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镜检法
猪宰后旋毛虫病检疫.ppt

步骤4 镜检及判定
任务要求: 3. 旋毛虫包囊鉴定 与肉包子虫包囊的鉴别
猪宰后旋毛虫病检疫
图:肉孢子虫包囊
图:旋毛虫包囊
猪宰后旋毛虫病检疫
步骤5 检疫后的处理
任务要求: 1. 处理依据 《动物防疫法》、《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处理规程》
2. 处理结果 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处理
猪宰后旋毛虫病检疫
授课教师:
课程回顾
猪宰后胴体检疫
本节课学习任务
猪宰后旋毛虫病检疫
猪宰后旋毛虫病检疫
整 体 检 查 淋 巴 结 检 查
检疫概况
旋毛虫病概况 猪宰后旋毛虫病检疫的原因
猪宰后旋毛虫病检疫
学习任务重点
膈肌脚的视检和显微镜检查
学习任务难点
旋毛虫包囊的鉴定
猪宰后旋毛虫病检疫
任务步骤
猪宰后旋毛虫病检疫
任务思考与分析
为什么在制作肌肉压片过程中,需顺着肌纤维方向剪取肉粒?
猪宰后旋毛虫病检疫
再 见!
1. 膈肌脚采样 2. 视检肉样 3. 肌肉压片制作 4. 镜检及判定 5. 检疫后处理
猪求: 1. 采集部位 横膈膜与腰椎连接处
2. 肉样大小 左右膈肌各约30g左右
猪宰后旋毛虫病检疫
图:膈肌脚
步骤2 视 检
任务要求: 1. 膈肌处理 撕去肌膜
2. 视检方法 光线充足
猪宰后旋毛虫病检疫
步骤3 肌肉压片制作
任务要求: 1. 压片用肉粒选择 剪取肌纤维方向
2. 小肉粒特性 采样分布、大小、数量
猪宰后旋毛虫病检疫
步骤4 镜检及判定
任务要求: 1. 显微镜使用要求
低倍镜检查
2. 判定标准 无包囊的旋毛虫 有包囊的旋毛虫 钙化的旋毛虫 机化的旋毛虫
32.11.9-寄生虫检查(旋毛虫)记录

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DCDC/FLⅠ-32.11.9
成都市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微生物镜检(旋毛虫)检查原始记录
受理编号:新疾卫检字(2016)第号
1.方法:压片法
2.步骤:检查猪肉内的旋毛虫,一般先用肉眼观察,当发现在膈肌纤维(膈肌脚是旋毛虫幼虫寄生最多的地方)间有细小的白点时,再取样做压片镜检。
方法是从肉样上剪下麦粒大的肉片24块,摊平在载玻片上,排成两行,用另一载玻片压上,两端用橡皮筋缚紧,置低倍镜下检查,观察肌纤维间有无旋毛虫幼虫的包囊。
肌纤维间已形成包囊的旋毛虫,多呈梭形、椭圆形,包囊中虫体弯曲呈螺旋状。
肌纤维间钙化的旋毛虫,则囊内有多少不一、浓度不均匀的黑色末状或块状钙化物。
钙化的包囊,滴加盐酸将钙盐溶解后,可以见到虫体痕迹。
用压片法检查新鲜肉时,可清晰看见囊包或幼虫;若放置过久,肌肉发生自溶,则幼虫轮廓变得模糊不清,用美蓝溶液(0.5mL
饱和美蓝酒精液与10mL蒸馏水混合)或吉氏染色染色,则可见清囊包与幼虫。
3.结果记录:
主检:审核:
本报告共页第页。
旋毛虫镜检法

旋毛虫病肉品检验技术旋毛虫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它是由毛形科的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所引起的。
该病流行于哺乳类动物间,鸟类可实验感染。
人若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可感染生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发热、肌痛、水肿和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故肉品卫生检验中将旋毛虫列为首要项目。
旋毛虫病的肉品检验是生猪屠宰检疫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该项检验可以检出感染旋毛虫的猪只。
对于杜绝病猪肉流入肉品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肌肉旋毛虫压片镜检法、消化法的操作方法。
2.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
3.掌握旋毛虫病肉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器材(一)旋毛虫压片镜检法 1.材料:被检肉品。
