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艺术生高中数学基本知识汇编含答案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基本知识点答案

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__构成集合,_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_叫元素;

2.集合的分类:__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__叫有限集,__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___叫无限集,__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__叫空集;

3.集合的表示:__将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置于花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__叫列举法,__将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具有的性质(满足的条件)表示出来,写成{x|p(x)}的形式,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__叫描述法, ___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方法__叫图示法;

4.集合元素的3个性质:确定性_; 互异性_;无序性_;

5.常见的数集:

6. 如果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叫集合B的子集,记作A?B; 如果A?B,且A≠B,那么集合A叫集合B的真子集, 如果A?B,且B?A,那么A,B 两集合相等;

7. 如果集合S包含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S可以看作全集, 设A?S,由S中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在S中的补集;

8. 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叫并集,记作A∪B;.

9.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有2n个子集.

10.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为: 若q则p ;否命题为: 若﹁p则﹁q ;逆否命题为: 若﹁q则﹁p ;

11.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四种命题中真命题或假命题的个数必为__偶数__个.

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⑴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⑵如果p?q,且q?p,则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⑶如果p?q,且q?/p ,则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⑷如果q?p,且p?/q ,则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⑸如果p?/q,且q?/p ,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3.

14.“?x___?x∈M,﹁p(x)__;

“?x∈M,p(x)”的否定为____?x∈M,﹁p(x)____;

15. “p∧q”的否定为﹁p∨﹁q ;“p∨q”的否定为﹁p∧﹁q ;

二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答案

1.函数的定义:__设A,B是两个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法则,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x,集合B中都有唯一元素y和它对应,那么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__, 所有输入值x组成的集合叫定义域,__所有输出值y组成的集合_叫值域.

2.函数的表示方法:⑴_解析式_;⑵__列表法_;⑶__图象法__;

设函数y=f(x)定义域为A,区间I A,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x1,x2,当x1f(x2),就说y=f(x)在区间I上是减函数;

设函数y=f(x)定义域为A,如果对于任意的x∈A,都有f(-x)=-f(x),那么称函数y=f(x)__是奇函数;其图象特征:___关于原点对称__;

如果对于任意的x∈A,都有f(-x)=f(x),那么称函数y=f(x)__叫偶函数;其图象特征:__ 关于y轴对称__;奇偶函数的定义域___关于原点对称___;

5. 对于函数y=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值时,都有f(x+T)=f(x),那么y=f(x) 叫周期函数,_T称为这个函数的周期_, 如果在周期函数y=f(x)的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正数叫最小正周期.

对称轴

x=-b 2a

渐近线: y=x 渐近线: y=x

单调性 在(-∞,-b 2a ]上递

减在[-b 2a ,+∞)上递

增 在(-∞,-b 2a ]上递增在[-b 2a ,+∞)上递减 )

在[-1,0),(0,1]上递减

在(-∞,-1], [1,+∞)上递增

在(―∞,0),

(0,+∞)上递增 7.n

a =n m

a

;n

a

-

n

m a

1=

n

m

a

1

(a>0,m,n ∈N*);

8.对数定义:a b =N _b=log a N __(a>0,a≠1);

9.对数运算性质:⑴___log a (MN)=log a M+log a N__;⑵__ log a M

N =log a M -log a N__; ⑶___ log a M n =nlog a M___; 10.对数恒等式:N a

N

a =log ;换底公式:a

N

N C C a log log log =

;

11.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象与性质

指数函数y =a x (a>0,a≠1) 对数函数y =log a x(a>0,a≠1)

a>1

0

a>1

0

图象

!

质 定义域 R

(0,+∞) 值域 !

(0,+∞) R 过定点

(0,1)

(1,0)

单调性 在R 上是增函数 在R 上是减函数 ?

(0,+∞)上递增

(0,+∞)上递减

y y=a x (a>0) 1

0 1

y

y=a x (0

1 0 1

#

三 导数基本知识点答案

1.设函数y=f(x)在区间上(a,b)有定义,x 0∈(a,b),当x 的增量△x 无限趋近于0时,比值△x

△y =

00()()

f x x f x x

??+-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A,则称函数f(x)在x=x 0处可导,并称该常数A

为函数y=f(x)在x=x 0处的_导数_,记作__f′(x 0)__.

