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急救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急救论文——精选推荐

急救论文——精选推荐

急救技术学习报告当我面对有人需要急救时,首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现场救治:1.首先把病人身体仰平,放在较为平坦坚硬的地方,比如平坦的地板、地面等处;2.用双手轻轻拍打病人双肩,大声询问“醒醒,你怎么了?”如果病人没有反应,要大声求救周围的人“有人昏倒了,有会急救的同志请过来帮忙”,然后指定围观者中一人拨打120急救中心来救援并告诉你联系情况;3.双腿跪在病人一侧,一腿在病人肩部一侧,一腿在病人胸部一侧,两腿分开大约与自己肩膀同宽。

检查病人口中有无异物,如有,以双手轻轻扶住病人头部将头歪向自己一侧,把拇指插入病人口中掰开下牙齿,注意其余手指弯曲顶住病人下颌,不要松力,以免被病人咬伤,用另一手指将病人口中异物拨出,使口腔畅通;4.双手扶正病人头部,用一手食指、中指伸直抵住病人下颌,另一手手掌立起按住病人前额,将病人下颚尽力向上抬起,直到病人耳垂和而下腮骨的连线垂直于地面,打开病人的气道;5.将病人上衣解开,露出胸部。

把脸和病人脸相贴,感受病人嘴里有无呼吸,听病人鼻子里有无呼吸,看病人胸部有无起伏,三者同时进行;6.在判断病人确无呼吸征兆后,开始进行人工呼吸救助。

捏住病人鼻子,口对口吹气,速度要慢,力度要足,吹一口气放开手;再重复吹气一次。

用10秒钟观看病人有无呼吸征兆;7.开始胸部按压。

两臂保持伸直,身体和病人身体接近垂直,两手叠加十指相扣,下面手的手指上翘,以掌根部位按压病人胸腔正中和两乳连线处,手始终不能离开病人胸部,以上下起伏4-5厘米为限度,注意力度不能太大,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按压30次后再进行下一轮人工呼吸;8.五次人工呼吸和五次胸部按压为一个CPR急救措施,坚持一人做完一个CPR循环,中间最好不要换人;9.在120到来之前,尽量保证不要中断急救,为病人争取更多的抢救机会。

对于目前我国情况,在改革更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然而在这样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区急救知识普及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因此存在很多问题,如急救人员、急救设备等资源不足,公众缺乏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社区急救能力相当薄弱。

【最新word论文】心肺复苏急救与护理【临床医学专业论文】

【最新word论文】心肺复苏急救与护理【临床医学专业论文】

心肺复苏急救与护理【关键词】心肺复苏急救护理多种危重病及意外造成的心脏呼吸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基本措施。

护理人员只有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思维敏捷,有迅速的应急能力,观察病情有预见性,并在复苏过程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准确的完成急救状态下的各种治疗和护理工作,才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近年来,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复苏后仍需做大量细致的护理监测工作[1,2]。

1 迅速评估判断要对心脏呼吸骤停者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常用一摸二视三听法,即摸颈动脉有无搏动,看胸部有无呼吸运动,听有无心音。

对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者即可诊断为心脏骤停。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 年提出,只需确定患者无呼吸、咳嗽或身体动作即可做出心脏呼吸骤停的判断。

即使患者有偶然的喘息,救助人员也应怀疑心脏骤停,应开始心肺复苏[3]。

2 抢救用物的准备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准备好气管导管、喉镜、金属导芯、舌钳、牙垫、吸痰管、导尿包,同时准备好简易呼吸器囊、除颤监护仪、氧气装置、吸引器、急救药品、呼吸机、冰帽或冰块等。

3 畅通气道心脏呼吸骤停后行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开始的时间是决定复苏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

如能在心脏骤停后5min 内开始心肺复苏,生存率可达47.9%[4]。

故一旦发现患者心脏呼吸骤停,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地板或硬板床上,解开衣领,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去掉义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配合口对口人工呼吸,应在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给予气管插管,用简易呼吸气囊加压给氧,观察胸部起伏情况,听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继以呼吸机支持呼吸。

因心脏骤停后呼吸也立即停止,在心脏复苏的同时还要重视呼吸复苏。

4 选择给药途径4.1 静脉给药在 CPR中给药途径有静脉用药和气管用药。

静脉用药安全、方便、起效快,目前优选上腔静脉系统[5]。

首先为中心静脉或颈外静脉,其次为肘关节或以上静脉,不宜使用手背、足背静脉。

矿山救护

矿山救护

矿山急救技术论文论井下现场急救摘要:井下生产作业过程或矿井发生灾害性事故时,常常会导致现场作业人员的伤害发生。

为了减轻伤员的痛苦,防治伤情恶化或并发症的发生,挽救濒临死亡危重伤员的生命,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创伤急救技术系统,并组织指导井下现场人员做好创伤急救工作。

