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波浪形峰解决办法
液相色谱仪出峰异常解决方法

液相色谱仪出峰异常解决方法诊状(一)保留时间变化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柱温变化: 柱恒温2.等度与梯度间未能充分平衡: 至少用10倍柱体积的流动相平衡柱3.缓冲液容量不够: 用>25mmol/L的缓冲液4.柱污染: 每天冲洗柱5.柱内条件变化: 稳定进样条件,调节流动相6.柱快达到寿命: 采用保护柱(二)保留时间缩短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流速增加: 检查泵,重新设定流速2.样品超载: 降低样品量3.键合相流失: 流动相PH值保持在3~7.5检查柱的方向4.流动相组成变化: 防止流动相蒸发或沉淀5.温度增加: 柱恒温(三)保留时间延长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流速下降: 管路泄漏,更换泵密封圈,排除泵内气泡2.硅胶柱上活性点变化: 用流动相改性剂,如加三乙胺,或采用碱至钝化柱3.键合相流失: 流动相PH值保持在3~7.5检查柱的方向4.流动相组成变化: 防止流动相蒸发或沉淀5.温度降低: 柱恒温(四)出现肩峰或分叉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样品体积过大: 用流动相配样,总的样品体积小于第一峰的15%2.样品溶剂过强: 采用较弱的样品溶剂3.柱塌陷或形成短路通道: 更换色谱柱,采用较弱腐蚀性条件4.柱内烧结不锈钢失效: 更换烧结不锈钢,加在线过滤器,过滤样品5.进样器损坏: 更换进样器转子(五)鬼峰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进样阀残余峰: 每次用后用强溶剂清洗阀,改进阀和样品的清洗2.样品中未知物: 处理样品3.柱未平衡: 重新平衡柱,用流动相作样品溶剂(尤其是离子对色谱)4.三氟乙酸(TFA)氧化(肽谱) : 每天新配,用抗氧化剂5.水污染(反相) : 通过变化平衡时间检查水质量,用HPLC级的水(六)基线噪声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气泡(尖锐峰) : 流动相脱气,加柱后背压2.污染(随机噪声) : 清洗柱,净化样品,用HPLC级试剂3.检测器灯连续噪声: 更换氘灯4.电干扰(偶然噪声) : 采用稳压电源,检查干扰的来源(如水浴等)5.检测器中有气泡: 流动相脱气,加柱后背压(七)峰拖尾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柱超载: 降低样品量,增加柱直径采用较高容量的固定相2.峰干扰: 清洁样品,调整流动相3.硅羟基作用加三乙胺,用碱致钝化柱增加缓冲液或盐的浓度降低流动相PH值,钝化样品4.柱内烧结不锈钢失效: 更换烧结不锈钢,加在线过滤器,过滤样品5.柱塌陷或形成短路通道: 更换色谱柱,采用较弱腐蚀性条件6.死体积或柱外体积过大: 连接点降至最低,对所有连接点作合适调整,尽可能采用细内径的连接管7.柱效下降: 用较低腐蚀条件,更换柱,采用保护柱(八)峰展宽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进样体积过大: 用流动相配样,总的样品体积小于第一峰的15%2.在进样阀中造成峰扩展: 进样前后排出气泡以降低扩散3.数据系统采样速率太慢: 设定速率应是每峰大于10点4.检测器时间常数过大: 设定时间常数为感兴趣第一峰半宽的10%5.流动相粘度过高: 增加柱温,采用低粘度流动相6.检测池体积过大: 用小体积池,卸下热交换器7.保留时间过长: 等度洗脱时增加溶剂含量也可用梯度洗脱8.柱外体积过大: 将连接管径和连接管长度降至最小9.样品过载: 进小浓度小体积样品。
液相色谱峰出现锯齿峰

液相色谱峰出现锯齿峰
液相色谱峰出现锯齿峰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流动相中有气泡:气泡会影响液相色谱峰的形状,导致出现锯齿状。
您可以观察泵压是否稳定,如有波动较大,可能是流动相中有气泡,可以尝试赶走气泡。
2.色谱柱问题:可能是色谱柱性能下降或污染导致的锯齿峰。
您可以尝试更换色谱柱或清洗色谱柱,以解决此问题。
3.进样问题:进样量或样品浓度过大,可能导致色谱峰变形。
您可以适当调整进样量和样品浓度,以减小对色谱峰的影响。
4.检测器问题:检测器时间常数不正确或设置不正确,也可能导致锯齿峰。
您可以检查检测器的设置,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5.流动相配比问题:流动相中溶剂的配比不合适,如溶剂强度与样品不匹配,可能导致色谱峰变形。
