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剧《原野》中焦母的角色塑造与演唱
论用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方式来诠释歌剧《原野》

S H A N G H A I C O N S E R V A T O R Y O F M U S I C 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论用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方式来诠释歌剧《原野》————对焦大星人物性格的分析和唱段的处理作者姓名闫凯系别声乐歌剧系指导教师陈剑波完成日期2011年月日论用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方式来诠释歌剧《原野》————对焦大星人物性格的分析和唱段的处理内容摘要:当今社会,“歌剧”一词开始逐渐家喻户晓,得以让越来越多的爱乐人士及普通群众对部分中国歌剧产生了一点简单而又较为模糊的认知。
然而,仅仅是简单的认识并没有完全让中国歌剧得以全面普及化。
对于更多的听众而言,欣赏完一整部歌剧之后,却又成为了他们心中疑团产生的一个开始。
这部歌剧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现实问题,给人带来了什么启示,为什么要这样唱,这样唱表达了剧中人物什么样的一个思想?本篇论文主要通过本人对中国歌剧《原野》中男高音唱段演唱的学习和理解,并加以了个人的一些审美观思想,对民族歌剧声乐作品的表演形式进行了一番个人的演唱处理和分析,塑造出在歌剧里那份自己心目中的男高音角色焦大星。
与此同时,本人还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提出的论点并参与个人对歌剧的传统看法,加深观众们对歌剧《原野》的认识并进行创新,希望能够让中国歌剧得到更好的欣赏与普及。
关键词:人物角色民族化特色美学审美Content abstra ct: Now the society, “the opera” a word starts to be widely known gradually, could let more and more philharmonic public figures and the ordinary populace has produced a point to the part China opera simple and the comparatively fuzzier understanding. However, is merely the simple understanding has not let the Chinese opera obtain the comprehensive universalization completely. Speaking of more audience, after appreciating an entire opera, actually becomes in their heart to have a question start. What did this opera show, had reflected what realistic question, brought what to the human to inspire, why could sing like this, what thought like this sang expressed in the play a character? This paper mainly "Wilderness" the tenor aria sings the study and the understanding through myself to the Chinese opera, and individual aesthetic standard, has carried on to the nationality vocal music thought's performance form individual has sung processing and the analysis, molds in the opera in that mind tenor role Jiao Daxing.Meanwhile, myself also unify the current social present situation, proposed the argument and participates in a person to opera's traditional view, deepens the audiences "Wilderness" knows and carries on the innovation to the opera, in order to better let the opera obtain the comprehensive popularization, obtains a better cognition and the appreciation.Key word: Character role nationality characteristic