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地域文化试题答案

齐鲁地域文化试题答案
齐鲁地域文化试题答案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汇集(开卷)

1、人文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即聚落。其次有服饰、建筑、音乐等。而建筑方面的特色反映即宗教建筑景观,如伊斯兰建筑景观、佛教建筑景观。

2、汉武帝时期政治文化转型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

前提:小农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国力的强盛

3、你怎样看待《孟子》一书中体现出的民本思想?

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主张,对于发展和巩固新兴的封建制度,实现全国的统一是起了进步推动作用的。他的仁政思想,"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在后来封建社会历史上,对于反对暴政,反对横行暴敛,要重视人民的穿衣吃饭问题,有好的影响。他主张尚贤,重视修养,提倡为臣的要以仁义规劝君主,反对阿谀奉承,这有益于培养士大夫知识分子的骨气,有益于澄清吏治、限制朝廷的胡作非为。他提出的"人皆可以为尧舜",被人们发展为不迷信任何权威的主张。他的"井田制"理想,为后来进步思想家作为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依据。他的仁战思想,启发人们反对非正义战争。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也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遗产。

4《太平经》:是中国道教的第一部经籍,包含了许多口语成分,是研究中古汉语的珍贵语料

一、填空(每空1分,1—17小题为2011至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18--32题为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

1、田野考古发现说明,在山东地区存在着后李文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考古谱系,它们的居民应当是同一个民族,即山东地区的土著民族。

2、在用人政策上,齐国遵循“尊贤尚功”,鲁国则遵循(“尊尊而亲亲”)。

3、齐国威、宣之际,(稷下)学宫成为一个文化中心,孟子和荀子都曾来到这里。

4、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汉代的文化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5、(“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墨子影响最大的主张。

6、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作战指导原则。

7、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孔庙东侧,是孔子后世嫡系子孙居住的府第。

8、(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

9、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

10、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11、(《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数学专著,是古代劳动人民和数学家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运用数学知识的结晶。

12、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规模宏大、丰富多彩的(农业)科学专著。

13、李清照的词作,无论内容还是风格,以(靖康)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4、《桃花扇》(四十)出,分上下两本。剧本借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写南明王朝的覆灭历史。

15、端午节的特色饮食是吃(粽子),山东各地还有吃艾叶煮鸡蛋的习俗。

16、在改革整理传统曲目的基础上,1951年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决定将作家王安友的小说(《李二嫂改嫁》)改编成吕剧,实验用戏曲形式表现现实生活。

17、很多人把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称作“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18.齐国第一代国君是姜尚

19. 在政治上,齐国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的政策,鲁国则采取了“变其俗,革其礼”的政策。

20.孔子的思想、言论、行为主要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论语》一书中。

21.“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墨子影响最大的主张。

22.孙武的《孙子兵法》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作战指导原则。

23.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孔庙东侧,是孔子后世嫡系子孙居住的府第。

24.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

25.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26.李成是宋代山水画的一代宗师。

27.山东的民间年画,除作为三大产地之一的杨家埠年画影响很大外,聊城的东昌府年画和潍坊高密的扑灰年画也都有很大成就。

28.辛弃疾的词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热爱祖国、关心国事的高尚情操,充溢着爱国思想和战斗精神。

29.当今快书的流派,主要有以高元钧、杨立德为代表的“高派”、“杨派”,以及后来崛起的以刘思昌为代表的“刘派”三大流派。

30.位于邹城市境内的尖山、铁山、葛山、岗山、峄山摩崖刻经,因其地理位置相对集中,规模宏大,中外知名。

31.在改革整理传统曲目的基础上,1951年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决定将作家王安友的小说《李二嫂改嫁》改编成吕剧,试验用戏曲形式表现现实生活。

32.很多人把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称作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1—10小题为2011至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11—20题为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

1、孟子认为士君子修身的关键是(A)。A存心养气B善良仁爱C持志养气D刚毅木讷

2、司马穰笡治军原则是(A)。A以文附众B视敌而举C以仁为本D不历民病

3、氾胜之通过数十年指导农业的实践和总结农民经验独创了一种新型的农业耕种方法(D)。A代田法B轮作法C耕田法D区田法

4、中国军事史上的第一步城池防御专著是(D)。A《孙子兵法》B《便宜十六策》C《孙膑兵法》D《守城录》

5、“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几句词见于辛弃疾的词作(A)。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C《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D《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6、在中国人同时也在齐鲁岁时民俗中占据着首要位置的节日是(A)。A春节B中秋节C 端午节D元宵节

7、在婚姻活动中的基本程序和仪式中,第一个步骤一般而言是(A)。A议婚B订婚C

送日子D迎娶

8、风筝最早的称谓是(B)。A纸鸢B木鸢C风鸢D风筝

9、被视作化妆扬琴的开端,奠定了吕剧发展的雏形,在吕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剧目是(D)。A《兰瑞莲打水》B《王汉喜借年》C《小寡妇上坟》D《王小赶脚》

10、四大传说中塑造的妇女形象无一不是美好善良、忠于爱情的(C)。A理想人物B典型人物C箭垛式人物D美好人物

11.司马穰苴的治军原则是(A)

A.以文附众B.视敌而举C.以仁为本D.不历民病

12.齐鲁立国前,在今山东地区生活的土著居民是(B)

A.沂源人B.东夷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

13.“仁”的基本内涵是(D)

A.王道B.霸道C.民本D.“爱人”

14.周武王与姜尚君率军大举伐纣,与商军展开战略大决战的地方是(B)

A.朝歌B.牧野C.孟津D.鹿台

15.中国军事史上的第一部城池防御专著是(D)

A.《孙子兵法》B.《便宜十六策》C.《孙膑兵法》D .《守城录》

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见于(D)

A.司马迁《封禅书》B.曹植《飞龙篇》C.李白《泰山吟》D.杜甫《望岳》

17.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是(D)

A.宗法制度B.礼仪制度C.社会制度D.婚姻制度

18.龙山文化又被称为(C)A.红陶文化B.灰陶文化C.黑陶文化D.彩陶文化

19.现存的唯一一幅得到认可的李成的真迹,是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A)