2.导数的几何意义:曲线y=f(x)上有两点:Q(x 0,f((x 0)),P(x 0+△x,f((x 0+△x)),则割线PQ 的斜率为

00()()

f x x f x x

??+-,当点P 沿着曲线向点Q 无限靠近时,割线PQ 的斜率就会无限逼近

点Q 处切线斜率,即当△x 无限趋近于0时,k PQ =00()()

f x x f x x

??+-无限趋近点Q 处切

线的_斜率_,即y=f(x)在点(x 0,f((x 0))处的__导数__. 4.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

(C)′=____0___;(x α)′=__αx α-

1__,(α为常数);(a x )′=___a x lna__(a >0,a≠1) (log a x)′=

1log a e x =1ln x a

,(a >0,a≠1); !

注:当a =e 时, (e x )′=___ e x ___,(lnx)′=1

x

, (sinx)′=__cosx __,(cosx)′=__-sinx__; 5.导数的运算法则

法则1 [u(x)±v(x)]′=__ u ′(x)±v ′(x)__; 法则2 [cu(x)]′=___ cu′(x)____;

法则3 [u(x)v(x)]′=__u′(x)v(x)+u(x)v′(x)___; 法则4 [u(x)v(x)]′=2

()()()()

()

u x v x u x v x v x ''-(v(x)≠0).

6.用导数的符号判别函数增减性的方法:若f′(x)>0,则函数f(x)为__增函数__,若f′(x)<0,则函数f(x)为__减函数__;

7.求可导函数单调区间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⑴确定函数f(x)的__定义域__;⑵求f′(x),令f′(x)=0,解此方程,求出它在定义域内的一切_实数解__;⑶把上面的各实根按由__从小到大_的顺序排列起来,然后用这些点把函数f(x)的定义区间分成若干个小区间;⑷确定f′(x)在各个小区间内的符号,根据f′(x)的__符号__判断函数f′(x)在每个相应小区间内的增减性; ;

8.函数极值的定义:设函数f(x)在点x 0附近有定义,如果对0x 附近的所有点,都有f(x)f(x 0)),就说f(x 0)是函数f(x)的一个极__大__值(或极___小__值); ___极大值__和___极小值___统称为极值;

9.求可导函数f(x)在[a,b]上的最大或最小值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①求函数f(x)在(a,b)上的值;②将极值与区间端点的函数值f(a),f(b) 比较,确定最值.

三角函数基本知识点答案

1.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__{β|β=k·360°+α,k ∈Z}__;

°=_2π_rad,180°=_π_rad,1°=

180πrad≈,1rad =π

180°≈°; 3.用弧度表示的弧长公式:__l =|α|r_,面积公式:lr S 2

1

=.

4.三角函数定义:__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的坐标是(x,y),它与原点的距离是r,则x

y r x r y ===

αααtan ,cos ,sin ; 正弦,余弦,正切在各个象限的符号:_sin α,一,二象限正,三,四负,cos α,一,四正,二,三负, tan α,一,三正,二,四负,(记忆口诀:一全,二正,三切,四余) .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__公式:

⑴平方关系:__ sin 2α+cos 2α=1__,⑵商数关系:α

α

αcos sin tan =;

诱导__公式:

⑴sin(2kπ+α)=_ sin α_,cos(2kπ+α)=_ cos α_,tan(2kπ+α)=_ tan α_; ⑵sin(-α)=__ -sin α_,cos(-α)=___ cos α__,tan(-α)= -tan α__; ⑶sin(π-α)=__ sin α__,cos(π-α)=__ -cos α__,tan(π-α)=

-tan α__;

⑷sin(π+α)=___ -sin α__,cos(π+α)=__ -cos α__,tan(π+α)=__ tan α__;

⑸sin(2π-α)=__ -sin α_,cos(2π-α)=___ cos α__,tan(2π-α)=__ -tan α__;

⑹sin(π2-α)=_ cos α_,cos(π2-α)=_ sin α_; ⑺sin(π2+α)=_ cos α_,cos(π

2+α)=_ -sin α_;

⑻sin(3π2-α)=-cos α,cos(3π2-α)=-sin α_;⑼sin(3π2+α)=_ -cos α__,cos(3π

2+α)=_ sin α_;

记忆口诀:___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___.

