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文化馆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文化 项目建议书

文化项目建议书尊敬的领导:本人草拟一份文化项目建议书,旨在推动本地区文化发展。
以下是项目方案:一、项目背景该地区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然而,文化领域却十分薄弱,仅有一些传统文艺团体精力不足,无法支撑起该地区文化的发展。
因此,本人拟定该项文化项目,旨在扶持和发扬传统文化,创造出新的精品文艺作品,提升当地文化水平和文化活力。
二、项目描述该项目分为两个部分:1.文化交流活动:该部分活动作为项目的主要内容,旨在促进地区内外的文化交流和互动。
通过各种方式(例如音乐会、书法展、文艺骑行、民俗体验等)使当地群众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市井文化等,提高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心。
2.文艺作品创作:该部分旨在培养和孵化优秀的文艺创作者,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
同时,还要引入一些现代元素,使其更具时代感和现实价值,可持续发展。
文艺作品的发布形式不一,可以是影视作品、音乐作品、文学作品、舞蹈作品等,具体形式由文艺团队自行决定。
三、项目管理该项目的实施和管理需要一些专业的文化团队来完成。
项目功能分为两个部分,因此可对应设立两个团队:1.文化交流团队:负责文化交流活动的策划和实施,包括但不限于文化交流活动的策划、场地租赁、媒体宣传、面向群众的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2.文艺创作团队:负责文艺作品的创作与制作,包括但不限于文艺创作的规划、剧本创意、演员的选派和培训、后期制作等。
为项目保证顺利进行,建议在项目实施前成立一个项目管理委员会,由项目发起人、两个团队的主管、本地区文化部门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该委员会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协调、资源调配、经费管理等。
四、项目收益该文化项目的实施,可以产生许多经济和社会收益:1.增强社区凝聚力:活动的推广和实施会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角度的文艺展示,增加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凝聚力,加强社区的沟通和联系。
2.提高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心:通过好的文化活动和作品,增强市民的文化意识和自信心,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推动文化的普及与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馆项目建议书2023简版

文化馆项目建议书文化馆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现如今,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日益增长,文化馆作为文化艺术的推广与传承中心,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积极影响。
然而,在我们所在的社区中却缺少一个具备完善设施和丰富文化资源的文化馆。
因此,我们提出建设一个新的文化馆的建议。
二、项目概述1. 项目目标建设一个现代化、多功能的文化馆,旨在提供良好的学习、创作和欣赏环境,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交流和艺术发展。
2. 项目范围该文化馆将占地约1000平方米,拥有先进的设施和优质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图书馆、展览厅、多功能演播厅和艺术工作室等。
同时,还将提供文化教育培训、艺术展览和表演活动等服务。
3. 项目优势- 地理位置优势:该文化馆将位于社区中心,交通便利,便于居民前往。
- 多功能设施:馆内设有图书馆、展览厅、演播厅和工作室等多个功能区域,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 优质资源:该文化馆将与相关文化机构合作,获取丰富的文化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体验。
- 开放共享:文化馆将实行免费开放政策,让更多人能够受益,共同享受文化的乐趣。
三、项目实施计划1. 建设阶段本项目的建设分为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
设计阶段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等环节,其中需求分析将与社区居民进行广泛调研,以确保文化馆的设施和服务符合社区的实际需求。
实施阶段包括施工、设备购置和场地布置等环节,所有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将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完成,并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工期。
2. 运营阶段文化馆在建设完成后,将进入运营阶段。
运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馆的图书采编和借还服务、艺术展览的策划与组织、表演活动的筹备与演出等。
同时,还将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文化教育培训,提供艺术家驻馆创作空间,并与社区居民共同组织文化交流活动。
四、项目预算和资金筹措1. 项目预算根据初步估算,本项目的总投资约为200万元,具体分配如下:- 建筑设计和施工费用:100万元- 设备购置费用:50万元- 文化资源采购费用:30万元- 运营和管理费用:20万元2. 资金筹措项目资金将通过以下方式筹措:- 社区公共文化事业基金投入:100万元- 政府拨款:50万元- 社会捐赠和赞助:50万元五、项目效益评估1. 社会效益- 提供文化学习和交流场所,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
文化馆项目建议书

文化馆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文化馆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文化馆,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展览,为社区居民创造良好的学习、交流和娱乐场所。
文化馆将拥有先进的设施和专业的管理团队,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服务。
二、项目目标1-创造多样化的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展览、演出、讲座等形式,使市民能够接触到各类文化内容,丰富和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2-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设立图书馆、阅览室、自习室等,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和资源,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学术交流。
3-促进社区互动:组织社区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与互助,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三、项目内容1-建设规模:文化馆总建筑面积约为X平方米,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包括展厅、演出厅、图书馆、多功能厅等。
