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着丝粒(centromere)

是染色体上染色很淡的缢缩区,由一条染色体所复制的两个染色单体在此部位相联系。含有大量的异染色质和高度重复的DNA序列。

包括3种不同的结构域:

1. 着丝点结构域(kinetochore domain):纺锤丝附着的位点;

2.中央结构域(central domain):这是着丝粒区的主体,由富含高度重复序列的DNA构成;

3. 配对结构域(pairing domain):这是复制以后的姊妹染色单体相互连接的位点。

着丝粒的这三种结构域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它们并不独立发挥作用。正是3种结构域的整合功能,才能确保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有序分离。

发芽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着丝粒由125bp左右的特异DNA序列构成,其它模式生物包括裂解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以及人类,它们的着丝粒均由高度重复的DNA序列构成、但序列均不同。

染色体着丝粒中与纺锤丝相连接的实际位置,微管蛋白的聚合中心,由蛋白质所组成。

与着丝粒的关系:着丝粒是动粒的附着位置,动粒是着丝粒是否活跃的关键。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着丝点,位于着丝粒的两侧,各指向一极。

?功能:姊妹染色单体的结合点

?着丝点的组装点

?纺锤丝的附着点

?着丝粒的功能高度保守

在染色体配对及维系生物体遗传信

息稳定传递中起作重要作用。

组成(DNA-蛋白质复合体):着丝粒DNA:不同的生物中具有特异性,着丝粒蛋白:在真核生物中是保守的。

水稻着丝粒DNA的组成:CentO:155-bp重复序列,CRR:着丝粒特异的逆转座子。

在活性着丝粒中,着丝粒特异组蛋白H3(CENH3)取代了核小体组蛋白八聚体中的组蛋白H3, 形成含CENH3的核小体。因此,CENH3是真核生物内着丝粒的根本特征, 是功能着丝粒的共同基础, 可作为功能着丝粒染色质的识别标记。

→着丝粒分裂:正常分裂(纵向分裂),横分裂或错分裂(misdivision)。说明问题:着丝粒并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是一个复合结构,断裂的着丝粒具有完整功能。

分散型着丝粒又称散漫型着丝粒(holocentromere)又称多着丝粒(polycentromere)

某些生物中,染色体上着丝粒的位置不是固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而是整个染色体上都有分布,或2个或2个以上,纺锤丝可以与染色体上的许多点连接。

→特点:细胞分裂中期,与赤道板平行排列

→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平行地向两极移动

→X射线照射,染色体断裂,无论断片大小,均能有规律地走向两极

偏分离现象:基因杂合体Aa产生的A配子与a配子的分离不等于1:1

验证方式:

人类新着丝粒:

?结构不同于普通的着丝粒,通常不具有高度重复的α-卫星DNA

?可以组装成动粒并行使着丝粒的功能

?16条染色体上发现了40多个新着丝粒

端粒: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端粒DNA和蛋白质组成。其端粒DNA是富含G的高度保守的重复核苷酸序列。

组成: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的端粒DNA序列由(5‘-TTAGGG-3’)反复串联组成

?拟南芥类型的端粒DNA序列(5‘-TTTAGGG-3’)在大多数被子植物中存在,如玉米,小麦,大麦,水稻以及番茄

?洋葱及其相关物种中没有相似的端粒DNA存在,它们染色体的末端是由高度重复的卫星DNA和/或rDNA组成

结构:端粒DNA的3ˊ末端较5ˊ末端伸出12~16bp 的一段弯曲呈帽状结构,在端粒酶(一种核糖核蛋白,含有RNA分子)作用下,形成t-loop结构。

功能:染色体的自然末端

★对染色体起封口作用

★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

?端粒酶维持着端粒的长度,它在胚胎干细胞中高度表达,使得胚胎干细胞不断进行分裂却不会遭受染色体损伤。绝大多数成体细胞缺乏端粒酶,导致功能DNA的逐渐丧失。

?端粒被认为是细胞有丝分裂的“生物钟”,随着细胞分裂的不断进行,端粒逐渐缩短。当其长度减小到一定临界值时,细胞趋向衰老、死亡。

在恶性肿瘤中,端粒酶活性明显增高,以延长端粒,弥补因细胞分裂而造成的端粒缩短,从而使细胞无限增殖恶化,甚至使癌细胞永生化。

自主复制序列(autonomously replicating DNA sequence, ARS:是DNA复制的起点,酵母基因组含200-400个ARS,大多数具有一个11-14 bp,富含AT的共有序列(ARS consensus sequence, ACS)。

含有这一序列的质粒能高效转化宿主细胞,并能在细胞中独立于宿主染色体存在。

次缢痕的特点:

?在一个染色体组中,次缢痕的数目因物种而异,但至少有一个

?次缢痕通常在染色体的末端,86%的物种中次缢痕位于染色体的短臂末端

?功能:在细胞分裂末期具有形成核仁的功能,并与间期、前期的核仁密切相关。又被称为核仁组织者(nucleolus organizer regoins NORs)

组蛋白(histone):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 是一类小分子碱性蛋白质,有5种类型,即H1、H2A、H2B、H3、H4,它们富含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能够同DNA中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相互作用。染色质中的组蛋白与DNA的含量之比为:1∶1。

组蛋白的功能:

◆核小体组蛋白(nucleosomal histone),包括H2A、H2B、H3和H4, 作用是与DNA组装成核小体

◆H1不参加核小体的组建, 在构成核小体时起连接作用,并赋予染色质以极性。

核小体的结构特点

◆由200个左右碱基对的DNA和四种组蛋白结合而成;

◆其中四种组蛋白(H2A、H2B、H3、H4 )各2分子组成八聚体的小圆盘,是核小体的核心结构;

◆146个碱基对的DNA绕在小圆盘外面盘绕1 .75圈。每一分子的H1与DNA结合, 起稳定核小体结

构的作用;

◆两相邻核小体之间以连接DNA(linker DNA)相连, 长度为0~80bp不等。

染色体的包装:核小体(nucleosome)

◆螺线管(solenoid)

◆超螺线管(supersolenoid)

◆染色体(chromosome)

从核小体开始到染色体, DNA总共压缩:

压缩7倍压缩6倍压缩40倍压缩5倍

DNA →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单体

染色质:1、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细胞遗传学)

2、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 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分子遗传学)

?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在细胞周期不同的功能阶段可以相互转变的的形态结构

?染色质与染色体具有基本相同的化学组成,但包装程度不同,构象不同

?常染色质(euchromatin)的特点:

?构成染色体DNA的主体

?细胞分裂中,螺旋与解螺旋与细胞周期同步

?单一序列DNA 和中度重复序列DNA

?是孟德尔比率和各种遗传现象的基础

?常染色质状态只是基因转录的必要条件

?DNA合成期发生在S期的早、中期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结构异染色质(或组成型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

结构异染色质的分布因不同物种而异:

1、许多生物集中于着丝粒周围,如果蝇、小鼠、月见草等

2、分布在染色体的顶端,如茅膏菜、黑麦等

3、不仅存在于着丝粒周围,而且可以分布在染色臂的任何部位,成为大大小小特征鲜明的染色纽。如玉米等

特点:

