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文献翻译-黄天悦

外文文献翻译-黄天悦
外文文献翻译-黄天悦

外文资料翻译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外文文献库

文章名:Formaldehyde in China: Production, consumption, exposure levels, and health effects

书刊名:《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作者:Xiaojiang Tang, Yang Bai, Anh Duong, Martyn T. Smith, Laiyu Li, Luoping Zhang

出版社: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35 (2009) 1210–1224

章节:1-4

页码:P1211~P1217

文章译名:甲醛在中国的生产、消费、危

害程度和健康的影响

姓名:黄天悦

学号:6101110312

指导教师(职称) :周芳(讲师)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2011级03班

所在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部

甲醛在中国:生产、消费、接触程度和健康的

影响

Xiaojiang Tang, Yang Bai, Anh Duong, Martyn T. Smith, Laiyu Li, Luoping Zhang

摘要:

甲醛,重要的经济化工产品,被归类为人类致癌物之一,其可引发鼻咽癌也可能是白血病。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醛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的人口患癌症和其他相关的健康问题的潜在的风险更大。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中国的甲醛生产,消费,接触程度,以及其对的健康影响。我们收集并且分析了超过200篇来自于科学期刊、报纸、官方出版物和相关网站对于甲醛的分析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后续影响的中文和英文文献。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甲醛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增长,现在甲醛的生产量和消耗量为世界甲醛总量的三分之一。在中国超过65%甲醛生产出来后被用于生产主要发现于木制品中的合成树脂产品-中国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标准来规范甲醛污染,但是在家庭,写字楼,厂房,公共场所和食品中的甲醛浓度往往超过国家标准。另外,已经有许多甲醛诱发的健康问题的报告,包括引发中毒和癌症的报告。在中国缺乏有质量的对于甲醛所引起的流行病学的研究和及其对接触甲醛人群的相关健康影响的基本数据,有必要对甲醛更广泛的研究。

1.简介

甲醛(CH2O)是全球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化工产品,其广泛应用于建筑,木材加工,家具,纺织品,地毯,和化工行业中。它已被列为人类致癌物质,其可能引发鼻咽癌和白血病(IARC,2006)。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过去的20年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于甲醛的需求也随之增长。2004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甲醛生产国和消费国(李和王,2006)。在中国如此同步巨幅增长过程中,甲醛的污染也大大增加了,尤其是在室内和室外空气,特定的职业,以及受污染食物中甲醛含量超标。

虽然甲醛是人类的自然代谢产物之一,但是大剂量摄入会增加发生急性中毒的风险,同时长时间接触甲醛可导致慢性中毒,甚至癌症(IARC,2006)。近来,甲醛中毒的情况很多,过敏,哮喘,肺损伤,癌症和死亡,大多被诊断为是甲醛的作怪的结果:从接触污染的食物,饮用水和室内污浊空气中摄入甲醛。随着中国甲醛行业的发展以满足需求经济的不断扩张,日益严重的甲醛污染影响数以百万计的人,产生不良的健康影响也在不断升级,对于中国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我们需要进一步调查。因为甲醛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这样的调查也将是国际性的。在这里,我们回顾了甲醛在中国的生产,消费,接触程度和健康影响,在这一迅速发展的国家和其他类似的在经历了“风险过渡”的国家一样,对于此我们需要更好的监管制度对于甲醛暴露的各种情况作出处理(科尔巴兰等,1999)。

我们在英国和中国书目互联网数据库进行了广泛的搜索,包括:PubMed数据文献库(2008);直击科学网(2008);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2008),其中包含7426篇从1915年至今的中文文献,这些文章最早可追溯至1957年;从2000年到现

的515种中文报纸,和其他官方网站。这个评论列举了几个报纸的报道,我们认为是合理可靠,有翔实的描述性数据,在信息主要来源是不公开的情况下。除此之外,关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具体数据从200篇甲醛相关文献中收集得来,并汇编成图片和表格,创建的目的是为了拥有一个全面的资源用于未来的研究。虽然没有系统检查程序被采用,我们依然排除了一些文献种可疑的数据。

2.甲醛的经济概况

2.1产能和产量

中国的甲醛行业始于1956年,最初年生产能力只有3千吨(kt)。经过三十年的缓慢增长,甲醛和含甲醛的产品的制造在20世纪90年代飞速增长(图1A),在2004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甲醛生产国(李和王,2006)。

中国甲醛产量密切反映其生产能力(图1A),并在2007年达到了惊人的12000kt,约为五十年前那个时候的4000倍。在2007年,甲醛的价格达到了平均价格为每吨1817元人民币(RMB)的水平(朱,2008年),在2007年产生的甲醛总价值为200亿人民币,约和30亿美元(USD)。在2006年,中国生产量占全球总输出的34%(图1B),为美国的2.4倍,德国的4倍,(金和李,2007;周,2008)。

目前,中国大多数省份都有甲醛生产设施。图1C显示了位于每个省的生产设施的数量,中国内地共计354处。快速发展沿海省份中甲醛工厂占约42%,其中的60%拥有除了满足国家需要还能输出的能力(周,2008)。

2.2消费和分布

中国同样引领着全球在甲醛消耗量上,在2007年就消耗了11,990kt(朱,2008)。由于甲醛在高浓度下和长时间储存后易聚合,它市售时通常是37%的水溶液(福尔马林)或者直接在当地出售,低于国际贸易销售额的0.1%(周,2008)。

甲醛作为原料在许多不同的工业中使用。图2A展示了甲醛在中国的各类生产中消耗的相对比例。超过65 %的甲醛的是用于合成树脂包括脲- 甲醛(UF),酚醛(PF),和三聚氰胺- 甲醛(MF),这些都经常被用于室内装修的建材之中直接导致室内甲醛污染。虽然这些树脂占全世界甲醛消耗的大部分(图2B),但是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更少甲醛用于聚缩醛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生产在中国。

中国的甲醛行业的快速增长,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但是也造成了空前的污染问题。

3.甲醛的危害和监管

在1990年以前,在化工和木材行业对于甲醛的职业性接触,以及在解剖学和病理学实验室对于甲醛的接触是中国甲醛危害的主要来源。然而近年来,来自于新装修的住宅,办公室,公共场合,食品,纺织品,地毯,甚至主要城市的空气中的甲醛污染量急剧增加。甲醛浓度介于0.1至0.5 ppm(ppm,约0.12-0.6毫克/立方米)之间是人的感官可接受的,而0.5和1.0 ppm的之间(0.6-1.2毫克/立方米)可引起眼刺激,甲醛浓度在1.0 ppm(1.23毫克/立方米)以上的时候会刺激鼻和喉部(NICNAS,2006)。在中国的甲醛浓度水平往往高于这些值,为了降低污染水平,中国政府有发行和更新了一系列包括空气,建筑装潢材料,纺织品的水平,水和食物中甲醛含量的国家标准规范,其中最主要的概括在表1中。