2.器材:载玻片,剪刀,镊子,天平,显微镜。
3.试剂:50%甘油水溶液,10%稀盐酸。
旋毛虫压片镜检法1.采样。
自胴体左右两侧横膈膜的膈肌脚(见图21-1),各采膈肌1块(与胴体编成相同号码),每块肉样不少于20g,记为一份肉样,送至检验台检查。
如果被检样品为部分胴体,则可从肋间肌、腰肌、咬肌等处采样。
2.肉眼检查。
撕去被检样品肌膜,将肌肉拉平,在良好的光线下仔细检查表面有无可疑的旋毛虫病灶(见图21-2)。
未钙化的包囊呈露滴状,半透明,细针尖大小,较肌肉的色泽淡;随着包囊形成时间的增加,色泽逐步变深而为乳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
若见可疑病灶时,做好记录且告知总检将可疑肉尸隔离,待压片镜检后做出处理决定。
3.制片。
取清洁载玻片1块放于检验台上,并尽量靠近检验者。
用镊子夹住肉样顺着肌纤维方向将可疑部分剪下。
如果无可疑病灶的,则顺着肌纤维方向在肉块的不同部位剪取12个麦粒大小的肉粒(2块肉样共剪取24个小肉粒)。
将剪下的肉粒依次均匀地附贴于载玻片上且排成两行,每行6粒。
然后,再取一清洁载玻片盖放在肉片的载玻片上,并用力适度捏住两端轻轻加压,把肉粒压成很薄的薄片,以能通过肉片标本看清下面报纸上的小字为标准。
猪旋毛虫病临床检疫方法探析

猪旋毛虫病临床检疫方法探析CHINESEJOURNALOFANIMALQUARANTINE2004,21(11)—.34—. 文章编号:1005—944X(2004)011—0034—02方友平郭玉风杨勇敏魏德先(湖北省十堰市动物检疫站442000)旋毛虫病是由毛首目,毛形科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人,猪,可致人死亡,感染源为摄食生的或旋毛虫检验的方法主要有目检和镜检法,集样消化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等,我们在实践中要不断地改进,以寻求一种简便,快速而又准确性高的旋毛虫临床检验方法.1镜检法目前对旋毛虫病的检疫主要还是采用宰后压片镜检法,即目检和镜检相结合的方法.脚部各采样一块,记为一份肉样,其重量不少于30~50g,与胴体编成相同号码.1-2目检和镜检.撕去膈肌肌膜,仔细检查表面有无半透明露珠状,乳白色或灰白色针尖大小点状物,然后用剪刀顺肌纤维方向,剪取l2 粒米粒大肉样均匀的放于夹压玻片的一端向另一端逐个视野检视,仔细观察.2集样消化法集样消化法也是旋毛虫宰后检疫的一种方法.序,以5~l0头猪为一组,每头采取膈肌数克分别放在序号相同的采样盘或取样袋内.2.2捣碎肉样.每头随机取2g,每组共取l0~20g,加入约100~200 ml0.1~0.4%胃蛋白酶溶液,捣碎至肉样成絮状并混悬于溶液为止.形瓶中,再用等量胃蛋白酶溶液冲洗容器,洗液注入锥形瓶中,于200 rnl消化液中加入5%盐酸溶液7rnl后用粗筛过滤后再用细筛过滤,滤液收集于另一大烧杯中.沉降数分钟后取上清液再过滤振放于底部划分为若干个方格的培养皿内.用低倍镜按皿底划分的方格, 分区逐个检查有无旋毛虫.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当前应用是将抗原或抗体吸附固相载体,在载体上进行免疫酶染色,底物显色后用肉眼或分光光度计判断结果.3.1采样.按常规采血分离血清.明书稀释后,加入微量反应板的各3次,每次3min.血清作l:80稀释,每份作两孔,每孔滴加100L,同时设阳性,阴性对洗涤液洗涤3次,每次3min.加入按说明书稀释的酶标记抗体100L,37cc湿盒作用30min,然后L,37cc湿盒避光作用15min.先用肉眼判定.读取各孔于490Illa吸收波长的吸光度,凡被检血清的吸光度高于标准阴性血清平均吸光度二倍以上, 即判阳性反应.4间接血凝试验在间接血凝试验中,以动物的红细胞作为载体颗粒,这不仅因红细胞表面几乎能吸附任何抗原并且用致敏红细胞检测抗体时,其敏感性高,能测出极微量的抗体.4.1常规方法采血并分离血清.4.2测定抗原滴度,并稀释抗原.50L稀释抗原,最后二孔可作阳检血清50L,用微量移液器作倍比稀释,最后一滴弃去,阳性对照加阳性血清,空白对照不加血清,之后待其反应30rain后再滴加致敏红细胞, 将反应板置微型振荡器上振荡混合l min.