?中期染色体上多定位于着丝粒区、端粒、次缢痕及染色体臂的某些节段

?除复制期外,在整个细胞周期均处于聚缩状态(永久性异染色质)

?相对简单、高度重复的DNA序列构成, 如卫星DNA(具有较高的A=T)

?不表现孟德尔比率,并不是对遗传无影响

?具有显著的遗传惰性, 不转录也不编码蛋白质

?DNA合成期发生在S期的后期,甚至在分裂期合成

兼性异染色质,又称功能性异染色质

?在某些细胞类型或一定的发育阶段, 原来的常染色质聚缩, 并丧失基因转录活性, 变为异染色质?异染色质化可能是关闭基因活性的一种途径

X染色体失活:英国遗传学家Mary Lyon在1961年首先提出了上述X染色体失活假说,即Lyon假说。

在人类和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早期,雌性胚胎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出现异固缩现象,移向核膜处,成为染色很深的异染色质小体,称为性染色质或巴氏小体。

巴氏小体能一直保持异染色质的特点,失去全部基因的活性。在白细胞中,呈鼓槌状外形,是医学上进行早期性别鉴定的重要标志。

第四节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带型

1号:最大的中着丝粒染色体,短臂远端带少,“1秃”

2号:亚中着丝粒染色体,长短臂上带较多,“2蛇”

3号:中央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上下有两条深染的宽带相对称,“3堞腰”

4号:短臂1~2条带,长臂4条带,均匀,接近中心粒的一条深。

5号:短臂1-2条带,长臂4条带,3条带集中,第4条带靠近末端

6:短臂中段有一条明显而宽阔的浅带(似“小白脸”)

7:短臂有3条深带,远侧深带着色浓(似“瓶塞”)

8:长臂有三条分界极不明显的深带,远侧带着色浓

9:长臂次缢痕不着色,呈现特有的狭长颈部区(“细脖子”)

10:长臂有三条深带,近侧带着色最深,与8号鉴别

11:长臂远侧段有一宽的深带,与近侧深带间有一宽浅带

12:长臂中段有一宽深带,与近侧深带之间有一窄的浅带

X:长短臂各有一深带,以着丝粒为中点对称,呈竹节状

13号:长臂远端有3条较深染的带

14号:长臂的近端及远端各有一条深带

15号:长臂中央有一条深染的带

16号:中央着丝粒,次缢痕着色浓,与着丝粒形成“△”浓染区

17号:亚中着丝粒,长臂远侧段有1条深带,与着丝粒之间为一明显而宽的浅带

18号:亚中着丝粒,长臂近侧和远侧各有一条明显的深带

19号:是核型中染色最浅的染色体,着丝粒及其周围为深染,其余均为浅带

20号:长臂及短臂各有一条深带,长臂较明显

21号:着丝粒区着色淡,近侧有一明显浓染而宽的深带

22号:着丝粒区着色浓,长臂有二条深带

Y:长度变化较大,无随体,有时整个长臂被染成深带。

带型又叫染色体分带:整个染色体上显带: Q带、G带、R带,染色体上局部显带: C带、N带、F带、T带、cd带。

G带特点:

整个染色体上均有分布

◆显示带纹多而细

◆染色持久

◆深染带纹为A=T多的异染色质区

原位杂交技术显带: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就是利用了核酸的碱基配对的原则,用已标记的核苷酸分子作为探针,与另外一条已经变性的DNA单链进行杂交的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

?染色体显带技术---原位杂交技术

?染色体引物原位DNA合成技术和原位PCR技术

?染色体涂色

多线染色体:1,体积巨大,染色体比其它体细胞染色体长100-200倍,体积大1000-2000倍。2,多线性,每条多线染色体由500-4000条解旋的染色体合并在一起形成。3体细胞联会,同源染色体紧密配对,并合并成一个染色体。④横带纹,染色后呈现出明暗相间的带纹。⑤膨突和环,在幼虫发育的某个阶段,多线染色体的某些带区疏松膨大,形成膨突(puff),或巴氏环(Balbiani ring)。用H3-TdR 处理细胞,发现膨突被标记,说明膨突是基因活跃转录的形态学标志。

灯刷染色体:1882年Flemming首次报道,这种染色体最早发现于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双线期。由于染色体主轴两侧有侧环,状如灯刷,故名灯刷染色体。灯刷染色体中大部分DNA 以染色粒形式存在,没有转录活性。侧环是RNA活跃转录的区域,一个侧环是一个转录单位或几个转录单位的组合,侧环的粗细与转录状态有关。

染色体的复制

DNA的复制:

复制时间:细胞分裂间期的S期

时间长短:不同物种、同一个体的不同发育时期时间有差异。

复制顺序:不同性质的DNA复制的先后顺序不同

GC含量多的部位先复制,AT含量多的部位后复制;

常染色质为早复制区,异染色质为晚复制区。

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复制方向:5’ 3’

复制是半不连续性的

DNA复制具特定的起始位点和终止位点

复制的高度准确性

核小体的复制:

?高等真核生物中S期DNA的复制实际上是核小体的复制

?DNA的合成与组蛋白的合成是同步完成的

?间期DNA的复制: S期DNA合成占总合成量的99.7%,其余0.3%在以后的偶线期和粗线期复制,这与有丝分裂不同

?偶线期、粗线期DNA的复制: 偶线期DNA(Z-DNA,zygotene DNA):其合成对染色体的配对作用、联会复合体的形成以及染色体结构的连续性都有重要作用。

测定连锁群的技术:1. 果蝇连锁群测定技术(杂交,测交。)2. 玉米的连锁群测定技术(利用三体( trisomic)来确定连锁群)

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完全连锁: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只有亲本型配子而没有重组型配子的产生现象。

?不完全连锁: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除了有亲本型配子外,还有重组型配子产生的现象。(对基因的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不仅有亲本型配子,也有少量的重组型配子;所形成的配子中,两种亲本型配子的比例大致相等,两种重组型配子的比例也大致相等。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遗传物质的交换,使生物后代个体表现为不完全连锁现象。)

交换发生的时期: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相互交换,但交换是发生在尚未进行复制的同源染色体(二线期)之间,还是完成复制以后的染色单体之间(四线期)呢?