2-设施配备:●展厅:提供临时展览和常设展览的展览空间,配置专业展览灯光、展架、展览陈列等设备。
●演出厅:用于举办各类文化演出和表演活动,配备现代化的音响、灯光、舞台等设备。
●图书馆:提供丰富的图书、报刊、电子资源等,设有阅览区、借阅区、电子阅览室等功能区域。
●多功能厅:可用于举办讲座、培训、会议等活动,配备投影设备、音响等。
四、项目实施计划1-前期准备阶段(YYYY年MM月-YYYY年MM月):●开展市场调研,了解目标用户需求。
●完善项目方案细节,明确投资预算和建设时间。
●筹集项目资金,与相关投资方沟通洽谈。
2-建设实施阶段(YYYY年MM月-YYYY年MM月):●开展土地规划和用地手续,确保项目合法性。
●进行设计招标,选择设计团队并完成施工图纸。
●进行施工招标,选择施工单位并启动建设。
3-营运管理阶段(YYYY年MM月起):●招聘管理团队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岗位分工。
●策划文化活动,制定宣传推广计划。
●建立用户管理系统,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
●定期进行设施维护和更新,保持设备的完好状态。
五、项目预期效益1-社会效益:●提升本地文化艺术水平,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文山州文化馆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文山州文化馆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文山州文化馆建设项目1.1.2 建设性质:扩建1.1.3 项目建设地点:文山城区人口密集的地方1.1.4 项目主管单位:文山州文化局1.1.5项目承担单位:文山州文化馆电话:2122041地址:文山县开化镇学海路18号法人代表:王瑛(馆长)电话:21205181.2 项目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2、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若干意见》(云发(2006)2号);3、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云办发[2009]1号。
4、2011年10月10日《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文山州民族大剧院及州政府新区规划建设工作会议纪要》。
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6、《文化馆建设标准》(建标136-2010)。
1.3 项目建议书根据项目建议书编制的有关内容和要求,广泛收集建筑市场的建筑材料价格数据,并在项目承担单位提供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条件、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及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计算,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1.4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1.4.1 建设规模州文化馆规模确定为净用地15亩,总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1 建筑净用地:15亩1.5.2 建筑规模:8500平方米1.5.3 建筑高度:不超过20米1.5.4 绿地率:50%以上1.5.5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为不低于二级1.5.6 耐久年限:100年1.5.7 抗震设防:按烈度八度设防1.5.8 总投资:3185.4万元1.5.9建设期:2年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 群众文化基本情况和特色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北和东南与广西百色接壤,南部与越南接界,土地总面积31456平方公里,国境线长438公里,全州总人口337万人,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回、傣、布依、蒙、白、仡佬共11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56.6%,境内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发达。
文化馆项目建议书

文化馆项目建议书第一章项目背景1. 项目概述文化馆是为了满足当地居民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事业发展而设立的公共设施,为人们提供文化教育、艺术展览、表演演出等服务。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现代化、功能全面的文化馆,为当地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优质的文化体验。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如下:________●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打造成为当地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增长。
●促进青少年文化素质的提升,培养人才。
第二章项目规模及布局1. 建设规模本文化馆项目将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0000平方米。
建筑结构为多功能楼群,包括综合展览馆、艺术表演中心、图书馆、艺术培训教室、文化创业孵化区等功能区域。
2. 布局设计●综合展览馆:________主要用于举办各类艺术品、文化展览等。
●艺术表演中心:________包括音乐厅、剧场等场地,用于举办音乐会、话剧等演出。
●图书馆:________提供丰富的图书馆藏、阅览室等服务。
●艺术培训教室:________为青少年提供艺术培训课程。
●文化创业孵化区:________为文化创业者提供办公及展示空间。
第三章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1. 投资估算本项目的总投资估计为5000万元,具体包括建设费用、装备采购费用、运营资金、各项税费等。
2. 资金筹措●资金:________申请相关资助和拨款。
●社会资金:________吸引社会各界投资者参与项目投资。
●银行贷款:________申请商业银行贷款支持项目建设。
第四章项目实施方案1. 项目组织架构本项目将设立专门的项目实施小组,由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市场策划人员、财务人员等组成。
2. 实施步骤●确定项目建设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进行招投标工作,选择合适的建筑施工单位。
●开展项目建设工作,按期完成各项设施的建设。
●配备相关设备设施,进行试运营和调试。
文化建设项目建议书

文化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在国家和地方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化建设项目的开展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还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拟开展一项文化建设项目,旨在推动社会进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二、项目目标和内容我们的项目旨在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并借此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具体目标及主要内容如下:1. 举办文艺演出和展览活动我们计划每年举办一次大型文艺演出,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演出团队和艺术家,为市民带来精彩纷呈的演出。
