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物营养学研究进展主题讲座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动物营养学课件----第四章蛋白质与动物营养ppt课件

最新动物营养学课件----第四章蛋白质与动物营养ppt课件
• 其他症状
• 生长不良、 氮沉积下降、血液蛋白质浓度下 降、贫血、脂肪肝、不育、出生重下降、初生 死亡率高、产奶量下降、产蛋率下降、某些激 素和酶合成受影响。
• 蛋白质的缺乏伴随某种特定氨基酸的缺 乏,可能产生特异性缺乏症。
• 蛋白质的亚临床症状普遍,但难判断。
• 蛋白质缺乏的受害动物:幼龄动物、高 产动物
• (一)消化
• 1.瘤胃 微生物消化,约占摄入蛋白 质的70%(40-80%),其余部分(30%)
进入真胃和小肠消化。
• CP----肽、AA----NH3、CO2、VFA(挥发性脂肪酸)


MCP(微生物蛋白)
2.真胃和小肠
• 方式与产物 : 与单胃动物相同
• 底物: 与单胃动物不同

MCP
• 底物
• 二、化合物组成单位
• 生物体内发现的氨基酸有180多种,但常 见的构成动植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 20种左右。
• 植物能合成自己全部需要的氨基酸,动 物蛋白质虽然含有与植物蛋白质同样的 氨基酸,但动物不能全部自己合成。
• 2. 机体更新的必需养分 • 动物体蛋白质每天约 0.25-0.3%更
动物营养学课件----第四 章蛋白质与动物营养
基本概念
• 粗蛋白质: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包括真蛋白+NPN。
• NPN又包括游离氨基酸、肽、硝酸盐、铵盐 (如硫酸铵)、酰胺、生物碱、有机碱、含 氮糖苷、氨、尿素、尿酸等。
• 真蛋白除含有碳、氢、氧元素外,还含有氮 元素,有的蛋白质还含有硫、磷、铁、铜等 元素。
• 禽:13种----包含甘氨酸、胱氨酸、酪氨酸
• 反刍动物(瘤胃功能正常):
• 必需氨基酸来自微生物蛋白

走进系统动物营养学2PPT课件

走进系统动物营养学2PPT课件
15
授课:XXX 2021/3/24
系统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历史足迹(1)
1994年8月13日在内蒙古农牧学院动物营养专业成立十周 年之际,卢德勋正式提出《系统动物营养学 》 (Systems- Nutrition of Animals)一词
2004年8月《系统动物营养学导论》正式由中国农业出版 社出版,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现行动物营养学科体系是通过几代科学家辛勤 努力工作建立起来的。它充分反映了当时这些 科学家所处时代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水平
从现有文献查询所知,国外动物营养学虽然有 许多版本,但最早的现代动物营养学科体系版4
授课:XXX 2021/3/24
Prof.Leonard A.Maynard(1887--1972)
体系创新关系着现在和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动物 12
授课:XXX 2021/3/24
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动物营养理论和技术体 系两次重要的科学尝试
从转变学科整体思维方式入手,对动物营养学理论和技术 体系的创新进行探索(系统动物营养学导论:卢德勋, 2004)
从转变养殖业的饲养决策目标入手,对动物营养学理论和 技Ad术am体s,系2的00创1 新)进行探索(全方位营养,Total Nutrition:
9
授课:XXX 2021/3/24
时代呼唤着对传统动物营养学 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创新
10
时代呼唤着对传统动物营养授课学:XXX理202论1/3/24 和技术 体系的创新
n 任何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都要随着科学认识和实践发展而与 时俱进,不断向前发展
n 生物科学在知识积累、建立和最终形成独立学科体系的现代 化历程中,深深打上了当时的主流思维方式的烙印,都经历 了古代整体论思维---分析思维---系统思维的发展阶段

鱼类营养研究进展ppt课件

鱼类营养研究进展ppt课件
精选课件
四 水产饲料的发展现状和发展 趋势
一、水产饲料的生产现状 二、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特点 三、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趋势
精选课件
一、水产饲料的生产现状
80年代以来,我国的渔用饲料工业发展很快,对我国水产养殖 业的高产、稳产起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现有大中型渔 用饲料厂360家,设计年生产能力270万吨。通过消化 吸收国外先进技术,饲料质量已有很大提高。我国配 合饲料已应用于鲤鱼、草鱼、罗非鱼、虹鳟、团头鲂、 鳗鱼和对虾等。渔用饲料正逐步向规模化发展。
精选课件
2、脂肪和必需氨基酸
(1)确定了虹鳟、鳗鲡、斑点叉尾鮰、鲑鱼、鲤鱼 脂肪适宜添加量;
(2)确定了斑点叉尾鮰、鲑鱼、鲤鱼、鳗鲡、虹鳟、 淡水鲈(淡水),鲷、巨海鲈、大鲮鲆和黄颡 鱼必需脂肪酸的种类和需要量。
精选课件
3、矿物质和维生素
(1)确定了斑点叉尾鮰、虹鳟、鲑鱼、鲤鱼、罗非鱼 磷的需要量;
专题二 鱼类营养研究进展
精选课件
一、水产动物营养的研究历史
开始1957年研究鲑鱼和虹鳟的蛋白 质营养开始。
大量的研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
精选课件
二、水产动物营养的研究进展
(一)研究了部分水产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 (二)研究了主要营养物质在水产动物体内营养代谢特点 (三)研究了主要营养物质在体内特殊的营养生理功能 (四)研究了环境因素与水产动物营养代谢的影响 (五)确定了部分水产动物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六)对营养和饲料科学领域进行了初探 (七)进一步研究加工工艺与饲料营养价值之间的关系
精选课件
三.鱼类在冬季的代谢特征
1.冬季水温低,消化酶活性低,少或不摄食; 2.戊糖磷酸循环中的脱氢酶的活性明显降低,脂肪合成
减少; 3.氨基酸分解酶GOT、GPT和糖异生酶活性几乎未变; 4.血清中甘油三酸酯和磷脂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和游

