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海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金山)

2014上海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金山)
2014上海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金山)

2014上海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金山)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3、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4、,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5、青树翠蔓,,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用“”、“”喻指远行的朋友。(2分)

7、以下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是()(2分)

A、首联“横”字勾勒出山之静态,“绕”字画出水之动态。

B、颔联紧扣题目,表达出对友人漂泊生涯的关切与不舍。

C、颔联以“浮云”、“落日”作比,写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D、尾联用“班马鸣”直接抒发了诗人不忍离别的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7分)

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8、文中的“康肃”是陈尧咨的谥号,请写出本文作者欧阳修的谥号。(1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我酌油知之。

10、“康肃笑而遣之”的“笑”字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理?(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3分)

年羹尧用兵

年羹尧①征西藏时,一夜漏②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倾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

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选自《啸亭杂录》)【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⑴人问其故.()⑵此去.西南数里()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_________。(3分)

A.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片刻之后就没有了。

B.忽然听到强劲的风从西面刮来,片刻之后就静下来。

C.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很长时间后才没有了。

D.忽然听到强劲的风从西面刮来,很长时间后才静下来。

13、文中的“疾风”实则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4、请概括年羹尧的用兵之道:(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8分)

动物的“性别反转”

①曾有“奇闻”报道:一些养鸭场原先生蛋挺好的母鸭,不知何故,羽毛逐渐变得光艳漂亮起来(即长出了公鸭的羽毛),而且还有了“踩蛋”的本事,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公鸭。

②其实,这算不得什么“奇闻”。科学界把动物的这种变性现象,称之为“性别反转”。性别反转是生物种群为延续后代对生存环境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很自然的事情,决非什么“不祥之兆”或其他迷信的东西。

③大家知道,鸡和鸭都是相当高等的雌雄异体动物,只有通过雌雄交配才能繁育后代。在自然的种群中,雄性和雌性的数量是有一定比例的,这种比例是适合它们种群延续需要的。在人为的环境中情况就不一样了。例如蛋鸭场,为了要蛋,只养母鸭;而公鸭食量很大,又不生蛋,养它们是划不来的,故蛋鸭场一般便忽略了对公鸭的养殖。也就是说,人为条件违背了鸭群的生态规律。这时,鸭群的固有规律就会起作用,以实现其种群的延续。辩证法讲,外因得通过内因

..起作用。正好,母鸭体内左侧有一个发达的卵巢(产蛋用的),右侧还有一个很不发达的雄性性腺。如果鸭群中有相当比例的公鸭,公鸭分泌的雄性荷尔蒙化学物质就会抑制母鸭体左侧性腺的发育;相反,当鸭群中缺少公鸭时,就没有足够的雄性荷尔蒙来抑制母鸭的这种性腺的发育,相反,当鸭群中缺少公鸭时,就没有足够的雄性荷尔蒙来抑制母鸭的这种性腺的发育,其中一些身强力壮的母鸭,体内的右侧性腺就会发育起来,产生大量的雄性荷尔蒙。雄性荷尔蒙就会抑制母鸭正常卵巢的功能,于是,母鸭就不再产蛋,且羽毛逐渐变成公鸭的模样。另外,有时候母鸭或母鸡的卵巢发生病变,雌性激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也会促使右侧性腺发育起来而变成雄性。鸡鸭是我们接触的动物,一旦发生这种性别反转比较容易觉察到。

④其实,性别反转、性别代偿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例如,红绸鱼,它们的变性本领特别强,也特别明显。

