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业住宅楼建筑结构设计

某商业住宅楼建筑结构设计
某商业住宅楼建筑结构设计

某商业住宅楼建筑结构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海国际社区商业住宅楼建筑结构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日期: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

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内容摘要

本结构为商业住宅,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整个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

建筑设计部分,首先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确定建筑的初步布局,包括建筑体型及室内空间布置,然后确定具体尺寸和平、立面风格等。

结构设计部分,首先根据建筑设计、工艺使用要求、材料供应情况及场地地质条件等确定结构布置方案,然后选取一榀典型框架进行设计计算。在明确计算简图的前提下,进一步确定框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恒载、屋(楼)面活载和风荷载,在此基础上进行框架内力计算、内力组合、梁、柱和基础等构件的配筋计算。除此之外,还进行了屋(楼)面板、楼梯等附属构件的设计计算。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目录

内容摘要 (1)

目录 (2)

1.工程概况 (3)

2.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4)

3重力荷载计算 (6)

3.1 屋面及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6)

3.2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6)

3.3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 (6)

3.4重力荷载代表值 (7)

4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1)

4.1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1)

4.2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13)

4.3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荷载计算 (15)

4.4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20)

5截面配筋计算 (21)

5.1框架梁设计 (21)

5.2 柱截面设计 (23)

6楼板设计 (52)

7楼梯设计 (53)

7.1商场楼梯 (53)

7.2住宅楼梯 (55)

8基础设计 (59)

8.1计算修正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 (59)

8.2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59)

8.3用弯矩分配法计算肋粱弯矩 (59)

8.4肋粱剪力计算 (60)

8.5配筋设计 (60)

参考文献 (62)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名称为中海国际社区商业住宅楼。工程地址位于成都市一商业住宅楼。建筑总面积23540m ,全框架结构。建设场地地势平坦,自然地面高差不大。

土质分层:第一层为杂填土,厚度为0.5~0.7m ;第二层为轻亚粘土,厚度为5.0~8.0m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200/k f kN mm ;第三层为砾沙,厚度为0~2.5m ;第四层为粘土,勘探时未穿透此层。

地下水位位于-12.0m 。最大冻土深度34cm 。室外平均气温最冷月0℃,最热月35℃。冬季采暖期110d ,商店内部设置空调和机械通风设施。基本风压为0.5kN/m 2。年降水量652.3m 2。主导风向为南北向。

地震烈度按8度设防考虑,建筑场地为Ⅱ类。

2.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根据该房屋的建筑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剖面设计,主体结构共6层,1、2层层高为4.2 m ,3~6层层高为3m 。

图2.1 结构布置图

填充墙采用250mm 、200mm 的加气混凝土砌块。门为木门,门洞尺寸为0.9 2.4m m ?。窗为铝合金窗,洞口尺寸为1.5 1.8m m ?。

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100mm 。梁截面高度按梁跨度的1/12~1/8估算,由此估算的梁截面尺寸见表2.1,表中还给出了各层梁、柱和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其设计强度:C35(216.7/c f N mm =,21.57/t f N mm =),C30(214.3/c f N mm =,21.43/t f N mm =)。

表2.1 梁截面尺寸(mm )及各层混凝土强度等级

层次 混凝土 强度等级 横梁 (b h ?)

纵梁 (b h ?)

次梁 (b h ?)

3~6 C30 250500?

250500?

250450?

1~2

C35

300500? 300500? -------

柱截面尺寸可根据式[]c c

A N f μ≥

估算。由表2.2和2.3可知该框架结构的抗震等

级为二级,其轴压比限值N μ????

=0.8。

表2.2 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

结构类型

烈度

6

7

8

9

框架 结构

高度/m

≤30 >30 ≤30 >30 ≤30 >30 ≤25 框架 四

三 三

二 一

一 剧场、体育馆等 大跨度建筑

二 一 一

表2.3 柱轴压比限值

结构类型 抗震等级

一 二 三 框架结构 0.7 0.8 0.9 框架-抗震墙;板柱-抗震墙 及筒体 0.75

0.85

0.95

部分框支抗震墙

0.6

0.7

---

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近似取12kN/m 2。边柱及中柱的负载面积均为24.5 2.7m ?。由式[]c c

N

A N f μ≥

得第一层柱截面面积为 边柱 321.3 4.5 2.712106)/0.816.785123mm c A ≥??????=(

中柱 32

1.25 4.5

2.712106)/0.816.781849mm c A ≥??????=(

若取柱截面为正方形,则分别为292mm 和286mm 。

又知按上述方法确定的柱截面高度c h 不宜小于400mm ,宽度不宜小于350mm ,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宜大于4。

故,边柱和中柱截面高度均取为400mm 。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本设计柱截面尺寸取值如下: 1~2层 400mm 400mm ? 3~6层 400mm 400mm ?

基础选用柱下独立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埋深为1.2m 。

3重力荷载计算

3.1 屋面及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屋面(上人):屋15(A50)。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屋面(上人有保温)

10厚卧铺缸地砖面层21 0.010.21

?=

4厚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一道220.0040.22

?=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2

200.020.4kN/m

?=

30厚1:6水泥焦渣找2﹪坡100.030.3

?=

30厚钢筋混凝土基层2

?=

300.030.9kN/m

-----------------------------------------------------------------------------------

合计: 4.03kN/m2

1~5层楼面:

10厚铺地砖楼面,干水泥抹面 21?0.01=0.21

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20?0.02=0.4kN/m2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02=0.4kN/m2

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25?0.1=2.5kN/m2

-----------------------------------------------------------------------------------

合计: 3.51kN/m2

3.2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2.0kN/m2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0kN/m2

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0.25kN/m2

3.3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

梁、柱可根据截面尺寸、材料容重及粉刷等计算出单位长度上的重力荷载;对墙、门、窗等可计算出单位面积上的重力荷载。具体计算过程从略,计算结果见表3.1。

表3.1 单位面积上的重力荷载

层次构件/

B m/

H m()3

/kN/m

γβ()

g/kN/m/i L m n /i G kN/i G kN

1~2 边横

0.3 0.5 25 1.05

3.937

5

4.95 4

77.96

3

1999.

4 中横

0.3 0.5 25 1.05

3.937

5

4.95 22 428.8

纵梁0.3 0.5 25 1.05

3.937

5

4.05 39 621.9

柱0.5 0.5 25 1.05

5.315

6

4.2 39 870.7

3~6 边横

0.25 0.5 25 1.05

3.281

3

4.95 4 6

5.0

1819.