*

7.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角度 0° 30° 45° 60° 90° 120° 135° 150° |

180°

270° 360° 弧度 0 π6 π4 π3 π2 2π3 ? 3π4 5π6 π 3π2 2π sinα 0 12 22 32 。

1

32 22 12 0 -1 0 cosα 1 32 * 22 12

-12

-22 -32 -1 0 1 tanα

(

33

1

3 不存在 -3

-1

-33

不存在

)

函数 正弦

余弦 正切

图象

定义域 R R {x|x≠π

2+kπ,k ∈Z}

值域 [-1,1] * [-1,1] R 周期性 周期T=2π 周期T=2π 周期T=π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

单调性

增区间 [-π2+2kπ,π

2+2kπ]

减区间 [π2+2kπ,3π

2+2kπ] 增区间 [-π+2kπ,2kπ] 减区间 [2kπ,π+2kπ] 增区间 { (-π2+kπ,π2+kπ) 对称性

对称中心(kπ,0)

对称轴x=π

2+kπ

对称中心(π

2+kπ,0) 对称轴x=kπ

对称中心(k π

2,0)

9.图象变换(写出下列图象变换过程)

y =sinx —————————→y =sin(x +φ)

向左(φ>0)或向右

(φ<0)平移|φ|个单位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ω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ω倍

y =sin(ωx )———————→y =sin(ωx +φ)———→y =

Asin(ωx +φ)(A>0,ω>0) 和差角___公式: ~

cos(α-β)=__cos αcos β+sin αsin β__;cos(α+β)=___ cos αcos β-sin αsin β__;

sin(α-β)=___sin αcos β-cos αsin β__;sin(α+β)=____sin αcos β+cos αsin β___; tan(α-β)=

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α+β)=β

αβ

αtan tan 1tan tan -+;

11. 辅角 公式:

asinα+bcosα= tan ),sin( 2

2

a

b

b a =++??α; 12. 2倍角 公式:

sin2α= 2sinαcos α ,cos2α= cos 2α-sin 2α = 2cos 2α-1 = 1-2sin 2α , tan2α= tan 1tan 2

α

-;

降幂(或半角)_公式: sin 2α=12

2cos α-,cos 2α= 2

2cos 1 α

+,tan 2α=12 12cos cos αα+-; ~

万能公式_公式:

设t =tan α

2,则sin = 2

tan 12tan

2

2

α

α

+,cosα=22

12

12

tan tan αα

+-,tanα=2

22 12

tan

tan α

α

-;

15.用sinα,cosα表示tan α2= cos 1sin αα

+=1

cos sin αα

-; 16.正弦定理: 2R sinC

c

sinB b sinA a

===; 17.三角形面积公式: sin 2

1

sin 21sin 21 B ac A bc C ab S ===

; 向左(φ>0)或向右(φ<0)平移|φ ω|个单横坐标不

变,纵坐标变为原来A 倍

18.余弦定理:⑴a 2=__b 2+c 2-2bccosA__, b 2=a 2+c 2-2accosB , c 2=a 2+b 2-2abcosC ;

⑵cosA = 2bc b

222a c -+, 2ac a cosB 222b c -+=, 2ab

a cosC 2

22c b -+=;

五 向量基本知识点答案

长度为零的向量_叫零向量;__长度等于一个单位的向量_叫单位向量; \

2.向量加法运算律:⑴交换律: +=+; ⑵结合律:)()(++=++;

3.向量共线定理:a 与b 共线?b a λ=;

