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行为学2_读书分享讲解
怪诞行为学2读书笔记

怪诞行为学2美丹*艾瑞里著,赵德亮译第一部分: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彻底颠覆职场中的既定逻辑第一章:金钱的诱惑,为什么巨额奖金带不来高业绩?对于认知能力要求越高的工作,我们认为,高额奖金产生反作用的可能性越大;而对于非认知乃至机械类的工作,奖金越高可能成绩就越好。
金钱对人的激励可能成为双刃剑,需要认知能力的工作,业绩与较低中等数额的奖金挂钩会起作用,如果奖金金额太高,会使人们过度关注奖励,从而分散他们的精力,造成压力,到头来可能会降低他们的业绩。
损失厌恶,人们失去自认为属于自己的东西时会产生痛苦,比如钱,这一痛苦要大于得到同样数量所产生的愉悦感,而如果损失引发的痛苦大于收货所带来的愉悦,就证明你有损失厌恶的清香,而大多数人都是如此。
高额奖金带来的负面效果是,让人的专注从过程的完成转移到了结果的获取或保有上,从而导致智力、精力等发生偏移,再加上厌恶损失带来的“潜在失去”压力感,导致整个人的言行表现失常,失准,甚至低于正常普通水平。
本来的工作可能是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的结合,但高额奖金使得激励像外部激励转移,于是大家都想着如何去赚取外部激励了,本末倒置,关注错位。
第二章:工作的意义:从乐高游戏中,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反寄生”现象:动物心理学家格伦詹森创造的,指的是动物宁愿自己去寻找食物,而不愿吃身边盘子里放着的,现成的相同食物。
后来很多实验证明:很多动物,包括鱼类、鸟类、鼠类、猴子猩猩等动物,通常更愿意通过长时间、非直接的途径获得食物,而不愿意通过短时间、直接的方式,但是猫除外。
传统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是一切生物都力图用最小的的努力追求最大的奖项,反寄生的概念与此相左(于是,猫成了唯一理性的动物)。
于是,相应的解释是,“意义”的激励作用不容小觑。
如果你找的人喜欢某一事物,你把他们放在有意义的工作条件下,他们从这个活动中得到的快乐会成为影响她们努力程度的主要动力。
而如何把愉悦转化成工作的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工作意义的认知。
怪诞行为学2_读书分享讲解

我们有能力发现,并爱上我们伴侣 的特别之处,在这过程中,愈加热 爱对方。
Part3 我的分享
9
3.8 为什么在线约会比不上媒灼之言?
在线约会网站把用户当成可以搜索的商品
经历过虚拟约会跃入现实生活约会,互相倾慕的可能性更 大。
努力使自己在线约会的互动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约会,可 以与对方谈论你喜欢看的或做的事情,或者提议双方一起 共同探讨方案、一起玩网络游戏。
激励与表现呈“倒U型”关系
激励较低时,加强激励可以提高表现值。当激励基数提高, 进一步加大激励会事与愿违,降低表现值。
发放高额奖金对简单的机械操作类工作可以提高业绩,而 对于从事脑力工作的高管则适得其反,过高的激励,会使 人过分关注奖励,从而分散精力,造成压力,最后降低业 绩。
对策:发放奖金少一些,发放次数多一些;或按照某一段 而不是上一年度水平确定奖金,削减奖金对业绩直接影响。
投入劳动越多,凝聚的价值越高,感情就越深。因此日常 生活中要增加自豪感和专属感,你需要更多地动手参与创 作。
如果付出巨大的努力没有成功,我们就不会感到过多依恋 (譬如男生追求女生)。
如果你想得到更大的享受,有些 事自己出点儿力还是值得的。
Part3 我的分享
5
3.4 为什么“我的”点子比“你的”要好?
应该密切注意那些可能导致关系恶 化的行为方式。一旦观察到早期的 警示迹象,我们应该立即采取行动。
Part3 我的分享
12
3.11 为什么一切决策都需要检验?