4 中横

0.25 0.5 25 1.05

3.281

3

4.95 22 357.3

次梁0.25 0.45 25 1.05

2.953

1

4.05 19 227.2

纵梁0.25 0.5 25 1.05

3.281

3

4.05 39 518.3

柱0.4 0.4 25 1.10 5.57 3 39 651.6

注:1)表中β表示单位长度构件重力荷载;g为考虑梁、柱的粉刷层重力荷载而对其重力荷载的增大系数;n为构件数量。

2)梁长度取净长;柱长度取层高。

墙体为250mm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面贴瓷砖(0.5kN/m2),内墙面为20mm 厚抹灰,则外墙单位墙面重力荷载为

2

5.50.25170.022 2.06kN/m

?+??=

内墙为200mm粘土空心砖,两侧均为20mm厚抹灰,则内墙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

2

5.50.02170.0221.78kN/m

?+??=

木门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0.2kN/m2;铝合金窗单位面积重力荷载取0.4kN/m2。

3.4重力荷载代表值

集中于各楼层标高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i

G,用于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具体计算

方法如下。

3.4.1一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柱 0.45?0.45?4.2×39?25=829.24kN

横梁 0.3? (0.5-0.1) ?10.8?13?25=421.2kN

纵梁 0.3? (0.5-0.1) ?54?3?25=486.0kN

板 54?10.8?0.1?25=1458kN

墙 0.25?(10.8+54)?4.2?5.5=374.22kN

窗(54+10.8)?4.2?0.4=108.864kN

抹灰17×0.02?[(54+10.8)?4.2+10.8?11?0.4?2+10.8?11?0.3]

=136.97kN

楼面 54?10.8?1.01=589.03kN

恒荷载合计: 4403.52kN

活荷载: 3.5?54?10.8=2041.03kN

G=4403.52+2041.03?0.5=5424.04kN

1

3.4.2二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柱 0.45?0.45?(2.1+1.5)?39?25=710.78kN

横梁 0.3? (0.5-0.1) ?10.8?13?25=421.2kN

纵梁 0.3? (0.5-0.1) ?54?3?25=486.0kN

次梁 0.25?0.35? (4.5?9+5.4?3+2.4?2) ?25=134.53kN

板 54?10.8?0.1?25=1458kN

外墙 5.5?0.25?{(10.8+54)?2.1+[(54+10.8) ?3?2-(2.1?9+1.5?9+1.2?17) ?1.5+0.6?2?1.2]/2-6?0.9?2.1}=408.13kN

内墙 4.515 5.4220.92416 2.461.5 5.50.2285.62kN

(--)

?+???+????=

阳台 25?4.5?1.2?0.12+[18?0.12?(4.5+2.4)?1.2+1.8?0.01?0.4]/2=25.1kN

窗(54+10.8)?0.01?2.1?0.4+[(2.1?9+1.5?9+1.2?17)

?1.5+1.2?0.6?2]?0.01?0.4/2=0.648kN

门(24?0.9+6?1)?2.1?0.2=11.61kN

抹灰 17?0.02?(54+10.8)?2.1+17?0.02?{(54+10.8)?2?1.5-[(2.1?9+1.5?9+1.2?17)?1.5+1.2?0.6?2]/2}+10.8?11?0.4?17?0.02?2+(4.5?9+2.4?3)?0.35?0.02?17=104.1kN

楼面[54?10.8-0.2?(10.8?11+4.5?15+2.4?6)-0.25? (54+10.8) ?2]

1.01=255.3kN

恒荷载合计:

710.8+421.2+486+134.5+1458+408.1+285.6+25.1+0.648+11.6+ 104.1+255.3=4301kN

活荷载: 54×10.8×3.5=2041.03kN

2G =4301+2041.03×0.5=5321.52kN

3.4.3三~五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柱 0.45×0.45×3×39×25=592.3kN 横梁 0.25×(0.5-0.1)×10.8×13×25=351kN 纵梁 0.25×(0.5-0.1)×54×3×25=405kN

次梁 0.25×(0.45-0.1)×(4.5×9+5.4×3+2.4×2)×25=134.53kN

板 54×10.8×0.1×25=1458kN

外墙 {(54+10.8)×3×2-[(2.1×9+1.5×9+1.2×17)×1.5+0.6×2×1.2]-6×0.9×2.1}×5.5×0.25=408.13kN

内墙 (4.5×15+5.4×22-0.9×24-1×6+2.4×6)×3×5.5×0.2=571.23kN

窗 [(2.1×9+1.5×9+1.2×17)×1.5+1.2×0.6×2]×0.4=32.26kN 门 (24×0.9+6×1)×2.1×0.2=11.6kN

抹灰 [10.8×2.5×24+(4.5-0.45)×(24+14×2)]×0.02×17=291.9kN 楼面 [54×10.8-0.2×(10.8×11+×4.5×15+2.4×6)-0.25×(54+10.8)×2]×1.01=515.77kN

恒荷载合计:4981.4kN

活荷载: 54×10.8×2=1166.4kN

3G =4G =5G =4981.4+1166.4=5564kN

3.4.4六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工程做法:恒荷载 2.032/kN m

抹灰 5.76×54×0.02×17=10.575kN 柱 0.45×0.45×1.5×39×25=296.15kN 横梁 0.25×0.4×11.52×13×25=374.4kN 纵梁 0.25×0.4×54×3×25=405kN 板 5.76×54×0.1×25×2=1555.2kN

雪载: 5.76×54×2×0.25=155.52kN

上人: 2.0×5.76×54×2=1244.16kN

恒荷载:4203.63kN

6

G=4203.63+155.52×0.5=4281.39kN

表3.2 梁的承重计算

梁的名称承重板的体积承受墙的体积承重

KL1 KL2 KL3 KL4 KL5 KL6 KL7 KL8 KL9 KL10 KL11 KL12 KL13 KL14 KL15 KL16 KL17 KL18 KL19 KL20 KL21 KL22 KL23 KL24 KL25 LL1 LL2 0.4255

0.8255

0.486

0.506

1.012

0.506

0.081

0.405

0.486

0.254

0.751

0.506

0.486

0.567

0.486

0.364

0.405

1.073

1.114

0.709

1.114

0.862

1.14

0.774

1.114

0.851

0.924

3.375

2.7

3.375

3.375

2.7

3.375

3.375

2.7

3.375

3.375

2.7

3.375

3.375

2.7

3.375

4.05

4.05

3.24

3.24

3.24

3.24

3.24

3.24

3.24

3.24

2.7

2.7

29.2

35.5

30.7

31.2

40.2

31.2

20.6

25.0

30.7

25.0

33.6

31.2

30.7

29.0

30.7

31.4

32.4

44.6

45.7

35.5

45.7

38.5

45.7

37.2

45.7

36.1

38

LL3 LL4 LL5 LL6 LL7

0.405 0.81 0.826 0.279 0.81

3.24 2.7 3.24 1.44 2.7

27.9 35.1 38.5 14.9 35.1

4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4.1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横梁线刚度b i 计算结果见表4.1;柱线刚度c i 计算结果见表4.2。

表4.1 横梁线刚度b i 计算表

类别 层次 c E

b h ?

b I

L /c o E I L ?

