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毕朝忠当归川芎散临床应用经验

合集下载

当归散临床运用

当归散临床运用
为底 方进 行加减 治疗临床各 类病症 , 近期及远期 疗效俱佳 。
关键词 当归散 高危型 H P V 复 阳性 月经量少 不寐
痛经 医案
当归散 出 自汉代 张仲景 《 金 匮要略 ・ 妊娠 病脉证 并 治第 二十》 : “ 妇 人妊娠 , 宜常服 当归散 主之 。 当归散 方 :
已行 宫腔三维 及输 卵管造影 检查示 子宫及 双侧 附件均 无异常。 患 者月 经量少 4 年余 ( 日均 一 片护垫 即可 ) , 3 / 2 5 天, 经 色偏 黑 , 偶 腹胀 腹 痛 , 血 块多 ; 欲 备孕 二胎 , 未 避 孕规 律性 生活 1 0 月不孕 ; 日常恶寒 , 关 节痛 , 冬 睡不 温, 易 疲倦 ; 胃纳 可 , 喜食冷, 睡眠可 , 无 心慌 , 二便平 。 舌质粉红 、 苔薄 白, 脉 细 弦数 。 月 经史 : 既 往 月经 规 则 5—7 / 2 8~3 0 天, 量中, 无痛 经 , 无 血块 , 无乳房 胀痛 , 无
患者 , 女, 5 3 岁。 以“ 检查 发现高危 型H P V 反 复阳性 1 年余 ” 于2 0 1 4 年9 月 1日初 诊 。 患者 于 2 0 1 4 年2 月宫 颈 人 乳 头瘤 病毒 ( H P V ) 检查 发现 高危 型 l 6 、 5 6 、 5 8 三型 阳 性, 使用 重组人 干扰素 a一 2 b 凝 胶规 律治 疗 3 月 后复查 转 阴。 2 0 1 4 年8 月 复查 宫 颈 H P V 发 现 高危 型 1 6 、 3 1 、 3 3
2 5 0 倍“ 。 该 患者反 复感 染缘 因其 正气不 足 、 邪 气相 干 ,
虚实夹 杂 。 女 子 以肝 为先天 , 肝失 濡养及 疏泄则 现情绪
无常 , 气 机郁 滞进 而犯 脾 , 致 脾 阳虚而 恶寒 食 , 脾 虚生

运用经方丨当归散经验与体会

运用经方丨当归散经验与体会

运用经方丨当归散经验与体会当归散原是一张调和妇女妊娠期气血的好方子。

全方由当归、川芎、芍药、黄芩、白术五味药组成,具有养血安胎、健脾清热的作用。

本方也可以看作当归芍药散的变局。

临床可以加减用来治疗许多疾病。

一、胎动下血刘某,女,26岁。

结婚二年曾流产三胎。

现在又怀孕近七十天,昨天抱柴禾,因脚踩石块险些跌倒。

当夜就发现阴道中有少量流血,伴腰酸、气短。

今晨上证加重,前来诊治。

现证见:面色萎黄、乏力气短、腰酸、腹部隐痛、大便偏干、小便略黄、舌淡苔薄白、脉弦、阴道流血呈淡红色,夹有小血块。

根据方证主治,先生与当归散加味。

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5克、白术20克、黄芩10克、阿胶10克、杜仲10克二诊,上药只服一剂,流血就止住了。

先生为巩固疗效,又与丸方如下,嘱其服完。

当归50克、白芍80克、川芎15克、黄芩25克、白术80克、阿胶50克、红糖150克、糯米200克(炒黄)结果:足月顺产一健康女孩。

体会:当归散药性平和,为古时妇女产前产后常用之方。

临床加减用治滑胎流产,一般疗效优于寿胎丸。

如果有头晕目眩、小便不利、心下悸动等证也可加茯苓、泽泻利水消饮、健脾和志。

笔者就曾经治疗一例妊娠尿频的病人伴起立性头晕,用当归散加茯苓、泽泻、桂枝改为汤剂,只用两付就好了。

有趣的是先生曾用这个方治好了一位产后尿少淋漓的患者。

可见当归散合五苓散对尿液的排出有时是有双向调节作用的。

二、血痹齐某,女,67岁。

曾经得过面神经麻痹,未痊愈。

这半年来,经常觉得左手臂麻木,以晨起或压着时发生较多。

服天麻丸、小活络丹等药无效。

一月前针灸时微有疗效,因怕疼没有再继续治疗。

来我处时麻木较前加重。

证见体胖面黄、时有腰痛、心悸气短、下肢浮肿、胃脘疼痛、舌淡苔腻、脉沉细弱。

辨为血虚停饮、痰阻经脉。

与当归散化裁:当归20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白术20克、黄芪30克、全蝎10克、红花10克、防风15克、白芥子10克、茯苓30克、木香10克、白僵蚕15克以上药十付粉为细末,一日十克,分三次黄酒送服。