A.《读碑窠石图B.《寒林平野图》C.《秋岭遥山图》D.《冬景遥山图》

20.王士祯作诗、论诗,极力标榜(C)

A.妙语B.兴趣C.神韵D.含蓄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1—3小题为2011至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4--5题为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

1、“五德终始说”:邹衍是战国末期思想家,阴阳学派的代表人物,齐国人。其思想核心是“五德终始说”。“五德”来源于“五行”,所谓“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邹衍认为,这五种物质每一种都和人的一种德性相配,而这五种德性之间又存在着相胜相克的关系,具体说就是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与五行相联系的五德每一德都没有绝对的优势,每一德都有盛有衰。自天地开辟以来的每一朝代都与其中的某一德相配。统治者只

有具备与当时处在优生位置上的某一物质相对应的德性,才能具备统治的合法性,才能有稳固的基业。人类历史就是按照这种五德相胜的规律循环演变的。邹衍的五德始终说,可以说是一种应时而生的理论,提出的动机是要劝告当时的统治者敬天尚德,戒除淫邪。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邹衍的思想与儒家思想有一致之处。

2、元嘉历:何承天是南朝著名的无神论思想家和天文学家,坚持观测天象四十多年,对观测结果作了详细记录。南朝刘宋文帝时,何承天参与了改制新历。元嘉二十年(443),何承天向朝廷奏上自己创制的历法,被宋文帝采用,因时在元嘉年间,故称其历为“元嘉历”。从元嘉二十二年(445)起,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何承天制定的元嘉历中,第一次采用定朔来安排历日,考正冬至日度,知春秋分晷影无长短之差,是一个大胆而可贵的尝试,对以后历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元嘉历前后共使用了65年。

3、生活习俗:是包含最广的民间习俗,包括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等。它最先是以满足生理需要为目的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等级身份的严格化、生产条件的差异、人生礼仪的繁复,以及宗教信仰、审美观点、政治观念、社会心理等差异的产生,各地区各民族的习俗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它所满足的不仅是生理的需要,同时也包含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体现出文化的内涵

4.生活习俗:(P305)是包含最广的民间习俗,包括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等。它最先是以满足生理需要为目的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等级身份的严格化、生产条件的差异、人生礼仪的繁复,以及宗教信仰、审美观点、政治观念、社会心理等差异的产生,各地区各民族的习俗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它所满足的不仅是生理的需要,同时也包含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体现出文化的内涵。

5.“后七子”:(P157)1547年,李攀龙与同好谢榛发起建立诗社。次年,与王士祯相识相知。随后,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徐中行等又先后入社。他们志趣相投,雅怀高蹈。或郊游畅怀,或宴饮高歌。诗兴勃发,往往属辞连对,互相唱和,一时间在京都名声大振。因其论诗宗旨,与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颇多相似之处,故被人们称为后七子。

四、简答题(每小题23分,1—2小题为2011至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3--4题为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

1、你怎样看待《孟子》一书中体现出的民本思想?

答:(1)在对王道政治的阐发中,孟子逐步发展出了一种十分珍贵的民本主义思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儒家的一贯主张,孟子则把这种观点发展到高峰,明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原则。

(2)孟子总结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国家的兴衰存续有赖于民心向背。国家之间战争的胜负归根结底也取决于能否得到人民的支持。

(3)孟子更为深刻的地方在于他已经认识到国君统治的合法性取决于他是否代表人民的利益,是否得到人民的拥护。

(4)孟子还提出,国君在处置一些重大的事项时,应当充分听取并遵从国民的意愿。

从上述言论可以看出,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虽然还不能完全等同于主张主权在民、民众有权参与国家管理的现代民本主义,但就内在精神而言,二者是有相通之处的。

2、以《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为例,说明李清照词的主要艺术特点。(详见课本148至149页)

答:(1)以女性的身份刻画女性的内心世界,细腻逼真。

(2)善用白描手法来言情状物、写人记事。

(3)情感蕴藉,耐人寻味。

(4)语言平易,纯用白描。

3.试述颜真卿书法的艺术成就。(详见P189至192)

答:(1)颜真卿的书法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楷书上。其楷书元气弥漫,浑厚雄强,法度森严。用笔以裹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为主,方圆并施。

(2)行书也有极高造诣。

4.略述鲁国故城的规划建筑特点。(详见P224)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齐鲁文化概论 平时作业 答案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齐鲁文化概论 平时作业(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据考古发现,山东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沂源猿人,其年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大约与北京猿人相当,距今约四、五十万年。 2、齐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姜尚,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旦。 3、鲁国的首都是曲阜。 4、在政治上,齐国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鲁国采取了“变其俗,革其礼”的政策。 5、齐国威、宣之际,稷下学宫成为一个文化中心,在儒学中卓有影响的孟子和荀子都曾来到这里。 6、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及其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分别是鲁国人和邹国人,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是齐国人。 7、封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祭天地的形式来神化帝王,以树立帝王的威信。 8、老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见于《道德经》,总体上来说是取法自然,无为而治。 9、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汉代的文化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10、东汉后期,出现了道教的系统性的理论著作《太平经》。 11、孔子的思想、言论、行为主要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论语》一书中。 12、孔子用“中庸”和“仁”从外在形式和实质内容两个方面确定了“礼”的实践标准。 13、“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墨子影响最大的主张。 14、墨子对逻辑学做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著名的“三表”说、“三物”说。 15、孟子首先要完成的使命是确立对人的信心。为此他提出了“人性善”的观点。这也是孟子儒学的理论基石。 16、五德终始学说的可操作性体现在邹衍为统治者设计的一套“以德配天”的制度上。 二、单项选择(下面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齐鲁立国前,在今山东地区生活的土著居民是( B ) A、沂源人 B、东夷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继黄帝之后,担任夷夏部落联盟的盟主的是( A ) A、颛顼 B、帝喾 C、蚩尤 D、尧 3、齐景公时期,曾入鲁问礼的一位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是( D ) A、管仲 B、鲍叔 C、宁戚 D、晏婴 4、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 B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5、“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 D ) A、《管子》 B、《墨子》 C、《论语》 D、《公羊传》 6、标志着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神学由纷歧斗争走向统一融合、统一经学建立的完成的一部著作是( C ) A、《终始》 B、《大圣》 C、《白虎通义》 D、《太平经》 7、墨子和他的学生结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体,团体首领称为( B )