横梁

1~2 43.1510?

0.30.5?

34.68810?-

5.4 42.7410?

3~6

43.010? 0.250.5?

33.90610?-

5.4

42.1710?

表4.2 柱线刚度c i 计算表

层次 c E

b h ?

c I

c h /c o E I L ?

1~2 43.1510?

0.450.45? 33.41710?- 4.2 42.5710?

3~6

43.010? 0.450.45?

33.41710?-

3

4柱的侧移刚度按式212c

c i D h

α=计算。

现以第2层C-6柱的侧移刚度计算为例,说明计算过程,其余柱的计算过程从略,计算结果分别见表4.3-4.7。可得梁柱线刚度比K 为

表4.3 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c α

位置 边柱

中柱

c α

K

K

一般层

c

i i i K 24

2+=

c

i i i i i K 24

321+++=

c

i i K 2=

底层

固接

c i i K 2=

c i i i K 21+=

0.52c K K α+=+ 铰接

c

i i K 2=

c

i i i K 21+=

0.52c K K

α+=

+

表4.4 A 、C 轴框架柱侧移刚度D 值

层次 砼强度等

级 断面 层高

惯性矩

线刚度

K

α

D

4~6 C30 245.0 3 33.4210?- 43.4210?

0.635 0.24 10944 3 C30 2

45.0 3

3

3.4210?-

4

3.4210?

0.72

0.265

12084

2 C35 245.0 4.2 33.4210?- 42.5710? 1.07 0.35 6119 1

C35

245.0 4.2 3-

42.5710?

1.07 0.51 8916

表4.5 B 轴框架柱侧移刚度D 值

层次 砼强度等

级 断面 层高

惯性矩

线刚度

K

α

D

4~6 C30 245.0 3 33.4210?- 43.4210? 1.27 0.34 18240 3 C30 245.0 3

33.4210?-

43.4210?

1.44 0.42 19152 2 C35 245.0 4.2 33.4210?- 4

2.5710? 2.13 0.52 9091 1

C35

245.0

4.2 33.4210?-

42.5710?

2.13 0.64 11189

表4.6各层D 值总汇

4~6 3 2 1 A 、C 轴 10944?26 12084?26 6119?26 8916?26 B 轴

18240?13 19152?13 9091?13 1189?13 ∑D

521664

563160 277277

377273

表4.7横向框架顶点位移计算

层次 i G

∑n

i

i

G

i D

D

G

i

i i ∑=

?-?-1

i ?

6 4069.89 4069.89 521664 0.0078 0.2549 5 5065 9134.89 521664 0.0175 0.2471 4 5065 14199.89 521664 0.0272 0.2296 3 5065 19265 563160 0.0342 0.2024 2 5321.52 2458

7 277277 0.0887 0.1682 1

5424.04

30011

377273

0.0795

0.0795

4.2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地震作用按8度计算,基本地震加速度0.2g ,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按一组,则0.35g T s =;max 0.16α=,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由于0.69 1.40.42l g T s T s =≥=,故应考虑顶点附加地震作用,取0.080.690.010.0652n δ=?+=。

结构底部剪力为0.9

0.9

max 10.350.850.160.853********.730.69n g ek i i l T F G kN

T α=????=??=???= ? ?????

顶点附加地震作用为

()

1

1i i

i ek n n

i i

i G H F F G H

δ==

-∑

计算结果列于表4.8

表4.8各层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

层次 c h i H i G i i H G ∑i

i i i H G H G

i F i V 6 3 20.4 4069.89 83026

0.225 6100.5 610.5

5 3 17.4 5065 88131 0.239 495.03 1105.53 4 3 14.4 5065 7293

6 0.19

7 408.04 1513.57 3 3 11.4 5065

57741

0.156 323.12 1836.69 2 4.2 8.4 5321.52 44701 0.121 250.62 2087.31 1 4.2

4.2

5424.04 22785

0.062

128.42 2215.73

表4.9变形验算

层次 层间剪力i V i D i

i

i i D V u u =

--1

i h 弹性转角 6 610.5 521664 0.0012 3 1/2500 5 1105.53 521664 0.0021 3 1/1429 4 1513.57 521664 0.0029 3 1/1034 3 1813.82 563160 0.0033 3 1/909 2 1836.69 277277 0.0075 4.2 1/560 1

2215.73

377273

0.0059

4.2

1/712

由表4.9可见,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发生在第2层,其值为1/5601/550<,满足要求,其中[]/1/550u h ?=由表查得。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采用D 值法。

框架柱端剪力及弯矩分别按式

1

ij

ij ij

s

ij

j D V V D

==

∑和ij ij M V yh =?,()1u

ij ij M V y h =?-计算,

ij

D

∑取自表4.6,层间剪力取自表4.8。各柱反弯点高度y 按式123n y y y y y =+++确

定。本例中底层柱需考虑修正值2y ,第2层柱需考虑修正值3y ,其余柱均无修正。具体计算结果见表4.10

表4.10 各层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

i h i V

∑ij

D

边柱

中柱

1i D 1i V K y b i M 1

u i M 1

2i D 2i V K y b i M 2

u i M 2

6

3

61

0.5 5216

64 1094

4 12.81 0.63

5 0.26

75 10.2

9 28.15 18240 21.35 1.27

0.36

35 23.2

8 400.77 5

3

11

05.53 5216

64 1094

4 23.19 0.63

5 0.368

25.59

43.97 18240 38.65 1.27

0.41

35 47.9

4

67.98

4

3

15

13.57 5216

64 1094

4 31.7

5 0.635

0.40 38.1 57.15 18240 52.92 1.27 0.45

71.43 87.3

3

3

18

36.69 5631

60 1208

4 39.41 0.72

0.434

51.39 66.92 19152

62.46 1.44

0.472

88.44 98.94 2

4.2

20

87.31 277277 6119

46.06 1.07 0.50 96.73 96.73 9091

68.44 2.13 0.

5

135.

32 135.

32 1

4.2

22

15.73

377273

8916

52.36

1.07

0.643

141.

40 78.5

1

11189

65.71

2.13 0.

55

151.

79 124.

