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与急救常识论文

合集下载

急救论文——精选推荐

急救论文——精选推荐

急救技术学习报告当我面对有人需要急救时,首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现场救治:1.首先把病人身体仰平,放在较为平坦坚硬的地方,比如平坦的地板、地面等处;2.用双手轻轻拍打病人双肩,大声询问“醒醒,你怎么了?”如果病人没有反应,要大声求救周围的人“有人昏倒了,有会急救的同志请过来帮忙”,然后指定围观者中一人拨打120急救中心来救援并告诉你联系情况;3.双腿跪在病人一侧,一腿在病人肩部一侧,一腿在病人胸部一侧,两腿分开大约与自己肩膀同宽。

检查病人口中有无异物,如有,以双手轻轻扶住病人头部将头歪向自己一侧,把拇指插入病人口中掰开下牙齿,注意其余手指弯曲顶住病人下颌,不要松力,以免被病人咬伤,用另一手指将病人口中异物拨出,使口腔畅通;4.双手扶正病人头部,用一手食指、中指伸直抵住病人下颌,另一手手掌立起按住病人前额,将病人下颚尽力向上抬起,直到病人耳垂和而下腮骨的连线垂直于地面,打开病人的气道;5.将病人上衣解开,露出胸部。

把脸和病人脸相贴,感受病人嘴里有无呼吸,听病人鼻子里有无呼吸,看病人胸部有无起伏,三者同时进行;6.在判断病人确无呼吸征兆后,开始进行人工呼吸救助。

捏住病人鼻子,口对口吹气,速度要慢,力度要足,吹一口气放开手;再重复吹气一次。

用10秒钟观看病人有无呼吸征兆;7.开始胸部按压。

两臂保持伸直,身体和病人身体接近垂直,两手叠加十指相扣,下面手的手指上翘,以掌根部位按压病人胸腔正中和两乳连线处,手始终不能离开病人胸部,以上下起伏4-5厘米为限度,注意力度不能太大,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按压30次后再进行下一轮人工呼吸;8.五次人工呼吸和五次胸部按压为一个CPR急救措施,坚持一人做完一个CPR循环,中间最好不要换人;9.在120到来之前,尽量保证不要中断急救,为病人争取更多的抢救机会。

对于目前我国情况,在改革更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然而在这样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区急救知识普及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因此存在很多问题,如急救人员、急救设备等资源不足,公众缺乏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社区急救能力相当薄弱。

作文《急救常识》

作文《急救常识》

急救常识篇一急救常识要说急救常识,其实我真没系统学过,全靠平时瞎琢磨和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

那次我表弟,一个熊孩子,在小区里玩耍,骑着他的小破自行车,结果一个急刹车,华丽丽地摔了个狗吃屎。

当时我就在旁边,差点笑出声,不过看到他眼泪汪汪,腿上蹭破了一大块皮,那叫一个心疼啊。

他哭得撕心裂肺,我当时脑袋也懵了,还好我妈以前经常念叨一些急救知识,我立马想起几个关键点。

第一,止血!他腿上血流得不少,我赶紧找了块干净的毛巾,用力按住伤口,好家伙,那血的颜色,比我上次买的番茄酱还正宗。

按了大概五分钟,血总算止住了,不过毛巾上那血迹,啧啧,够吓人的。

第二,消毒!家里没有酒精,我灵机一动,想起厨房里还有之前剩下的高度白酒,将就着用吧。

小心翼翼地用棉签沾了点酒,给他伤口轻轻擦拭,那表情,就跟给他做整容手术似的,生怕弄疼他。

消毒完,我赶紧用干净的纱布给他包扎好,这期间我表弟哭声小了不少,估计是疼的也有点累了。

最后,送医!虽然看起来不严重,我还是决定带他去医院检查。

毕竟,谁也不想因为小伤留下后患。

在去医院的路上,他还一直问我,能不能给他买个冰淇淋,真是个小吃货。

这事儿之后,我深刻体会到,急救常识真的挺重要。

虽然我没有专业的医疗知识,但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还是能派上用场的。

平时多了解一些急救常识,关键时刻才能不慌不乱,临危不惧,做个靠谱的“急救小能手”。

篇二急救常识说到急救常识,我想到的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论,而是我妈的碎碎念,她总爱看那些保健节目,然后不停地跟我叨叨,各种急救方法,听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不过,说实话,还真挺管用。

