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课件
合集下载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课件)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连接。
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367+( )=1034
(3)38×( (5)3×(
)=49 )+3×8=11
49 3
(2)90.34-( (4)34.5÷(
)=76.5 )=0.25
此题主要考查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第(1)题 可根据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求得;第 (2)题可根据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减数=被减数-差求得;第(3) 题可根据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求 得;第(4)题可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除数=被除数÷商求得; 第(5)题可先求出 3×( )是多少,再求( )里的数是多少。
四则 运算
的 法则
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哪一位不够商 1, 小数,先把除
就要商 0 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 数和被除数
数小。
同时扩大相
小数:计算方法与整数相同,商的小数点要 同的倍数,将
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除数化成整
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数的 数再除。
倒数。
知识要点
核心内容
1.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 259 )。
估算 1 千克苹果 7.8 元,妈妈买了 4.9 千克,40 元够吗?
本题主要考查估算问题。计算买苹果的钱数,用单价乘数 量,把单价和数量分别看作和它们最接近的整数求出积,再根 据原数确定实际的积与估算的积的大小关系。
7.8≈8 4.9≈5 8×5=40(元),因为7.8<8,4.9<5,所以 7.8×4.9<40,因此40元够。 答:40元够。
专题二 数的运算
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367+( )=1034
(3)38×( (5)3×(
)=49 )+3×8=11
49 3
(2)90.34-( (4)34.5÷(
)=76.5 )=0.25
此题主要考查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第(1)题 可根据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求得;第 (2)题可根据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减数=被减数-差求得;第(3) 题可根据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求 得;第(4)题可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除数=被除数÷商求得; 第(5)题可先求出 3×( )是多少,再求( )里的数是多少。
四则 运算
的 法则
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哪一位不够商 1, 小数,先把除
就要商 0 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 数和被除数
数小。
同时扩大相
小数:计算方法与整数相同,商的小数点要 同的倍数,将
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除数化成整
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数的 数再除。
倒数。
知识要点
核心内容
1.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 259 )。
估算 1 千克苹果 7.8 元,妈妈买了 4.9 千克,40 元够吗?
本题主要考查估算问题。计算买苹果的钱数,用单价乘数 量,把单价和数量分别看作和它们最接近的整数求出积,再根 据原数确定实际的积与估算的积的大小关系。
7.8≈8 4.9≈5 8×5=40(元),因为7.8<8,4.9<5,所以 7.8×4.9<40,因此40元够。 答:40元够。
专题二 数的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PPT优秀课件

第6页
学习目标
第五单元
第5课
3.在四则运算中0有哪些特殊情况?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0乘任何数都得0, 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0不能做除数。
任务驱动二 四人一组,玩一玩“24点”游戏。
第7页
学习目标
●即时巩固 1.计算。 [203-(25+75)]×16 =(203-100)×16 =103×16 =1648
第五单元
第5课
第 12 页
学习目标
第五单元
第5课
2.解决问题。 (1)一根绳子长84米,先剪去12米做6根跳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 绳子可以做多少根这样的跳绳? (84-12)÷(12÷6) =72÷2 =36(根)
第 13 页
学习目标
第五单元
第5课
(2)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3吨,可以烧96天,改进炉灶后,实际每 天比原计划节约用煤0.6吨,这堆煤实际可以烧多少天? 96×3÷(3-0.6) =288÷2.4 =120(天)
学习目标
1.计算题。 0.25×0.8×0.125×0.4 =0.25×0.4×0.8×0.125 =0.1×0.1 =0.01
第五单元
第5课
4.65×7.6+3.4×4.65-4.65 =4.65×(7.6+3.4-1) =4.65×10 =46.5
第 11 页
学习目标
180÷[36÷(12+6)] =180÷(36÷18) =180÷2 =90
第 14 页
END
第五单元
第5课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
第 15 页
第9页
学习目标
第五单元
第5课
(2)电扇厂要生产一批电扇,原计划每天生产120台,75天完成任务, 实际提前15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台电扇? 120×75÷(75-15) =9000÷60 =150(台) ➡归纳总结 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时,一般保 留两位小数。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9课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课件