2

注:表中M 量纲为kN m ?,V 量纲为kN 。

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分别按式()1l

l

b u

b b

i ij l r b b

i M M M i i +=++、()

1r

r b u b b i ij l r b b i M M M i i +=++、12

b b b M M V l +=

和()

1

n l r i b b k N V V ==-∑计算。计算结果见表4.11。

表4.11 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计算

层次 过梁

柱轴力

l

b

M

r

b M

L b V

边柱N 中柱N 6 28.15 20.39 5.4 8.99 8.99 0 5 54.26 45.63 5.4 18.50 27.49 0 4 82.74 67.62 5.4 27.84 55.33 0 3 105.02 85.18 5.4 35.34 90.67 0 2 148.12 111.88 5.4 48.15 138.82 0 1

175.24

129.76

5.4

56.48

195.3

注:1)柱轴力中的负号表示拉力。当在左地震作用时,左侧两根柱为拉力,对应的右侧两根柱为压力。

2)表中弯矩单位为kN m ?,剪力单位为kN ,轴力单位为N 。

4.3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荷载计算 4.3.1横向框架计算单元选取

计算单元

如图4.1所示。由于房间内布置有次梁,故直接传给该框架的楼面荷载如图中的水平阴影线所示,计算单元范围内的其余楼面荷载通过次梁和纵向框架梁以集中力传给横向框架,作用于各节点上。由于纵向框梁的中心线与柱的中心线不重合,因此在框架节点上有弯矩。 4.3.2荷载计算 (1)对于第六层

1)恒载计算

在图2中,1q 代表横梁自重,为均布荷载形式,

1q =3.2813KN/m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与基本构件计算土木设计说明

学院 毕业实训(设计) 计算书 题目:某框架结构办公楼 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及基本构件计算二级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2013年01月10日

2013 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某框架结构办公楼 设 计 和 计 算 任 务 书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二〇一二年十月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设计和计算任务书

一.目的要求 要求掌握读图识图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步骤。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巩固、掌握读 图和识图的能力,不仅能读懂看懂,而且更能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释、分析实际工程图纸,发挥出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一个实例工程的结构设计训练,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结构设计训练的一般原则、 步骤和方法,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设计训练技巧,同时还将培养设计训练工作中实事、严谨、准确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初步掌握多层建筑的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设计及结构施工绘图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会具有一定的建筑结构的设计能力。 二.设计和计算的容 1.概况 本工程为某中等专业学校迁建工程之一的行政楼,建筑层数为四层,框架结构,整 体现浇。总占地面积738.3m ,总建筑面积2941.2 m 2 。。建筑高度:17.55m ,局部楼梯间高20.55m 。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砼雨蓬为Ⅲ级。工程设计标高室±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79.45m,室外高差0.45m 。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设计使用年限为 50年,耐火等级为三级。 依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较为平整,自上而下,土层岩性依次为耕植土、粉 质粘土、卵石、基岩。建筑场地等级为二级,基础持力层下无软弱夹层存在,场地稳定性较好。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议以卵石层位基础持力层。场地地下水类型简单,为第四系空隙性潜水。受大气降水及侧向渗流补给。地下水水位埋深在3.0~3.70米之间。本场地地下水对建筑材料无腐蚀性。 三.结构说明 工程设计墙、梁、板砼等级为C25,柱砼等级为C30,基础砼等级为C15,钢筋选用 一级钢HPB300,二级钢筋HRB335。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板15mm ,梁25mm ,基础梁40mm ,柱30mm ,屋面板:外侧20mm ,侧15mm 。 箍筋必须为封闭式,非焊接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 应小于5d 。砌体工程:本工程±0.000以下墙体采用水泥实心砖,砖强度等级不小于 Mu15.0,水泥砂浆强度等级M10。本工程±0.000以上墙体外墙采用KP1多孔,砖强度 等级Mu10.0,用M7.5混合砂浆砌筑。墙采轻质墙体材料,要求容重不大于3/9m kN , 轻质隔墙做法及构造要求参照省建筑标准图集《MS 型煤渣混凝土空心砖结构构造》(2005浙G31)或行业及厂家相关标准。 四.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教学实验楼框架结构设计

教学实验楼框架结构设计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筑用地面积:725.76㎡ 建筑面积:3792.05 m2 建筑层数:五层 层高:地上一层层高3.6m,标准层层高3.6m。 建筑总高度:18.0m 建筑形状:一字形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体系 场地情况:场地平坦、无障碍物。 地质情况:地基土为粘性土为主,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容许承载力f =180kPa。 k 基本雪压:0.45kN/m2。 基本风压:0.40kN/m2。 地震烈度:按7度近震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建筑耐久年限:50年。 建筑物重要性类别:丙类,安全等级为二级。

2.结构布置与计算简图 2.1结构选型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基础采用柱下条形基础。 2.2结构布置 结合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剖面布置情况,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 根据结构布置,本建筑平面除走廊板区格为单向板外,其余均为双向板。双向板的板厚h≥l/50(l为双向板的短向计算跨度)。本建筑楼面板和屋面板的厚度均取120mm。 本建筑的材料选用如下: =14.3MPa ,Ec=3.0×104 MPa) 混凝土 C30(f C 钢筋:纵向受力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余采用HPB235级钢筋 墙体: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窗:铝合金窗 门:木门

图1 框架的计算单元 2.3框架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 本结构是三维空间的。但由于建筑结构的质量、刚度都比较均匀,故选用一榀框架进 行计算与配筋,其余框架可参照此框架进行配筋。现以⑦轴线为例进行计算。 2.3.1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框架梁:/6900/8~6900/12900~600,h l ==mm 取梁尺寸:h =600mm , b =h/2=300mm. 框架柱:建筑总高度按18.60m 算,小于30m 的现浇框架结构,设防烈度7度近震,查抗震设计规,该框架为三级抗震,最大轴压比[]0.9μ=。假定采用C30混凝土,查得 2/3.14mm N f c =,假定每平方米荷载为14kN/m 2,则柱子最大轴压力 N=1.25×14×7.2×4.2×5=2646kN. 则柱子轴压比 即 []22646000205594.414.30.9 c N bh mm f μ≥==? 取柱子截面形状为正方形。即b=h ≥453.4mm 。 为了简化施工,各柱截面从底层到顶层不改变,即取柱子尺寸为500mm×500mm。 2.3.2确定框架计算简图(KJ-7) 框架的计算单元如图1-1所示。假定框架柱嵌固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由于各层柱截面尺寸都不变,故梁跨取柱截面形心线间距离。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二层楼面。室外高差为0.45m ,基础顶面至室外地坪取为0.5m ,故底层柱高取3.6m+0.45+0.5m =4.55m ,其余各层柱高均为3.6m 。由此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 2.3.3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 混凝土C30,272430/kN 100.3/100.3m mm N E C ?=?= ,现浇框架结构梁惯性矩 中框架梁02I I =,线刚度l EI i /= 左跨梁:i 左跨梁/EI l =73413.01020.30(0.6)/6 5.41012 kN m =?????=??

