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
真菌性鼻窦炎诊断与治疗PPT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并发症
避免感染:避免接触感染源,如感冒、流感 等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 控制病情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 和焦虑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 睡眠等
及时就医:如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到医院就 诊,进行治疗
日常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 潮湿和灰尘
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 敏原
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 盐水冲洗鼻腔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 力
注意事项
保持鼻腔清洁,定期清洗鼻 腔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 原
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 湿和闷热
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汇报人:
血、头痛等
鼻腔感染:鼻 腔感染症状, 如鼻塞、流涕、
头痛等
病情评估
症状:鼻塞、 流涕、头痛、
嗅觉减退等
体征:鼻腔黏 膜肿胀、充血、 分泌物增多等
影像学检查: 鼻窦CT、MRI
等
实验室检查: 鼻窦分泌物培 养、真菌抗原
检测等
药物治疗
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抗真菌药物进行鼻腔冲洗 鼻内镜手术:清除鼻窦内真菌和病变组织 免疫治疗: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增强剂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和自我管理能力
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 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避免过度使用鼻腔喷雾剂: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和鼻腔干燥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胡椒等,可能加重鼻炎症状 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
真菌鼻窦炎ppt课件

2、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为重要的术后辅助治疗之一。手术后长期口服皮
质类固醇激素减轻炎症,消除水肿有效的防止复发。 强的松口服:40mg q.d×4 30mg q.d×4;20mgq.d×30;0.2mg/kg×120; 0.1mg/kg×60 鼻腔局部皮质类固醇剂量为变应性鼻炎的3倍。
25
二、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若不能清除干净或有理由相信真菌性物质隐 藏在息肉样增生的黏膜后面时,需采用柯-陆氏 手术。
13
一、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手术治疗方式:
2、孤立性蝶窦发病 鼻内镜清楚的视野下经开放蝶窦前壁而清除,
术中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窦腔。 3、额窦发病很少见,鼻内镜技术受限制,需 行鼻外进路处理。
抗生素、血管收缩剂及上颌窦穿刺冲洗 等保守治疗 均无良效。全身抗真菌药物对疗效影响不大。
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 内镜技术的优点使鼻内镜手术很快取代了传统手术。
12
一、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手术治疗方式:
1、上颌窦发病 1999年Mayo Clinic系列报道比较Caldwell-Luc 术 式和鼻内镜下中鼻道开窗治疗效果. 鼻内镜下经中鼻道扩大上颌自然窦口,打碎、 冲洗、或吸净窦内真菌性物质而完全地清除;
进修生讲座
真菌性鼻-鼻窦炎
1
定义
1、真菌性鼻窦炎是指鼻窦的真菌感染性疾 病。
绝大多数真菌性鼻窦炎不仅侵犯鼻窦, 而且同时侵犯鼻腔,故美国耳鼻咽喉科学 会建议用鼻鼻窦炎代替鼻窦炎更为准确。 因而又称真菌性鼻鼻窦炎。 2、真菌性鼻窦炎的微生物谱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曲霉菌病。
