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中药学
中药学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

中药学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药物的药性是从药物用用於机体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一般说来,

2.四气的作用:一般来讲,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等功效。但药性寒热主要反应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基本倾向,并非具体功效。“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即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

五味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

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五味是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附属于酸甘的涩味和淡味等。药味的确定,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1)辛,能散、能行,一般具有解表、行气、行血等作用,多用於治疗表证、气滞和血瘀等病证,如木香、红花,都有辛味。

(2)甘,能补、能缓、能和,一般具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等作用,多用於治疗体虚多汗,久泻拘挛疼痛等病证。如人参、熟地黄、饴糖、甘草等。

(3)酸,能收、能涩(即收敛固涩作用)多用於治疗体虚多汗,久泻久痢,久咳久喘,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病证。

(4)涩,作用及应用与酸味相似。

(5)苦,能泄、能燥,一般具有通泄大便,降泄逆气,清泄实火,燥湿等作用,多用於治疗便秘、咳喘、呕吐、呃逆、实热和湿热、寒湿等病证。

(6)咸,能软、能下,一般具有软坚散结和泄下的作用,多用於治疗瘰鬁、瘿瘤、痰核等病证。

(7)淡,能渗、能利,一般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多用於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

1.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药物升降沉浮趋向是与所治病证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

a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

b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灭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

c但有些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不明显,或存在着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又可平喘、利水;川芎既“上行头目”,又“下行血海”。

2.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药物的炮制和配伍是影响药性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例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亦然。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表示药物作用的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後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

毒性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1.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α、有毒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因而治疗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β、有些无毒药物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也可产生中毒反应,如人参、艾叶、知母等。

2.结合具体有毒药物认识其使用注意事项

人参、艾叶、知母等皆有产生中毒反应的的报导,这与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等有密切的关系。毒性反应在临床用药时应尽量避免的。由於毒性反应的产生与药物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及病人的体质、年龄、证候性质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使用有毒药物时,应从上述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发生。

配伍是指由目的的按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特点有选择的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1.中药配伍的概念中药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相配合同用

2.中药配伍的意义

单味药的力量有限,难以治疗病情较重的患者,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对於单用会产生毒副反应的药物,选择有的配伍可以抑制或消除其毒副反应;对於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配伍用药可以达到既分清主次,又全面兼顾的目的。

(1)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疗效;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蠍、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

(2)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3)相畏:即两种药物配伍使用,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4)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比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附: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5)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原有功效降低,甚至消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附:相恶,只是两药的某方面或几方面的功效减弱或丧失,并非二药的各功效全部相恶。如生姜恶黄芩,只是生姜的温肺、温胃功效与黄芩的清肺、清胃功效互相牵制而疗效降低,但生姜还能和中开胃治不欲饮食并喜呕之证,黄芩尚可清泄少阳以除热邪,在这些方面,两药并不一定相恶。

(6)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能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八畏”中的若干药物

2.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略)

1.“十八反”的内容:

甘草反甘逐、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2.“十九畏”的内容: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附:十九畏和相畏两者中的“畏”含义不同。十九畏是指药物配伍後能够产生毒性作用,属於配伍禁忌,而相畏是指一种药物的毒性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属於用药的配伍关系,两者有本质的不同,应加以区别对待。

由於药物的药性不同,其作用各有专长和一定的适用范围,因此,临床用药也就有所禁忌,称“证候禁忌”。

如:麻黄性味辛温,功能发汗解表、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利尿,故只适宜於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或肺气不宣的喘咳,而对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肺肾虚喘则禁止使用。

又如黄精甘平,功能滋阴补肺、补脾益气,主要用於肺虚燥咳、脾胃虚弱及肾虚精亏的病证。但因其性质滋腻,易助湿邪,因此,凡脾虚有湿、咳嗽痰多以及中寒便溏者则不宜服用。

1.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

妊娠禁忌药是妇女在妊娠期间,除中断妊娠和引产外,禁忌使用或须慎重使用的药物。避免引起堕胎是妊娠用药禁忌的主要理由。随着对妊娠禁忌药的认识加深,现在认为对母体不利、对产程不利、对胎儿不利、对产後儿童生长发育不利的药物,亦当禁忌。

2.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及使用原则

(1)分类

█禁用药: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竣烈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物。

█慎用药:多为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物。(2)使用原则: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可以根据病情的需要斟酌使用。但是,必须强调指出,除非必用时,一般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1.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一般情况下,患者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利於疾病的治疗。此外,根据病情及用药特点,忌食与病情和病性不相宜的食物。

2.特殊疾病的饮食禁忌

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性食物;

寒性病,应忌食生冷食物、清凉饮料等;

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等;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

黄疸胁痛,应忌食动物脂肪及辛辣烟酒刺激物品;

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肾病水肿,应忌食食盐、碱过多的和酸辣太过的刺激食品;

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1.中药剂量的含义:剂量,用药量,称为剂量,一般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也有是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2.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药物的剂量确定,主要依据药物的性质、患者的病情及应用的形式来确定。

(1)药物性质:一般来说,药性缓和,用量宜大;药性峻猛,用量宜小。无毒药物,用量宜大;有毒药物用量宜小,应将剂量严格控制在安全有效范围内。矿石贝壳类药物质重,用量宜大;花叶类药物质轻,用量宜小。

(2)患者情况:一般来说,重病急疾,用量宜大;;轻病缓疾,用量宜小。新病用量宜大;久病用量宜小。体质强壮者,用量宜大;体质虚弱者,用量宜小。(3)应用形式:一般来说,药物单味应用,用量宜大;复方应用,用量宜小。入汤剂用量宜大;入丸散剂用量宜小。

(4)此外,在确定药物剂量时,还应考虑季节气候及居住环境等自然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3.有毒药、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剂量(见各章节)

1.煎煮方法(包括先煎、後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

先煎:磁石、牡蛎等矿物类及贝壳类药物,因其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故应先煎30分钟後,再纳入其他药物同煎;又如川乌、附子等经久煎後可以降低其毒性,也宜先煎。

後下:如薄荷、藿香等芳香类药物,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易被挥发损耗,故应後下;又如大黄、番泻叶等其有效成分煎煮时易被破坏,也宜後下。

包煎:如蒲黄、海金沙等药材质地过轻,煎煮时易漂浮在液面上,而不利於煎煮;又如车前子、葶苈子等药材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煎煮时容易粘锅及糊化;又如辛夷、旋覆花等药材有茸毛,对咽喉有刺激性,均宜用纱布包煎。

另煎:如人参、西洋参等贵重药材,为了避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收,造成浪费,一般宜另煎。

烊化:如阿胶、鹿角胶等胶类药物,容易黏附於其他药物表面及砂锅底部,宜另行烊化,再与其他药汁兑服。

冲服:如芒硝等入水即化的药物及竹沥等液体性药材,宜用煎好的其他药液或开水冲服。此外,某些贵重药物研粉,也常采用冲服的方法。

2.服药时间

(1)空腹服:峻下逐水药、攻下药、驱虫药宜晨起空腹服,有利於药物迅速发挥作。

(2)饭前服:多数药特别是补虚药和治疗胃肠疾病的药物均宜饭前服,有利於药物迅速进入小肠消化吸收。

(3)饭後服:消食健脾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後服,有利於消食化滞和减少药物对胃肠道刺激。

