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所有权原始取得的方式

合集下载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试卷41_真题-无答案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试卷41_真题-无答案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试卷41(总分120,考试时间90分钟)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我国《刑法》的整体框架分为( )。

A. 总则、分则B. 前言、总则、分则C. 总则、分则、附则D. 前言、总则、分则、附则2. 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

A. 时效延长B. 时效继续C. 时效中断D. 时效中止3. 对于中止犯,( )。

A. 没有造成损害的,可以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可以减轻处罚B. 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C. 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可以减轻处罚D. 没有造成损害的,可以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4. 特殊预防是指( )。

A. 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罪B. 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过去犯的那种罪C. 特殊形式的一般预防D. 一般预防的特殊组成部分5. 甲生产、销售的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而且销售金额是7万元,甲的行为应当以( )来处罚。

A. 生产、销售假药罪B.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C. AB两罪并罚D. 危害公共安全罪6. 乔某为了防止自己种植的水果被盗,在果园周围拉上电网,天黑时便通上高压电,一日晚,将来偷水果的张某电死。

乔某的行为构成( )。

A. 故意杀人罪B. 过失致人死亡罪C. 意外事件D.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7. 依法有权对犯罪分子减刑的法院是( )。

A. 基层人民法院B. 县级人民法院C. 高级人民法院D. 中级以上人民法院8.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 )。

A. 结果加重犯B. 想象竞合罪C. 吸收犯D. 转化犯9. 某国有企业会计彭某,从银行领得6000元公款,欲占为已有,便谎称在回来的路上现金被抢,并向司法机关报了案。

彭某的行为构成( )。

物权法复习题(含答案)

物权法复习题(含答案)

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BC )A、债权一般是有期限的,物权则具有永续性B、主物与从物须为同一主体所有,方能成立主物权与从物权的关系C、所有权是物权中最完整、最充分的物权,所以,在效力上要优先于限制物权D、典权是我国所特有的物权类型3、某甲委托某乙购买某品牌电视机。

乙至百货公司购买时,正值该品牌电视机举行有奖销售。

乙选购了一款电视机并按照规定得到3张抽奖券,但未把这3张抽奖券交给甲。

后来开奖,奖券中的一张中了头奖,可得手机一部。

这部手机应当( A )A、归某甲所有B、归某乙所有C、归某甲所有,但应适当奖励某乙D、归甲乙二人共有4、甲和乙共有房屋3间,出租给丙开办商店。

现丁要向戊借款5万元,在丁的要求下,征得乙的同意后,甲将其在上述3间房屋中的共有份额抵押给戊,并在通知丙后,到房屋管理局作了登记。

对其中的法律关系,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B )A、房屋抵押后,甲、乙与丙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B、在以出卖共有份额的方式实现该抵押权时,如果乙与丙都愿意以同一价格购买,则乙享有优先购买权C、在以出卖共有份额的方式实现该抵押权时,甲、乙与丙之间的租赁合同即告终止,丙只能与该共有份额的购买者和乙另行租赁合同D、在以出卖共有份额的方式实现该抵押权时,如果乙与丙都愿意以同一价格购买,则丙享有优先购买权。

6、不动产所有人出卖其不动产时,可主张优先购买权的有( ACD )A、承租人B、地上权人C、典权人D、共有人7、为了耕种自己的土地而必须经过他人土地的,可在他人土地上成立通行权,该通行权在物权的权利体系中属于( A )A、相邻关系B、地役权C、地上权D、建设用地使用权8、甲越界建房侵入乙的宅基地。

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 C )A、相邻权B、住宅权C、他物权D、宅基地所有权9、下列属于法定孳息的有( ABC )A、房屋租金B、迟延支付的利息C、贷款利息D、合同价金10、王某在吃饭时丢失瑞士名表罗西尼一块,餐厅人员拾得后交给公安部门。

原始取得法律规定(3篇)

原始取得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原始取得,是指权利人最初取得某项权利,无需依赖他人既有的权利或法律行为。

原始取得是物权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原始取得的定义、法律依据、主要形式、法律效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原始取得的定义原始取得,是指权利人通过法律规定的合法方式,取得某项权利,无需依赖他人既有的权利或法律行为。

原始取得具有以下特点:1. 最初取得:权利人取得权利是首次取得,非继承、赠与等继受取得。

2. 法律依据:权利人取得权利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具有合法性。

3. 无需依赖他人:权利人取得权利无需依赖他人既有的权利或法律行为。

4. 主体特定:权利人取得权利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即权利人必须是法律规定的主体。

三、原始取得的法律依据原始取得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了物权的原始取得形式,如先占、添附、善意取得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了遗产的继承,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解除等,涉及合同权利的原始取得。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了公司的设立、组织机构、股权转让等,涉及公司股权的原始取得。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规定了船舶、货物、运费等权利的取得。