我们拥有多种非理性倾向
禀赋效应:一种非理性偏好,即珍惜你拥有的东西,而不 是去改变它,选择你熟悉的东西。
损失厌恶感:损失带来的厌恶感大约两倍半于等量收益产 生的快感。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读书笔记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读书笔记导言在行为经济学中,我们并不把人都假定为感觉灵敏、善于计算的机器。
相反,我们观察人们实际上怎样去做,这些观察得出的结论常常是人们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理性。
大自然赋予了人类一种灵敏的机能:在摄入足够热量与感觉吃饱之间有约20分钟的时间间隔。
行为经济学的真正目标就是:努力了解我们到底如何运作,更充分地观察我们的偏见,这些偏见如何影响我们,然后才有希望帮助人们更好地做决策。
对社会科学家来说,实验就好比显微镜和镁光灯,可以把那些影响我们生活的复杂多样的各种力量放大、照亮。
实验可以把人类行为,分解成一个一个的镜头,把每种力量单独提取出来,放大开来,做更加详尽和细致的观察,让我们明确无误地检测我们行为的原动力,更深入地理解我们自身偏见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和细微差别。
第一部分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彻底颠覆职场中的既定逻辑第一章金钱的诱惑为什么巨额奖金带不来高业绩?我们通常很容易推断激励强弱与表现能力之间存在关联。
要取得成功,人们受到的激励越强,工作的热情就越高,而人们越努力就越容易接近最终目标,这种推论似乎很有道理。
归根结底,这就是金融机构向证券公司高级主管发放天价工资和奖金背后的一部分理由——支付巨额奖金就会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取得非凡业绩。
深色实线代表亚尔克斯和多德森的实验结果:激励较低时,加强刺激可以提高表现值。
而当激励基数提高时,进一步加大激励就会事与愿违,降低表现值——在图中表现为心理学家所说的“倒U形关系”。
较低奖金(相当于一天工资)那一组的成绩与中等奖金(相当于两周工资)那一组的成绩不相上下。
我们的结论是:即使是较低水平的奖金也足以调动相当多的游戏参与者,可能已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激励作用。
有机会获得最高奖金的人,结果表现最差,与较低或中等奖金的那两组相比,最高奖金一组的参与者的成绩达到“良好”或“优”的水平的人数还不到前两组的1/3。
实验结果肯定会使面对高额奖金的人感到紧张,他们面临着令人难以喘息的压力,其实和亚尔克斯和多德森实验中的白鼠没有多大区别。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读书笔记1000字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读后感1000字:当我们在逛街购物,要理性消费;当我们在饮食时,要理性合理膳食;当我们的处理问题时,要理性思考,生活无处不理性。
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更以“理性何等高贵,才能何等伟大”来赞美理性,似乎要随时保持理性,才能更好的生活,非理性则带着贬义的色彩。
而然在丹.艾瑞里的《怪诞行为学2》中,用有趣的实验和诙谐幽默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书中第二章标题是“工作的意义:从乐高游戏中,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为更好的探索工作的意义,作者设计了多个实验,其中有个实验是:有偿装配乐高玩具。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为“有意义”组,任务是装配与样品完全相同的玩具,薪酬规定为,计件工资额随装配数量递减,没有限制时间,可做到认为不合算为止;另一组为“徒劳无功”组,实验的要求和酬劳的计算方式与“有意义”组相同,不同的是工作人员在实验人员面前将其装好的乐高当场全部拆开后,再次提供给同一实验人员使用。
实验结果为,“有意义”组参与者平均装配的乐高个数比“徒劳无功”组高出了32%。
实验分析告诉我们,如果你找的人喜欢某一事物,你是否把他们放在有意义的工作条件下,成为了影响他们努力程度的主要动力。
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否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否能让员工更努力的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而员工是否愿意尽力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不能把员工放在有意义的工作条件下。
很多企业会通过愿景规划,带给员工工作的动力,但是这样的动力时效性短,而且实现愿景的过程漫长,多数员工的积极性无法长期保持。
然而,从工作中的一些小事入手,让员工确信只要做好工作就会得到肯定,让员工时长保持有成就感,从而增进员工的积极性。