关键字:急救灾变事故抢救伤员创伤止血人工呼吸一、急救组织与任务1. 第一级现场创伤急救组织第一级现场创伤急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抢救伤员脱险,并进行现场急救,对危险重伤员安全转送做好必要的医疗救护准备工作,可以根据创伤人员的伤情和条件,组织进行矿工现场急救、急救员现场急救和井下急救站抢救等工作。

2. 第二级医疗急救组织第二级医疗急救组织主要由矿医院医务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接受第一级急救转送来的伤员,并根据伤情进行救治或转送到矿务局医院3. 第三级医疗急救组织第三级医疗了急救组织由矿务局医院各科医务人员组成,并有业务院长和外科主任负责组建创伤抢救小组,主要负责重伤员的抢救医疗工作。

二、现场创伤急救技术1.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等引起呼吸停止出现假死(即人呼吸衰竭,心跳骤停后,体内的生命活动仍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现象,医学称为假死,又叫猝死)的一种急救技术措施。

1) 口对口吹气法口对口吹气法大多用于井下现场抢救触电休克的伤员,也可用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中毒伤员抢救。

现场急救时,可以根据伤员休克程度,实施有效的口对口吹气法进行抢救工作。

口对口吹气急救要领是“捏鼻张口一贴紧吹起一反复进行一直至复苏”。

2)仰卧举臂压胸法仰卧举臂压胸法多用于井下现场抢救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等受伤害的人员。

但不能用于抢救胸部外伤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中毒,以及于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时操作进行。

3)仰卧压胸法仰卧压胸法抢救伤员的放臵与仰卧举臂压胸法相同。

其操作方法是救护人员骑跨在伤员大腿外侧,两手放在伤员的肋弓上,手指分开,借助自身重量向前屈曲的张力,使伤员胸廓缩小,形成呼气。

护士急救能力培训论文

护士急救能力培训论文

2.2湿敷:临床常用于静脉外渗局部湿敷的药物为20%硫酸镁[5],常用于多巴胺、化疗药物、高渗液、脑垂体后叶素、氯化钙、氯化钾等药物外渗,均取得较好疗效而被视为治疗药物静脉外渗的传统用药。

硫酸镁遇冷后易结晶,对高渗性液体渗漏者可加重组织脱水,因此只能用于血管通透性高引起的外渗。

相艳丽[6]将输液患儿渗漏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酚妥拉明加654-2局部湿敷治疗,对照组采用33%硫酸镁局部湿敷,每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及渗漏程度及时间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立即用酚妥拉明加654-2原液涂于无菌纱布上持续湿敷外渗局部,而对照组则常规立即用33%硫酸镁敷于无菌纱布上持续湿敷外渗局部,两者外敷时间均为2天。

统计资料表明,治疗组有效率93%,对照组仅为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局部持续湿敷治疗刺激性较强药物静注外渗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酚妥拉明加654-2疗效明显优于33%硫酸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3局部封闭:常用0.25% 1%的普鲁卡因和透明质酸酶封闭[7]。

普鲁卡因可减少局部组织血管收缩,改善缺血、缺氧状况,透明质酸酶可促进药液扩散、稀释和吸收,但普鲁卡因对多巴胺渗漏引起的变性效果不佳,而以酚妥拉明封闭最好。

2.4中药外敷:依照中医活血消肿止痛原则制成的中药涂膜对各种药物渗漏后引起的水肿、淤血、疼痛者疗效确切。

崔彩萍[8]外涂紫花烧伤膏治疗成人因静脉输液致不同程度渗漏的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紫花烧伤膏组成为紫草、地黄、当归、冰片、黄连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止痛抗炎、祛腐生肌的作用,此药物刺激小,易吸收,效果好,无不适表现。

王乐红[9]将静脉渗漏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芒硝加生地榆湿敷,对照组予西药50%硫酸镁湿敷。

研究表明,两组止痛的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故中药芒硝加生地榆湿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的方法疗效确切。