中药材使用注意事项当归与川芎的功效与搭配方法

中药材使用注意事项当归与川芎的功效与搭配方法

中药材使用注意事项当归与川芎的功效与搭配方法中药材使用注意事项:当归与川芎的功效与搭配方法中药材在传统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当归和川芎作为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

当归和川芎各自具有独特的功效,并且它们的搭配使用也能够相互增强药效。

然而,在使用当归和川芎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一、当归的功效与使用方法当归,学名Angelica sinensis,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誉为"女性之药"。

当归具有补血养血、调经活血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证、气血不足、经血不调等病症的调理。

使用当归时,可以将其煎煮成汤剂,或者研磨成粉末用于制剂。

煎煮当归时,一般需要20克至30克的当归,加入1500毫升至2000毫升的水中,煮沸后改用慢火煎煮30分钟至60分钟,最后将药渣过滤掉。

使用当归的粉末时,一般建议每次服用3克至9克,可以直接冲服或者调配其他药物一同使用。

二、川芎的功效与使用方法川芎,学名Ligusticum chuanxiong,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舒经活血、祛风散寒的功效。

川芎适用于治疗痛经、头痛、风湿疼痛等病症。

使用川芎时,可以将其煎煮成汤剂,或者研磨成粉末用于制剂。

煎煮川芎时,一般需要10克至15克的川芎,加入1000毫升至1500毫升的水中,煮沸后改用慢火煎煮20分钟至30分钟,最后将药渣过滤掉。

使用川芎的粉末时,一般建议每次服用3克至6克,可以直接冲服或者调配其他药物一同使用。

三、当归与川芎的功效与搭配方法当归和川芎常常被搭配使用,因为它们在功效上能够相互增强。

当归补血养血的作用可以增加川芎活血化瘀的效果,从而提高治疗血液循环障碍的效果。

当归和川芎的搭配可以制成煎煮剂,也可以作为药材配伍用于制剂。

煎煮当归与川芎时,一般建议将当归和川芎的比例控制在1:1至1:2,即当归10克与川芎10克至川芎20克的比例。

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改用慢火煎煮30分钟至60分钟,最后将药渣过滤掉即可。

【当归川芎药理】对药川芎当归的药理作用与临床运用体会

【当归川芎药理】对药川芎当归的药理作用与临床运用体会

( T he Fir s t A f f iliated H osp ital to T ianj in U niv er s ity of T CM , T ianj in 300193 , Chi na)
Abst ract Obj ective: T o clar ify the e ffective diff erence of acupunctur e m anipula tio n betw een tw ir ling r einfo rcing and re-
[ 3] 2841 杨益阶 1 川芎嗪对 ADP 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J ] . 湖北医学 院学报, 1982, 3( 4) : 511
[ 4] 徐礼纳 1 阿魏酸钠抗血栓作用 [ J] . 中国药理学报, 1981, 2( 1) : 351
[ 5] 李明峰 1 当归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J] . 第四军医大学 学报, 1987, 8( 6) : 4221
吴某, 男, 36 岁,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右髋部疼痛, 右侧患 肢不能负重, 行走不便, 舌暗苔薄黄, 脉弦细。造影示: 股骨头
作者简介: 叶建红 ( 1972- ) , 男, 硕士,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
临床及实验研究。
血供极差。中医认为本病因肾虚血瘀所致, 处方: 独活 15 g , 桑寄生 15 g, 杜仲 12 g , 牛膝 12 g , 秦艽 10 g , 防风 10 g, 细辛 5 g , 茯苓 10 g , 红花 6 g , 川芎 10 g, 当归 10 g , 透骨草 10 g 。 10 剂后复查, 股骨头血供改善, 疼痛明显减轻。
当归、川芎伍用, 名曰佛手散, 又名芎归散, 出自5普济本 事方6, 主治妊娠伤胎、难产、胞衣不下等。5医宗金鉴6云: / 不 曰归芎, 而曰佛手者, 谓治妇人胎前产后诸证, 如佛手之神妙 也。0本药对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大凡血虚、血瘀之证均可选 用, 尤对血虚兼瘀者为宜, 方如5景岳全书6生化汤。当归甘补 辛散, 苦泄温通, 质润而腻, 养血之中有活血之力; 川芎辛温 而燥, 善于走行, 有活血行气之功。当归偏养血和血, 川芎偏 行气散血。二药伍用, 活血、养血、行气三者并举, 且润燥相 济, 当归之润可制川芎辛燥, 川芎辛燥又防当归之腻, 使祛瘀 而不耗伤气血, 养血而免致血壅气滞。共奏活血祛瘀、养血和 血之功。