就拿上次小区停电的事来说吧,楼道里黑漆漆的,我一个邻居大姐,慌慌张张地跑下来,说她家孩子不小心被刀割到手了,血流不止。

当时我心里也咯噔一下,还好,我妈的碎碎念,让我记住了几个要点。

先别慌,稳住大姐的情绪,然后看看伤口,是那种深可见骨的严重外伤还是普通的划伤?还好,只是普通划伤。

立刻用水冲洗伤口,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按压止血,再用创可贴包扎。

现场急救与急诊医学-论文[指南]

现场急救与急诊医学-论文[指南]

现场急救与急诊医学-论文[指南] 现场急救与急诊医学常识大脑是人最主要的中枢神经,它控制协调着人体几乎所有的行为,思考及其他身体功能,同时,我们也可以说大脑是最脆弱的器官之一,一旦大脑损伤,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平时我们要注意对大脑的保护,并且掌握一些关于颅脑损伤的医学常识是很有必要的。

颅脑的创伤类型主要有三种:1,颅脑变形、骨折及陷入而造成的脑损伤。

2,脑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引起的损伤。

3,脑旋转运动而造成的损伤。

4,挤压性损伤。

5,挥鞭性损伤。

我们要区别脑震荡与脑挫伤的不同临床表现。

脑震荡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短暂性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30分钟;逆行性遗忘(即近事遗忘);一般脑症状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脑挫伤的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明显,持续时间较长;有明显的神经后遗症;颅内压增高症状(头晕、呕吐、视线模糊)。

脑损伤的危害或后果很大,所以现场急救一定要正确以及及时。

如果脑出血或有伤口出血,1)在来不及找到对症药物的话,可以口服云南白药。

2)要使病患抬起下巴,舌头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止窒息。

3)注射50%以上的葡萄糖溶液。

4)送入医院后要及时做X线与脑CT以确定脑损伤的严重与否,与确切受伤部位。

护送脑损伤病人时也是有讲究的,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可以抬高下巴,拉出舌头,担架护送时注意足前脚后,以便于观察病患的面部情况。

这里还要提一下颅脑损伤还包括脑血肿和脑骨折。

脑血肿分为:1)头皮血肿,遇到这种情况时,如果不严重,可以先冷敷,三天后再热敷。

2)帽状腱模下血肿(头部变形,治疗时需要全头加压包扎)。

3)骨膜下血肿。

脑骨折主要分为:颅盖骨折;颅底骨折,表现主要有双眼熊猫,鼻耳中有淡黄色液体流出,它最大的危险是感染。

讲到脑损伤,就不能不提到另一种创伤——电击伤。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各种各样的家电纷纷走进我们的家庭,至此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不可避免的,电击伤的发生也便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单独呆在家里的小孩和老人,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受到电击伤的伤害。

突发事件的急救与自救论文

突发事件的急救与自救论文

突发事件的急救与自救论文应化1306 张泽瑜刚刚进入大学的我们,安全问题最为重要。

所以在选课的时候果断选择了《突发事件的急救与自救》。

起初报这门课的时候就是希望可以学习到急救知识,以后可以在紧急情况自救或给予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因为在我们逐步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危险也在同样地增加。

经过几次课的学习让我增长了许多关于急救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而在老师列举的曾经发生甚至是亲自经历过的事例中,不仅让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加深刻,更让我们知道了在危急情况下冷静的头脑与正确的急救与自救的重要性。

在许多不堪回首的悲剧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我们在灾难面前太过弱小,而是我们没有正确的急救知识。

在生活中我们存在许多误区,导致悲剧的发生。

从最简单的拨打120开始,我在课上学到了在电话上确定是120后,清楚表达自己所在地点,时间,有能力的将病人的大体情况也表述一下,并留下联系方式。

然后派人去街道上接应急救车并清理路障。

从而使病人得到及时的急救。

如果没有这些知识很有可能在拨打120时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导致病人的病情被拖延。