电大地域文化答案

地域文化课程 期末作业 姓名学号 学校成绩

一、简答题 1、简述满族文化 答:满族又称满洲(满语意为"吉祥"的意思),1911年辛亥革命后,官方将“满洲族”改为“满族”。一、不循汉制,别具风流。1、八旗制度与旗民二重制。2、骑射与国语3、服饰与饮食。4、崇信萨满二、以文治汉,满汉一家。1、重视文教,尊孔崇儒。2、重视文艺,成就辉煌。满族文化对于汉家文明的汲取还体现在清以来文学、艺术创作所取得的灿烂成就。 2、“闯关东”文化的影响 答:"闯关东"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对黑龙江乃至东北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的迁人,改变了黑龙江长期以来以牧业和渔猎为主的生产结构,带来了关内的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作物的品种,将北疆荒原变为世界瞩目的大粮仓,同时也促进了黑龙江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 其次",闯关东"丰富了黑土文化内涵。关内移民带来的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原礼仪传统、道德观念及风俗信仰,构筑了黑土文化的骨髓。关内民间艺人的到来催生了鲜活的东北民间艺术,典型的就要数二人转和东北大秧歌。最后",闯关东"促进了东北方言的形成。东北方言是"南腔"与"北调"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系统,而这种"融合"是各地移民与原住民共同生产、生活的需要。东北方言质朴而纯真,不矫揉造作,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十分吻合。 3、简述北大荒开发创业文化 答:在中国北方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之间,有一块南北长1000多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总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的中国最大的平原一一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主要可分为三个部分:东北部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之间的一块主要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三江平原,南部主要是由辽河冲积而成的辽河平原,中部则为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虽然这里也曾与中原地区有这样或那样的关联,却从没有被主流文化正式接纳。每每提到北大荒,在人们脑海中往往出现的是与贫困、荒芜联系在一起的景象,尤其是以松嫩平原北部和整个三江平原为甚,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里都是人烟稀少,荒草满地。新中国

最新河南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最新河南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 1. 首创“飞白书”体的书法家是 1.00分 A. 褚遂良B. 蔡邕C. 锺繇D. 刘德昇 2.《杂体诗》30首的作者是 1.00分 A. 谢朓B. 谢灵运C. 江淹D. 庾信 3.《贞观政要》的作者是 1.00分 A. 魏徵B. 吴兢C. 岑文本D. 姚崇 4.被称为“北方书圣”的书法家是 1.00分 A. 褚遂良B. 郑道昭C. 锺繇D. 孙过庭 5.被南阳人称为“召父”的召信臣所属的朝代是 1.00分 A. 唐朝B. 西汉C. 隋朝D. 东汉 6.被后人称为“商圣”的是 1.00分 A. 张衡B. 张仲景C. 范蠡D. 吴道子 7.书法理论著作《九势》作者是 1.00分 A. 锺繇B. 蔡邕C. 蔡文姬D. 刘德昇 8.《祭十二郎文》的作者 1.00分 A. 白居易B. 元稹C. 韩愈D. 元结 9.散文成就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作家是 1.00分 A. 杜甫B. 白居易C. 韩愈D. 李商隐 10.《壮悔堂集》的作者是 1.00分 A. 史可法B. 侯方域C. 彭而述D. 王铎 11.《驴山公九锡文》的作者是 1.00分 A. 范缜B. 谢灵运C. 袁淑D. 谢朓 12.《治安策》的作者是 1.00分 A. 韩非子B. 李斯C. 蔡邕D. 贾谊 13.山水画论《林泉高致》的作者是 1.00分 A. 郭熙B. 李迪C. 李唐D. 吴道子 14.被后人称为“科圣”的是 1.00分 A. 郑国B. 李诫C. 褚少孙D. 张衡 15.《述归赋》的作者是 1.00分 A. 耿介B. 高拱C. 何景明D. 吕坤 16.在宋代使“隶法复兴”书法家是 1.00分 A. 黄庭坚B. 蔡襄C. 王洙D. 苏轼 17.游记散文《茅阁记》的作者是 1.00分 A. 韩愈B. 萧颖士C. 元结D. 贾至 18.《大任先生传》的作者是 1.00分 A. 李斯B. 蔡邕C. 贾谊D. 阮籍 19.《神灭论》的作者是 1.00分 A. 袁淑B. 谢灵运C. 蔡邕D. 范缜 20.被称作“红杏尚书”的诗人是 1.00分 A. 程颢B. 宋庠C. 程颐D. 宋祁 21.被称为“成周”的城市是 1.00分 A. 登封B. 洛阳C. 开封D. 商丘 22.被后人称为的“诗圣”的是 1.00分 A. 白居易B. 杜甫C. 李贺D. 李商隐 23.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的作者是 1.00分 A. 李迪B. 李唐C. 吴道子D. 荆浩 24.豫中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 1.00分 A. 郑韩文化B. 河洛文化C. 燕赵文化D. 陈宋文化 25.被后人称为“字圣”的是 1.00分 A. 褚遂良B. 锺繇C. 吴道子D. 许慎 26.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 1.00分 A. 张衡B. 郑国C. 李诫D. 张仲景 27.被称为“行书鼻祖”的书法家是 1.00分 A. 蔡邕B. 刘德昇C. 褚遂良D. 锺繇 28.洛阳首作为国都的朝代是 1.00分 A. 西周B. 东汉C. 西汉D. 东周

