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那么强大,为什么仅仅97年就灭亡了,原因在这

合集下载

曾经横跨欧亚的蒙古四大汗国是怎样灭亡的?

曾经横跨欧亚的蒙古四大汗国是怎样灭亡的?

曾经横跨欧亚的蒙古四大汗国是怎样灭亡的?展开全文公元13世纪,中国北方草原蒙古乞颜部的成吉思汗,统一了整个蒙古高原上的游牧部落。

能征善战的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形成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扩张浪潮。

到1260年,经过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对外扩张,建立起一个东抵鄂霍次克海,西达多瑙河,南临印度洋的超级帝国。

然而,伴随着帝国领土的扩大,蒙古高层统治者对领土的管理以及地方势力的控制,也变得愈发困难。

同以往的匈奴、突厥一样,蒙古帝国同样是以一个具有足以控制其他部族的巨大部族为基础,从而建立的联盟结构游牧帝国。

除了难以管控的外族人,在帝国内部的蒙古部族中,随着成吉思汗和蒙哥的逝世,蒙古人内部分裂势力,也越来越活跃。

1225年,成吉思汗结束西征回到蒙古,并为加强对新征服领土的管理,进行了分封。

长子木赤获封额尔齐斯河以西及阿尔泰地区,二儿子察合台获封原西辽领土,三儿子窝阔台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及新疆北部地区,最疼爱的四儿子托雷获封古本部,并留下了大部分的军队交予托雷。

然而,成吉思汗想不到,自己的子孙最终将蒙古分裂成元朝及四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窝阔台汗国(1229-1309)1229年,窝阔台在成吉思汗死后继任蒙古大汗,并将自己的封地交由长子贵由打理。

窝阔台继任可汗之后,一方面加紧灭金伐宋,一方面进军中亚、东欧,完成成吉思汗的西征大业。

然而窝阔台本人嗜酒如命,尤其是在灭金之后,更是不愿在受征伐之苦,纵欲与酒色之中,最终于1241年,一次狩猎之后,豪饮中风而死。

窝阔台大汗时期蒙古王庭窝阔台死后,因长子贵由西征未归,而蒙古大汗为承袭又必须经过忽里勒台(即诸王及贵族参加的大会)推举决定,乃马真皇后为保证汗位在自己家族中,便临朝称制。

而在乃马真皇后称制期间,为了以后儿子贵由继承汗位,滥行赏赐宗室和大臣,以拉拢选票。

1246年,乃马真皇后称制五年后,窝阔台长子贵由成功继任蒙古大汗,但是贵由却仅仅做了一年的大汗,便染病逝世,时年43岁。

探究蒙古帝国的崛起和灭亡的原因

探究蒙古帝国的崛起和灭亡的原因

人生遗憾
回军灭西夏(1225年)秋,经过7 回军灭西夏(1225年)秋,经过7年西征的 成吉思汗回到了蒙古草原。因西夏背盟,主将木 华黎含恨而死,成吉思汗不顾64岁高龄,坚持亲 华黎含恨而死,成吉思汗不顾64岁高龄,坚持亲 征西夏。途中围猎受伤,高烧不起,但他仍不退 兵。西夏王被迫派使者求降。 成吉思汗病危,在六盘山休养,留下了三条 著名的遗嘱。太祖二十二年(1227)秋,成吉思 著名的遗嘱。太祖二十二年(1227)秋,成吉思 汗死于六盘山附近的清水县。 他虽然未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灭亡西夏,更 未能征服中原,却为自己的子孙留下了灭夏、灭 金的方略。
蒙古帝国开国四杰
博尔术
博尔忽
木华黎
赤老温
蒙古帝国开国四勇
忽必来
哲别
者勒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速不台
全能统帅——木华黎 全能统帅——木华黎
木华黎(1170―1223),曾辅佐成吉思汗征 木华黎(1170―1223),曾辅佐成吉思汗征 服蒙古各部,因屡建战功被封为左军万户长, 服蒙古各部,因屡建战功被封为左军万户长, 后加封为征金大元帅、太师国王,赐九族白 旗代成吉思汗行施恩威。经6 旗代成吉思汗行施恩威。经6年征战,木华 黎征服了金朝大部分国土,于公元1223年 黎征服了金朝大部分国土,于公元1223年4 月班师归途中,病逝于山西闻喜县。木华黎 在燕京、云中分别设置行省进行管理。他统 帅的亲军,有汪古骑兵1 帅的亲军,有汪古骑兵1万、兀鲁兀惕部 4000、混合兵卒1000、孛图驸马率领的伊奇 4000、混合兵卒1000、孛图驸马率领的伊奇 烈思兵2000、蒙和哈勒札率领的忙忽惕兵 烈思兵2000、蒙和哈勒札率领的忙忽惕兵 1000、木华黎的兄弟岱孙率领的札剌亦尔兵 1000、木华黎的兄弟岱孙率领的札剌亦尔兵 1000,总计约2 1000,总计约2万人。其它兵卒,主要是招 降的金兵和汉军。前者主要是驻扎在北京一 带的各族士兵,由吾也尔统帅;汉军主要是 早年降服的刘柏林等地主武装。 早年降服的刘柏林等地主武装。 刘柏林为济 南人,金时曾任都提控和威宁防城千户等职。 南人,金时曾任都提控和威宁防城千户等职。 1212年降服成吉思汗后,授予原职,令其挑 1212年降服成吉思汗后,授予原职,令其挑 选士卒,予以统领。后因进攻西京有功,赐 金虎符,以原职留守并兼兵马副元帅。在跟 金虎符,以原职留守并兼兵马副元帅。在跟 随木华黎攻占山东、山西诸州中,又立大功, 被累赠太师,封为秦国公。除此,还有耶律 被累赠太师,封为秦国公。除此,还有耶律 图花率领的契丹军。耶律图花为契丹人,世 图花率领的契丹军。耶律图花为契丹人,世 居桓州,早年降服成吉思汗,同饮巴勒渚纳 河水(特指他们20人1203年夏在此河边盟誓 河水(特指他们20人1203年夏在此河边盟誓 结义之举),成为至交。1211年蒙古伐金时, 结义之举),成为至交。1211年蒙古伐金时, 充作向导。后又随从木华黎,在征服山东、 河北战争中有功,拜为太傅,封濮国公,赐 虎符、银印,统万户札剌亦儿部。 虎符、银印,统万户札剌亦儿部。