再者,上层领导人应该设法把环境背景结合起来尽可能让员工加深对工作意义的体验,让员工了解他所从事的事情对个人提升的意义,对公司的影响。
印象深刻的还有书中的第三章“宜家效应:为什么我们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
我们会喜欢买需要自己动手组装的宜家家具,会更喜欢自己亲手做的蛋糕,会觉得自己折的千纸鹤看上去更漂亮,会觉得自己家孩子更聪明、更可爱。
行为怪诞心理学2读书笔记

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挑战生活中的常规第六章适应的法则为什么我们能适应一些事(但不是所有事,也不是一直如此)“人是有适应能力的动物,能习惯于一切事物。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适应法则的精髓。
普遍接受的假设是:一切动物,包括人类,只要经过一定时间就几乎可以适应一切。
适应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事物过滤器”,它能够帮助人们把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到事物正在发生的变化上,预见到可能带来的机会或招致的危险。
情绪上的逐渐稳固现象(原有的正面感觉淡化,负面感觉也减弱),我们称作享乐适应。
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例如受重伤或者中大奖,会对幸福感产生重大影响,但它的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会随着时光流逝而逐渐消磨减弱。
我们的享乐适应能力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它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作用——不管是适应新家、新车、新的人际关系、新受的伤还是新工作,甚至是囚禁生活。
从长远来看,我们遇到了好事,最终不会像原来料想的那么幸福;发生了坏事,我们也不会像原来料想的那么悲伤。
推动“别人有,我也要有”的怪圈又被称作“快乐水车”。
我们期待到手的东西会给自己带来幸福,却意识不到这种幸福感只是暂时性的,结果一旦适应了又去追寻别的。
即使你短期内对某件事物怀有强烈的感情,从长远看,这也未必会使你像原来所预料的那样欣喜若狂或者痛苦不堪。
你可能认为从事枯燥和无聊的工作,中途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会有好处,但这样的中断实际上减弱了你的适应能力,如果你需要重新开始工作会觉得问题更严重。
假如你在打扫房子或者准备报税文件,最好的做法就是一鼓作气直到干完为止。
不要以为休息片刻就可以暂时摆脱烦人的苦差事,想一想重新开始做不喜欢的工作有多难。
同样,假如你不愿意冒着凉气离开浴盆给自己的杯子里加饮料,那么不妨想一想重新躺进浴盆的热水中会何等舒服。
启示:当用户进行一项不得不做的工作时,要创造条件让其一鼓作气完成,比如写论文,而当用户沉浸在某种快乐中时,可以适度中断,让他有机会体验再次沉浸的快乐,比如购物。
【最新】怪诞行为学读后感(二)

【最新】怪诞行为学读后感(二)利用周末的时间,终于将>读完了.>是通过讲述日常中最常见的行为,来阐述我们的非理性行为.在传统经济学中,其基础假设条件之一就是,人都是理性的.但是通过>的严密论证与阐述,此论点是不足以成立的,因为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先说说看>的一点感受.此书中运用了大量对比试验,以试验结果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在国内的图书上是比较少见的(目前可能比较多的是数据).对比试验,我想不单单是一种科学探索的方法,更是一种以此可以借鉴到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方法.因为我们除了既定的经验可以参考(实际上随着环境的变换,其真实的参考意义到底多大还有待商榷),可以通过这样的对比试验,来检验我们的想法.如果你的试验设计的巧妙,并且经受住了考验,那么在推广开来,可能是成本最低化的一种途径.因为书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今天晚上重点根据书中阐述的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引述与总结,以便学以致用.第一:约会的窍门.人们的平均行为都具有相对的特质,也就是说人们都愿意结合当时的环境.场合.以及可供选择的参照物来做出对比.那么,如果你想在一个环境中,脱颖而出,你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个看起来没有你帅气.没有你漂亮,与你想比有一定差距的对象陪同.这听起来对那个陪同的人不公平,但是人们会根据这样的情况来做出判断.所以,要想约会成功,选好伙伴很重要.既然已经知道了这条规律,那就要保密好,否则会引起你的伙伴的愤怒.第二:有魅力仅存在特定的环境中.当我们在生活中,总会对一些特定的事情,或者某些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具有特殊的好感.