同时,我们还将组织展览活动,展示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成果。
2. 建设文化艺术中心我们计划新建一座文化艺术中心,提供多功能的场地,用于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艺术培训和展览展示。
该中心将成为本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并为市民提供文化艺术学习的机会。
3. 推动旅游文化开发鉴于本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我们计划推动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
通过开展旅游文化活动、举办主题展览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并提升地方的文化知名度。
三、项目实施计划为了确保文化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计划:1. 资金筹备我们将积极争取政府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资金,以及运用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营销手段,实现项目的资金筹备。
2. 活动策划与实施我们将成立专业的策划团队,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每个活动都将进行周密的策划和安排,确保活动的品质和效果。
3. 建设文化艺术中心在选址、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我们将聘请具备相关经验和专业能力的设计和建设团队,并通过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
确保文化艺术中心的功能和设施达到预期效果。
4. 旅游文化开发我们将与旅游局、文化产业联合会等机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旅游文化开发。
通过定期举办活动,培育本地民俗文化,提升旅游体验和产业价值。
文化馆项目建议书

文化馆项目建议书文化馆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文化需求的增加,建设一座文化馆已成为当地的重点规划项目。
本项目拟建设一座现代化、综合性的文化馆,旨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项目目标1、创建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文化馆,提供各类文化、艺术、娱乐和休闲活动;2、举办各种艺术展览、文化交流、演出活动等,促进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3、提供优质的图书馆和学习空间,满足市民自我学习的需求;4、打造先进的数字技术平台,与时俱进地推广文化创意产业;5、加强文化教育,提升市民的文化修养和审美素养。
三、项目内容与规划1、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不低于20000平方米,包括展览厅、表演厅、多功能厅、图书馆、多媒体区域等;2、设施配置:配备现代化的灯光音响设备、舞台设备、多媒体设备等,以满足各类演出和展览的需求;3、特色展览:设置专门的展览区域,定期举办艺术展览、文化交流展览等;4、图书馆建设: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设置独立的学习空间,配备电子阅览室,并引入数字化图书馆系统;5、数字技术平台:建设先进的数字化媒体中心,开展多媒体制作、音乐剧院、数字艺术等相关培训和创作活动;6、文化教育:开展绘画、音乐、舞蹈等各类文化艺术培训,提供艺术家交流和创作平台。
四、项目投资估算根据初步估算,本项目总投资约为5000万元,具体包括建设费用、设备采购费用、运营资金等。
五、项目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具有以下可行性:1、市场需求:当地人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2、政策支持:重点扶持文化事业发展,并为该项目提供优惠政策;3、地理位置优势:项目选址便利,交通便捷,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参观者;4、专业团队:项目拥有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和艺术顾问团队,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
六、风险与控制措施1、市场竞争:加大市场宣传力度,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增加竞争优势;2、经营风险: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的良好运营;3、资金风险:项目启动前需做好资金筹措工作,确保项目正常进行。
文山州文化馆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文山州文化馆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第一章总论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文山州文化馆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扩建项目建设地点:文山城区人口密集的地方项目主管单位:文山州文化局项目承担单位:文山州文化馆电话:地址:文山县开化镇学海路 号法人代表:王瑛(馆长)电话项目编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 号);、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若干意见》(云发( ) 号);、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云办发 号。
、 年 月 日《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文山州民族大剧院及州政府新区规划建设工作会议纪要》。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年 月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文化馆建设标准》(建标 )。
项目建议书根据项目建议书编制的有关内容和要求,广泛收集建筑市场的建筑材料价格数据,并在项目承担单位提供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条件、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及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计算,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州文化馆规模确定为净用地 亩,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筑净用地: 亩建筑规模: 平方米建筑高度:不超过 米绿地率: 以上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为不低于二级耐久年限: 年抗震设防:按烈度八度设防总投资: 万元建设期: 年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群众文化基本情况和特色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北和东南与广西百色接壤,南部与越南接界,土地总面积 平方公里,国境线长 公里,全州总人口 万人,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回、傣、布依、蒙、白、仡佬共 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 ,境内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发达。