(4)睡前服:缓下药、涩精止遗药、安神药宜睡前服,以便顺应人体生理节律而充分发挥药效。

(5)定时服:疟药宜在疟发前2小时服。

(6)不拘时服:病情急险,则当不拘时服,以便危急救逆。

第八章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名称功效临床应用备注参考图例

麻黄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1.风寒感冒。

2.咳嗽气喘。

3.风水水肿。

1.发汗解表宜生用

止咳平喘宜炙用

2.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

慎用

桂枝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1.风寒感冒

2.寒凝血滞诸痛证。

3.痰饮、蓄水证。

4.心悸。

1.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

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

2.孕妇或月经多慎用

紫苏解表散寒,

行气宽中

1.风寒感冒。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3.解鱼蟹毒,

不宜久煎

生姜解表散寒,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1.风寒感冒。

2.脾胃寒证。

3.胃寒呕吐。

4.肺寒咳嗽。

呕家圣药

香薷发汗解表,

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

1.风寒感冒。

2.水肿脚气。

1.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

2.表虚有汗及暑热证当忌

用。

荆芥祛风解表,

透疹消疮,

止血

1.外感表证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4.吐衄下血。

1.不宜久煎

2.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

止血宜炒用,

3.荆芥穗长於祛风

防风祛风解表,胜

湿止痛,止痉

1.外感表证。

2.风疹瘙痒。

3.风湿痹痛。

4.破伤风证。

1.风中之润剂,治风之通

药。

2.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

宜使用。

羌活解表散寒,

祛风胜湿,

止痛。

1.风寒感冒。

2.风寒湿痹。

1.治上半身疼痛最好

2.阴血亏虚者慎用。

3.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白芷解表散寒,

祛风止痛,

通鼻窍,

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

1.风寒感冒。

2.头痛,牙痛,痹痛等

多种疼痛证。

3.鼻渊。

4.带下证。

5.疮痈肿毒。

阴虚血热者忌服。

细辛解表散寒,

祛风止痛,

通窍,

温肺化饮。

1.风寒感冒。

2.头痛,牙痛,风湿痹

痛。

3.鼻渊。

4.肺寒咳喘。

1.反藜芦

2.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

乾咳者忌用。

蒿本祛风散寒,

除湿止痛。

1.风寒感冒,巅顶疼痛。

2.风寒湿痹。

阴血亏虚、肝阳上亢、火热

内盛之头痛者忌服。

苍耳子发散风寒,

通鼻窍,

祛风湿,

止痛。

1.风寒感冒。

2. 鼻渊。

3.风湿痹痛。

4.风疹瘙痒。

血虚头痛不宜服用。

辛夷发散风寒,

通鼻窍。

1.风寒感冒。

2.鼻渊。

1.鼻塞流涕之要药

2.阴虚火旺者忌服

葱白发汗解表,

散寒通阳

1.风寒感冒。

2.阴盛格阳。

鹅不食草发散风寒,

通鼻窍,

止咳,

解毒。

1.风寒感冒。

2. 鼻塞不通。

3.寒痰咳喘。

4.疮痈肿毒。

胡荽发表透疹,

开胃消食。

1.麻疹不透。

2.饮食不消,纳食不佳

热毒壅盛而疹出不畅者忌

服。

柽柳发表透疹,

祛风除湿。

1.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2.风湿痹痛。

麻疹已透者不宜使用。

相同点相异点

荆芥

味辛性微温,

温而不燥,长於发表散风,

对於外感表证,风寒

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或风疹瘙痒均宜。

质轻透散,发汗之

力较防风为强,

风寒感冒、风热感

冒均常选用

又能透疹、消疮、

止血

防风

质松而润,祛风之

力较强,

为“风药之润

剂”、“治风之通

用药”

又能胜湿、止痛、

止痉,

相同点相异点

麻黄

辛温解表、发散风寒常用药治风寒感冒

发汗作用较强,主治风寒感冒重证

桂枝发汗解表作用较为和缓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均可用之

细辛辛温走窜,达表入里,发汗之

力不如麻黄、桂枝,但散寒力

胜,

治寒犯少阴之阳虚外感。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名称功效临床应用备注参考图例

薄荷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透疹,

疏肝行气。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头痛眩晕,目赤多

泪,咽喉肿痛。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4.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1.薄荷叶长於发汗解表,薄荷

梗偏於行气和中。

2.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牛蒡子疏散风热,

宣肺祛痰,

利咽透疹,

解毒消肿。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痈肿疮毒,丹毒,痄

腮喉痹。

气虚便溏者慎用。

蝉蜕疏散风热,

利咽开音,

透疹,

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

1.风热感冒,温病初

起,咽痛音哑。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目赤翳障。

4.急慢惊风,破伤风证。

5. 小儿夜啼不安。

1.一般病证用量宜小;止痉则

需大量。

2.孕妇当慎用。

桑叶疏散风热,

清肺润燥,

平抑肝阳,

清肝明目。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

3.肝阳上亢

4.目赤昏花。

桑叶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

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

菊花疏散风热,

平抑肝阳,

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肝阳上亢。

3.目赤昏花。

4. 疮痈肿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1.风热感冒,头昏头痛。

2.目赤肿痛。

3.风湿痹痛

柴胡解表退热,

疏肝解郁,

升举阳气。

1. 表证发热及少阳证。

2.肝郁气滞。

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

4.退热截疟,又为治疗

疟疾寒热的常用药

1.解表退热宜生用,且用量宜

稍重;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

可生用或酒炙,

2. 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阴

虚阳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

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升麻解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1.外感表证。

2.麻疹不透。

3.齿痛口疮,咽喉肿

痛,温毒发斑。

4.气虚下陷,脏器脱

垂,崩漏下血。

1.善清解阳明热毒,

2.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宣生

用,升阳举陷宜炙用。

3.麻疹已透,阴虚火旺,以及

阴虚阳亢者,均当忌用。

葛根解肌退热,

透疹,

生津止渴,

升阳止泻。

1.表证发热,项背强痛。

2.麻疹不透。

3.热病口渴,消渴证。

4.热泄热痢,脾虚泄泻。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

升阳止泻宜煨用。

淡豆豉解表,除烦,

宣发郁热。

1.外感表证。

2.热病烦闷。

浮萍发汗解表,

透疹止痒,

利尿消肿。

1.风热感冒。

2.麻疹不透。

3.风疹瘙痒。

4.水肿尿少。

表虚自汗者不宜使用。

木贼疏散风热,

明目退翳。

1.风热目赤,迎风流

泪,目生翳障。

2.出血证。

第九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名称功效临床应用备注参考图例

石膏生用:

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煆用:

敛疮生肌,

收湿,止血。

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2.肺热喘咳证。

3.胃火牙痛、头痛、消渴证。

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

烫伤、外伤出血。

1.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

要药。

2.生石膏煎服,宜先煎。

3.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

者忌用。

寒水石清热泻火。1.热病烦渴、癫狂。

2.口疮、热毒疮肿、丹毒烫伤。

脾胃虚寒者忌服。

知母清热泻火,

生津润燥。

1.热病烦渴。

2.肺热燥咳。

3.骨蒸潮热。

4,内热消渴。

5.肠燥便秘。

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芦根清热泻火,

生津止渴,

除烦,

止呕,利尿。

1.热病烦渴。

2.胃热呕哕。

3.肺热咳嗽,肺痈吐脓。

4.热淋涩痛。

脾胃虚寒者忌服。

天花粉清热泻火,

生津止渴,

消肿排脓。

1.热病烦渴。

2.肺热燥咳。

3.内热消渴。

4.疮疡肿毒。

不宜於乌头类药材同用。

竹叶清热泻火,

除烦,

生津,

利尿。

1.热病烦渴。

2.口疮尿赤。

3.温病热陷心包,神昏谵语

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者忌

用。

淡竹叶清热泻火,

除烦,

利尿。

1.热病烦渴。

2.口疮尿赤、热淋涩痛。

鸭跖草清热泻火,

解毒,

利水消肿。

1.风热感冒、高热烦渴。

2.咽喉肿痛、痈疮疔毒。

3.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脾胃虚弱者,用量宜少。

栀子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

止血。

1.热病心烦。

2.湿热黄疸。

3.血淋涩痛。

4.血热吐衄。

5.目赤肿痛。

6.火毒疮疡。

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夏枯草清热泻火,

明目,

散结消肿。

1.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

夜痛。

2.瘰鬁、瘿瘤。

3.乳痈肿痛。

脾胃寒弱者慎用。

决明子清热明目,

润肠通便。

1.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

不明。

2.头痛、眩晕。

3.肠燥便秘。

气虚便溏者不宜用。

谷精草疏散风热,

明目,

退翳。

1.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眼生

翳膜。

2.风热头痛。

阴虚血亏之眼疾者不宜

用。

密蒙花清热泻火,

养肝明目,

退翳。

1.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眼生

翳膜。

2.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青葙子清热泻火,

明目退翳。

1.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

昏花。

2.肝火眩晕。

有扩散瞳孔作用,青光眼

患者禁用。

相同点相异点

石膏

清热泻火治温热病气分热盛

及肺热咳嗽

泻火之中长於清解,重在清泻

肺胃实火,

肺热喘咳、胃火头痛牙痛

知母泻火之中长於清润,肺热燥咳、内热骨蒸、消渴相同点相异点

芦根芦根为芦苇的根茎,苇茎为芦苇的嫩茎。功效相近。长於生津止渴

芦苇长於清透肺热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名称功效临床应用备注参考图例

黄芩清热燥湿,泻

火解毒,止

血,安胎。

1.湿温、暑湿、胸闷呕

恶,湿热痞满、黄疸泻

痢。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3.血热吐衄。

4.痈肿疮毒。

5.胎动不安。

1.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

上焦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

用。

2.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3.枯芩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

热咳嗽痰黄;子芩善泻大肠湿

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

黄连清热燥湿,泻

火解毒。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

2.湿热泻痢。

3.高热神昏,心烦不

寐,血热吐衄。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5.消渴。

6.外治湿疹、湿疮、耳

道流脓。

1.长於清中焦湿热。

2.为治泻痢要药,

3.善清泻心经实火与胃火

4.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

者忌用;苦燥易伤阴津,阴虚津

伤者慎用。

5.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姜黄连

善清胃和胃止呕,;萸黄连善舒

肝和胃止呕,

黄柏清热燥湿,泻

火除蒸,解毒

疗疮。

1.湿热带下、热淋。

2.湿热泻痢、黄疸。

3.湿热脚气、痿证。

4.骨蒸劳热,盗汗,遗

精。

5.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1.长於清泻下焦湿热

2.脾胃虚寒者忌用。

龙胆清热燥湿,泻

肝胆火。

1.湿热黄疸、阴肿阴

痒、带下、湿疹瘙痒。

2.肝火头痛、目赤耳

聋、胁痛口苦。

3.惊风抽搐。

脾胃寒者不宜用,阴虚津伤者慎

用.

秦皮清热燥湿,收

涩止痢,止

带,明目。

1.湿热泻痢、带下。

2.肝热目赤肿痛、目生

翳膜。脾胃虚寒者忌用。

苦参清热燥湿,杀

虫,利尿。

1.湿热泻痢、便血、黄

疸。

2.湿热带下、阴肿阴

痒、湿疹湿疮、皮肤瘙

痒、疥癣。

3.湿热小便不利。

脾胃虚寒者忌用,反藜芦。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

风解毒。

1.湿热疮毒、湿疹,疥

癣。

2.湿热黄疸,风湿热痹。

脾胃虚寒者慎用。

苦豆子清热燥湿,止

痛,杀虫。

1.湿热泻痢。

2.胃脘痛,吞酸。

3.湿疹、顽癣。

4.白带过多。

5.疮疖、溃疡。

三棵针清热燥湿,泻

火解毒。

1.湿热泻痢、黄疸、湿

疹。

2.痈肿疮毒,咽喉肿

痛,目赤肿痛。

马尾连清热燥湿,泻

火解毒。

1.湿热泻痢、黄疸。

2.热病烦躁。

3.肺热咳嗽。

4.痈疮肿毒,目赤肿痛。

相同点相异点

黄芩

性味皆苦寒,均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主湿热内盛或热毒

炽盛之证

泻上焦肺火肺热咳嗽

黄连泻中焦胃火泻心火,中焦湿热、痞满呕逆及心火亢旺、高热心烦

黄柏泻下焦相火除骨蒸,湿热下注诸证及骨蒸劳热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名称功效临床应用备注参考图例

金银花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1.痈肿疔疮。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3.热毒血痢。

1.疏散风热、清泄里热以生

品为佳;炒炭宜用於热毒血

痢;露剂多用於暑热烦渴。

2.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

者忌用。

连翘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疏散风热。

1.痈肿疮毒,瘰鬁痰核。

2.风热外感,温病初起。

3.热淋涩痛。

脾胃虚寒及气虚脓清者不宜

用。

穿心莲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

燥湿。

1.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2.肺热咳喘,肺痈吐脓,咽

喉肿痛。

3.湿热泻痢,热淋涩痛,湿

疹瘙痒。

4.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1.煎剂易致呕吐,故多作

丸、散、片剂。

2.不宜多服久服;脾胃虚寒

者不宜用。

大青叶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2.喉痹口疮,痄腮丹毒。

善解心胃二经实火热毒;