取出置室温中约l~2h,待对照孔红细胞完全沉降后判定结果.5对比试验集样消化法比较繁琐,荧光抗在屠宰线上不可能推广,因此我们在十堰市某定点屠宰场只做了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咐试验,做法是,对当天进场猪编号采血,经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咐试验为阳性的做上标记,弱阳性的另作一种标记(阳性为感染旋毛虫强度高,弱阳性为感染旋毛虫强度低或炎性反应轻微),宰后再针对性地对阳性和弱阳性者用目检和镜检法进行检验,对比其结果是否一致(阳性:间接血凝试验抗体为4个滴度以上,酶联免疫吸咐试验肉眼观察颜色比阴性对照颜色明一显深并且接近m性对照或更深;弱阳性:间接血凝试验抗体滴度为2~4之间,酶联免疫吸咐试验肉眼观察颜色比阴性对照略深).三种方法检测结果列于表1.从对比检测结果可以得出,用目检,镜检法检验,对于旋毛虫感染强度低的病肉漏检率高达78%,而用间接血凝法或酶联免疫吸咐试验法即使炎性反应轻微也不会漏检. 6分析与讨论用传统的目检和镜检法费工,费时,漏检的可能性比较大,虽然这种方法对所检验的肉样能广泛观察,受检面积广,但对感染强度低或炎性反应轻微的病肉漏检率很高,并且此法只能用于宰后检高,但是操作较繁琐,应用于屠宰的准确性高,也不需要复杂精密的仪器,成本低,并且它可应用于宰前检疫,一旦我们检出有旋毛虫寄生,则可以采用一些治疗措施,使家表12004年4月份在十堰市某屠宰场所做的对比试验种类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咐试验目检,镜检检出头数数量(头) 日期阳性弱阳性阳性弱阳性阳性弱阳性6日23220212f113日25(1323々3l一20日24513131(125日2680101【】130日27533333『1合计127()9q9l()q2试验也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宰前检疫方法,它同间接血凝试验一样,敏感性高,且操作也不复杂,稳定可靠,所需的抗原可以从一些生物制品厂购买也可以自己制备,这两种方法弥补了'镜检法的许多不足之较先进的技术,它的敏感性高,但是它的制备程序复杂,目前用于寄生虫病诊断的荧光抗体研究得不多,因此,只有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寄生虫病的诊断上具有广泛的利用推广价值,将来会逐渐代替传统的镜检法而应用于临床中,我们认为应推行间接血凝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目检和镜基础上的试纸法,快速诊断试剂盒等快速检验方法也值得基层动物检疫人员研究和应用.灞嗣一价格/桶箱价使用品名规格备注(全国统一)6桶/箱方法(真空浓缩型)塑料桶车间湿度用加开水大,印迹食品兰防伪33.5元201元2.Ok上下不干,可(真空浓缩型)塑料桶每桶加摇匀即可防伪28.5元171元(真空浓缩型)塑料桶使用1kg水专囊建议:检验猪肉用红色检验牛肉用兰色不合格肉品用■色多年来,检疫部门一直用紫药水溶液做为肉≯t类及食品的检验专用液由于科学家发现I甲紫溶液会残留在肉的可食用的组织中,有致癌作用,因此西方的一些国家已禁止使用该产品作为检验专用液,我国一些省,市,地区也开始禁止使用产器瀚甩滚?0||0为寻拽紫药水的替代产品使群众吃上放心肉.我厂在科研部门的指导下,选用离际认可的不在可食组织中残留的食品红和食晶兰为原料, 配以甘油VC,酒精,锌盐制成了食品红检验专用液和食品兰检验专用液,该产品具有无毒无害,印迹清晰明快使用方便不易仿造等优台秘垒l龌赢摄祷连遵摄量0本厂还生产屠宰点所用的消毒火碱,来苏,去污消毒粉,高效生物灭鼠药一次性捡疫手套,瘦内精试纸,旋毛虫检测试纸,乳房炎诊断试剂,动物发情诊鸯}试剂盒,乳房炎疫苗,性别控制液,各种宠物用疫苗等产品.食用色素,食用甘油,食用酒精等.。
屠宰畜禽常见寄生虫病的检验与处理

(一)宰前检疫 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感染数量多时(牛250条、羊50条以 上)则可出现症状,但幼畜即使感染虫体很少也出现症状。病 畜营养不良、消瘦、贫血,下颌间隙、颈下和胸腹部常有水肿。 根据临诊症状、当地的流行病学资料、粪便检查虫卵等进行诊 断。 (二)宰后检验 肝片形吸虫虫体扁平,外观呈柳叶片状,自胆管取出时呈 棕红色,固定后变为灰白色。虫体长20~35mm,宽5~13mm。牛、 羊急性感染时,肝肿胀,被膜下有点状出血和不规整的出血条 纹。慢性病例,胆管发生慢性增生性炎症和肝实质萎缩、变性, 导致肝硬化。 (三)卫生处理 (1)损害轻微时,将损害部分割除,其他部分不受限制出厂 (2)损害严重者,整个脏器化制或销毁
一、猪囊尾蚴病的检验与处理? 二、旋毛虫病的检验与处理? 三、弓形虫病的检验与处理? 四、棘球蚴病的检验与处理? 五、孟氏裂头蚴病的检验与处理?