全州现有县级文化馆 个,乡镇文化站 个,有村文化活动室 个,农村业余文艺队 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山州文化馆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文山州文化馆建设项目1.1.2 建设性质:扩建1.1.3 项目建设地点:文山城区人口密集的地方1.1.4 项目主管单位:文山州文化局1.1.5项目承担单位:文山州文化馆电话:2122041地址:文山县开化镇学海路18号法人代表:王瑛(馆长)电话:21205181.2 项目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2、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若干意见》(云发(2006)2号);3、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云办发[2009]1号。
4、2011年10月10日《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文山州民族大剧院及州政府新区规划建设工作会议纪要》。
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6、《文化馆建设标准》(建标136-2010)。
1.3 项目建议书根据项目建议书编制的有关内容和要求,广泛收集建筑市场的建筑材料价格数据,并在项目承担单位提供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条件、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及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计算,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1.4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1.4.1 建设规模州文化馆规模确定为净用地15亩,总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1 建筑净用地:15亩1.5.2 建筑规模:8500平方米1.5.3 建筑高度:不超过20米1.5.4 绿地率:50%以上1.5.5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为不低于二级1.5.6 耐久年限:100年1.5.7 抗震设防:按烈度八度设防1.5.8 总投资:3185.4万元1.5.9建设期:2年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 群众文化基本情况和特色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北和东南与广西百色接壤,南部与越南接界,土地总面积31456平方公里,国境线长438公里,全州总人口337万人,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回、傣、布依、蒙、白、仡佬共11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56.6%,境内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发达。
全州现有县级文化馆8个,乡镇文化站104个,有村文化活动室1753个,农村业余文艺队1400支。
州文化馆的主要任务就是承担对全州县级以下文化馆、站和文艺队的辅导、指导、培训工作。
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民族文化强省, 把民族文化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带动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部署,建设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将成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基本保证。
文山城作为民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州委、州人民政府加快了以文山城为中心的城市建设步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一座集山、水、田、园、林为一体的新城市区正在崛起。
而文化馆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文化馆项目的建设1、从文化资源看,文山是一个边疆民族自治州,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祖国西南的重要门户之一。
文山州各族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壮族的“坡芽歌书”,苗族的长诗《金笛》,彝族的长诗《铜鼓王》,瑶族的长诗《桑妹与西郎》,壮族的壮锦,苗族的蜡染,瑶族的银饰等,均是民间文学与民族工艺的精品。
壮族的三月节,苗族的踩花山,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盘王节,一个节日一个传说,一个传说一种向往,体现出各族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
改革开放以来,文山州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广大群众对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一些与社会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事业,却发展滞后,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
文山州文化馆始建于1958年(前称为“文山州群众艺术馆”),自成立以来,一直沿用文山城区“五子祠”作为其活动和办公场地。
建馆近50年来,州文化馆承担着全州重大庆典和历次纪念活动,并配合中心工作,团结和组织文艺骨干,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及各种类型的艺术培训班的重任,在我州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文化纽带作用。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馆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
“五子祠”于1985年列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因房屋老旧,常年维修,所以文化馆常年赖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不得不让出来,目前的状况是:(1)、办公用房十分拥挤,几个人挤在一间狭小的办公室办公;(2)、业务活动用房紧缺,无法开展正常的培训辅导等工作;(3)、缺乏活动场地,阵地活动难以开展。