脾胃虚寒者忌用。

板蓝根清热解毒,

凉血,利咽。

1.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

喉肿痛。

2.温毒发斑,痄腮,丹毒,

痈肿疮毒。

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忌服,

脾胃虚寒者慎用。

青黛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清肝泻火,

定惊。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2.咽痛口疮,火毒疮疡。

3.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4.暑热惊痫,惊风抽搐。

胃寒者慎用。

贯众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杀虫。

1.风热感冒,温毒发斑。

2.血热出血。

3.虫疾。

1.杀虫及清热解毒宜生用;

止血宜炒炭用。

2.服用时忌油腻。脾胃虚寒

者及孕妇慎用。

蒲公英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利湿通淋。

1.痈肿疔毒,乳痈内痈。

2.热淋涩痛,湿热黄疸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佳品

治疗乳痈之要药。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

1.疔疮肿毒,乳痈肠痈。

2.毒蛇咬伤

体质虚寒者忌服。

野菊花清热解毒。1.痈疽疔疖,咽喉肿痛。

2.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治外科疔痈之良药。

重楼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

凉肝定惊。

1.痈肿疔疮,咽喉肿痛,毒

蛇咬伤。

2.惊风抽搐。

3.跌打损伤。

体虚、无实火热毒者、孕妇

及患阴证疮疡者均忌服。

拳参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镇肝息风。

1.痈肿瘰鬁,毒蛇咬伤。

2.热病神昏,惊痫抽搐。

3.热泻热痢。

4.血热出血。

无实火热毒者不宜使用。阴

证疮疡患者忌服。

漏芦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通经下乳,

舒筋通脉。

1.乳痈肿痛,瘰鬁疮毒。

2.乳汁不下。

3.湿痹拘挛。

治乳痈之良药。

气虚、疮疡平塌者及孕妇忌

服。

土茯苓解毒,除湿,

通利关节。

1.杨梅毒疮,肢体拘挛。

2.淋浊带下,湿疹瘙痒

3.痈肿疮毒。

肝肾阴虚者慎服。服药时忌

茶。

鱼腥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利尿通淋。

1.肺痈吐脓,肺热咳嗽。

2.热毒疮毒。3.湿热淋证。

治肺痈之要药。

善清膀胱湿热

虚寒证及阴性疮疡忌服。

金荞麦清热解毒,

排脓祛瘀

1.肺痈,肺热咳嗽。

2.瘰鬁疮疖,咽喉肿痛。

大血藤清热解毒,

活血,祛风,

止痛。

1.肠痈腹痛,热毒疮疡。

2.跌打损伤,经闭痛经。

3.风湿痹痛。

治肠痈要药,

败酱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1.肠痈肺痈,痈肿疮毒。

2.产後瘀阻腹痛

治疗肠痈腹痛的首选药物。

脾胃虚弱,食少泄泻者忌服。

射干清热解毒,

消痰,利咽。

1.咽喉肿痛。

2.痰盛咳喘。

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孕妇

忌用或慎用。

山豆根清热解毒,

利咽消肿。

1.咽喉肿痛。

2.牙龈肿痛。

有毒,脾胃虚寒者慎用。

马勃清热解毒,

利咽,止血。

1.咽喉肿痛,咳嗽失音。

2.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风寒伏肺咳嗽失音者禁服。

青果清热解毒,

利咽,生津。

1.咽喉肿痛,咳嗽烦渴。

2.鱼蟹中毒。

锦灯笼清热解毒,

利咽化痰,

利尿通淋。

1.咽痛音哑,痰热咳嗽。

2.小便不利,热淋涩痛。

脾虚泄泻者及孕妇忌用。

金果榄清热解毒,

利咽,止痛。

1.咽喉肿痛。

2.痈肿疔毒。

脾胃虚弱者慎用。

木蝴蝶清肺利咽,

疏肝和胃。

1.喉痹音哑,肺热咳嗽。

2.肝胃气痛。

白头翁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1.热毒血痢。

2.疮痈肿毒。

热毒血痢之良药。虚寒泄痢

忌服。

马齿苋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止痢。

1.热毒血痢。

2.热毒疮疡。

3.崩漏,便血。

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忌服。

鸦胆子清热解毒,

止痢,截疟,

腐蚀赘疣。

1.热毒血痢,冷积久痢。

2.各型疟疾。

3.鸡眼赘疣。

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

损害,孕妇及小儿慎用。

地锦草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1.热毒泻痢。

2.血热出血证。

3.湿热黄疸。

4.热毒疮肿,毒蛇咬伤。

委陵菜清热解毒,1.热毒泻痢。

近代中药发展史及中药问答

近代中药概述 专业:05七D 姓名:崔烨学号:0501113 近代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丧失了前进的脚步,中医药事业也同样举步维艰。 近代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处在一个极其复杂的特殊阶段。正确解决中西医药关系,探讨中国医药学发展道路,始终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客观上,西方医学的传入为我国带来了新的医学科学知识,涌入了一些先进的医疗设施及高技能医疗工作者,为我国人民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另一方面讲,帝国主义利用西医作为入侵中国的重要战略之一及旧政府对中医药的严重抵制,这促使中医药处于濒临灭绝之境,中医药地位岌岌可危。 旧中国对中医药的摧残 1840年,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政府紧闭的大门。在帝国主义方面,西方医学是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们欲通过医药将基督教打入中国,然后通过传教士,在中国扩充商品的销路,对中国进行全面的颠覆。于是,西方医学的传播,造成了一些人性格的崇洋媚外,思想的全盘西化,歧视、排斥、妄图消灭中医药。清政府也寄望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以长技以制夷,发展强大自己。对于中医药事业,清政府没有寄以厚望。在旧国民政府执行卖国崇洋的政策之际,中医药事业更受到了严重的迫害,废除中医药的言论也轰轰烈烈的进行。在这废医思想中,最具代表的是俞樾和余云岫等人。 俞樾,浙江湖州人。作为一代经师,章太炎、戴望均出自其门下。但其对于医药正如其所说,并不十分精通。但并不精通的他却对中医药妄加评论。他是近代最早提出废除中医理论的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其《俞楼杂篆废医论》中“药虚篇第五”曾写道:“执古药以治今病,宜其中病者韪矣。又况蛇床乱蘼芜,荠尼乱人参,自古叹之。今则牟利之夫善于诳语,以香栾为枳实……药虚、脉虚、医亦虚,是以曲园先生(俞樾晚号曲园先生)所以愤然而议医也。”如此大家,其思想影响是巨大的。他对中医药学的影响在二三十年代的一些文章中仍可以看到其废医思想的阴影。 在医学界中,最早系统的全面提出废医思想,并全力促使其实现的是余云岫。 余云岫系江苏武进人,1914年公费留学日本,1916年于大阪医科大学毕业回国,极力主张仿效日本,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他错误认为,只有清除、抛弃旧有的文化技术,才能取得成果,所以一直对中医抱有极大的偏见。余云岫作有《素灵商兑》、《医学革命论》等,在其著作中写道:我国旧医之理论,荒唐怪诞,无可掩饰,惟有听其沦丧而已耳……中医欺诈之术,遂顾而之他矣,辗转数医,杂药乱投,而病乃陷于不治,犹至死而不悟也,哀