原创:蒙古帝国迅速崛起与衰亡的启示

原创:蒙古帝国迅速崛起与衰亡的启示

原创史谈:蒙古帝国崛起与衰亡对统一台湾的启示蒙古帝国的崛起和蒙古大草原上斡难河边的一个伟大英雄的名字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这位英雄就是少小丧父、饱经苦难、有着无比坚强斗争意志的、原名叫铁木真的一个小部落首领的儿子。

他将忠诚、智慧、信念和勇猛集于一身,巧妙运用政治这一斗争艺术,很快消灭了周围的众小部落,率先统一了蒙古大草原,并于1206年在库里尔台的部落酋长会议上被推举为全蒙古大汗,得尊号“成吉思汗”,意思为“世界上的统治者”。

从此,在其以后的若干岁月里,他和他的子孙们东征西讨,建立了一个世上绝无、历史罕见的幅员辽阔的庞大帝国,疆域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至鄂霍次克海,最远往西一直马踏多瑙河边,成为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世界级强国。

关于蒙古帝国的崛起,至今仍是萦绕在人们心头的不解之谜。

一个行为野蛮、政治经济文化都极为落后、总人口尚不足100万、所能提供兵源不足13万的游牧部落,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横扫欧亚非建立起来一个强大的帝国、成为世界的统治者的哪?最近笔者在研究元朝历史的时候也常常思考这个问题。

经过认真分析综合,认为蒙古帝国的崛起既有历史的机遇、蒙古部落的血腥强悍、军事技术和装备上的先进,也有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强烈的征服欲望。

具体的讲:一是当时的世界局势和蒙古周边环境有利于蒙古的崛起。

蒙古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初步崛起于13世纪初。

这时欧亚大陆上南面的中国一分为三,金朝在北、宋朝在南、西夏在西,三个王朝并立并且连年互相征战,力量都不是很强大;再往西的喀喇汗国、花剌子模和在两河流域的阿拔斯王朝(今天的伊拉克一带)也均处在衰落的时期。

周边的这些国家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顾及蒙古的崛起。

成吉思汗敏锐地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迅速壮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为蒙古崛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二是生活在蒙古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历来就有强烈的征服和掠夺欲望,作为草原雄主的成吉思汗这种欲望更加强烈。

蒙古帝国盛极一时,为什么短短60年就灰飞烟灭了?

蒙古帝国盛极一时,为什么短短60年就灰飞烟灭了?