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
因此,建设新的文山州文化馆势在必行。
2、从增强软实力看,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对一个国家,它显示综合国力;对一个地区,它体现综合实力,反映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
文化馆的建设有利于积极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快构建新型文化传播体系,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3、从区域经济发展看,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为开展国际旅游合作创造了机遇。
随着与越南经济、文化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体现了我国扩大开放、加快市场经济培育、加速走向国际化的步伐强健,同时有利于增加互信,培育共同的市场。
这就意味着,将给文山州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一些新的机遇。
由于文山独特的地理位置,东南亚这个市场将由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也将赋予文山在全国范围内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
4、从经济社会发展看,文化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化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资源、人文环境、民族文化素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济、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创新、制度创新,没有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就没有后劲,将失去动力。
5、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我馆所处的位置被列入了城市规划需要拆迁的范围,其拆迁工作将是近期内的事,所以,新建文山州文化馆的工作迫在眉睫。
6、从公共服务看,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是生活质量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文化馆作为实物型文化载体,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馆的建设,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及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需要。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建设文山州是个多民族自治州,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孕育出许多特色鲜明、具有丰富内涵的优秀民族文化,包括有:传统节庆习俗、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民间工艺、戏剧、曲艺、体育竞技等文化。
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势在必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建设,符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建设,是建设文山,宣传文山,发展文山的需要。
文山作为集“老、少、边、山、战、穷”于一体的民族自治州,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不甘落后、奋发有为的精神,结合州情实际,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融汇现代文明要素,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边疆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建设,把文山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艺术、民族风情浓缩在展示中心这个宣传窗口,向文山人民和前来文山考察、旅游观光的世人进行展出,达到宣传文山、推介文山、促进文山交流和扩大开放的目的。
使世人知道文山是一个文明的地方、是一片开发的热土,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快建设与繁荣。
第三章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及建设标准3.1 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实施分二期完成,一期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建设内容为主体建设项目土建部分;二期建设内容包括多功能厅设施设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及周边服务设施;观众集散、休闲娱乐区(露天民俗文化及小品、绿化、停车场等)及附属工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馆建设设计规范(JGJ41--87)》及综合性文化馆的功能需要,文山州文化馆将主要由群众活动部分(观演厅、多功能厅、展览厅)、学习辅导部分(群众文化辅导培训中心)、专业工作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陈列部分、行政管理部分组成。
项目建设分三个建设部分:第一部分为文化馆基础设施:5000 m2。
一、群众活动用房:3665 m2。
1、演艺活动部分1100 m2,其中:多功能厅, 400平方米;观演厅,700平方米,含舞台、化妆、灯光音响控制、演员休息室、300座观众席、过厅等;2、群众文化辅导培训1505 m2,其中:普通教室4间,60m2/间,共240 m2;大教室2间,120 m2/间,共 240 m2;多媒体视听教室1间,150 m2;计算机与网络教室1间,80 m 2;美术、书法独立学习室2间,120 m2;钢琴房5间,75 m 2;综合排练室3间,200 m2/间,600 m2。
3、展览厅(廊):500 m2;宣传廊30m;4、图书阅览及娱乐560 m2,其中:图书阅览室,120 m 2;图书资料档案室,40 m2;老年人活动室2间,160 m2;特色文化活动室2间,240 m2。
二、业务用房:550 m2,其中:1、文艺创作: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摄影工作室,120 m2;2、录音工作室、美术工作室、书法工作室180 m2;群文指导部、农村文化辅导部、少儿文艺指导部、群众文化研究部140m2。
3、非遗工作室2间,40 m2;非遗档案室,50 m2。
4、网络文化服务机房,20 m2。
三、管理用房:290 m2,其中:党政办公室4间,80 m2;行政办公室2间,30 m2;财务室,20 m2;艺术、文书档案室30 m2;打印室20 m2;会议室80 m2;接待室30 m2。
四、辅助用房:495 m2,其中:服装、道具保管室2间,200 m2;演出灯光保管室80 m2;演出音响保管室40 m2;物资保管室60 m2;配电房10 m2;值班室2间,30 m2;车库75 m2。
第二部分为场外群众文化活动面积:1500 m2;绿化、道路、围栏等。
第三部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0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