而在关于最基本的急救措施心肺复苏,老师不仅告诉我们心肺复苏的正确手法,更给我们讲了一个十分难忘的故事:在一个工厂里,一位工人触电不省人事。

当时只有一个人了解过急救知识,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而在外部心肺复苏无效的情况下,立刻打开胸腔进行内部心肺复苏,触电工人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这个故事在震惊在座每一位同学的同时,告诉我们急救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老师还给我们讲述了许多随时可能发生的故事,并教会我们如何进行急救。

比如昏迷或者晕厥时我们该怎么做;骨折时我们该怎么做;心脏病高血压发作时我们该怎么做……老师不仅仅通过专业知识的讲述与活生生的例子来讲述,有时候还会请同学演示刚刚讲过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比如心肺复苏,拨打120……虽然刚刚在听的时候感觉都很容易,而实际应用起来却不简单。

有些同学一紧张就忘了刚刚讲过的东西。

急救与急救常识论文

急救与急救常识论文

现场急救和急诊医学常识通过一学期现场急救理论和实践课的学习,我对很多突发事故如何进行现场急救有一些了解,并且比较系统的学习了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收获还是良多的!在我国,在因创伤致死的伤员中,有半数以上和颅脑损伤有关,所以我将详细的谈谈我对颅脑创伤的类型和临床表现特点及其护送病人基本原则了解。

颅脑损伤主要有五种类型:加速性颅脑损伤,减速性颅脑损伤,对冲性颅脑损伤,挤压性颅脑损伤,挥鞭样损伤。

加速性或减速性颅脑损伤是由于脑加速或减速运动造成的颅脑损伤。

运动的物体打击头部叫做加速性损伤,出血部位就在打击处,处理方法是开颅钻孔放血;头部撞击静止物体引起减速性损伤,出血部位为撞击处和对冲部位。

挤压性颅脑损伤主要发生在头部被车轮碾压伤。

挥鞭样损伤是由于头颈过度伸展,继而又向前过度弯曲造成脑干和颈髓上部损伤。

由于颅脑损伤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颅脑变形冲击下面的脑组织或骨折片陷入,造成脑损伤或者脑的旋转运动造成脑表面与内部结构的损伤,所以颅脑损伤的主要临床变现为:1,头皮血肿,皮下血肿,常常局限在头皮着力部位,一般范围较小,质地坚硬。

2,帽状腱膜下血肿,取力多变,可以漫及全头,波动明显;3.骨膜下血肿;4,颅骨骨折,主要包括骨盖骨折,线性骨折和凹陷性骨折;5.颅底骨折,主要表现是双侧熊猫眼,鼻腔,耳部有大量黄色液体流出,有很大感染的风险。

颅脑损伤病人在护送途中应采用半仰卧位或者侧卧体位,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且头应偏向一侧,且将患者舌头拉出。

当今世界,由于不重视安全用电,自行检查电线电器或用湿手接触电器或在大树下躲避雷雨等导致的电击伤时有发生,接下来,我将介绍下电击伤的临床表现,病情评估和急救步骤和方法。

人体在结束电流后,轻者立刻出现惊恐,面色苍白,心悸,头昏,肌肉收缩。

较重者将出现持续抽搐及休克病状或昏迷,严重者呼吸和心跳停止。

病情评估时应注意一些事项;电击伤后可能存在假死状态;心肺脑复苏是初相心跳过速,心室颤动等,可用电击除颤;还可能合并骨折,关节脱位摔伤,应进行全面体检,以防漏检;注意内部烧伤及可能的远期并发症,如肢体坏死和感染等。

2021年校园急救常识论文

2021年校园急救常识论文

My heart is unwilling to move forward. The road is too far away and I feel too tired. When love becomes so barren, my heart has no place to belong.整合汇编简单易用(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校园急救常识论文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提高生存质量的关注,学习并掌握一些卫生保健、疾病防治与急救护理知识成为现代社会的新时尚。

面对近年来自然灾害的肆虐,工业交通事故的频发,电击、溺水、中毒病例的剧增,一个呼唤“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多一份保险——让救护知识走进千家万户”的声音正从医务界响彻全社会。

