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长江作业本-六年级-科学-上册-鄂教版答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上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六上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六上作业本参考答案六上作业本参考答案工具和机械单元1.判断题。

(1)√(2)√2.工具名称:剪刀、尖嘴钳(钳子)、筷子订书器、螺丝刀、折叠刀。

用途很多(略)2、杠杆的科学1、(1)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2)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省力。

2.(因图片边线关系,点很难努力做到准确)或阻力点阻力点省力不省力也不费力(2)不省力也不费力:右边第二格挂3个,或第三格挂2个费力:右边第一格摆6个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2、(因并无作业本上的图,用文字则表示:手执处用力点、缠着东西处阻力点。

3、省力的:剪刀、老虎钳、开瓶器、压水井的压杆、核桃夹、裁纸刀费力的:打扫卫生剪刀、火钳、镊子、筷子等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天平、翘翘板等点支点4、轮轴的秘密1、填空。

(1)轮轴。

(2)省;费。

(3)省。

2、(图已再加,恳请在适当地方标识:指处粉线所指为轮,蓝线所指为轴)螺丝刀方向盘5、定滑轮和动滑轮1、填空。

定、动、定2、定滑轮动滑轮4、如题2的组装图。

组装后,前图为动滑轮、后图为定滑轮。

1、填空题。

(1)滑轮组(2)省力,发生改变力的方向(3)省力3、填空。

(1)①③④(2)②③④(3)④,②③,①7、斜面的促进作用1、选择题。

(1)a(2)a(3)b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填空。

(1)链条和两个齿轮子(2)2(3)快;慢。

车轮和车轴斜面后架上的弹簧夹3、(1)杠杆、轮轴、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2)改变用力情况(省力、费力);发生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方便,如:起到了“延长”手臂的作用、方便拿取等。

1、选择题。

(1)a(2)a(3)a(4)a,c(5)a,c(6)bd(7)ab2.(1)(2)请参照第5课题2画图。

力点(3)左图:右边第三格摆2个;右图:右边第二格摆2个,或第四格摆1个旗杆顶上的装置《形状与结构》单元第1课抵抗弯曲1、随便学生怎么挑选都可以(1)(c).(a、c、d、e)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辨认出,材料越薄,忍受垫圈的个数越多。

鄂教版六(上)单元

鄂教版六(上)单元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练习题第一单元(1——5课)一、填空题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括号内为参考答案,下同。

)、(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3、从统计结果看,我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比男生(高)和(重)。

4、观察课本第3页中间图,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5、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6、从三年级,班上同学生长发育情况,女生普遍比男生(变化大)7、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8、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9、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10、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就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12、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

13、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14、在地球仪上,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这些弧线叫(经线)。

15、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

16、“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360千米)。

17、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我省的首府是(武汉),我市的市府是(荆门)。

18、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我国的国土面积约(9600万)平方千米19、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鄂教版 六年级 科学 长江练习本 1~3单元答案集锦

鄂教版 六年级 科学 长江练习本 1~3单元答案集锦

第一课我们的生长发育你如何看待“克隆人”的说法?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现已利用在动物,植物上,在人类上,目前仍有争议.主要是人伦、道德、法规等。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进步,用克隆技术来克隆人体的某一器官,造福人类也是有可能的。

首先表明我的观点:对于克隆人我是完完全全持否定态度的,我觉得不能出现任何形式的克隆人,不光是生殖性克隆,就是治疗性克隆也不应该存在。

我的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先说明一下我反对治疗性克隆人的理由。

以电影《克隆岛》为例;克隆人的人格尊严;第二: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有悖伦理了。

首先,由于技术问题,可能就降低了克隆人的生命质量,多利就是个例子,正常羊正常都可以活个八九年,而多利只生活了短短的五年时间。

再则,谁也无法排除这样一种风险:克隆技术很有可能导致大量的流产与残障婴儿。

其次,即便这个孩子安全的出生了,他的父母又是谁呢?第三,这也会带来一些混乱,当克隆人出现后,他的身体任何特征都与其原主一致,不但是长相,就连指纹和遗传物质都是一模一样的。

如何区分他们以免造成混乱应该也是个问题。

一些科学狂人正是打着“科学自由”的旗号,去做一些危害人类的事。

因此,我们要警惕克隆人技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另外,伦理应该规范和引导科学,倾听伦理的声音,才利于科学更健康、顺利地发展。