60-45=15
6、根据36×45=1620,写出各题的得数。
36×0.45=16.2
0.36×4.5= 1.62
16.2÷4.5= 3.6
1.62÷0.045= 36
7、比2 多它的
的数是
3
。
8、10吨增加它的
___
吨。
后,再减少 吨,还剩
9、在○里填上>、<或=。
四则运算的
意义和法则
1、
加
法
整数
小数
把两个数合并成
一个数的运算。
与整数加法
的意义相同
与整数加法
的意义相同
减
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
其中一个加数,求另
一个加数的运算
与整数减法
的意义相同
与整数减法
的意义相同
乘
法
除
法
求几个相同
加数的和的
简便运算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
其中一个因数,求另
分数
小数乘整数是求几 分数乘整数是求几
个相同加数的和的 个相同加数的和的
简便运算
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小数,是 一个数乘分数,
求这个数的十分之 是求这个数的几
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分之几是多少…
与整数除法
的意义相同
与整数除法
的意义相同
加法
简
便
运
算
乘法
互为逆运算
学
互为逆运算
减法
简
便
运
算
除法
2、四则运算的异同点:
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分
四则运算ppt课件

【口算】
• 35-12 80÷2
• 45-8-30
48÷6×9
14+18 106×2
3×6×4 72+7+8
【解答题】
• 1、“冰雪天地”的成人票是24元,两个人 需要多少钱?
• 2、“冰雪天地”的成人票是24元,儿童票 半价。儿童票要多少钱?
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 游玩。成人票24元,儿童票半价。他们一 家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1)4×9÷3
(2)48+6×5 (3)63÷7×6
4+9-3 ( )
48÷6×5 ( ) 63+7×6 ( )
我能判断。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
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
(2)5×8÷5×8=1
()
(3)200+8×99和200÷8+99运算
顺序是一样的。
()
提高练习
• 1、先估计每组算式中哪个算式得数大?再 计算。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24×2+24÷2
=48+12 =60(元)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说出计算顺序
59+15×5
59-15÷5
35×4-58
50+36÷3
390-360÷15×6
78×5-144÷12
3、下列每组算式运算顺序一样的画 “√”,不一样的画“X”。
【拓展练习】
• 1、在下面的( )里填上和左边不同的运算 符号,使两边的计算结果相等。
• (1)2+8+3=2( )8( )3 • (2)1×3+2×4=1( )3( )2( )4
四年级下-四则运算-全PPT课件

100- 24×3 =100-72 =28(元)
2024/11/15
你还能提出 其他数学问题吗?
答:应找回28元。
小结
72- 44 + 85 987÷3×6
24×2+24÷2 100-24×3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 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混
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 合在一起,要先算乘、除
2、(难点题)计算下列各题。
82-36+25
750×2-2100÷3
3、(易错题)小小诊室:
56÷7×8 诊治:
25×3÷25×3 诊治:
=56÷56
=75÷75
=1
=1
4、(易混题)运算顺序一样的画“√ ”,不一样的画“×”。
(1)15×6÷3 15+6-3 ( ) (2)80÷8×5 80-8×5
(270-180)÷ 30 = 90÷ 30 = 3(名)
知识点一:含有小括号的混合 运算的运算顺序是:要先算括号 里的算式。
2024/11/15
知识点二: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及 运算的顺序:
2024/11/15
做一做:
1、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 240÷(20- 5)
(2) (37-15) ×(8+14)
(3) 42+6×(12-4)
(4) 42+6×12- 4
2、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 运多少千克?
3、妈妈用100元,先给玲玲买了一件冬衣,又给她买了一副手套, 还剩多少钱?
2024/11/15
知识点三:有关0的运算
1、一个数加上0: 还得原数。
《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整理与复习》课件