图1. 甲醛在中国的生产能力,产量和消费以及全球甲醛产量组成

A:1956-2007年甲醛在中国的生产能力,产量和消费量水平。2007年,甲醛生产能力为15393 kt,而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12000 kt和11990 kt。B:各国甲醛产量占世界甲醛总产量的百分比。2006年甲醛的全球总产量为31940 kt。仅中国就贡献了近34 %。比荷卢经济联盟包括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C:每种颜色代表该省占全国甲醛产量的多少。下方,列出了2006年每个省甲醛工厂数

量。来自李(2006),金和李(2007),朱(2008)、周(2008)。

3.1户外危害

几个中国城市的户外甲醛浓度在表2中有详细列出。中国的大城市的户外甲醛浓度甲醛含量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相似,如埃及,墨西哥和巴西,但比那些大城市发达国家明显偏高,如日本,瑞典和加拿大(张等,2009)。在世界各国之中中国最为典型,室外空气标准不受管制。虽然研究专门针对中国户外农村甲醛水平已被限定,多个室内研究已经测量10至20微克/立方米的农村室外浓度范围(刘等,1993;许等,2008)。

3.2室内住宅危害

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家居摆设和燃料燃烧是室内甲醛污染最主要的来源(张和史密斯,1999)。由于通风不良和低效用的炉灶在农村的使用与城市家里装修率的提高这两个来源是中国室内甲醛高水平急剧升高的重要因素。新建住宅和最近重新装修的公寓能释放高水平的室内甲醛,新建住宅和公寓最近装修室内甲醛释放的高水平,并随着装饰行业的持续扩张,包括3.5%(¥650000000000人民币或70000000000美元)的年度GDP(国内生产总值)2005(宋,2006),住宅室内甲醛也将增加。

住宅室内甲醛最高容许浓度0.08mg/m3(MAC)是由中国卫生部(卫生部,1995)

建立。在2002年,这个值重新调整到世界卫生组织(WHO)0.1毫克/立方米或0.08 ppm的推荐限值(WHO-ROE,2000),并且标准的范围扩大到办公楼(GAQSIQ等,2002)。许多其他国家,例如日本和英国,也采用了0.1毫克/立方米作为普通室内甲醛的限制额度。在加拿大,德国和新加坡标准则稍高甲醛室内极限为0.1 ppm(约0.123mg/m3)。而目前在美国没有国家室内限制标准(张等,2009)(图3)。

即使有了这些标准,在中国,甲醛仍然很高。在2002–2004期间,超过所有新建或改建的房屋中有69.4%的房屋室内甲醛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表3)。几项研究测量室内甲醛含量的调查发在现所有采样的最近装修家庭住宅中,那些在香港例外,甲醛浓度要么爆表或平均浓度超过0.1毫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表4)。相比之下,许多国际城市平均室内甲醛浓度低于0.1毫克/立方米(张等,2009)。

据报道,室内甲醛浓度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在装修约6个月后一般下降0.1毫克/立方米(智等,2007;林等,2005;张等,2007。)。然而,表4的数据表明,在装修一年后甲醛的浓度仍能保持在很高水平。在新装修的卧室中,在江西省11个城市,甲醛含量测定室内均值为0.25毫克/立方米的。在一个实例中,装修后两年,甲醛含量仍保持在0.138毫克/立方米(张等,2007)。甲醛水平的季节性波动也时有发生,夏季的平均水平高于所有地区冬的水平层次层次,除了石嘴山(姚等,2005)。

室内甲醛含量超标,其中家具和纺织品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贡献者,甚至在老旧和未装修的居室。在2003年,国家质量监督总局,检验总局,检疫总局,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在测试了在16个不同的城市新装修的居室中收集到的床上用品面料(王,2003)。对于许多产品,甲醛含量超出各自的标准,其中一个产品有一个水平在标准的4倍以上,而实际标准为75毫克/公斤(表1)。2007,在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法院罚款20000元因某家具公司制造的木制橱柜,其释放甲醛含量超过1.5毫克/升的标准(表1),引起消费者的过敏症状(刘,李,2007)。

表1 中国甲醛浓度现行国家标准

标准适用范围

现行标准

参考名称标准a

空气

公共场所a MAC 0.12mg/m3MOH(1996)

工作场所MAC 0.5mg/m3MOH(2007)

室内1小时内平均值0.1mg/m3GAQSIQ等(2002)民用建筑工程Ⅰc 游离甲醛量0.08mg/m3MOC(2001)民用建筑工程Ⅱd 游离甲醛量0.12mg/m3

建筑材料MOC(2001)

人造板材及人造板材

饰面

CRFF(环境实验室)0.12mg/m3(E1) MOC(2001)

CFF(材料穿孔干样)9mg/100g(E1) MOC(2001)木材粘合剂CRFF 0.12mg/m3MOC(2001)布料CRFF 0.12mg/m3GAQSIQ等(20002)复合实木地板A RCF 9mg/100g GAQSIQ等(20002)复合实木地板B RCF 9-40mg/100g GAQSIQ等(2001a2)装饰材料

中密度纤维板e RCF(穿孔取样法)9mg/100g(E1);30mg/100g(E2)表层饰板f RCF(干燥器) 1.5mg/100g(E1);30mg/100g(E2) 人造板材饰面g RCF(气柜)0.12mg/m3(E2)

RCF(干燥器) 1.5mg/L(E2)

溶剂型胶黏剂游离甲醛含量0.5g/kg

水基胶黏剂游离甲醛含量1g/kg

木制家具RCF 1.5mg/L

墙纸甲醛含量120mg/kg

地毯RCF 00.5mg/m2h

纺织品

婴幼儿产品甲醛含量20mg/kg

皮肤接触产品甲醛含量75mg/kg

非皮肤接触产品甲醛含量300mg/kg

室内装饰产品甲醛含量300mg/kg

饮用水甲醛含量0.9mg/L MOH(2006)

食物

酒精发酵饮料甲醛含量2mg/L MOH(2006)

职业病诊断

急性甲醛中毒建议﹥0.5mg/m3MOH(2006b)