?许多实验证明:交换发生在完成复制的染色单体之间,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粗线期。

?任何一次交换只涉及到四条染色单体中的两条。两次以上的交换可以涉及到两条、三条或四条染色单体。

交换(crossover)与交叉(chiasma)的关系:

试验证明,细胞学上在双线期观察到的交叉就是在粗线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物质交换的交换点。

?交叉与交换是一致的,它们只是染色质互换在细胞学和遗传学上的不同表现形式。

?交叉随着染色体的聚缩而向二价体的末端移动,这一过程称为交叉端化

交叉干扰(chiasma interference)与染色单体干扰:

(1)交叉干扰(染色体干扰,chromosome interference):在减数分裂中,一个二价体上一个交叉的发生对第二个或以后的其他交叉会有一定的影响。

(2)染色单体干扰(chromatid interferce):两条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参与多线交换机会的非随机性。

影响交换的因素:性别(雌性与雄性交换值相等:如豌豆,雌性交换值大于雄性:人类、许多哺乳动物,雄性交换值大于雌性:如鸽子,雄性不发生交换:如果蝇,雌性不发生交换:如家蚕),着丝粒(着丝粒对附近基因的交换值有明显的影响,使基因交换值降低原因不清楚:可能着丝粒本身特性引起的或着丝粒周围的异染色质引起的?),年龄(一般来说,年龄会降低交换值,年龄越大,交换值越小。位于着丝粒附近的基因的交换值降低最多,离着丝粒越远受影响越小。),外界环境(温度、水分、营养状况、理化因子,在适合生物生长的范围内,提高温度可以提高交换值,温度对交换值的影响也是以着丝粒区为最大)。

体细胞交换: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

姊妹染色单体区分染色法: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urdine, BrdU)在DNA的复制过程中,掺入新合成的链并占有胸腺嘧啶(thymidine, T)的位置。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规律,哺乳动物或人的细胞在BrdU的培养液中经历了两个周期后,它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的DNA双链在化学组成上有了差别。当染色体的DNA链的两条多核苷酸链都被BrdU所替换,Giemsa染色显示浅色,如果染色体的DNA链中仅有一条多核苷酸链被BrdU所替换,Giemsa染色显示深色。

非对等交换:在特殊情况下,特别是当染色体上有重复段或重复DNA序列存在时,同源染色体间可以发生错配对(displaced synapsis)或非对称配对现象,随之而来的是非对等交换而导致同源染色体的重复和缺失。

交换的机制:

?联会复合体是交叉和交换的先决条件

?没有联会复合体的细胞中看不到交叉的形成

?当然并非所有的联会复合体部位都发生交换

?假说:部分交叉型假说——交叉一面说:假说对细胞学上观察到的交叉和由遗传试验所证实的交换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最合理的解释,因而曾经得到大多数学者的支持。根据这个假说,交叉是交换的直接结果,非姊妹染色单体在发生断裂和互换以后愈合,在愈合的地方形成交叉。在任何一个交叉点上,互换只能在两条染色单体之间进行。但在任何一个区域内,均有可能发生三线或四线参加的交换。

?模板选择假说

?断裂重接假说

?遗传重组的分子机理

Holliday重组模型:1964年,Holliday提出,该模型认为:

同源染色体在联会期间,一对同源染色体各有一条单链DNA断裂,然后要发生重接

在重接的过程中,不是原来断开的染色体重新连接起来而是交换连接,并且要通过一种Holliday 中间结构的变化最后形成不同类型的重组体

在此过程中需要特殊的DNA重组蛋白:RecA 蛋白

染色体结构变异

倒位:是一个染色体上同时发生了两处断裂,其间的区段倒转180?后再重新连接起来.

倒位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它并不改变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因而对细胞和个体的发育过程影响不大,可以代代传递.

但其有许多特殊的细胞遗传行为,可以用于遗传设计和植物育种.

倒位的类别:臂内倒位,臂间倒位。

二、倒位的细胞学鉴定----粗线期染色体行为

三、倒位的遗传学效应1. 倒位杂合体产生部分败育配子

2. 能够抑制或降低倒位区段内基因间的重组、交换

?倒位段内基因之间发生的任何单交换都导致重组型配子死亡,在双交换的情况下,也只有少数重组型配子可以传递给后代,所以倒位段内的基因表现为很强的连锁或是很低的交换

?靠近断点附近的染色体配对不好,常常发生局部不联会甚至异源联会,阻碍正常交换的进行。3. “染色单体桥”的纽带效应与“桥-断裂-融合-桥”循环: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大孢子,是呈直线排列的,交换后产生的缺失—重复配子,由于“桥”的存在,总是处于中间两个大孢子的位置,而胚囊是由基部大孢子发育而成。这样,缺失—重复大孢子就被排除在有功能的大孢子之外,这种现象称作“染色单体纽带效应”。

这也是胚囊和花粉的育性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在发生臂内倒位时,会产生“染色单体纽带效应”的现象。

倒位的应用:果蝇的C l B测定法——鉴别果蝇X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

染色体易位(translocation):

是指染色体的片段转移,主要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区段转移。

1 易位与交换的区别

2 易位的易发性: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变异

3 基因连锁群的改变,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改变

4 生物进化、物种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易位的类别:单向易位,相互易位。插入易位。多对染色体易位-----复合易位多对染色体易位-----独立易位。

易位的细胞学行为:粗线期联会。交叉形成与终变期构形。简单易位杂合体,联会配对,相互易位杂合体,联会配对。

易位的遗传学行为:

?易位杂合体的配子具有半不育性

?易位杂合体自交后代的表现类似于带有一对杂合基因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

?假连锁(pseudo-linkage)现象

假连锁”现象:两对染色体上原来不连锁的基因,如果靠近易位断点,由于杂易位总是以交替分离方式产生可育配子,所以两个基因总是进入到一个配子.表现出连锁现象。

易位的应用:

雄蚕:身体较壮,食桑量少,吐丝较早,茧层率高,出丝率比雌蚕高20-30%,丝质要好

雄蚕的性染色体:ZZ型;雌蚕的性染色体:ZW型

染色体数目变异

四倍体的产生—--自然产生: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偶然的染色体加倍,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偶然的染色体加倍。

四倍体的产生—--人工产生:

?愈伤组织

?高温或低温处理授粉后的幼胚

?秋水仙素等化学药品

?加倍药剂:除莠剂、杀虫剂、化学诱变剂、生物碱、富民农、有机汞杀菌剂

?组织培养结合秋水仙素处理

?体细胞杂交

四倍体效应:

?外部形态——巨大性

?化学成分——降低

?生理功能——生长缓慢

?代谢产物——某些产物含量增加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引起二倍体自交不亲和系统的改变——变弱或完全消失

形成机制:2n配子也称为未减数配子,是可育的

2n配子发生在植物界极为普遍

2n配子的发生主要由遗传决定,但环境条件有时可能影响2n配子的出现频率。

但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环境条件可以频率地诱导2n配子形成。

前减数分裂异常:造孢细胞(孢原细胞)在进行前减数分裂时发生失调,将导致体细胞染色体数的加倍,形成4n的花粉母细胞。有两种失调情况。造孢细胞核内有丝分裂,

共二倍性。

减数分裂异常:减数分裂核复原:指由于第一次或第二次减数分裂失败,形成具有染色体数目未曾减半的单个核的现象。方式:第一次分裂复原第二次分裂复原第二次分裂纺锤体愈合

?胞质分裂异常:染色体分离后,不能正常进行胞质分裂或胞质分裂异常,也将导致产生多倍体配子

造孢细胞核内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前发生了体细胞染色体数加倍;如樱桃、草莓、小麦与黑麦的杂种

共二倍性:在减数分裂以前,造孢细胞最后一次分裂后产生的两个分离细胞发生融合

第一次分裂复原:概念: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失败形成复原核,而第二次分裂正常并由此形成未减数配子,称为第一次分裂复原(first division restitution FDR)

特点:前期I染色体很少或根本不配对,中期I不形成赤道板,后期I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而由核膜把所有的染色体包围起来形成复原核,复原核再分裂成二分体,二分体发育成未减数配子,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是具有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各一个染色单体