蒙古帝国盛极一时,为什么短短60年就灰飞烟灭了?本文导读:然而,蒙古帝国在国力达到巅峰之后,却骤然走上了衰落的道路。

1260年,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同自立为大汗,蒙古帝国内部产生了分裂,继而发生了各大派系之间的内战。

1260~1270年,庞大的蒙古帝国实际上已经解体,并分裂为元朝、窝阔台汗国、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金帐汗国这些地方性政权。

从1206年建国,到1260年解体,蒙古帝国国祚为何还不到60年呢?笔者认为原因很简单,概括起来便是一个词:落后。

政治落后13世纪的蒙古人,刚刚从游牧生活迈入建立国家的阶段,缺少管理国家的必要经验。

大蒙古国建立伊始,虽然自创了扎撒制、达鲁花赤制等特殊制度,但整体的社会体制还是草原上游牧民族的那一套,缺乏稳定的中央集权传统,也不利于统治广袤的疆域(而且蒙古征服的还多是较为先进的地区)。

蒙古帝国十分需要像铁木真这样的威权领袖维系统一,一旦威权领袖去世,那么下属的各大势力集团就会因争权夺利而陷入内讧,最终导致蒙古帝国步入分崩离析状态。

文化落后13世纪的蒙古人处于文明的起步阶段,在文化领域的建树不多。

而蒙古人征服的区域,却恰恰都是文明程度相对比较高的地区。

俗话说,落后文明往往会被先进文明融合同化。

蒙古人由于自身文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所以很快就被各个先进文明同化了:在中国,蒙古人被华夏文明所同化;在波斯,蒙古人被波斯-伊斯兰文明所同化;在东欧,蒙古人被斯拉夫人和突厥语民族同化,等等。

这样一来,各地的蒙古政权被迥异的高级文明所同化,蒙古帝国的统一局面也就无法维持,最终必然会解体。

笔者认为,打江山容易,治理江山难。

13世纪崛起的蒙古人,虽然在军事上颇有建树,但是在管理国家与文明建设方面却乏善可陈。

而且,蒙古帝国之所以在军事上强大,其实也离不开其他文明的“贡献”,例如蒙古人在攻打襄阳城时,使用了中亚西亚地区的重力投石机(回回炮);而蒙古人在西征巴格达时,也用到了中国发明的火药。

狼性蒙古为何快速灭亡

狼性蒙古为何快速灭亡

最具狼性的蒙古帝国为何会快速灭亡?蒙古帝国曾经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版图,其强大的战争组织和动员能力促使其快速扫平中亚、俄罗斯、阿拉伯和欧洲等诸多强国,辉煌一时,在疆域最广的时期,国土面积相当于前苏联的1.5倍之多;而蒙古在灭宋时,由于其宋朝当权者的无能及其做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决策出现重大战略性失误,导致宋葬身于蒙元之手(事实上,“软弱”南宋对外作战胜率超过70%,宋用劣势的步兵抵抗蒙古强大的骑兵战例屡见不鲜,可见宋朝事实上是兵强马壮的,不乏精兵良将,只可惜败于统治阶级的无能,但历史就是如此)。

可以这样说,蒙古帝国曾经是一个极具狼性、野心、目标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帝国,为何却在短短200年时间迅速的土崩瓦解?其原因究竟是什么?有看法是,蒙古军队在占领中原后,军备松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因此导致狼性、野心和目标的确实,进一步导致蒙古帝国迅速坍塌。

但事实是怎样的呢?史料记载,在蒙古占领中原后,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和狼性,大规模出征日本2次,攻打海外属国更是频繁之极,军队常常处于大规模调动作战中,保持着良好的训练和优秀的战斗力。

在元末各地叛乱纷起之时,蒙古军队仍然保持着强悍的战斗力,几次大的镇压都不费吹灰之力。

因此,即便是在元朝将要灭亡的末期,狼性在蒙古帝国之内仍然是其民族精神的核心,并且相当旺盛。

这个经典案例让很多对狼性充满崇拜的个人、团队以及对狼性过度解读的培训机构和大放“狼性成功学”厥词的培训讲师们无法自圆其说,自扇耳光。

那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蒙古帝国快速灭亡?其实,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蒙古灭亡有三大重要的原因:1.文化:蒙古帝国一直保持着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思想文化和政策,没有文化上的包容精神,对汉族和其他民族始终保持着蔑视的态度,蒙古第一,色目第二,汉人和南人排最末。

使得蒙古一世各种叛乱层出不穷,各种人才无法人尽其用。

灭亡是迟早的事,只需等待一个最合适的时机。

2.内斗:蒙古帝国由多个大大小小的部落组成,内斗严重,在蒙古平定天下之后,蒙古军队的战斗力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内耗。

雄霸欧亚的蒙古帝国,为什么在短短衰亡的30年内就被灭亡了呢?

雄霸欧亚的蒙古帝国,为什么在短短衰亡的30年内就被灭亡了呢?