缩写: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场所的空气);CRFF,游离甲醛释放量(木材);CFF,释放甲醛含量(木);RCF,释放甲醛含量(木);卫生部,卫生部,中国;商务部,建设部,PR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质检总局,检验检疫,PR中国

a E1:用于室内;E2;用于室内,但仅用于表面处理以后。

b包括以下9种的标准:酒店,娱乐场所,理发店和美容店,体育馆,图书馆,美术馆和展览中心,商场和书店,医院等候大厅,公共交通等待室,餐厅。

c包括住宅,办公楼,医院病房,老年设施,幼儿园和小学的课堂。

d包括酒店、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场馆、医院、商场、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

e包括中密度板和高密度板,刨花板,和定向刨花板。

f包括胶合板,复合板,和粘合板。

g包括楼板覆盖层,竹地板,木地板,木质饰板表面与热固性树脂浸渍纸等。

h包括地毯及地毯胶和地毯衬垫。

i卫生部(2002b)建议病人可诊断为急性中毒,如果其接触到高浓度的甲醛或短时间内接触甲醛。

3.3室内办公危害

甲醛污染的办公室的来源是类似于那些住宅中的污染。表5显示,在平顶山市的新建写字楼中的办公室,所采集的九种不同的办公室空气样本研究后得知其室内甲醛浓度比中国室内标准(表1)和世界卫生组织更高0.1毫克/立方米的室内甲醛限值明显偏高或者持平(国家质检总局等人,2002; WHOROE,2000年)。

3.4室内公共场所危害

在1996年,为维护酒店,娱乐场所,商场和其他公共设施的室内空气质量,卫生部建立了0.12毫克/立方米的室内甲醛标准(表1)。然而,在中国大部分公共场所的甲醛浓度发现超过这一水平(表6)。

3.5职业危害

从历史上看,职业暴露已在中国甲醛危害的主要来源。1979,卫生部规定3毫克/立方米(卫生部,1979)作为唯一的职业接触限值(OEL)甲醛的标准。2002,这个值很明显的被降低到0.5毫克/立方米(卫生部,2002),也就是今天的职业标准(卫生部,2007)。其他国家采用时间加权平均(TWA)和/或短期接触限值(STEL)而

不是中国的职业接触限值的(张等人。,2009)。例如,美国的有机电致发光(也被称为允许暴露极限)是0.75 ppm(0.92毫克/立方米,8小时TWA和STEL)2 ppm(2.46毫克/立方米(OSHA),1992),而英国是2 ppm的两个TWA和STEL(HSE,2007)。尽管目前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甲醛接触标准偏低,但是甲醛接触水平在许多不同的行业普遍很高(表7)。木材加工行业具有最高的平均工业甲醛浓度,部分是由于不通风的车间和缺乏员工的安全措施引起的。在2002之前,平均职业甲醛含量超过0.5毫克/立方米,在某种情况下达到46.14毫克/立方米(Gao等人,1988)。然而,随着新标准实施后的2002年,在大多数的工厂发现的浓度,包括那些在木材加工行业,满足0.5毫克/立方米。在解剖学和病理学实验室危害水平仍然很高,通常超过0.5毫克/立方米的限制标准(表8),由于主要用于组织标本保存福尔马林蒸发。一项研究发现,即使在没有使用的解剖样本,最低甲醛浓度仍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测量值更是达到13.01和20.94毫克/立方米之间(张等人,2007)。在上海,在十一医院病理实验室的甲醛平均浓度为1.60毫克/立方米,其中一间的测量值高达5.84毫克/立方米(Fan等人,2006)。

表2 所调查的中国城市的户外甲醛含量

a公式:中国城市的室外平均甲醛浓度=Σ(样本数×平均浓度)/总样本数,不包括没有平均浓度的样品。计算出的平均值为11.7微克/立方米的在1997-2006期间。

3.6食物危害

甲醛是许多生物的自然代谢产物,因此在目前在许多食品如香菇蘑菇,其中含有的甲醛的浓度颇高范围从40到380毫克/千克(杨等,2007)。许多新鲜的海产品,如鱼,鱿鱼,鲳鱼,带鱼,海参,虾,黄鱼,扇贝、章鱼自然有2.177±平均值为1.414 mg/kg甲醛基含量(王等,2007年。)。然而,使用合成甲醛(吊白块的非法使用?)作为食品防腐剂在中国市场是很常见的,导致其超过国家标准和人体的健康水平从而产生负面影响。在福州,大连,广州,商丘,烟台和上海七个独立的研究,发现海洋产品使用甲醛防腐剂非法处理后有的甲醛含量超过300毫克/公斤,极端情况下达到4250毫克/千克。(李,2000;李等,2006;林等,2005;聂,2005;王等,2007;徐等,2004;张等,2006)。

图3. 目前为各国室内甲醛接触限值

一些国家已经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室内甲醛接触限值,其值在这里列出-毫克/立方米。原来的限值位在每百万份数(ppm)的国家被转换为其1.23倍变成毫克/立方米。

六十种不同的新鲜水果中的甲醛含量低于2.74毫克/公斤,在2007项的研究中,但随着制冷,此值增加了2.3-3.8倍(Ma等,2007)。粉丝也在两个不同的研究范围内被评估,其中甲醛含量分别在0.011–2.859毫克/公斤和1–3.38毫克/公斤,(胡等,2003;李等,2003)。

在2003年到2005年之间,中国消费者屡屡受到媒体在啤酒中含有有毒甲醛的警示(张等,2005)。然而,一项国家的调查中显示,所有销售的啤酒,包括国产和进口的,其中含有甲醛的浓度范围均在0.1和0.9毫克/公斤之间(国家质检总局,2005),这是远低于2毫克/升的国家标准(卫生部,2005)。

表3 在中国新建或刚装修后的房屋的室内甲醛含量超过现行标准

a 包括11个城市:南昌、福州、赣州、吉安、景德镇、九江、萍乡、上饶、新余、宜春、鹰潭。

b 公式:中国上述城市室内甲醛含量百分比为现行标准的多少=∑(户×以上标准百分数)/总的户数。平均数是2002-2005年间的70%。

3.7偶然性的人为危害

来构想下一个典型的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甲醛接触水平,基于平均水平计算估计个人日常接触的(见表脚注)在相应的表列。假设接触的甲醛为0.0117毫克/立方米在户外的四个小时内(表2),0.238毫克/立方米在装修后的家里的十二个小时内(表4),和0.256毫克/立方米在新办公楼的八个小时内(表5),假设中,一个普通的人可以接触到的平均浓度(类似对TWA,24小时)为0.21毫克/立方米每小时每个