esthetics is esthetic目录前言 (5)歌剧《原野》内容概述 (7)一、《原野》中焦大星的人物分析 (8)(一)关于焦大星人物性格的分析 (9)(二)关于焦大星在《原野》中的地位及作用 (9)(三)焦大星人物主要唱段的分析 (10)1、在唱段中焦大星对《原野》所起到的作用 (10)2、对焦大星与金子的对唱和二重唱的分析 (11)3、对焦大星咏叹调的分析 (13)二、中国歌剧《原野》的民族化特色及中演唱风格化的对比 (13)(一)中国歌剧《原野》的演唱民族特色 (14)(二)中国歌剧《原野》中的男高音角色焦大星的民族声乐演唱探析 (15)1、男高音声部对戏曲音乐唱腔的吸收 (15)2、中国民族声乐与西洋唱法的融合 (16)(三)中西声乐演唱风格的对比 (16)三、《原野》在美学中的审美与接受 (17)四、总结 (20)五、参考文献 (21)六、致谢 (22)前言关于中国民族歌剧《原野》,好评不断,不光是作为一部歌剧来看它那完美的表达和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活在剧中浅析曹禺戏剧《原野》中舞台情境预设与人物塑造的关系

Yi Shu Ping Jian活在剧中———浅析曹禺戏剧《原野》中舞台情境预设与人物塑造的关系杜昀阳湖南师范大学摘要:曹禺先生作为中国话剧史上的大师,其作品代表了目前中国话剧史上的最高水平,他的剧本不仅是“可以演的剧本”,更是“可以读的剧本”。
其剧本中的舞台情境安排合理巧妙,景物描写细腻优美,充分突出人物性格的同时也表现了人物的情感,使戏剧环境与人物命运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融合成一个格外“真实”的生命舞台。
关键词:舞台情境预设人物刻画曹禺戏剧创作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8-0144-02对于戏剧创作的初学者来说,构思一部戏剧时最重要的是不能忘记剧中的一切都应该围绕着“人”。
正如高尔基所说:“文学就是人学”[1]。
戏剧文学是文学的一种,人物形象的雕刻,是每一个编剧必修的“手艺”。
在戏剧文学中,与其他文学种类的重要区别在于舞台情境的预设。
因为舞台情境限制了戏剧的容量和结构,剧本创作成了所有文学式样中最难的艺术技艺,而另一方面,戏剧的情境也是最能体现出剧作家对人物刻画的“用心”之处。
人物活在怎样的一个环境里不仅仅决定他的性格,影响他的行动,更可以反过来成为一种表现人物的艺术手段。
因为“戏中人”来自于广阔繁杂的生活,是剧作家精心提炼的典型形象,承载了更加本质且深刻的生命真实。
在这个由多到一的过程中,环境围绕着“戏中人”这个“指挥棒”逐渐立体起来。
可以说,戏中的环境应该是为他而生的,所有的舞台布景都应该为他而搭建,所有的声音都为他而响起,如何更好地用舞台情境预设来表现人物是戏剧写作中不容忽视的创作技巧。
曹禺先生作为中国话剧史上的大师,其作品代表了目前中国话剧史上的最高水平,他的剧本不仅是“可以演的剧本”,更是“可以读的剧本”。
其剧本中的舞台情境安排合理巧妙,景物描写细腻优美,在充分突出人物性格的同时也表现了人物的情感,使戏剧环境与人物的命运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融合成一个格外“真实”的生命舞台。
话剧中的人物性格塑造探析

话剧中的人物性格塑造探析作者:张鑫张维政来源:《大观》2021年第01期摘要:文章以《原野》中的焦大星为例,探析话剧中的人物性格塑造。
焦大星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怯弱,同时也具有真挚热情、善良纯真的品质。
在话剧表演中,掌握其性格特征后,须进一步分析通过服装、台词、肢体语言等塑造其形象的方法。
关键词:话剧表演;性格塑造;人物分析人物性格的塑造是表演的核心,只有全面地掌握人物,了解其经历、人物关系等,总结其性格,并且灵动地向观众表现,才能真实展现出角色,让观众对角色有正确的理解。
《原野》是一部优秀的话剧作品,其中的人物性格相对复杂,需要深入揣摩。
一、《原野》中焦大星的性格通过阅读曹禺先生的《原野》剧本,可知焦大星是焦阎王的儿子,父亲过世后一直和失明的母亲一起生活,并有一个新婚妻子——金子。
由于母亲是一个强势、刁钻古怪的人,将儿媳妇金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焦大星夹在中间处境非常艰难,基于传统的孝道理念,他不敢反抗母亲,只能敷衍应付金子。
而后,儿时的好友仇虎回来,要向焦家讨回八年前家破人亡的血债,当遇到金子后,二人旧情复燃。
当焦大星知道自己的妻子出轨仇虎之后,他甘愿忍受妻子的出轨事实,恳求金子不要离开他,然而金子对焦大星这种懦弱无能的性格充满了强烈的厌恶和绝望。
最终仇虎以为焦大星和焦母要加害自己,杀死了软弱的焦大星。
可以看到,怯弱无能是他性格中最大的特征,在这种性格的基础上,在面对母亲、妻子、兄弟时,又有着愚孝、热情真挚、善良纯真的性格。
(一)封建愚孝焦大星生活在一个封建专制的农村家庭里,父亲是一个地主劣绅,母亲强势霸道,因此一直以来焦大星都深受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以及家庭的压迫。
父亲焦阎王去世后,母亲继续控制着他的经济、出行、娶妻等,他只能诸事顺应安排。
