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制图第四章透视图画法

合集下载

园林制图与识图课件第四章 透视图的画法

园林制图与识图课件第四章 透视图的画法
园林制图与识图课件 第四章 透视图的画法
目录
CONTENTS
• 透视图的概述 • 透视图的绘制方法 • 透视图的绘制技巧 • 透视图的实例分析 • 透视图的实践应用
01 透视图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透视图是一种通过透视投影法将 三维空间中的物体投影到二维平 面上所形成的图像。
特点
透视图具有近大远小、近清晰远 模糊的视觉效果,能够表现物体 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绘制垂直线
从两个灭点出发,分别绘制与视平线 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将作为建筑物 的边缘线。
连接水平线
从建筑物边缘线的端点出发,绘制水 平线,这些水平线将与视平线相交, 形成建筑物的各个面。
完善细节
根据需要添加建筑物的门窗、屋顶等 细节,使画面更加完整。
三点透视的画法
确定视平线和灭点
绘制垂直线
在画面上确定三个灭点,通常这三个灭点 位于画面的上、下和左或右三个方向。
意一侧。
绘制垂直线
从灭点出发,绘制与视平线垂 直的线段,这些线段将作为建 筑物的边缘线。
连接水平线
从建筑物边缘线的端点出发, 绘制水平线,这些水平线将与 视平线相交,形成建筑物的各 个面。
完善细节
根据需要添加建筑物的门窗、 屋顶等细节,使画面更加完整

两点透视的画法
确定视平个 灭点位于画面的两端。
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外观表现
透视图能够真实地表现出建筑的 外观效果,帮助设计师和客户更
好地理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景观与建筑关系
透视图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景观与 建筑之间的关系,如植物、道路 、水体等元素与建筑之间的相互
影响。
方案比较
通过绘制不同角度的透视图,设 计师可以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比

园林透视图的绘制

园林透视图的绘制

实例
• 用透视网格法绘制 某公园广场局部鸟 瞰图
第一节 透视的基本原理
视线法绘制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透视
曲线透视的一般画法
视线法绘制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
视线法绘制两点透视
量点法绘制园林局部透视图
• 1、量点的作法
量点法绘制园林局部透视图
• 3、量点法作图步 骤
量点法绘制园林局部透视图
• 量点法作两点透视
距点法绘制园林局部透视图
• 2、两点透视的透视网格绘制
• a、定出灭点Fx、Fy,量点Mx、My,g线、h线、 O点。 b、连OFx、OFy,等分g线。 c、将g线上的等分点分别与Mx、My相连,与 OFx、OFy相交,所得交点与Fx、Fy相连。
网格法绘制园林鸟瞰图
网格法绘制园林鸟瞰图
• 作图步骤:
a、绘制透视网格 b、把平面图进行分格 c、绘制透视平面 d、用真高线定高 e、修饰图面
• 距点法作一点透视 a、作透视平面 b、定物体的高度
第八章 园林鸟瞰图的绘制
网格法绘制园林鸟瞰图
• 1、透视网格的绘制 • 一点透视透视网格的绘制
a、定h、g、Vc、O点 b、在h上定D点,连OD c、等分g线,并从每个等分点连Vc。 d、上述线与OD或45°角线的交点,过这些交点作水平线。
网格法绘制园林鸟瞰图