药象体会:当归、川芎、白芍、天麻

药象体会:当归、川芎、白芍、天麻

药象体会:当归、川芎、白芍、天麻20090814根尘不偶老师讲药象体会:当归、川芎、白芍、天麻前一段时间呢,主要忙着校对《四圣心源》,没有来跟大家交流。

主要想给大家校对一个完美的版本,尽量没有错误,花的时间也比较多。

最近是刚刚校对完,所以能够稍微轻松一下,来跟大家聊聊。

因为我们这个讲堂呢,爱好者为主,咱们讲得呢尽量轻松一些,既是学习,也是一种放松。

所以我讲的时候呢,可能会讲的比较随意一些,不会太严谨,大家主要听个意思就可以了。

以前药性呢,给大家讲了中土的药性。

中土的药物基本上都讲完了。

最后一次是给大家讲了一个框架,就是所有的药物其实都是可以看成一味药。

它也是完全符合一气周流的这个体系,都在一气周流这个圈里、这个范围里面。

每一味药我们都可以在这个体系里给它一个位置,它属于哪个位置的一味药,不管有多少,都可以安排进来。

所以今天呢,我们就从左右一气的角度,给他们安排座位了。

上次给大家讲这个框架,底下是附子,上面是麻黄,这是左路的;右路的,上面是石膏,下面是大黄还是什么。

好像就给大家讲了这么一个框架。

今天就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把其他常用的药物往里面安插一下,慢慢把所有的药物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那时候我们对所有的药就是一个药的感觉了,临床用药的时候就比较自如了,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应对得当,比较简单了。

左路这个药呢,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左路主升发,阴出于阳,由阴出阳、由阴化阳的一个过程,所以药物也是对应于这个过程。

所以左路的药物基本上都是偏升发、偏柔韧,都具有这样类似的特点,跟右路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为这个一气周流,它是浑然一体,左路升的同时,右路也在降。

左右其实不可能截然分开,升降也不可能截然分开,所以我们讲的时候呢,有可能把这个左路的药和右路的药对比着、混合着一块讲,大概会分一分,但是不会那么绝对。

今天晚上就给大家讲几味左路比较常用的药,以前也跟大家聊过,主要讲当归、川芎、白芍、天麻,讲这四味药。

我们首先来讲一下当归。

当归散功效与作用

当归散功效与作用

当归散功效与作用当归散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当归主要成分提取制成。

它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的药物,被广泛用于临床医疗和药物保健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当归散的功效和作用。

首先,当归散具有调理气血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气血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两种物质。

当气血运行正常时,人体各系统和器官功能良好,身体健康。

而当气血失调时,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和不适。

当归散中的当归能够活血行气,调理气血,帮助身体恢复气血平衡,从而改善各种气血不足引起的症状,如月经不调、痛经、贫血等。

其次,当归散还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血液瘀滞是一种常见的身体问题,它会导致气血不畅,引发各种疾病。

当归散中的当归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消除体内的血瘀,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不适。

第三,当归散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抗外界病菌和细菌的重要系统,当归散中的当归能够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身体对抗疾病的能力。

它能够调节T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抗体的产生,提高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第四,当归散还具有抗炎和抗肿瘤的作用。

当归散中的当归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同时,当归散还可以调节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当归散对某些癌症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以增强化疗的效果,减轻副作用。

此外,当归散还具有养血安神、降火和温经止痛的作用。

由于现代生活的压力大,很多人容易出现失眠、焦虑和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当归散中的当归能够养血安神,平衡身心,改善睡眠质量。

同时,当归散还具有降火的作用,可以缓解火热体质带来的不适。

此外,当归散还能够温经止痛,缓解经期疼痛和痛经症状。

综上所述,当归散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包括调理气血、活血化瘀、调节免疫功能、抗炎抗肿瘤、养血安神、降火和温经止痛。

它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中药制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药物保健中。

然而,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有所差异,所以在使用当归散时,应该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合理使用。