工作日,不包括偶尔的从曝光的问题食品中获得甲醛量。周末期间,假设他或她暴露在公共场所四个小时,甲醛含量为0.144毫克/立方米,(表6),户外六个小时和家中十四个小时,在每周末的一天中一个人可能会遇到的甲醛平均值为0.17毫克/立方米每小时。因此,一个人生活在一个中国城市的可持续接触甲醛水平高于WHO推荐的0.1毫克/立方米室内极限(who-roe,2000)。同样,一个人在一个行业或职业的工作场所(表7和表8)也可以接触的平均甲醛含量在0.58或0.61毫克/立方米每小时每一天,超过0.5毫克/立方米的2007年卫生部所规定的标准(表1)。

表4 中国城乡新装修的房屋中室内甲醛含量

a 包括11个城市:南昌、福州、赣州、吉安、景德镇、九江、萍乡、上饶、新余、鹰潭。

b 由原文献给出的相应样本容量计算其算术平均数。

C 公式:中国城乡室内甲醛平均含量=∑(样本数×平均浓度)/样本总数。计算所得城市在1999-2006年间平均浓度为238微克每立方米,农村的平均浓度为35微克每立方米。

表5 中国办公室内甲醛浓度

a 包括11个城市:南昌、福州、赣州、吉安、景德镇、九江、萍乡、上饶、新余、鹰潭。

b 平均值和SD值由原始数据计算所得。

C 公式:中国办公室内甲醛平均含量=∑(样本数×平均浓度)/样本总数。计算所得在1999-2006年间平均浓度为256微克每立方米。

4.甲醛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住宅,职业的累积效应,再者由食品所接触甲醛造成了各种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有很多文献记载了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从空气中的甲醛污染,到水体污染和受污染的食品的各种案例。在中国和世界各地公众对于甲醛对健康的影响的关注不断增加的今天,正是这些导致了不好的的健康结果。

表6 被调查的中国城市公共场所的甲醛品均含量

a 包括11个城市:南昌、福州、赣州、吉安、景德镇、九江、萍乡、上饶、新余、鹰潭。

b 包括新生产的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及其他多功能车内的品均甲醛含量。

c 公式:中国公共场所室内甲醛平均含量=∑(样本数×平均浓度)/样本总数(不包括没有平均数的样本)。计算所得在1996-2005年间平均浓度为144微克每立方米。

4.1急性毒性和免疫毒性

已知甲醛是可引起急性中毒,引起发炎,以及其他免疫系统的危害的。

4.1.1.急性中毒

1998年一个制药公司的17名员工因为不断吸入甲醛蒸气出现了眼睛流泪,打喷嚏,咳嗽,胸闷,发热,头痛,嗜睡,食欲不振。由于中毒,有的甚至经历了呕吐,腹痛,和急性心动过速等病状(浩等,1998)。2000年,一个32岁的男性出现腹痛,便血,吐血,和高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低于105μg/L的正常水平,在喝了300毫升富含甲醛的水之后(刘和宋,2001)。另一个26岁的男性发现死于极端的腹痛,胃粘膜变性,只因为其两个小时前喝了一杯含甲醛的水(豪,2004)。在一所中学的六十名学生发现他们食物中毒因为30分钟前食用过用甲醛保存的秋刀鱼。他们都说恶心的症状,而83%有呕吐,50%经历了头晕(李和宋,2006;张等,2006)。三零八中学的员工也报告了类似的症状,进食甲醛保存鱼后,0.5–2 小时后有这些症状的发生(李和歌,2006;张等。2006)。这些都是因为甲醛是非法用作食品防腐剂,甲醛引起的食物中毒在中国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4.1.2.刺激

急性粘膜刺激是甲醛中毒的最常见的副作用,往往导致皮肤干燥,皮炎,眼睛含

泪,打喷嚏,咳嗽。严重的甲醛危害更会导致眼结膜炎,鼻及咽部疾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更危险的情况,如喉痉挛和肺水肿。一个男人,被大量的甲醛直接接触其暴露的脸,出现面部肿胀、角膜变性(李,1997),而同样暴露在甲醛中的一个木材加工厂的员工则有咽部充血,慢性鼻炎,嗅觉功能下降的病状(王等,1999)。另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些结果,当66化学产业工人是因为职业原因暴露于甲醛之中,出现了的角膜,鼻膜,和咽堵塞发炎的各种症状(张等,1999)。

4.1.3.皮肤过敏

甲醛接触也直接导致皮肤过敏(克罗宁,1991)。十人中的四位操作员在化工厂操作熔炼装置有甲醛职业接触后会有皮炎(苏和郑,1995)。另一个实例则是,在蘑菇农场,员工的2/3,那些暴露于甲醛含量范围从0.60–23毫克/立方米的环境中的员工们,在他们的手臂和前臂有皮肤炎症,其症状包括红斑,肿胀,发炎,疼痛,和烧灼感(吴和吴,2001)。

4.1.4.过敏性哮喘

已有研究表明,室内甲醛浓度过大可能引起过敏性哮喘的相应的反应增大,尤其是当室内甲醛含量超过0.12毫克/立方米时(岳等,2004)。在1996年,60个蘑菇农民在暴露于甲醛气体后其咳嗽和哮喘症状加强(乡,1996)。

4.1.

5.与国际案例的比较

急性甲醛中毒的案例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法国在200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吸入甲醛0.1毫克/立方米,在30分钟内的室内环境中的甲醛含量超过WHO规定的最大值,导致高度敏感的哮喘患者发病(上等,2006)。此外,完成后研究报告表明,甲醛是引起感官刺激比常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之一,在芬兰建筑样本中的混合物其更可能代表性物质之一(VOCs)在2001到2006年之间的各种案例中(萨洛宁等,2009)。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还发现,室内甲醛浓度超过0.06毫克/立方米显著增加儿童患哮喘的机会(rumchev等,2002)。

标准与格式要求

第一页为封面页

1.具体格式套用本版格式,注意文章名、书名、作者的英文大小写

2.选取的章节如章节名过长可以不列出具体章节名(例如:1-4即可)

3.封面页的内容请不要超出第一页

第二页为正文部分

1.正文需有标题、作者、摘要、正文及所截取的部分的图表(参考文献可以不用翻译)