(三)卫生处理
患严重棘球蚴病的器官,整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或销毁; 轻者将 患部化制或销毁,其他部分不受限制出厂(场)。 在肌肉组织中发现有棘球蚴时,患部化制或销毁, 其他部分不受限制出厂(场)。
六、孟氏裂头蚴病
孟氏裂头幼病是由孟氏迭宫绦虫的中绦期幼虫——裂 头蚴寄生于猪、鸡、鸭、泥鳅、沙鱼、蛙和蛇的肌肉中所 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狗、猫等动物的小肠内。 猪主要由于吞食了含有孟氏裂头蚴的蛙类和鱼类而感染。 人的感染主要是吃进了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含有孟氏裂头蚴 的肌肉所致,也有因用蛙皮贴敷治疗疾病而感染的。
重症病猪可见眼结膜发红或有小结节样疙瘩, 舌根部见有半透明的小水泡囊。 主要检验部位为咬肌、深腰肌和膈肌,其他可 检验部位为心肌、肩胛外侧肌和股内侧肌等。 如在上述部位发现绿豆大小、半透明的白灰色 结节,可以认定为该病。
猪旋毛虫病主要检验要点

猪旋毛虫病主要检验要点猪旋毛虫病主要检验要点猪旋毛虫检验一般在生猪宰杀后同步检验进行,检验时必须在有充足的光源、专门的检验设备和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同时必须有足够的人员满足与屠宰生产线同步同速进行检验。
因此,良好的组织管理是猪旋毛虫检验的必要保障。
样品采取与送检采集。
猪宰后检验采取左右膈肌脚各30克(膈肌脚难以取得时可取膈肌、腹斜肌等)。
采样时一般在开膛后去白内脏后与红内脏前进行,采样人一手拿钩一手拿刀,用钩子钩住膈肌脚,用刀在钩住的膈肌脚周围划割,把膈肌脚采下。
编号。
结合生产速度采用整十或整五的编号方式,将样品编上与胴体相同的号码,便于送检。
送检。
根据生产速度,合理使用采样盘或传送带等方式,把样品迅速送至旋毛虫检验室进行检验。
结果报送。
对旋检结果及时传递给复检(或终检)人员,及时对屠宰生猪进行综合判定。
猪旋毛虫的实验室检验要点视检。
将膈肌的肌膜和脂肪撕去,纵向拉平膈肌,在充足的光线下,肉眼观察表面有无针尖大半透明隆起的乳白色或灰白色小点,然后再剪开肉样深部进行观察。
镜检。
从左右膈肌脚不同部位,顺肌纤维方向剪取米粒大小的24个肉粒,其中视检到的小白点必须剪下。
将肉粒均匀放在旋毛虫压片器中,排成两行,每行12粒,压薄镜检。
如用载玻片代替,24个肉粒需要4块载玻片,肉粒放好后用手压紧两玻片,两端用橡皮圈缠牢,将肉粒压薄。
将制好的压片置于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逐个检查肉粒。
判定。
肌纤维间已形成包囊的旋毛虫,多呈梭形、椭圆形,包囊中虫体弯曲呈螺旋状。
肌纤维间钙化的旋毛虫,则囊内有多少不一、浓度不均匀的黑色末状或块状钙化物。
钙化的包囊,滴加盐酸将钙盐溶解后,可以见到虫体痕迹。
肉类及肉制品中旋毛虫检疫方法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3-05-21基金项目: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项目(0321001900)作者简介:王中全(1960-),男,教授,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旋毛虫病研究。
肉类及肉制品中旋毛虫检疫方法的研究王中全,崔 晶(郑州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郑州 450052)摘 要:本文介绍了肉类及肉制品中旋毛虫检疫的方法,包括目测法、镜检法、旋毛虫镜检查法、消化法、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混合肌肉样本消化法是目前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方法。