4.向量加法,减法,数乘的坐标运算法则:已知=(x 1,y 1),=(x 2,y 2),λ∈R,那么

a +

b = (x 1+ x 2,y 1+y 2) ;a -b = (x 1- x 2,y 1-y 2) ;λa = (λx 1,λy 1) ;

5.向量坐标(x,y)与其起点A(x 1,y 1),终点B(x 2,y 2)坐标关系:_ (x 2-x 1,y 2-y 1)_;

6.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已知=(x 1,y 1),=(x 2,y 2),与平行?_x 1y 2-x 2y 1=0;

7.向量数量积的定义: cos | | || θb a b a =?;

8.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⑴ ?=?; ⑵ ) ()() ( ?=?=?λλλ; ⑶ )( ?+?=+?;

9.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已知=(x 1,y 1),=(x 2,y 2),则·=_x 1x 2+y 1y 2_; ?

10.已知a =(x,y),则a

2=_x 2+y 2_; |

a |==

11.两点间距离公式

12.已知非零向量=(x 1,y 1),=(x 2,y 2),它们的夹角为θ,则其夹角公式: _cos θ_=

22

2221

21

2121y

x y

x y y x x +++;

13.已知非零向量=(x 1,y 1),=(x 2,y 2),则⊥? 0 =??_ x 1x 2+y 1y 2=0_

六 数列基本知识点答案

㈠数列

1.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 叫数列; 其中的每一个数 叫数列的项,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 N*或其真子集{1,2,3…,n} 的函数,它的图象是 一群孤立的点 .

2. 一个数列{a n }的第n 项a n 与项数n 之间的关系,如果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 叫数列的通项公式.

3. 一个数列{a n }的第n 项a n 可以用它的前几项来表示,这样的公式 叫数列的递推公式.

;

4.数列的分类:⑴按项数分: 有穷数列 , 无穷数列 ;

⑵按照项与项的大小关系分: 递增数列 , 递减数列 , 摆动数列 , 常数列 ,

5.若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则其通项a n =111

2n

n S n S S n -=??-≥? .

㈡等差数列

6.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 叫等差数列; 常数叫这个等差数列的 公差 .

7. a,P ,b 成等差数列,则P 叫a,b 的 等差中项.

8.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a 1+(n -1)d , a n =a m +(n -m)d . 9.等差数列的图象是 一条直线上均匀分布的点 . 10.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 2)( 1n n a a n S +=, d 2

)

1( 1-+=n n na S n .求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方法叫 倒序相加法 . 11.{a n }是等差数列a n = An+B ;

"

{a n }是等差数列S n = Cn 2+Dn ;

12.一个等差数列有五个基本元素: a 1,d,n,a n ,S n ,知道其中 三 个,就可以求出其它 两 个,即“知 三 求 二 ”. 13.等差数列的单调性:

①d>0时,{a n }递 增 ,S n 有最 小 值; ②d<0时,{a n }递 减 ,S n 有最 大 值; ③d =0时,{a n } 为常数列 .

14.下标和性质:等差数列{a n }中,m,n,p,q ∈N*,若m +n =p +q,则 a m +a n =a p +a q ;若m +n =2p,则 a m +a n =2a p .

15.等差数列{a n }中,S n 是前n 项和,则S m , S 2m -S m , S 3m -S 2m 是等差数列. 16.{a n },{b n }均为等差数列,m,k ∈R,则 {ma n +k},{ma n +kb n } 仍是等差数列.

17.等差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分别为S n ,T n ,则a m

b m

= 1

212--m m T S .

18.等差数列{a n }中,

①若a n =m,a m =n(m ≠n),则a m+n = 0 ;

②若S n =m,S m =n(m ≠n),则S m+n = -(m+n) ;

㈢等比数列

19.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 叫等比数列; 常数叫这个等比数列的 公比 . 20. a,P ,b 成等比数列,则P 叫a,b 的 叫等比中项. 2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a 1q n -1 , a n =a m q n -m .

22.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 1 1)(1,1q 11q

q

a a S q q a S n n n n --=--=≠或时, q=1时, S n =na 1 .求等

比数列前n 项和的方法叫 错位相减法 .