四、原始取得的主要形式1. 先占:先占是指占有无主物,依法取得该物所有权的法律事实。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先占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占有无主物;(2)占有行为具有连续性;(3)占有行为具有公开性;(4)占有行为具有合理性。

2. 添附:添附是指权利人将不同所有人的物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财产,该新财产的权利归结合后财产的权利人所有。

添附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混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所有人的物结合在一起,难以区分。

(2)附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所有人的物结合在一起,难以分离。

2023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

2023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

2023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条件不包括()。

A.新颖性B.富有美感C.创造性D.实用性【答案】 B2、有限责任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人。

A.2B.3C.5D.10【答案】 B3、()是供抽样所用的所有抽样单元的名单,是抽样总体的具体表现。

A.样本B.总体C.抽样框D.入样单位【答案】 C4、政府鼓励增加出口的主要措施是()。

A.提高外贸企业职工工资B.增加出口补贴C.反倾销D.实施出口配额【答案】 B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决议,必须经()表决通过。

A.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B.代表三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C.全体股东D.出席股东会的全体股东【答案】 A6、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中,狭义货币供应量由流通中货币和()构成。

A.单位活期存款B.其他存款C.个人存款D.单位定期存款【答案】 A7、假设只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可变,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可变,关于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B.只要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C.只要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D.只要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减的【答案】 A8、货币需求特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货币需求是有效需求B.货币需求公主观需求C.货币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D.货币耑求是派生需求【答案】 B9、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用()。

A.算术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众数D.中位数【答案】 B10、某城市为调查居民对市政建设的满意度,先从该市所有居委会中随机抽取20个居委会,再从每个被抽中的居委会中随机抽取30个居民家庭进行入户调查。

该项调查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

A.系统抽样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D.多阶段抽样【答案】 D11、(2021年真题)资源配置实现最优的标准是()。

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

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

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财产所有权的合法取得方式可分为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两种。

1、原始取得:原始取得,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最初取得财产的所有权或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财产的所有权。

原始取得的根据主要包括:①劳动生产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活动获取劳动产品,以及通过扩大再生产取得其所创造的劳动产品。

②收益指民事主体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物质利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等收益。

③添附民事主体把不同所有人的财产或劳动成果合并在一起,从而形成另一种新形态的财产,如果要恢复原状在事实上不可能或者在经济上不合理,在此情况下,则要确认该新财产的归属问题。

添附主要有混合、附合和加工三种方式。

混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财产互相渗合,难以分开并形成新财产。

附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财产密切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财产,虽未达到混合程度,但非经拆毁不能达到原来的状态。

加工,是指一方使用他人财产加工改造为具有更高价值的新的财产。

在上述情况下,关于新的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应由当事人协商处理,或归一方所有,或归当事人共有。

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应归给新财产添附价值量的一方所有,但他要向原所有人给付适当的经济补偿。

如果取得新财产所有权的一方的添附行为出于恶意,即明知是他人的财产而进行加工,或有其他故意或过失行为,则原所有人除有权向他请求经济补偿外,还有权要求他赔偿因添附所造成的损失。

④没收国家根据法律、法规采取强制措施或强制手段,剥夺官僚资本、反革命分子或违法犯罪分子的财产归国家所有。

⑤遗失物遗失物是指他人不慎丢失的动产。

所以,遗失物并不是无主物,也不是所有人抛弃的或因为他人的侵害而丢失的物,而是因所有人和合法占有人不慎丢失的动产。

根据《民法通则》第79条,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

同样,拾得漂流物或失散的饲养动物,也应归还失主。

⑥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隐藏物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隐藏物,是指埋藏和隐藏于他物之中,其所有权归属不明的动产,此类物应归属于国家所有,在该物上缴国家以后,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奖励。

2024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4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4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45题)1、下列数据特征的测度值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中位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位置平均数【答案】 C2、“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中,表述正确的是()。

A.创新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B.绿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C.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D.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答案】 C3、劳动力市场供求处于均衡状态,价格总水平处于稳定状态的失业率称为()。

A.自然失业率B.潜在失业率C.实际失业率D.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答案】 A4、如果一个经济体在经济运行处于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即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具有这种特征的经济周期称为()。

A.中周期B.古典型周期C.长波循环周期D.增长型周期【答案】 B5、我们把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统计量称为()。

A.相关系数B.绝对值C.偏态系数D.标准分数【答案】 A6、所有权的消灭包括绝对消灭和相对消灭,下列情形中,属于所有权相对消灭的是().A.甲将其房量变卖B.乙的汽车在夏天自然而焚毁C.丙的房屋簦地震中倒塌D.丁的一幅古代字画被焚毁【答案】 A7、从历史上看,金融监管是从监管()开始的。

A.商业银行B.证券公司C.保险公司D.投资基金【答案】 A8、“增长1%的绝对值”反映的是()。

A.不同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B.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C.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相对水平D.不同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相对水平【答案】 B9、会计核算资料必须有用,必须能够满足有关各方面的需要,是()的要求。