2
分类、分型
根据真菌与个体的免疫学关系,可分为两个基 本病理类型:
1、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 指真菌菌丝侵入组织(如粘膜、
图文解说: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与治疗

3. 病理学检查显示鼻窦腔内有典型菌丝存在,分泌物培养出真菌。
筛窦受累
蝶窦受累
额窦受累 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诊断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
1. 病人的职业,是否有特应性体质或哮喘、糖尿病等病史,是否有鼻息肉及手术史等。 2. 病人头痛、流脓血涕,严重者出现面颊部镜下观:
临床类型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 非侵袭型这种类型又包括两种:真菌球和变应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诊断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真菌培养、病理学检查。
1. 真菌球主要表现为单侧鼻塞、流脓涕、有恶臭等;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表现为眶侧隆起、 眼球突出、复视、视力减退等。
2.药物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术后需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病情。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 术后需用抗真菌药物。
3. 对症支持治疗。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治疗原发病。
4. 其他治疗: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术后常应用抗真菌药物灌洗术腔。
手术治疗真菌球效果明确。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术后配合合理的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更 佳。早期慢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多是一次手术后治愈,后期复发性慢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效 果不佳,易复发,预后较差。
图文解说:真菌性 -鼻窦炎的诊断与治疗
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al rhinosinusitis, FRS)是鼻科常见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性疾病。是由真菌 感染引起的鼻腔或者是鼻窦炎性疾病,许多条件致病菌可以引起的病。
病因 1. 解剖因素:由于中鼻道狭窄、阻塞,导致黏膜肿胀,窦口阻塞,给真菌提供了有利的生长 条件。 2. 机体免疫力下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抗肿瘤药物、长期应用激素、抗生素、HIV病人。 3. 环境因素:外界湿热气候,长期接触土壤,家禽。 4. 真菌性鼻窦炎的病原菌:常见的有曲霉菌,其他的包括:毛霉菌、白色念珠菌、孢子菌。
真菌性鼻窦炎影像学诊断

真菌性鼻窦炎影像学诊断
真菌性鼻窦炎影像学诊断
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鼻窦炎类型,由真菌感染所引起。
影像学检查在鉴别诊断和评估病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影像检查方法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
1. X线检查:X线检查可以显示鼻腔和鼻窦的病变情况,但对于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能力有限。
2. CT扫描:CT扫描是诊断真菌性鼻窦炎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可以提供大量的解剖信息,有助于确定鼻窦病变的位置、程度和范围。
3. MRI扫描:MRI扫描对于评估炎症的程度和鼻窦周围组织的扩展情况有很高的分辨率,常用于复杂病例或手术前评估。
影像学表现
真菌性鼻窦炎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包括:
1. 鼻窦腔内软组织增生:鼻窦腔内出现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影像,常为多发性。