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据考古发现,山东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沂源猿人,其年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大约与北京猿人相当,距今约四、五十万年。 2、齐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姜尚,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旦。 3、鲁国的首都是曲阜。 4、在政治上,齐国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鲁国采取了“变其俗,革其礼”的政策。 5、齐国威、宣之际,稷下学宫成为一个文化中心,在儒学中卓有影响的孟子和荀子都曾来到这里。 6、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及其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分别是鲁国人和邹国人,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是齐国人。 7、封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祭天地的形式来神化帝王,以树立帝王的威信。 8、老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见于《道德经》,总体上来说是取法自然,无为而治。 9、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汉代的文化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10、东汉后期,出现了道教的系统性的理论著作《太平经》。 11、孔子的思想、言论、行为主要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论语》一书中。 12、孔子用“中庸”和“ 仁”从外在形式和实质内容两个方面确定了“礼”的实践标准。 13、“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墨子影响最大的主张。 14、墨子对逻辑学做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著名的“三表”说、“三物”说。 15、孟子首先要完成的使命是确立对人的信心。为此他提出了“人性善”的观点。这也是孟子儒学的理论基石。 16、五德终始学说的可操作性体现在邹衍为统治者设计的一套“以德配天”的制度上。 二、单项选择(下面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齐鲁立国前,在今山东地区生活的土著居民是( B ) A、沂源人 B、东夷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继黄帝之后,担任夷夏部落联盟的盟主的是( A ) A、颛顼 B、帝喾 C、蚩尤 D、尧 3、齐景公时期,曾入鲁问礼的一位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是( D ) A、管仲 B、鲍叔 C、宁戚 D、晏婴 4、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 B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5、“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 D ) A、《管子》 B、《墨子》 C、《论语》 D、《公羊传》 6、标志着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神学由纷歧斗争走向统一融合、统一经学建立的完成的一部著作是( C ) A、《终始》 B、《大圣》 C、《白虎通义》 D、《太平经》 7、墨子和他的学生结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体,团体首领称为( B ) A、领袖 B、“巨子” C、大匠 D、君子 8、墨子堪称是中国最早的( A ) A、逻辑学家 B、语言学家 C、科学家 D、军事家 9、在孟子的学说中,所谓“四端”是指(C ) A、仁义礼信 B、仁信礼智 C、仁义礼智 D、义信礼智 10、孟子认为士君子修身的关键是(A ) A、存心养气 B、善良仁爱 C、持志养气 D、刚毅木讷 三、名词解释(每词8分,共16分) 1、《太平经》:是中国道教的第一部经籍,包含了许多口语成分,是研究中古汉语的珍贵语料 2、王道:王道"在传统中华儒家文化而言就是你仁义,以德待人,51页 四、问答题(每小题18分,共54分) 1、试述《孙子兵法》一书的主要思想内容。齐鲁文化概论75页 2、汉武帝时期政治文化转型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 前提:小农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国力的强盛

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答案

《巴蜀历史与文化》 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1 一、选择题 1. A 2. D 3. B 4. A 5. B 6. B 7. D 8. D 9. A 10. D 11. C 12. ABC 13. ABC 14. ABCFH 15. ABCD 16.ABCDE 17. ABC 18. ABC 19. ABCD 20. ABCDE 21. A 22. C 23. D(p33)24. B 25. A 26. A(p53) 27. A 28. B 29. C 30. A 31. ACDF 32. BCD 33. ABCDE 34. ABCDE 35. ABCD 36. ABC 37. ABCDEF 38. ABCD 39. ABCD 40. AB 二、判断题(说明:F=FALSE T=TRUE 考试时无特殊说明应用“×”和“√”) 1. F 2. F 3. T 4 . T 5. F (p4) 6. F 7. F 8. T 9. F 10. F 11. F 12. T 13. F 14. F 15. T 16. F 17. F 18. T 19. F 20. F 三、问答题(以教材内容为基石,归纳提炼时用语简洁扼要) 1. 参见教材p2-4 2. 参见教材p73-82 作业2 一、选择题 1. A 2. B 3. ABC 4. ABCD 5. B 6. A 7. C 8. ABC 9. C 10. D 11. B 12. A 13. 书院p115 14. A 15. C 16. B 17. D 18. A 19. D 20. D p136 21. BC 22. AC 13. ACD 14. CD 15. ABCD 16. B 17. A 18. C 19. A 20. B 21. D 22. C 23. A 24. A 25. D 26. CE 27. ACD 28. CE 29. ABE 30. AC 31. AD 32. BC 33. ABD 34. BD 35. ABD 二、判断题(说明:F=FALSE T=TRUE) 1. T 2. T 3. F 4 . T 5. F 6. T 7. T 8. T 9. T 10. F 11. T 12. T 13. T 14. F 15. T 16. F 17. T 18. F 19. T 20. F 21. F 22. T 23. F 24. T 25. F 26. T 27. F 28. T 29. F 三、问答题(以教材内容为基石,归纳提炼时用语简洁扼要) 1. 参见教材p91 2. 参见教材p125 3. 参见教材p141、p153、p157 并网上查询相关资料

2018年电大地域文化考题及答案题库及答案

地域文化 1.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巴地萌发的、经过漫长历史溶进的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2.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3.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4.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 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 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7. 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 9. 《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癛君。 11. 后世多以的板楯蛮、槃瓠、癝君后裔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2.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其东西长约470 公里,南北长约450 公里,总面积达8.2 万平方公里。 14. 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 15. 1937 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 16. 雾季期间,日机轰炸大大减少,1941年10月到1944年6月,“文工会”团结所有在渝的戏剧工作者,连续3年开展了震惊中外的雾季大公演。 17.1938年“七。七”周年纪念日,重庆民众歌咏会、中华歌咏会、青年歌咏社与青年剧社、怒吼剧社等14个团体联合举行火炬游行,高唱《大刀进行曲》、《祖国进行曲》,高呼救亡口号,雄壮宏亮的歌声与震天动地的口号声交织在一起,动人心魄。 第 1 页共22 页

