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_舒印彪

合集下载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摘要:随着公众对于新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近些年我国新能源的装机容量迅猛发展,新能源在满足人们各种需求之后,产生了能源过剩的情况。

弃光弃风不仅对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也让公众逐渐开始思考未来新能源将如何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措施前言: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新能源不仅给国民生活以及社会生产带来极大程度上的便利,同时也产生一系列能源问题。

尤其是在风力发电以及光伏发电方面,新能源消纳的问题尤为严重。

在此背景下,公众开始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着手针对这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新能源消纳在未来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1新能源消纳中的关键因素1.1 技术因素针对新能源消纳这些问题进行具体讨论时,如何针对消纳进行更好的解决是关键点。

科学技术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属于第一生产力。

技术对于新能源在消纳方面的能力而言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新能源生产系统相对比较古板,这一问题属于技术因素所造成的影响。

因此,要想针对其进行更好的解决,就需要从技术层面开始着手。

同时,针对新能源在消纳这些问题上,也需要从技术层面开始着手,让消纳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1.2 政策因素新能源属于一种新型能源,是国家财政以及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的一种新型能源,在发展中也具备广阔的市场。

新能源具体发展过程当中,不仅有财政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自身还具备足够的优点,能够实现迅猛的发展。

因此,当前在具体发展过程当中遭遇问题时,政策层面上也需要对其予以鼓励以及支持。

国家政策针对市场需求的走向以及行业的具体发展,都能够起到积极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能够让新能源行业在发展中获得充分有效的引导,并对新能源在消纳方面的能力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解决。

2新能源消纳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使用新能源汽车对电网中剩余电能进行消纳,属于一个系统化工程,不可以仅仅从一方面对问题进行解决。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消费国之一,新能源消纳困难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和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1. 供需矛盾突出我国新能源发展进程较快,但是新能源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

由于新能源发电不可控、不可调、间歇性、波动性大等特点,与传统的燃煤发电、水电等能源形成了供需不平衡的状况。

尤其是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由于天气条件、季节等因素,供给不稳定,难以满足电网的需求。

2. 电网建设滞后我国电网建设滞后,与新能源的发展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电网主要以传统的大型电站为主,对于小规模的分布式新能源电站的接入和消纳能力较弱。

电网建设的滞后使得新能源的消纳受到了限制,导致了大量的弃风弃光现象。

3. 缺乏技术支持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

目前,我国在新能源电站的并网接入技术、调峰技术等方面尚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使得新能源的消纳难度大大增加。

4. 市场化机制不健全我国的电力市场化程度较低,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机制不健全。

新能源发电的收购价格较低,且缺乏市场竞争机制,这导致了新能源发展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缺乏市场化机制的调节,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也无法有效地得到消除。

1. 加强电网建设要解决新能源消纳困难问题,首先需要加强电网建设,提高电网的消纳能力。

应加大对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的投资,完善电网的调度和控制系统,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适应新能源接入的需求。

2. 完善政策法规应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的新能源消纳机制。

要建立健全的市场化机制,完善新能源发电补贴政策,提高新能源发电的收购价格,激发新能源发展的积极性。

应建立新能源发电消纳和调度机制,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和稳定性。

3. 发展储能技术发展储能技术是解决新能源消纳困难的重要途径。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问题在近年来逐渐凸显,随着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如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新能源的消纳却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新能源消纳困难不仅会影响新能源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还会给能源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挑战。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多方面存在,需要综合分析和研究。

从能源消纳技术、政策法规的落地执行、市场机制建设等方面来看,都存在着一定的瓶颈和挑战。

如何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困难,保障新能源的稳定消纳,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面对新能源消纳困难的挑战,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研发,推动新能源消纳问题的解决。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实现我国新能源消纳难题的有效解决,推动能源革命和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1.2 问题提出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引言随着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尤其是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发电量已经占据了国内部分电网的一定比例。