2. 广泛骨质破坏:真菌性鼻窦炎常伴随骨质破坏,可表现为鼻窦壁的局部或广泛的骨质破坏,并可侵犯周围结构。
3. 液平面和脓液积聚:炎症反应导致鼻窦内脓液积聚,形成液平面影像。
4. 炎性肿块:真菌性鼻窦炎可引起鼻窦内的肿块形成,边界模糊且不规则。
诊断注意事项
诊断真菌性鼻窦炎时,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影像学可以帮助确定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但诊断需要综合Clinic-radiological correlation来进行。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真菌感染性鼻窦炎的危害以及治疗

真菌感染性鼻窦炎的危害以及治疗 真菌感染性鼻窦炎这是我们鼻腔受到真菌感染从而引起的一种疾病,面对这种疾病我们是需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治疗的,因为如果长期不治疗或者是治疗方法不恰当有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例如:头痛、发烧等等。
而要想治疗这种疾病我们就要了解这种疾病。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真菌感染性鼻窦炎危害以及治疗。
★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治疗原则:①早期的手术治疗,侵袭型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清除鼻腔和鼻窦内真菌病原和坏死及不可逆的病变组织,恢复鼻窦的通畅引流。
②药物治疗。
★1.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和范围应根据病变范围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病变不严重的(如真菌球、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一般均可采用鼻内镜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及病变组织,保留正常粘膜,创造鼻窦宽敞的通气和引流。
病情严重,病变范围广者,可采用柯-陆氏手术(Caldwell-Luc operation)、鼻侧切开术(lateral rhinotomy)或与鼻内镜手术联合等术式。
★中药疗法:中药治疗常用真菌性鼻窦炎,中草药配方:苍耳子30克、辛夷20克、黄芩35克、细辛4克、白芷25克、龙胆草10克等中草药材,手工工序,精心选药、晾晒、研磨,外用,一日两次,对真菌性鼻窦炎有确切效果。
★2.药物治疗(1)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术后必须用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itraconazole)和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为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剂量可根据病情和患者耐受性而定。
经手术和两性霉素B治疗病情已被控制或病情较轻者,可用酮康唑。
★危害1、真菌性鼻窦炎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降低消化系统功能。
2、鼻窦炎还可以引起哮喘发作。
3、真菌性容易出现精神萎靡、记忆力差、易疲劳、食欲不振、头痛及头晕。
4、容易引起高热惊厥。
★饮食保健1、要多摄取维生素E,可以多吃葵花子、种子油。
2、多吃具减充血作用的草药和调味品,例如接骨木花、麝香草和姜。
急性爆发型霉菌性鼻窦炎的治疗—附1例报告

右 硬腭 组织隆 起 , 面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光滑 , 灰黑色 坏 死改变 , 表 呈 附少许 伪
膜 , 口轻 度受限 ) 于入院 后 3 张 , 8小时 再次急诊行 鼻 内镜 下全 组 鼻窦开放 弓 流术 , 中见 右中下 鼻 甲、 中隅右 懊 表面 及近 『 术 鼻 I 鼻底部表 面藿以大量黑色陈 旧性 干血痴 , 鼻腔 粘膜萎缩 。开放 右额窦、 窦、 筛 上颔窦 、 糕窦. 除右中下鼻 甲, 切 见鼻 甲骨质均 为 腐骨, 右上颌 窦粘膜完 全坏死性 改变 , 右啼 、 、 窦 内粘 膜亦 额 辣 腐 化坏 死呈灰黄色 。清创鼻 腔、 上颌窦 、 前啼创面来见新鲜 血 , 后筛及蜂窦仅 有少许新鲜 血渗 出 , 给予两性 霉素 B浸泡术 腔 。 术后继续大扶康 及两性霉 紊 B冲洗术腔及静滴治疗 . 术后第二
甲状舌管 囊 肿或痿 管者 , 手术切 除 时必 须切 除舌 骨 中段 1 5m~2m, .c c 因多数与舌骨有粘连 或在舌骨上下 处穿过 , 达舌 骨探部 甚至舌根 。 本文切除舌骨者均 无复发 。 而术后 复发者 , 在
* 2 0 3 上海 中医药大学 附属 岳阳医院耳鼻咽喉科 047