2019-2020年电大考试《地域文化(齐鲁)试题及答案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春秋时期,鲁成为当时的大国,其控制范围基本囊括了汶河流域和泗河的中上游地区。 2、据考古发现,山东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沂源猿人。 3、齐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姜尚,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旦。 4、鲁国的首都是曲阜。 5、在政治上,齐国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鲁国采取了“ 变其俗,革其礼”的政策。 6、在用人上,齐国遵循“尊贤尚功”,鲁国遵循“ 尊尊而亲亲”。 7、齐国威、宣之际,稷下学宫成为一个文化中心,在儒学中卓有影响的孟子和荀子都曾来到这里。 8、在战国时期,黄老之学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处于江汉流域的楚国,这里是道家学派的原生地;一是齐国的稷下,是道家学派在北方的代表。 9、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汉代的文化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10、东汉后期,出现了道教的系统性的理论著作《太平经》。 11、孔子的思想、言论、行为主要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论语》一书中。 12、“礼”是调谐、稳定社会伦理秩序的规范制度,人的真挚情感是其根本。 13、“ 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墨子影响最大的主张。 14、孟子首先要完成的使命是确立对人的信心。为此他提出了“人性善”的观点。这也是孟子儒学的理论基石。15、孟子承担起的一个重要政治使命是重新确立社会统治的秩序,也就是孟子理想中的“ 王道”。 16、邹衍,也作驺衍,战国末期思想家,阴阳五行学派的代表人物,齐国人。 17、五德终始学说的可操作性体现在邹衍为统治者设计的一套“ 以德配天”的制度上。 18、如果说“五德终始说”体现的是邹衍的时间观念,那么“ 大九州说”则体现了他的空间观念。 19、姜尚封齐后,定都营丘。 20、姜太公除了拥有赫赫战功外,还有军事著作《六韬》流传于世。

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汇集(开卷)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汇集(开卷) 特别说明:答案仅供参考,请以教材为准 一、填空(每空1分,1—17小题为2011至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1、田野考古发现说明,在山东地区存在着后李文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考古谱系,它们的居民应当是同一个民族,即山东地区的土著民族。 2、在用人政策上,齐国遵循“尊贤尚功”,鲁国则遵循(“尊尊而亲亲”)。 3、齐国威、宣之际,(稷下)学宫成为一个文化中心,孟子和荀子都曾来到这里。 4、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汉代的文化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5、(“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墨子影响最大的主张。 6、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作战指导原则。 7、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孔庙东侧,是孔子后世嫡系子孙居住的府第。 8、(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 9、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 10、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11、(《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数学专著,是古代劳动人民和数学家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运用数学知识的结晶。 12、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规模宏大、丰富多彩的(农业)科学专著。 13、李清照的词作,无论内容还是风格,以(靖康)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4、《桃花扇》(四十)出,分上下两本。剧本借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写南明王朝的覆灭历史。 15、端午节的特色饮食是吃(粽子),山东各地还有吃艾叶煮鸡蛋的习俗。

16、在改革整理传统曲目的基础上,1951年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决定将作家王安友的小说(《李二嫂改嫁》)改编成吕剧,实验用戏曲形式表现现实生活。 17、很多人把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称作“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1—10小题为2011至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1、孟子认为士君子修身的关键是(A)。A存心养气B善良仁爱C持志养气D 刚毅木讷 2、司马穰笡治军原则是(A)。A以文附众B视敌而举C以仁为本D不历民病 3、氾胜之通过数十年指导农业的实践和总结农民经验独创了一种新型的农业耕种方法(D)。A代田法B轮作法C耕田法D区田法 4、中国军事史上的第一步城池防御专著是(D)。A《孙子兵法》B《便宜十六策》C《孙膑兵法》D《守城录》 5、“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几句词见于辛弃疾的词作(A)。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C《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D《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6、在中国人同时也在齐鲁岁时民俗中占据着首要位置的节日是(A)。A春节B 中秋节C端午节D元宵节 7、在婚姻活动中的基本程序和仪式中,第一个步骤一般而言是(A)。A议婚B 订婚C送日子D迎娶 8、风筝最早的称谓是(B)。A纸鸢B木鸢C风鸢D风筝 9、被视作化妆扬琴的开端,奠定了吕剧发展的雏形,在吕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剧目是(D)。A《兰瑞莲打水》B《王汉喜借年》C《小寡妇上坟》D 《王小赶脚》 10、四大传说中塑造的妇女形象无一不是美好善良、忠于爱情的(C)。A理想人物B典型人物C箭垛式人物D美好人物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1—3小题为2011至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1、“五德终始说”:邹衍是战国末期思想家,阴阳学派的代表人物,齐国人。其思想核心是“五德终始说”。“五德”来源于“五行”,所谓“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邹衍认为,这五种物质每一种都和人的一种德性相配,而这五种德性之间又存在着相胜相克的关系,具体说就是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与五行相联系的五德每一德都没有绝对的优势,每一德都有盛有衰。自天地开辟以来的每一朝代都与其中的某一德相配。统治者只有具备与当

2018年河南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1. 首创“飞白书” 体的书法家是 (1.00分) A. 褚遂良 B. 蔡邕 C. 锺繇 D. 刘德昇 2.《杂体诗》30 首的作者是(1.00 分) A. 谢朓 B. 谢灵运 C. 江淹 D. 庾信 3.《贞观政要》的 作者是(1.00分) A. 魏徵 B. 吴兢 C. 岑文本 D. 姚崇 4.被称为“北方书 圣”的书法家是 (1.00分) A. 褚遂良 B. 郑道昭 C. 锺繇 D. 孙过庭 5.被南阳人称为“召父”的召信臣所属的朝代是(1.00分) A. 唐朝 B. 西汉 C. 隋朝 D. 东汉 6.被后人称为“商圣”的是(1.00分) A. 张衡 B. 张仲景 C. 范蠡 D. 吴道子 7.书法理论著作《九势》作者是 (1.00分) A. 锺繇 B. 蔡邕 C. 蔡文姬 D. 刘德昇 8.《祭十二郎文》的作者(1.00分) A. 白居易

B. 元稹 C. 韩愈 D. 元结 9.散文成就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作家是(1.00分) A. 杜甫 B. 白居易 C. 韩愈 D. 李商隐 10.《壮悔堂集》的作者是(1.00 分) A. 史可法 B. 侯方域 C. 彭而述 D. 王铎 11.《驴山公九锡文》的作者是 (1.00分) A. 范缜 B. 谢灵运 C. 袁淑 D. 谢朓 12.《治安策》的作者是(1.00分) A. 韩非子 B. 李斯 C. 蔡邕 D. 贾谊 13.山水画论《林泉高致》的作者是 (1.00分) A. 郭熙 B. 李迪 C. 李唐 D. 吴道子 14.被后人称为“科圣”的是 (1.00分) A. 郑国 B. 李诫 C. 褚少孙 D. 张衡 15.《述归赋》的作者是(1.00分) A. 耿介 B. 高拱 C. 何景明 D. 吕坤 16.在宋代使“隶