但是出现这样情况的前提,就是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中.随着环境的变化,你的兴趣点也会转移.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如果你在一个区域内,或者时间内,要去选择那些与你具有共同特质的人,而这些人与你在这个环境内都有一些不适应,这样彼此才会产生吸引力.当然,不论是你对别人感兴趣,还是别人对你感兴趣,随着时间和环境出现了变化,如果魅力减少了,也是正常的现象.没有必要为此而纠结.第三:轮流做东比AA制更能促进感情.在这里,社会科学家有个理论,叫做付款痛苦 ,就是说赚钱都不容易,付钱时都有一种非快感,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但是付款痛苦的敏感程度随付款金额增加而相对下降.这点给我们的提示是,如果轮流做东,那么对于付款人来说, 付款痛苦随着付款金额增加而下降,同时还会留下好客的名声.而同时参与的人,会因为获得了免费的享受,快感增加.其实套用老祖先的话说,就是礼尚往来.只有这样,大家才会更快乐,感情才会更深厚.第四:礼品是最佳的友情润滑剂.在这里,作者阐述了两个概念,就是社会规范与经济规范.社会规范更倾向于道德.感情等非金钱因素,经济规范则强调的是投入产出的金钱关系.可以想象,社会关系中,如果过多的金钱交易,就变得世俗而更不容易被人接受.礼品,可以作为友情的润滑剂,可以有效的提升彼此之间的社会规范程度.同时,礼品在用在员工激励上,要比金钱更能激发员工的忠诚度和勤奋度.结合自己的实际,我的朋友们,也许我要开始为你们准备自己用心挑选的礼品啦.第五:如何解决你的电子邮件瘾与短信瘾.产生电子邮件瘾与短信瘾的主要原因,是由可变强化式(什么时候获得奖励或信息是不确定的)因素引起的.在这里先说明一下,固定强化式,就是你通过固定的行为可以获得固定的奖励;可变强化式,是什么时候获得激励是不确定的.我们对于电子邮件和短信成瘾,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对未来的不明确的因素缺少了把控能力,也可能是我们期望电子邮件和短信,会给我们带来可变强化式的激励.那么,要想让自己摆脱这样的困境,首先要做的就是取消自动收发邮件的功能,同时将自己的邮件联系人进行分类处理.这样可以对我们的电子世界生活有所改变.第六:错误的生活决策是影响我们生命的头号杀手.书中作者列举了自己生病期间的一些思考和解决对策,其实随着医学技术发展,真正影响我们生命的,是我们对生活决策方式的改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书中的建议是将有益的和不益的结合起来.以自身举例来说:出去见客户是有益的,不爱锻炼身体是无益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于一些可以步行或者骑车去见的客户,就绝不坐车.如此,不就是两相结合吗?第七:人们总是对自己拥有的过于高估.此点其实可以应用到很多地方,我们对自己的决策都认为是完美的,我们认为自己的产品是完美的,商家认为自己想的都是对的.其实这里更主要的是要引导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的去想,人家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我要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才会促成最终的合作.适度降低一点自己的期望,有的时候,对自己也是一件好事情.以上七条是根据书中的要点进行的一个总结.其实真正读此书,让我佩服作者的,是他的思考方式.这样思考方式,第一从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情入手,却发现了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第二以大量实例为依据,并且能设计出合理的行为试验,这种以实证论观点的方法可以在很多工作中加以运用.书读一次只是皮毛,读两次是懂道理.生命不止,当学习不止.。
《非理性的积极力量_怪诞行为学》导读

企业中如何应用好报复的积极面,反向激励个别员工的斗志, 也是有案例的,但需要谨慎,需要研究。
26
第二部分
第六章 适应的法则
第二部分 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挑战生活中的常规 第六章 适应的法则
如何提高我们的幸福生活指数?
27
第二部分
第六章 适应的法则
Hale Waihona Puke 人体拥有奇异的适应能力 本书应用许多生动甚至是残酷的实验,验证人体能够较快适应 幸福感和厌恶感。
22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报复的本能
4、如果乙决定把50美元独吞,你可以用自己的钱惩罚这个贪 婪的混蛋。你从自己来之不易的辛苦钱中每拿出1美元,实验 主持人相应扣掉对家2美元,如果你咬紧牙关拿出25美元,对 家的钱就一分不剩了。 实验证明,如果有机会,多数人一定会向对方实施报复,而 且会严加惩罚。 实验还说明,实施报复——即使需要付出代价也要报复,这 种欲望是有生物学基础的,而且这种行为事实上能获得快感 (或者起码引起快感的反应)。 另有实验证明,惩罚冲动在其它动物中同样存在。
30
第二部分
第七章 美丽的标准
第七章 美丽的标准 你会选择谁做你的终身伴侣?