学习一点有关急救护理方面的知识,就有可能挽救他人的生命和减少伤残。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常用的急救方法有:心肺复苏术(CPR)、B(Breathing)人工呼吸、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

这几种方法看似简单,可真正做起来却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

稍有不慎,就会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我还学习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大急救技术。

创伤性出血是一种危重的病症,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两大类,人失血过多会发生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所以,止血显得尤为重要。

常用的止血方法:加压包扎止血法、间接指压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

常用的包扎方法:头顶包扎法、胸部包扎法、腹部包扎法。

包扎时不可过紧,以免妨碍血液循环,也不可过松,以免搬运时滑脱。

骨折一般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两种。

为了避免骨折断端刺伤皮肤、血管和神经。

固定肢体使伤员安静以减轻疼痛,便于搬运,我们要对其进行简易固定。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火灾事故多发,人员伤亡时有发生,近几年来,全国加大了消防宣传的力度,社会消防宣传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大小规模的灭火战斗演习及火灾现场逃生演练活动的举行,在很大程度上,对减少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急救知识科普征文

急救知识科普征文

急救知识科普征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急救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

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自救能力,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给他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普及一些急救知识。

一、心肺复苏术(CPR)的基本操作心肺复苏术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救护措施,用于抢救心跳停止的病人。

操作步骤包括:1.确认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有呼吸;2.叫醒患者或呼叫急救电话;3.如果患者没有呼吸,立即开始按压胸骨并进行人工呼吸。

按压胸骨的位置在胸骨下缘,用力均匀且有力,每分钟100-120次。

人工呼吸的方法有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呼吸两种。

在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以便专业人员的及时赶到。

二、骨折的急救处理在遇到骨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减轻伤者的痛苦并尽量避免进一步损伤。

首先,要保持伤者的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其次,应该给伤者止痛,可以使用冰袋冷敷或者患处固定。

如果伤者无法移动,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

在急救过程中,切忌擅自移动伤者,以免加重骨折并引发其他并发症。

三、烧伤的急救处理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减轻痛苦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对于烧伤伤口,我们应该首先迅速将伤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进一步受伤。

然后,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降低伤口温度并减少组织损伤。

切忌使用冷冻物品或者热水来处理烧伤伤口。

接下来,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避免感染。

最后,及时就医并跟随医生的指导进行后续治疗。

四、中暑的急救处理夏季高温天气容易引发中暑,对于中暑的人来说,及时的急救处理非常重要。

首先,将中暑者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保持休息。

其次,给中暑者用湿毛巾或者冰袋降温。

可以适当给中暑者喝些盐开水或者运动饮料来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最后,如果中暑者意识丧失或者症状加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

五、溺水的急救处理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意外情况,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挽救生命。

申论作文急救措施范文

申论作文急救措施范文

申论作文急救措施范文急救措施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起着关键作用。

面对突发的意外事件,正确的急救方法不仅能够减缓病情的恶化,更可以为患者争取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在目睹意外事故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力争将伤害降到最低。

首先,心肺复苏术是一项广为人知的急救措施。

对于突然发生的心脏骤停患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是拯救生命的关键。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我们可以采用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的方法,以维持患者体内血液和氧气的流动。

此外,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或AED设备,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脏骤停患者,极大地提高了救治成功的几率。

其次,对于突发中毒事件,正确的急救措施也至关重要。

当我们目睹中毒事故时,首先要迅速将受害者从现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过程中,我们可以帮助受害者清除口腔内物质,尽量减少中毒物质吸收的速度。

同时,根据中毒物质的性质,我们可以通过催吐、用水稀释等方式进行急救处理,以减少中毒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此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突然发生的外伤,如创伤、骨折等,正确的急救措施也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迅速停止出血,清洁伤口,并以干净的布料进行包扎。

对于骨折等严重外伤,我们应尽快稳定患者的伤势,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综上所述,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在突发意外发生时保护生命,并极大地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我们应时刻保持急救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急救能力,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正确、迅速地采取有效的措施。