您可以尝试调整流动相的配比,以优化色谱条件。
以下是
解决方法:
1.检查并优化流动相配比,确保溶剂强度与样品匹配。
2.调整进样量和样品浓度,避免过大。
3.确保色谱柱性能良好,如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清洗。
4.检查检测器设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5.如有必要,可以尝试更换色谱柱或清洗色谱柱。
高效液相色谱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高效液相色谱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1.压力过高或过低-压力过高可能是由于柱堵塞或流动阻力增加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更换柱、清洗柱或检查管路是否存在问题。
-压力过低可能是由于泵的磁力搅拌器不工作或进样器封堵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检查泵的磁力搅拌器是否工作正常,清洗进样器。
2.峰形不对称-峰形不对称可能是由于进样量不均匀或柱温度过高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确保进样量均匀和降低柱温度。
3.峰尾或前肩-峰尾可能是由于柱温度过高、流速过快或流动相pH值不合适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降低柱温度、减慢流速或调整pH值。
-前肩可能是由于流动相中存在杂质或柱堵塞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更换流动相或清洗柱。
4.杂峰或基线噪声-杂峰可能是由于样品纯度不高、固定相老化或试剂污染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提高样品纯度、更换固定相或检查试剂是否污染。
-基线噪声可能是由于进样器密封不良、流动相气泡或电噪声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检查进样器密封情况、减少流动相中的气泡或检查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干扰。
5.柱寿命短-柱寿命短可能是由于样品预处理不彻底、柱收尾不当或流动相pH值不合适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增加样品预处理步骤、正确收尾柱或选择合适的流动相pH值。
6.流量不稳定-流量不稳定可能是由于柱堵塞、进样器密封不良或流动相流速波动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清洗柱、检查进样器密封情况或调整流动相流速稳定性。
7.进样量偏差-进样量偏差可能是由于进样器封堵、进样器针头磨损或进样器流速不稳定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清洗进样器、更换进样器针头或调整进样器流速稳定性。
8.柱温度不稳定-柱温度不稳定可能是由于温控系统故障或环境温度变化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检查温控系统是否工作正常或采取措施保持恒定环境温度。
这些是HPLC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案的例子。
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诊断和解决故障,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指南。
液相色谱仪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要点

液相色谱仪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要点液相色谱仪作为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经常会遇到一些故障。
以下是液相色谱仪常见故障的分析及解决要点:1.噪声增加:可能原因:进样器泄漏、柱床固定不良、柱床老化、流体系统不稳定等。
解决方法:检查进样器和柱床的连接,更换柱床,检查流体系统并重新校准。
2.峰形畸变:可能原因:柱床老化、进样器问题、流体系统堵塞等。
解决方法:更换柱床、清洗进样器、检查流体系统并进行维护。
3.基线漂移:可能原因:溶剂质量不纯、流体系统不稳定、进样器问题等。