我国的新能源消纳却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以促进我国新能源消纳工作的顺利推进。

新能源消纳困难主要表现在电网调度能力受限、风光等资源分布不均匀、储能技术不成熟、市场机制不完善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了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新能源消纳困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力求为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提供有益参考,推动我国新能源消纳工作的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供需不平衡是导致新能源消纳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导致其产生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不匹配的情况,特别是在风电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太阳能和风能的产生不受人为控制,而电力需求却是连续性的,这就造成了新能源消纳的困难。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策略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策略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策略[摘要]对新能源予以大规模地实施开发保供相关工作,就近消纳往往属于最具经济性的举措。

但因我国对新能源予以开发过程当中,多为集中形式,因本地能源实际消纳空间方面严重受限,调峰作业不具良好的有效性及其灵活性,致使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日益突出化,为更好地解决现存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新能源的消纳各项关键因素与其解决策略,仅供业内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关键因素;消纳;解决策略;前言:我国的新能源整个产业虽呈快速发展趋势,但光能及风能存在波动性、随机性,致使新能源的消纳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弃风弃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

因而,对新能源的消纳各项关键因素与其解决策略开展综合分析,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关于新能源的消纳机理阐述我国电网现阶段的谷峰差异>30%,较难充分满足整个电力系统的平衡负荷方面相关要求。

结合光能及风能自身固有的一些特点,新能源总体波动情况会对装机容量产生影响,致使反调峰现象出现后,常规电源会跟随能源的负荷总量持续产生变化[1]。

新能源过大出力,应当确保系统动态更具平衡性,所以,弃光弃风情况出现。

以上便是对新能源的消纳机理所做出详细阐述。

2、新能源的消纳各项关键因素和主要症结2.1在关键因素方面由于电力系统总体欠缺有效性地网络约束,对新能源实施有效消纳需满足于发用电总体的平衡性和系统实际调节能力等约束要求,以至于新能源的总体消纳控制就此形成[2]。

新能源的消纳持续增加,需确保所有的备用电源可维持良好的一种平衡状态,且把控好新能源趋于平衡之后正在备用总体容量。

针对常规电源,其开机总量逐渐下降,且增设有强调峰能力的相应机组,以此为基础,系统实际的下调能力明显增强。

所有正在备用部分容量,即新能源的消纳控制当中重要部分,可使得电力系统可维持稳定性良好的运行状态中,对正在备用所有容量实现有效把控。

孤立系统总体对新能源予以消纳,应当以负荷率及其负荷电量、电源等为基础,实施有效的调节操作,电源调节操作性能与整个的负荷电量呈正比,峰谷差异与新能源基础理论消纳空间则呈反比。

探究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

探究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

探究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摘要: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加上工业生产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大,我国的新能源产业迅速成长起来。

新能源在给社会生产和国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能源过剩的问题。

尤其是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方面,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更显严重。

于是,人们开始对这个问题予以了高度的重视。

本文将就我国新能源的消纳现状以及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和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解决措施引言能源是现代社会持续运行的基础,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动力来源。

能源问题历来和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息息相关,为了确保能源安全,积极应对生态环境变化,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

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新能源消纳问题一直是推行新能源普及战略的重大难题。

各种矛盾的凸显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1新能源消纳的机理分析电力系统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关键取决于电源结构,新能源相比与传统能源而言,不仅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友好性,而且体现出了巨大的价格优势。

对于车主用户而言,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相比,出行成本可以降低20%以上。

但这一过程目前仅仅是电网向车载电池输出能量,能量的传输只是单向传输,并不能有效解决电网侧新能源的消纳问题。

相比常规的蓄水消纳控制或飞轮储能技术,电动汽车的电池储能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对新能源调节幅度更广,而且更加灵活。

但目前电源总体的调节性能依然取决于火电调峰能力。

灵活调节的电源在数量和规模上依然处于弱势。

另外,利用新能源汽车消纳剩余电能需要结合各个地区末端电网供电的具体现状实行不同的方案。

在规划时要注重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等问题,配网末端建设储能充放电站的方案要综合考虑项目的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及充电桩设备选型等。

2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分析2.1 技术因素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当前,我国面临着新能源消纳困难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新能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新能源消纳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技术、市场和政策等多个方面,探讨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技术方面是导致新能源消纳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新建的风电、光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经很大,但由于电力系统的配套技术不够完善,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了消纳困难。