2.5其他外敷:马铃薯又名土豆,具有消炎、活血、消肿、止痛的功能,主要成分有胡萝卜素、维生索、茄啶、茄碱及块茎葛索等。

常用急救技术结课论文

常用急救技术结课论文

河南理工大学公选课《常用急救技术》论文题目浅谈大学校园急救知识的普及存在的问题姓名: 郭亚强学号:311108001410所在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班级:电信2班日期:2013年6月6日目录浅谈大学校园急救知识的普及存在的问题 (3)1.前言 (3)1.1大学生急救知识的匮乏 (3)1.1.1 无知是罪 (4)2.主题 (6)2.1.多学知识救人救己 (6)2.1.1急救之前的判断 (6)2.1.2急救技能之一--CPR (7)2.1.3急救技能之二--创伤救护 (8)3.结论 (15)4.展望 (17)浅谈大学校园急救知识的普及存在的问题学生姓名:郭亚强院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大学校园急救知识的普及存在的问题的相关问题,包括大学生急救知识的匮乏、大学生应有的急救能力、大学生急救的判断能力等,为帮助身边的人,给垂危的生命创造希望打下基础。

关键词:大学校园;急救知识;该不该救人;正文1.前言1.1大学生急救知识的匮乏如今的大学,学校领导只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学生也认为大学的任务就是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一项技能、找一份好工作,却都忽略了我们所应具备的基本求生技能——常用急救知识。

很多大学生都不懂都不会急救,每当在校园遇到一些学生受伤的突发事件,却只能做一个看热闹的旁观者。

这不应是我们这些作为祖国的栋梁应有的表现,在灾难面前我们如此脆弱无能,只是温室的花朵,更担当不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1.1.1 无知是罪下面我们来看两则旧闻:1998年7月22日,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

无独有偶,2007年6月10日,浙江选手王燕在高低杠比赛中忽然从杠上摔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

王燕受伤后立即被送往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从各方面得来的情况表明,王燕的伤势——第三脊椎严重受损,不排除高位截瘫的可能。

这是现场的图片:王燕头先着地当即失去知觉未作任何颈椎的固定措施从这两则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运动员受伤的是头部部位,如果不做固定就用担架抬运,很容易造成二次受伤,即颈椎骨折,那么发生高位截瘫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稍微有点专业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点,可是无论是桑兰还是王燕,现场的救护人员都表现的相当无知,正是他们的无知,使运动员的高位截瘫变得不可避免!1.1.2 好心办坏事2013年6月1日,14岁女孩河边玩耍不慎落入武陟沁河,3名在河边钓鱼的男孩跳水营救女孩没救上来,3个男孩也一直没有上来,最后四人均溺亡,当日遗体被打捞上岸,年纪最大的18岁。

关于急诊急救问题研究论文

关于急诊急救问题研究论文

关于急诊急救的问题的研究【摘要】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突发事件越来越多,无论是在日常的生活起居中还是在外出游玩的时候都有可能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但很多都没有最基本的医学常识和基本的急救方法,这导致很多人延误了救人的最佳时间,不得不花更大的精力对此进行弥补。

因此掌握最起码的急救常识是很有用的。

此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是急诊,这是拯救病人的关键。

本文将围绕急诊急救的具体知识来谈一谈。

【关键词】突发事件;急诊;急救;医学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2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96-021 急诊急救的必要性生命是最重要的,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生命是一个人生存最起码的前提。

急诊急救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在捍卫生命的权利。

当今社会发展很快,人们也在从事着不同的事情和工作,外出的时间也在增多,很多人常年奔波在外,这都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埋下了隐患。

在发生意外事情的时候,急救显得很重要,如果没有及时地拯救发生突发事件的患者,很可能让其失去生命。

如果是在医院,急诊显得更为重要,急诊需要全体医生和护士的共同抢救,只有多方面的积极配合才能让病人得到及时的救助,拯救病人的生命。

所以在当今社会下急诊急救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社会的和谐稳定等多方面的内容,只有及时地采取正确的急诊急救方法才能拯救病人于危难之间,让病人重新站起来。

2 急诊急救应注意的问题21 病人第一的原则无论什么时候,在医院里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医院在遇到紧急的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先给生命垂危的病人治疗,这个时候不必考虑挂号的问题。

有很多医院在这方面做得不是特别好,他们没有对发生突发事件的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这导致很多的病人失去了鲜活的生命。

还有的医院在对病人进行抢救时没有对病人进行严格的检查,而是靠经验判断病人什么部位出现了问题,工作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从而导致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使病人失去生命。

