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建设健康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规范作为国家卫生健康政策的重要文件,全面规范和完善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有效推动了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科学化和便捷化发展。
规范内容第三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和内容:规范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包括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孕产妇保健、老年人健康、慢性病管理等多个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主体和管理机制:规范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主体和管理机制,明确了政府、社会组织、医疗机构等各方在卫生服务中的角色和责任,建立了健全的监督评估机制,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全面开展和有效实施。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和提升措施: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和提升措施,包括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监督评估、推动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为提升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和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发展意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规范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和范围,确保了不同群体都能够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的保障。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科学化水平:强调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和提升措施,推动了卫生服务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发展。
•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便捷化服务: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主体和管理机制,建立了健全的监督评估机制,为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便捷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出台,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全面提升和改善。
希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能够迈向新的高度,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规范用表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规范用表一、引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政府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提供的一系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其中,健康教育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宣传、教育和促进健康行为的改变,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
为了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健康教育工作,制定本规范用表,以确保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目的本规范用表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和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明确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评估和监测指标,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公众健康水平的提升。
三、适用范围本规范用表适用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健康教育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社区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职场健康教育等。
四、内容要求1. 健康教育目标:明确健康教育的目标,如促进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健康行为的意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等。
2. 健康教育内容:列举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态度等。
3. 健康教育方法:介绍适用于健康教育的各种方法和策略,如讲座、培训、宣传资料、社交媒体等。
4. 健康教育资源:提供健康教育所需的资源,如教材、宣传资料、多媒体设备等。
5. 健康教育评估和监测:明确健康教育的评估和监测指标,如参与人数、知识掌握程度、行为改变情况等。
6.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制定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定量分析等。
7. 健康教育持续性:提出保证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开展的措施和建议,如培训师资、建立健康教育网络等。
五、数据样例1. 健康教育目标:提高社区居民对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的认知,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2.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慢性病知识普及、饮食健康、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3. 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讲座、小组讨论、健康活动等多种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4. 健康教育资源:提供宣传手册、海报、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资源。
5. 健康教育评估和监测:统计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人数,进行知识测试和行为观察。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首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包括了个人卫生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健康档案管理、预防接种、常见疾病预防和诊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卫生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涵盖了卫生服务的全过程,从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到疾病防治等各个环节,能够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
其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对卫生服务的标准和质量进行了明确规定。
比如,在个人卫生健康教育方面,规范要求提供科学、全面、系统的卫生教育,普及正确认识疾病预防、保健知识,提高人们的卫生健康意识和素养。
在健康体检方面,规范要求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等多项指标,以及进行相应的检查项目,如血液、尿液、胸片等。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方面,规范要求建立应急机制,提供及时、专业的处置服务,有效控制疾病传播,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此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还强调了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规范要求,卫生服务机构要依法设立卫生服务站或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合适的人员和设备,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规范还要求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等特殊群体的卫生服务保障,提高他们获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健康差距。
综上所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是保障人民群众卫生健康的重要依据。
它规定了卫生服务的内容、标准和质量,强调了公平和可及性。
通过全面贯彻落实这一规范,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意识和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促进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规范

2024/7/7
(二)服务形式及要求
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1)发放印刷资料
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 健康手册等。放置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 等处。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 资料,并及时更新补充,保障使用。
2024/7/7
内因
健 康 促
健 康
宣传 知识传播