快 速 血 糖 1 .mm lL, 常 规 : 白 7mg d、 糖 10 rg 74 o/ 尿 蛋 5 / ]尿 00 / a
侵 袭性真菌 感染 , 伴组 织出血 、 坏死 、 炎症 。故在 稳定病 情 、 降 糖、 谓节酸碱平衡 , 强支持治疗情况下 ( 加 此同局部病变继 续加 重, 右颜 面红肿潮热 , 右上下眼睑 高度水 肿 , 并有淡黄色渗 出灌 附着 睦缘 , 内眦部下方约 ]m×5r 区域 已变 黑坏死 改变 , 右 c e a
舌 骨前 后 处 破 损或 残 留 而 复发 。
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附二例﹞及相关文献复习

1 , 命 体 征 正 常 ,心 肺无 异 常 ,右 眼 球 突 出 ,眼 ℃ 生
球 活 动 障 碍 ,视 力模 糊 ,球 结 膜 及 睑 结 膜 充 血 ,右
Co l i n ncuso The c ure c o u m i n u ga r no i sts S po sbl n c o c ld a e i te t ho o n o c r n e f f l na t f n l hi snu ii i si e i hr nia i b tc pa in s w w s prse i up es d mm unt a d gh l o u o e e . Ac ur t a d r iy n hi b o d glc s lv 1 e c a e n p ompt r a m e i r il i s v n p te s’ te t nt s c uca n a i g a int
2 a e w ih t ie me c l so y nd omplt lnia daa c s s t dea ld dia hit r a c eeci c l t w e e t id nd c r e ae r f r n e e e r sude a o r lt d e e e c r viw wa p r o me s e f r d. Re u t A mon t w o i bei c ss. on pa int s ls g he t d a tc a e e te und r e t c t i va i e hi O i sts e w n a u e n sv r n snu ii wih e t r t i a in s a r s l o p r blo uc s o r 1 The t e te t d c m p n a e pa i t lf o bi nv so a eu t f oo o d gl o e c nto . o h r pa int wih e o e s t d he tc
鼻窦炎症状及治疗

鼻窦炎症状及治疗1.急性鼻窦炎1好发群体所有人群均易发生,低龄、年老体弱者更多见。
2疾病症状1全身症状常在急性鼻炎病程中患侧症状加重,继而出现畏寒发热、周身不适、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以急性牙源性上颌窦炎的全身症状较剧。
儿童发热较高,严重者可发生抽搐、呕吐和腹泻等全身症状。
2局部症状①鼻阻塞因鼻黏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积存,可出现患侧持续性鼻塞。
②脓涕患侧鼻内有较多的黏脓性或脓性分泌物擤出,初起时涕中可能带少许血液,牙源性上颌窦炎者脓涕有臭味。
③局部疼痛和头痛急性鼻窦炎除发炎导致鼻部疼痛外常伴有较剧烈的头痛,这是由于窦腔黏膜肿胀和分泌物潴留压迫或分泌物排空后负压引发,刺激三叉神经末梢而引起。
急性鼻窦炎疼痛有其时间和部位的规律性。
前组鼻窦接近头颅表面,其头痛多在前额、内眦及面颊部,后组鼻窦在头颅深处,其头痛多在头顶部、后枕部。
急性上颌窦炎:常前额部、面颊部或上列磨牙痛,晨起轻,午后重。
急性额窦炎晨起前额部巨痛,渐渐加重,午后减轻,至晚间全部消失。
筛窦炎多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头顶部。
蝶窦炎表现为眼球深处疼痛,可放射到头顶部,还可出现早晨轻、午后重的枕部头痛。
但是有些人的疼痛症状不典型,无法单纯根据头痛的特点来确定受累的鼻窦。
④嗅觉下降。
2.慢性鼻窦炎1好发群体所有人群均易发生,低龄、年老体弱者更多见。
2疾病症状1局部症状①脓涕鼻涕多为脓性或黏脓性,黄色或黄绿色,量多少不定,可倒流向咽部,单侧有臭味者,多见于牙源性上颌窦炎或真菌感染。
②鼻塞轻重不等,多因鼻黏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所致。
③嗅觉障碍鼻塞和炎症反应可导致嗅觉障碍。
④头痛慢性鼻窦炎一般无明显局部疼痛或头痛。
如有头痛,常表现为钝痛或头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间轻。
前组鼻窦炎多表现前额部和鼻根部胀痛或闷痛,后组鼻窦炎的头痛在头顶部、后枕部。
患牙源性上颌窦炎时,常伴有同侧上列牙痛。
⑤其他由于脓涕流入咽部和长期用口呼吸,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状,如痰多、异物感或咽干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 (( 1 3 / -4 3 * ’ ) + ( + /4 3 + ( * 5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 ! " " # $ " 北京, 咽喉 头颈外科 (刘铭、 周兵、 刘华超、 黄谦) ,病理科 (张盛忠) , 皮肤 % 科 (王毓新) : ) 通信作者: 刘铭 (& ’ ( ) * ’ ) + , ! ( . / + / 0 1 2 ’ 0 1 + 万方数据