新能源发电需要解决输电技术、储能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以实现大规模的新能源消纳。

市场机制不完善也是新能源消纳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仍然存在价格歧视和市场准入限制等问题,新能源发电依然面临较高的购电成本和市场风险。

发电企业在电力市场中的地位相对较弱,消纳新能源的积极性不高,也制约了新能源的消纳。

政策层面也是导致新能源消纳困难的一大原因。

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支持新能源发展,如定额和分配制度、补贴政策等,但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过于追求新增装机容量和政绩考核,导致产能过剩和弃风弃光现象;补贴政策的刚性兑现和退坡机制不到位,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解决新能源消纳困难。

应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提升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

加大对输电技术、储能技术等的研发力度,推动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提升新能源发电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第二,应完善电力市场机制,提高新能源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电力市场监管,消除价格歧视和市场准入限制,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

建立健全的市场化交易机制,引入外部参与者,提高市场的灵活性和透明度。

政府要引导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调整政策和措施。

在政策实施上,要注重平衡新能源发展与用电负荷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产能过剩和弃风弃光的问题。

完善补贴政策的退坡机制,引导企业转向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提高新能源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作者:王飞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9年第05期[摘要]随着能源安全、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变化达成共识和一致行动。

我国积极推动新能源发展,“十二五”末,我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171.48GW,居世界第一位。

风、光等新能源出力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大规模消纳一直是世界性难题。

由于我国的资源分布特点、电力系统条件和市场机制问题,消纳新能源面临更大挑战。

本文对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研究分析;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5-0265-0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能源的消耗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质,并加剧了温室效应,对自然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推动能源生产和社会消费形式的转变,全球范围内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正面临巨大的机遇。

以中国为例,预计到2015年,风电装机将达到90000兆瓦(含海上风电5000兆瓦),太阳能发电将达到5000兆瓦。

但与水、火、核等发电方式相比,风、光发电的有功出力具有一定的随机性、间歇性,需要由常规电源进行调峰配合,从而降低了水、火电源的运行经济性。

目前我国大规模风、光电等新能源开发与当地的电网建设不同步,风、光电集中开发地区的当地负荷水平均较低,缺少调节电源,而跨省跨区市场交易不成熟,导致多省份弃风弃光现象比较严重。

虽然新能源发电已得到了比较有效的政策扶持,但大规模并网和消纳仍面临体制机制性的障碍,其中电力体系相关方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关系亟待调整。

1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影响因素电力系统的特性是发、输、配、用电瞬时完成,电源调节能力、电网联通规模、负荷规模及响应能力共同决定了新能源消纳潜力。

电力系统平衡的原则是调节常规电源出力跟踪负荷变化,当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时,常规电源不仅要跟随负荷变化,还需要平衡新能源的出力波动,电源调节能力影响新能源消纳程度。

深度:新能源并网消纳的因素分析及相关建议

深度:新能源并网消纳的因素分析及相关建议

深度:新能源并网消纳的因素分析及相关建议发挥各类技术潜力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需要政策和机制的积极引导。

比如,我国现有纯凝式火电的最小技术出力基本可以降至机组容量的40%左右,但在没有市场激励的前提下,电厂不会主动发挥这种调节能力。

东北区域实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通过价格信号激励电厂进行主动调节,则是政策机制发挥作用的良好示范。

综上,促进新能源消纳,既需要技术驱动,也需要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配合。

由此,将影响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总结为“3+1”的分析框架,“3”指“源—网—荷”三方,相当于硬件系统,决定消纳的潜力;“1”指政策及市场机制,相当于软件系统,决定消纳潜力发挥的程度。

在电源侧,通过提高电源调节能力,提供更多调峰容量配合新能源消纳。

通过开展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加快“三北”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促进自备电厂调峰等手段,可提高系统中电源的调节能力。

在电网侧,通过扩大电网覆盖范围,促进新能源大范围消纳。

电网是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物质基础,电网的覆盖范围及联通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覆盖范围内的新能源可开发利用规模。

加快跨区输电通道建设,提高电网联通能力,可以调动更广泛的系统灵活性资源,满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外送和消纳。

