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专业教学)

合集下载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粤教版设计教案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粤教版设计教案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粤教版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分类和设计原则;2.掌握常见平面构成形式的设计方法,如点、线、面、形等;3.学习和使用常见颜色搭配理论,了解色彩心理学和对比原则;4.能够利用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的原则、方法和技巧进行设计创作。

二、教学内容1. 平面构成理论•平面构成的概念、分类和设计原则;•常见的平面构成形式的设计方法,如点、线、面、形等。

2. 色彩构成理论•常见的颜色搭配理论,如对比色、类比色、相邻色等;•色彩心理学和对比原则的概念。

3. 创作实践•运用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原则、方法和技巧进行设计创作;•基于实际设计任务,综合应用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创作。

三、教学重点1.平面构成的概念、分类和设计原则;2.常见的平面构成形式的设计方法,如点、线、面、形等;3.色彩构成的常见原则和理论。

四、教学方法1.讲授;2.组织讨论;3.设计练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节:平面构成理论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及目标。

步骤二:讲解平面构成理论(25分钟)1.介绍平面构成的概念和分类;2.总结设计平面构成的原则;3.解释点、线、面、形等常见的平面构成形式及其设计方法;4.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把握平面构成的方法和技巧。

步骤三:讨论和总结(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评价案例设计的效果和优缺点,并总结平面构成的方法和原则。

第二节:色彩构成理论步骤一:导入(5分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出色彩构成的理论。

步骤二:讲解色彩构成理论(25分钟)1.列举常见的颜色搭配理论;2.介绍常见的色彩心理学原则;3.详细解释对比原则;4.在实例中运用所学理论,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步骤三:讨论和总结(10分钟)组织学生讨论所学理论在案例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并总结色彩构成理论的方法和原则。

第三节:创作实践步骤一: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并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意。

项目教学在平面_色彩构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_蔡黎黎

项目教学在平面_色彩构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_蔡黎黎

摘要:平面、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在平面、色彩构成课程教学中恰当引入项目教学法,通过平面、色彩构成课程项目的锻炼,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平面、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全面提升专业设计的基本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平面、色彩构成是技工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然而学生却普遍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现象。

为此,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迫在眉睫。

笔者在平面、色彩构成课程教学中恰当引入了项目教学法,有效促进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平面、色彩构成课程教学的现状1.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传统平面、色彩构成教学沿用纯美术教育的陈旧模式,过分依赖一成不变的作业训练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够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市场需求,与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一些学校着重于学生对平面、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课程的学习,而对于平面、色彩构成这样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未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没有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化需要,因而不能为学生今后迈向专业设计和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平面构成课程首先讲授点、线、面构成要素及重复构成、打散构成等各类构成的特点;色彩构成课程讲解色相、明度、纯度、冷暖、面积、形状相关基础知识,然后教师通过PPT、画作欣赏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最后要求学生利用所学完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作业,就其表现手段而言较为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理论,训练方法机械化。

在平面、色彩构成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填鸭式”地讲授理论知识,还没了解学生理解的程度便布置相应的作业进行繁复的训练。

总之,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非常落后了。

3.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忽视了对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深感课程枯燥、乏味。

教师就是权威,并不顾及学生的主观想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教师教、学生学。

三大课程标准

三大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1 前言1.1 课程性质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三大构成"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统一.本课程旨在通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技能,形成"室内外环境设计"的专业核心能力,并促进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为学生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形方法及表现方法,以实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1.2 设计思路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三大构成》课程,按照由简单的二维空间到复杂的三维空间、由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平面设计、色彩设计和空间立体形态的设计.每个学习情境下又以具体工作任务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靠具体的任务来支撑的,每个学习单元可能涵盖一个或多个具体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单元构成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课程考核: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阶段性考核(40%)+期末考试(40%)(1)平时成绩(20%):到课率,课堂表现,学生遵守纪律以及上课积极参与情况。

(2)阶段性考核(40%):每节课上传所有课程练习。

(3)期末考试(40%):独立操作能力的测试考核。

本课建议学时:36学时2 课程目标2.1能力(技能)目标关键词: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1)专业能力目标(专门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够按照设计项目的要求对具体设计内容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能够对设计项目进行色彩设计.手脑灵活,高度协调,动手能力强;2)方法能力指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计划决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检查评价、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继续学习能力.2.2 知识目标1平面构成基本概念与造型要素2平面构成的形式表现3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4色彩构成基本概念5色彩的情感与象征6色彩的对比与调和7影响色彩配置的其他因素8立体构成基本概念与造型要素9立体构成的造型表现10立体构成在专业设计中的应用2.3 素质目标●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养成课后“六不走”的工作习惯;●具有善于和客户沟通和企业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3 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关键词: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构成(平面、色彩、立体)PPT课件