关于急救知识的作文

关于急救知识的作文

关于急救知识的作文英文回答:As a responsible individual, I believe it is crucial to have basic knowledge of first aid. First aid is the initial assistance or treatment given to someone who is injured or suddenly taken ill before the arrival of professional medical help. It can mak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aving someone's life in an emergency situation.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rst aid skills i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I remember a few years ago, I witnessed a man collapsing in a park. I immediately rushed to his side and performed CPR until the paramedics arrived. It was a nerve-wracking experience, but I knewthat every second counted. Eventually, the man regained consciousness, and the paramedics praised my quick thinking and action. This experience reinforced the importance of knowing how to perform CPR and the impact it can have in saving someone's life.Another essential first aid skill is knowing how to stop severe bleeding. I once witnessed a car accident where a passenger had a deep cut on their arm that was bleeding profusely. I quickly applied direct pressure to the wound and elevated the injured arm to slow down the bleeding. It was a terrifying situation, but my knowledge of first aid helped me remain calm and take the necessary steps to control the bleeding until the ambulance arrived.中文回答: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个体,我相信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急性心肌梗急救护理论文(全文)

急性心肌梗急救护理论文(全文)

急性心肌梗急救护理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20XX年4月~20XX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33~79岁,平均(56.2±2.3)岁。

发病的首要症状表现为胸痛合并冷汗11例,其次为心力衰竭4例,休克2例,晕厥1例。

既往病史包括:高血脂2例,高血压8例,糖尿病5例,胆石症3例。

1.2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急救常见的护理方式1.2.1给氧护理:实施鼻导管给氧的方式,氧流量2~5L/min,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量,减少疼痛与缺血。

1.2.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于减缓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愈率有着关键作用。

因发病急、心前区疼痛感异常强烈,患者难免产生焦虑甚至无望等心理疾病,疾病承受力低下。

因此,当患者疼痛加剧时,护理人员和家属应在旁陪伴,增强患者攻克疾病的信心,消除负面心理,以乐观开朗的心态配合各项护理。

1.2.3止痛护理:给予止痛类药物,并时刻监测患者的呼吸及血压变化状况,紧密留意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药效功能及作用的发挥。

1.2.4饮食护理:护理开始后的4~12h以内,给予流质饮食,缓解胃扩张,随后选用低胆固醇、低脂类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理念。

发病后12h内卧床休养,营造舒适宁静的护理氛围。

2结果18例患者中,17例经急诊急救护理后病情得到有效地缓解,在随后的治疗中配合得力,最终治愈出院,1例由于并发心律失常而死亡,治愈成功率为94.4%。

3讨论本研究显示,17例患者病情均得到缓解并最终治愈,但1例因心律失常而死亡,表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仍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致死的重要因素,所以,应结合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规律及特征,有针对性的总结出合理的急诊护理策略。

3.1加强心电监护:做好急诊急救的前期护理准备,确保急救设备及药品的供应及时,接诊之后应就地抢救,使患者去痛冷静。

全部患者初入院即行心电监护,时刻观察患者体温、呼吸及血压等指标数据的变化规律,尤其要特别关注急救24h以内有无心律失常,以幸免致死率,查看心电图的变化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理工大学公选课《常用急救技术》
论文
浅谈我国公众急救意识及
急救知识的普及
姓名刘德强
所在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土建12—16班
日期 2013年12 月 14日
浅谈我国公众急救意识及急救知识的普及
学生姓名:刘德强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
本文综合论述了我国公众急救意识及急救知识普及的相关问题。

据了解,我国公众在遇到灾害和突发事件时,会因为缺乏急救知识,造成很多能够避免的人身伤亡。

究其原因,还是公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缺乏完善的急救普体系;急救知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本文中就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公众急救意识普及急救知识存在问题
生活中,意外在所难免,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几乎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然而我国公众很多都缺乏急救意识和相关知识。

据了解,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患者约70万人,是居民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或第五位,也是十三四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

在突发情况中,公众若能及时地使用急救技术对伤者进行救助,可以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

由此可见,公众急救意识的提高和急救知识的普及对降低突发事件和灾难发生时的伤残率,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急救知识的普及能使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现场救助。

一、我国公众的急救意识
近来总有报道称,老人倒地无人扶,亦或是,伤者在地无人救助等类似的公众缺乏救死扶伤精神和急救意识的事件,在网上搜索便可看到同类新闻。

例如,88岁老人摔倒无人扶窒息身亡——事发湖北武汉,现场离老人的家不到百米,老人摔倒后,面朝下躺在菜市口近一个小时,这期间来往者众多,但无人扶他一把,一个小时后家人赶到,一个半小时后伤者才被送医院救治,但老人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老人的老伴悲愤地称,“如果当时有人扶他一把,或者帮他转个身,他也许就不会窒息而死!”类似的还有,北京一位心脏病患者于17日清晨五点四十左右在上班途中突然病发,连车带人晕倒在路边。

在此后的半个小时内多名路人经过,但无一人伸出援手,最终是西站执勤人员发现并将发病男子送往医院,但其已不治身亡。

此类悲痛的事件很多,在此不再赘述。

面对此类事件,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且不像往常一样,从社会公德和信任等方面考虑,只是简单的抛开一切,从急救方面考虑。