郎才女貌与适应性择偶 你位于社交金字塔的那一层 你会选择和谁约会 美貌不是择偶和幸福婚姻的唯一标准 男性与女性的择偶观大不相同 每个人都有得到幸福的机会
31
第二部分
第八章 市场的失灵
第八章 市场的失灵 为什么在线约会比不上媒妁之言?
11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工作的意义
实验:找出试卷中两个“s”字母相连的地方
告知实验对象每张试卷中有10个这样的地方,10处全部找 到算答对,付给55美分;答对第二张,付给50美分,以此 类推(从第12张起没有任何报酬)。 1、关注认可 平均9.03张 平均6.77张 平均6.34张
《怪诞行为学1、2》各章节简单总结

《怪诞行为学1、2》各章节简单总结由yaoeryi 发表2011年2月17日| 标签: 行为经济学一、相对论解决:选择自己的生活圈子,自己给自己定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不要人心不足蛇吞象。
二、供求关系失衡解决:作任何一次消费时,我们都必须要反思,反思我们是否受到第一次锚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很深远的)。
三、免费解决:只能尽量抵受住诱惑进行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四、社会规范的成本解决:我们仔细回忆一下过去的几十年里市场规范怎样接管了我们的生活—它强调高工资、高收入、高消费—-我们就会认识到让社会规范部分回归可能并不是什么坏事。
五、性兴奋的影响:解决:当情绪来时,不要以为自己能控制住,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停下来想想,冲动消费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六、拖沓的恶习与自我控制解决:延迟满足和利用工具,如在信用卡中加入“自我控制”功能七、所有权的个性解决:用“非拥有心态”来看待每一桩交易八、多种选择的困境解决:果断地把一些站关掉九、预期效应解决:预期引起的偏见在所难免,我们只能引入不带偏见的第三方十、价格的魔力解决:通过理性的比较和实验找出价格背后的秘密十一、人性的弱点解决:在道德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只能求助于制度和严谨的管理十二、企业的特权解决:把所有的东西标上现金的提醒十三、啤酒与免费午餐(总结)工作方面:1、为什么巨额资金带不来高业绩解决方法:第一种方法:每次发放雇员资金少一些,但发放次数多一些。
第二种方法:按照某一段时间的平均值,而不是仅公按上一年度的水平确定资金。
2、工作的意义:从乐高游戏中,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解决方法:给工作赋予意义,让员工更有成就感,最重要的可能不是加重工作的意义,而是要注意不要破坏工作的过程和环节。
3、宜家效应:为什么我们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解决方法:使员工有事可做,并且做事是有音义的,有成果的,劳动的享受是体验休闲时光的最好方法。
4、自我偏见:为什么“我”的点子比“你”的要好?解决方法:这种非理性是无法避免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一面是它经常能够激励我们,不好的一面可能是我们可以利用其来误导人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本书从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到我们的择偶和婚姻生活, 再到情绪的效应和幸福的标准——赋予我们看待工作和生活的 全新视角。
Part2 书籍简介
2
3.1 为什么巨额奖金带不来高业绩?
采取渐进式购物,分开多次购买。
为了提高你的幸福感,学会在生活和工作中注入偶然性 和不可预知因素。因为真正的进步——与真正的愉悦一 样,来自冒险和对不同事物的尝试。
我不会沮丧, 因为每一次新 的尝试都会将 我向前推进一 步——爱迪生
下一次准备PPT文件、领导团队, 或者选择工作项目时,尝试新的思 路和做法。
18岁时,一次意外爆炸,艾瑞里全身皮肤70%烧伤,住院长达3年之久:
以局外人的眼光重新看待身边的世界,从此有了探索 人类行为与经济关系的兴趣。
Part1 作者简介
1
2.1 这本书在说什么?