2.如正文超出3000个英文单词可截取部分翻译,单翻译部分必须连贯完整不得删改,应做到准确、通顺、易读。

3.标题请顶格为黑体二号字

4.作者为宋体小四字体,如为外国人名可不必翻译字体为Times New Roma新罗马体小四字体

5.空一行后开始进行摘要翻译,(摘要:)加粗为宋体小四,摘要翻译请忠于原文,翻译出来的句子自己要看得懂。

6.正文部分汉字为宋体小四英文及数字为Times New Roma新罗马体小四

7.正文部分的小标题标题也为宋体小四,小标题请加粗

8.正文部分各小标题与上一小节间空一行

9.原文中的作者名、参考文献、专有名词可不翻;文章的一些无法重新制作的图表可直接拷贝原文

10.图表

图表表头为:图1 ******()表1 ****** 均为宋体五号字

图表内容为:宋体五号字

图表注释为:宋体五号字

表下面的注解是左对齐

图标下面的东西都居中

所选章节的表格内容与图不能翻译的截图

11.页面设置:无网格。

页边距:上2.8厘米,下2.2厘米

左2.5厘米,右2.5厘米

页眉:1.5厘米(带横线);页脚1.5厘米(带页码)

格式(段落):1.2倍行距

12.外文原文:

附上原文的复印件或扫描打印件。

外文字数需在3000个单词以上。来源必须是来自正式出版的书籍或期刊文章(含国际会议论文),不得使用从网页上下载的资料。外文文章内容必须是与本人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

具体内容以正文内的格式为准!

修改好后请立即发电子稿给周芳老师进行修改!

毕业设计和翻译均要查重!毕业答辩时间为6月1日-6月6日,请于近期速速完成毕业翻译和毕业设计的初稿给指导老师进行修改和最终准备工作,以免影响正常毕业!

毕业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与译文

Inventory management Inventory Control On the so-called "inventory control", many people will interpret it as a "storage management", which is actually a big distortion. The traditional narrow view, mainly for warehouse inventory control of materials for inventory, data processing, storage, distribution, etc.,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ti-corrosi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means, to make the custody of the physical inventory to maintain optimum purposes. This is just a form of inventory control, or can be defined as the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How, then, from a broad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inventory control? Inventory control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company's financial and operational objectives, in particular operating cash flow by optimizing the entire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cesses (DSCM), a reasonable set of ERP control strategy, and supported by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ools, tools to achieved in ensuring the timely delivery of the premise,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inventory levels, reducing inventory and obsolescence, the risk of devaluation. In this sense, the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to achieve financial goals is just a means to control the entire inventory or just a necessary p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functions,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warehouse management is main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broad inventory control is the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he whole company's responsibility. Why until now many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inventory control, limited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The following two reasons can not be ignored: First, our enterprises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inventory control. Especially those who benefit relatively good business, as long as there is money on the few people to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inventory turnover. Inventory control is simply interpreted as warehouse management, unless the time to spend money, it may have been to see the inventory problem, and see the results are often very simple procurement to buy more, or did not do warehouse departments . Second, ERP misleading. Invoicing software is simple audacity to call it ERP, companies on their so-called ERP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inventory, inventory control, seems to rely on their small software can get. Even as SAP, BAAN ERP world, the field of

审计学内部控制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中英文翻译 内部控制爆炸① 摘要:Power的1997版书以审计社会为主题的探讨使得审计活动在联合王国(英国)和北美得到扩散。由审计爆炸一同带动的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兴起。审计已经从审计结果转向审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它已然成为公众对公司治理和审计监管政策的辩论主题。Power表示对什么是有效的内部控制各方说法不一。本人对内部控制研究方面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内部控制对非常不同概念的各个领域的会计进行探究,并研究如何控制不同水平的组织。因此,内部控制研究的各类之间的交叉影响是有限的,而且,许多内部会计控制是研究是再更宽广的公司治理问题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许多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对公司治理的价值观点扔需要进行研究。 关键词:机构理论;公司治理;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制度;管理控制 1 概述 Power的1997版书以审计社会为主题的探讨使得审计活动在联合王国(英国)和北美得到扩散。由审计爆炸一同带动的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兴起。审计已经从审计结果转向审 ①Maastricht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Center (MARC),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eit Maastricht, P.O. Box 616, 6200 MD Maastricht, The Netherlands s.maijoor@marc.unimaas.nl Fax: 31-43-3884876 Tel: 31-43-3883783

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它已然成为公众对公司治理和审计监管政策的辩论主题。例如,在最近的对于欧洲联盟内外部审计服务的内部市场形成的辩论中,监管建议建立关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制度。虽然对有关内部控制的价值期望高,但Power表示对什么是有效的内部控制各方说法不一。本人对内部控制研究方面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内部控制是对非常不同概念的各个领域的会计进行探究,并研究如何控制不同水平的组织。因此,内部控制研究的各类之间的交叉影响是有限的,而且,许多内部会计控制是研究是再更宽广的公司治理问题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许多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对公司治理的价值观点扔需要进行研究。 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公共政策辩论中,内部控制的概念越来越得到重视。公共越来越关注内部控制,令人对power在1997年英国和北美的书中的审计社会的现状有所信服。此书的主题是在Anglo-Saxon经济体的审计活动:审计爆炸的扩散。Power表示,联合开发与审计爆炸带动了内部控制制度兴起。增加监管问责制是公众对审计和公司治理政策辩论机构内部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然而Power注意到,尽管公众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度迅速增加,内部控制的概念还是很模糊。他支出,内部控制是什么,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界定是内部控制的最基本问题。 本文讨论研究内部控制的兴起,认为内部控制的研究也有一些潜在的问题。首先,在以往的研究中,长期的内部控制涵盖完全不同的概念。其次,有关的内部控制研究机构的规模是有限的,要从孤立的学科进行交叉使用得到结果很难。因此,内部控制是尚未独立的研究范畴。最后,以往的对内部控制的研究没有彻底解决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公共政策辩论中谈到的内部控制有关问题。假设的内部控制、财务报告和公司治理的基本关系也没有被证实。 本文解构如下:在开始对内部控制进行研究和讨论之前,先介绍了两个主要的,在Power1997的书中所提出的发展:第一部分讨论了审计爆炸,第二部分讨论了内部控制的崛起。两者也讲被从欧盟的角度评论。第三部分讨论了什么是内部控制,并从会计研究的三个主要观点出发,研究内部控制制度。第四部分确定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公共政策辩论所承担的四个基本关系,并讨论之前的相关研究。最后一节提供了一个总结和结论。 2 内部控制的崛起 不论是否存在审计爆炸,Power1997和1998在审计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根据Power (1997年83爷),因为内部控制系统的可审计假设使得审计爆炸成为可能。根据更具体