23.一个等比数列有五个基本元素: a 1,q,n,a n ,S n ,知道其中 三 个,就可以求出其它 两 个,即“知 三 求 二 ”.

24.已知等比数列{a n }首项a 1,公比q,则其单调性:

$

① a 1>0,q>1或a 1<0,0

② a 1<0,q>1或a 1>0,0

③ q=1 时,{a n }为常数列;④ q<0 时,{a n }为摆动数列.

25.下标和性质:等比数列{a n }中,m,n,p,q ∈N*,若m +n =p +q,则 a m ·a n =a p ·a q ;若m +n =2p,则 a m ·a n =a p 2 .

26.等比数列{a n }中,S n 是前n 项和,则S m , S 2m -S m , S 3m -S 2m 是等比数列. 27.{a n },{b n }均为等比数列,m,k ∈R,则{},{},{

}n

n n n n

ma ma ma b b ?仍是等比数列. 七

不等式基本知识点答案

1.三个“二次型”的关系

判别式

△>0

{

△=0

△<0

二次函数y=ax 2+bx+c (a >0)

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

(a >0)的解

x 1,x 2 (x 1

x 1=x 2=-b

2a

]

无实数根

? bb,b>c ? a>c ;

③加法性质a>b, c ∈R ? a+c>b+c ,a>b,c>d ? a+c>b+d ;

④乘法性质a>b,c>0? ac>bc ,a>b,c<0? acb>0,c>d>0? ac>bd ; ⑤正数乘方a>b>0? a n >b n ; ⑥正数开方a>b>03.已知a,b ∈(0,+∞),有四个数:

a 2+

b 22,a+b

2,

ab ,2

1a +1a

,用“≤”连接这几个数

22112

2

2b a b a ab b

a +≤+≤≤+. >0,b>0,a,

b 的乘积为定值p 时,那么当且仅当 a=b 时,a+b 有最小值是的和为定值s 时,那么当且仅当 a=b 时,ab 有最 大 值是s 2

4 .

5.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x+By+C=0(A,B 不同时为0)将平面分成三个部分,直线上的点满足于 Ax+By+C=0 ,直线一边为 Ax+By+C>0 ,另一边为 Ax+By+C<0 ,如何判断不等式只需取一个 不在直线上的特殊点 代入即可.

6.线性规划问题一般用图解法,其步骤如下:⑴根据题意设出 变量 ; ⑵找出__线性约束条

件 ;⑶确定 线性目标函数 ;⑷画出 可行域 ; ⑸利用线性目标函数 画出平行直线系 ;观察函数图形,找出 最优解 ,给出答案.

八 立体几何基本知识点答案

㈠ 空间几何体及表面积和体积

1. 由一个平面多边形沿某一方向平移形成的 的几何体叫棱柱,棱柱的底面是 两个全等的平面多边形 ,且对应边 平行且相等 ,侧面都是 平行四边形 ;

2. 棱柱的一个底面缩成一个点时形成 的几何体叫棱锥,棱锥的底面是 平面多边形 ,侧面是 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

3. 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一个平面所截,截面和底面之间 的几何体叫棱台.

4.圆柱由 矩 形绕 它的一边 旋转而成;圆锥由 直角三角形 形绕 一直角边 旋转而成;圆台由 直角梯形 形绕 垂直于底边的腰 旋转而成;球由 半圆 形绕 它的直径 旋转而成.

5.直棱柱侧面积公式:S 直棱柱= ch ; 正棱锥侧面积公式:S 正棱锥= 1

2ch ′ ; 正棱台侧面积公式:S 正棱台= 1

2(c+c′)h′ ; 球表面积公式:S 球= 4πR 2 ;

6.柱体体积公式:V 柱体= Sh ;锥体体积公式:V 锥体= 13Sh ;球体体积公式:V 球= 4

3πR 3 .

~

㈡ 点线面位置关系

1.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

⑴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上,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

⑵公理2: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还有其它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经过这个公共点的一条直线 ;

⑶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①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②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③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等角定理: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 #

2.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相交,平行,异面 ,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

?