川芎的临床应用

川芎的临床应用

川芎的临床应⽤<主治秘要》称“芎穷,其⽤有四,少阳引经⼀也;诸头痛⼆也,助清阳三也,湿⽓在头四也”,古⼈观点颇多启迪。

兹将临床应⽤川芎药对经验介绍于下: 川芎配羌活功擅祛风⽌痛川芎⾟温⾹窜,⾛⽽不守,尤能上⾏头⽬,为治疗头痛要药,对风寒、肝⽕、痰浊、瘀⾎等引起的顽固性头痛,当取川芎为君,以活⾎通络。

头为诸阳之会,唯风可达,故配以羌活宣发风邪,两者相使,引药上⾏脑络,治风治⾎,奏⽌痛之效迅速,既治表证头痛,亦疗内伤头风,诚如《本草逢源》谓:“羌活与芎穷同⽤,治太阳、厥阴头痛。

”外感头痛多以川芎茶调散化裁;内伤头痛则取桃红四物汤加减;若痰湿头痛,配苍术、半夏、升⿇;肝⽕旺头痛者,辅黄芩、夏枯草、⽯楠叶;久痛不已者,则辅以全蝎、蜈蚣、露蜂房等⾍蚁搜剔之品。

病例1 宋某,⼥,32岁。

头痛反复发作7年,多⽅治疗⽆效,头颅摄⽚阴性,拟诊为偏头痛。

患者⾃觉头痛彻巅,⽇轻暮重,每因劳累或⽓候变化⽽加剧,经事前后易诱发。

脉细缓,⾆苔薄腻。

此乃久痛⼊络为瘀。

药⽤:川芎15g、羌活9g、当归9g、⽣地黄12g、⾚芍药12g、桃仁12g、红花9g。

服药1周,头痛见减,但夜间仍有⼩发,原⽅加全蝎粉1.5g另吞,l周后头痛消失。

随访5年未发。

川芎配黄芪功能引⾎上⾏川芎擅长祛风⾏⾎,黄芪善于补⽓升阳,两药相配,则能补⽓活⾎,引⾎上⾏。

⾎之上⾏头⽬,全赖清阳之⽓升发。

⼤抵⼈年过50以后,其⽓消者多,长者少,降者多,升者少,⼈⾄⽼年,清阳之⽓⽇渐衰弱,⽓⾎上奉减少,脑络失养,则眩晕、⽿鸣、健忘、痴呆等症丛⽣,诸如⽼年⾼⾎压、脑动脉硬化、脑⾎管意外、⽼年痴呆等,多由清阳下陷,⾎瘀内滞所致,治此习⽤清暑益⽓汤、益⽓聪明汤,补阳还五汤等⽅出⼊,并重⽤黄芪、川芎两味,常有事半功倍之效。

病例2 李某,男,67岁。

眩晕反复发作2年余,经脑⾎流图及眼底检查,拟诊为脑动脉硬化。

患者眩晕阵作,胸闷⼼悸,两臂发⿇,神疲乏⼒。

脉细弱,⾆淡苔薄⽩。

毕朝忠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经验

毕朝忠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经验

毕朝忠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经验毕朝忠(1941-),主任中医师,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曾任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重庆市中医学会热病专委,重庆市中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九届政协委员,重庆市沙坪坝区医药学会副会长。

从医四十载,孜孜求索,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中医内科、儿科、皮肤科见长,在治疗肺系疾病、肾脏疾病、脾胃疾病、心脑疾病、皮肤疾病等方面颇有建树。

临床中以望、闻、问、切四诊为本,结合现代诊疗手段,辩证与辩病相结合,学术上注重整体观念,治病必求其本。

曾在《中医杂志》、《中国中医急症》、《新中医》等发表论文20余篇,获重庆市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优秀论文一等奖等项奖励。

【关键词】冠心病;病因病机;治疗经验毕朝忠主任中医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遣方用药颇有独到之处,现将其治疗冠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根据其发病的特点,可以归属于中医学的“胸痹”“心痛”范畴,而急性冠脉综合征与中医学的“厥心痛,真心痛,猝心痛”发病特征相似。

本篇中讨论的冠心病引起的胸痹心痛病位在心,而需除外以胸痹心痛为主要症状的其他疾病。

1 病因病机中医学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认识,首先为寒邪侵袭,《内经》中多处提及,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寒淫所胜,血变脉中,…民病厥心痛”。

说明了寒邪入侵,凝于脉中,心脉痹阻而发为心痛的病机。

其次为热邪犯心,《素问,刺热》云“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

其所指情志不舒,郁而化热,热甚则邪正相争故引起心痛。

第三为饮食不节,《素问。

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说明饮食经过脾胃的运化后,气精微滋养于心脉,既可助阳化气而有利,又可生阴化浊而有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