教
信念 、态度、价
育 教育 值观、技能
行
进 部政
门府
为 行政、政策法规、
配领
财政、人事、环
合导
境等
外因
防病保健 促进健康
认识疾病 及时就诊
配合治疗 积极康复
2024/7/7
健康促进与环境、行为、健康的关系
环境
健康促进
行为
2024/7/7
健康
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设计、 实施与评价
• 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 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 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 充分利用行政手段,广泛动员和协调个人、家庭、社 区及社会各相关部门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 2促024进/7/7 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
健康教育基本概念(四)
4、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之比较
4月7日
世界卫生日
4月
全国爱国卫生月
4月25日 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
5月15日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
5月8日
世界红十字日
5月12日
国际护士日 全国母乳喂养日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6月6日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健康教育部分2011年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健康教育部分2011年版)附件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2011年5月健康教育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民。
二、服务内容(一)健康教育内容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农民工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4.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
5.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计划生育、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6.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
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二)服务形式及要求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1)发放印刷资料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
放置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
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并及时更新补充,保障使用。
(2)播放音像资料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机构正常应诊的时间内,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候诊区、观察室、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现场播放。
每个机构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
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
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的明显位置,宣传栏中心位置距地面1.5~1.6米高。
每个机构每2个月最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一、规范的背景当前,我国面临诸多公共卫生挑战,如人口老龄化加重、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推动全民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二、规范的内容1.健康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和相关疾病预防知识,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
2.健康体检:开展全民健康体检,及时发现慢性病和疾病早期症状,进行干预和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3.健康监测: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及时了解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的患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管,保障人们在公共场所的食品安全、空气质量等。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建立及时响应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保障公众的安全和健康。
6.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全民健康档案体系,记录个人的健康信息和服务记录,为个体化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7.疫情预防和控制: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完善传染病报告和监测机制,提高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控水平。
8.健康扶贫: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提升贫困人口的卫生健康水平。
三、规范的意义首先,规范的实施可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其次,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疾病,减少因疾病造成的负担和痛苦,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此外,规范的实施可加强公共卫生监测和预警能力,提前掌握疾病的发病趋势和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的扩散。
最后,规范的实施还有助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和普及化,减少区域和人口之间的健康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性。
总之,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健康监测等方面的工作,将有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健康的标准 WHO从生理、心理、社会的角度提出了健康的参考标准
1、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的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敢于承担责任; 3、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抵抗力强,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锐敏,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1992年国际心脏保健会议提出的维多利亚 心脏保健宣言
(1)合理膳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①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③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④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⑤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⑥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⑦如饮酒应限量; ⑧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预防保健服务、医疗服务、康复服务: 卫生服务机构与人员数量 卫生服务技术、质量 卫生服务的价格 卫生服务的提供方式
七项有益健康的基本行为 每日正常而规律的三餐,避免零食
每天吃早餐 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 适当的睡眠(每晚7-8时)
不吸烟 保持适当体重
不饮酒或少饮酒
(一)健康相关行为 1、概念: 健康相关行为指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2、种类: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类。
熟悉:1.乡村健康教育人员的基本技能 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及关系 3.健康相关行为
了解:1.健康的概念 2.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
一、健康概念与标准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三、健康相关行为 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一、健康教育工作的指标包括以下内容:1.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
2.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的种类、次数和时间。
3.健康教育场所的设置和内容更新情况。
4.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
二、预防接种操作前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以防止接种差错。
具体指:1.检查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
2.查对预防接种卡(簿)与儿童预防接种证。
3.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
4.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三、预防接种服务内容包括:1.预防接种管理。
2.预防接种。