才能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我个人认为克隆人技术绝对是弊大于利的,有些科学家认为制造出克隆人就是为了治疗疑难杂症,从而让人类的生命更长久。

但是,人有旦昔祸福,月有阴晴圆缺,一个人如果长命百岁,如果得了任何病都能挺过去,那他的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她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又怎么体现出来呢?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我觉得,生命的质量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你怎么去生活,有些人活了一百年也只能称作为怪物!顺应自然的生命才是真正的生命,才是最有意义的生命!第二课地球1、文中谁证实了“地圆学说”,他是用什么办法证明的?麦哲伦;麦哲伦和他的船队自西向东完成环球航行;他们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前进,肯定会回到西班牙;2、你还有什么办法证明是圆的?①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②卫星的地球照片;③3、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远古人类——我国古代——古希腊人)4、探究:5、地球总表面积大约5.11亿平方千米地球陆地面积大约1.49亿平方千米(约为地球表面积的29%)地球海洋面积大约3.62亿平方千米(约为地球表面积的71%)大洲(亚洲4400、非洲3020、欧洲1016、北美洲2423、南美洲1797、南极洲1405、大洋洲897 单位:万平方千米)大洋(太平洋17968、大西洋9336、印度洋7492、北冰洋1310 单位万平方千米)6、判断题错对对第三课地球仪1、救援部队根据失事船只提供的经纬度,先通过纬度确定南北半球,再根据经度确定东西半球的位置;2、假如电台还能联系使用,则呼救最好有准确的经纬度,一般GPS和传统导航仪器都有显示3、略第四课地图1、略2、南、东方红广场和建设商业广场;西;东广场、贺龙体育场东广场;全程长略第五课建立“地球档案”1、不是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 长江作业答案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 长江作业答案

六年级长江作业答案1化石一、化石的形成: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生物死亡之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

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

研究化石的作用: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我所知道的古生物:三叶虫化石,植物化石,贝壳化石,足印化石,恐龙化石,鱼化石等。

二、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化石,利用现代的一些先进的技术进行复原,从而得到一些较为可视化的原型,然后再通过一定的猜测和结合C元素的检测等系列推测出来的环境,再加上一些偶然的原因形成的化石等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结果了。

三、(略)四、鲨鱼吃:鱼类、海鸟等理由:牙齿非常尖锐大熊猫吃:竹笋、竹叶理由:牙齿大而宽阔,有助于压碎碾磨竹子霸王龙:动物类理由:密且锋利的牙齿能将猎物撕裂2探索动物的发展史一、(略)二、马进化成现在这样是因为自然选择的结果,不适应环境的都被淘汰了。

三、(略)3谁能生存下来一、1.自然选择的结果,长脖子的长颈鹿能吃到高树上的食物存活下来,而短脖子的长颈鹿吃不到而饿死,这样长脖子的长颈鹿的基因被保存下来,因此,长颈鹿脖子就像现在这么长。

2.孔子鸟的外形更接近现代鸟,尾巴没有始祖鸟那么长,这样的身体构造对飞行定向很有好处,遇到危险时能更快逃离,而始祖鸟的外形没有这样的优势。

二、绿色青蛙生活在田野,黄色青蛙生活在沙漠。

它们的身体颜色和环境颜色相近,容易隐藏自己而不被天敌发现,从而更容易存活下来。

三、北极熊和北极狐的皮毛都是白色,这样有利于在捕猎时不被发现;身体的皮毛厚实,身体圆润,这样可以保暖以及减少热量的散失。

小学科学人教鄂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练习题(2022秋)(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人教鄂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练习题(2022秋)(附参考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属于植物分类学家的是()。

A.达尔文(英国)B.拉瓦锡(法国)C.林奈(瑞典)D.门捷列夫(俄国)2.下列关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能为植物自身制造养分。

B.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要消耗氧气。

C.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D.叶子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3.下列环境中最容易生锈的是()。

A.封存在沙漠里的飞机。

B.沉入水中的铁皮船。

C.涂上油漆的铁桶。

4.下列几种自然资源中,不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森林资源B.渔业资源C.矿物资源D.水资源5.下列几种现象,属于水的蒸发的是()。

A.几天后,水杯里的水变少了。

B.晾在阳台上的衣服逐渐变干了。

C.湖泊里的水,在阳光照射下变少了。

D.烧水时,锅盖上凝结着小水珠。

6.下图是我国部分省份的人均水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均水量最高的是广西,最低的是天津。