第二次分裂复原:概念:在减数分裂II不能进行正常的核分裂,则称为第二次分裂复原(second division restitution SDR)

特点: 若减数分裂I正常而接着发生SDR,亦形成未减数配子,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是拥有其中一个同源染色体的两个姊妹染色体,如果在SDR之前已发生了FDR,会产生4n配子。

第二次分裂纺锤体愈合:减数分裂II时,细胞中两个中期核板的纺锤体愈合成一个纺锤体,结果产生二倍体的二分体。在植物中比较普遍

四倍体的花粉育性与结实性:同源四倍体的共同特征——花粉育性与结实性降低

不育性产生的两种解释:染色体的不平衡造成的,基因平衡的改变是主要

单体(2n-1)的起源: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现象

?物理、化学因素诱发

?遗传控制的染色体不联会或联会消失,在减数分离时单价体出现,后期无规律分配

?缺体产生n-1配子

?单倍体产生单体(重要来源)

单体转移:有些小麦单体能够诱发其他染色体的部分不联会,从而引起别的染色体丢失。如果由这种部分不联会个体产生的n-1配子卵中包含有原来的单体染色体,丢掉的是其他染色体,这个卵子与带有n条染色体的正常精子结合产生的单体将与当初的单体不同,这种现象叫做单体转移。

?小麦的5B效应:5B染色体的存在与否,对于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有重要作用的现象

?Ph基因:位于5B染色体的长臂上,控制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基因,显性纯合状态时,促进同源染色体配对(严格),隐性纯合或缺体5B,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出现三价体或多价体。

单体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1)单体分析——利用单体测定基因的所在染色体(2)部分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的鉴别

染色体代换(chromosome substitution):以某品种或近缘种的某条染色体来取代另一个栽培品种一条相应的同源染色体或部分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添加(chromosome addition):在不改变原有栽培种染色体组结构的情况下,仅仅添加个别近缘种(野生种)的染色体,输入某些野生种的优良性状。在此基础上,还以诱发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向栽培品种转移部分有用的外源基因或染色体。

三体传递率低的原因:

?单价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滞后,消失

?n+1配子体或孢子相对较低的生活力

?2n+1合子和胚胎发育的不正常

?种子较低的发芽力和较弱的幼苗

三体(2n+1)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1) 利用三体测定基因的所在染色体(2) 利用三体配制大麦一代杂

染色体数目的进化:①基本染色体组的增加②个别染色体的增加

1、染色体结构改变的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因

外界因子:射线、化学试剂、温度剧变

内在因素:代谢失调、衰老及种间杂交等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遗传学效应:(1)影响到基因的排列顺序和相互关系,导致一级结构的改变,产生新的三维结构,影响到基因的表达。

(2)形成新种(2个果蝇物种melanogaster和Simulans,二者形态相似,自然状况下可以杂交,但后代不育,二者染色体结构有区别:有1个大的倒位,5个短的倒位和14个小节的差异)。

染色体功能的进化:主要体现在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分化。

基因和基因组的进化:1.基因的进化

(1)基因结构的进化——内含子的起源与进化

(2)基因功能的进化——功能的分化与多功能

(3)新基因的起源

2.基因组的进化

(1)基因组进化的总趋势

(2)基因组结构的进化

基因结构的进化:(1)内含子的起源:内含子(intron):在原初转录物中,通过RNA拼接反应而被去除的RNA序列,或基因中与这种序列对应的DNA序列。①后起源说认为内含子作为间隔序列,插入到连续编码的基因序列中形成的。内含子是在真核生物出现后才产生的。②先起源说内含子在最早的DNA基因组出现时就已经演化出来了,早期的内含子具有自我催化,自我复制能力,是原始基因和基因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代原核内含子是一类进化遗迹;

(2)内含子的进化:内含子进化的总变化趋势是大基因组含有较多内含子,小基因组含有较少的内含子.

基因功能的进化:基因可以通过基因突变、重叠基因(指在同一条DNA片段上,由不同的可读框所构成的所有互相重叠的基因)、选择性剪接(指从一个基因转录出来的RAN前体,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形成不同的成熟mRNA,产生不同的蛋白质)、基因共享(指基因及其产物在进化中无变化,但却在保持原有功能的情况下又被用于生命体系的其他方面,也即获得了多种功能)来实现功能的进化。新基因的起源:基因重复(指部分或整个基因序列在基因组中的倍增,前者是基因内部重复即一个基因的部分区域,在基因内发生了倍增,常常造成基因延长,后者则是完全基因重复),基因延长(指由同一个等位基因的不等交换造成基因内部重复产生新基因的一种方式,基因延长造成的基因内部重复可能会使其产物产生新的活性位点或增加其产物的稳定性,从而获得新的基因功能或基因功能增强. ),外显子改组(基因杂合指由2个或2个以上不同基因的一部分相互连接而形成新基因的一种途径)

基因组进化的总趋势:(1)核酸含量的变化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其基因组大小和DNA含量是随着生物进化复杂程度的增加而稳步上升的,这是因为较复杂的生物需要更多的基因数目和基因产物。但DNA含量大小并不能完全说明生物进化的程度和遗传复杂性的高低,这种现象称为C值悖理(C value paradox)。

2)DNA质的变化(核酸序列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核苷酸的替换、插入或缺失造成。

一种核酸分子或其上某一区域所受的功能制约越少,其核苷酸的替换率就越高。

基因组结构的进化:(1)基因组扩增:包括基因组的整体扩增和区域扩增,基因组的整体扩增主要指整个染色体组或整条染色体的倍增,区域扩增是指基因组中某些区域的重复。(2)基因家族的进化:在基因组进化中,一个基因通过基因重复产生了两个或更多的拷贝,这些基因即构成一个基因家族。

基因家族进化的方式——致同进化

一个基因家族的成员通过遗传上的相互作用,使得所有成员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进化。机制:不等交换、基因转换在染色单体间交换时,杂种DNA间的异常碱基对校正时,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从而出现基因不规则现象,称基因转换。在家族基因的致同进化中,基因转换比不等交换更具有优越性

(3)假基因的进化:指基因组中与某一功能基因的序列高度同源,但没有功能的DNA片段。

②假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重复,已存在的假基因重复,产生更多的假基因,

反转录转座。染色体片段由一个位置转至另一位置的现象称为转座转座: 细菌、真菌、动物和植物基因组中。反转录转座: 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多。

转作效应:导致基因组扩增。使基因组的突变率增高,

。促进基因重排, 造成基因的倒位,易位,重复,缺失,同源转座元件的重组可导致基因的缺失或易位. (5)基因的水平转移:遗传物质在不同指物种基因组之间的转移,为水平转移。

机制:物种间具有可以相互转运遗传物质的载体,另外还要具有把外源基因插入整合到基因组中的分子机制。如反转录病毒和细菌质粒等.