解决方法:更换纯净溶剂、检查流体系统并重新校准、清洗进样器。
4.压力异常:可能原因:流体系统堵塞、泵的柱床老化、柱床压力限制等。
解决方法:清洗流体系统、更换柱床、检查柱床的压力限制。
5.进样器问题:可能原因:进样器泄漏、进样器柱床老化、进样器阀门不灵活等。
解决方法:检查进样器的连接,更换进样器柱床,润滑进样器阀门。
6.柱温控制问题:可能原因:柱温控制器故障、柱床老化、温度传感器问题等。
解决方法:更换柱温控制器、更换柱床、校准温度传感器。
7.柱床老化:可能原因:使用时间过长、样品残留、溶剂残留等。
解决方法:更换柱床、进行柱床维护、清洗柱床。
8.溶剂选择错误:可能原因:溶剂质量不纯、溶剂选择不适合分析物等。
解决方法:更换纯净溶剂、重新选择合适的溶剂。
9.柱床堵塞:可能原因:样品残留、溶剂残留、柱床老化等。
解决方法:清洗柱床、更换柱床、进行柱床维护。
10.柱床压力限制:可能原因:柱床老化、流量设置不合理等。
解决方法:更换柱床、重新设置流量。
在解决液相色谱仪常见故障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确定故障现象,并记录下来,有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了解仪器的正常工作原理,对比故障现象,定位故障的可能原因。
逐一排除故障可能原因,一步一步进行检查和测试,从最简单的可能原因开始排除。
如果无法解决故障,及时向仪器供应商或相关专家咨询,并提供详细的故障描述和测试结果。
定期进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洗柱床、更换柱床、校准流量和温度等。
基线总是不稳,小波浪状

我认为可能的原因:
1.首先要将流动相先过滤后脱气,再进行实验,滤膜最好用孔径小一点的,我用的是0.22微米的微孔滤膜。
2.看看是不是单向阀污染了,出的和进的要分别用甲醇或者是异丙醇超声处理,注意在超声的时候一定不要超散了,放置的时候要竖直放好,然后再超声。
3.有可能是过滤器污染了,取下来超声一下,或者是换一个过滤片,一般的液相都有零配件。
4.还有可能是管路中有气泡,你多purge一会儿。
5.还有就是让柱子多平衡一会,我刚做完一个人参皂苷的含测,平衡柱子大约需要2个多小时才可以跑平基线,多跑一会基线。
6.还有是不是你液相的滤头经常在水中,那样的话在水中容易生菌,而导致
基线不稳,你用1%~5%的稀硝酸超声一会,然后用清水清洗几次,再用甲醇
或者是乙腈超声一会就可以了。
7.还有就是你的检测池进气泡了,你看看液相说明书怎样排气泡,或者是你用手指堵一下排液管,然后再放开,反复多次,堵的时间不要太长,这样的话就会慢慢把检测池里的气泡撑破,就可以了。
8.还有楼上所说的,看看你的接地线是不是很好,因为我以前用过一个工作站,它对地线的要求很严格,必须严格操作。
是本人在做实验中遇到的一点经验,只是自己的一点观点,或许对你的实验有一点帮助。
1、应该分断清洗管路,有堵的地方就换了。
2、把mobile再过滤超一下,看看。
3、看看氘灯的能量是否正常,如果不好就换个新的看看。
4、换个新的柱子看看是否有改善呢。
5、把检测器的电平调上来看看。
6、是否接地良好呢。
液相色谱峰漂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液相色谱峰漂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嘿,咱今儿就来唠唠液相色谱峰漂移这档子事儿!你说这峰咋就漂移了呢?这就好比那调皮的小孩子,没个定性,到处乱跑。
先说说原因哈,这就跟咱生活里好多事儿似的。
比如说,流动相的问题,就好像你每天喝的水要是不干净,那你身体能舒服吗?流动相的组成或者配比出了岔子,那峰可不就开始“不安分”啦。
还有啊,柱子的性能也很关键呀,柱子就像是房子的根基,要是根基不稳,那房子能不摇摇晃晃吗?柱子用久了,或者受到污染啥的,峰也会开始“捣乱”。
温度也是个重要因素呢,这就好比天气忽冷忽热,人也容易不舒服不是?温度变化大了,峰也会跟着“闹脾气”。
那咱碰到峰漂移了可咋办呢?别急别急,办法总比困难多嘛!要是流动相的问题,咱就好好检查检查,看看是不是该换换啦,或者调整调整配比。
柱子要是有毛病,那就得给它来个“大保健”,该清洗清洗,该维护维护。
温度嘛,就得保证它稳定呀,别一会儿热得要命,一会儿又冷得要死。
再比如说,样品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呀。
样品要是不纯,那可不就跟一锅粥似的,乱七八糟的,峰能不漂移吗?这就好比你做饭,食材不干净,做出来的菜能好吃吗?所以呀,对样品也得严格把关。
还有的时候,仪器本身也可能有小毛病呢。
就像你那辆爱车,开久了总会有点小问题。
这时候就得找专业的人来瞧瞧,给它好好“治治病”。
你想想,要是峰一直漂移,咱这实验还怎么做呀?那不是白忙活了嘛!咱得像对待宝贝一样对待这些仪器和实验,仔细着点,多留意留意。