就诊的: 切除全部坏死组织至露 ;<内做出初步诊断=例。在此基础上鼻内镜下行全组鼻窦开放术, 进行眶内容物切除 ! 例。术后同时进行原发病治疗以及 出新鲜创面=例。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全身抗真菌治疗=例。结果 9例病例经过病理、 真菌涂片及培养证实为鼻窦黏膜侵袭性真菌感染, 其中毛霉菌!例, 根霉菌:例, 链隔孢霉菌!例, 曲霉菌!例, 毛霉菌根霉菌混合 ! 例。 ! 例未在第一 时间诊断, 且未经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于住院第#天死亡, !例抗真菌治疗及清创术后 > >?死亡, :例 分别于治疗后$ 后 :个月和9个月死于白血病, :例经上述治疗后分别随访 @ 个月和 ! ! 个月无复发, 者为本组唯一进行眶内容物摘除者。结论 根据病史, 眼或颜面症状, 鼻腔内干痂以及影像学尤其是 磁共振成像, 分泌物真菌涂片检查, 可以在患者到鼻科就诊的 : ;< 内做出 6 7 7 8 的诊断。包括及时 彻底的根治性清创, 足量静脉内二性霉素 A 注射, 完全控制原发病以及足够的全身支持疗法在内的 综合治疗, 可以迅速控制 6 延长患者生存期, 甚至挽救生命。 7 7 8的发展, 【关键词】 鼻窦炎; 真菌; 重叠感染
, ) 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临床罕见。 . ) + 3 . ) / ) . 6 7 7 8 未经及时治疗者, 多因病变扩散而引起眶内、 颅内等 邻近 组 织 器 官 坏 死 甚 至 死 亡, 死亡率达9 " T" > " T ! 。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不能迅速诊断
[ ]
・$ =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 , % % +年>月第+ >卷第,期 E 5 2FG 4 9 7 E 5 2 9 B 0 7 2 9 B ’ I I 8 4 $ % % + J 9 B + > K 9 L , H 1 1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 , " " $年>月第$ >卷第;期 B < ) +UR / 2 C < ) + 2 * ( C + 2 * 6 3 3 . / : " " $ V 2 * $ > W 2 X ; N 5 5
・: = !・
呼吸道炎症和免疫・ ・
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
刘铭 周兵 刘华超 张盛忠 王毓新 黄谦
+ ? 2/ 2 * 2 ) 1 ( * 4 ) + ? ) + . ) + / < + ( . ( * 1 ( J ) / 08 3 C ) 1 ( * ? M C ) ? ’ + /L ( . C 4 2 C ’ ? 2 + =2 4 9M ) 2 . D N 5 5 N 5 D D N , 2 + -2 4/ < ’M ) + ’ 3 / ( / ?2 4/ < -2 C M ) / ( *1 2 + / + / 0P ) / </ < -2 C ) ) + ( *? ) . ( . C 2 J +6 7 7 8D ( / ) + / . 5( D 5 D ,;2 1 2 + / C 2 * * ?. ) ’ 3 * / ( + 2 3 . * 4=D ( / ) + / .L C -D C . 1 C ) M ?L ) / <. . / ’ ) 1( ’ < 2 / C ) 1 ) + A2 C* ) 2 . 2 ’ ( * N N D D ( ) ( ’ < 2 / C ) 1 ) +A !1 ( . ( + ?2 + -L ) / <F / C ( 1 2 + ( Q 2 * -2 C ( * * 0R + -D ( / ) + /< ( ?+ 2 /M + ) + J 2 * J ?L ) / <( + 4 D N N2 (S )L , % # ’ $ H 3 1 2 C 2 ’ 1 / . ( . ) ? + / ) 4 ) ?2 +1 3 * / 3 C ) +!D ( / ) + / O < ) Q 2 3 . / < ( + / ) % 4 3 + )’ ( . 3 C . 07 N 5 N D 5 , , . 1 ) . ) + : 6 . C ) * * 3 . ) + ! 6 * / C + ( C ) ( ) + ! ( + ?’ ) K ?H 3 1 2 C ( + ?O < ) Q 2 3 . ) + ! 06 * * ( / ) + / .L C C 2 J ? D 5 D D D D 2 4 / ) . . 3 ) + J ( . ) 2 +< ) . / 2 ( / < 2 * 2 ) 1 ( * * / < C 2 3 < M ) 2 . 