透视园林设计

透视园林设计

园林工程图曲面立体的透视大中小来源:转载资料编辑:mooner人气:360一、平面曲线的透视平面曲线的透视一般仍为曲线,但透视形状将发生变化。

为求其透视,通常将它纳入一个正方形组成的网络内。

先画网格的透视,然后按原曲线与网格线交点的位置,估定出各点在透视网格线的位置,再光滑连接。

图8-29是用网格法绘制地面上的花饰图案的透视。

二、圆周的透视1.圆周平行于画面时,其透视仍然是一个圆。

2.不平行于画面的圆周,当它们位于视点之前时,其透视为椭圆。

为画出透视椭圆,通常利用圆周的外切正方形的四边中点以及对角线与圆周的四个交点。

求出这八个点的透视,光滑连接成椭圆,就是圆周的透视。

图8-30是用人点法作水平圆的透视。

为了作图方便,通常傅正方形的一对对边AB 和CD平行于画面,另一对边AD和BC垂直于画面。

先作外切正方形的透视,透视深度用距点法求得。

连A O C0、B O D0的交点,是圆心的透视O0。

过O0作两边的平行线,与正方形四边的交点10, 20 , 30, 40,是四个切点的透视。

至于圆周与对角线的交点,如图(a)中58, 67的连线必平行于正方形的一组对边AD,并与另一边AB交于9, 10两点。

于是在透视图中,按9, 10点的实际距离在基线上量取90和100,连接90s′和100 s′,与对角线交得50,60, 70, 80,最后光滑连接八个点。

90和100也可由A O B0为直径画半圆而求得,如图8-30(b)所示,过1°作45°斜线与半圆相交,过交点作A O B0的垂线与ox交得90和100。

园林工程中的圆形构筑物往往不单独出现,例如圆形花坛常按周围的道路或建筑的方向画外切正方形,因而可能与画面倾斜某一角度。

如图8-31所示,设画面通过圆外切正方形的角点A并与AB边倾斜30°,画圆周的透视。

这时用量点法画图较方便。

先画正方形的透视,取对角线的中点O0,连中点与两灭点交于正方形的两边得10, 20, 30, 40。

园林工程制图_透视图

园林工程制图_透视图

画面 上的 直线 ,其 透视 为直 线本 身。
画面垂直线的灭点
hf h
s,
S
s
特点:垂直于画面的直线,其 灭点和次灭点都是主点s′。
B
T
b
t
pp
H
与画面 相交的 平行线 有共同 的灭点 ,亦即 它们的 透视都 相交于 这个灭 点。
铅垂线的灭点
hh
S
s
H
特点:在画面上无灭点和次灭点。
铅垂线的透视仍就是铅垂线。 两互相平行的画面 平行线,它们的透 视也互相平行;
m2
S’
m1
f2
1/2s’f 2
1/2m2f2
1/2f1f2
一点透视鸟瞰图
平面图
鸟瞰图
两点透视鸟瞰图
平面图
鸟瞰图
因三点透视图作法较繁琐,且在园林设计表现中很少用,因此 在此只学习一点透视图和两点透视图的画法
作图的一般方法是:
先画出物体的基透视图,再利用真高线画出各点高度,从而完 成整个物体的透视作图。 在作图时根据作图原理的不同,又分为视线法和量点法。
(一)视线法 作图原理与方法
以点的透视为例
HH
S
B0 B
2、绘制墙身___先 找出真高线。
3、绘制屋脊线
___延伸屋脊线到画面, 找出真高线。
4、加深可见轮廓线。
f2
h
p
F2
g
s
两点透视的画 法
p H g
s
课堂训练 一点透视的画法
s
一点透视的画 法
p h
g
作图步骤:
1、首先找出视心, 即主灭点s'
2、绘制平面透视。 s'
s

《园林制图之透视》课件

《园林制图之透视》课件
优化空间配置
在园林布局中,透视技巧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配置植物、建筑、山 石等元素,使空间更加和谐、统一。
透视在园林元素设计中的应用
植物配置
利用透视原理,可以更好地表现植物的形态和层次,突出 植物的立体感和生长趋势,使图纸上的植物配置更加生动 。
建筑表现
在园林设计中,建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透视技巧, 可以更好地表现建筑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使建筑在 图纸上更加真实。
总结词
简单明了,易于掌握
总结词
空间感较弱,适合表现简单场景
详细描述
一点透视是透视中最基础的一种,它只有一个消 失点,即画面与视平线的交点。这种透视效果简 单明了,易于掌握,常用于表现建筑物的正面或 某个角度的固定视角。
详细描述
在一点透视中,所有的线条都汇聚到一个消失点 上,因此空间感相对较弱。这种透视效果适合表 现较为简单、平面的场景,如建筑物的正立面或 某个固定角度的景观。
层次感
利用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层次关系,营造深度感。前景应清晰,中 景是主体,背景应模糊或简化,以增强透视效果。
均衡感
保持图面的均衡,避免出现过于拥挤或空旷的情况。合理分配元素 的位置和数量,使整体效果平衡。
透视图的色彩搭配技巧
色彩统一
在选择颜色时,应保持整体色调的统一。使用相近的颜色可以增强图面的和谐感。同时, 可以通过冷暖色的对比,增强视觉冲击力。
视点
观察者的眼睛位置。
视平线
与观察者眼睛等高的水平线。
消失点
物体在透视中消失的点,通常 位于视平线上。
透视的分类
01
02
03
平行透视
物体的一面与观察者的视 线平行,其他面呈现为垂 直或倾斜。
成角透视