⑤红鲷鱼一般由几十条组成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只有一条雄鱼。雄鱼比雌鱼个体大,勇猛。它也是这个群体中的首领,所有的雌鱼都跟着它行动。在游动和觅食中,雄鱼总是在前面开路,保护着后面的雌鱼。一旦这条雄鱼不幸死亡,或被捉走,群体中最强壮的一条雌鱼就会变态──先是鱼鳍变大、体态变得粗壮,随之卵巢消失、长出精囊,最后变成一条地地道道的雄鱼。原来,在雌性红鲷鱼的体内也存在着雄性基因。通常,这些雄性基因的开关被雌性激素封闭着,不能打开,因此雌鱼不会变成雄鱼。可是,如果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雌鱼看不到雄鱼,也接受不到雄性激素的信息刺激,那么,雌鱼的视觉就会发出信号,将原来封闭着雄性基因的开关打开,从而分泌出一系列的雄性激素,使雌鱼变成雄鱼。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是红鲷鱼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体格健壮的雌鱼,从身体条件来说更接近于雄鱼,因此,它变成雄鱼的速度就比别的雌鱼快。有一条在抢先变作雄鱼了,那么,别的雌鱼也就用不着再变了。

⑥再有,我们大家熟悉的黄鳝的变性情况更为普遍。黄鳝的性腺,从胚胎到性成熟是卵巢,只能产生卵子。产卵后的卵巢慢慢转化为精巢,只产生精子。所以从卵中孵出的小黄鳝,百分之百都是雌性。待这些小黄鳝发育成熟,产卵后,它体内的卵巢便逐渐转化为精巢,就变成了雄黄鳝。

(选自《百科知识》2002年12期,有删改)

15、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4分)

16、第③段画线句中的“内因”具体是指。(2分)

17、全文主要运用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动物的“性别反转”既是_________ 的客观

需要,也是_________ 的结果。(6分)

18、联系第⑤段内容,在本段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句子。(3分)

19.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动物的性别反转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B.动物的性别反转就是人为因素干扰其生存环境所造成的。

C.身强力壮的雄性动物性别反转的几率比一般雄性动物大。

D.大家所熟悉的黄鳝一生中都要经过雌雄两个阶段。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2分)

天职

⑴海尔曼博士是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他开的诊所已远近闻名,在布拉沙市里没有人不知道海尔曼和他的诊所的。这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

⑵一天夜里他的诊所被一个小偷撬开了,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都被小偷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小偷慌忙中撞倒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折了小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

⑶“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海尔曼把小偷抬上手术台,连夜给他做了连肢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绷带。一直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把他交给警察。

⑷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您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

三、综合学习(11分)

琴棋书画是我国四大传统艺术形式,是构成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重要元素。琴棋书画可以陶冶情操,滋养心灵,从而使一个人变得高雅而富有情趣。根据下列要求完成有关任务。

25、下列短语中与“琴棋书画”无关的一项是()(3分)

A.柳骨颜筋

B.伯牙绝弦

C.韦编三绝

D.丢车保帅

2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许多诗人和画家所追求的最

高境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画中的诗情,想象诗

中的画意。

(1)给画配诗。

上边的图画,除了让你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的诗句外,还会让你想到哪些带有“月”字的符合这

个画面意境的古诗句呢?请写出其中两句。(2分)

(2)为诗描画。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四、写作(60分)

27、题目:我想为你做件事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2014年初三二模金山区·参考答案

1.却疑春色在邻家(3分) 2.日暮乡关何处是(3分) 3.心忧炭贱愿天寒(3分)

4.会挽雕弓如满月(3分) 5.蒙络摇缀(3分)

6.孤蓬(1分)、浮云(1分) 7.D(2分)

8.文忠(1分) 9.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2分)

10.掩饰自己的尴尬(2分);对卖油翁的佩服。(2分)

11.(1)原因、缘故(2分) (2)距离(2分) 12.B(3分) 13.飞鸟振羽声(2分)

14.(1)正确判断敌情(2分) (2)果断、迅捷地出击敌人(2分)

15. 用一则“养鸭场母鸭变公鸭”的奇闻报道(1分)引出下文对动物性别反转这一现象的说明(2分),有效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6.母鸭体内右侧有一个很不发达的雄性性腺(2分)

17.举例子(2分)生物种群延续(2分)长期进化(2分)

18.力什么只有一条体格健壮的雌鱼变成雄鱼呢?(3分) 19.B(3分)

20.玷(2分)

21.夸张(1分)突出了海尔曼声音的坚定有力和他精神的感召力强(1分),表现了海尔曼的爱国主义精神(1分)。

22.(1)“一天夜里”(1分) (2)海尔曼给偷他东西的小偷做手术。(2分).