在这样的环境里,养成了他懦弱无为的性格,表现为对母亲一味的顺从,无论是什么事情都顺着母亲的意愿来做,即便自己并不认可,比如说在母亲当他面骂妻子时,他无意识地逃避,只是惶恐、惧怯地听着,不敢有丝毫的反抗。
浅析舞剧《原野》的人物刻画

浅析舞剧《原野》的人物刻画作者:李景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1期摘要:舞剧,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照明、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来反映生活、表现人生的舞台的表演艺术。
舞剧注重人物形象塑造和冲突的再现,着重于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细致的描绘,其主要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因此,本文以舞剧《原野》中“焦大星”的形象塑造为切入点,分析舞剧中关于人物刻画的方法。
关键词:舞剧;人物刻画;焦大星中图分类号:J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046-01现代舞剧《原野》是以曹禺先生的著名剧作为依据创作的,与《鸣凤之死》、《日之思》一同被称为中国现代舞剧《悲鸣三部曲》。
剧中只有简单明了的4个角色:焦母、焦大星、金子、仇虎。
4个角色的动作风格迥异,个性分明。
整台舞剧表现的是两个家庭悲剧。
是一个关于家庭秩序的破坏与异常的故事。
其中不得不提到焦大星与金子的夫妻关系,在金子的眼中,焦大星懦弱、死板、无趣。
剧中的焦大星的确呈现出一种一直倍受压抑的状态。
他夹在金子与焦母之间,面临爱情与亲情的争夺,他又夹在仇虎与焦阎王之间,遭受友情与生命的考验。
他被选择的艰难困住,试图保住亲情、爱情、友情,实际三者都弃他而去。
这种复杂的心理与激烈的矛盾冲突,在整个舞剧中通过纷繁的人物关系和丰富的舞蹈语言展现的淋漓尽致。
舞剧人物形象主要通过舞蹈语言来塑造,即主要通过表情、姿态、动作、舞段来刻画人物形象。
在舞剧中焦大星的性格通过几个代表性情节得到清晰的展现。
如焦母要他去拷问金子是否偷人,此时他的舞蹈动作更多加入了表演性动作,他手发抖,半天无法开口,仿佛错的不是金子是自己。
最终得到金子残酷的肯定回答后,他在空中挥舞了一下鸡毛掸子,随即扔下鸡毛掸子,扑地痛哭。
这个舞段更多的像表演,通过夸张的表情和放大的动作,充分演绎出焦大星内心的矛盾和他纠结,压抑的性格。
再如,焦大星得知金子出轨后,一段仇虎与酒后焦大星会面的场景。
课题研究论文:浅析戏剧《原野》中的艺术形象

142262 艺术理论论文浅析戏剧《原野》中的艺术形象《原野》是曹禺先生唯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戏剧作品,故事发生在阴霾密布的北方大地。
囚犯仇虎砸断了脚铐,跳下火车,虎视眈眈地准备展开一场复仇。
他的仇人焦阎王将其父亲杀害,还把他年幼的妹妹卖到妓院被人折磨至死,又把他自己陷害入狱。
这种深仇大恨已经使他丧失了理智,可是当他回到家乡却发现焦阎王已经死去,而与自己青梅竹马的爱人金子也已经嫁给了焦阎王的儿子焦大星。
焦大星真心实意地爱着金子,但自身却软弱无能、惧怕母亲,所以恶毒的焦母总是想方设法地折磨金子。
仇虎见状,想到了通过报复焦大星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愤怒,并承诺事后带着金子一起远走高飞。
就在这时,焦母和焦大星相继回家。
焦大星本是仇虎幼年时的伙伴,因此见到仇虎归来十分高兴,俩人对饮闲谈,之后烂醉如泥。
仇虎误会焦大星与焦母要加害于自己,于是杀死了熟睡的焦大星。
这时瞎眼的焦母来到仇虎床前,准备一拐杖将其打死,但事后才发现躺在床上的是自己的孙子。
她抱着小孙子的尸体在黑暗中绝望地呐喊。
仇虎带着金子逃离了焦家,在原野中奔跑。
他的心中丝毫没有复仇的快感,反而充满了自责与悔恨。
他让金子独自逃亡,最终自己迷失在黑暗中,卧轨自杀了。
《原野》是曹禺先生最具争议也最富有戏剧性的作品。
故事以苍茫的原野作为主人公出场的大环境,沉郁而有力。
与其相呼应的还有远方黑暗的丛林,蜿蜒却看不到尽头的铁轨,以及心中那铺满黄金的理想胜地。
一个令人唏嘘的悲伤故事将在这里上演。
一男主人公仇虎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家庭的重大变故使他背负起血海深仇。
他的身上充斥着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首先,仇虎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原野人。
作者从人物出场就有大段的环境描写来营造神秘苍凉的氛围。
广袤沉郁的大地,黄昏中伫立的巨树,振动着翅膀的秋蝉,一切都显得静寂、险恶、严肃。
而主人公仇虎就这样倚着巨树出场了,他有强健的体魄,似乱麻般的头发,硕大的怪异脸庞,毛茸茸的前胸,驼背且青筋暴起。
镣铐下的扭曲论文概述

镣铐下的扭曲——我对《原野》中焦母的人物性格塑造摘要人物性格的塑造是演员创作人物的重点,剧目《原野》是讲述青年农民仇虎复仇与爱情的悲剧故事,该剧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该剧与剧中人物性格的研究成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