中药学主治功效表

中药学主治功效表 第八章解表药(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 品名功效主治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风寒痹证、阴疽、痰核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证、心悸、痰饮、蓄水、奔豚证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风寒感冒,咳嗽痰多、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胃热呕吐、风寒咳嗽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阴暑证、水肿脚气、利水退肿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外感表证、透疹消疮、吐衄下血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感冒头痛、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证 羌活散寒去风、胜湿止痛风寒感冒、头身疼痛、风寒湿痹,肩臂疼痛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外感风寒,头痛鼻塞、头面诸疾、风湿痹痛、带下过多、疮痈肿毒又治乳痈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风寒感冒、阳虚外感、寒痰停饮,气逆咳喘、通关开窍醒神、头痛鼻渊、牙痛、痹痛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风寒感冒,颠顶头痛、风寒湿痹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鼻渊头痛、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疥癣痲疯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风寒头痛、鼻渊头痛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风寒感冒轻证、阴寒腹痛、乳汁郁结,乳房胀痛、疮痈疔毒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品名功效主治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上犯、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麻疹不透、痈肿疮毒、痄腮喉痹、乳痈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熄风止痉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上攻,咽痛瘖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夜啼、小儿急热惊风、破伤风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肺热燥咳、肝阳眩晕、目赤昏花、血热吐衄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目赤昏花、眩晕惊风、疔疮肿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风热感冒,头痛头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邪在少阳、感冒发热、肝郁气滞、气虚下陷、疟疾寒热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风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多种热毒证、气虚下陷、久泻脱肛气虚崩漏下血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外感表证、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泄热痢、脾虚泄泻 第九章清热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品名功效主治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清泄肺热、清胃泻火、疮疡不敛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热病烦渴、肺热咳嗽、骨蒸潮热、阴虚燥咳、阴虚消渴、肠燥便秘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咳嗽、外感风热、身热咳嗽、肺痈吐脓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完整版

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 1.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风寒表实无汗 桂枝--发表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疗疮止血既散风寒又散风热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 羌活--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 藁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巅顶头疼 细辛--散寒祛风温肺化饮通窍止痛阳虚感冒用量<3克 白芷--发散风寒燥湿止带通窍止痛消肿止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 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 苍耳--散寒通窍除湿止痛有小毒 辛夷--散寒通窍 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肺胃心经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蔓荆--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风湿痹痛肢拘急 牛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辛苦寒能升浮沉降兼可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喑哑咽痛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丹毒痄腮温毒发斑 豆鼓--解表除烦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 1.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配黄柏阴虚火旺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注射液引产不宜与乌头孕妇禁用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瘰疬瘿瘤 芦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津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上炎之口糜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风热头痛 青葙子--明目退翳平肝阳降血压 密蒙花--明目退翳养肝血除虚热

中医的发展及特点

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从人体内部各部位和总体的统一和联系,人体和外界风寒暑湿热燥的关系,以及人体和天气季节变化的关系为基础,是人体内部结构功能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对人体产生疾病的本质原因进行分析和紧密辩证而进行的治疗,是把身体体内各部位以及外界环境作为独立的元素,这些元素分别采用和赋予中医独特的语言,如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津液,卫营,木火土金水等进行阐术,从这每个元素之间的互相关系去分析人体和发病的机制及治疗方法。就象数学中的微积分,极限和宏那样。其实中医是科学的,只是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太多,不易掌握和记忆,不象数学有电脑输入可以解决,完全是由人脑袋对这些元素的组合分析得出结论。 中医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对现在不断发展和变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其他变动的因素产生对人体的不利的方面进行分析,努力研究人体各内脏的基本功能结构,作出对新的对策,以便让人体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西医的研究是从人体的个体细胞和外界细菌进行独立地进行分析,而中医是从人体内部各功能,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进行的分析研究。两种不同的分析体系,但是两者是必有一定的关联,但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就象面部的神经,西医会对这个神经的个体的细胞和神经系统进行研究和治疗,而中医就是从人体的五脏六腑和经络出发,结合外界自然和气候条件进行的辩证分析面部这个神经发生的病变。 中医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正常的生理活 动一方面要靠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 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人体各个部分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 相联,上下沟通,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因此,中医认为,人体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 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诊断时,可以通过外在的变化,判断内脏的病变。治疗时,对于局部的病变 ,也从整体出发,确定治疗方法。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因此,人要主动地适应环境。在治疗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重要原则。

中药发展史

中药发展史简论 作者:任胜科专业:药学学号:1041418 引言:中药在古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健康,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世界医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许多人由于西药的冲击与对中药的误解而失去了信心,因此我希望通过本文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药,热爱中药,感受中药的独特魅力。 摘要:本文我将通过对中药发展的九个阶段、相关中药典著的介绍及其现况与发展所面临问题、对策等来阐述中药发展史。 关键字:中药发展问题对策感悟 一﹑中药发展九阶段 (一)、先秦时期 人类对于药物的认识,最初是与觅食活动紧密相连的。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接触并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因而使人们懂得在觅食时有所辨别和选择,逐渐认识到某些自然物的药效和毒性作用并予以注意。我国古籍中记述的“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认识药物的艰难。古人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 (二)、秦汉时期 秦汉之际,药学已初具规模,西汉时期已有药学专著出现。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其“序例”部分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用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各论载药365种,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称的“三品分类法”。《本经》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中药发展已趋成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战乱,“文籍焚靡,千不遗一”,但是此间留下的本草书目仍有近百种之多,重要的本草著作有梁·陶弘景所辑《本草经集注》。该书“序例”部分首先回顾本草学的发展概说,接着对《本经》序例条文逐一加以注释、发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南朝刘宋时期雷党纪敦著《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 (四)、隋唐时期

最新版中草药功效大全

最新版中草药功效大全 A字头 【艾叶】理气血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除湿杀虫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主治阴虚心烦失眠, B字头 【巴戟(ji)天】补肾阳,壮筋骨,去风湿,主治子宫虚冷,风寒,腰膝酸痛? 【巴豆】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水肿,外用治疗喉风 【八角】健胃,行气,促进消化,用于白细胞减少症 【百部】润肺止咳,杀虱杀虫 【百合】润肺止咳,养阴消热,清心安神 【柏子仁】养心安神,止汗,润肠。用于虚烦失眠,心悸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

注意事项:便溏及痰多者慎服. 【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细菌性感染,败血症,肺炎、肠炎、血痢、咽炎等 【白芍】扩张动脉,降血压,护肝,阴虚发热,养血,盗汗? 【白术】健脾益气,止汗,脾胃虚弱 【白前】主冶肺气壅实之咳嗽痰多;气逆喘促;胃脘疼痛;儿疳积; 跌打损伤 【白果】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 【白芷】去风,燥湿,消肿,止痛,解热,降压,平肝 【白笈】补肺,止咳化痰,止血生肌,主治矽肺,肺结核,气管炎,百日咳 【白茅根】补中益气,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治热病烦渴,肺热喘急,胃热哕(yue)逆 【白及】苦甘涩,微寒,归肺胃肝经。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白豆蔻】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半边莲】利水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臌胀,泻泄,痢疾,蛇伤,疔疮,肿毒,湿疹,癣(xuan)疾,跌打损伤肿痛,用于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槟榔】苦辛温,归胃大肠经。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斑蝥】破血消癓,功毒蚀疮,引赤发泡。用于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北沙参】肺燥干咳,虚劳嗽血,胃级不足,津伤口干,风寒作嗽肺胃虚寒者忌服。