频谱感知技术外文翻译文献

频谱感知技术外文翻译文献 (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译文: 一种新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在认知无线网络控制信道带宽受限条件下基于信任度的双门限协同频谱感知算法。首先每个认知用户基于双检测门限独立进行频谱感知,但只有部分可靠的认知用户通过控制信道向认知无线网络基站发送本地感知结果。当所有的用户都不可靠时,选取信任度最高的认知用户发送本地感知结果进行判决。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同常规能量检测算法相比较,该算法能够在控制信道带宽受限条件下,以较少的网络开销获得更好的频谱感知性能。 关键词: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信任度;双门限 1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有限的频谱资源与不断增长的无线通信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然而根据现有的固定分配频谱资源策略,绝大多数频谱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据FCC 的调查统计,70%的已分配频谱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1[。为了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认知无线电技术由Joseph Mitola Ⅲ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5[]2[ 。频谱感知技术是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支撑技术之一。通常它又可以分为

能量检测法、匹配滤波器法和循环平稳特征法[4]。能量检测算法因为应用简单且无需知道任何授权用户信号的先验知识成为研究热点。认知用户在接入授权频带之前,必须首先感知该频带空闲即授权用户没有工作,否则会对授权用户造成干扰。一旦授权用户重新工作,认知用户必须退避,实现在不对授权用户产生干扰的情况下对频谱资源的共享。由于实际信道中的多径和阴影效应,单个认知用户频谱感知的性能并不乐观,针对这个问题D. Cabric 等人提出了协同频谱感知算法[5]-[6]。协同频谱感知算法性能较好,但是当认知用户数量很大的时候,控制信道的带宽将不够用。文献[7]中提出了一种在控制信道带宽受限条件下的基于双检测门限的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能够以较小的网络开销,获得接近普通单门限频谱检测算法的性能。针对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的需要,本文提出了认知无线电环境下一种基于信任度的双门限协同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中每个认知用户基于双检测门限独立进行频谱感知,但只有部分可靠的认知用户通过控制信道向认知无线网络基站发射感知报告。当所有的用户都不可靠时,选取信任度最高的认知用户发射感知报告进行判决。本文对该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并通过仿真表明,本文方法比较常规能量检测算法,在减小网络开销的同时提高了检测性能。 2系统模型 假设一个认知无线电网络有N 个认知用户和一个认知无线网络基站,如图1 所示。认知无线网络基站负责管理和联系N 个认知用户,在收到认知用户的检测报告后做出最终判决。 图1. 认知无线电网络示意图 频谱感知的实质是一个二元假设问题,即 01 (),,()()()(),n t H x t h t s t n t H ?=??+? (1)

零售企业营销策略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零售企业营销策略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文档含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译文: 零售企业的营销策略 Philip Kotlor 今天的零售商为了招徕和挽留顾客,急欲寻找新的营销策略。过去,他们挽留顾客的方法是销售特别的或独特的花色品种,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多更好的服务提供商店信用卡是顾客能赊购商品。可是,现在这一切都已变得面目全非了。现在,诸如卡尔文·克连,依佐和李维等全国性品牌,不仅在大多数百货公司及其专营店可以看到,并且也可以在大型综合商场和折扣商店可以买到。全国性品牌的生产商为全力扩大销售量,它们将贴有品牌的商品到处销售。结果是零售商店的面貌越来越相似。 在服务项目上的分工差异在逐渐缩小。许多百货公司削减了服务项目,而许多折扣商店却增加了服务项目。顾客变成了精明的采购员,对价格更加敏感。他们看不出有什么道理要为相同的品牌付出更多的钱,特别是当服务的差别不大或微不足道时。由于银行信用卡越来越被所有的商家接受,他们觉得不必从每个商店赊购商品。 百货商店面对着日益增加的价格的折扣店和专业商店的竞争,准备东山再起。历史上居于市中心的许多商店在郊区购物中心开设分店,那里有宽敞的停车场,购买者来自人口增长较快并且有较高收入的地区。其他一些则对其商店形式进行改变,有些则试用邮购盒电话订货的方法。超级市场面对的是超级商店的竞争,它们开始扩大店面,经营大量的品种繁多的商品和提高设备等级,超级市场还增加了它们的促销预算,大量转向私人品牌,从而增加盈利。 现在,我们讨论零售商在目标市场、产品品种和采办、服务以及商店气氛、定价、促销和销售地点等方面的营销策略。 一、目标市场 零售商最重要的决策时确定目标市场。当确定目标市场并且勾勒出轮廓时,零售商才能对产品分配、商店装饰、广告词和广告媒体、价格水平等作出一致的决定。如沃尔玛的目标市场相当明确:

毕业论文外文翻译模板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社会保障对国家安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乡二元经济”现象日益凸现,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客观上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并且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农村独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尤其对农村养老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从户籍制度上看,我国居民养老问题可分为城市居民养老和农村居民养老两部分。对于城市居民我国政府已有比较充足的政策与资金投人,使他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能得到较好地照顾,基本实现了社会化养老。而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却日益突出,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个紧迫而又棘手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关于农村养老,许多地区还没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体系,已建立的地区也存在很多缺陷,运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体现出来。 (一)人口老龄化加快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年龄结构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中国农村进入老龄社会的步伐日渐加快。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5岁以上的人中农村为5938万,占老龄总人口的67.4%.在这种严峻的现实面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徘徊显得极其不协调。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太小 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且大多在农村。据统计,未纳入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还很多,截止2000年底,全国7400多万农村居民参加了保险,占全部农村居民的11.18%,占成年农村居民的11.59%.另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进城务工者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200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1.14亿人。而基本方案中没有体现出对留在农村的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给予区别对待。进城务工的农民既没被纳入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也没被纳入到城市养老保险体系中,处于法律保护的空白地带。所以很有必要考虑这个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