B.四川人均水量达到了3000m³。

C.北方省份的人均水量比南方省份的要少。

D.人均水量的多少与人口数量无关。

7.“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这句诗中反映的天气现象是()。

A.下雨B.下雪C.下露水D.下雾8.海底还有很多珍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海底资源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浅海的盆地。

B.煤和铁等固体矿产主要分布在近岸海底。

C.可燃冰主要分布在100米以下的深海沉积物中。

D.2000米以下的深海海底盆地中主要分布锰、铁、铜等几十种元素。

9.下列几种动物之间没有吃与被吃关系的是()。

A.青蛙——蚊子B.蚂蚱——稻谷C.犀牛——犀牛鸟D.猫头鹰——老鼠10.下列关于建造“植物工厂”的好处,表述最准确的是()。

①可以节约土地资源②可以实现植物高产③可以减少植物病虫害④可以使蔬菜味道更可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试题(含答案)2套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试题(含答案)2套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试题(含答案)班级姓名分数一、我是小法官:判断下列各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做经线,指东西方向。

()2、地球绕地轴自转和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一样的,但时间不一样。

()3、成都比北京先看到日出。

()4、不同季节里我们看到不同的星座,星座还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

()5、水结冰的温度是水的冰点,是0℃,水烧开时的温度是水的沸点,通常是100℃。

()6、动物需要过冬,而植物不需要过冬。

()7、只有水才有液态、固态、气态三态变化。

()8、火山喷发既给人类带来危害,也给人类带来益处。

()9、我是双眼皮,我父母一定就是双眼皮。

()10、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古代鱼类化石,这说明这个地方有可能在很久以前是海洋。

二二、我会选:将最佳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前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这是一种现象。

A、遗传B、变异C、差异()2、当我们看地图的时候,不属于地图的三要素。

A、方向B、比例尺C、地图大小()3、1519年9月,航海家率领一支由5艘帆船、200多人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历时三年,回到原出发地,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A、哥白尼B、哥伦布C、麦哲伦()4、我国位于亚洲,属于。

A、东半球B、北半球C、南半球()5、漂亮的卵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河水冲刷B、工人打磨C、阳光暴晒()6、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奇特地貌。

如图是。

A 、丹霞地貌B 、冰川地貌C 、海岸地貌( )7、人们经过考察发现,溶洞大多位于 构成的山中。

A 、石灰岩 B 、花岗岩 C 、大理石 ( )8、 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A.、珠江 B 、长江 C 、黄河( )9、 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表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A 、云贵高原 B 、华北平原 C 、黄土高原 ( )10、人在一天中, 是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的。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2021年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六年级上册写在前面:六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由姚力军老师提供,由于时间仓促,必有考虑不周之处,请各位老师不要盲从,自己认真阅读题目,更科学合理的答案才是我们的追求。

若有异议请@嘉兴小兔子。

1 放大镜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涂色的为打勾)2.B3.C4. C科学阅读:(1) B (2) A2 怎样放得更大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B 2.D 3.D 4. C 5.C E D A B(从上到下)科学阅读:(1) A (2) C3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C 2.A 3.A 4. B 5. B 6.C科学阅读:(1) B (2) B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3)(1)(4)(6)(2)(5)2.C3.A4. B5. B6.B5 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D 2.A科学阅读:(1) A (2) D6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C 2.B 3.B 4. D 5.(涂色的为打勾)科学阅读:(1) A (2) B7微生物与健康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A 2.B 3.D 4. C 5. A 6.A →C→D→B科学阅读:(1)A B E F (2)略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 A2.C3.C4. A5. D6.B7.C8.C9.A 10.A 11.B 12.A 13.B 14.D 15.B 16.A 17.C 18. 此题没有完全“不正确”的选项 19.D 20.B二探究题21.(1)A放大镜 B显微镜 C烧杯 D镊子(2)C (3)C E B D (4)B(5)500 小(6)气孔草履虫喇叭虫(7)右下方(8)C D E1 我们的地球模型活动记录:略海洋课堂练习:1.地幔地核地壳陆地2.B3.B科学阅读:A D2 昼夜交替现象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B 2.A 3.B 4. C 5. B 6.D科学阅读:C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活动记录:2 6 8 134 57 9课堂练习:1.D 2.A 3.D科学阅读:略4 谁先迎来黎明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贴有地名和方位标志的同学地球的自转围成一圈的同学地球红色纸片太阳先看到红色纸片迎来黎明按某种方向转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们2.B3.B4. B5. C科学阅读:略5 影长的四季变化活动记录:春——中等夏——最短秋——中等冬——最长我的发现:一年中,同一地点正午时分,夏季太阳高度最高,物体的影子最短;冬季太阳高度最低,物体的影子最长。