社会当实验室,真人当小白鼠,探索非理性决策的消极和积极意义:
以匪夷所思的方式颠覆职场中既定的逻辑:如“巨额奖金可以 带来高业绩吗?、“给工作赋予意义重要吗?”、”为什么 ‘我的’点子比‘你的’好?、“为什么要报复?”。
1.推动一项工作时,更加努力去阐述为什么,赋予这项工作意义,及时给予网络员积极反馈。 2.一鼓作气完成枯燥和无聊的事情,停止中断。 3.不管当下发生的是什么事,告诉自己,这件事都将会过去。
→ 关于情绪与决定
1.学习改变感受,从而去改变行为。 2.去体验情绪告诉我需要去做的改变,不在情绪状态下做决定。 3.尝试每周去做一件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尝试去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
如何设计恰当的激励机制确实是一个难题。
Part3 我的分享
3
3.2 为工作赋予意义重要吗?
“意义”的激励作用不可小觑
工作成果是否有机会被人们看到和欣赏,对人们的积极性有巨 大的影响,即使被赋予普通意义也足以刺激行为。
如果员工喜欢某一事物,你把他放在有意义的工作条件下,他 们从该活动中得到的快乐会成为影响他们努力程度的主要动力。 相反,把同样热情的人放到无意义的工作条件下,很容易扼杀 这项活动引发的快乐。
善用适应性,努力尝试,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人们感受到的疼痛总量不仅是伤情在起作用,还取决于感受疼痛的背景 环境,以及人们对受伤意义的诠释。
当你从事枯燥和无聊的工作,不要停下来,一鼓作气做完为止。因为当 你做自己讨厌的事情到一定程度时,你的厌恶感会下降。可是一旦停下 来,就中断了你的“适应性”,当你不得不重新开始时,痛苦反而加重。
学会避免自我偏见
“孩子都是自己的好”——人们偏爱自己的创意。怎样 才能使人们想出一个主意,至少他们认为主意是他们想的, 从而能够认为它有价值(方案更容易获得通过、合作)。
创意专属感能产生高度参与意识,引导人们加倍付出,但 若沉湎于自己错误的主张,会有负面作用。
每个人都偏爱自己的主张——不是因为这是他(她)想出来 的,而是该主张与他(她)的潜在信仰和偏好相适应。
总之,应通过虚拟约会深入了解和理解对方,努力与对方 一起做喜欢的事情。
Part3 我的分享
上帝并非不给你,他只是在等待 最佳时机。
10
3.9 为什么我们选择帮助某个人,却漠视许多人的痛苦?
感情的偏好:公益性广告、大型灾难报告的启示
我们对某一个不幸的人会怀有无穷的怜悯之心,却普遍地 (令人不安地)对许多人的痛苦漠不关心。
如果你是一个领导,成心想破坏员工的积极性,只要毁掉他们 的工作成果就够了。如果你想做得巧妙些,对他们的劳动不闻 不问也可以。如果你想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那么你必须重视他 们,重视他们的工作和劳动成果。
事情本身并没有意义,你赋予它什么意义便会有什么意义!
Part3 我的分享
花一些时间向员工解释他们从 事的工作,为什么要做,可以 从中了解些什么。
保持现状偏见:我们愿意保持事物现状,作出改变既困难 有痛苦,我们宁愿不改变就尽量不变。
学会质疑自己,挑战自己的信念,就可 能真正地发现我们什么时候会出错,错 在哪里,并且改善我们的爱情、生活、 工作、创新、管理和治理的方式。
Part3 我的分享
13
3.12 我的实践 → 关于工作意义与适应性
→ 我的实践
Part3 我的分享
8
3.7 你会选择谁做你的终身伴侣
不改变审美观,寻找其他优点
在我们的社会中,美貌比其他优点更容易决定一个人在社 交金字塔中的位置与同征择偶的潜力。
在择偶标准上,那些比较漂亮的人更注重外貌要求,而不 太漂亮的人则更看重其他条件。
男人怀有比女人更高的期望值,他们很容易爱上比自己漂 亮得多的女性,并容易邀请多名女子约会,以找到比自己 漂亮得多的女人。
投入劳动越多,凝聚的价值越高,感情就越深。因此日常 生活中要增加自豪感和专属感,你需要更多地动手参与创 作。
如果付出巨大的努力没有成功,我们就不会感到过多依恋 (譬如男生追求女生)。
如果你想得到更大的享受,有些 事自己出点儿力还是值得的。
Part3 我的分享
5
3.4 为什么“我的”点子比“你的”要好?