办公楼设计开题报告47935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西安建筑设计院办公楼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2017年 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 毕业设计我选到的课题是西安建筑设计院办公楼设计,来源于老师的命题

与工程实际。课题类型属于办公楼设计范畴,要求我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相关国家标准及规范运用所学知识系统独立的完成此设计,解决课题内的问题,熟悉相关标准规范。实践性强、综合性大。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此办公楼设计,我会综合性地运用大学四年内所学到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我要将已有知识进行梳理和应用,它既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锻炼。毕业设计还能让我更好的认识目前房建行业的现状,更好的对自己定位,认知自己。将自己的知识与实践结合,为之后工作中的应用做个好的开头。 毕业设计是我们对自己能否把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是对自己大学学习成果的综合考核,也是引导我走向实际工作岗位的桥梁。毕业设计中我能基本了解、简单掌握从事此类建筑工程工作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法,使自己在习惯、见识和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些许训练、转化及提高,也为后续的工作学习打下一份良好坚实的基础。因此,搞好毕业设计,对于自己整体素质的提升意义匪浅,对自己综合能力的提高重要非凡。 本次我选择办公综合楼作为毕业设计课题,不仅仅是因为办公楼在今后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人性化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较大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加大了我投入建筑设计的积极性。同时,毕业设计还可以使我进一步熟悉建筑空间环境组合设计和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能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合理的选择结构,构造方案的能力。能熟练的进行结构计算,较好的掌握计算机在建筑和结构设计计算中的应用,学会利用各种设计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的所有内容,包括建筑部分跟结构部分的设计图与设计计算书。能使自己了解一些必要的规范,熟练应用CAD和PKPM等必要软件。 也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使我能够深刻理解多层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变形特点和设计原则。掌握框架结构体系的布置特点,计算简图的确定方法;掌握风荷载及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框架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的实用方法;掌握现浇多层框架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框架的截面设计原理、抗震构造要求及地基基础的设计方法。熟练阅读工程地质报告,熟悉施工图的内容、工作步骤及表达方法,培养自己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本课题为办公楼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某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某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发表时间:2018-12-01T17:54:10.8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作者:曾孟 [导读] 本文结合某一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项目,详细分析了该住宅的基础、上部结构设计以及设计计算、结构超限问题等,希望对以后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440 摘要:本文结合某一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项目,详细分析了该住宅的基础、上部结构设计以及设计计算、结构超限问题等,希望对以后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高层住宅;结构形式;结构设计 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在逐年提高,对建筑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由原来的“低起点、低标准”逐渐转变成现在的高起点、高标准”。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设计者只有大力发展先进、科学的设计理念,并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尽量使用到轻质、环保建材,这样才能在设计建筑结构时,更加合理、安全、可靠,符合现下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 1.工程概括 本工程为某一小高层住宅建筑,该住宅设计的使用年限为50年,二级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丙类抗震设防类别,Ⅶ度的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分组则为第一组,设计0.10g的基本地震加速度值,Ⅱ类的建筑场地类别,0.35s的场地特征周期,0.55kN/m2基本风压以及B类的粗糙度。 2.小高层住宅的几种结构形式 小高层住宅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框架结构、异形柱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短肢剪力墙结构等五种。 (1)框架结构:其主要优点为结构布置简单灵活,室内空间比较大,特别是底层的空间很大,这样方便于使用。其缺点则为不仅框架柱截面比较大,而且突出墙体,会对户型的实际使用面积以及家具的布置造成直接的影响。另外建筑平面越规则,就越有利于进行布置。 (2)异形柱框架结构:其优点和框架结构差不多,加上柱宽跟墙的厚度一致,这样有利于室内空间使用问题的解决。其缺点则是由于该结构形式太柔,这样会降低抗震能力,另外这种结构形式的房屋适用高度比较低。 (3)框架剪力墙结构:在高层结构中,一般会采用到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外部框架结构主要用来承受竖向力,框架布置比较灵活、方便。剪力墙应用在电梯井时,可以承受大部分的水平荷载。那些商业和商住等有大空间需求的建筑都是比较适合采用剪力墙结构。其缺点则是外露的框架柱会对使用造成影响。 (4)剪力墙结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需要按照建筑平面布置进行设置的,没有外露的柱子能够很好的满足建筑平面的使用要求。其缺点则是结构的刚度和自重都比较大,在发生地震时,反应比较大。建筑和结构如果没有进行合理布置,也会让钢筋的用量大大增加。 (5)短肢剪力墙结构:该结构是属于一种剪力墙墙肢比较短的特殊剪力墙结构,框架布置灵活,且该结构特点和剪力墙结构比较相似。在非地震区和地震烈度比较低的地方,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经济效益更高。 3.施工前的设计 3.1基础设计 根据基础埋深不少于1/18建筑物高度的要求,在一般高层、小高层建筑进行设置地下室时通常会采用到桩筏基础。综合考虑本次工程房屋各方面原因后,决定不设置地下室,基础则采用桩接触,并在承台之间设置可以相互联通的基础梁。按照常规进行桩基础的设计,在桩的混凝土总量接近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高承载力的桩型,以便让桩能够完全处在剪力墙的下部,从而让地基梁的钢筋用量得到降低。 3.2上部结构设计 3.2.1结构选型 本次工程属于一般的小高层住宅建筑,且局部有两层小商业。现浇剪力墙结构伸缩缝按照规范要求,其最大间距为45米,在上部结构上设置一条抗震缝,把结构分为两部分。 综合考虑到本次工程建筑平面的实用性以及建筑商业部分无大空间要求,将采用到剪力墙结构形式。该工程房屋的小商业部分是有三层错层结构,所以在建筑的长方向开洞比较多,为了达到建筑物整体刚度,本次工程将采用的是普通剪力墙结构。 3.2.2结构的设计与计算 剪力墙是根据建筑平面布置进行设计的,所以在布置平面时,尽量做到均匀、对称,减少结构扭转;为了防止出现结构刚度突变,在布置竖向时要确保连续性。不过结构在设计时,由于建筑平面的限制而出现一些不利地方,具体包括:(1)本次工程的1~3层局部有错层,导致结构在错层处出现一定偏心,从而出现一定的扭转。