[新教材六年级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新教材六年级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新教材六年级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C 2.A 3.A 4.B 5.B 6.C 科学阅读(1)B (2)B 第四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活动记录特点: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像一个个小房,细胞内有小黑点,细胞的数量很多等。

课堂练习1.放表皮(3)滴水(1)盖片(4)吸水(6)撕皮(2)染色(5) 2.C 3.A 4.B 5.B 6.B 第五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活动记录名称:植物叶肉细胞名称:蚕豆叶表皮细胞名称:人血细胞课堂练习 1.D 2.A 科学阅读(1)A (2)D 第六课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活动记录名称:水蚤名称:草履虫名称:____衣藻_____ 课堂练习1.C 2.B 3.B 4.D 5. □都能进食☑都由细胞组成□都会制造食物☑都会繁殖☑都会排泄☑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科学阅读(1) A (2) B 第七课微生物与健康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 1.A 2.B 3.D 4.C 5.A 6.A C B D 科学阅读 1.A B E F 2.医药、食品加工、垃圾处理、细胞技术、冶金、地质、微电子、侦缉、物质微小结构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均可。

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A 2.C 3.C 4.A 5.D 6.B 7.C 8.C(注释:图③应该改为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9.A 10.A 11.B 12.A 13.B 14.D 15.B 16.A 17.C 本题的C选项有点歧义,改为:向植物叶正面施的细颗粒肥料会从气孔进入植物的内部18.C 19.D 20.B 二、综合题21. (1)放大镜显微镜烧杯镊子(2)C (3)C E B D (4)B (5)500 小(6)气孔草履虫喇叭虫(7)右下方(8)C D E 《地球的运动》单元参考答案 1.我们的地球模型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地幔、地核、地壳海洋、陆地2.B3.B 科学阅读:A、D 2.昼夜交替现象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B2.A3.B4.C5.B6.D 科学阅读:C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2 6 8 3 4 5 7 9 1 活动记录:课堂练习:1.D2.A3.D 科学阅读:略4.谁先迎来黎明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 贴有地名和方位的同学地球转动围成一圈的同学地球红色纸片太阳看到红色纸片迎来黎明按某个方向转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们2.B3.B4.B5.C 实践拓展:略 5.影长的四季变化活动记录:春——中等夏——最短秋——中等冬——最长我的发现:夏短冬长课堂练习:1.C2.D3.B4.D5.D 科学阅读:D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活动记录:地球公转的特点周期一年或365天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或逆时针公转轨道的形状椭圆形公转时地轴的特点(不作要求)课堂练习:1.D2.D3.A4.B5.C6.C 实践拓展读:略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活动记录:1.略昼夜交替自西向东24小时现象:四季变化公转自西向东一年2. 课堂练习:1.A2.B3.D4.C 科学阅读:A 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C 2.D 3.A 4.D5.B6.D7.B8.A9.D 10.C 11.B 12.A 13.B 14.A 15.D 16.D 17.B 18.A 19.B 20.B二、探究题地心说21.地球是球体地球在运动日心说太阳静止不动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静止不动太阳每天绕地球一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22.(1)略(2)略(3)B (4)C 23.(1)B (2)A (3)略24.(1)B夏至D冬至(2)B (3)赤道(4)D (5)B 《工具与技术》单元参考答案1 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除了苹果其他都打勾2.D 3.B 4. D 5. 锤子卷尺客机电话机测量工具交通工具通信工具机械工具科学阅读:略 2 斜面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除了第3图其他都打勾 2.D 3.C 4. C 5.(1)D (2)B 科学阅读:D 3 不简单的杠杆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和2. 3.D 4. A 5.第3图不打勾其他都打勾科学阅读:(√ )(× )4 改变运输的车轮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A 2.B 3.B 4. C 5.C 6. 科学阅读:略5 灵活巧妙的剪刀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A)(B)(C) 2.B 3.C 4. A 5.(B)和(C)科学阅读:最后一个框不打勾其他均打勾 6 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B2.C3.C.C的选项表述稍做修改,改为:活字印刷术是明朝时才出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我们的生长发育
一、1.C2.B
二、1.×2.√3.×4.√
三、1.婴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儿童;
2.遗传;
3.变异;
4.遗传,变异;
5.遗传,变异。