本课题以《原野》中焦母为例,阐述人物性格的分析与塑造过程,深入剖析角色塑造的方法与手段,总结塑造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旨在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与表演技能,以便在今后的舞台表演中,更深刻准确的把握角色,塑造出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原野》;焦母;人物性格;塑造ABSTRACTCharacter of the model is the key of the actors create characters,Play "wilderness" is tells the tragic story of young farmers QiuHu revenge and love,The play shows the character of complex inner world,The play with the study of the characters personality become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thesis.This topic to "wilderness" di mother, for example,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and the shaping process,Methods and means of the characters with the,Summariz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in the process of shaping,To promote their own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and performance skills,So that in the future stage performance,Deeper accurately grasp the role, create a vivid stereo images.Key words: "wilderness"; The mother; Character; shape目录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戏剧《原野》中的艺术形象

浅析戏剧《原野》中的艺术形象【摘要】戏剧《原野》通过各种艺术形象的构建,展现了人物形象、自然环境形象、象征性形象等,同时呈现出其中的冲突与发展。
主要人物形象如何在戏剧中展现出各自的特点和命运,自然环境形象如何与人物的命运相互影响,象征性形象如何深化了戏剧的主题与内涵。
艺术形象在戏剧《原野》中的意义体现在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描绘,对自然力量的表现,对象征意义的探讨等方面。
这些形象不仅在戏剧中展现出动人的艺术美感,更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启示。
通过对《原野》中艺术形象的分析与探讨,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戏剧的内在含义与人性的复杂性,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与启迪。
【关键词】戏剧《原野》、艺术形象、主要人物、自然环境、象征性、冲突、发展、意义、现实生活、启示、总结。
1. 引言1.1 介绍戏剧《原野》《原野》是中国现代戏剧的经典作品之一,由著名作家茅盾于1933年创作。
该剧以农村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家庭在农村社会里的生活和命运。
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情感纠葛和内心挣扎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
剧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感真挚深刻,令人感同身受。
自然环境形象在剧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展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通过自然的描写和赞美,加深了剧中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
象征性形象则是贯穿整个剧情的重要元素,为故事赋予了深刻的寓意和意义。
冲突与发展是剧情的主线,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展示了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和挑战。