最新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33PPT课件

最新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33PPT课件

泊洛沙林(poloxalene):预防牛采食豆科牧草引起的膨胀 症的发生。(舍饲条件下效果不显着)
肉牛特殊营养调控剂使用技术(2)
离子载体物质:用于瘤胃内微生物区系调控,进而影 响瘤胃发酵。肉牛饲养中主要使用瘤胃素和拉沙菌素。
用量 瘤胃素:育肥牛每吨干饲料20-25g或每天每头200-250mg; 生长牛饲用玉米青贮日粮时150-200mg 拉沙菌素:育肥牛每吨干饲料30g或每天每头300mg
肉牛日粮干物质采食量调控
估测生长肥育牛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公式
DMI(kg/d)=0.062W0.75+(1.5296+0.0031W0.75)×ADG(kg/d)
肉牛DMI一般在1.5-3.0%BW范围内
舍饲育肥牛从2.8%BW开始。在肥育末期降到1.9%
生长肥育牛从断乳到屠宰上市DMI平均值在2.3%左右(体 重250kg者为2.8%BW,500kg者为2.3%BW)
干草:颗粒化>切短>长草 玉米(在高精料日粮内):全粒>压扁>磨碎
环境因子
寒冷气候降低DMI30%,应提高DMI值,缓解应激 热应激条件下DMI值下降
肉牛日粮干物质采食量调控技术措施
从犊牛抓起。增加瘤胃容积,提高对粗饲料的利用能力 使用日粮营养素平衡的日粮 延长采食时间 保证一定饲槽长度,成60cm,一岁:45cm,犊30cm 将日粮的水分含量调整在15%-50%范围内 保证充足和清洁的饮水 分群饲养 科学的饲草料加工调制,如压片玉米等 采用降低热应激措施
14.7
幼嫩期 生长旺期 成熟期
1.62
苜蓿和禾本科饲草用G指数分级
分级
营养水平 (%DM) CP NDF
NEL (MJ/Kg)

动物营养开题PPT

动物营养开题PPT

研究内容与方法
试验一
评定青贮玉米与扁豆混播青贮营养价值
试验二
通过体外产气法探讨瘤胃有机物降解率 并优化出玉米扁豆青贮的最佳饲喂精粗 比
试验三
玉米扁豆青贮与单播玉米青贮进行对比 饲喂试验,进一步确定混播青贮对奶牛 生产性能的影响
试验一试验设计与方法
样品采集:在嫩江农场采集阳光一号单播青贮玉米及其与扁豆混 播青贮,采集方法按照杨胜的采样方法进行。
探讨玉米扁豆青贮对奶牛 瘤胃发酵影响以及通过饲 养试验测定玉米扁豆混播 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 响。以期为该技术在全国 的推广提供基础理论和生 产试验数据。
国内外研究进展
1973年,澳大利亚首次试验,将扁豆与高粱混合青贮,当扁豆与高粱以 1:2或2:1的比例混合时,使蛋白质从高粱中原有的4.5%分别提高到混合 后的8.1%和11%。
试验预期效果与创新点
玉米扁豆混播青贮相对于单播玉米青贮能更好的 在瘤胃中发酵;混播青贮能够提高奶牛采食量、 产奶量,更好的改善牛奶的品质
预期目标
创新点
首次利用龙引扁豆1号与青贮玉米混合播种作为奶牛 青贮原料,对其进行营养价值评定和饲喂奶牛效果 的研究
试验安排及经费预算
数据处理、完成论文 数据处理、完成论文 2010 年03 03 月-05 -05 月 2012 年 月 月
玉米与扁豆混播青贮对奶牛营 养体系的影响
目 录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内外研究进展
研究内容与材料方法 技术路线与试验进度 试验预期效果和试验经费
2 3
4 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玉米青贮兼有青饲料和粗 饲料的特性 ,它可被奶牛 瘤胃很好的发酵。但黑龙 江省的气候条件对于青贮 玉米生长来说,存在霜期 较长蛋白含量低等问题, 而扁豆蛋白含量高,将其 与玉米混贮来研究其能否 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动物营养年会浅谈猪营养研究进展李德发学习PPT教案