构成(平面、色彩、立体)PPT课件
工具材料要求
• 白卡纸,水粉颜料(广告色) • 各色描笔、勾线笔(狼毫或尼龙笔),水粉笔(尼龙) • 直尺,圆规,曲线板,鸭嘴笔等
2021
•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现代构成学的
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而“形态构成学”是一种现 代造型艺术学派,它区别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 “形态构成学”主要通过研究艺术造型的内在组
悉尼歌剧院 2021
手提包
2021
诺基亚7500
2021
绪论
一、构成及三大构成的认识
• (一)什么是构成(Composition)?
构造、解构、组合之意。哲学上的含义:“对象世界诸要 素的分解与组合,使新功能显现。来源于“构成主义”
它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 样组合,排列的方法。
德国一所造型学院,创建于1919年,1932年因纳粹而关 闭。它融合了当时各国前卫的艺术精华,如立体主义绘 画、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
v 核心教育理想:艺术结合科技,创造集实用艺术和美术
于一体的未来设计。
v 背景:20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大发展,大工业中艺术
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
2021
• 立体主义
毕加索-2亚021威农少女
• 立体主义
莱热-三个202女1 子
• 立体主义
德劳内 2021
• 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构成主义代表-波波安
2021
风格派代表-蒙德里安
• 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风格派代表-蒙德里安
2021
• 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2021
• 2.关于包豪斯(Bauhaus)的出现和发展
v 教学基础:基础课程和工艺技术
1.约翰.伊顿:1.要求学生把各类质感、图形、图片、颜色 与色调逐一练习。

三大构成要素全面讲解

三大构成要素全面讲解
蓝:透明、清凉、冷漠、流动、深远
紫:高贵、庄重、奢华、具有神秘感 白:明亮、干净、纯洁、扩张感
黑:沉静、神秘、消极
五.色系和色调
24色相环
一、色调的分类
配色的一般规律为:任何一个 色相均可以成为主色(主色调), 与其它色相组成互补色关系、 对比色关系、邻近色系和同类 色关系的色彩组织。
二、各色调之间的关系
3.平面构成的框架
(1). 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 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 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基 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 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 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
(2)骨格可以分为:
下图是一组橙蓝互补色对比的色组,橙艳丽、辉煌又安然,恰列好处。
(2)对比色关系
色相环中相距135度或者彼此相隔八几个数位的两色,为对比色 关系,属中强对比效果的色组。色相感鲜明,各色相互排斥,既活泼 又旺盛。配色时,可以通过处理主色与次色的关系而达到色组的调和, 也可以通过色相间秩序排列的方式,求得统一和谐的色彩效果。下图
B.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 C.旋转式发射格
6.空间构成形式
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 形态
A.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 B.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 C.重叠而形成的空间 D.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 行表现的) E.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 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 一
(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 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 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 化感觉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二、点、线、面——荷塘创作(一个题材表现多种可能性)
作业:图片收集或写生
1、收集不同季节的荷塘画面资料
2、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四张图片,以不同的视觉语言来表达画面
三、形态——水的定律
(对非常形态的寻踪)
作业:水纹写生
1、自然界中流动的水
2、静态水中滴入黑色的连续变化
3、观察并表现由冰融化为水的现象与过程
四、教学方式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五、课程考核
考核类型:实行过程考评和期末考评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方法。
计分办法:过程考评(项目考评)50分(其中:平时表现10分;课后习题10分;实践课测试30分);期末考评(卷面考评)50分
编制人:刘敏
编制单位: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艺术教研室
编制日期:2010-7-6
2.掌握平面构成的主要构成形及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对孟塞尔色立体上的各种色彩标号的理解与运用。懂得色彩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
4.对几种类型的色彩混合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5.通过学习能对色彩的情感、色彩的性格与象征、色彩的联想、色彩的味觉、嗅觉的联想、色彩与形状、色彩的音乐感的理论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
三、自然色的解析(色彩采集、重构)
1、色的归纳和强调
2、采集和重构
3、关系的转移
四、系列配色
1、色相推移
2、明度推移
3、彩度推移
五、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1、明度对比调式
2、色相对比调式
3、彩度对比调式
4、色彩调和
六、配色构图
1、配色结构
2、同化与融合
3、配色的表情
4、配色的方法
实践教学