本文还对不同动物胴体最佳的肉样采集部位和肉制品(如咸肉、火腿或香肠等)检疫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旋毛虫;肉类;食品;检疫方法Abstract:The quarantine methods of Trichinella spiralis in meat and its product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sconsist of observation by naked eyes,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trichinoscopy, digestion, immunological and biological molecu-lar methods. The pooled sample digestion testing is the method recommended by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Trichinellosis(ICT). The best sampling sites in carcass of different animals and the caution during the procedures of quarantine of meat food(salted meat, ham and sausage) are also discussed.Key words:Trichinella spiralis;meat;food;quarantine methods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3)08-0105-05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是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幼虫囊包的猪肉及其制品所致。
旋毛虫

旋毛虫·确诊诊断:一,实验室检查1、血象及生化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多在10—209/L之间。
嗜酸性粒细胞常占20%以上,最高可达90%。
血肌酸磷酸激酶(CKP)明显增高。
2、病原学检查参与的可以热泪查包囊或以胃蛋白酶消化处理后,离心取沉渣,亚甲蓝染色镜检查找幼虫,亦可喂饲大鼠,2—3d后检查肠道内的幼虫。
对病人,在发鬓10d后取肌或三角肌活旋毛虫病检标本,压片镜检查包囊和活动的幼虫,是简便、检虫率高的方法,亦可用前述蛋白酶消化法提高检出率。
患者的血液、脑脊液经离心亦可查到幼虫。
3、免疫学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或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等方法,以已知的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是较为敏感、特异、实用的方法。
在急性期结合临床表现,诊断意义很大。
但由于病愈后其抗体可存在较长时间,故单凭该检查结果,不足以区分现症患者或既往感染者。
而采用单抗与多抗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病人血清循环抗原,可用于确定体内有否活虫寄生,并可考核疗效。
诊断依进食未熟肉食的流行病学史及典型的临床表现,不难疑及本病,再结合病原学检查或免疫学检查结果,确定诊断并无困难。
本病应与食物中毒、肠炎、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血管神经性水肿及皮肌炎等鉴别。
二:辅助检查(一)血象早期移行期白细胞计数及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达1~2万/mm3,但重症患者嗜酸粒细胞可不增加。
(二)肌肉活组织检查感染后第四周取三角肌或腓肠肌(或浮肿,肌痛最显著的部位)近肌腱处肌肉一小片,置两玻片中压紧,低倍镜下观察,可见蜷曲的幼虫,虫体周围有多数炎性细胞包绕,形成小型肉芽肿。
肌肉活检受摘取组织局限性的影响,在感染早期及轻度感染者每不易检出幼虫。
感染较轻镜检阴性者,可将肌片用胃蛋白酶和稀盐酸消化,离心沉淀后检查幼虫,其阳性率较压片法为高。
(三)免疫学检查旋毛虫抗原可分为虫体抗原、虫体可溶性抗原(有感染性幼虫体可溶性粗抗原和自感染性幼虫体杆细胞内α颗粒提取的可溶性抗原两种)、表面抗原(自虫体表面提取或剥离的可溶性抗原)、以及排泄分泌抗原(或称代谢抗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旋毛虫病肉品检验技术