(2)在端部进行开窗,并在端部形成一字墙,整栋楼一字墙往往有好几处,这种墙体平面的外受力相对比较差。(3)在布置平面中,形成凹口,若凹进的尺寸大于结构宽度的30%,会让平面出现不规则,降低了抗震能力。 本次工程在设计结构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1)在布置剪力墙时,确保布置的长宽不小于一般剪力墙,墙体可以布置成T形、槽型、L形,为了剪力墙双向都能够均匀受力,尽可能不出现单方向墙体。本次工程剪力墙厚度为200毫米,错层处则为250毫米。(2)把拉梁设置在凹口处,大的凹口可以用拉板来消除。(3)错层处的楼板,可以适当的增加其厚度,并且进行双层双向配筋。(4)角部开洞处的墙体配筋及构造需要进行加强,适当的增加转角处楼板的厚度并进行双层双向配筋。 本次工程结构在进行计算时采用的是SATWE软件,并且采用TAT软件进行再次复核,荷载在计算时包括结构构件自重、风荷载、活荷载及地震作用荷载。 4.结构超限问题 在设计结构时,主要是强调概念设计。包括选用适合的结构类型。抗震构件的合理布置,对关键部位和次要部位的把握,以及掌握好构造要求。其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是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不过在本次工程中,由于其有部分涉及到超限问题,从而影响到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中震设计概念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中震设计概念 发表时间:2016-06-27T14:51:54.5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5期作者:隆凡梅 [导读]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中震设计的原理、设计方法及软件操作,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摘要:对于普通建筑物的结构抗震设计,目前我国是以小震为设计基础,中震和大震则是通过地震力的调整系数和各种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的。但是对于较重要的、超高的、超限的建筑物则需要进行中震和大震的抗震计算。本文主要阐述了中中震设计的原理、设计方法及软件操作,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震设计概念;地震影响系数;荷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年版)(下简称《抗规》)中对中震设计仅在总则中提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但没有给出中震设计的设计要求和判断标准。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现行《抗规》存在几个问题: 1规范未对结构存在的薄弱构件进行分析并作出专门的设计规定,仅对框架类剪切型结构适用的薄弱层作了一些规定; 2在中震作用下,规范仅提出“中震可修”的概念设计要求,没有具体的抗震设计方法; 3“中震可修”的技术经济问题:可修的标准决定工程????造价、破坏损失、震后修复费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建筑物体型复杂,结构新颖,超高超限越来越多,因此要求对结构进行中震的设计也越来越多。 2 中震设计 2.1 为何要进行中震设计呢? 《抗规》条文说明1.0.1条指出,对大多数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即小震下的弹性计算),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设计要求,但前提是建筑物的体型常规、合理,经验上一般能满足大中震的抗震要求。反之对于一些体型很不好的甚至超限的建筑物,在大震下的结构反应和小震完全不同,不进行相应的中震和大震计算是没法保证结构安全的。 为达到各阶段抗震要求,须对于上述体型异常、刚度变化大、超高超限等类型建筑物进行中震抗震设计,其余类型建筑物建议可按中震抗震进行验算。 2.2 中震设计的基本概念 抗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是在不同频数和强度的地震时,要求建筑物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中震设计就是为了使建筑物满足该地区的基本设防烈度,即能够抵抗50年限期内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中震设计和大震设计都可称为性能设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个新的重要发展,它的特点是使抗震设计从宏观性、规范指定的目标向具体量化的多重目标过渡,业主(设计者)可选择所需的性能目标,而不仅仅是按现行规范通过分项系数、内力调整系数、抗震构造措施等粗略、定性的手段来满足中震和大震的设防要求。针对本工程的结构特点,设定本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对超限结构而言,利用这些指标能更合理地判断整体结构在中震、大震作用下的性能表现,给超限设计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 2.3 中震设计的分类 中震设计就是结构在地震影响系数按小震的2.875倍(αmax=0.23)取值下进行验算。目前工程界对于结构的中震设计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按照中震弹性设计,第二种是按照中震不屈服设计。 首先明确一点,中震弹性和中震不屈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所采用的设计方法与设防目的均不相同。中震弹性设计,设计中取消《抗规》要求的各项地震组合内力调整系数,保留材料、荷载等分项系数,对应地保留了结构的安全度和可靠度,结构仍属于弹性阶段,属正常设计。中震不屈服设计,设计中除了地震内力不作调整,同时也取消了材料、荷载等分项系数,对应地不考虑结构的安全度和可靠度,结构已经处于弹塑性阶段,属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是一种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由此可见,中震弹性设计接近于平常的小震弹性设计,而中震不屈服设计则与大震设计同属于基于性能的设计。 3 基本方法及应用 根据中震设计的分类,以下分别阐述中震弹性及中震不屈服的具体设计方法,介绍如何在satwe、etabs、midas等软件中实现中震设计。 3.1 中震不屈服设计 3.3.1 不同抗震烈度下的各级屈服控制 若场地安评报告提供实际的地震影响系数,则应取用所提供的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下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屈服判别地震作用1、2 的地震影响系数可相应插值求得。 3.3.2 SAWTE计算:地震信息中抗震等级均为四级;αmax按表3取值;总信息中风荷载不参加计算;勾选地震信息中的按中震(或大震)不屈服做结构设计选项;其它设计参数的定义均同小震设计。 3.3.3 MIDAS/Gen计算:主菜单→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定义抗震等级:四级;主菜单→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函数:定义中震反应谱,在相应的小震反应谱基础上输入放大系数β即可,β值按表3计算所得;总信息中风荷载不参加计算;主菜单→结果→荷载组合:将各项荷载组合中的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为1.0;主菜单→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材料分项系数:将材料分项系数取为1.0;其它同小震。 3.3.4 ETABS计算:选项→首选项→混凝土框架设计→定义抗震设计等级:四级;定义→反应谱函数→Add Chinese 2002 Spectrum→定义中震反应谱,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取值,其余参数按《抗规》;静荷载工况中不定义风荷载作用;定义→荷载组合→各项荷载比例系数均取为荷载分项系数1.0x荷载组合系数φ;定义→材料属性→填写各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其它同小震。 4 工程算例 4.1 示范算例 4.1.1 基本参数:二十二层框支剪力墙结构,三层楼面转换,无地下室,首、二层4.5米,标准层3.5米,总高79m。结构平面布置如图一所示。结构高宽比3.76,长宽比1.22;抗震参数,7 度,第一组,0.10g;场地II类;风荷载100年一遇为0.9kN/㎡。

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设计)

大连民族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大连华兴集团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 学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罗挺 学号: 2011111316 指导教师:赵天雁 评阅教师:徐蕾 完成日期: 2015年6月9日 大连民族学院