《园林制图之透视》课件

《园林制图之透视》课件
点。
绘制垂直线
从灭点开始,绘制与视平线垂 直的线段,这些线段将作为透 视图的基线。
绘制透视线条
根据近大远小的原则,从基线 上向不同方向绘制透视线条, 以表现出物体的深度和立体感 。
确定消失方向
根据一点透视的特性,所有平 行于画面的线段都将消失到灭 点,而垂直于画面的线段则保
持原样。
两点透视的绘制方法
三点透视的绘制方法
确定三个灭点
在画面上确定三个灭点的位置,这三个灭点分别对应于物体在高度、 宽度和深度三个方向上的消失方向。
绘制基线和辅助线
从每个灭点开始,绘制与视平线垂直的线段,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其他 辅助线。
确定透视方向
根据三点透视的特性,物体上的平行于画面的线段将消失到三个不同 的灭点,而垂直于画面的线段则保持原样。
透视
通过透明的平面观察立体图形 ,将立体的图形投影到平面上 ,形成透视图。
视点
观察者的眼睛位置。
消失点
物体在视平面上投影的消失点 。
透视的分类
01
02
03
04
一点透视
视平面上只有一个消失点的透 视。
两点透视
视平面上有两个消失点的透视 。
三点透视
视平面上有三个消失点的透视 。
曲线透视
通过曲线的透视表现,使画面 更加生动和真实。
住宅小区绿化的透视实例分析
总结词
住宅小区绿化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透视效 果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详细描述
住宅小区绿化的透视实例分析应关注绿化覆盖率、植 物搭配、空间层次等方面。在绿化覆盖率方面,应保 证足够的绿地面积,利用透视效果营造出清新宜人的 环境;在植物搭配方面,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 合理配置,利用透视原理突出植物的形态美;在空间 层次方面,应注重空间的开放与封闭、静态与动态的 结合,通过透视效果营造出丰富的视觉体验。

园林透视图的绘制

园林透视图的绘制

园林透视图的绘制园林透视图所表现的对象主要是树木花草、山石水景、园路和园林建筑物等。

园林透视图可以用钢笔、铅笔、毛笔等不同的工具绘图,其中钢笔是最常用的工具。

用钢笔画出的图、线条清晰,便于晒图、复印和保存。

钢笔画是用不同粗细和疏密的线条(竖线、横线、斜线、交叉线、各种曲线、点和小圈等)加以叠加组合,来表现园林景观的形体轮廓、空间层次、光影变化和材料质感。

园林专业的学生必须尽早掌握用钢笔表现造园素材的技巧。

学习钢笔画的方法是进行大量的写生练习,图11-1是钢笔绘图的基本笔法。

下载 (62.74 KB)2007-12-25 15:00一、园林植物的平面表示法平面图上用平面符号和图例表示园林植物。

平面图中的树,用大小不同的“黑点”表示种值位置及树干的粗细,再画一个不规则的圆圈表示树冠的形状和大小,这种画法一般用于1:500或1:1000的。

总平面图。

在1:50-l:200的平面图上.树的平面符号要能区分原有树和新植树,乔木和灌木、常绿树和落叶树、针叶树和阔叶树,因此树的平面符号要有一定变化的树冠线,如图11-2(a)(b)所示。

原有大树、孤立树或重点树木的树冠曲线可以表现出树枝和树叶的图案,例如松柏用成簇针状叶、杨树用三角形叶片、柳树用线点表示树冠曲线,如图11-2(c)所示。

下载 (77.24 KB)2007-12-25 15:00树木的平面符号可参阅《总图制图标准》,各地画法虽有共同之处,又有所差别.再者,完全用平面符号表示不同的树种是困难的,所以在平面图中往往要画上图例,借助文字说明图中各种不同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园林中的花灌木成片种植较多,所以常用花灌木冠幅外缘连线来表示,如图l1-3所示。