(3)“又一天”(1分)

(4)“医生在手术室里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忘记的是个人恩怨。”(1分)

(5)仁慈(1分)、宽容(1分)

(6)海尔曼用手术刀刺死了盖世太保的性命。(2分)

(7)“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1分) 23.D(3分)

24.海尔曼牺牲自我的勇敢壮举,使人们对这个仁慈宽容的医生更加崇敬和爱戴,所有的波兰人民都在哀悼他(2分);同时激发出了人们强大的反侵略、反法西斯的斗志和力量(2分)。

25.C(3分)

26.(1)(2分,带有“月”字的诗句写对1分,符合画面意境1分)

示例: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

(2)示例:(6分,语言优美流畅3分,描写画面感强3分)

雨后晚晴,皓月当空,朗照万物。苍松如盖,松叶如针,水珠点点,闪闪发光。月光辉映,洒下一地的星星点点,有如细碎银子铺满山林;雨后水涨,山涧巨石上,漫过清清的流泉,淙淙作响,月映溪流,素洁如练。

【2014上海二模】上海市虹口区2014年高考模拟(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word版)

上海市虹口区2014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二模) 英语试卷2014.4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分为第Ⅰ卷(第1—10页)和第Ⅱ卷(第11页), 全卷共11页。第I卷第1-16小题、第41-77小题为选择题,答题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第I卷第17-40小题、第78-81小题和第II卷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第I 卷(共103分)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Directions: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 A. A carpenter. B. A doctor. C. An electrician. D. An editor. 2. A. $40. B. $30. C. $20. D. $10. 3. A. Confused. B. Sympathetic. C. Embarrassed. D. Uninterested. 4. A. Leave right away. B. Stay for dinner. C. Catch a train. D. Have a meeting. 5. A. He believes that Jack will sell his house. B. He believes that Jack is joking. C. He disagrees with Jack. D. He believes that Jack will quit his job. 6. A. There won’t be enough cups left. B. They’ve got plenty of cu ps. C. They’re buying what they need. D. They’ve got enough food for the picnic. 7. A. Jerry really wants the scholarship. B. No one wants the scholarship. C. Jerry isn’t interested in the scholarship. D. Others like the scholarship more than Jerry. 8. A. He did better than expected. B. He failed the maths exam. C. He used to be a top student. D. He answered only 10% of the questions. 第1页

2008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1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86分) 一、文言文(共38分) 考生注意: 1.第1—3题为选做题,请从下列A、B、C三组中选择一组,并将选定的组号填入答题纸的指定处。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C 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2.第4—10题为必做题。 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15分) 1.(1)峰峦如聚,,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 (2),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3)斯是陋室,。(《陋室铭》) (4)由是感激,。(《出师表》) (5)《桃花源记》中交代源中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句子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2.使.人索扁鹊() 3.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15分) 1.(1)会当凌绝顶,。(《望岳》) (2)——,空见蒲萄人汉家。(《古从军行》) (3)千门万户瞳瞳日,。(《元日》) (4)屠乃奔倚其下,。(《狼》) (5)《桃花源记》中交代源中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句子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2.桓侯故使.人问之() 3.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 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15分) 1.(1)老骥伏枥,。(《步出夏门行》) (2),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3)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4)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5)《桃花源记》中交代源中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句子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2.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3.及其日中如探汤.()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4—6题(7分)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4.上文出自课文《》,其作者是明朝魏学洢。第一自然段中“东坡”指的是北宋文学家(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6.上文具体描写了“船头”和“舟尾”人物各异的情态,其目的是。(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7—10题(12分) 误认 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注] ①卓茂:人名。②公:对人的尊称。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幸至丞相府归.我() (2)乃诣.丞相府归马() 8.对画线句“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就连忙跟他解释。 B.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就连忙跟他解释。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课内文言文汇编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课内文言文汇编 宝山&嘉定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日:?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1.与本文不是出自同一本书的篇目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A.《天时不如地利》B.《公输》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为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3.(1)孟子的三个问句的共同点,是都用了_______句式。(1分) (2)孟子的三个问句不能换序,其理由是。(3分) 宝山&嘉定 1.B(1分)D(1分) 2.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2分) 3.疑问(1分);从生活事件入手,推到中层官吏行为,再推到国家治理,体现孟子对齐宣王却反治国之责的批评(2分) 崇明县 曹刿论战(删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1.按要求完成下列二题(4分) (1)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语音停顿(2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下列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与之乘 B.公将鼓之 C.公将驰之 D.登轼而望之