旋毛虫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它是由毛形科的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所引起的。
该病流行于哺乳类动物间,鸟类可实验感染。
人若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可感染生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发热、肌痛、水肿和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故肉品卫生检验中将旋毛虫列为首要项目。
旋毛虫病的肉品检验是生猪屠宰检疫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该项检验可以检出感染旋毛虫的猪只。
对于杜绝病猪肉流入肉品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肌肉旋毛虫压片镜检法、消化法的操作方法。
2.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
3.掌握旋毛虫病肉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器材
(一)旋毛虫压片镜检法 1.材料:被检肉品。
2.器材:载玻片,剪刀,镊子,天平,显微镜。
3.试剂:50%甘油水溶液,10%稀盐酸。
旋毛虫压片镜检法
1.采样。
自胴体左右两侧横膈膜的膈肌脚(见图21-1),各采膈肌1块(与胴体编成相同号码),每块肉样不少于20g,记为一份肉样,送至检验台检查。
如果被检样品为部分胴体,则可从肋间肌、腰肌、咬肌等处采样。
2.肉眼检查。
撕去被检样品肌膜,将肌肉拉平,在良好的光线下仔细检查表面有无可疑
的旋毛虫病灶(见图21-2)。
未钙化的包囊呈露滴状,半透明,细针尖大小,较肌肉的色泽淡;随着包囊形成时间的增加,色泽逐步变深而为乳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
若见可疑病灶时,做好记录且告知总检将可疑肉尸隔离,待压片镜检后做出处理决定。
3.制片。
取清洁载玻片1块放于检验台上,并尽量靠近检验者。
用镊子夹住肉样顺着肌纤维方向将可疑部分剪下。
如果无可疑病灶的,则顺着肌纤维方向在肉块的不同部位剪取12个麦粒大小的肉粒(2块肉样共剪取24个小肉粒)。
将剪下的肉粒依次均匀地附贴于载玻片上且排成两行,每行6粒。
然后,再取一清洁载玻片盖放在肉片的载玻片上,并用力适度捏住两端轻轻加压,把肉粒压成很薄的薄片,以能通过肉片标本看清下面报纸上的小字为标准。
另一块膈肌按上法制作,两片压片标本为一组进行镜
检
4.镜检。
把压片标本放在低倍(4×10)显微镜下,从压片的一端第一块肉片处开始,顺肌纤维依次检查。
镜检时应注意光线的强弱及检查速度,切勿漏检。
5.结果判定。
(1)没有形成包囊的幼虫,在肌纤维之间呈直杆状或逐渐蜷曲状态,但有时因标本压得太紧,可使虫体挤入压出的肌浆中。
(2)包囊形成期的旋毛虫,在淡黄色背景上,可看到发光透明的圆形或椭圆形物。
包囊的内外两层主要由均质透明蛋白质和结缔组织组成,囊中央是蜷曲的虫体。
成熟的包囊位于相邻肌细胞所形成的梭形肌腔内。
(3)发生机化现象的旋毛虫。
虫体未形成包囊以前,包围虫体的肉芽组织逐渐增厚、变大,形成纺锤形、椭圆形或圆形的肉芽肿。
被包围的虫体有的结构完整,有的破碎甚至完全消失。
虫体形成包囊后的机化,其病理过程与上述相似。
由于机化灶透明度较差,需用50%甘油水溶液作透明处理,即在肉粒上滴加数滴50%甘油水溶液,数分钟后,肉
片变得透明,再覆盖上玻片压紧观察。
(4)钙化的旋毛虫。
在包囊内可见数量不等、浓淡不均的黑色钙化物,包囊周围有大量结缔组织增生。
由于钙化的不同发展过程,有时可能看到下列变化:①包囊内有不透明黑色钙盐颗粒沉着;②钙盐在包囊腔两端沉着,逐渐向包囊中间扩展;③钙盐沉积于整个包囊腔,并波及虫体,尚可见到模糊不清的虫体或虫体全部被钙盐沉着。
此外,在镜检中有时也能见到由虫体开始钙化逐渐扩展到包囊的钙化过程(多数是由于虫体死亡后而引起的钙化)。
发现钙化旋毛虫时,可以通过脱钙处理,滴加10%稀盐酸将钙盐溶解后,可见到虫体及其痕迹,与包囊毗邻的肌纤维变性,横纹消失。
(5)鉴别诊断。
在旋毛虫检验时,往往会发现住肉孢子虫和发育不完全的囊尾蚴,虫体典型者,容易辨认,如发生钙化,死亡或溶解现象时,则容易混淆,在检查时可参
旋毛虫、住肉孢子虫、囊尾蚴肉眼检查及镜下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