另外,在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申请联络线传输功率调整,可充分利用区域间互济能力,将超出消纳空间的新能源输送到临近区域予以消纳。

在负荷侧,通过实施需求侧响应和电能替代,增加新能源消纳空间。

一方面通过挖掘需方响应潜力,可以为新能源提供实时消纳空间。

随着负荷侧灵活性增强,不仅可以通过需求侧响应减少负荷峰谷差,还可引导负荷跟随风电、太阳能发电的出力调整,有效减少弃电率。

另外,通过加快实施电能替代,积极拓展本地消纳市场,也有利于促进新能源的消纳。

在政策市场机制方面,发展完善有利于源—网—荷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

在发电环节要建立完善的调峰辅助服务补偿机制,调动发电企业参与调峰的积极性;输电环节完善新能源跨省跨区消纳和交易机制;用电环节出台促进可中断负荷、电供热发展的配套激励政策,制定合理电价机制,引导用户参与需求侧响应,减少负荷峰谷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HU Yinbiao1, ZHANG Zhigang1, GUO Jianbo2, ZHANG Zhengling1
(1.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1, China; 2.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2,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renewable energy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with evident improvements in renewable energy accommodation. However, the phenomena of wind and solar power curtailment still exist, which brings serious challenge to power system economic operation. An overview of China’s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status was presented, and the mechanism of renewable energy accommodation and the key factors for China’s renewable energy curtailments were deeply analyzed. A systemic technical solution to China’s renewable energy accommodation problems, focusing on thermal unit transformation, power system interconnection and demand side management, was proposed.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olution measures was verified through production simulation. KEY WORDS: renewable energy; accommodation; wind power curtailment; solar power curtailment 摘要: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 展成绩,同时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风、弃光问题。该文在 总结我国新能源消纳现状的基础上, 剖析了产生新能源消纳 问题的机理, 进而指出影响我国新能源弃风、 弃光问题的关 键因素。从灵活调节电源建设、火电机组改造、电网互联互 通以及需求侧响应等多方面, 系统性地提出了解决我国新能 源消纳问题的措施,并通过生产模拟进行了场景验证。 关键词:新能源;消纳;弃风;弃光
6
弃风弃光电量 储能及抽蓄削峰填谷 新能源消纳空间 常规机组最小技术出力
0
4 0
6
12 时间/h
18
24
图4 Fig. 4
新能源消纳空间示意图
80%,且呈现一定的反调峰特性,如图 3 所示。光
伏发电受昼夜变化、天气变化、移动云层的影响, 同样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 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电力系统后,增加了系统调 节的负担,常规电源不仅要跟随负荷变化,还需要 平衡新能源的出力波动[5-6]。 新能源出力超过系统调 节范围时,必须控制出力以保证系统动态平衡,就 会产生弃风、 弃光 能力密切相关。
某省某典型日风电出力和负荷曲线 Wind power and load curve in a province on a typical day
Fig. 3
2011
2012
2013 年份
2014
2015
在一定规模的电力系统中,系统调节能力主要 由电源调节性能决定,与电源结构相关。不同类型 电源的调峰深度有很大差异。核电机组通常作为基 荷运行,较少参与系统调节。凝汽燃煤机组和供热 火电机组调节性能较差[9]。燃气、抽水蓄能、水电 等电源能够快速启停、大幅调节,灵活参与平衡。 我国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电源总体调节性能主要 取决于火电调峰深度和灵活调节电源比例。 2.2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理论分析 对于内部无网络约束的系统,新能源消纳只需 满足发、用电动态平衡和系统调节能力下限约束, “负荷+联络线外送功率”曲线与系统调节能力下 限之间的系统调节空间,即理论上的新能源最大消 纳空间,如图 4 所示。
[7-8]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accommodation space schematic diagram
系统 t 时刻最大可消纳新能源电力 Pa(t)满足 式(1): Pa (t ) Pl (t ) Pt (t ) Pg,i ,min Pl (t ) Pt (t )
1 我国新能源消纳现状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并网装机和消纳总量高速 增长。截至 2015 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 到 128.30GW, “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 34%;太阳 能发电装机容量 43.18GW, “十二五”期间年均增 长 119%。其中,国家电网公司调度范围风电累计 装机容量达到 116.64GW,占全国的 91%;太阳能 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39.73GW,占全国的 92%。国家 电网已成为世界上接入新能源容量最大的电网。 “十二五”期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逐年装机容 量如图 1 所示。 2015 年,全国风电发电量 185.1TWh, “十二 五”年均增长 30%;太阳能发电量 38.3TWh, “十
0.75 0.42
(1)
第1期
I i
舒印彪等: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
3
i Pg,i,max / Pg,i,max
i
I
(2)
越小,新能源理论消纳空间越大。 电网互联后,新能源消纳电量空间为:
式中:Pl(t)为 t 时刻的负荷功率;Pt(t)为 t 时刻的联 络线外送功率,送出为正;Pg,i,max 为系统内第 i 台 常规机组的最大技术出力;Pg,i,min 为系统内第 i 台 常规机组的最小技术出力;I 为系统中所有常规机 组的台数;βi 是第 i 台机组的调峰深度;为系统内 常规机组的平均调峰深度。 其中,联络线功率必须满足通道能力的约束:
2