雄霸欧亚的蒙古帝国,为什么在短短衰亡的30年内就被灭亡了呢?大家好,在公元12世纪时,在蒙古大草原上崛起了一股势力,这股势力南至越南,北至北冰洋沿岸,东至朝鲜,西至阿拉伯,东欧。

这样一个面积2倍于马其顿,4倍于罗马帝国的超级帝国怎么会在短短30年内就灭了呢?在公元11世纪末期,宋和金的统治都很腐败,在蒙古大草原上成吉思汗统一了大草原,为建立元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的儿子忽必烈率领蒙古铁骑3年就打到了广东。

统一了中国。

随后忽必烈又组织一场大规模东征,征服了朝鲜,但是在打日本的途中遇上了台风所以东征失败。

南征一路从河南打到越南。

西征打到了阿拉伯,和东欧。

问题出在元朝建立60年后,蒙古骑兵很扫东欧,他们实行一种政策:攻下一片地区,抢东西,把高于战车轮子的男居民全部杀光。

这引起了未战领地区居民的强烈愤怒,所以蒙古骑兵推进时一个城市凡是能走路的人都会抵抗蒙古军,他们就是抱着杀一个保本,杀两个赚一个的思想。

这对蒙古军造成了极大伤亡,慢慢向东退去。

在中国,蒙古人实行一种可笑的制度:每家都要做饭,蒙古人把所以的菜刀都收上去,到饭点时在发下去,好像钉耙也是在干农活时才发,违者斩,这样平民造反就没有武器,这样的可笑制度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让人民们觉得当权者不信任他们,自然就起了民愤。

在统治后期,蒙古贵族大量吞并农民土地,把田地变成跑马场,农民没有土地只好流落他乡,当流民,或租贵族的地用,交租后粮食根本不够吃,老百姓就是这样,你给他们好日子过,他们就安定。

你断了他们的活路,他们只好起义。

元朝后期,人民起义风起云涌,在今天的安徽凤阳,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草根皇帝,他是一名乞丐,他叫朱元璋。

后来起义军占领了江南,朱元璋带领着他的杂牌水师歼灭了元朝的长江水师一举备上攻占大都,建立了明朝,立都南京。

蒙古帝国是如何征服亚欧大陆的?他们有什么灭国套路?

蒙古帝国是如何征服亚欧大陆的?他们有什么灭国套路?

蒙古帝国是如何征服亚欧大陆的?他们有什么灭国套路?蒙古帝国灭了40多个国家,统治了270多个民族,疆域更是到达了3000多万平方公里,号称是仅次于大英帝国的人类历史上第二大帝国,其西征的铁骑一直打到了欧洲的多瑙河流域,兵临维也纳城下。

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自然是1241年的赛约河之战,蒙古六万大军对阵西欧联军十万人,以少胜多,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

仔细观察一下,蒙古前后征服的国家有几个很有意思的套路。

套路一:居高临下型这部分国家只能感叹一句,天要亡我,非战之罪。

他们的位置刚好处于蒙古人可以居高临下,一鼓作气的位置上。

蒙古人发源地—蒙古高原,它的平均海拔有1580米,这个高度虽然不能和青藏高原比,但相对于周边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等,已经很高了。

倒霉的金朝刚好处于蒙古人居高临下的位置上。

▲从地势高的蒙古高原俯冲至平原金朝的版图包括了蒙古,东北,华北三大平原,也就是说蒙古是从高往低打,只要冲下蒙古高原,对手根本无险可守,完全阻挡不了。

仿佛蒙古人自己也知道这个优势,不妨看一下蒙古历史上的三次西征的路线图。

▲蒙古人的三次远征路线图西征的路线,尤其是第一次成吉思汗西征的路线,并不是直接穿过西伯利亚平原,而是绕道中亚之后,再从中亚,小亚细亚(土耳其)一路到东欧平原,绕了一大圈。

如果和世界地形图比较一下的话,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征路线图完全符合兵家的所谓“以迂为直”的概念。

▲中亚欧洲地形图第一次的西征就是沿着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兴都库什山脉,格罗斯山脉,小亚细亚一带高海拔地区,再越过大高加索山,居高临下俯冲东欧平原上的基辅罗斯(东斯拉夫人的祖先国)。

▲基辅罗斯版图1223年5月31日,蒙古大军在迦勒迦河畔(今乌克兰境内)以不足三万的兵力打败了基辅罗斯的十万联军,直接灭了东斯拉夫诸国。

套路二:泰山压卵型蒙古帝国的征服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小国的名单,这些小国面临的问题在于,国土面积太小,根本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进行抵抗,面对蒙古大军,完全就是一边倒,毫无招架之力。

蒙古帝国的衰亡,原因是什么?