A.可比性B.可靠性C.重要性D.相关性【答案】 D10、(2020年真题)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75,则平衡预算乘数为()。

A.3B.5C.1D.4【答案】 C11、小按照权利和义务是否发生来确定收益和费用的归属期的方法称为()。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题库附答案(B卷)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题库附答案(B卷)

2023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试题8题目单项选择题下列不属于无效合同的是()。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B、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C、双方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所订立的合同D、双方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所订立的合同【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无效合同。

选项B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

题目单项选择题我国现行《合同法》采取的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是()。

A、严格责任原则B、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D、故意责任原则【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在违约责任的构成方面,我国实行的是严格责任。

过错是指合同当事人通过其违约行为所表现出的故意和过失的心理状态。

违约责任中的过错通常是通过推定的方法加以认定,即只要当事人实施了违约行为,就推定其主观上有过错。

题目单项选择题()可以计算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

A、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B、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C、用单位价格计算的GDPD、用计划价格计算的GDP【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题目单项选择题某公司有100名男员工和100名女员工,为了解公司员工对公司改革的态度,从员工中抽取20个人的样本进行调查,且男、女各10人。

这种调查方式称为()。

A、分层抽样B、配额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配额抽样是指将总体中的各单元按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型,将样本数额分配到各类型中,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的方法则没有严格限制,一般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单元。

题目单项选择题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社会的人均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A、呈正方向变化B、呈反方向变化C、不相关D、完全等价【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消费者收入与需求的变动关系。

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反之,收入减少,则会导致需求减少。

财产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是什么

财产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是什么

财产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是什么原始取得指根据法律的规定,因一定的法律事实,财产所有权第一次产生或者不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志为根据,而直接取得所有权。

下面由店铺为你介绍相关法律知识。

财产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是什么?财产所有权根据法律的规定,原始取得的方式主要有:第一、生产。

这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新的财产进而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的方式。

第二、先占。

这是指民事主体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动产而取得其所有权的法律事实。

先占应具备以下构成要件:标的须为无主物;标的须为动产;行为人须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物。

第三、添附。

这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因一定的行为而结合在一起形成不可分割的物或具有新质的物。

添附包括三种情形:混合。

即指不同所有人的动产因相互掺杂或融合而难以分开而形成新的财产。

附合。

即指不同所有人的财产密切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财产。

加工。

即指一方使用他人的财产加工改造为具有更高价值的财产。

第四、善意取得。

又称即时取得,是指不法占有他人动产的人将其无权处分的动产转让给第三人时,如果该受让人取得财产是出于善意,则可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

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包括:须让与人无权处分该动产。

受让人须通过有偿交换取得该动产。

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必须出于善意。

转让的财产须是依法可以流通的动产。

第五、发现埋藏物和隐藏物。

埋藏物和隐藏物是指埋藏或隐藏于他物之中,其所有权归属不明的动产。

根据中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所有权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隐藏物归国家所有。

第六、拾得遗失物。

这是指发现他人不慎丧失占有的动产而予以占有的法律事实。

根据中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拾得人不能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

第七、国有化和没收。

国家根据法律、法规的强行性规定,采取强制措施将一定的财产收归国有的法律事实。

相关阅读:物权的原始取得分类:1、善意取得(1)概念善意取得亦称即时取得,是指原物由占有人转让给善意第三人时,善意第三人一般可取得原物的所有权,所有权人不得请求善意第三人返还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产所有权原始取得的方式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原始取得是指所有权首次产生或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物的所有权。

根据法律的规定,原始取得的方式主要有:
第一、生产。

这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新的财产进而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的方式。

第二、先占。

这是指民事主体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动产而取得其所有权的法律事实。

先占应具备以下构成要件:标的须为无主物;标的须为动产;行为人须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物。

第三、添附。

这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因一定的行为而结合在一起形成不可分割的物或具有新质的物。

添附包括三种情形:混合。

即指不同所有人的动产因相互掺杂或融合而难以分开而形成新的财产。

附合。

即指不同所有人的财产密切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财产。

加工。

即指一方使用他人的财产加工改造为具有更高价值的财产。

第四、善意取得。

又称即时取得,是指不法占有他人动产的人将其无权处分的动产转让给第三人时,如果该受让人取得财产是出于善意,则可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

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包括:须让与人无权处分该动产。

受让人须通过有偿交换取得该动产。

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必须出于善意。

转让的财产须是依法可以流通的动产。

第五、发现埋藏物和隐藏物。

埋藏物和隐藏物是指埋藏或隐藏于他物之中,其所有权归属不明的动产。

根据中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所有权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隐藏物归国家所有。

第六、拾得遗失物。

这是指发现他人不慎丧失占有的动产而予以占有的法律事实。

根据中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拾得人不能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

第七、国有化和没收。

国家根据法律、法规的强行性规定,采取强制措施将一定的财产收归国有的法律事实。

本文系华律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