0.50 0.46

第 37 卷
0.85
负荷
二五”年均增长 219%,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增速 比同期全国发电量增速高出 28.7 个百分点。 风电发
风电/pu
2015 年 3.23%,太阳能发电量占比由 0.003%提高 到 0.688%。 “十二五”期间风电和太阳能电量增长 如图 2 所示。
2 新能源消纳问题机理分析
2.1 新能源参与下的时变电力系统平衡调节问题 电力系统的发、供、用同时完成。电力负荷呈 现明显的时变特点,目前我国区域电网峰谷差已达
10 负荷/GW
4 3
8
负荷
2 1
30%左右,并呈逐步扩大的趋势。系统平衡的原则
是调节常规电源出力跟踪负荷变化,保持动态平 衡[4]。电力系统平稳运行的一个基本条件是系统调 节能力必须大于负荷的变化。 由于风、光的资源特性,新能源出力存在随机 性和波动性。风电日波动最大幅度可达装机容量的
第 37 卷 第 1 期 2017 年 1 月 5 日 DOI:10.13334/j.0258-8013.pcsee.162555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Vol.37 No.1 Jan.5, 2017 ©2017 ChiM 614
Pt,min (t ) Pt (t ) Pt,max (t )
Ea El (1 ) ( El / T R ) Et,A
(8)
式中 Et,A 为电网互联增加的新能源消纳空间。实际 电网中,计划外送电力通常安排参与调峰,送电高 峰与负荷高峰时段重合,Et,A 可表示为:
140 装机容量/GW 100 60 20
太阳能装机 风电装机
76.52 60.62 46.23 6.50 17.45 28.05 43.18 128.30 96.57
0 引言
能源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类 生产与生活不可缺少的动力保障。随着能源安全、 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发展新 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应对全球 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
I i
( Pg,i ,max i Pg,i,max ) Pl (t ) Pt (t )
i
I
。 新能源消纳问题与系统调节
(1 ) Pg,i ,max
i
I
新能源理论可发电功率/GW
常规机组最大技术出力
正备用
5
负荷/pu
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例由 2010 年 0.7%提高到
200 发电量/(TWh) 160 120 80 40 0
0.7 74.1 20.8 38.3 185.1 159.8 138.3 102.8
0.38
风电
0.65
0.34 0.3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时间/h
0.55
太阳能发电量 风电发电量
图3
3.7 9.1
消纳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由于我国的资源禀赋特 点、电力系统条件和市场机制问题,消纳新能源面 临更大挑战。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开发,我国局部地 区消纳矛盾逐渐凸显,出现了弃风、弃光问题,引 起社会各界的关注。2015 年全国新能源消纳电量 223TWh, 弃风、 弃光总量 39TWh, 双双不断攀升。 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能源并网和消纳基本情况 的基础上,系统性阐述了产生弃风、弃光问题的根 源,提出了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对 于推动我国新能源更好更快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