效应:为基因组的进化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使新基因有可能迅速地在各类不同物种中实现扩散.。非放射性原位杂交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

1、直接法:标记物如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绿),氨甲基香豆素醋酸酯(AMCA:蓝),罗达明衍生物(TRITC:红)等等。

2、间接法:标记物是生物素(biotin)/地高辛(digoxigenin)

(1)酶促反应检测系统(2)荧光检测系统

探针标记方法的发展1、缺口平移法标记探针2、引物标记法标记探针

?缺口平移法适合于标记较长的DNA片段(>1Kb),因为它会形成100-500bp的标记DNA片段。?随机引物标记法适合于标记较短的DNA片段(100bp-500bp),因为它所形成的标记DNA片段仍保持原长。

?另外,标记方法还有PCR标记法、末端标记法等等。

四、不同DNA片段作为探针的发展

1、重复DNA序列作为探针

2、单拷贝和低拷贝的DNA序列作探针

3、利用基因组DNA作为探针

重复DNA序列,多拷贝基因家族作为探针与染色体原位杂交,容易产生高的分辨率,因为这些DNA 是多拷贝序列在染色体可达几个Mb。

单拷贝和低拷贝的DNA序列作探针:含有某个基因的DNA克隆、RFLP或RAPD标记等等。

上述标记的特点:

(1) 需要用多层抗体结合来放大杂交信号;

(2) 杂交信号很弱时,难以与背景信号的区分;

(3) 能够显示杂交信号的细胞比例很低。

目前发展出以单拷贝DNA序列筛选BAC库或YAC库,取阳性反应的克隆作为原位杂交的探针,已可将2Kb左右的探针定位于染色体上。

用基因组DNA作为探针

利用各基因组DNA同源性程度的差异,在原位杂交中只标记某一基因组或某个物种的基因组DNA,同时混合适量的另一物种的未标记DNA,在杂交中,标记的基因组DNA首先与和它完全同源的DNA杂交。

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一、重复序列或多基因家族的定位:45SrDNA、5SrDNA、端粒序列、着丝点

序列等等。多位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和异染色质区域,重复数百次至数千次。特点:信号强。应用:(a)标记染色体识别(b)染色体数目异常检(c)间期细胞遗传学研究和临床诊断

二、单拷贝DNA序列的定位:种类:YAC,BAC,Cosmid,Plasmid,cDNA片段。应用:(1)定位DNA片段及嵌合体克隆验证;(2)确定染色体微小缺失与重复;(3)染色体断裂点分析(4)间期细胞染色体数目异(5)构建物理图谱

三、基因组DNA原位杂交(GISH)的应用:推测异源多倍体中染色体组的组成与起源,鉴定基因

组间易位的片段与易位点,附加系材料中外源染色体的鉴定,识别杂种细胞中亲本染色体

四、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异常的检测

FISH技术的发展

染色体“原位抑制”杂交(chromosome in situ suppression, CISS):克服散在的重复序列造成的杂交背景,提高信号的特异性,在探针中加入过量的未标记的竞争性DNA(competitor DNA),如human Cot-1 DNA,进行杂交前的预复性。探针中的重复序列与加入的竞争物中的大量重复序列优先复性,而特异性的单拷贝序列因竞争物中同源序列拷贝数少,绝大部分仍保持单链状态。

多色FISH(muti-color FISH)

两种以上不同的非同位素标记,不同的荧光检测系统,通过不同的滤光片组合或极少数几种非同位素标记探针后,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显示多种颜色。

采取结合或比率标记的方法进行标记探针。

在一套特殊的滤光片和计算机软件系统辅助下,可制作24条染色体的彩色核型。

应用:(a)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及断裂点分析——多色FISH或M-FISH

(b)标记染色体识别——多色FISH或M-FISH

(c)不同种属间基因组同源性比较——多色FISH

(d)多个DNA片段同时定位——多色FISH

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in situ hybridization,CGH)

探针位整个基因组DNA,而不是一个点或一个区域,主要用于确定未知区域的DNA扩增或缺失。特别是回避了实体肿瘤染色体制备的难题,是其它FISH方法难以替代的。但操作难度较大。

应用:(a)肿瘤遗传学研究——发现新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相关种属间和同一种属内不同个体之间基因组差异;

(c)染色体不平衡片段识别和染色体重排研究。

染色质fiber FISH

染色质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后,做FISH。信号由中期或间期的点状,形成线状排列。可提高定位的分辨率。

应用:

(a)估计cosmid和YAC或BAC克隆重叠群的重叠程度,以及gap的有无和大小;

(b)确定DNA微小缺失与重复;

(c)染色质结构研究。

PRINS(引物原位杂交)技术:PRINS先由非标记的寡聚核苷酸引物或变性DNA片段与固定在细胞内的靶DNA互补序列复性,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当引物延伸时,带有标记的脱氧核苷酸(FITC-11-dUTP)和dATP,dCTP,dGTP的延伸,新合成的DNA上就带有FITC,可用荧光显微镜检测,阳性结果呈黄绿色。

PNA-FISH技术: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PNA)(Nielsen et al., 1991),其是DNA的一种类似物,与核酸最主要的区别DNA的糖-磷酸骨架被N-(2-氨基乙基)甘氨酸骨架所代替,也就是酰胺键(假肽键)取代了磷酸二酯键,在肽键骨架上连有相应碱基,其结构介于多肽和DNA之间。

? 由于PNA 上含有碱基,能够与DNA 和RNA 特异性地结合,可以制备PNA 探针,用来代替DNA

探针进行FISH 研究;

? 与DNA 探针相比, PNA 探针具有较高的Tm (melting temperature) ,通常能够保证杂交体系的稳

定性,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同时能在低盐浓度下进行杂交;

? 由于其非肽和非核酸的结构特点,PNA 不会被DNA 酶、RNA 酶、蛋白酶、肽酶所降解;

? 不易受pH 值,温度的影响。并且PNA 探针在进行原位杂交时可以结合到染色体内部结构中去,

而不象DNA 探针只结合在染色体的表面。

? “CO -FISH”技术 :CO-FISH (Chromosome Orientation-FISH)技术是由Goodwin 和 Meyne 于

1993年建立的,用于判断染色体上特异DNA 序列的排列方向

? CO-FISH 可用于区别染色体端粒发生融合的种类以及检测姐妹染色单体末端端粒的交换

在以端粒DNA 作为探针进行FISH 或PRINS 分析时,在每条染色体末端由上染色单体的存在,应该有四个杂交信号。而利用CO-FISH 技术分析时,由于它针对是DNA 的一条特异链,所以只会有两个杂交信号,一个染色单体上一个杂交信号

(1)偏分离现象的发 杂交实验(理论预测)

G r / g R ×g r / g r

G r / g r

g R / g r

G R / g r

g r / g r 亲组合1:1绿株,无色糊粉层金黄色,有色糊粉层绿株,有色糊粉层金黄色,无色糊粉层重组合1:1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DD×Dd 或DD×dd