电大齐鲁文化概论二

电大齐鲁文化概论二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题目1 在《九章算术注》中,刘徽运用的计算方法主要有()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棋验法” B. “割圆术” C. “今有术” D. “齐同术” 题目2 颜真卿早期(五十岁之前)楷书代表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立碑的是() A. 《颜勤礼碑》 B. 《多宝塔感应碑》 C. 《颜氏家庙碑》 D. 《大字麻姑仙坛记》 题目3 《九章算术注》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数学着作,是古代劳动人民和数学家在长期生产斗争中运用数学知识的结晶。错 题目4 辛弃疾词的主要内容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收复中原、抗金报国 B. 嘲讽主和派 C. 表现城市繁华 D. 描写农村风光 题目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齐民要术》卷首的序是全书总纲 B. 贾思勰生卒年不详 C. 《齐民要术》共10卷 D. 贾思勰是汉代农学家 题目6 下列李清照词作中,以爱情婚姻为题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B.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C.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D.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题目7 “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这两句词见于李清照的词作()选择一项: A.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B.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C. 《声声慢》“寻寻觅觅” D.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题目8 刘徽撰《九章算术注》,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 A. “齐同术” B. 割圆术 C. “今有术” D. “图验法” 题目9 我国第一部完整保存至今的大型综合性农书是( ) A. 《齐民要术》 B. 《泛胜之书》 C. 《四民月令》 D. 《陶朱公养鱼经》 题目10 现存的唯一一幅得到认可的李成的真迹是()选择一项: A. 《读碑窠石图》 B. 《冬景遥山图》 C. 《秋岭遥山图》 D. 《寒林平野图》 题目11 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将全剧人物分为三类()选择一项: A. 五部 B. 四部 C. 三部 D. 六部 题目12 四诊法中的“问”就是问病情。对 题目13 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有名有姓的科学家是() A. 扁鹊 B. 神农 C. 墨子 D. 鲁班反馈 题目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孔尚任是孔子后裔 B. 孔尚任是明朝人

齐鲁文化概论1 1期末复习套餐答案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齐鲁文化概论 “四、综合练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4 理论基石。 15 16 17 18 19 20 21 一筹。 22 23、公元前353 24 。 25 26 代城市防御理论的先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城市防御理论。 27、嘉靖三十八年(15593000多人的新式军队建立起 。 28、“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所以人们常称他为鲁班。29“闻”、“问”、“切”四诊法。 30 31所测定的恒星记录,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为后世统一的星官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2 33 34 中运用数学知识的结晶。

35 3610卷,92篇。 37 38。 39 40 学说。 41 42 的倾向。 43。 44。 45、 46 孽进行斗争。 47、 48 广、影响最大的书体。 49 50、《颜氏家庙碑》系鲁公于建中元年(780 51、 52、 53,为精化、纯化、推广二王帖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54、在崔子忠的传世之作中, 55 56 57 58 型别致。 59、19925行11个类似汉字的象形符号。 60 、“五霸之首”。 62 63 大海,全长618 64 65 66 67、

68 69、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 70 71 72 宇。 7330华里的武翟山村头,是东汉末年(公元145—200年之间)武氏家族墓地上的一组石构建筑。 74 75 称五岳。 76 77 78 79 80 81 82 83,也叫“招养老女婿” 84 85 行,是中国传统民俗也是齐鲁民俗的一大特点。 86 87 民俗内容也比较丰富。 88 89,后来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 90、在我国,、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说有四则,即《牛郎织女》、、《梁 91 92 93、蒲松龄将六朝小说和唐传奇中的三个小故事《纸月》、写成了 94 97 98 99 1951 101 二的”或“唱武老二的”。

地域文化(齐鲁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地域文化(齐鲁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齐鲁文化概论 平时作业(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据考古发现,山东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沂源猿人,其年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 大约与北京猿人相当,距今约四、五十万年。 2、齐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姜尚,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旦。 3、鲁国的首都是曲阜。 4、在政治上,齐国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鲁国采取了“变其俗,革其礼”的政策。 5、齐国威、宣之际,稷下学宫成为一个文化中心,在儒学中卓有影响的孟子和荀子都曾来到 这里。 6、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及其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分别是鲁国人和邹国人,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 是齐国人。 7、封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祭天地的形式来神化帝王,以树立帝王的威信。 8、老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见于《道德经》,总体上来说是取法自然,无为而治。 9、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汉代的文化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10、东汉后期,出现了道教的系统性的理论著作《太平经》。 11、孔子的思想、言论、行为主要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论语》一书中。 12、孔子用“中庸”和“ 仁”从外在形式和实质内容两个方面确定了“礼”的实践标准。 13、“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墨子影响最大的主张。 14、墨子对逻辑学做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著名的“三表”说、“三物”说。 15、孟子首先要完成的使命是确立对人的信心。为此他提出了“人性善”的观点。这也是孟子儒 学的理论基石。 16、五德终始学说的可操作性体现在邹衍为统治者设计的一套“以德配天”的制度上。 二、单项选择(下面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 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齐鲁立国前,在今山东地区生活的土著居民是( B ) A、沂源人 B、东夷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继黄帝之后,担任夷夏部落联盟的盟主的是( A ) A、颛顼 B、帝喾 C、蚩尤 D、尧 3、齐景公时期,曾入鲁问礼的一位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是( D )

