3.4.1 捕集 ........................................................................................................................ 21 3.4.2 凹印废气 ................................................................................................................ 22 3.4.3 干复废气 ................................................................................................................ 22 3.4.4 轮转胶印废气 ........................................................................................................ 22
焦化厂呼吸防护器材的选用

4. 呼吸防护用品的分类
呼吸防护用品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 以下几种。
4.1按防护原理分类
主要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两大类。 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是依据过滤吸收的原理, 利用过滤材料滤 除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将 受污染空气转变为清洁空气供人员呼吸的一类呼 吸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口罩和过滤式防 毒面具。 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是使人员呼吸器官与外界 受污染空气隔绝,依靠自身携带的气源或靠导气 管引入受污染环境以外的洁净空气为气源供气, 保障人员正常呼吸和呼吸防护用品,如压缩空气 呼吸器、氧气呼吸器、长管呼吸器等。
防尘口罩的形式很多 包括: 平面式(如普通纱布口罩)、 半立体式(如鸭嘴形式折叠式、埠形式折叠)、 立体式(如模压式、半面罩式)。
无论哪中形式,其保护部位均为口鼻。从气密效 果和安全性考虑,立体式、半立体式气密效果更 好,安全性更高,平面式稍次之。其适用的环境 特是,污染物仅为非发挥性的颗粒状物质,不 含有毒、有害气体和蒸汽。
4.2按供气原理和供气方式分类
主要分为自吸式、自给式和动力送风式三类。
自吸式呼吸防护用品是指靠佩戴者自主呼吸克服部件阻力的 呼吸防护用品,,如普通的防尘口罩、防毒口罩和过滤式防 毒面具及自吸式长管呼吸器等。其特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 不需要动力消耗:缺点是由于吸气时防护用品与呼吸器管之 间空间形成负压,气密和安全性相对较差。 自给式呼吸防护用品是指以压缩气体源供气,保障人员正常 呼吸的呼吸防护用品,如背负式正压空气呼吸器、带瓶类长 管呼吸器、氧气呼吸器等。其特点是以压缩气体瓶为气源, 使用时不受外界环境中毒物种类、浓度的限制;但重量较重, 结构复杂,使用、维护不便,费用也较高。 动力送风式呼吸防护用品是指由空气压缩机或鼓风级直接供 气方式供人员呼吸,如泵供气长管呼吸器、工厂气源式长管 呼吸器、鼓风式长管呼吸器等。其特点是人员在使用中的体 力负荷小,适合作业强度较大、环境气压较低(如高原)及 情况危急、多人员长时间作业环境和场合使用。
纺织品在个人防护装备的安全性能考核试卷

B.稀碱
C.油脂
D.纯净水
14.以下哪种材料通常不用于防护服的保暖层?()
A.羊毛
B.腈纶
C.氨纶
D.羽绒
15.防护口罩的N95级别表示其能过滤掉至少多少百分比的悬浮颗粒?()
A. 95%
B. 99%
C. 90%
D. 85%
16.防护服的防水性能测试通常采用以下哪种方法?()
A.静水压测试
B.沾水度测试
A.镜片上有划痕
B.镜片颜色过深
C.镜片与面部贴合不紧密
D.镜片材料不合适
18.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防护手套的保暖性能?()
A.手套的纤维类型
B.手套的厚度
C.手套的密度
D.使用环境温度
19.防护服的耐化学品性能取决于以下哪些因素?()
A.面料的化学结构
B.化学品的种类
C.接触时间和温度
D.面料的处理工艺
A.耐磨性测试
B.耐压性测试
C.抗冲击性测试
D.耐高温性测试
11.下列哪种材料不适宜用于防护服的内层吸汗材料?()
A.聚丙烯
B.聚酯纤维
C.粘胶纤维
D.腈纶纤维
12.防护鞋的防砸性能主要是通过以下哪个部分实现的?()
A.鞋面材料
B.鞋底材料
C.钢头
D.鞋跟
13.防护手套的耐化学品性能测试不包括以下哪种化学品?()
A.高透气性
B.高耐油性
C.高导电性
D.高吸水性
5.防护服的阻燃性能测试,通常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评估?()
A.燃烧速率测试
B.点燃温度测试
C.燃烧后碳化长度测试
D.热防护性能测试
6.以下哪种材料不适用于制作防护服的防化层?(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