会计信息质量外文文献及翻译

会计信息质量在投资中的决策作用对私人信息和监测的影响 安妮比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瓦特史考特廖,多伦多大学 约瑟夫韦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1简介 管理者与外部资本的供应商信息是不对称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是如何影响金融资本 的投资的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会计质量越好,越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和对融资成本的约束。与此相一致的可能性是,减少了具有更高敏感性的会计质量的公司的投资对内部产生的现金流量。威尔第和希拉里发现,对企业投资和与投资相关的会计质量容易不足,是容易引发过度投资的原因。 当投资效率低下时,会计的质量重要性可以减轻外部资本的影响,供应商有可能获得私人信息或可直接监测管理人员。通过访问个人信息与控制管理行为,外部资本的供应商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降低了会计质量的重要性。符合这个想法的还有比德尔和希拉里的比较会计对不同国家的投资质量效益的影响。他们发现,会计品质的影响在于美国投资效益,而不是在日本。他们认为,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不同的是债务和股权的美国版本的资本结构混合了SUS的日本企业。 我们研究如何通过会计质量灵敏度的重要性来延长不同资金来源对企业的投资现金 流量的不同影响。直接测试如何影响不同的融资来源会计,通过最近获得了债务融资的公司来投资敏感性现金流的质量的效果,债务融资的比较说明了对那些不能够通过他们的能力获得融资的没有影响。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我们限制我们的样本公司有所有最近获得的债务融资和利用访问的差异信息和监测通过公共私人债务获得连续贷款的建议。我们承认,投资内部现金流敏感性可能较低获得债务融资的可能性。然而,这种可能性偏见拒绝了我们的假设。 具体来说,我们确定的数据样本证券公司有1163个采样公司(议会),通过发行资本公共债务或银团债务。我们限制我们的样本公司最近获得的债务融资持有该公司不断融资与借款。然而,在样本最近获得的债务融资的公司,也有可能是信号,在资本提供进入私人信息差异和约束他们放在管理中的行为。相关理论意味着减少公共债务持有人获取私人信息,因而减少借款有效的监测。在这些参数的基础上,我们预测,会计质量应该有一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翻译类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翻译 类论文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毕业论文(设计)Title:The Application of the Iconicity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题目:象似性在中国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学生姓名孔令霞 学号 BC09150201 指导教师祁晓菲助教 年级 2009级英语本科(翻译方向)二班 专业英语 系别外国语言文学系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摘要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近些年不断受到质疑,来自语言象似性的研究是最大的挑战。语言象似性理论是针对语言任意性理论提出来的,并在不断发展。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本文以中国诗歌英译为例,探讨象似性在中国诗歌翻译中的应用,从以下几个部分阐述:(1)象似性的发展;(2)象似性的定义及分类;(3)中国诗歌翻译的标准;(4)象似性在中国诗歌翻译中的应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声音象似、顺序象似、数量象似、对称象似方面。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探究,探讨了中国诗歌翻译中象似性原则的重大作用,在诗歌翻译过程中有助于得到“形神皆似”和“意美、音美、形美”的理想翻译效果。 关键词:象似性;诗歌;翻译

Abstract The arbitrariness theory of language signs proposed by Saussure is severely challenged by the study of language iconicity in recent years. The theory of iconicity is put forward in contrast to that of arbitrariness and has been developing gradually. Iconicity, which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research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fers to a natural resemblance or analogy between the form of a sign and the object or concept. This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conicity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The paper is better described from the following parts: (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conicity; (2)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iconicity; (3) The standards of the translation to Chinese poetry; (4)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conicity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mainly discuss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sound iconicity, order iconicity, quantity iconicity, and symmetrical iconicity. Through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above aspects, this paper could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iconicity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 It is conductive to reach the ideal effect of “the similarity of form and spirit” and “the three beauties”. Key words: the iconicity; poetry; translation

大学毕业论文---软件专业外文文献中英文翻译

软件专业毕业论文外文文献中英文翻译 Object landscapes and lifetimes Tech nically, OOP is just about abstract data typing, in herita nee, and polymorphism, but other issues can be at least as importa nt. The rema in der of this sect ion will cover these issu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 nt factors is the way objects are created and destroyed. Where is the data for an object and how is the lifetime of the object con trolled? There are differe nt philosophies at work here. C++ takes the approach that con trol of efficie ncy is the most importa nt issue, so it gives the programmer a choice. For maximum run-time speed, the storage and lifetime can be determined while the program is being written, by placing the objects on the stack (these are sometimes called automatic or scoped variables) or in the static storage area. This places a priority on the speed of storage allocatio n and release, and con trol of these can be very valuable in some situati ons. However, you sacrifice flexibility because you must know the exact qua ntity, lifetime, and type of objects while you're writing the program. If you are trying to solve a more general problem such as computer-aided desig n, warehouse man ageme nt, or air-traffic con trol, this is too restrictive. The sec ond approach is to create objects dyn amically in a pool of memory called the heap. In this approach, you don't know un til run-time how many objects you n eed, what their lifetime is, or what their exact type is. Those are determined at the spur of the moment while the program is runnin g. If you n eed a new object, you simply make it on the heap at the point that you n eed it. Because the storage is man aged dyn amically, at run-time, the amount of time required to allocate storage on the heap is sig ni fica ntly Ion ger tha n the time to create storage on the stack. (Creat ing storage on the stack is ofte n a si ngle assembly in structio n to move the stack poin ter dow n, and ano ther to move it back up.) The dyn amic approach makes the gen erally logical assumpti on that objects tend to be complicated, so the extra overhead of finding storage and releas ing that storage will not have an importa nt impact on the creati on of an object .In additi on, the greater flexibility is esse ntial to solve the gen eral program ming problem. Java uses the sec ond approach, exclusive". Every time you want to create an object, you use the new keyword to build a dyn amic in sta nee of that object. There's ano ther issue, however, and that's the lifetime of an object. With Ian guages that allow objects to be created on the stack, the compiler determines how long the object lasts and can automatically destroy it. However, if you create it on the heap the compiler has no kno wledge of its lifetime. In a Ianguage like C++, you must determine programmatically when to destroy the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外文翻译参考文献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外文翻译参考文献(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翻译: 当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略述 摘要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多目标并以非接触式方式移动目标。越来越多的零售商、银行、交通管理系统、展览及物流供应商将这项新技术应

用于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因此,这给RFID技术的研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简单介绍了RFID系统的组成、原理及RFID技术的特点。本文比较了RFID 与传统条码,然后提供了一个简短的关于目前RFID应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物流

一、简 介 无线射频识别(RFID )是一种识别技术。与RFID 技术的前身——条码技术相比,RFID 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但由于其成本高,RFID 技术至今未能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RFID 技术因其无需视线扫描而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它能够降低劳动力水平,提高知名度并改善库存管理。 RFID 技术的普及提供了一项人或物体定位及追踪的解决方案。RFID 定位与跟踪系统根据独特的识别标签、阅读器与物体标签间射频通信的信号强度确定物体的空间位置,主要适用于室内,而GPS 系统是不适合应用于室内的。 RFID 技术是一项基于“无线电频率”的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静态或动态的人和对象。 RFID 标签是一个特殊的微芯片,植入商品中,可以跟踪和管理物理对象,是物流管理信息化和跟踪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RFID 的系统组成部分包括: (1)标签(应答器):对象植入待确定。 (2)阅读器:可以读或读/写,按结构和技术。正如图1-1,RFID 的工作原理 图1-1 RFID 的工作原理 与计算机通讯 阅读器 电磁波(操作指 令和新的数据) 标签 发出的ID 代码和数据