魔法公式:1份怒气+1份道歉=0份怒气,表明道歉确实 起作用,起码暂时起作用。但“对不起”如果被反复滥用, 可能会失去它的作用。
企业如何应对顾客的报复? 1.承认错误,进行道歉,良好客服 2.给予客户平息报复情绪时间延长? (未激怒情况下)
Part3 我的分享
7
3.6 如何提高我们的幸福生活指数?
我们有能力发现,并爱上我们伴侣 的特别之处,在这过程中,愈加热 爱对方。
Part3 我的分享
9
3.8 为什么在线约会比不上媒灼之言?
在线约会网站把用户当成可以搜索的商品
经历过虚拟约会跃入现实生活约会,互相倾慕的可能性更 大。
努力使自己在线约会的互动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约会,可 以与对方谈论你喜欢看的或做的事情,或者提议双方一起 共同探讨方案、一起玩网络游戏。
感谢阅读!
学会创造专属感:如引导人们相 信主意是他们想出来的;用员工 的名字命名某物等。
Part3 我的分享
6
3.5 为什么我们寻求正义和公平的对待?
信任与报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
即使需要付出代价也要报复,这种行为事实上可以获得快 感(大脑纹状体活动加强)。
在觉得需要报复的那刻,我们并不在意惩罚的是谁—— 只想让某人付出代价,不管他是代理还是主体。
为何人们帮助某个人:需要与受害者建立“密切度”、 “生动感”、“杯水车薪效应”。
灾难中具体的人物报道、改变自己思考和处理人类问题的 方式、把具体的人和募集资金相联系(美国癌症协会案 例)、提出指导人们行为的规定。
要想人们对苦难作出反应,最有效 的方式是通过感情的吸引力,而不 是对大众需求的客观解读。
Part3 我的分享
14
4. 下期预告
阅读,惜生。一个人内心的宽度,是他读过的书一本一 本摊开来的;一个人内心的高度,是他读过的书一本一 本码起来的。 下期分享: 《如何阅读一本书》
Part4 下期预告
15
分享促进成长
* Constant And Never-ending Improving *
Part3 我的分享
11
3.10 为什么我们常常感情用事
短期情绪的长期效应:我们的行为都会被情绪左右
我们一旦感情用事,就会作出短期决定,而它却会改变我 们很多长期的决定。
情绪能够影响我们把潜在决定转变为实施决定,而且不相 干的情绪也会影响决定。
如果我们处在情绪控制下什么都不做,就不会产生短期或 长远的危害。但是如果我们对情绪的反应是莽撞地做出决 定,那么我们不仅为随之而来的后果感到后悔,还会创造 出一种长久的决定模式,并持续误导我们。
应该密切注意那些可能导致关系恶 化的行为方式。一旦观察到早期的 警示迹象,我们应该立即采取行动。
Part3 我的分享
12
3.11 为什么一切决策都需要检验?
我们拥有多种非理性倾向
禀赋效应:一种非理性偏好,即珍惜你拥有的东西,而不 是去改变它,选择你熟悉的东西。
损失厌恶感:损失带来的厌恶感大约两倍半于等量收益产 生的快感。
1.作者简介
丹·艾瑞里(Dan Ariely) 美国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 主要著作:《怪诞行为学》及《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行为经济学是作为实用的经济学,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 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
激励与表现呈“倒U型”关系
激励较低时,加强激励可以提高表现值。当激励基数提高, 进一步加大激励会事与愿违,降低表现值。
发放高额奖金对简单的机械操作类工作可以提高业绩,而 对于从事脑力工作的高管则适得其反,过高的激励,会使 人过分关注奖励,从而分散精力,造成压力,最后降低业 绩。
对策:发放奖金少一些,发放次数多一些;或按照某一段 而不是上一年度水平确定奖金,削减奖金对业绩直接影响。
每人只负责部分工作,容易使 员工失去顾全大局的责任心、 目标感和3 为什么我们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
付出与享受的运用——宜家效应、匡威制造、DIY蛋糕
我们制造某种物品投入劳动,因此对它产生依恋,随之而 来的是我们对它估价过高。很大程度上我们意识不到,错 误地认为别人也同样喜欢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