蒙古帝国的衰亡,原因是什么?

蒙古帝国的衰亡,原因是什么?蒙古帝国是16世纪以前,全球最大的帝国!自1206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创立大蒙古国开始,便展示了黄金家族和蒙古铁骑的雄伟!自铁木真,到托雷、窝阔台、蒙哥,奋三代之威,共53年的时间建立起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先后征服高昌回鹘、西辽,花剌子模国、基辅罗斯、西夏,之后进军中亚和东欧,蒙古骑兵最远一直抵达奥地利维也纳附近,在这过程中几乎没有受到严重的抵抗。

但南宋不同,从1235年窝阔台汗背弃盟约进攻南宋起,一直到1279年的崖山之战,历经5位大汗,共45年的时间,才最终将“积贫积弱”的南宋灭亡!是什么原因能让南宋坚持如此之久?1.蒙古帝国内讧和管理不当蒙古帝国当时占地约3000多万平方公里,在当时的交通情况和通讯设备下,想要以中央集权的形式治理如此庞大的帝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蒙古帝国分为了4大汗国。

包括: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即金帐汗国、伊利汗国,四国共同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蒙哥大汗在钓鱼城之战中被击杀,导致蒙古帝国一场剧变,外出侵略的兵马纷纷回国抢班夺权,忽必烈与其兄弟为争大汗之位开展了持续五年的战争,由此:一方面导致蒙古帝国分裂,且内部战争不断,大幅度削弱了力量,一方面蒙古铁骑回国抢位,也变相拯救了埃及等区域。

崖山之战中,十万南宋军民跳海自杀,代表南宋正式灭亡。

然而,南宋灭亡之后,不代表元朝就此高枕无忧。

从史料上看,南宋故地的抗元起义一直没有停息。

客观的说,被无数人鄙视的“弱宋”,却极大的消耗了蒙古帝国的元气,这一根硬骨头拖垮了蒙古游牧大军。

正因如此,才不到百年,元朝就被推翻。

不过,反过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如果蒙古帝国没有攻打南宋,一直没有遭到巨大的消耗,世界将会如何?或许,欧洲和非洲难以幸免!所以,有学者认为,从这一点来看,南宋让蒙古帝国开始衰败,拯救了世界,拯救了欧洲和非洲。

其实,南宋之灭亡,并不完全是南宋弱,而是蒙古帝国实在太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帝国那么强大,为什么仅仅97年就灭亡了,原
因在这
本文导读:
当初如此强大的帝国,只存在了这么短暂的时间,这究竟又是为何才使得元朝的国祚,如此之短呢?这当然也是与这个国家的根本有关,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其实,这主要还是在于,元朝建立后,继续向外扩张,但是扩张的目的只是掠夺财富和满足征服欲望。

加上元朝整个社会道德沦丧,贪腐成风,淫乐成灾,盲目迷信僧侣,这直接导致了原本庞大的元朝帝国大厦的轰然倒塌。

而且元朝官员的贪污腐败跟他们的初期武功一样,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1303年,元成宗曾大力整顿官吏,一次竟然就有将近两万个贪官被撤职。

然而,惩治贪官的做法却没有能够坚持下去,以致每一个蒙古官员都是一个百万富翁。

蒙古帝国的官员特别多,一块玉石的发掘或一张弓的制造,都会有若干官员管理,官员靠贪污、勒索维持高消费和超级豪华享受。

并且元朝的赋税非常繁重。

元朝最初是采取包商制,很像现在的承包制。

元王朝第二任大汗窝阔台时,曾打算把中央政府的赋税,以140万两银币包给中原籍巨商刘廷玉,大臣耶律楚材极力反对,才算作罢。

可是,不久维吾尔籍巨商
奥都喇合蛮出价220万两时,窝阔台终于同意包给了他。

他们不知道鼓励生产,只知道盲目而凶恶地剥削。

加上元朝中期频繁更换皇帝,仅在1307年至1333年就更换36个皇帝。

由于这些皇帝在位都很短,诏令全由权臣摆弄下诏或颁布。

皇帝成为傀儡,不能决策大事。

宫廷纷争连续不断,尔虞我诈时时出现。

再加上经济落后,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原地区农民尤其悲惨,饥寒交迫,其严重程度已达到再也不能忍受的地步,被迫举行起义。

1388年,明朝军队进入蒙古地区,打败了元顺帝的孙子。

至此,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自治,蒙古草原又回归到历史上四分五裂的状态。

一个快速崛起的元朝帝国,转眼之间就这样轰然倒塌,土崩瓦解,成为废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