绿篱有常绿绿篱和落叶绿篱.常绿绿篱多用斜线或弧线交叉表示。

落叶绿篱只画绿篱外轮廓线,加上种植位置的“黑点”来表示,如图11-4所示。

修剪绿篱外轮廓线整齐平直,不修剪的绿篱外轮廓线为自然曲线。

下载 (34.42 KB)2007-12-25 15:00平面图上常用草地衬托树木,草坪用小圆点、线点来表示。

园林制图教程-透视图

园林制图教程-透视图

透视图的绘制 01 透视图基本知识
透视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如图6-1所示,假如人们透过一个透明的画面来观看物体, 那么观看者的视线与画面相交所形成的图形称为透视。若将看到的形体在画面上描绘出来,这样所 形成的图称为透视图。
透视图的绘制
当物体有两组方向轮廓线(长、高)与画面平行时,这两组方向轮廓线在画面上就没有灭点, 只有与画面垂直的第三组方向轮廓线有灭点。也就是当物体有两组方向轮廓线与画面平行时只有一 个灭点,这样画出来的透视图称为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如图6-2所示。一点透视适宜表现场 面宽广或纵深较大的景观。
透视图的绘制
第5步,清理图面,擦去多余的图线,完成整个物体的透视作图。通常看不见的线在透视图中不画出。 特别提示:如果基面上的立方体不与画面相接触,那么其透视求法就需要利用迹点。如图6-7所示, 作DA延长线交基线于t,即迹点。将迹点t转绘到画面上为t0。在画面上,连t0Fx即为DA的透视方向。过a 作垂线与t0Fx相交,其交点即为A的透视A0。像这样利用迹点来求透视的方法称为迹点法。
平面曲线所在平面与画面的位置不同,其透视各不相同。通常在画面上的平面曲线,透视为其本身。 平面曲线所在平面若平行画面,透视为该曲线的类似形。曲线所在平面若通过视点,透视为一段直线。曲 线所在平面不平行于画面时,透视形状将发生变化。
平面曲线的透视可用方格网法求作(图6-14)。
透视图的绘制
如图6-15所示,ABCDE下为空间中的一段曲线,我们可用描点法来求空间曲线的透视。 (1)首先确定空间曲线的平面投影,以及画面、视高和视点。 (2)在画面上确定各控制点A、B、C、D等的真高。 (3)过各控制点向灭点作各自的透视方向线。 (4)用视线法求各控制点的透视长度,得A'等各点,然后圆滑地连线完成透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平面的影是由组成平面各边线的影所围 成的。
• 当平面为多边形时,只要作出多边形各 顶点在同一承影面上的影,用直线依次 连接起来后,即为多边形的影。
• 若平面轮廓线是曲线,则应先求出曲线 上一系列点的影,然后用光滑的曲线依
• 图4.8分别为正平面、水平面、侧平面在
图4.8 平行面在V面上的影
4.2.4 长方体的影
图4.6 侧垂线落在正平面上的影
4.2.2.3 铅垂线的影
• 图4.7中的AB为一铅垂线,它在正平面 上的影的求作方法与侧垂线相似。
• 铅垂线在正平面上的影是一段与该铅垂 线的V面投影平行且相等的铅直线,二 者之间的距离等于铅垂线与正平面之间 的距离。
图4.7 铅垂线在正平面上的影
4.2.3 平面的影
• 透视投影相当于以人的眼睛为投影中心 的中心投影,符合人们的视觉形象,富 有较强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如图4.17所示。
• 透视投影过程如图4.18所示
图4.17 透视图的效果
图4.18 透视投影过程
4.4.2 透视图的特点
• 建筑物上原来等宽的墙面、窗户等,在 透视图中变得近宽远窄;
• 建筑物上原来等高的铅垂线(墙体、柱子 等的轮廓线)在透视图中变得近长远短;
• 大小相同的建筑形体,在透视图中变得 近大远小;
• 建筑物上与画面相交的平行直线,在透 视图中不再平行,而是愈远愈靠拢,直 至消失于一点,这个点称为灭点(或消失
4.4.3 透视图的分类
• 根据建筑物与画面的不同位置,透视图 可分为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4.4.3.1 一点透视 建筑物上的主要立面(长度和高度方向)与画面
图4.9 长方体在V面上的影
(1) 根据习用光线的方向,找出物体的阳面
(2) 分别求出阴线上各端点在承影面(如墙 面、门扇、窗扇等)