3.在选段中曹刿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为。(2分) 崇明县 1.(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每标识1分,共2分) (2)鲁庄公与曹刿共坐一辆战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2分) 2.B(2 分) 3.善于把握战机(2分) 奉贤区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1.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5分) 2.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叙述了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经历。 B.交代了作者劝说刘婵“开张圣听”的原因。 C.表达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D.表达了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奉贤区 1.(1)诸葛亮(1分)(2)奔走效劳(2分)(3)三顾茅庐(2分) 2.B(3 分) 虹口区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二模(说明文及答案)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二模(说明文部分) 闵行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一18题(19分) 美丽的禁忌 ②民间对树的尊崇和仰望,要等到草木图腾每相关禁^^成之后。植物有灵的说法,先秦有之。在华夏的犄角旮旯里,随处可闻“树精”、“树神”、“树怪”的传说。 ③我客居山东济宁时,窗外有条古槐路,街心有铁栏,护着一株数百岁的嶙峋老槐。每天清早,枝丫上都会新添一缕缕的红绸布,皆是夜里缠上的,用意不外乎祈福驱灾。这条路扩了许多回,树也从路边到了中央,可谁也不敢去伤它。,为让老树享怡孙之乐,整条路全补种了新槐。 ④从前,凡去一个村子,村口总会遇一棵沧桑大树,北方以槐、榆、柳居多。该树往 ⑤相对于北方,南方乡民对树的感情和构思更丰富些,除“树精”“树怪”这些非凡个体,还把范围扩大到了族群:“风水林”。 ⑥广东鹤山雅瑶镇昆东村后的小冈上有一片“风水林”,相传是从南洋带回的种子。该树叫格木,为亚热带珍贵树种,其大龄者已逾200岁,上世纪60年代,某造船厂许以两台拖拉机换这片木材,被村民一口拒绝。且不说经济实惠,在那个高音喇叭天天喊这喊那的年代,敢拒绝尔等要求,足见“风水林”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了。“风水林” 水”的比例和稳定性大大提高了。从单株神树到成片的“风水林” ⑦较之汉族社会,少数民族的树神崇拜,情感上更天真,纪律上更严格,行动上更彻 人都要过“树秧节”,人人种苗造林,连未婚男女的信物也是一棵树苗。还有个风俗:谁家婴儿降生,全寨老小要齐力替之栽种100棵杉苗。 ⑧西双版纳,乃中国热带雨林最完整、面积最大之地,为什么呢?并非偏僻荒凉,而因这儿的居民有个共同的图腾:视树为衣食父母,为感恩示敬,将大片地势好、近水源的森林供为“神林”,在那儿,连花草禽兽也被视为精灵,不得侵扰。那里要求寂静与安详,不允许伐木、狩猎、开垦,不允许喧闹、泄秽、有猥亵之语,甚至不允许捡拾枯枝落果。整个西双版纳,那样的地方有600余处,近10万公顷,珍稀植物和药用植物200余种。不仅西双版纳,“神林”在滇桂川黔等其他部族也盛行。 ⑨中国最大的植物种子和基因库,寂静如初、仓储完好,靠的是“门神”,是“闲人免入”和“肃静”的牌子,是精神防护罩和铁布衫。 ⑩害怕,有时候是美丽的。怕久了,入了骨,便成爱,上苍佑之,必使有所忌,有所