摘要 这次设计是按大连民族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015年毕业设计要求编写的毕业设计计算书。题目为“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该建筑是一个四层的框架结构房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层层高为3.9m,其余各层层高为3.6m,室内外高差为0.45m。 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等。建筑设计部分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及细部构造的设计等。除此之外,还运用了CAD和天正等来绘制办公楼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结构设计则含了梁、柱截面尺寸确定,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以及侧移的计算,内力组合和截面设计。然后,就是基础的设计。基础设计包含基础选型、基础板配筋计算等。在设计过程中,还运用了PKPM进行辅助计算,并拿电算与手算结果进行验算分析。最后,按照任务书要求编写了本计算书。 对于这个设计,本着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的要求,平面布局分区明确,流线合理,互不干扰。综合考虑了建筑物使用上的各种因素,从而解决了建筑物的外观造型、房间布置、配筋计算等很多关键问题。通过这次设计,将大学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做了一次很好的衔接,发现各个学科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融会贯通的,算得上是一次对大学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阅。 关键词:办公楼;框架结构;结构设计;柱下独立基础

Th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of office building of Dalian Huaxing Group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ccording to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2015 graduation design calculations prepared by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title is offic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which is a four story frame structure.. Structur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the bottom storey 3.9m. The rest of each storey is 3.6m, indoor and outdoor elevation is 0.45m. The design includes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cludes graphic design, facade design, profile design and detail structure design, etc. At the same time, drawing office building with CAD and it was software such as plan, elevation and profile. The structure design mainly include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beam, the column section size, the internal force and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calculation, the internal force composition and the section design of the frame structur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 and the vertical load.Then, basic design.. Basic design includes basic type selection, basic layout, foundation slab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etc.. In the design process, the computer aided calculation of PKPM can be carried out, 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calculation. Finally,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tate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ask book. For this design, in line with safety, application, economic and aesthetic requirements, the layout of the plane is clear, streamline and reasonable, not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various factors of the buildings, the key issues of building appearance, room layout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are resolved.. Through this design, University will lear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all do a good interface, between the various disciplines is no longer exist independently, but mastery, indeed considered is one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Keywords: Office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structure design, column independent foundation

实验楼设计任务书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题:某学院现代教育中心实验楼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系统巩固并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独立解决有关工程的建筑施工图设计问题,并能表现出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设计、绘图、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学生应严格按照指导教师的安排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本次设计。在指导教师讲课辅导、答疑以后,学生自行进行设计,完成设计初步方案,交指导教师修改后,学生对设计方案定稿后,再进行建筑施工图的设计。 二、建筑面积:4000~50002m 三、工程概况: 某学院拟在学校内建造一幢现代教育中心实验楼,建筑层数在六层左右,采用框架结构,建筑体型组合可为单一型或组合型(可根据各部分功能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室外有停车场及绿化布置。用地范围内地表基本平坦,基地东、西、南三侧均有校园现状道路。其中东、西侧为校园主干道,南侧为一次要干道。基地南侧为已建教学楼,北侧为学校生态园,环境颇佳。 四、建筑组成及面积分配(面积上下浮动在10%以内) 1.门厅:1502m (1)门厅:1202m (2)门卫:152m (3)值班室:152m 2.计算机专业实验室:12452m (1)软件实验室:2552m ①汇编语言室:452m ②数据库原理实验室:452m ③软件工程实验室:452m ④操作系统实验室:452m ⑤程序设计实验室:452m ⑥储备室:302m (2)系统实验室:3902m ①编译原理实验:452m ×2 ②数据结构实验室:452m ×2 ③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室:452m ×2 ④汇编语言实验室:452m ×2 ⑤储备室:302m (3)数字逻辑实验室:2702m ①数字逻辑实验室:1202m ②模拟电路实验室:1202m ③储备室:302 m (4)计算机原理与接口实验室:1202m ① 计算机原理实验室:452m ②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实验室:452m ③储备室:302m (5)网络技术实验室:2102m ① 网络技术:902m ②通讯原理:902m ③储备室:302m 3.计算机公共课程实验室:5102 m ①计算机公共课实验室:902m ×5 ②储备室:302m ×2 4.教育技术专业实验室:13352m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论文 1结构分析及设计分析 1.1分析三种重要的体系 1.1.1剪力墙体系 剪力墙结构是利用建筑的内、外墙做成剪力墙以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剪力墙的变形状态和受力特性同剪力墙的开洞情况联系密切,其中依据轧受力特性的不同,单片剪力墙可以分为特殊开洞墙和单肢墙。类型不同的剪力墙,对应的也会有不同的截面应力分布,所以,在对位移和内力进行计算时,也应该对不同的计算和设计方法进行使用,将平面有限元法应用到剪力墙的结构计算中。此种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完成计算,能够应用到各类剪力墙之间,然而,也有一定的弊端存在于这种方法中,其有着较多的自由度。所以,在具体的应用时,较为普遍地应用了开洞墙这一类型。 1.1.2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分为框架—核心筒、筒中筒等结构体系,其中框架—核心筒受力特点为框架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筒体主要承受水平荷载,变性特点类似于框架剪力墙,但抗侧刚度较大。依据不同的计算机模型处理手段,有三种类型的分析方法:主要为离散化方法、三维空间分析和连续化方法,其中三维空间方法的精确性会更高。 1.1.3框架—剪力墙体系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若干个框架和剪力墙共同作为竖向承重结构的建筑结构体系。此种结构位移和内力等计算方法尽管种类较

多,然而,连梁连续化假定方法会经常被使用,在对位移协调条件进行计算时,应该按照框架水平位移和剪力墙转角进行设计,将外荷载和位移的关系用微分方程建立起来。然而,应该考虑需求和因素量会存在的差异,所以,也会有着不同形式的解答方式。 1.2具体的设计与分析 1.2.1合理地确定水平荷载 每一个建筑结构都应该一同承受风产生的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对于抵抗地震的能力也应该具备。高层建筑中,尽管结构设计会较大程度上受到竖向荷载的影响,然而,水平荷载却占据着重大的比重。随着不断增多的高层建筑层数,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水平荷载成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首先,由于楼面使用荷载和楼房自重在竖构件中发挥的功能,对应水平荷载会将一定的倾覆作用施加到结构中,并且竖构件中就会出现高层建筑结构的作用力;其次,就高层建筑结构而言,地震作用和竖向荷载,也会跟着建筑结构的动力情况而出现较大的改变。 1.2.2合理地确定侧控 同低层建筑不同,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侧移已经成为 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不断增加的楼层数量,结构侧移在水平荷载侧向变形下会逐渐增大。在高层建筑结构进行设计中,不但规定结构要有一定的强度,对于荷载作用带来的内力能够有效的予以承受,同时,还应该确保具备一定的抗侧刚度,确保在某一限度内控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出现的侧移情况。