灵活运用
在混合运算中,应灵活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根据运算的优 先级进行计算。例如,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简化计算
通过运用运算定律,可以将复杂的混合运算简化为简单的计算过程, 减少计算错误的风险。
提高效率
熟练掌握运算定律后,可以快速得出计算结果,提高计算效率,特别 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或复杂计算时更为明显。
04
练习与巩固
基本练习题
95% 85% 75% 50% 45%
0 10 20 30 40 5
题目1: 12 + 5 = ? 题目2: 8 - 4 = ?
题目3: 15 × 2 = ?
题目4: 36 ÷ 9 = ?
这些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四则运算的掌握情况, 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提升练习题
乘法分配律定义
乘法分配律的证明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 相乘,等于每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 乘再求和。
同样可以通过数学证明来证明乘法分 配律的正确性,例如通过代数方法或 几何方法。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在四则运算中,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也 非常广泛,例如在乘法和除法中,都 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来简化计算。
重点
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理解运算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难点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理解运算定律之间的联 系和区别。
易错点与注意事项
易错点
混淆运算顺序,导致计算错误; 不熟悉运算定律的运用,无法正 确解决问题。
注意事项
加强练习,多做题目,提高计算 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注意运算定 律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03
运算定律的应用
在加、减法中的应用
01
02
在混合运算中,应灵活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根据运算的优 先级进行计算。例如,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简化计算
通过运用运算定律,可以将复杂的混合运算简化为简单的计算过程, 减少计算错误的风险。
提高效率
熟练掌握运算定律后,可以快速得出计算结果,提高计算效率,特别 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或复杂计算时更为明显。
04
练习与巩固
基本练习题
95% 85% 75% 50% 45%
0 10 20 30 40 5
题目1: 12 + 5 = ? 题目2: 8 - 4 = ?
题目3: 15 × 2 = ?
题目4: 36 ÷ 9 = ?
这些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四则运算的掌握情况, 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提升练习题
乘法分配律定义
乘法分配律的证明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 相乘,等于每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 乘再求和。
同样可以通过数学证明来证明乘法分 配律的正确性,例如通过代数方法或 几何方法。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在四则运算中,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也 非常广泛,例如在乘法和除法中,都 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来简化计算。
重点
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理解运算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难点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理解运算定律之间的联 系和区别。
易错点与注意事项
易错点
混淆运算顺序,导致计算错误; 不熟悉运算定律的运用,无法正 确解决问题。
注意事项
加强练习,多做题目,提高计算 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注意运算定 律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03
运算定律的应用
在加、减法中的应用
01
02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课件

分物问题
除法可以用来解决分物问题,例如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 干人,每人得到相同数量的物品。
时间计算
除法可以用来计算时间,例如求出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时间。
经济问题
除法可以用来解决经济问题,例如求出商品的单价或成本。
06 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先乘除后加减
01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应先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再进行加法和
04 乘法运算
认识乘法
总结词
理解乘法的概念
详细描述
介绍乘法的定义,说明乘法是加法的重复,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运算。
乘法运算的规则
总结词
掌握乘法运算的规则
详细描述
列举乘法运算的规则,如交换律、结 合律、分配律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解 释和演示。
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
总结词
了解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
01
02
03
购物计算
在购物时,需要使用加法 、减法、乘法和除法来计 算找零、折扣等。
时间计算
在计算时间差、速度、路 程等问题时,需要使用四 则运算。
日常预算
在制定日常预算时,需要 使用四则运算来计算收入 、支出等。
02 加法运算
认识加法
总结词
理解加法的概念
详细描述
加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表示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操作。通过实际 例子和图形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和意义。
a ÷ (b × c) = a ÷ b ÷ c
减法的性质
a - b - c = a - (b + c)
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购物计算
在购物时,经常需要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如计算找零、折扣等。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下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完整ppt课件

• 分类:
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关于0
•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 0能否做除数?
总结
• 0不能做除数。 • 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手套,还剩多少钱?(冬衣:54元,手套6元) • 买两副手套呢?
作业2月27周三
• 作业本:P2 (课堂完成) • 同步:P2(校内完成) • 书本作业P8—9(5—9题)(家庭作业)
08-3 练习一P8-9
回顾四则运算顺序
复习
四则运算 运算顺序(一)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 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观察主题图P6
成人票:24元 儿童票:半价
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 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例3
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 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作业评价
• C:错误很多 • C+:错误很多,但做到书写认真。 • B:错的不多,但也没有全对。 • B+:在B的要求上做到书写认真 • A:全对,书写不过关。 • A+:全对,并且书写认真。 • A++:连续两天以上得到A+。 • (不是字写得有多好,是看你到底有没有认真做、页面
清不清楚)
08-2 四则混合运算P6-7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