(完整版)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知识点归纳 名词: 1、过度繁殖:任何一种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很强,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表现为过度繁殖。 2、自然选择:达尔文把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 3、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个体间彼此交配,通过繁殖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4、基因库:种群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其中每个个体所含的基因只是基因库的一部分。 5、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整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6、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互相交配,并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7、隔离: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包括: a、地理隔离:由于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不能相遇而不能交配。(如: 东北虎和华南虎) b、生殖隔离: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语句: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四方面: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也有四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改变基因频率;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4、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生物进化其实就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 5、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称为突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生物个体间出现可遗传的差异。 6、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种群的繁殖使有利变异基因不断积累,不利变异基因逐代淘汰,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因此,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实例——桦尺蠖在工业区体色变黑:a、从宏观上看:19世纪中期桦尺蠖的浅色性状与环境色彩相似,属于保护色,较能适应环境而大量生存;黑色性状与环境色彩差异很大,不能适应环境,易被捕食者捕食,因此,突变产生后,后代的个体数受到限制。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由于地衣死亡,桦尺蠖栖息的树干裸露并被烟熏黑,使得黑色性状与环境色彩相似而大量生存,浅色性状与环境色彩差异很大,易被捕食者捕食而大量被淘汰。表现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整理人:陆保宗)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一、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相关概念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如:DD×DD Dd×Dd等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如:Dd×dd 三、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DD×Dd 或DD×dd 四、分离定律其实质 ..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第2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 1、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______性状。[相对] 2、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_______。[性状分离] 3、F1(杂合子)与_________进行的杂交,叫测交。[隐性纯合子] 4、在____对_____染色体的______位置上的,控制______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一对等位基因通常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表示,如D与____可看作一对等位基因。[一//同源//同一//相对//d] 5、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定律。[基因的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试验现象 P:DD高茎×dd矮茎 ↓ F1:Dd 高茎(显性性状)F1配子: ___D、d ↓ F2:高茎∶矮茎(性状分离现象)F2的基因型: 3∶1(性状分离比)DD∶Dd∶dd = __1:2:1 测交 Dd高茎×__dd 矮茎 ↓ ____Dd dd (基因型) __高茎矮茎(表现型) __1 :1__(分离比)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试验现象: P:黄色圆粒YYRR X 绿色皱粒yyrr ↓ F1:黄色圆粒(YyRr)F1配子: YR Yr yR yr ↓ 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9∶ 3 : 3 :1(分离比) 测交: 黄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_(yyrr) ↓ YyRr:yyRr:Yyrr:yyrr(基因型) 黄圆:绿圆:黄皱:绿皱(表现型)

1 : 1 : 1 :1(分离比) 6、生物的表现型是_______和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环境] 7、减数分裂进行_____生殖的生物,在产生___________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______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____次,而细胞分裂___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_____。[有性//成熟生殖细胞//减半//一//两//一半] 8、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____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产生____个卵细胞。[4//1] 9、一对同源染色体的____和_____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___方,一条来自____方。[形状//大小//父//母] 10、一个四分体包含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条染色单体,_____个DNA分子。[1//4//4] 11、_____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______。[减数//联会]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记忆点: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

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生物的起源与进化 基础知识巩固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 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条件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7.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8.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的。 9.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10.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11.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但是从大分子有机物到原始生命的过渡还没有被实验验证)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证据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5)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系试卷 一、填空题( 每空0.5 分,共10 分) 3 、一般说来,层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力条件①__________ ,多属②__________ 的产物;柱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条件③__________ ,多为④__________ 的产物。①较弱,②潮间带上部,③较强,④潮间带下部至潮下带上部。 6 、Young et al.(1972) 以潮汐作用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 ③__ 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局限潮下带,④开阔潮下带。 7 、第一部系统论述我国各地质时代的沉积岩层的古地理轮廓的专著是①__________ 编著的② __________ 。①刘鸿允,②《中国古地理图》。 1 、相标志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可归纳为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和③ __________ 三类。①岩性标志,②古生物标志,③地球化学标志。 6 、Laporate(1969) 以潮汐作用划分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潮下带上部,④潮下带下部。 7 、米德尔顿和汉普顿按支撑机理把沉积物重力流划分为四种类型,即①__________ 、②______ ____ 、③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①碎屑流,②颗粒流,③液化沉积物流,④浊流。 5、按照地貌特点、水动力状况和沉积物特征,可将砂质高能滨岸相划分为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四个亚相。①海岸沙丘、②后滨、③前滨、④近滨。 6、欧文(Irwin,1965)根据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将陆表海碳酸盐沉积作用环境划分出了三个能量带,即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①远离海岸的X带(低能带)、②稍近海岸的Y带(高能带)、③靠近海岸的Z带(低能带)。 三、比较下列每对术语的异同点( 每小题 4 分,共32 分) 4 、泥岩与页岩——均为粘土岩,前者无页理,后者有页理。 5 、沉积相与岩相——岩相与沉积相是从属关系。沉积相是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而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 6 、河控三角洲与浪控三角洲——为不同作用所控制形成的三角洲。河控三角洲是以河流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高建设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足状或朵状。浪控三角洲是以波浪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破坏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嘴状。 7 、内波与内潮汐——内潮汐是内波的一种特殊类型。内波是指存在于两个不同密度的水层界面上或具有密度梯度的水体之内的水下波(LaFond,1966 ),内波的振幅、周期、传播速度、深度的变化范围都很大。其中周期与半日潮或日潮相同的内波叫做内潮汐。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第一节 1.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 2.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去雄。 3.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4.孟德尔把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其中决定显现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测交是让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7.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第一章第二节 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这表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绿色和皱粒是隐性性状。 2.孟德尔让黄色圆粒的F1自交,在产生的F2中发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 3.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RR和yyrr,它们产生的F1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 ,表现为黄色圆粒。 4.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 ,数量比例是:1:1:1:1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16 种,遗传因子的结合形式有9 种: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性状表现有4 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分比是9:3:3:1 。 5.让子一代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进行杂交,无论是F1作母本,还是作父本,后代表现型有4 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比例是9:3:3:1 ,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 种: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 6.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做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 7.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名叫做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地史学复习重点汇总+中国地质大学.doc

沉积环境: 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 沉积相——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沉积作用)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即沉积记录成因的物质表现。生物相岩相 相变——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 相分析——综合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推断其成因(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瓦尔特相(定)律亦称相对比原理 :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相互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即在垂向上整合叠置的相是在侧向上相邻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The past history of our globe must be explained by what can be seen to be happening now” (James Hutton). It was named Uniformitarianism by Charles Lyell (1830; Hutton, 1795) Sed. Facies indicators——the physic, chemic and biologic characteristics which indicat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processes and conditions. 。。。。。。 地层:各种层状岩石的统称.包括所有的沉积岩,部分火成岩和变质岩. 地层学:研究层状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时空分布规律(狭义)和形成环境条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地质学分支学科.她的核心目标就是建立地球科学的时间坐标。 地层叠覆律: 原始地层自下而上是从老到新的(上新下老) 原始水平律: 地层沉积时是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地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面的(水平摆放). 原始侧向连续律: 地层在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是连续的,或者延伸到一定的距离逐渐尖灭(侧向连续)。 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 一.前人的观点: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 二.孟德尔:19世纪中期,奥地利人,遗传学之父。 三.自交与杂交: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也叫自交;杂交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两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异花传粉,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 四.选用豌豆做遗传试验的原因: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也就是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五.孟德尔的实验:先除去未成熟化的全部雄蕊,这叫做去雄,然后套上纸袋,待雄蕊成熟时,采取另一植株的花粉,散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他发现,无论用高茎豌豆做母本(正交),还是做父本(反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总是高茎。之后他用子一代自交,结果在第二代植株中,不仅有高茎,还有矮茎的。孟德尔没有停留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上,而是对子二代中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数量统计,结果发现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1。孟德尔又用杂种子一代高茎豌豆与隐形纯合子矮茎豌豆杂交,后代中性状分离比接近1:1。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它的假说。 六.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七.显隐性状:孟德尔把子一代显示出来的形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形状叫做隐形性状。 八.性状分离: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九.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每个因子决定着一种特定的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十.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P : × F 1 × 配子 配子 F 1 F 2 十一.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 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DD dd D d Dd Dd Dd D D d d Dd Dd DD dd