2014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审定试卷官方权威版(含答案)B卷

2014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B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默写(18分) 1.山河破碎风飘絮,。(过零丁洋》) 2.僵卧孤村不自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 , 山岛竦峙。(《观沧海》) 4.,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 6.稍近,益狎,。(《黔之驴》)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观沧海望岳 曹操杜甫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临”与“凌”的意思完全相同。 B.沧海、树木、星汉均属于“造化”。 C.两首诗的观景都是由近观到远望。 D.都描绘了秋天大自然的壮美景象。 8.两首诗都借雄伟景象表现了诗人的。(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上文选自《》,本书由西汉的(人名)编订而成。(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邹忌是一个敢于在朝廷直谏的大臣。 B.齐威王是一个善于纳谏的开明君王。 C.邹忌善于思考、用自身经历来说理。 D.本文生动地揭示了听取民意的意义。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某山隅有一老圃①,早失偶,惟一女远适②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③,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四壁,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 【注】①老圃:这里指老农。②适:嫁。③暴卒:突然去世。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姐引.之去()(2)仍牢守故.宅()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用链子拴上不用手拉着,但那猴子不离开不逃逸。 B.不用链子拴上不用手拉着,也不让那猴子逃离开去。 C.没有链子拴也没有绳子拉,但是那猴子从来不离开。 D.没有链子拴也不用手拉,也不让它离开不让它逃逸。 14.从文中看出老圃死后那猴子“哀伤殊甚”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希望大家要做一个有情有义之人。 B.称赞义猴是一只懂得感恩的动物。 C.针砭社会上那些无情无义之人。 D.批评老圃的女儿没有尽到孝心。 二、现代文阅读(48分)

2013上海市静安区初三语文二模卷(含答案)

静安区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13.4 1.注意: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 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河汉清且浅,。(《迢迢牵牛星》) 2.,若出其里。(《观沧海》) 3.衣沾不足惜,。(《归园田居》) 4.山光悦鸟性,。(《题破山寺后禅院》) 5.,故克之。(《曹刿论战》) 6.苔痕上阶绿,。(《陋室铭》)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4分)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每格一字)(2分) 8.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衣正单”和“人饥”呼应了“身上衣裳口中食”。 B.从“晓驾炭车”到“日已高”写出运炭历时之久。 C.“翩翩”一词形容太监及其爪牙得意忘形的模样。 D.“惜不得”表现出卖炭翁的心如刀割,意欲抗争。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为学 彭端淑 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⑵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⑶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⑷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⑸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⑹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⑺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9. 以下人物和彭端淑不在同一朝代 ......的是(2分) A.郑燮 B.姚鼐 C.周敦颐 D.袁枚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 C 卷(含答案) 上海市三级语言素质测试(C) (满分150 分测试时间100分) 考生备注: 1。这张试卷有27 道题 2。请将所有答案放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不要在试卷上打分。1,文言文(40 分) (1)默写(15分) 1。我们挥手道别,(李白的《送朋友》)2。人们渴望伊拉克(刘勇的《梁祝》) 3。迎一水剑,(匿名“一路牵牛星”)。4 如果所有的旅行都是空的,那就没有根据了。(柳宗元的《小石塘的故事》) 5。所以要有耐心。(《孟子》生在忧患中,死在幸福中) (2)读下面的《元曲》并完成问题6-7 (4 分) [A] 古村的日落,轻烟和老树西寒鸦,在小小的洪飞阴影下青山绿水,白草如茵,红叶黄花[ ·B]枯萎的藤蔓、老树、昏暗的乌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和瘦马夕阳西下,心碎的人在世界的尽头。6.这两首元曲的题目是,元曲的作者是[(2 分)7。以下两首元曲被正确理解为(2 分)。 A。两者都用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b。所有这些都通过各种场景组合创造出深刻的意境C.所有人都通过