地域文化(本科)期末复习资料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 “1+1”期末复习套餐 复习提纲 一、课程性质 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是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独立开设的一门开放教育所有本(专)科的全部专业搜必须选修的专业基础课。2学分,课内学时36,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充分考虑山东地区开放教育学员的人文素养、专业属性、及培养目标的特点,着重总括齐鲁文化的内涵、表征及特质,探究齐鲁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揭示学习、研究齐鲁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介绍、评析古代齐鲁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书画家的生平经历、思想意识、成就地位,描述、开掘依存、传承于齐鲁大地的文化遗存、人文景观、民间习俗、民间传说和民间技艺的外在形态、内在意蕴。力求通过本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和审美技能,培养其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增进他们热爱山东、热爱家乡的自觉意识和乡土情感。 二、教学大纲 第一章引论 学习本章,要会解释齐文化、鲁文化及齐鲁文化,了解齐鲁文化发源、发展的自然地理特点。了解齐鲁文化与东夷文化的关系,了解齐、鲁文化的发源、流变轨迹,熟悉春秋时期齐文化圈、鲁文化圈形成的过程。把握齐文化、鲁文化的不同特点。了解齐鲁文化与秦代政治文化的关系。熟悉齐鲁文化与汉初黄老政治形成的因果。把握齐鲁文化对汉武帝时期政治文化转型有何贡献。了解什么是谶纬之学,以及道家向道教流变的过程。把握齐、鲁文化走向交融并最终汇入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个主流文化的必然发展趋势,知晓研究齐鲁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二章齐鲁思想家 了解孔子、孟子、墨子、邹衍的生平经历,把握孔子“礼”的实质、适用范围及实践标准。熟悉仁与礼的辩证关系。把握孟子性善论的内涵。熟悉孟子仁政政治理想和大丈夫人格理想的内涵。把握孟子民本思想。熟悉墨子思想的核心:兼爱、非攻的内涵。了解邹衍五德终始学说的内容。了解体现邹衍的空间观念“大九州说”。 第三章齐鲁军事家 了解齐鲁军事家及其军事思想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姜太公、司马穰苴的兵学成就。熟悉《六韬》的思想内容。把握孙武、孙膑的军事思想。熟悉诸葛亮的军事成就。了解檀道济的军事成就。熟悉陈规的城防思想。了解戚继光主要的抗倭事迹。

齐鲁文化概论期末复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鲁成为当时的大国, 2 人。 齐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姜尚, 4 5,鲁国 、在用人上,齐国遵循“尊贤尚功”,鲁国遵循“ 。 7 中卓有影响的孟子和荀子都曾来到这里。 8 9 ,使汉代的文化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11 的主张。 14 15 16、邹衍,也作驺衍, 派的代表人物,齐国人。 19 20、姜太公除了拥有赫赫战功外,还有军事著作 流传于世。 21 22 战不殆”的作战指导原则。 23、公元前353 8万精兵进攻 24 统一天下的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明了后人把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战略构想, 。 集前代防御理论之大成,并开创了冷火并用时代城市防御理论的先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城市防御理论。 27、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戚继光到义乌、金华募兵,战斗力。 28、“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所以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29、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 “ 闻 ”、“问”、“ 切 ”四诊法。30 31是世界上最古 32了停止不动的现象。 33、氾胜之在赵过代田法的基础上,通过数十年指导农业的实践和总结农民经验独创了一种新型的农业耕作方法—— 作,是古代劳动人民和数学家在长期生产斗争中运用数学知识的结晶。 35日,这在当时是一个大胆而可贵的尝试,对以后天文历法的 92篇。 家。 。 39 莫属。 40 41、李清照的词作,无论内容还是风格,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42 43

为写华山的“千古绝唱”。 。 45、 46、他继承东林党 人的事业,同以阮大铖、马士英为首的阉党余孽进行斗争。 47 48 数的百分之七十。 影响最大的书体。 49 780 现藏台湾台北市故宫博物院。 52、《清明上河图》一带清明时节的市井风光。 54 、在崔子忠的传世之作中, 性的一幅画。此作表现的是宋朝大文豪 与佛印和 55 遗存。 58,器壁仅厚0.5 59、1992现了5行11 6061 号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当时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千乘之国”、“五霸之首” 。 从而将故城内的人工排水渠道、护城壕与城外 环绕的自然水系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畅通的排水网。 横跨泰山, 途经莱芜等市县,东至大海,全长618 公里,史称“千里齐长城” 64、葛山、 知名,特别是前四山摩崖刻经,自古就有“古邾四山摩崖”之称。 65 66 67 、 68 691055年)宋仁宗赐给孔子46代孙 70 71 72 73 30华里的武翟山村头,是东汉末年(公元145—200年之间 )武氏家族墓地上的一组石构建筑。 74 75 77 78 寺。 79 素: 二是有特定的民俗活动内容。 80 81 82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故亦称双星节、情人节。 83 ,也叫“招养老女婿”,是男方入赘到女家与妻子居住的婚姻形式。 84 送日子、 铺房、迎娶、回门等几个步骤。 85崇拜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也是齐鲁民俗的一大特点。

2018年最新电大地域文化形考答案

电大地域文化形考答案 客观题共28题(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 第1题(已答). 2007年,闽北籍台资投资兴办了(),该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闽北唯一的一所承接闽台高职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学校,同时也被福建省台联选定为全省首家台胞培训基地。 A. 武夷学院 B. 华侨大学 C. 龙岩学院 D. 厦门大学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1 第2题(已答). 古代官方政府采取很多措施加强对福建海外贸易的管理,其中最为有效的就是()。 A. 市舶司 B.

巡检司 C. 榷货务 D. 对渡口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3题(已答). 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经济上的突出特点是(),因而此时闽、台经济交往均有所发展。 A. 封闭自锁 B. 发展海上贸易交通 C. 农村集市发展迅速 D. 农业大发展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4题(已答). 近现代台湾对闽贸易的商品以()为台湾最大宗的产品。 A. 米

B. 糖 C. 煤 D. 木材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5题(已答). 以下哪项不属于漳州对台交流的成果() A. 截止2010年底.台资企业已达2500多家.涉及农业种植养殖.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电力等行业. B. 台塑集团在此建立了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火力发电厂华阳电厂. C. 打造妈祖品牌.带动旅游经济和创意产业发展. D. 灿坤工业园成为亚洲最大的小家电生产基地.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6题(已答). ()是福建主要风景名胜区,尤其以其典型的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的双世遗风光,更是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 A.