(3) 连接阴线各端点的影即为该物体的阴影。
4.2.5 基本曲面体的影 4.2.5.1 正平圆面在正平面上的影
圆面平行于承 影面,它的影反映 圆面实形。如图 4.10所示
4 阴影与透视
本章主要内容
阴影的基本知识 求立面阴影的基本方法 建筑细部及房屋立面图的阴影 透视图的基本知识 透视图的画法 透视图的简化画法
本章内容
4.1 阴影的基本知识 4.2 求立面阴影的基本知识 4.3 建筑细部及房屋立图的阴影 4.4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4.5 透视图的画法 4.6 透视图的简化画法
4.3.5 阳台的阴影 图4.15 所示为阳台在墙面、门扇、窗扇面上的
阴影。 作图时应先求出阳台外形在墙面上的影,其次
求出阳台落在门扇及窗扇上的影,最后求出门 窗洞口等细部的影。
图4.15 阳台的阴影
4.3.6 房屋立面图上的阴影
• 图4.16是房屋立面图的两种画法。 • 画房屋立面图的阴影时,首先应了解各
• 特定方向的平行光线称为习用光线。
图4.2 习用光线的指向
4.2 求立面阴影的基本方 法
4.2.1 点的影
• 求点的影,就是求通过该点的光线(直线) 与承影面的交点。如图4.3所示
图4.3 点在墙面上的影
4.2.2 直线的影
• 直线在承影面上的影一般仍为直线,只 有当直线平行于光线时,它的影才是点 (图4.4)。
平行,宽度方向的直线垂直于画面所作的透视 图只有一个灭点,称为一点透视,如图4.19所 示。
图4.19 一点透视
4.4.3.2 两点透视
• 建筑物上的主要表面与画面倾斜,但其 上的铅垂线与画面平行,所作的透视图 有两个灭点,称为两点透视,如图4.20所 示。
4.4.3.1 三点透视
建筑物上长、宽、高三个方向与画面均不平行 时,所作的透视图有三个灭点,称为三点透视。 在这三种透视图中,两点透视应用最多,三点 透视因作图复杂,很少采用。
图4.13 圆柱的阴影
4.3 建筑细部及房屋立面 图的阴影
4.3.1 窗洞的阴影
• 图4.14(a)所示为窗洞的阴影,用交点法 作图
4.3.2 窗台的阴影
图4.14(b) 所示
4.3.3 遮阳板的阴影
图4.14(c) 所示的阴影
• 门洞的影与窗洞的阴影求法类似;雨篷、 挑檐的影与遮阳板的阴影求法相同。
• 若要作直线在某个承影面上的影,可先 作出直线两端点的影并连接,即为该直 线的影。
图4.4 直线的影
4.2.2.1 正垂线的影
• 正垂线在正平面上的影是一段通过该线 段的积聚投影,且与水平线成45°的斜 直线。如图4.5
图4.5 正垂线在正平面上的影
4.2.2.2 侧垂线的影
• 图4.6(a)中EF为一侧垂线。作图过程见图 4.6(b)。侧垂线在正平面上的影与该侧垂 线的V面投影平行且相等。
图4.20 两点透视
4.5 透视图的画法
4.5.1 透视术语
• 透视图的常用术语如图4.21所示。 • 作图时基面与画面的位置如图4.22所示。
图4.21 透视图中常用术语
图4.22 作图时基面与画面的位置
4.5.2 透视投影规律
• 点的透视仍为一个点,点位于画面上时, 其透视为其本身。
图4.10 正平圆面的影
4.2.5.2 水平圆面在正平面上的影
水平圆面在正平面上的影是一个椭 圆。如图4.11所示
图4.11 水平圆面的影
4.2.6 建筑曲面体的阴影 4.2.6.1 圆窗洞的影
• 圆窗洞边框落在窗扇上的影是圆的一部 分,如图4.12所示。
图4.12 圆窗洞的影
4.2.6.2 圆柱的阴影
4.1 阴影的基本知识
4.1.1 阴影的概念
• 物体受光线照射时,被光线直接照着的 表面称为阳面,照射不到的背光表面称 为阴面。阳面与阴面的分界线称为阴线。
• 影的轮廓线称为影线,影所在的平面(如 地面、墙面等)称为承影面。物体落在承 影面上的影子称为阴影。
图4.1 阴影的概念
4.1.2 习用光线
建筑细部在立面上的凹凸变化、具体尺 寸和相互位置关系,然后运用上述求阴 影的基本方法,画出房屋立面图上的阴 影。
图4.16 房屋立面图上的阴影效果
4.4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4.4.1 透视图的形成
• 当人们站在玻璃窗内用一只眼睛观看室 外的建筑物时,无数条视线与玻璃窗相 交,把各交点连接起来的图形即为透视 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