中药学特殊记忆方法(详细)

中药学的特殊记忆方法 完整版中药学歌诀 一)中药七情歌 ) 相须为用互增效,相使一药助一药;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约;相恶配伍功效减,单行无需它药配;相反增毒要记牢,七情配伍真奥妙。 (二)用药禁忌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贝蒌半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之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独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三)解表药 外感表证, 解表为先。 表证辨寒热, 用药分温凉。 辛温以发散风寒, 辛凉以疏解风热。 麻黄散风寒而平喘利水, 桂枝解肌表而温经通阳。 荆芥发表祛风,初起疮疡并治。 防风祛风胜湿,肢体疼痛能疗。 羌活祛风除湿以通痹, 苏叶利气和中而宣痰。 蝉蜕宣表透疹、解痉退翳, 薄荷疏风解表、利膈清咽。 蔓荆子疏风以清头目, 牛蒡子泄热而利咽喉。 宣表清络以桑叶, 疏风明目用菊花。 柴胡和解少阳之枢,疏肝解郁; 葛根透解阳明之表,散火升津。 表解里和,治当慎始。 (四)清热药 里热之证, 用药当清。

苦寒、甘寒、咸寒,药性有别; 泻火、救津、解毒,治证不同。 石膏清胃经高热烦渴, 知母清肺经燥火烦蒸。 黄连泻心,苦燥湿而寒胜热; 黄芩泻肺,上凉膈而下清肠。 栀子泻三焦湿热之蕴结, 黄柏泻肝肾壮火之有余。 玄参咸寒,软坚增液, 生地甘寒,凉血救津。 赤芍药、牡丹皮,凉血热以祛瘀, 白薇草、地骨皮,退虚热而除蒸。 清热解毒银花为先, 透热散结连翘为良。 毛冬青活血通脉宜首选, 穿心莲清热燥湿用为先。 解暑湿以莲叶, 透暑风用青蒿。 察热邪之所在,审津气之盛衰,才能切合病情,药皆中肯。 (五)泻下药 实热可下, 实水可攻。 便秘津枯, 只宜润滑。 大黄苦寒泻热,泄气血而推陈致新;芒硝咸寒软坚,攻燥实而逐积清肠。 郁李仁通便利水, 火麻仁滋养润肠。 甘遂泻水逐饮而解毒, 牵牛峻利二便兼杀虫。 用毒药以攻邪。 药量必须谨慎。 (六)治风药 风分内外, 药治不同。 外风宜散, 内风宜熄。 五加皮祛风湿以壮筋骨, 威灵仙宣经络而散风寒。 防己利关节,治热痹水肿; 木瓜舒筋络,疗湿痹拘挛。 独活胜湿祛风,并治腰膝痹痛;秦艽宣络疏风,兼除劳热骨蒸。

从中医学的现状和困境论中医学的生存与发展 作者:李豫鲁

从中医学的现状和困境论中医学的生存与发展 提纲与论点: 中医学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财富 中医学的文化本质 中西医交流与碰撞 西医的异化及其垄断资本主义的内涵 中医学在市场经济下的历史缺陷 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及隐藏其中的“医学市场” 中医学的现状和存废之争下的中医之困 中医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贫瘠 中医学自身本质属性上的缺陷 中医学的科学教育机制 中医学所赖以生存的土壤 中医学现状的众家观点 近年来中医学复兴和拓展的契机 从科学的一元与多元对中医生命科学的意义 中医学所特有的科学优势 中西医学生命科学的认知与共同发展 作者:李豫鲁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9级中医13班 关键词:文化渊源存废之争不科学本质属性困境概念差 字数:14,229 结稿日期:2010年8月29日 2010年11月17日最后修改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长期以来,中医药承担着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的任务,这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的优势。中医药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方法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开始应用传统医药。特别是在中国政府提出“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之后,对传统医药的推广更应不遗余力。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精髓,值得我们大力的发扬和传承。 从历史渊源的角度上来讲,中医是医学,也是文化,它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中医产生于长期养生治病的实践,但当其在两千年前从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时,借助了当时的哲学、天文学、农学等成就,采取了“取类比象”的方法(同类事物具有类似属性),被赋予了本民族文化的内涵。比如,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小自然,自然界的规律也体现其中,所谓“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经络气血”、“寒热温凉”等。正是由于其自成一体,在今天一些人看来,中医理论“费解”,但这并不妨碍中医解决现实中的医学难题。时至今日,在病毒感染性疾病、各类慢性病、功能障碍性疾病等治疗和养生保健

中药学功效整理

中药学 第一章,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麻黄;温肺膀胱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温心肺膀胱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叶;温肺脾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香薷;微温肺胃脾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微温肺肝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微温膀胱肝脾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白芷;温胃大肠肺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温肺肾心小毒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 羌活;温膀胱肾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痛 藁本;温膀胱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痛 生姜:微温肺脾胃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 苍耳子:温肺小毒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辛夷;温肺胃散风寒通鼻窍 葱白:温肺胃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胡荽;温肺胃发表透疹开胃消食止痛解毒 西河柳:平肺胃心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凉肺肝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牛蒡子;寒肺胃疏散风热宣肺透疹祛痰利咽解毒消肿 蝉蜕;寒肺肝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寒肺肝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微寒肺肝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微寒膀胱肝胃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葛根;凉脾胃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柴胡;微寒肝胆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微寒肺脾胃大肠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淡豆豉:凉肺胃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寒肺膀胱宣散风热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木贼:平肺肝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谷精草:平肺肝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第二章,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主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大寒肺胃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止血生肌 知母;寒肺胃肾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芦根;寒肺胃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微寒肺胃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寒心胃小肠清热除烦利尿 竹叶;寒心胃小肠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利尿 栀子;寒心肝胆肺胃三焦泻火除烦清利湿热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夏枯草;寒肝胆清肝火散结消肿 决明子;寒肝大肠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密蒙花;寒肝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青葙子;微寒肝清热泻火明目退翳 寒水石;寒心胃肾清热泻火 鸭跖草;寒肺胃小肠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寒肺胆脾胃大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寒心脾肝胃胆大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寒肾膀胱大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寒肝胆清热燥湿泄肝胆火 苦参;寒心肝大肠膀胱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秦皮;寒肝胆大肠清热燥湿涩肠止痢止带明目 椿皮;寒大肠肝清热燥湿涩肠止泻止带止血 白鲜皮;寒脾胃膀胱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寒肺心胃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微寒肺心小肠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大青叶;寒心胃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寒心胃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青黛;寒肝肺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 贯众;微寒肝胃小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重楼;微寒肝小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蒲公英;寒肝胃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清肝明目 紫花地丁;寒心肝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野菊花;微寒肝心清热解毒泻火平肝 穿心莲;寒心肺大肠膀胱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射干;寒肺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山豆根;寒肺胃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完整版)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总结