同时,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急救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急救和急诊医学常识
通过一学期现场急救理论和实践课的学习,我对很多突发事故如何进行现场急救有一些了解,并且比较系统的学习了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收获还是良多的!
在我国,在因创伤致死的伤员中,有半数以上和颅脑损伤有关,所以我将详细的谈谈我对颅脑创伤的类型和临床表现特点及其护送病人基本原则了解。

颅脑损伤主要有五种类型:加速性颅脑损伤,减速性颅脑损伤,对冲性颅脑损伤,挤压性颅脑损伤,挥鞭样损伤。

加速性或减速性颅脑损伤是由于脑加速或减速运动造成的颅脑损伤。

运动的物体打击头部叫做加速性损伤,出血部位就在打击处,处理方法是开颅钻孔放血;头部撞击静止物体引起减速性损伤,出血部位为撞击处和对冲部位。

挤压性颅脑损伤主要发生在头部被车轮碾压伤。

挥鞭样损伤是由于头颈过度伸展,继而又向前过度弯曲造成脑干和颈髓上部损伤。

由于颅脑损伤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颅脑变形冲击下面的脑组织或骨折片陷入,造成脑损伤或者脑的旋转运动造成脑表面与内部结构的损伤,所以颅脑损伤的主要临床变现为:1,头皮血肿,皮下血肿,常常局限在头皮着力部位,一般范围较小,质地坚硬。

2,帽状腱膜下血肿,取力多变,可以漫及全头,波动明显;3.骨膜下血肿;4,颅骨骨折,主要包括骨盖骨折,线性骨折和凹陷性骨折;5.颅底骨折,主要表现是双侧熊猫眼,鼻腔,耳部有大量黄色液体流出,有很大感染的风险。

颅脑损伤病人在护送途中应采用半仰卧位或者侧卧体位,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且头应偏向一侧,且将患者舌头拉出。

当今世界,由于不重视安全用电,自行检查电线电器或用湿手接触电器或在大树下躲避雷雨等导致的电击伤时有发生,接下来,我将介绍下
电击伤的临床表现,病情评估和急救步骤和方法。

人体在结束电流后,轻者立刻出现惊恐,面色苍白,心悸,头昏,肌肉收缩。

较重者将出现持续抽搐及休克病状或昏迷,严重者呼吸和心跳停止。

病情评估时应注意一些事项;电击伤后可能存在假死状态;心肺脑复苏是初相心跳过速,心室颤动等,可用电击除颤;还可能合并骨折,关节脱位摔伤,应进行全面体检,以防漏检;注意内部烧伤及可能的远期并发症,如肢体坏死和感染等。

对于电击伤病人,采取急救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应将伤员立即脱离电源,切断总电源,近处拉闸断电或关闭电门,以绝缘物体如木质,橡胶制物品将电线挑断。

其次,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若伤员呼吸不规则或已停止,脉搏摸不到或心音听不到立即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室颤立即除颤,急事处理常见的心律失常没维护生命体征平稳。

然后,要着重保护创面和控制感染,用创面和大纱布包扎伤口,以减少污染,并有骨折者,骨折处临时用夹板固定。

至于感染,应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及抗生素控制感染。

最后要加强复苏后的治疗及护理。

准备维持备用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脱水及治疗脑水肿。

据统计,中国溺水死亡率为8.77%,其中0岁至14岁的占56.58%,是这个年龄段的第一死因,特别是农村地区更为突出。

溺水在发达国家多见于游泳池,而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则以江、河、湖、塘及水井中淹死为多。

所以,对溺水事件的急救处理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溺水急救中应掌握一系列的原则,遇到溺水事故时一定要保持镇定,冷静的思考营救措施,在营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从落水者后方或侧面去营救,不能从正面,因为溺水者求生欲过强,也许会死死的抓住营救者,使营救者的自救能力也丧失,这样的后果也许会是既救不了人也许还要搭上自己的命。

一旦被溺水
者抓住可将其打晕。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要保持其呼吸道顺畅,如若没有呼吸,要及时有效的恢复其呼吸。

急救溺水者的具体的方法是:救起溺水者后应立即拨打120,并做好现场急救,清除口内异物,然后将患者俯卧,腹部垫高,头下垂,术者以手拍背或者抱住患者双腿,让其腹部搭在肩背上,帮助患者将水倒出。