欢快的场景表达他们的悲伤。D.这首歌结尾的所有句子都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3)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8-10 (9 分) (1)当森林缺水时,就会有一座山。这座山有小开口,好像有光。他放弃了船,从入口进入。在极度狭窄的开始,只有通过人十步之后,豁然开朗土地平坦开阔,房屋看起来像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路上的交通和鸡犬的气味其中,男人和女人穿的衣服和外人一样。黄头发耷拉着,很开心。 (2)见渔人,大惊,问绝有一个答案我们必须回家,摆酒杀鸡吃。听说村子里有这个人,咸就过来打听。自从秦朝第一次避乱的时候,带领妻子城的人到了这种绝望的境地,没有回来;因此在外人看来我不知道谁是汉人,不管在魏晋时期。这个人是一个接一个地说了又听了,个个慨叹其余的人各自延伸到自己的家里,全都没有酒和食物停几天,辞职中国有句谚语,“光是局外人是不够的。”“。8以上作者是东晋时期一位伟大的诗人。(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森林耗尽水源,然后得到一座山。 10。总结第1 段的内容:文章指出了源汉语“走到这种绝境”的时间和原因,并指出句子是“绝望的”(4分) C 论文1 (4)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11-13 (12分)李的家庭很穷。他和李生在同一条街上工作,每次都赚了很多钱。 公感其意,拜为兄弟先寻为进士,李生

2014上海初三物理二模各区压轴题汇总

2014二模各区压轴题汇总 2014杨浦基础考(1.5模) 28.如图21所示,底面积为2×102 米2 的圆柱形平底薄壁水槽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装有金属球的小盆漂浮在水槽的水面上,小盆的质量为1千克,金属球的质量为1.6千克,金属球的体积为0.2×103 米3 。 ① 若把金属球从盆中拿出并放入水槽中后,小球沉入水底,求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 ② 求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变化量。 29.在图2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定值电阻R 1的阻值为12欧,闭合电键S ,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电流表、电压表的表盘如图22(a )、(b )所示。求: ① 电阻R 1两端的电压; ② 电阻R 2消耗的电功率; ③ 现有两个滑动变阻器,A :“50欧 2安”和 B :“150欧 1安”,请选择其中一个替换定值电阻R 1或R 2 。 要求:选择适当的量程,闭合电键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保证各元件都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使电流表和电压表V 1都能达到各自的最大值,且使电压表V 2的变化量最大。 第一,为满足上述要求,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选填“A”或“B”)替换定值电阻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R 1”或“R 2”)。 第二,算出电路中电压表V 2的最大变化量 △U 2。 R 2 A S V 2 R 1 V 1 图21 图22 (1) (2)

32. 小王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待测小灯、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50Ω 2A ”、“20Ω 2A ”两种规格)、电键及导线若干,其中待测小灯上只有所标“0.22A ”(指小灯正常工作电流)字样清晰可见。他连接电路,并把滑片移到变阻器的一端,闭合电键后发现小灯发出明亮的光,而电压表却无示数。接着他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示数逐渐减小,电压表示数逐渐增大,当滑片移动到中点位置附近时,小灯正常发光,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3伏。他经过思考分析,不更换实验器材重新正确连接电路,并规范操作,闭合电键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分别为0.16安和1.3伏。 ① 请说明小王判断小灯正常发光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实验中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______欧,电源电压为___________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____瓦。(需写出计算过程) 2014黄浦区二模 21.如图10所示,装有水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1×10-2 米2 ,静止在水平面上。 ①若容器内水的体积为2×10-3 米3 ,求水的质量m 水水对 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②若容器内水的质量为m ,现有物体A 、B (其密度、体积 的关系如右表所示),请选择一个,当把物体浸没在容器内水中后(水不会溢出),可使水对容器底部压强p ’水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p ’地 的比值最小。 选择________物体(选填“A ”或“B ”),求p ’ 水 与p ’地 的最小比值。(用m 、ρ水 、ρ 、V 表 示) 22.在图11(a )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可在6~12伏范围内调节,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 ①求通过电阻R 1最小电流I 1最小。 ②若通过变阻器R 2的电流为0.5安,求10秒内电流通过R 2所做功的最大值 W 2最大。 ③现有标有“20Ω 2Α”、“50Ω 1Α”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有一个表盘如图11(b )所示的电流表可接入电路。 若电源电压调至某一数值且保持不变,当选用标有__________字样的变阻器替换R 2,并把电流表接入__________点时(选填“M ”、“N ”或“M 、N ”),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ΔI 最大。求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变 (10) (11) (12) (13) (a ) (b) 图11 图10 物体 密度 体积 A ρ 2V B 3ρ V