某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说明书

某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说明书 1. 设计基本资料 1.1初步设计资料 1.1.1工程名称 某单位办公楼。 1.1.2工程概况 建筑面积5322.24卅,建筑总高为23.2m,主体大楼为六层, 室内外高差为0.45m. 1.1.3温度 冬季取暖室外计算温度-8 C,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2 C, 最热月平均气温28 C,最冷月平均气温-0.8 C。 1.1.4相对风向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当地基本风压是0.4KPa ,地面粗糙度为B类。 1.1.5年降雨量 年降雨量为631mm。 1.1.6建筑标准

建筑等级II级;防火等级II级 1.1.7水文资料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30cm ,最大积雪厚度25cm ,基本雪压 0.35KPa 。常年地下水位为-2.0m ,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1.1.8地质条件 该建筑场地地基土层主要有粉土、粉质粘土、细砂等,详见附录。场地类别为II类,可不考虑地震液化影响。 1.1.9材料使用 混凝土:梁柱板均使用C30混凝土。 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RB335,其余采用热轧 钢筋HPB300。 墙体: a. 外纵墙采用240厚灰砂砖(18KN/m3 ),一侧墙体为水刷石墙面(0.5KN/ m2),一侧为20伽厚抹灰(17KN/卅)。 b. 内隔墙采用200厚蒸压粉煤灰加气砼砌块(5.5KN/m3 ), 两侧均为20mm 厚抹灰。 c. 卫生间隔墙采用200厚蒸压粉煤灰加气砼砌块 (5.5KN/m3 ),两侧贴瓷砖(0.5KN/ m )。 .. 3 __ d. 女儿墙采用240厚加气砼砌块(5.5KN/m )两侧均为200 厚抹灰,墙高900mm。

教学楼实验楼建筑设计

教学楼实验楼的建筑设计探讨 摘要: 优美的校园空间应该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物质空间,尊重校园规方。艺术设计可以是大众的,也可以为少数人,它在服务对象上 比较灵活。特别是公共建筑,其本质上是为他人创造一种学习、生活、工作的模式或环境,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本文主要对教学楼实验楼的建筑设计全过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平面设计 abstract: beautiful campus space should be a complete and unified physical space, respect for the campus party rules. art design can be popular, can also for a few, it in the service target is more agile. especially the public building, its essence is for others to create a kind of study, the life, the work mode or the environment, is for most people the service. this paper mainly to the classroom building building design of the building whole process analysis.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graphic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1熟悉设计任务书 具体着手设计前,首先熟悉设计任务书,明确建设项目的设计要

小区住宅楼结构设计

武汉市某开发区住宅楼结构设计(一) 摘要 本设计是某小区住宅楼结构设计(一),其主体结构为钢框架结构。本设计的成果主要由设计计算书和结构施工图两部分组成。 结构计算包括水平风荷载下框架的内力和侧移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内力组合,梁柱截面验算及节点设计,楼梯计算,基础设计,楼板配筋设计。其中内力计算一榀框架的手算。 电算时,先用钢结构框架软件中进行结构平面布置,检查平面数据,输入楼板,输入荷载数据,再用PKPM,画结构平面图;最后用SATWE软件进行框架的空间结构计算,输出钢框架结构验算及内力计算结果。 本设计风荷载作用计算和水平抗震计算都采用D值法求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计算取一榀框架,用弯矩分配法求得。求出上述内力后,即可进行内力组合,然后根据内力组合的结果进行梁柱截面验算及节点设计。最后进行楼梯的设计、进行柱下独立基础设计、及楼板配筋设计。 施工图绘图,包括结构施工总说明、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详图、钢柱锚栓布置图、结构平面布置图、纵向框架布置图、节点详图1、节点详图2、节点详图3、楼面板布置图、屋面板布置图、楼梯布置图。

A Graduat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 graduat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 the main structure is steel frame structure. The design content is divided into the design calculation and the structure drawings. Structure calculation includes horizontal wind load to internal force and drift calculation, the earthquak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internal force and drift ca lculation, the vertical loa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t he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s, beam and column checking and node design, stair design, basic design, the slab reinforcement. And among this, internal fo rce calculation consists of two parts, such as computerized and the hand coun ting of single framework. When using the computer to calculate, first, it should use the software of th e steel structure framework to lay out the structural plan, check the plane dat a, input the floor slab and the loading data. Second, use the PKPM to draw th e structure of the plane graph. Last use the software SATWE to the spatial str ucture of the framework and output of the steel frame structure to checking a nd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s. The frame calculation under vertical loads use D value method in wind load and horizontal antiseismic calculation . In this part the frame is irregular. To s olve the problems the separatelayers method and distribution of moment met hod are used. After calculating the internal force, it can group the internal for ce,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nal force to beam and colum n checking and node design. Finally foundation design is made . The staircase s in the column nag slab reinforcement are designed. There are twelve pieces of structure drawings in all, such as the structure c onstruction, the basic of floor plan and detail, the anchor bolt steel column lay out, the structure floor plan, the longitudinal frame layout, the details and pro files of node ( figure 1), the detail and profile of node ( figure 2), the detail an d profile of node ( figure 3), the panel layout and the roof layout, the stair lay out floor. Key words:steel structure;framework;cast-in-site concrete board

办公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办公楼结构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本工程为某城区办公楼采用多层框架结构,为永久性建筑。该楼总建筑面积为8000㎡,拟建位置另行给定,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根据城市城市规划.建筑规模和要求以及现有的气象条件(气温.相对湿度.主导风向.基本雪压).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进行设计。西城区办公楼由主楼和会议中心两部分组成,主体结构为7层,内外装修均为一般装修。 相关设计依据 (1).《建筑地基设计规范》 gb50007-XX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10-XX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XX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011-XX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XX (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cb/t50001-XX (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XX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1995 (9).有关标准图集、相关教科书和及相关规定。 意义 近年来框架结构在世界各地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城市普遍兴建了包括商场、住宅、旅馆、办公楼和多功能建筑等各种类型的框架建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或从事框架结构设计已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之一。 通过毕业设计对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和应用,通过自己对在熟悉任务书的基础上参观、比较同类建筑,查阅、搜集有关设计资料使我的所学的知识得以综合的应用,提高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对所学过的知识得以系统的深化。并培养我独立解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及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绘制的方法,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半年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学习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