中药学 第一单元、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1.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2.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阳,助阳化气。 3.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 4.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胃寒呕吐 5.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水肿脚气 6.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7.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风中之润剂,治风之通药 8.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9.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0.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煎服1-3g,反藜芦 11.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12.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13.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二、辛凉解表药 1.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2.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3.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小儿夜啼不安 4.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5.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6.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7.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8.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阳气。(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 9.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10.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第二单元、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1.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宜先煎 2.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3.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4.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5.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6.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7.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8.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药理学发展简史

药理学发展简 作者:张钰麟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药理学发展简史 摘要: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药理学pharmacology主要指研究有关使用化学物质治疗疾病时引起机体机能变化机制的学问。德国人施米德贝尔(O.schmiedeberg,1838—1921)首创的实验药理学成为近代药理学的基础。药物同毒物有时也难于严密区分,药理学实际上也以毒物为研究对象,因此把药理学中特别关于医药治疗方面的应用作为药物学(原意为药饵学),与以毒物为对象的毒物学(toxicology)相区别。 (一)目的和任务 1药理学: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该学科主要指研究有关使用化学物质治疗疾病时引起机体机能变化机制的学问。2学科目的和任务: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要为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药理学的方法是实验性的,即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药物对

机体或其组成部分的作用规律并分析其客观作用原理。近年来逐渐发展而设立的临床药理学是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应用科学,其任务是将药理学基本理论转化为临床用药技术,即将药理效应转化为实际疗效,是基础药理学的后继部分。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药物有什么作用、作用机制及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要理论联系实际了解药物在发挥疗效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3药理学三大任务: 第一:药理是医学院校必修的一门课,指导临床用药。 第二:评价药物疗效以及在经济上面和其他方面有些什么不同。 第三:药理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药发展简史及现代研究的主要成就: (1)中药发展简史及本草学主要著作 中药的产生和发展,是在广大劳动人民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是劳动人民在自然斗争、生产斗争的实践中得到的药物知识的总结。其中麻黄治喘、常山抗疟、楝实驱虫、大黄

中药学(功效)

执业药师中药功效总结(汇总) 1.解表药 1.1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紫苏:发散风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半夏天南星毒。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炒炭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细辛:祛风散寒,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 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

消肿。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1.2辛凉解表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葛根:解 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 泻,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

阳气, 淡豆豉:解表,除烦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2.清热药 2.1清热泻火药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2.2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

最新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是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作斗争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 体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远古至春秋,战国 至秦朝,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20世纪六个时期。 中医学的萌芽时期。远古社会至东周的春秋是中医学起源时期,人类在长期求生存的生活及生产实践中摸索探讨总结了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中医药知识,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医学的经验积累。战国两汉至三国时期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奠基阶段,在大量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中医理论和临床诊治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大批的医学家,其中张机和华佗的成就与影响最大。 中医理论的奠基。晋唐时期是中医学理论全面继承与临床诊治的变革和发展时期,开始对医经进行整理与研究,病因病机学专著问世,临床医学迅速发展,各科临证经验进一步充实。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治法丰富多彩。特别对一些病的认识达到较高水平,对外感热病以及急性病的研究日渐深入;并重视养生,炼丹。本草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大量方书的问世为后世本草学和方剂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的快速发展时期。宋金元时期是“新学肇兴”与中医理论深入探索的重要阶段,晋唐以来长期的知识积累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伤寒学开始形成,辨证论治法则崛起,著名医学家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王好古相继提出了火热论,脏腑辨证说,攻邪说等新观点,犹如花叶递荣,交相辉映,促进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开创了中医学的崭新时代。 中医的革新趋势。明清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尽管社会发展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但中医学按其固有的规律向前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已成熟,理论思维日益深化,临床各科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中医全书,类书,丛书及各科著作大量出现,对治疗传染病,降低死亡率,预防传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力推进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更是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但是晚清闭关自守,浓厚的尊经风气使中医学停滞于既有的“完美”,而不能真正全方位地有所突破。 二十世纪的中医学。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十分复杂,中医学的发展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西医传入后不断壮大,中医却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反而受到歧视,并引发生存危机。因此,中医学在中医学术革新和抗争运动相互交织的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按其自身规律继续缓慢的发展,“改良医学”成为这一时期中医学变迁的总基调。在基础理论方面整理收集,考证古医书,对保存,传播,普及中医学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临床各科则不断地总结新的医疗经验,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中医学者和专著。部分医家从事沟通中西医之间的工作,形成了中西医汇通思潮和学派。民间中医教育发展迅速,成立许多中医药学术团体,出版了大量中医药报刊等,为后半叶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后半叶,政府极为重视中医学的发展,积极建立中医药和针灸研究机构;大力发展中医学教育,在全国兴办中医医院,成立中医药学术团体,大规模校勘整理出版中医古籍,出版中医药报刊,使中

常见中药材及其功效

一、解表药 1、辛温解表药 【麻黄】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麻黄汤》 宣肺平喘:用于喘咳实证。《三拗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 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兼有表证,恶寒发热,脉浮等。《越婢汤》《越婢加术汤》 【桂枝】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无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桂枝汤》《麻黄汤》 温经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桂枝附子汤》《小建中汤》《温经汤》助阳化气: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桂枝甘草汤》 【荆芥】 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荆防败毒散》《银翘散》 透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而有表证。 止血:用于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炒碳用)。 【防风】 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邪,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荆防败毒散》 胜湿:用于外感风湿或风湿痹痛。《羌活胜湿汤》 止痉:用于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痉挛抽搐等。《玉真散》 【细辛】 发散风寒:用于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无汗脉沉等。《麻黄附子细辛汤》 祛风止痛:用于头痛、牙痛、痹痛。《川芎茶调散》 温肺化饮:用于肺寒咳嗽,痰多清稀。《小青龙汤》 【白芷】 散寒通窍: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九味羌活汤》 祛风止痛:用于风邪所致的眉棱骨痛、牙痛、头风痛、鼻渊头痛。《川芎茶调散》 消肿排脓:用于疮疡肿痛,为外科常用药。《仙方活命饮》 燥湿止带:用于寒湿带下,色白清稀。 【羌活】 解表散寒: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九味羌活汤》 祛风胜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以项背、肢节等上半身为宜。《蠲痹汤》 【辛夷】 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鼻病,为鼻渊要药,偏于风寒常与细辛、白芷等同用;偏于风热常与薄荷、黄芩同用。 2、辛凉解表药 【薄荷】 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及热病初起,发热恶风、头痛无汗等。《银翘散》 清头目、利咽喉: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或咽喉肿痛等。 透疹毒:用于麻疹初起,或风热外袭疹发不畅。《加减葛根汤》 【葛根】 发表解肌:用于外感发热,头痛无汗,项背强痛等。《葛根汤》《葛根解肌汤》 升阳止泻:用于湿热泄痢及脾虚腹泻等。《葛根芩连汤》《七味白术散》 解热生津:用于用于热病口渴或消渴症。《玉泉饮》 透疹: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升麻葛根汤》 【柴胡】