?

?

?????→????????异面平行无公共点相交有公共点异面平行相交共面 . 3. 过空间任一点分别引两条异面直线的平行直线,那么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异面直线所成角,其范围是 (0°,90°] .

b β??=?] ,m a n n a n αα⊥?

??⊥???? 6. 平面的一条斜线与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 叫直线和平面所成角面垂直,就说它们所成角是90°,所以其范围是 [0°,90°] . |

7.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___两__种:

8. 从同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组成的图形 叫二面角, 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过该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两条射线垂直于棱,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 叫二面角的平面角,其范围是 [0°,180°] . )

b ???

b γ??=?

a a βαβ

α⊥?????∥

解析几何基本知识点答案

[

1. 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l ,把x 轴绕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直线l 重合时,所转

过的最小正角 叫直线的倾斜角,其范围是 [0,180°) ; 已知两点P 1(x 1,y 1),P 2(x 2,y 2),如果x 1≠x 2,那么21

21

y y k x x -=

-叫直线P 1P 2的斜率,它与倾斜角α的关系是 k=tan α .

2.直线方程有5种形式:① 点斜 式: y -y 1=k(x -x 1) ;② 斜截 式: y=kx+b ; ③ 两点 式:112121y y x x y y x x --=--;④ 截距 式:1x y

a b

+=;⑤ 一般 式: Ax +By +C =

0 .

3.已知直线l 1:y =k 1x +b 1,l 2:y =k 2x +b 2,则l 1∥l 2? k 1=k 2,且b 1≠b 2 ;l 1与l 2重合? k 1=k 2,且b 1=b 2 ;l 1与l 2相交? k 1≠k 2 ;l 1⊥l 2? k 1·k 2=-1 ; 已知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则l 1∥l 2?

111

222

A B C A B C =≠; l 1与l 2重合?

111222A B C A B C ==; l 1与l 2相交?1122

A B A B ≠;l 1⊥l 2? A 1·A 2+ B 1·B 2=0 . 4.已知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则方程组

??

?=++=++0C y B x A 0

C y B x A 222

111 无解 时, l 1∥l 2;方程组 有无数组解 时,l 1与l 2重合;方程组

只有一组解 时,l 1与l 2相交, 这组解 就是交点坐标. 5.坐标平面上两点间距离公式

中点坐标公式 22

2

10210???

?

??

?+=+=y y y x x x . 6.点P(x 0,y 0)到直线l :Ax +By +C =0距离公式:

d =

两平行直线l 1:Ax +By

+C 1=0,l 2:Ax +By +C 2=0间距离公式d =

.

7.圆的标准方程: (x -a)2+(y -b)2=r 2 ;圆的一般方程: x 2+y 2+Dx+Ey+F=0(D 2+E 2-4F>0) ; 已知点A(x 1,y 1),B(x 2,y 2),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方程: (x -x 1)(x -x 2)+(y -y 1)(y -y 2)=0 . !

8.已知⊙C 方程f(x,y)=0,点P(x 0,y 0),则点P 在⊙C 上?___f(x 0,y 0)=0___;点P 在⊙C 外?___

f(x 0,y 0)>0____;点P 在⊙C 内?__ f(x 0,y 0)<0___; 9.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0.圆的切线:⑴点P(x 0,y 0)在圆x 2+y 2=r 2上,则过点P 的圆的切线方程:___x 0x+y 0y=r 2___;

⑵点P(x 0,y 0)在圆(x -a)2+(y -b)2=r 2上,则过点P 的圆的切线方程:__(x 0-a)(x -a)+(y 0-b)(y

-b)=r 2__;

⑶点P(x 0,y 0)在圆C 外,则过点P 的圆的切线有__两_条,

先设出切线的__点斜式_式方程,再利用__d=r __求出切线斜率,如果只求出一个斜率值,要注意斜率不存在时的情况. …

11.直线和圆相交,⑴设圆心到直线距离为d,圆的半径为r,则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___