最新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更新版)

最新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更新版) 100%通过 2015年秋期电大把《地域文化》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 1. 首创“飞白书”体的书法家是(1.00分) A. 褚遂良 B. 蔡邕 C. 锺繇 D. 刘德昇 2.《杂体诗》30首的作者是(1.00分) A. 谢朓 B. 谢灵运 C. 江淹 D. 庾信 3.《贞观政要》的作者是(1.00分) A. 魏徵 B. 吴兢 C. 岑文本 D. 姚崇 4.被称为“北方书圣”的书法家是(1.00分) A. 褚遂良 B. 郑道昭 C. 锺繇 D. 孙过庭 5.被南阳人称为“召父”的召信臣所属的朝代是(1.00分) A. 唐朝 B. 西汉 C. 隋朝 D. 东汉 6.被后人称为“商圣”的是(1.00分) A. 张衡 B. 张仲景 C. 范蠡 D. 吴道子 7.书法理论著作《九势》作者是(1.00分) A. 锺繇 B. 蔡邕 C. 蔡文姬 D. 刘德昇 8.《祭十二郎文》的作者(1.00分) A. 白居易 B. 元稹 C. 韩愈 D. 元结 9.散文成就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作家是(1.00分) A. 杜甫 B. 白居易 C. 韩愈 D. 李商隐 10.《壮悔堂集》的作者是(1.00分) A. 史可法 B. 侯方域 C. 彭而述 D. 王铎 11.《驴山公九锡文》的作者是(1.00分) A. 范缜 B. 谢灵运 C. 袁淑 D. 谢朓 12.《治安策》的作者是(1.00分) A. 韩非子 B. 李斯 C. 蔡邕 D. 贾谊 13.山水画论《林泉高致》的作者是(1.00分) A. 郭熙 B. 李迪 C. 李唐 D. 吴道子 14.被后人称为“科圣”的是(1.00分) A. 郑国 B. 李诫 C. 褚少孙 D. 张衡

电大齐鲁文化概论三

下列唐代诗人中,留下歌咏泰山诗篇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岑参 B. 杜甫 C. 李白 D. 孟浩然 题目2 武氏墓群汉代画像石的主要内容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现实生活 B. 佛经教义 C. 神话传说 D. 经史故事 题目3 人类最早的婚姻形式是族外婚。错 题目4 山东快书以“说”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基本句式为() A. 六字句 B. 五字句 C. 八字句 D. 七字句 题目5 在齐鲁岁时民俗中,占据首要位置的节日是() A. 重阳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 D. 春节 题目6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对 题目7 泰山妙区是指中路旅游区,这是最负盛名的登山路线。错 题目8 崂山是我国知名的佛教名山。错 题目9 关于“三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孟府也叫“亚圣府” B. “三孟”位于泰安市 C. 孟林是孟子及其后裔的墓地 D. 孟庙与孟府毗邻 题目10 天贶殿位于() A. 泰山玉皇顶上 B. 岱庙内 C. 泰山十八盘旁 D. 泰山南天门边 题目11 关于龙山文化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手工艺有长足发展 B. 农牧渔猎水平有较大进步 C. 产生了文字雏形 D. 城市开始出现 题目12 潍坊风筝的主要分类方法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按功能特点分 B. 按骨架结构分 C. 按形象特点分 D. 按扎制方法分 题目13 下列习俗中,属于清明节习俗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插柳戴柳 B. 郊游踏青 C. 赏月 D. 扫墓 题目14 位于齐国故城大城内的冶铁遗址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西门以内大道两侧的冶铁遗址 B. 临淄城关面粉厂以北的冶铁遗址 C. 南北河道以西的冶铁遗址 D. 中部偏西的冶铁遗址 题目15 山东地区北朝摩崖石刻中,规模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是() A. 泰山摩崖石刻 B. 新泰摩崖石刻 C. 莱州云峰山摩崖石刻 D. 邹城摩崖石刻

2018年河南电大地域文化(本)教学考一体化考试答案

本文档是河南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题库,下载本文档后可利用Word文档中查找工具或Ctrl+F快捷键输入考题关键字查找答案。 单选题23题每题2分合计46分(总分46.00) 1.孔子还乡祠位于( 2.00分) A. 今夏邑县 B. 今淮阳县 C. 今永城市 D. 今睢县 2.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的弟子是(2.00分) A. 子贡 B. 子张 C. 曾参 D. 子夏 3.庄子所属的时代是(2.00分) A. 秦朝 B. 春秋时期 C. 西汉 D. 战国时代 4.《白虎通义》的作者是(A)(2.00分) A. 司马迁

C. 韩愈 D. 班固 5.《唐律疏议》的作者是(2.00分) A. 魏徵 B. 长孙无忌 C. 李世民 D. 杜周 6.下列法家人物提倡“重术”的是(2.00分) A. 申不害 B. 子产 C. 慎到 D. 商鞅 7.律宗东塔派的创始人是(2.00分) A. 怀素 B. 竺叔兰 C. 神秀 D. 僧一行 8.《礼记》的作者是(2.00分) A. 戴圣 B. 戴德

D. 子夏 9.老子所属的时代是(2.00分) A. 西周 B. 春秋末期 C. 战国时代 D. 秦朝 10.制定《大衍历》人物的是(2.00分) A. 慧可 B. 竺叔兰 C. 僧一行 D. 玄奘 11.下列儒家人物被誉为汉景帝“智囊”的是(2.00分) A. 尹敏 B. 晁错 C. 魏满 D. 张兴 12.“儒”字最早见于(2.00分) A. 《论语》 B. 《中庸》 C. 《大学》

D. 《孟子》 13.弦歌台位于(2.00分) A. 今许昌市 B. 今濮阳市 C. 今汤阴县 D. 今淮阳县 14.《法经》的作者是(2.00分) A. 李悝 B. 李斯 C. 商鞅 D. 韩非 15.《道德经》诞生地是(2.00分) A. 西安终南山 B. 今灵宝函谷关 C. 新安县函谷关 D. 今洛阳市老城 16.世称“明道先生”的人物是(2.00分) A. 邵雍 B. 程颐 C. 张载 D. 程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