2011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启用前☆机密试卷类型:A 上海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 一、文言文部分 (一)默写(18分) 1.草枯鹰眼疾,。(王维《观猎》) 2.欲把西湖比西子,。(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3.,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4.当年万里觅封候,。(陆游《诉衷情》) 5.,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4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此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ó),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jiè)也。曩(nǎ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xún xú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sì)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9.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柳宗元是(朝代)的作家。(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意。(3分) 谨食.之,时而献焉。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蒋氏上交捕来的蛇是为了抵充税赋。 B.上文写出了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现实。 C.凶残的官吏把乡里搅得鸡犬不宁。 D.蒋氏的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上海市三级语言素质测试(C) (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00分) 考生备注: 1。这张试卷有27道题 2。请将所有答案放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不要在试卷上打分。1,文言文(40分) (1)默写(15分) 1。我们挥手道别,(李白的《送朋友》)2。人们渴望伊拉克(刘勇的《梁祝》) 3。迎一水剑,(匿名“一路牵牛星”)4。如果所有的旅行都是空的,那就没有根据了。(柳宗元的《小石塘的故事》) 5。所以要有耐心。(《孟子》生在忧患中,死在幸福中) (2)读下面的《元曲》并完成问题6-7 (4分) [A]古村的日落,轻烟和老树西寒鸦,在小小的洪飞阴影下青山绿水,白草如茵,红叶黄花[·B]枯萎的藤蔓、老树、昏暗的乌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和瘦马夕阳西下,心碎的人在世界的尽头。6.这两首元曲的题目是,元曲的作者是[(2分)7。以下两首元曲被正确理解为(2分)。 A。两者都用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b。所有这些都通过各种场景组合创造出深刻的意境C.所有人都通过

欢快的场景表达他们的悲伤。D.这首歌结尾的所有句子都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3)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8-10 (9分) (1)当森林缺水时,就会有一座山。这座山有小开口,好像有光。他放弃了船,从入口进入。在极度狭窄的开始,只有通过人十步之后,豁然开朗土地平坦开阔,房屋看起来像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路上的交通和鸡犬的气味其中,男人和女人穿的衣服和外人一样。黄头发耷拉着,很开心。 (2)见渔人,大惊,问绝有一个答案我们必须回家,摆酒杀鸡吃。听说村子里有这个人,咸就过来打听。自从秦朝第一次避乱的时候,带领妻子城的人到了这种绝望的境地,没有回来;因此在外人看来我不知道谁是汉人,不管在魏晋时期。这个人是一个接一个地说了又听了,个个慨叹其余的人各自延伸到自己的家里,全都没有酒和食物停几天,辞职中国有句谚语,“光是局外人是不够的。”“8。以上作者是东晋时期一位伟大的诗人。(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森林耗尽水源,然后得到一座山。 10。总结第1段的内容:文章指出了源汉语“走到这种绝境”的时间和原因,并指出句子是“绝望的”(4分) C论文1 (4)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11-13 (12分) 李的家庭很穷。他和李生在同一条街上工作,每次都赚了很多钱。

2014上海市语文二模定稿权威官方版D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D)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 (共39分) (一)默写(15分) 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迢迢牵牛星》) 2.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 3.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4.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浮光跃金,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赋”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2分) 7. 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______(2分) A.“爱上层楼”描绘少年活泼向上的勃勃生气。 B.“强说愁”写出了词人年少无知却故作深沉。 C.“欲说还休”表现了词人无法排解内心忧愁。 D.整首词表现了词人识尽人生愁苦之后的旷达。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①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②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8.本文作者是(朝代)的__________(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____ 10.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提出“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B.第②段以“如看场中美色”比喻读书多从而获益多。 C.作者以孔子读《易》阐明要读书千遍,探其深意。 D.作者以虞世南等人的示例从反面强调要深入研读。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①,游国学②。时同舍生有秘书③,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④。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彻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戏耳。” [注释]①领乡荐:科举制度在各省举行的考试叫乡试,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叫领乡荐。②游国学: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③秘书:少见的珍贵书。④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清求.而不与()(2)亦未假.书于汝()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我因为你过于珍爱这本书,所以特意用这个办法戏弄你罢了。 B. 我把你珍贵的书看得太重,特意拿这本书来互相游戏一下而已。 C. 我把你珍贵的书看得太重,所以特意用这个办法戏弄你罢了。 D. 我因为你过于珍爱这本书,特意拿这本书来互相游戏一下而已。