平面设计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目录第一章色彩与色彩构成 (1)第二章色彩基础知识 (1)第三章色彩混合 (2)第四章色彩构成的基本方法 (2)第五章色彩对比与面积、形状、位置、肌理的关系 (3)第六章色彩心理 (3)第七章配色方法与原则 (4)第八章色彩构成的综合训练 (4)第九章色彩构成的计算机制作 (5)第十章色彩构成的应用 (6)第一章色彩与色彩构成●内容介绍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到处都有缤纷绚丽的色彩,这些色彩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本章的学习中,我们将初步了解色彩与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

●培养目标(1)了解色彩的概念和色彩的表现。

(2)了解色彩构成的概念。

(3)掌握色彩构成的方法。

(4)了解色彩构成需要的工具。

●重点难点色彩、色彩构成的概念以及色彩构成的方法。

第二章色彩基础知识●内容介绍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色彩以及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

这一章中,我们将具体讲解色彩的本质以及色彩的属性等内容。

●培养目标(1)了解光与色的关系。

(2)了解色彩是如何产生的。

(3)掌握色光三原色与色料三原色的区别。

(4)掌握色彩的分类。

(5)了解色彩的属性。

(6)了解色立体的概念。

●重点难点(1)光与色的关系。

(2)色光三原色与色料三原色的区别。

(3)色彩的属性。

(4)三种色立体。

第三章色彩混合●内容介绍我们已经学习了色彩的基本知识,了解了色彩的属性,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色彩混合的知识。

通过对色彩混合知识的了解,可以加深我们对色彩的研究,以便我们在后期的设计中能更好地运用色彩。

●培养目标(1)了解色彩混合的定义。

(2)了解加色混合与减色混合的概念及区别。

(3)掌握空间混合的原理及与加色混合的区别。

(4)掌握颜色混合规律。

●重点难点(1)加色混合与减色混合的原理以及区别。

(2)颜色混合规律。

第四章色彩构成的基本方法●内容介绍色彩的基本知识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了解了,现在开始学习色彩构成,本章中将重点学习色彩构成的基本方法。

三大构成实践教学(3篇)

三大构成实践教学(3篇)

第1篇在艺术教育领域,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的重要课程。

三大构成实践教学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构成原理,掌握艺术创作的技巧,从而提升其艺术素养和创作水平。

本文将从三大构成实践教学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三大构成实践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三大构成实践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各种艺术元素的美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2. 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掌握各种造型技巧,为将来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三大构成实践教学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尝试新的造型方法和色彩搭配,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4.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大构成实践教学不仅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如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

二、三大构成实践教学的内容1. 平面构成:主要包括点、线、面、体等基本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元素的基本属性,并能运用它们进行创意设计。

2. 色彩构成:主要包括色彩的基本理论、色彩搭配原则、色彩心理等。

学生需要了解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属性,并能运用色彩进行有效的视觉传达。

3. 立体构成:主要包括物体的造型、结构、空间等。

学生需要掌握立体造型的基本技巧,并能运用这些技巧进行立体作品的创作。

三、三大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

2. 分组教学与个性化指导: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同时,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提高创作水平。