可别不当回事儿,等出了大问题才后悔莫及。
总之呢,液相色谱峰漂移这事可大可小,咱得重视起来。
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让峰乖乖听话,咱的实验才能顺顺利利的呀!咱可不能让这小小的峰漂移给咱搅和了,对吧?咱得把它搞定,让实验稳稳当当的进行下去,这样才能得出可靠的结果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液相低波长基线不稳 波浪

液相低波长基线不稳波浪
液相低波长基线不稳可能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下面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1. 溶剂纯度问题:使用较纯的溶剂可以减少杂质对基线的影响。
尽量选择质量好的纯溶剂,并在试验前过滤。
2. 样品准备:样品中的固体残留物、颗粒物或溶解度不好的化合物可能会干扰基线。
尽量使用纯净的样品,并确保样品溶解彻底。
3. 良好的进样技术:正确的进样技术可以减少进样引起的基线波动。
确保进样器和进样管道干净,并避免进样时产生气泡。
4. 柱问题:选择适当的柱和柱温可以改善基线的稳定性。
柱的老化或污染可能会导致基线不稳定。
5. 设备问题:检查设备的状况,包括检测器、泵浦和进样器等。
确保它们运行正常,并定期维护和校准仪器。
6. 流量和压力问题:流量和压力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基线波动。
确保流量和压力稳定,并根据需要调整它们。
7. 温度控制:液相色谱仪中的温度控制对于保持基线稳定很重要。
合适的温度参数可以减少温度相关的波动。
8. 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数学平滑或过滤方法来减少噪音和波动,以获得更稳定的基线。
请注意,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建议与仪器厂家或专业技术人员咨询,以获取更具体的帮助。
新液相色谱柱出峰异常

新液相色谱柱出峰异常新液相色谱柱出峰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方法:1.柱温变化:柱子温度的稳定对色谱分离效果至关重要。
如果柱温波动较大,会影响流动相的流速和组分的保留时间,导致峰形异常。
解决方法是使用恒温柱,并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温度稳定。
2.等度与梯度间未能充分平衡:在改变流动相组成或比例时,如果没有充分平衡色谱柱,会导致峰形变化。
解决方法是至少用10倍柱体积的流动相平衡柱,以使色谱柱达到稳定状态。
3.缓冲液容量不够:如果缓冲液容量不足,会导致组分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峰形。
解决方法是使用足够容量的缓冲液,并确保其pH值在合适的范围内。
4.柱污染:新柱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污染,导致峰形异常。
解决方法是每天冲洗柱子,以保持其清洁度,并避免使用含有杂质或沉淀物的流动相。
5.柱内条件变化:如果柱内填料的性质发生改变,如表面的化学基团脱落或损坏,会导致色谱分离效果下降,进而影响峰形。
解决方法是稳定进样条件,调节流动相,以避免对色谱柱造成损坏。
6.流动相组成变化:流动相的组成或比例发生变化,会导致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峰形发生变化。
解决方法是防止流动相蒸发或沉淀,并确保其组成和比例的准确性。
7.温度增加:如果实验室温度升高,会导致流动相的粘度减小,进而影响色谱分离效果和峰形。
解决方法是使用恒温设备控制实验室温度,并确保其稳定。
8.流速增加:如果流速过高,会导致组分在色谱柱上的停留时间减少,峰形变窄。
解决方法是检查泵的流速设置,并重新设定合适的流速。
9.样品超载:如果样品浓度过高,超过了色谱柱的承受能力,会导致峰形异常。
解决方法是降低样品量或稀释样品,以使其适合色谱分析。
10.键合相流失:如果流动相的pH值过高或过低,会导致键合相的流失,进而影响峰形。
解决方法是检查流动相的pH值,并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通常为3-7.5)。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可能是新液相色谱柱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对你有帮助!