岩石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火成岩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类似矿物的物质(如有机质、玻璃、非晶质)和生物遗骸等构成的固态集合体。 岩石的成因分类:按岩石的形成作用过程划分为:岩浆岩:是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继而冷却固结的产物。沉积岩:是由地表风化产物、火山碎屑物等,在外力作用下搬运、沉积、固结而成的。变质岩:是由先已存在的岩石(岩浆岩及沉积岩)在温度、压力及应力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适应新的环境而形成的岩石。 三大岩类之间的循环转换关系:已经存在的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抬升到地表以后,经风化剥蚀、机械破碎、搬运、沉积等作用可以形成沉积岩;已经存在的沉积岩、火成岩或变质岩,因温压条件的变化或流体的作用等可形成变质岩;温压条件的进一步变化,可使原来的沉积岩。变质岩或火成岩发生熔融形成岩浆,岩浆在固结形成新的火成岩。 岩石学:是专门研究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产出的岩石的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岩浆:是天然形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部,含有部分挥发分和固态物质、粘稠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高温熔融体。自然界中硅酸盐岩浆占绝大多数,极少量是金属硫化物岩浆和金属氧化物岩浆(矿浆)及碳酸岩浆。 岩浆的主要化学成分: (1) 常量元素: O、Si、Al、Fe、Mg、Ca、Na、K、Mn、Ti、P、H、C等,其中O最多。在岩浆结晶过程中这些元素相互结合,组成各种矿物。通常以氧化物形式来表示:如SiO2 、Al2O3 、Fe2O3 、 FeO 、MgO、CaO、Na2O、K2O、MnO、TiO2、P2O5、H2O、CO2 等。但实际上在岩浆中这些元素并非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而多是呈离子、原子或离子团的形式存在,如: Mg2+、 Na +、[SiO4]4-。 另外还有挥发份:CO2、SO2、CO、N2、H2 NH3、NH4、HCl、HF、KCl、NaCl等等。硅酸盐岩浆化学成分以SiO2含量最多,根据SiO2含量将硅酸盐岩浆分成4种类型:1) 酸性岩浆SiO2 > 63%(wt%) 2) 中性岩浆SiO2 52~63%(wt%) 3) 基性岩浆SiO2 45~52%(wt%)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闭花传粉植物;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2)成熟后籽粒留在豆荚内,便于观察和计数。; (3)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举例: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用d表示。 (2)纯合子:相同基因(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是纯合子不含等位基因,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不同基因(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含等位基因,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如:DD×dd、Dd×dd、DD×Dd等。 自交:如:DD×DD、Dd×Dd等,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常用测交方法最省时间。自交方法较省力,但时间长。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例:奶牛毛色黑白斑对红白斑是显性,要鉴定一头黑白斑公牛是否为纯合子,最快速的实验方案是: A.与纯种黑白斑母牛交配 B.与杂种黑白斑母牛交配 C.与纯种红白斑母牛测交 D.研究其双亲的表现型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DD×Dd 或DD×dd 第2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基本概念 1.概念整理: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一般用 x 表示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雌雄同花的植株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一般用表示。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的总称。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一般用英文字母的大写和小写表示,如D、d。 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子:是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2.例题: (1)判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x )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x )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x )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x ) 只要存在等位基因,一定是杂合子。(√) 等位基因必定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必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x ) (2)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 A.人的长发和白发 B.花生的厚壳和薄壳 C.狗的长毛和卷毛 D.豌豆的红花和黄粒 (3)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C ) A. aa B. Bd C. Ff D. YY 二、基因的分离定律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种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遗传给后代。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是由于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时,导致等位基因的分离。 例: (1)在二倍体的生物中,下列的基因组合中不是配子的是( B ) A.YR B. Dd C.Br D.Bt (2)鼠的毛皮黑色(M)对褐色(m)为显性,在两只杂合黑鼠的后代中,纯种黑鼠占整个黑鼠中的比例是(B ) A.1/2 B.1/3 C.1/4 D.全部

沉积岩与沉积相考试题

沉积岩与沉积相 请注意: 1、本考试科目提供一套试题参考答案,进入本门课程点在线考试,随机抽题,如果考试题不是其中试题,千万别点最下面的“完成考试”按钮,立即关闭窗口,重新进入抽题,直到抽到所给这套题为止 2、在线考试只有一次机会,成绩为最终考试成绩,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没给答案的可自行发挥,别空题,做完后一定点完成考试显示“答卷结果保存成功”表示提交成功,否则考试结果将无分值

1.成岩作用 广义的成岩作用是指从沉积物到沉积岩,以及在沉积岩形成以后再到它遭受风化作用或变质作用即到其被破坏或发生质的变化以前,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或作用,是沉积岩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阶段。 2.沉积相 沉积环境和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综合)。 3.河流的“二元结构” 河流沉积的下段是由河床亚相的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组成,是由于河道迁移而引起的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的底层沉积。上段由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组成,属泛滥平原沉积,主要是大量细粒悬浮物质在洪泛期垂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剖面的顶层沉积。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4.在海里或江里的岩石或珊瑚虫遗骸堆积成的岩状物 5.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沙并呈悬浮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 6.如波状层理:纹层呈对称或不对称的波状,但其总的方向平行于层面。 7.又称毛细管浓缩作用或蒸发泵作用。 一般认为在潮上带,早先沉积的碳酸钙沉积物饱含孔隙水,在强烈蒸发时孔隙水沿毛细管上升,并使沉积物下部与海水沟通的孔隙不断获取海洋中正常海水的供给,就像泵汲一样。蒸发泵汲作用进行,使潮上带沉积物上部孔隙水的盐度大大提高,出现文石、高镁方解石及石膏沉淀,特别是石膏的沉淀增高了卤水中Mg/Ca比值,这些卤水就成为一种交代溶液,逐渐交代碳酸钙沉积物而形成白云岩。 8. 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