2014年上海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4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2. ,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3.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4. ,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5.向来枉费推移力,。(《观书有感(其二)》)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6-7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2分) 7.“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2分)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8.甲文选自课文《》;乙文选自《论语》,它是家经典。(2分) 9.甲文与乙文第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6分) 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韩生料秦王 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②,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注释】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②纸鸢:风筝。 10.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2)王之爱子病三日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划线句。(2分) 子何以知之?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C)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 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默写(15 分)1.挥手自兹去,。2.,为伊消得人憔悴。 3.盈盈一水间,。4.,皆若空游无所依。 5.所以动心忍性,。文言文(40 分) (李白《送友人》) (柳永《蝶恋花》)(无名氏《迢迢牵牛星》)(柳宗元 《小石潭记》)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 题(4 分) 【甲】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两首元曲的曲牌是,元曲【甲】的作者是。(2 分) 7.下列对这首两首元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都运用对比手法强烈表达作者内心情感。 B.都通过多种景物组合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C.都通过明丽欢快之景描绘烘托伤感之情。 D.都在曲的结尾句直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8-10 题(9 分)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上文的作者是东晋大诗人。(2 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10. 概括第①段的内。文章点明源中人“来此绝境” 的时间和原因的句子是“ ”。 4 分)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11-13 题(12 分)李文定公家甚贫,同

2014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2. ,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3.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4. ,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5.向来枉费推移力,。(《观书有感(其二)》)(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6-7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2分) 7.“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2分)(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8.甲文选自课文《》;乙文选自《论语》,它是家经典。(2分) 9.甲文与乙文第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6分) 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韩生料秦王 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②,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注释】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②纸鸢:风筝。 10.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2)王之爱子病三日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划线句。(2分)

上海市普陀区初三语文二模卷(含答案)

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语文二模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黄鹤一去不复返,。(《黄鹤楼》) 2.,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3.月上柳梢头,。(《生查子元夕》) 4.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5.此中人语云:“。”(《桃花源记》) 6.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下列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诗人特意去碣石山观海。 B.“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显现大海宁静,山岛耸立的景象。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萧瑟的秋风呼啸,波涛滚滚。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表现了眼前大海吞吐日月的情景。 8.诗人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周处 (选自《世说新语》)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 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9.《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是(朝代)的(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11.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周处、蛟、虎是危害义兴乡里的三大祸患。 B.周处刺虎击蛟的行为可以显现出他的勇猛。 C.乡人“更相庆”的行为印证三害中“处尤剧”。 D.周处不知道自己为人情所患体现其不知者不罪。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归计决矣 及曹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修之几决,多有此类。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公归.计决矣( ) (2)操于此回师.( )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没有得到前进指令;想守住汉中,又难以奏效。 B.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不能够前进;想守住汉中,又难以奏效。 C.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没有得到前进指令;想守住汉朝,又难以奏效。 D.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不能够前进;想守住汉朝,又难以奏效。 14.杨修由“鸡肋”揣摩曹操回师的依据是“”。(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15.这件小事表现了杨修聪明但的个性,表现了曹操的个性。(3分)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C)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 2.,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3.盈盈一水间,。(无名氏《迢迢牵牛星》) 4.,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5.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甲】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这两首元曲的曲牌是,元曲【甲】的作者是。(2分) 7.下列对这首两首元曲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都运用对比手法强烈表达作者内心情感。 B.都通过多种景物组合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C.都通过明丽欢快之景描绘烘托伤感之情。 D.都在曲的结尾句直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8-10题(9分)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上文的作者是东晋大诗人。(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10.概括第①段的内容:。文章点明源中人“来此绝境”的时间和原因的句子是“”。(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