四、略。

五、1.10 10 12 2.10 12 3.13
六、略。

七、略。

我们居住的星球
2 地球
一、1.14900,亚,4400,大洋,900;
2.36100,太平,17868,北冰;
3.51000,29.2,71.8。

二、1.×2.√3.√
三、看法略。

证据:人们站在海岸上,迎接归航的船只时,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四、麦哲伦;环球航行。

五、月食和日食是地球的影子,弧形的明暗界线可以说明地球是圆的。

六、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中心说
3 地球仪
一、1.C2.C3.A
二、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
三、1.√2.×3.×4.√5.√
四、略。

五、1.根据经纬度;
2.报告自己所在的经纬度。

4地图
一、1.A 2.D 3.B
二、首都,河流,省会,方向,铁路,湖泊,公路。

三、1.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

2.河流,湖泊,铁路,公路,城市,
方向,山脉。

3.图例,方向,比例尺。

4.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5.各种符号。

四、1.北;汉。

2.循礼门。

3.1,2。

5 建立“地球档案”
一、略。

二、1.提示:节约用水、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2.提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等。

3.不对,因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
有限。

6 昼夜交替
一、1.C 2.B 3.A 4.A 5.B
二、1.白天;晚上。

2.会。

3.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转产生了以昼夜交替现象。

三、1.略。

2.略。

3.地球位于宇宙中心位置并静止不动,太阳及其他行星都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
4.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在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代表人物:哥白尼
7 谁先看到日出
一、1.前一天的17点,前一天的12点;
2.16点后;
3.早上;
4.凌晨,下午;
二、1.向后运动;
2.逆时针;
3.自西向东。

三、1.略;
2.北京;
3.乌鲁木齐;
4.北京先迎来黎明;由西向东。

8 昼夜温度的变化
一、1.14时,8时;
2.14时;15,8,7,10,9;
3.略;
4.①每日8时温度最低,14时温度最高;②每日从8时到14时温度逐渐上升;14时以后温度逐渐下降。

二、与太阳光形成直角,吸收太阳光和热的面积更大,升温更快。

三、横放的物体温度最高。

因为横放的物体灯泡是垂直照射的。

说明温度上升的快慢与太阳照射的角度有关。

四、略。

五、1.略;
2.白天有强烈的太阳光照射;
3.太阳的照射与否直接决定了昼与夜的温度。

太阳照射的角度、距离、面积时间等因素都直接影响一天温度的变化。

9 一天中的动植物
一、1.都在开花;温度、湿度、光照;
2.开花时间。

二、夜间活动的动物:蛾,猫,猫头鹰,蝙蝠;
白天活动的动物:狗,公鸡,刺猬,蜜蜂。

三、略。

四、短期内不会变化,长期的话会发
生变化。

五、略。

四季中的变化
17 四季星空
一、地球公转。

二、略。

三、略。

四、提示:正确。

五、略。

18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
一、略。

二、提示:带相反季节的服装等。

19 水结冰了
一、杯壁会产生小水滴。

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了周
围的热量。

二、略。

三、1.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结冰、冰融化成水。

2.水蒸发成为水蒸气,需要吸收热量;水凝结成小水珠,需要释放热量;小水珠结冰,需要释放热量;冰融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

20 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一、冬眠的动物:蛇、熊、蝙蝠、青蛙、乌龟等;
迁徙过冬的动物:大雁、燕子等;
换毛过冬的动物:松鼠和野兔;
储存粮食过冬的动物:松鼠、蜜蜂、
蚂蚁等。

二、1.大多数草本:繁殖种子。

2.落叶木本植物:落叶,休眠。

3.常绿植物:停止生长或缓慢生长。

4.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收缩茎。

5.一些多年生草本:地下茎。

三、1.略。

2.不是的。

这是梧桐树过冬的方法。

3.略。

四、1.给幼小的树苗包上干草;
2.给栽的小树刷上石灰;
3.把葡萄藤用土埋起来;
4.把留种的大白菜收藏在地窖里;
5.把怕冷的花草放进温室;
6.棕榈和苏铁等,可将其树叶扎在一
起,以提高抗寒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