《原野》中的艺术形象丰富多彩,反映了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1.2 概述艺术形象在戏剧中的重要性在戏剧中,艺术形象是构建戏剧世界的核心元素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思想和意义。
艺术形象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的塑造和表现,将戏剧的主题和思想传达给观众,引发他们对戏剧内容的思考和感悟。
艺术形象在戏剧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们不仅是角色的扮演,更是作者对人性、社会和世界的深刻探索和表达。
浅析歌剧《原野》中金子的艺术形象

001[摘 要] 我国歌剧从产生到发展至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其选材来看,绝大部分取材于本土,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真实感人,形成了独特鲜明的艺术特点。
《原野》是第一部被搬上国外舞台的中国歌剧,四幕歌剧《原野》由万方根据曹禺先生的同名话剧改编,由金湘作曲,是民族歌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关 键 词] 《原野》;金子;艺术形象浅析歌剧《原野》中金子的艺术形象唐 念曹禺先生在《原野》中是这样描写金子的:“金子,二十五六岁上下,身材匀称,体格健美,长得俊俏,乌黑油亮的头发梳成圆形的发髻,黑里透红的脸蛋,浑身散发着女儿独有的香气,厚厚的嘴唇,透露出迷人的性感,明亮的眼睛蓄满了魅力,眉宇间不乏坦荡与机敏,声音清润,言谈举止自信、爽利,她爱艳丽的服饰,爱戴金银首饰,生来就有一种爱美和自我欣赏的习惯。
”这一段非常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金子的形象,由此可见,金子是一个非常美丽动人,且充满野性的农村少妇。
“走起路来,自带一种风流,她的声音很低,甚至有些哑,然而十分入耳、诱惑。
”金子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敢爱敢恨,非常有主见,她厌恶软弱无能的丈夫,敢于反抗婆婆的压迫,由着自己的性子爱着、活着。
她勇敢地追求爱情,不顾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对黑暗社会、恶毒的婆婆、窝囊的丈夫发起反抗,面对绝境没有丝毫的抱怨,对仇虎坚贞的爱情,对大星的怜悯,不伤害无辜的善良,形成了她泼辣、聪明、坚贞、野性、善良的多重性格。
一、从唱段中分析金子的人物形象(一)渴望自由的金子通过《哦,天又黑了》这个唱段可以了解到,女主人公的情绪跌宕起伏,时而失落,时而因幻想而变得欢乐,时而又回归到现实的生活中来。
笔者将其分成两部分进行表述。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惧怕天黑,内心寂寞,像行尸走肉般活着,对生活及自己的丈夫怀着非常绝望的心情,用倾诉的办法来表达人物情绪;第二部分是金子幻想自己变成自由的小鸟的喜悦情绪,这部分内容是金子坚信自己不管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她也要坚强,因为她坚信自己一定能过上开心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歌剧《原野》中焦母的角色塑造与演唱
内容提要原野,这部歌剧被誉为是中国歌剧发展史上第三次高潮的代表作,是一部难度很高的作品。
在歌剧中,焦母这个女性角色,因其性格的复杂多面性,所以在角色塑造和演唱上有一定的难度。
要想正确把握她的风格,首先要了解这部歌剧所反映的更深层次的思想以及它的创作背景,然后再结合全剧分析焦母的人物形象,挑出最能反映她性格特点的典型唱段来进行演唱分析。
关键词歌剧原野焦母角色塑造演唱
《原野》被称为“中国歌剧史上第一部伟大的爱情悲剧”,是我国近现代歌剧宝库里一串璀璨的明珠,其风格类型在歌剧领域可以说独树一帜。
1987年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
《原野》的上演震惊了西方人,被誉为“来自中国的普契尼的回声”,成为第一部轰动西方舞台的中国歌剧。
《原野》这部歌剧是一部非常难演译的作品,不管是从它的文学性,还是从它的演唱风格上,都是对歌剧演员的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作曲方面,金湘先生从东、西方各种作曲技法中选取该歌剧所需要的各种手法为我所用,总的来说偏西方化,但表现的内容又是民族性的,所以这是这部歌剧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
难点。
一、歌剧《原野》的概况
歌剧《原野》的创作背景和剧情简介
剧作家万方独具慧限地从父亲――戏剧大师曹禺的著
作中挑出了《原野》改编成歌剧,原作有较好的文学背景,经过谙熟歌剧艺术特片的万方呕心沥血的重新创作,使歌剧《原野》剧本散发着耀眼的光辉。
该剧以仇虎越狱回家报仇,以仇、焦两家两代恩仇为主线展开震撼人心的悲剧故事,剧本舍弃了一切不适台歌剧表现的旁枝蔓节,把笔墨高度集中在仇虎、金子、焦母、焦大星这四个性格反差极大、声部不同、色彩迥然的主要人物身上。