沉积岩与沉积相在线考试题目与答案

《沉积岩与沉积相》在线考试(开卷)试题—16秋 注意事项: 1、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完成该课程考核; 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3、请务必于20XX年1月6日前完成。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叠层石:主要是由蓝绿藻的生长活动所形成的亮暗基本层在垂向上有规律交替的一类构造。暗层:富藻纹层,富有机质;亮层:富碳酸盐矿物层,富碳酸盐碎屑。 2、相律: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并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出现而没有间断。 3、浪基面:又称波浪基准面、波基面或浪底,是指相当于1/2波长的水深界面。波基面以下湖水不受波浪的干扰,是静水环境。 4、陆表海::是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海底坡度(30m,多为几百米),太暗.底部水体停滞缺氧:来自周围陆棚的底流可为超盐度,较大密度,不易上流所致 5、浊积岩:是浊流沉积形成的各类沉积岩的统称。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单描述5种不同类型的沉积构造。 1.水平层理:例如:硅藻土,纹层互相平行,并且平行于层面。代表静水环境中的缓慢沉降。 2.平行层理:纹层亦呈直线状互相平行,在剥开面上可见剥离线理构造。主要产于砂岩中。一般出现在急流和能量高的环境中,常与大型交错层理共生。 3.楔状交错层理:层系界面呈平面状,厚度变化大且呈楔状。层系界面不互相平行,纹层倾角变化较大,方向变化也大,常见于海、湖浅水地带。 4.透镜状层理:潮汐层理的一种,砂质沉积以透镜状被保存在泥质中(灰岩)。泥质纹层呈波状,占主体,砂质沉积可见斜纹层。主要形成于潮汐环境中。 5.粒序层理:亦称递变层理——正粒序、逆粒序。层理底部常有一冲刷面。只有粒度的渐变而

(完整版)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遗传学教学大纲讲稿要点 第一章绪论 关键词: 遗传学 Genetics 遗传 heredity 变异 variation 一.遗传学的研究特点 1. 在生物的个体,细胞,和基因层次上研究遗传信息的结构,传递和表达。 2. 遗传信息的传递包括世代的传递和个体间的传递。 3. 通过个体杂交和人工的方式研究基因的功能。 “遗传学”定义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规律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 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结构,信息传递,表达和调控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遗传 heredity 生物性状或信息世代传递的现象。 同一物种只能繁育出同种的生物 同一家族的生物在性状上有类同现象 变异variation 生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差异现象。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存在差别。 生物的子代之间存在差别。 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生存与进化的基本因素。遗传维持了生命的延续。没有遗传就没有生命的存在,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物种。 变异使得生物物种推陈出新,层出不穷。没有变异,就没有物种的形成,没有变异,就没有物种的进化,遗传与变异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使得生物生生不息,造就了形形色色的生物界。 二. 遗传学的发展历史 1865年Mendel发现遗传学基本定律。建立了颗粒式遗传的机制。 1910年Morgan建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关系。 1944年Avery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951年Watson和Crick的DNA构型。 1961年Crick遗传密码的发现。 1975年以后的基因工程的发展。 三. 遗传学的研究分支 1. 从遗传学研究的内容划分 进化遗传学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学机制与作用的遗传学分支科学 生物进化的机制突变和选择 有害突变淘汰和保留 有利突变保留与丢失 中立突变 DNA多态性 发育遗传学研究基因的时间,空间,剂量的表达在生物发育中的作用分支遗传学。 特征:基因的对细胞周期分裂和分化的作用。 应用重点干细胞的基因作用。 转基因动物克隆动物 免疫遗传学研究基因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的遗传学分支。 重点不是研究免疫应答的过程, 而是研究基因在抗体和抗 原形成和改变中的作用。 2. 从遗传学研究的层次划分 群体遗传学研究基因频率的改变的遗传学分支。

沉积相考试重点-(2)教学提纲

沉积相考试重点-(2)

对比淡化澙湖与咸化澙湖的沉积特征。 答:淡化澙湖与咸化澙湖在沉积特征上的不同之处如下: (1)岩石类型:淡化澙湖以钙质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为主,粗碎屑岩极少见。可见方解石、铁锰结核,二氧化硅沉积矿物。当澙湖底出现还原环境时,可形成黄铁矿、菱铁矿等自生矿物,岩石呈暗色或黑色,澙湖若为碳酸盐沉积时,则以泥晶、微晶石灰岩及白云岩、含泥石灰岩为主。 咸化澙湖以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并可夹有盐渍化和石膏化的砂质粘土岩,几乎无粗碎屑岩沉积,可出现石膏,盐岩夹层。若为清水沉积时,则主要是石灰岩、白云岩,并夹石膏及盐岩层,可出现天青石、硬石膏、黄铁矿等自生矿物。 (2)沉积构造:淡化澙湖中,交错层理一般不发育,若有波浪作用,可发育缓波状层理,水平波状层理,及对称或不对称波痕。虫孔少见,偶见干裂。咸化澙湖中一般多出现水平层理及塑性变形层理,斜层理不发育,盐类沉积中可见周期性溶解作用所引起的“冲刷面”,可见盐类假晶及泥裂。 (3)生物化石:淡化澙湖中为适应淡化水体的广盐性生物如腹足类,瓣鳃类,苔藓类,藻类等数量大为增多,正常海相生物常发生畸变,如出现个体变小,壳体变薄,具特殊纹分布等反常现象,当澙湖底部有H2S存在时,则可使生物群绝迹。咸化澙湖中以广盐性生物最发育,如腹足类,瓣鳃类,介形虫等,正常盐度的生物则全部绝迹,当盐度增高至一定限度时(一般不超过5~ 5.5%),大生物即行灭绝。 简述不同类型河流的主要特征。 答:①平直河流:弯度指数小于1.5,河床坡陡水流急,多出现于一条河流的上游。

②辫状河:弯度指数小于1.5河道宽、水浅、坡陡、流急,心滩是辫状河最重要的沉积类型,心滩出现使河道频繁分叉合并,故形态呈辫状,多出现于中上游。 ③曲流河:弯度指数大于1.5,河道窄、水深、坡缓、流速小,点坝是曲流河最具特征的沉积类型。多出现于中下游。 ④网状河:由多条弯曲多变的河道联结似网状而故名。弯度指数大于1.5,冲积岛(湿地)发育,常占60~90%,为网状河最重要的地貌特征,常出现于下游。 简述湖泊环境的一般特点。 答:(1)水动力特征:主要表现为波浪和岸流作用,缺乏潮汐作用。波基面常常不超过20米。常有众多的河流注入。 (2)物理化学条件:①湖泊对大气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湖水出现温度分层现象。②湖水含盐度变化大,可由小于1%至大于25%。因有不同源区的河流注入,湖水化学成分变化大。③稳定同位素,稀有元素等与海洋差别较大,如18O/16O 13C/12C低于海相,海相碳氢化合物的 34S/32S较为稳定,湖泊中变化大。B、Li、F、Sr在淡水湖泊中较海洋中少,Sr/Ba常<1。(3)生物学特征:常发育良好的淡水生物群,如淡水的腹足类、瓣鳃类等底栖生物,介形虫、叶肢介、鱼类等浮游和游泳生物,还常发育有轮藻、蓝藻等低等植物等。 简述湖泊相沉积的一般特征。 湖泊相一般具有下列特征: ①岩石类型以粘土岩、砂岩、粉砂岩为主.砾岩少见,仅分布于滨湖地区。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但一般比河流相略高。由岸向湖心,粘土岩比例增加。粘土岩中含丰富的有机质,是良好的生油岩系。 ②沉积构造类型多样,粘土岩中多发育水平层理、块状层理,砂岩中发育交错层理、波纹交错层理,同时可见对称及不对称波痕、泥裂、雨痕及生物搅混构造。 ③生物化石丰富,常见介形虫、叶肢介、瓣腮类、腹足类动物化石及高等和低等植物化石。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复习-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2.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作基因型。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

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1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1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1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14.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XX)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15.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7.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8.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