基线噪音(规则的)
原因与解决方法
1、在流动相、检测器或泵中有空气
解决方法:流动相脱气。
冲洗系统以除去检测器或泵中的空气。
2、漏液
解决方法:检查管路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漏液,是否有盐析出和不正常的噪音。
如有必要,更换泵密封。
3、流动相混合不完全
解决方法:用手摇动使混合均匀或使用低粘度的溶剂
4、温度影响(柱温过高,检测器未加热)
解决方法:减少差异或加上热交换器
5、在同一条线上有其他电子设备
解决方法:断开LC、检测器和记录仪,检查干扰是否来自于外部,加以更正。
6、泵振动
解决方法:在系统中加入脉冲阻尼器
基线噪音(不规则的)
原因与解决方法
1、漏液
解决方法:检查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漏液,是否有盐析出和不正常的噪音。
如有必要,更换密封。
检查流通池是否漏液。
2、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质溶剂配
解决方法:检查流动相的组成。
3、流动相各溶剂不相溶
解决方法:选择互溶的流动相
4、检测器/记录仪电子元件的问题
解决方法:断开检测器和记录仪的电源,检查并更正。
5、系统内有气泡
解决方法:用强极性溶液清洗系统
6、检测器内有气泡
解决方法:清洗检测器,在检测器后面安装背景压力调节器
7、流通池污染(即使是极少的污染物也会产生噪音。
)
解决方法:用1N的硝酸(不能用磷酸)清洗流通池
8、检测器灯能量不足
解决方法:更换灯
9、色谱柱填料流失或阻塞
解决方法:更换色谱柱
10、流动相混合不均匀或混合器工作不正常
解决方法:维修或更换混合器,在流动相不走梯度时,建议不使用泵的混合装置
基线漂移
原因与解决方法
1、柱温波动。
(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基线的波动。
通常影响示差检测器、电导检测器、较低灵敏度的紫外检测器或其它光电类检测器。
)
解决方法:控制好柱子和流动相的温度,在检测器之前使用热交换器
2、流动相不均匀。
(流动相条件变化引起的基线漂移大于温度导致的漂移。
)
解决方法:使用HPLC级的溶剂,高纯度的盐和添加剂。
流动相在使用前进行脱气,使用中使用氦气。
3、流通池被污染或有气体
解决方法: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溶剂冲洗流通池。
如有需要,可以用1N的硝酸。
(不要用盐酸)
4、检测器出口阻塞。
(高压造成流通池窗口破裂,产生噪音基线)
解决方法:取出阻塞物或更换管子。
参考检测器手册更换流通池窗。
5、流动相配比不当或流速变化
解决方法:更改配比或流速。
为避免这个问题可定期检查流动相组成及流速。
6、柱平衡慢,特别是流动相发生变化时
解决方法:用中等强度的溶剂进行冲洗,更改流动相时,在分析前用10-20倍体积的新流动相对柱子进行冲洗。
7、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品质溶剂配成
解决方法:检查流动相的组成。
使用高品质的化学试剂及HPLC级的溶剂
8、样品中有强保留的物质(高K’值)以馒头峰样被洗脱出,从而表现出一个逐步升高的基线。
解决方法:使用保护柱,如有必要,在进样之间或在分析过程中,定期用强溶剂冲洗柱子。
9、使用循环溶剂,但检测器未调整。
解决方法:重新设定基线。
当检测器动力学范围发生变化时,使用新的流动相。
10、检测器没有设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
解决方法:将波长调整至最大吸收波长处
最近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可能是流动相污染,清洗溶剂瓶,重新配制流动相后消失。