市场营销_外文翻译_外文文献_英文文献_顾客满意策略与顾客满意

顾客满意策略与顾客满意营销 原文来源:《Marketing Customer Satisfaction 》自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 顾客满意战略已日益成为各国企业占有更多的顾客份额, 获得竞争优势的整体经营手段。 一、顾客满意策略是现代企业获得顾客“货币选票”的法宝随着时代的变迁, 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充裕, 顾客中的主体———消费者的需求也先后跨越了物质缺乏的时代、追求数量的时代、追求品质的时代, 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末进入了情感消费时代。在我国,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也已迅速跨越了物质缺乏时代、追求数量的时代乃至追求品质的时代, 到今天也逐步迈进情感消费时代。在情感消费时代, 各企业的同类产品早已达到同时、同质、同能、同价, 消费者追求的已不再是质量、功能和价格, 而是舒适、便利、安全、安心、速度、跃动、环保、清洁、愉快、有趣等,消费者日益关注的是产品能否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活力、充实、舒适、美感和精神文化品位, 以及超越消费者期望值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和咨询。也就是说, 今天人们所追求的是具有“心的满足感和充实感”的商品, 是高附加值的商品和服务,追求价值观和意识多元化、个性化和无形的满足感的时代已经来临。 与消费者价值追求变化相适应的企业间的竞争, 也由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技术竞争、广告竞争、品牌竞争发展到现今的形象竞争、信誉竞争、文化竞争和服务竞争, 即顾客满意竞争。这种竞争是企业在广角度、宽领域的时空范围内展开的高层次、体现综合实力的竞争。它包括组织创新力、技术创新力、管理创新力、产业预见力、产品研发力、员工向心力、服务顾客力、顾客亲和力、同行认同力、社会贡献力、公关传播沟通力、企业文化推动力、环境适应力等等。这些综合形象力和如何合成综合持久的竞争力, 这就是CSft略所要解决的问题。CS寸代,企业不再以“自己为中心”,而是以“顾客为中心”;“顾客为尊”、“顾客满意”不再是流于形式的口号, 而是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基础的企业经营的一门新哲学。企业不再以质量达标, 自己满意为经营理念, 而是以顾客满意, 赢得顾客高忠诚度为经营理念。企业经营策略的焦点不再以争取或保持市场占有率为主, 而是以争取顾客满意为经营理念。因此, 营销策略的重心不再放在竞争对手身上而是放在顾客身上, 放在顾客现实的、潜在的需求上。当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达到了顾客事先的期望值, 顾客就基本满意;如果远远超越顾客的期望值, 且远远高于其他同行, 顾客才真正满意;如果企业能不断地或长久地令顾客满意, 顾客就会忠诚。忠诚的顾客不仅会经常性地重复购买, 还会购买企业其它相关的产品或服务;忠诚的顾客不仅会积极向别人推荐他所买的产品, 而且对企业竞争者的促销活动具有免疫能力一个不满意的顾客会将不满意告诉16-20个人, 而每一个被告知者会再传播给12-15个人。这样, 一个不满意者会影响到二、三百人。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 其影响则更大。据美国汽车业的调查, 一个满意者会引发8笔潜在的生意, 其中至少有一笔会成交。而另一项调查表明, 企业每增加5%的忠诚顾客, 利润就会增长25%-95%。一个企业的80%的利润来自20%的忠诚顾客;而获取一个新顾客的成本是维持一个老顾客成本的6倍。所以,美国著名学者唐?佩 珀斯指出: 决定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不是市场份额, 而是在于顾客份额。 于是, 企业纷纷通过广泛细致的市场调研、与消费者直接接触、顾客信息反馈等方式来了解顾客在各方面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依靠对企业满意忠诚的销售、服务人员, 定期、定量地对顾客满意度进行综合测定, 以便准确地把握企业经营中与“顾客满意” 目标的差距及其重点领域, 从而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经营活动。依靠高亲和力的企业文化、高效率的人文管理和全员共同努力, 不断地向顾客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 高水准的亲情般的服

新公共管理英语论文翻译

New Public Management : Contemporary Western trend of the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From the start of the 1970s, the West has dominated the field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arly a century. and was regarded to be effective, even the best traditional or mainstream public administration, subjected to a new external environment increasingly tough challenges, and the almost routine, rigid-tier system can not meet the increasingly rapid changes i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intensive society and economic life, build on its two major theoretical basis -- Goodnow Wilson and the political-administrative theory and the two-layer management Huibaike no theory Law answered and solved the government faces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social welfare policy unsustainable, government agencies increasingly bloated, inefficient, the public lost confidence in the government's ability, "government failure" theory has begun to dominate. It is in this historical backdrop,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y, Management -- New Public Management (NewPublic Management) in the 1980s, the Anglo-American two crops, and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the number of tradit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hanges, Public management is not new to the existing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and ways of some degree of partial adjustment or simply to lower administrative costs and reduce administrative expenses, but more importantly, it is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settlement and denied. 1.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英语专业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谢天振主编.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Jeremy Munday.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李德凤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 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 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 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 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范勇主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 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 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

java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

Advantages of Managed Code Microsoft intermediate language shares with Java byte code the idea that it is a low-level language witha simple syntax , which can be very quickly translated intonative machine code. Having this well-defined universal syntax for code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Platform independence First, it means that the same file containing byte code instructions can be placed on any platform; atruntime the final stage of compilation can then be easily accomplished so that the code will run on thatparticular platform. In other words, by compiling to IL we obtain platform independence for .NET, inmuch the same way as compiling to Java byte code gives Java platform independenc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L is actually a bit more ambitious than Java bytecode. IL is always Just-In-Time compiled (known as JIT), whereas Java byte code was ofteninterpreted. One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Java was that, on executio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from Javabyte code to native executable resulted in a loss of performance. Instead of compiling the entire application in one go (which could lead to a slow start-up time), the JITcompiler simply compiles each portion of code as it is called (just-in-time). When code has been compiled.once, the resultant native executable is stored until the application exits, so that it does not need to berecompiled the next time that portion of code is run. Microsoft argues that this process is more efficientthan compiling the entire application code at the start, because of the likelihood that large portions of anyapplication code will not actually be executed in any given run. Using the JIT compiler, such code willnever be compil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