word完整版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及药剂人员调配中药处方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 成绩: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2.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 A.苦味 B.甘味 C.辛味 D.咸味 E.酸味 3.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解痉的药物是( ) A.荆芥 B.白芷 C.羌活 D.防风 E.藁本 4.具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药物是( ) A.萆薢 B.木通 C.石韦 D.地肤子 E.泽泻 5.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用利水渗湿药必须配用的药物是( ) A.温肾壮阳药 B.健脾利水药 C益脾滋肾药 D.滋补脾肾药 E.温补脾肾药 6.枳实除治疗食积脾胄气滞外,还常用治( ) A.肝气郁滞之胁痛 B.水湿停滞之水肿 C.泻痢腹痛、里急后重D.肾不纳气之气喘 E.肝郁月经不调 7.具温肾纳气作用的药物是( ) A.沉香 B.木香 C.干姜 D.吴茱萸 E.橘皮

8.莱菔子的功效是( ) 1 A.消食和中、化痰除痞 B.消食化积、积血祛瘀 C.消食导滞、疏肝下气 D.消食化积、降气化痰 E.行气导滞、涩精止遗 9.雷丸用于驱虫,宜( ) A.研末服从 B.与其他药同煎 C.另炖 D.先煎 E.后下10.地榆与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地榆又能( ) A.解毒敛疮 B.活血止痛 C.清热利尿 D.化瘀止血 E.祛痰止咳11.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 ) A.丹参 B.艾叶 C.半夏 D.川穹 E.郁金 12.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之证,应选用( ) A.桔梗 B.半夏 C.昆布 D.白芥子 E.白附子 13.内脏不可持续服用,且忌“火锻”的药物是( ) A.龙骨 B.磁石 C.牡蛎 D.朱砂 E.石决明 14.旋覆花配伍代赭石同用,可增强( ) A.消痰行水之功 B.凉血止血之功 C.平肝潜阳之功 D.重镇安神之功 E.降逆下气之功 15.地龙可用于( ) A.冒寒呕吐 B.心悸失眠 C.肝郁胁痛 D.痰鸣喘息 E.肾虚尿频16.具有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 ) A.黄连 B.黄柏 C.黄芩 D.栀子 E.龙胆草 17.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 A.石膏 B.知母 C.生地 D.玄参 E.栀子

中医药学发展史

中医药学发展史 摘要: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它既古老又充满生机,千百年来一直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和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中医药学的起源、中医药学理论的确立、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回眸百年中医药的历史长河,我们或许更能深切认识此次中医中药中国行的意义和价值。伴着中华民族近代百年的跌宕起伏,刻着中华文化烙印的中医药也走过坎坷多艰之途。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医药遭受质疑之声始终不曾断绝,2006年一度为全社会关注的所谓“取消中医”论调,再次给中医药发展投下阴影。 《诗经》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涉及药物的书籍,仅植物药就有杞(枸杞)、艾(艾叶)、桑椹等50多种。《尚书》中已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的记载,这可能与当时多用大剂量且副作用较大的药物治病有关。同时也说明人们当时对药物的性能及副作用已有一定的了解。《礼记》中关于“孟夏月也……聚蓄百药”,则反映了人们已注意到在一定的采集季节广泛采集贮存药物。到了西周、春秋时期,药物品种增加,人们的用药经验也日益丰富。此时虽还没有出现药物学专著,但在很多文献中都有关于药物的记载。如《周礼·天官》中述的“五药”,可能是对药物的初步分类;书中还有对胆矾、丹砂、雄黄、礐石、磁石这“五毒”炼制的外用腐蚀药,这可能成为中国古代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录。《诗经》中也有关于药物的丰富记载,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动植物,虽然没有明确指明这些动植物的药用作用,但是许多都是后世所使用的药物,如芣苢(车前)、藚(泽泻)、葛(葛根)、薇(白薇)、芩(黄芩)、虻(贝母)、荑(白茅)、壶(葫芦)、木瓜、枣等。《诗经》中对一些植物的采集、采地及食用的效果也有一些记载。《山海经》是在先秦文献中记载药物最多的,其中还明确指出了药物的功

中药学药物功效(全)

十八反药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药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药性歌 辛发散行气血, 甘补和中缓急, 酸涩收敛固涩, 苦有泄燥之功, 咸能软坚泄下, 淡能渗湿利尿, 辛甘温热升浮, 酸苦咸凉沉降。 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叶散寒解表,行气和胃。 生姜散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散寒解表,胜湿止痛。 白芷散寒解表,祛风止痛,燥湿止带,宣通鼻窍,消肿排脓。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细辛散寒解表,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苍耳子散风解表,宣通鼻窍,祛风除湿,止痛。 2.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表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大豆黄卷解表祛暑,清热利湿。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石膏: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止呕,祛痰排脓,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焦栀子:凉血,止血)夏枯草(果穗) 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寒水石清热泻火 密蒙花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青葙子清热泻火,明目退翳。 鸭跖草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 2.清营凉血药 生地黄清营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清营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牡丹皮清营凉血,活血驱瘀。 赤芍清营凉血,散瘀止痛。 紫草清营活血,透疹。 水牛角清热,凉血,定惊解毒。 地骨皮养血除蒸,清肺降火。 银柴胡清热凉血,退虚热,除疳热。 胡黄连清热凉血,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白薇清营凉血,退虚热,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3.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龙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清肝明目。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中药学功效完整版

<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呕解鱼蟹毒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荆芥:解表散寒透疹消疮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解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生肌敛疮止血 寒水石:清热泻火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 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消肿排脓 竹叶: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利尿通淋 鸭跖草:清热泻火解毒 利水消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外用消肿止痛 夏枯草:清肝泻火明目 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密蒙花:清热泻火养肝 明目退翳 青葙子: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除骨蒸 龙胆:清热泻火泻肝胆火 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 止带明目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疏散风热 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燥湿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泻火定惊 贯众:清热解毒杀虫止血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 淋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野菊花:清热解毒泻火平肝 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拳参:清热解毒消肿止血 漏芦:清热解毒消痈下乳疏经通脉 土茯苓:除湿解毒通利关节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 淋 金荞麦:清热解毒排脓祛瘀 大血藤: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活血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 痛 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湿 马勃:清肺利咽止血 青果:清热解毒利咽生津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熊胆粉: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 目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 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定惊 第五节清虚热药 青蒿: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 黄 白薇: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 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泻下药> 第一节攻下药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逐瘀通径利湿退黄 芒硝: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番泻叶:泻热行滞通便利水 芦荟:泻下通便清肝泻火杀虫疗疳 第二节泻下药 火麻仁:润肠通便 郁李仁:润肠通便下气利水 松子仁: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