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
四、0-6岁儿童健康管理包括以下内容:1.新生儿家庭访视。
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3.婴幼儿健康管理。
4.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5.健康问题处理。
五、老年人健康管理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血尿素)、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电图、腹部B超(肝胆胰脾)检查。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每年为老年人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七、健康教育服务形式包括: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2.设置健康教育场所。
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4.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5.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八、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内容包括:1.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2.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3.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4.居民健康档案的终止和保存。
九、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1.孕早期健康管理。
2.孕中期健康管理。
3.孕晚期健康管理。
4.产后访视。
5.产后42天健康检查。
十、严重精神障碍包括以下类型: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型精神病、双向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服 务 内 容
宣传栏的要素
有“健康教育宣传栏 ”栏头 位置固定 有保护设施 可更换内容
以下这些形式不属于健康教育宣传栏
? 公告栏 ? 展板黑板 ? 电子显示屏 ? 张贴海报、报纸
二、服 务 内 容 ?内容要求:
?每个宣传不超过 3 个主题 ?每个主题不超过 5 个知识点,逻辑性强 ?层次分明,段落清晰,忌大段落列 ?语言通俗简明,专业术语有解释 ?内容有争对性和实用性 ?有明确的行为建议 ?插图表现关键信息或复杂抽象内容
4. 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居民学习、掌握健康知识及 必要的健康技能, 促进辖区内居民的身心健康。 ?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至少举办1 次健 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两个月至少举 办1 次健康知识讲座。
、服 务 内 容
5. 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务 人员在提供门诊医疗、上门访视等医疗卫生服务时,要开 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三、服 务 流 程
填写活动记录
四、服 务 要 求
(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专(兼) 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 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 学时。树立全员提供健康教育服务 的观念,将健康教育与日常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结合起 来。 (二)具备开展健康教育的场地、设施、设备,并保证 设施设备完好,正常使用。
? 机构正常应诊的时间内,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门诊候诊区、观察室、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现场播放。
? 每个机构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 6 种。
二、服 务 内 容
2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栏不少于2 个,村卫 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不少于1 个; ?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 平方米; ?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 液室或收费大厅的明显位置,宣传栏中心位置距地面1.5 ~ 1.6 米高; ?每个机构每2 个月最少更换1 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 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的工作流程
了解:活动主题活动目的 明确:咨询活动的目标人群 确定: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
组建 :咨询团队和工作人员 召开:工作筹备会、 安排具体工作任务 通知:目标人群 准备:活动资料
开展:现场咨询活动 整理:现场资料,归档:活 动资料
二、服 务 内 容
?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 ?放置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候 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 ?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 12 种内容的印刷资料,并及时更新补 充,保障使用。
二、服 务 内 容
(2 )播放音像资料
? 音像资料为视听传播资料,如 VCD 、DVD 等各种影音视频资 料。
- 加强健康教育 - 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 -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 - 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二、服 务 内 容
2. 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 ~6 岁儿童家长等 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3. 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 眠、限盐、控烟、限酒、科学就医、合理用药、戒毒等健 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4. 开展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肿瘤、精神疾病 等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重点 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 工组指标
由“考核指标”改为“工作指标”。
一、服 务 对 象 二、服 务 内 容 三、服 务 流 程 四、服 务 要 求 五、工 作 指 标 六、附 件
一、服 务 对 象
? 辖区内常住居民
常住居民指的是: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 一定时间(指半年以上)的人口。
包括: 1 )户籍在本辖区,平时也居住在本辖区; 2 )户籍不在本辖区,但在本辖区居住半年及以上。 不包括:户籍在本辖区,但离开本地半年以上。
二、服 务 内 容
5. 开展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 卫生、学校卫生和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的健康教育。 6. 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 等健康教育。 7. 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二、服 务 内 容
(二)服务形式及要求
1 、提供健康教育材料 (1 )发放印刷资料
12.00%
10.00%
8.00% 6.00%
6.48%
8.80%
9.48%
9.79%
10.25%
4.00%
2.00%
0.00%
2008
2012
2013
2014
2015
2008(%)
2015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030年目标之一: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普及健康 生活方式;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二、服 务 内 容
(一)健康教育内容
1 、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基本知识与技能 (2015 年版)》。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 行动。 ? 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
健康素养是人们获得、处理、理解基本健康信息与服 务,从而做出有益于健康的决策的能力。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
版面设计:
二、服 务 内 容
?以浅色、透明度高的颜色做背景 ?布局合理,主题突出 ?宋体/ 黑体加粗 ?1.5 米处能看清 ? 插图与内容相关,有自明性 ? 背景或图不影响文字阅读 ? 落款标明制作机构名称、制作日期
二、服 务 内 容
3. 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 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 ?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至少开展9 次公 众健康咨询活动。
? 服务对象
常住居民
? 健康教育内容
1 、改为《中国公民健康素养(2015 年版)》。
2 、删去“农民工” 3 、增加“科学就医、合理用药”,删去“控制药物依赖” 4 、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具体疾病改为按系统归纳。
? 服务形式及要求
1 、删去“录像带” 2 、增加第七条,强调充分利用基层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和宣传 阵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卫生计生政策和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