⑵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曲线相交于点A(x 1,y 1),B(x 2,y 2),则

12.断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圆与圆位置 外离 外切 相交 内切 内含 判断方法:几何法(两圆心距d,

&

两圆半径R,r)

d>R+r

d=R+r

|R -r|

d=|R -r|

d<|R -r|

13.⑴经过圆C 1:f(x,y)=0,圆C 2:g(x,y)=0交点的圆系方程:___f(x,y)+λg(x,y)=0(λ≠-1)__; ⑵经过圆C 1:f(x,y)=0,圆C 2:g(x,y)=0交点的直线(即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 f(x,y)-g(x,y)=0_;

14.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距离公式: |P 1P 2|=(x 1-x 2)2+(y 1-y 2)2+(z 1-z 2)2 ;

中点坐标公式 222

210

210210

???

?

?

?

???+=+=+=z z z y y y x x x .

㈡ 椭圆

1椭圆的第一定义: 平面上到两个定点F 1,F 2距离之和等于定长(>|F 1F 2|)的点的轨迹叫椭圆.

注:a >0,当|PF 1|+|PF 2|=2a > |F 1F 2|=2c 时,满足条件的轨迹是 椭圆 ; 当|PF 1|+|PF 2|=2a = |F 1F 2|=2c 时,满足条件的轨迹是 线段F 1F 2 ; 当|PF 1|+|PF 2|=2a < |F 1F 2|=2c 时,满足条件的轨迹是 不存在 .

2.椭圆的第二定义: 平面上到一个定点与一条定直线距离之比等于常数e(0

3.椭圆的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x 2a 2+y 2b 2=1(a>b>0) y 2a 2+x 2

b 2=1(a>b>0)

图 形

几 何

]

范围 x ∈[-a,a],y ∈[-b,b] x ∈[-b,b],y ∈[-a,a]

焦点 F 1(-c,0),F 2(c,0),c 2=a 2-b 2 |

F 1(0,-c),F 2(0,c),c 2=a 2-b 2

顶点 A 1(-a,0),A 2(a,0), B 1(0,-b),B 2(0,b), A 1(0,-a),A 2(0,a), B 1(-b,0),B 2(b,0),

对称性 关于原点,x 轴,y 轴对称

长短轴

长轴:线段A 1A 2,长2a; 长轴:线段A 1A 2,长2a;

短轴:线段B 1B 2,长2b;

短轴:线段B 1B 2,长2b;

离心率 e=c

a ∈(0,1)

#

准线方程

x=±a 2c

y=±a 2c

4.双曲线的第一定义: 平面上到两个定点F 1,F 2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定长(<|F 1F 2|)的点的轨迹叫双曲线.

注:a >0,当| |PF 1|-|PF 2| |=2a < |F 1F 2|=2c 时,满足条件的轨迹是 双曲线 ; 当| |PF 1|-|PF 2| |=2a = |F 1F 2|=2c 时,满足条件的轨迹是 两条射线 ; 当| |PF 1|-|PF 2| |=2a > |F 1F 2|=2c 时,满足条件的轨迹是 不存在 .

5.双曲线的第二定义: 平面上到一个定点与一条定直线距离之比等于常数e(e>1)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6.双曲线的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x 2a 2-y 2b 2=1(a>0,b>0) y 2a 2-x 2b 2=1(a>0,b>0)

图 形

(

几 何 性 质

范围 x ∈(-∞,a]∪[a,+∞),y ∈R y ∈(-∞,a]∪[a,+∞),x ∈R 焦点 F 1(-c,0),F 2(c,0),c 2=a 2+b 2

F 1(0,-c),F 2(0,c),c 2=a 2+b 2

顶点 A 1(-a,0),A 2(a,0),

A 1(0,-a),A 2(0,a),

对称性 、

关于原点,x 轴,y 轴对称

实虚轴长 实轴:线段A 1A 2,长2a; 虚轴:线段B 1B 2,长2b; 实轴:线段A 1A 2,长2a; 虚轴:线段B 1B 2,长2b;