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仅供参考。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做液相分析时遇到过,原因有三个,楼主可一一排查:
1.环境温度或流速不稳定;
2.流动相问题:a.有气泡(多元泵检测易出现),b.被轻微污染;
3.检测器部件松动了,噪音大。
仪器:安捷伦的1100液相色谱仪配有自动进样器。
安装有紫外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在线脱气机。
每次检测后都使用流动相洗柱子1到2个小时。
之前测试的都是水产品,使用的流动相以乙腈和水的混合液为主。
故障现象:昨天下午发现基线呈现波浪线,形状如图。
周期大约10分钟。
高度大约有1mv。
影响分析测试,于是开始查找原因。
1、考虑是否是检测器的流通池有问题
处置:将柱子卸下,直接用一个新的小预柱(没有两通只能使用这个来代替了)连接泵到检测器,使用高流速2ml/min乙腈清洗,试图让气泡出来,半小时后连上柱子,检查基线
还是呈波浪线的现象,没有改善。
判断:波浪线不是检测池混有气泡引起的。
说明:之前本人使用的该型号液相色谱没有工作站,是数据处理机,仪器控制器有个小的显示器可以看压力曲线,吸光度曲线等。
由于对工作站不太熟悉,不会调出压力曲线。
如果有气泡,压力曲线会有波动,可以帮助排查,这个是后话。
因为动了溶剂,所以使用了针阀,没有拧紧(后来的检查中发了,后面叙述)
是否是流通池脏了,在线诊断值0.9,有轻微的问题,使用50%异丙醇做流动相,清洗流通池半小时后恢复,走流动相,故障没有解决。
故障不是流通池的问题。
2、怀疑紫外灯的问题
处置:使用在线的诊断,检查灯的使用时间仅300多,不到四百小时。
检测器的流通池没有拿出来的情况下,通过在线诊断,能量完全够。
判断:灯的能量完全够我们使用。
故障与灯无关。
说明:如果对流通池的拆卸比较熟练的情况,可以把流通池抽出来,测灯的能量,这个比较准确。
大多数人嫌麻烦,都是直接看灯使用了多少小时。
3、怀疑柱子污染造成的
处置:换新的柱子,没有使用的。
过流动相,半小时,仍然有波浪线。
判断:该故障和柱子无关。
4、是否是光栅或波长偏离
处置:改变波长,254nm,流动相半小时,无波浪线。
对波长进行校正后在我们使用的365nm波长下流动相半小时,故障仍然存在。
结果:波长虽然有小的偏差,但不是故障的主要原因。
5、停止流动相,测定半小时吸光度值,谱图是一直线。
再次说明灯没有问题,流动池也没有问题。
6、怀疑泵或系统有问题
处置:调出压力曲线(此时厂家工程师到现场),吸光度曲线和压力曲线都同时在谱图上呈现,发现波浪线和压力曲线拟合,证明压力有问题。
检查了所有的接头,发现针阀没有拧到底,有松动,拧紧后,压力波浪没有了,但故障现象仍然存在。
能判断的地方都做了,无法解决问题,从系统的管线排查
7、分段检查管线系统的问题
直接将流动相从储液瓶接到检测器,没有故障现象。
判断:储液瓶段管线无问题。
再连接到流通阀的管线,再到柱子的管线,没有故障现象。
所有的管线都接好,不连接自动进样器,都没有故障现象。
结果:推断可能是进样器的六通阀有问题。
六通阀从外向内拆,没有完全卸下来,只是把外面的盖子摘下,拿出两层,就发现有黑色可见的污点。
使用棉签蘸乙醇清洗,然后装上,走流动相,没有故障现象。
故障的主要原因还是六通阀的问题。
以后使用注意事项
1、样品前处理要尽可能的干净,以免把进样器系统污染。
2、压力曲线在开机还没有做分析的时候打开看看,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系统有不紧密的地方。
3、波长使用一段时间要及时校正。
4、一些必要的配件要准备好。
比如两通,可以使用它分段检查系统管线和部分系统的问题,非常方便。
5、工作站的一些功能要熟悉,特别是在线诊断功能,因为是英文的而且专业术语比较多,很多人不习惯看,但如果不熟悉的话,很多问题自己无法解决,所以还是要多看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