故事发生在1920年中国的北方,仇虎从监狱逃出,回来找焦阎王报仇,然而,焦阎王已死,焦母瞎了眼,仇虎的儿时好友焦阎王的儿子焦大星娶了仇虎当军的未婚妻金子为妻。
仇虎的复仇愿望受到挫折。
面对突然出现的仇虎,金子与他往日的爱情重新喷发。
焦大星在焦母的威逼下,要金子说出情人究竟是谁?并苦苦哀求金子不要离开自己、在仇虎想报仇又不愿意杀人的强烈内心冲突中,仇虎最终“父仇子报”,杀了焦大星。
焦母原想杀仇虎,却使唯一的孙子死在她自己的铁拐杖下,失去了一切。
仇虎因为杀死大星而深感内疚,在侦缉队的重围下,放弃了
与金子一起逃生的一线希望,让金子独自带着他们尚未出生的、寄托着全部希望的孩子逃走。
望着金子远去的背影,仇虎双手高举铁镣,奋力将象征着黑暗统治的桎梏甩掉,用杀人的尖刀自戕,踉跄走上土丘,仰天倒在荒凉的原野上。
二、焦母的人物塑造及其演唱处理
1焦母的人物形象塑造
焦母可以说是剧中唯一的一个反派角色。
焦母是个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的代言人,自己同样也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她对金子的恨,源于对自己儿子大星的爱。
然而对大星的受,却又是以一种扭曲的、变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她的命运注定只能是悲剧。
所以,她与金子是两个性格相反的人,一个是充满生命力的,一个是充满晦涩的。
要塑造好焦母这个人物形象是不容易的,必须深刻理解体会她的性格,从外型和心理上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揣摩,焦母是一位嶙峋的老女人,一副峻峭严厉的轮廓,张大眼睛里面空空不是眸子,眼前似乎罩上一层白纱,直瞪瞪地望着前面,使人猜不适那一对失了眸子的眼里藏匿着什么神秘,敏锐的耳朵四方八面地谛听着,右手杵着拐仗在身前左右探索着,左手习惯地伸向前面准备推开眼前的障碍。
只有抓住她的性格和人物的特征才能更好的把人物形象塑造出来。
2焦母典型唱段的演唱处理
《黑色摇篮曲》是焦母在哄她的孙子小黑子入睡时演唱的一首摇篮曲。
焦母是个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的代言人,自己同样也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
因此,她的命运是悲剧性的。
而这首《黑色摇篮曲》就是体现焦母的独特音乐风格的代表作。
焦母的音乐是以一种无调性、晦涩的风格出现的,所以作曲家金湘先生给焦母这一角色定位成“女中音”来体现她的生格特征,我们平时所听过的摇篮曲,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是有一种很温和、慈祥的音乐风格,而这种《黑色摇篮曲》虽然唱的是摇篮曲,却用的是a小调写成,整首咏叹调有非常多的变化音,使得该咏叹调音乐风格阴森、怪异、漂浮不定。
在惊怒、神经质般的音乐中,唱着这首并不优美、让人心神不安的摇篮曲,音乐语言完全符合焦母的性格和形象,尤其是些三连音半音的下行更是让人毛骨悚然,这也是演唱中的一个难点。
开始的“哦”,音乐上就有许多变化音和滑音构成,演唱上声音要有所控制。
随着音高的变化,要保持声音的上下一致,声音要松驰有度,不挤不压,喉咙打开、放松,在深深的气息的支持下,将声音推出,圆润、丰满、浑厚在松弛的同时保持声音的空间流动感,这一句相对全曲来说,还是
有稍微的抒情的美感。
接下去,焦母就以吓唬的口吻唱到“哦,狼来了,哦,虎来了,哦,”这一句半音阶加上滑音的进行
更加渲染了歌词的意思。
“哦睡吧快睡吧!”用了五度、六度、七度的上行跳进,对这种变化演唱者要很好地掌握。
“别哭啦,我的小黑子,小黑子,小黑子别哭啦、”这一句的演唱
要把焦母对小黑子的爱表达出来。
小黑子是焦母的希望,是她生命中的一切。
”你那死去的妈在天国保佑你。
”从这句歌词中也可以看出焦母对金子的排斥。
这句词的旋律在四度音区内徘徊,演唱中要把这种摇曳起伏的音乐线条唱到位,接下来的音乐基本上保持了这种风格,除了要注意音准以外,要抓住旋律进行的音乐感觉,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对演唱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首咏叹调在演唱中有一定的难度,在完全掌握了旋律与节奏以后,再根据这首咏叹调所要表现的内容,根据音乐的需要,努力把焦母的心态表现出来。
声音上的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是摇篮曲,所以不能用大的音嚣,基本上以唱摇篮曲的要求来演唱。
结语
综上所述,没有离开人物的音乐性,没有离开戏剧情境的音乐性。
以人物性格的名义歌唱――这是歌剧中演唱艺术
的出发点。
只有站在人物的特定规定情境之中演唱,为执行人物特定的行动任务而演唱,才可能唱出人物性格应有的思想与感情,也就是角色在演唱。
凡是离开特定人物的情境、思想性格、感情和情绪的演唱,都是徒劳的。
因此,只有为塑造人物的个性与形象而演唱,才具有生命力,才会放射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