离心率 e=c

a ∈(1,+∞)

准线方程 x=±a 2c y=±a 2c

渐近线方程

y=±b a x y=±a b x

7.抛物线的定义: 平面上到一个定点与一条定直线距离之比等于常数1的点的轨迹是抛物

线. |

8.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标准方程 y 2=2px(p>0) y 2=-2px(p>0) x 2=2py(p>0) y 2=-2px(p>0)

图形

`

几何性& 质

范围x∈[0,+∞),y∈R x∈(-∞,0],y∈R y∈[0,+∞),x∈R y∈(-∞,0],x∈R 焦点F(

p

2,0)F(-

p

2,0)F(0,

p

2)F(0,-

p

2)顶点原点O(0,0)

对称性关于x轴对称关于y轴对称

离心率e=1

准线方程x=-

p

2x=

p

2y=-

p

2y=

p

2

焦半径|PF|=x0+

p

2|PF|=

p

2-x0|PF|=y0+

p

2|PF|=

p

2-y0通径2p

十 复数基本知识点答案

1.复数的概念及分类:

⑴概念:形如a +bi(a,b ∈R)的数叫做 复数 ,其中a 与b 分别为它的 实部 和__虚部__. ⑵分类:①若a +bi(a,b ∈R)为实数,则 b=0 ,②若a +bi(a,b ∈R)为虚数,则 b≠0 ,③若a +bi(a,b ∈R)为纯虚数,则 a=0,b≠0 ; ⑶复数相等:若复数a +bi =c +di(a,b,c,d ∈R)? a=c 且b=d ; ⑷共轭复数: a +bi 与c +di 共轭(a,b,c,d ∈R)?__a=c 且b=-d_,z 的共轭复数记作 z ; 2.复数的加、减、乘、除法则:设z 1=a +bi,z 2=c +di(a,b,c,d ∈R),则

⑴加法:z 1+z 2= (a +c)+(b +d)i ;⑵减法:z 1-z 2= (a -c)+(b -d)i ;⑶乘法:z 1·z 2=

(ac -bd)+(ad +bc)i ;⑷乘方:z n =n

z

zz z ; z m ·z n = z m+n ;(z m )n = z mn ;(z 1·z 2)n = z 1n ·z 2n ;

⑸除法:z 1z 2=2222()()()()a bi a bi c di ac bd ad bc

i c di c di c di c d c d

++-+-==+++-++ ; 3.复数的几何意义:

⑴复平面的概念: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 复平面 , x 轴 叫做实轴, y 轴 叫做虚轴;实轴上的点表示 实数 ,除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 纯虚数 . ⑵复数z=a+bi 都可以由复平面中的点(a,b)表示,因而复数与复平面中的点是 一一对应__关系;

⑶复平面上,两个复数z 1,z 2对应的两点Z 1,Z 2间的距离| Z 1Z 2|= |z 1-z 2| .

4.

的模叫做复数z =a +bi(a,b ∈R)的 绝对值 (或 模 ),即|z|=|a +bi|

1|-|z 2|≤|z 1±z 2|≤|z 1|+|z 2|;⑵|z|2=|z ˉ|2=|z 2|=|z ˉ2|=z·z ˉ; 5.常见的结论:

⑴i 的运算律:i 4n = 1 , i 4n+1= i _, i 4n+2= -1 , i 4n+3= -i ,i n +i n+1+i n+2+i n+3= __0 ;

⑵(1+i)2= 2i ;(1-i)2= -2i ;1+i 1-i = i ;1-i

1+i = -i .

⑶设ω=-12±3

2i,则ω3= 1 ,ω2=ω ,1+ω+ω2= 0 .

十一 算法框图、概率统计基本知识点答案

1.算法是指: 对一类问题机械的,统一的求解方法 .

2.算法的特点:⑴ 确定性 ;⑵ 有限性 .

3.流程图是 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

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有① 顺序结构 ;② 选择结构 ;③ 循环结构 .6. 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 叫必然事件,用 Ω 表示; 一定条件下不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