3. 启发式教学与自主探索: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索。

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提供素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定期举办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苍柏课资
14
以对比为主的色彩构成关系——色相对比
鲜调(以高纯度色彩在画面上占总面积70%左右时),构成高纯度基调。 中调(以中纯度色彩在画面上占总面积70%左右时),构成中纯度基调。 灰调(以低纯度色彩在画面上占总面积70%左右时),构成低纯度基调。
摄影美学基础知识
苍柏课资
1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一种造型观念,是现代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将既有的 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点、线、面、体)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 的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组合形式。
它强调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推移等的同时,又要讲究 画面给人的视觉引导作用。
配色的明度差在3个阶段以内的组合,为明度的弱对比。 明度差在5个阶段以上的组合,为明度的强对比。 低明度色彩(在画面上占总面积70%左右时),为低明度基调。 中明度色彩(在画面上占总面积70%左右时),为中明度基调。 高明度色彩(在画面上占总面积70%左右时),为高明度基调。
白白1 2 3 4 5 6 7 8 黑
明度
苍柏课资
色相
纯度
10
色彩心理学的表现
色彩的感觉:远近和胀缩,冷和暖,轻重和软硬,积极色和消极色 色彩的具象联想:红色可以联想到火、血、太阳······。
橙色可以联想到灯光、柑橘、秋叶······。 黄色可以联想到光、柠檬,迎春花······。 绿色可以联想到草地、树叶、春天······。 蓝色可以联想到大海、天空、水······。 紫色可以联想到丁香花、葡萄、茄子······。 黑色可以联想到夜晚、墨、煤炭······。 白色可以联想到白云、面粉、雪······。 灰色可以联想到乌云、草木灰、灰砖······。 色彩的抽象联想:红色可以联想到热情、危险、活力······。 橙色可以联想到温暖、喜欢、动力······。 黄色可以联想到光明、希望、快乐······。 绿色可以联想到和平、安全、生长、新鲜······。 蓝色可以联想到平静、悠久、理智、深远······。 紫色可以联想到优雅、高贵、庄重、神秘······。 黑色可以联想到严肃、恐怖、刚健、死亡······。 白色可以联想到纯洁、神圣、清净、光明······。 灰色可以联想到平凡、失意、谦逊······。
节奏: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构成画面上是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 产生的运动感。
苍柏课资
8
比例、重心与节奏
苍柏课资
9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 美的色彩关系就叫色彩构成。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色料三原色:红、黄、蓝 色彩的三要素:明度、色相、纯度
面:面具有长度、宽度、无厚度,是体的表面,它受线的界定,具有一定的形 状。面有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等。面又分两大类:一是实面,一是虚面。实面 是指有明确形状的能实在看到的:虚面是指不真实存在但能被我们感觉到的,由点、 线密集而形成。苍柏课资2 Nhomakorabea、线、面
苍柏课资
3
平面构成的几大形态
和谐: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是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 系时,各部分给我们所感受和意识的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 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称为和谐。和谐的组合也保持部分的差异性, 但当差异性表现为强烈和显著时,和谐的格局就向对比的格局转化。
苍柏课资
4
和谐与对比
苍柏课资
5
对称:假定在画面中央设定一条垂直线,将画面划分为相等的左右两部分,
其左右两部分的形量完全相等,这画面就是左右对称的,这条垂直线称为对称轴。 对称轴的方向如由垂直转换成水平方向,则变成上下对称。
平衡:两端承受重量由一个支点支持,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衡状态时,称为平 衡。画面构成是根据图像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及材质的分布而作用于视觉判 断的平衡。在画面上常以中心轴、中心线、中心点保持形量关系的平衡,同时关联 到形象的动势和重心等因素。
对比:对比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甚大的两个要素成功的配列于一起,使人感受 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成为对比,它使主题更加鲜明,作品更加活跃。 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色调的明暗冷暖,形态的大小粗细、长短、方圆、方向的垂直、水平、 倾斜,数量的多少,距离的远近疏密,画面的虚实黑白轻重,形象态势的动静等多方面 的因素来达到。
苍柏课资
6
对称与平衡
苍柏课资
7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比“对称”更为详
密的比率概念。比例是构成设计中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 素。
重心:任何物体的重心位置都和视觉的安定有紧密的关系。画面的中心点就是 视觉的重心点。但画面图像轮廓的变化,图形的聚散,色彩或明暗的分布都可对视 觉重心产生影响。
点:在几何学上,点只有位置,没有面积。但在实际构成中点要见之于图形,并 有不同大小的面积。至于面积多大是点,要根据画面整体的大小和其它要素的比较 来决定。点在构成中具有集中、吸引视线的功能。点的连续会产生线的感觉,点的 集合会产生面得感觉,点的大小不同会产生深度感,几个点之间会有虚实的效果。
线:在几何学上的线是没有粗细的,只有长度和方向,但构成中的线在画面上 是有宽窄粗细的。线在东方的绘画中被广泛运用,并有很强的表现力。线的种类很 多,分直线、曲线,直线又分——平行线、垂直线、折线、斜线等;曲线又分—— 弧线、抛物线、双曲线、圆等。线在造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为面得形是由线来 界定的。也就是形的轮廓线。不同的线表现不同的意念。粗线有力,细线锐利。线 的粗细可产生远近关系,线还有很强的方向性。垂直线有庄重、上升之感;斜线有 运动、速度之感;而曲线有自由流动、柔美之感。
苍柏课资
11
色彩心理学的表现
苍柏课资
12
色彩心理学的表现
冷色:阴影、透明的、镇静的、稀薄的、空 气感、远的、轻的、潮湿的、理智的、流动 的、冷静的、圆滑的曲线形
暖色:阳光、不透明的、刺激的、稠密的、 土质感、近的、重的、干燥的、感情的、精 致的、热烈的、方角直线形
苍柏课资
13
以对比为主的色彩构成关系——明度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