如果公众有很强的急救意识,会面对一个鲜活的生命的逝去而袖手旁观吗?退一步讲,如果没有这么
复杂的社会和事件,如果每个人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那么,面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时,又有多少人能在在灾难中拥有急救意识和知识,并能很好的运用到生活中去救助他人?据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民对“120”医疗急救电话的知晓率和急救一般知识的了解非常匮乏。

而对美国旧金山院前急救系统的调查发现,那里的急救知识十分普及,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患急病时应拨打“911”国内统一的呼叫号码。

由此也可看出,我国大部分公众的急救意识相当缺乏。

因而,我国需要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并要普及急救知识。

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普及急救知识又有怎样的意义呢?
二、提高急救意识和普及急救知识的意义
根据课堂所学,如果在心跳停止4 min内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率为50%,如果在心跳停止后8 min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率下降为10%,如果在心跳停止后10 min才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的可能性仅为1% ,由此可知,CPR(即心肺复苏)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7-10%,因而“4 min”被称为救命的“黄金时间”。

急救强调的是速度,而通常情况下救护车接报到赶抵现场平均约需10min,这正是心搏骤停、人工复跳的“黄金时间”。

所以,在这段“黄金时间”里,遭遇突发事故或疾病的伤者需要得到“第一目击者”(即在现场为急、危、重症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的救助,若“第一目击者”能对伤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就能争取到最佳的抢救时间。

但在我国,部分公众急救意识较差,使很多生命贻误了宝贵的抢救时机。

大多数人只是简单的等待急救医生的到来,虽然部分人十分想采取措施对伤者进行救助,但由于不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在意外事件中因为未进行止血、包扎或处理,搬运不当等导致伤者受到了“第二次伤害”。

所以,提高急救意识并使公众掌握急救技术,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伤病者挽救生命或减轻伤残,从而体现了提高急救意识和普及急救知识的重要意义。

三、我国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普及急救知识的情况
据了解,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参照前苏联急救站的体制,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急救站,由医务人员担任现场急救。

急救站担负着城市居民危重急症和意外事故的急救功能。

1980年,国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的文件。

指出了急救医学工作对于国家建设和人民健康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其性质和任务;对建立健全急救站组织,从以院外抢救为主的急救站到医院建立急诊科等作了一系列的规定。

同时成立了中国急救医学研究会,加强了急救机构、急救医学工作者的联系和学术交流。

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率,也是现代医
疗健康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政府所做的这一切努力与改变,开创了我国急救医学事业发展的新阶段,使我国的急救医学不断完善。

虽然我国急救医学的学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公众的普遍急救意识还不够强,使得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因错过了最佳急救时间而失去。

现阶段,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急救知识的培训工作了,使公众的急救意识得到提高并且使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率得到了提高。

四、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公众急救意识及急救知识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我国公众的急救意识亟待提高,而且急救知识了解的太少,这是最主要的问题。

当面临突发事件时,大多数人都是旁观者,真正会实施现场急救的人极少。

因此,我觉得宣传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是很重要,而且很必要的。

要做到较好,就要从孩子的教育开始,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急救知识,把急救知识列入义务教育,并把急救知识纳入岗前培训中,使公众正确认识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2、缺乏完善的急救知识普及的体系,不能让大众直接接触到急救知识。

据悉,在国外和我国香港特区,急救知识普及工作都是由经过专业训练、并且持有教师资格的急救培训导师承担,这些导师必须随时了解国际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最新标准和信息,经过一定时间必须接受有关部门的再培训、资质认证后再重新上岗。

而目前我国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缺乏固定的培训机构,使得公众即便是有心想要学习急救知识,也会不知从何学起,更不知可以从哪里可以学得到。

从而,面对生命的逝去,大众只能是无助的旁观,甚至静静的看着他们的离去。

因此,我国应建立起较完善的急救知识普及的体系,并能让公众真正参与其中,让公众学到急救的基本知识,使他们能更好的面对突发事件,减少伤亡人数。

结束语:以上这些是针对本课所学知识以及生活中一些事件的简单想法,而这些也是在学完本课之后才明白的。

学了本课之后才发现,原来在突发事件中,仅仅是懂得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就可以减少一些生命的离去,可以使一些人的余生不是在残疾中度过。

以后的生活中,再面对一些突发事件造成的伤亡时,不仅仅要想到复杂的社会,更要反思一下,有多少人真的懂得急救!所以,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普及急救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应加大急救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大急救知识的普及力度,使更多的人能拥有急救意识和知识,从而提高我国“第一目击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伤残和伤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