有效恢复呼吸的方法是:若患者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应立即进行胸怀心脏按压,有条件者可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另一种疾病---急腹症如不及时治疗会危机生命,若急救措施采用的及时快速有效,可大大降低急腹症的死亡率。

急腹症的两大主要疾病是急性阑尾炎和肠梗阻,接下来,我将详细的谈谈急性阑尾炎和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临床治疗方法。

急性阑尾炎是阑尾发生的急性炎症,多发于青年人,它有四大典型表现。

首先,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开始在脐或上腹部,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伴有肠胃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纳差,里急后重等病症。

最明显的是,右下腹阑尾点固定性压痛,即在右下腹,脐与前上棘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交接点处有压痛及反跳痛。

第三,化验血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但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外周血象变化不明显。

第四,小儿患者腹痛及压痛范围较广,部位较高,较低或接近中线,老年及小儿患者腹膜刺激征不明显,妊娠合并本病患者压痛偏高,若阑尾位于子宫后位,腹部压痛及肌紧张可不显著,而后腰部可有压痛。

治疗方法是:患者在确诊后,无论是否阑尾穿孔,均应采取阑尾切除手术。

阑尾周围脓肿形成者,先禁食,输液,应用抗生素,理疗等非手术治疗疗,带急性炎症消退后2-3个月在进行手术切除。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绞痛,多发生在中腹部,腹痛发作时伴有肠鸣音亢进,在高位梗阻时呕吐出现得早且频繁,呕吐物
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

低位梗阻是,呕吐出现少或迟,吐出物有粪臭味,全腹胀痛。

在安全性肠梗阻是,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查体可见肠行,腹部有压痛,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X检查时有肠梗阻发声四到六小时多数显示长腔内积气。

临床治疗方法:对于儿童,肠梗阻和蛔虫有关,要定期打虫治疗,或者口服植物油或酸梅汤。

夏季高温,中暑现象较为普遍,最后就谈谈中暑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及急救方法。

中暑的病因可以分为气象因素和非气象因素。

气象因素主要包括高气温,高湿度,高辐射强度,低气压,和低风速。

非气象因素包括四类:1,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代谢热量过多,又无足够的防暑降温设施;2,老年,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脱水;3,穿不透风,紧身衣裤,并伴有发烧,4,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和糖尿病。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高度中暑。

接下来简单的介绍各种类型中暑的临床表现。

先兆中暑有乏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大汗,肢体发麻,体温正常或偏低。

轻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多在38摄氏度以上,如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神志不清。

重度中暑这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烧和痉挛,高烧表现为无汗或昏迷,体温在40--42摄氏度之间,随着体温的升高,病人的神智从狂躁恍惚,谵妄,到昏迷。

痉挛表现为突发腹壁及肠平滑肌痉挛性剧痛,肢体痛,以腓肠肌痉挛疼痛更为明显。

针对中暑的急救方法是先兆中暑患者,应立即将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饮用含盐清凉饮料,休息一会儿即可恢复,降温时不要引起病人寒颤,以病人感到凉爽舒适为宜。

轻度中暑者除先兆中暑的处理外,对疑有早期循环衰竭倾向者酌情给静脉给予适量糖盐水,可较快恢复;存在发烧的可用冰袋,或用酒精或水擦拭前额,颈部和腋下。

重度中暑者立即给氧,将患者置于空调房间,调节室温在20-25摄氏度之间,迅速降温,可采用头部降温,全身降温,冰水降温等物理降温,也可采用食用地塞米松,人工冬眠药物等进行药物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供氧,必要时人工机械通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尽快建立静脉通路,补充等渗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纠正休克。

一些常用的防暑药物有:藿香正气水,仁丹,十滴水和清凉油,家中应常备一些防暑药物以防万一。

掌握一定的现场急救和急诊医学常识将对我们生活发生很大的作用。

至少,在我们面对课堂上提到过的一些突发事件时不会像没有上过课的人那样毫无头绪,手忙脚乱。

一些重要现场急救和急诊医学常识我会铭记于心,将来的某一天肯定可以派上用处,那便是我上急救课最大的价值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