0R + ( / ) + / ? ) ?L ) / < 2 3 / ( + ( + / ) % 4 3 + ) / < C ( 2 + / < D 5 N 5 D N D N 5 D N , , # / < ( ? ’ ) . . ) 2 +? ( $D ( / ) + / .. 3 C J ) J ?4 2 C> >? ( . $ :( + ?9 ’ 2 + / < .C . 1 / ) J * + ?? ) ?2 42 C ) ) + ( * N N D N( 5 (? , , ) ( M / .! * 3 , ( ’ ) (:) 0R + -D ( / ) + /. 3 C J ) J ?@ ’ 2 + / < .( + ?* 2 . /4 2 C4 2 * * 2 L %3 !D ( / ) + / ? ) . ( . . D . 3 C J ) J ?! !’ 2 + / < .( 4 / C/ C ( / ’ + /0 8 5 * " ’ # ) 5 * 6< ) <) + ? K2 4. 3 . ) 1 ) 2 +( + ?( C * + ? 2 . 1 2 ) 1 5 D ND ) + J . / ) ( / ) 2 + / < C 2 3 <+ ( . ( * 1 ( J ) / ) / < 4 3 + ( * ) + J . / ) ( / ) 2 + . < 2 3 * ?< ) < * . / C + / < + ? 4 2 C C 1 2 + ) / ) 2 +2 4 5 5 NL 5 5 5 NM 5 5 , , 2 C J +’ 2 C ) ’ 2 C / ( + / ( . / < ( / 2 4 B I. 1 ( + 2 + / < ( C * / < ) . ? ) . ( . 0H O F 4 ) + ? ) + . . < 2 3 * ? M 1 2 + . ) ? C ? ( . D N 5 , ? ) ( + 2 . . 0& K / + . ) J ( + ?( C . . ) J . 3 C ) 1 ( * ? M C ) ? ’ + / C 2 ’ / ( + ? + 2 3 <? 2 . ( 2 4 ( + / ) 4 3 + ( * / < C ( 5 5 5 5 D D 5 5 5 D N , , ) + / C ( J + 2 3 . * 2 / < CL ) / <. C ) 2 3 .1 2 + / C 2 * * ) + 4 / < -3 + ? C * ) + ) . ( . ( * * / ( , ) ’ 2 C / ( + / C 2 * . ) +/ < N/ 5 52 N 5? D 1 2 ’ * / 1 2 + / C 2 * 2 4 / < ? ) . ( . 0 D 【9 】8 ;7 ;8 % 5 0 6 ) + 3 . ) / ) . 3 + ) 3 C ) + 4 1 / ) 2 + 5 D :;
以及治疗措施不完善。本病虽然发展迅速, 预后凶 险, 但是一旦诊断正确, 治疗及时、 恰当, 其对手术及 药物治疗的反应比较敏感, 提高治愈率, 延长生命的 机会很多。本组通过对 ! " " #!$ % % $ 年我们收治的 治疗过程的回顾, 结合文献 &例较典型病例的诊断、 复习、 总结, 讨论其中便于临床掌握的诊断标准、 手 术及药物治疗的适应证等。 资料和方法 一、 本组 ’ ( ( )的诊断均根据以下特征 血液病等导致免疫功能障碍的严 ! *有糖尿病、 重全身性疾病。 包括眼球突出、 动眼 $ *迅速发展的眼部症状, 障碍、 视力障碍等; 面部皮下组织肿胀, 皮肤破溃坏 死以及高热, 头痛, 呕吐等。正规的抗生素治疗对上 述所有症状都不能缓解。 随着病情的发展, 坏死可 + *严重的组织坏死: 以发生在一个或相延续的多个解剖部位, 如鼻腔侧 壁、 硬腭、 鼻中隔、 面部皮肤等。鼻内镜检查可见单 侧鼻腔内褐色或黑色焦痂, 黏稠的脓性分泌物等 (图 ) 。 ! , *影像学特征: . 表现为以 ! 侧为主的鼻窦 腔内密度不均匀增高, 骨质密度不均匀减低, 甚至消 失, 但没有明显的骨变形 ( 图 $) 。磁 共 振 成 像 (/ , ) 显示眶内或颅内 0 2 3 4 5 6 7 3 8 9 2 0 2 6 3 5 / 0 5 2 :; < 1 1 1 可以有界限不甚明晰的信号异常区, 而这种信号异 常与毗邻的鼻窦骨质破坏程度不成正比 (图+ ) 。 = *鼻腔分泌物真菌涂片及培养可以发现明确 的真菌成分, 如菌丝或孢子 (图, ) 。 & *病理检查受累鼻窦坏死组织中可见大量真 菌成分 (图= ) 。 二、 病例资料 ! " " # !$ % % $ 年 = 年内共收治符合上述诊断特 征的 ’ ( ( )病例&例。 例! 女, 视力下降, 失 = &岁。+ 周来左眼胀, 明; 左鼻堵, 鼻出血; 睑下缘及鼻翼皮肤暗红而转黑; 头痛、 高热进行性加重 ( , 喷射状呕吐, 嗜 + >!, % ?) 睡。既往糖尿病史#年。体检: 左眼球突出并固定, 角膜浑浊; 左侧鼻腔侧壁、 鼻中隔、 硬腭黏膜及鼻翼 皮肤呈黑色焦痂状坏死。分泌物涂片: 查见真菌菌 丝。 左 鼻 窦 为 主 的 诸 鼻 窦 密 度 均 匀 增 高 影。 .: : 左基底节和顶叶异常信号, 左额叶前内局限性 :; < 脑膜炎, 左眼诸眼外肌增粗, 未见眶壁骨质破坏。脑 万方数据 & 脊液常规: 白细胞 & / / # %@! % A。血糖 ! , * "/ / 9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