动物营养年会浅谈猪营养研究进展李德发学习PPT教案
G:能量误差值 单位3:3大9卡0/千克
饲料产量 单位:吨
×P×T
P:玉米价格 单位:元/千克 T:全价
以六和集团为例,假设玉米价格为2.5元/千克,能量误差为 100大卡/千克时
Y=100×0.6×1000÷3390×2.5×1200万吨=5.3亿元
各地玉米 样品
240头猪
50 100
个 个玉 12000
发酵时间对β-伴大豆球蛋白与大豆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不同工艺豆制品抗原蛋白含量分析,%
(酶联免疫法:活性抗原检测)
样品 带皮豆粕
供应商 A
水分 13.08
蛋白
大豆伴球 大豆球蛋
蛋白占干 白占干物
物质

大豆伴 球蛋白 占总蛋 白比例
46.52 15.08
4.74 32.42
去皮豆粕
B
发酵豆粕
C
发酵豆粕
D
填补国内饲料企业现场玉米有效能值测定的空白,实现猪饲料玉米有效能值的动态 评定和精准配制。
– 试猪40kg 开始,批与批之间喂一周全价日粮作为缓冲
玉米消化代谢试验
效益:
全国有1亿多吨玉米用于饲料生产,如果每千克玉米节约100大 卡,每年可节约300万吨玉米x2700元/T=81亿元。
G×0.6×1000 Y=
g/kg
大豆球蛋

240
β- 伴 大 豆
球蛋白 240
大豆甙
238
大豆黄甙
240
染料木甙
237
大豆素
240 染料木素
218
胰蛋白酶
抑制因子 240 凝集素
239
含量范围
70.18177.72 64.81128.83

《动物营养学绪论》课件

《动物营养学绪论》课件

动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A
营养物质
研究动物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 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消化生理
研究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包括消化酶的 种类和活性,以及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 过程。
B
C
营养需要
研究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下动物对 各类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制定饲养标准。
饲养实践
根据研究成果,指导动物的饲养实践,提高 动物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替代性蛋白质来源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寻找替代性蛋 白质来源将成为动物营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如昆虫、微 生物等。
动物营养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动物营养学面临着保障动物健康和生产效益的同时降低环境影响的挑 战。
机遇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动物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为动物营养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 遇。
动物营养学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应用
野生动物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工作,动物营养学在野生动物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 的作用。
通过研究和了解野生动物的营养需求和生存环境,可以制定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方案,提高野生动 物的存活率和繁殖率。
动物营养学还涉及到野生动物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有助于协调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推动生 态文明建设。
动物消化代谢试验
定义
通过测定动物在消化代谢过程中的能 量消耗、营养物质消化率、排泄物成 分等指标,以了解动物对食物的消化 吸收和利用情况。
目的
方法
包括消化代谢室试验、消化代谢车试 验和饲养试验等方法。
揭示动物对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消化 吸收和代谢过程,为制定营养标准提 供依据。

猪蛋白质营养研究进展王恬50页PPT

猪蛋白质营养研究进展王恬50页PPT

WANG TIAN 20050519-20 济南
powerpigs猪场动力网
研究表明,动物对不同饲料原料在氨基酸利用 率上存在差异。随着氨基酸营养研究的深入, 近几年来,已从氨基酸总量向可消化氨基酸需 要量方向发展,对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 也从氨基酸含量向可利用氨基酸含量转变。饲 料中可利用氨基酸(Available amino acid,也 有译为“有效氨基酸”)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可能的因素包括:
50kg
饲养7~ 8周
BW 90 ~100kg
powerpigs猪场动力网
出栏
生长肥育猪的营养需要比较
阶段 kg
中国GB 美国NRC
DE MJ/kg
中国GB 美国NRC
CP 中国GB %
美国NRC
Lys 中国GB
% 美国NRC
1-5 1-5 16.74 14.23 27.0 24.0 1.40 1.40
5-10 5-10 15.15 14.18 22.0 20.0 1.00 1.15
10-20 10-20 13.85 14.23 19.0 18.0 0.78 0.95
20-60 60-90
20-50 50-110
12.97 12.97
14.23 14.23
16.0
14.0
15.0
13.0
0.75
0.63
蛋白的合成、分解提供能量或转化为其它物
质。
WANG TIAN 20050519-20 济南
powerpigs猪场动力网
蛋白质的猪体内的利用
饲料蛋白质
消化(消化酶)
氨基酸(EAA, NEAA)
氨基酸代谢
氨基酸积蓄
合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单胃动物营养
单胃动物营养尤其是猪的营养在我国营养学研究中所占的 比重较大而且取得的进展较快,包括:
能量代谢和能量需要、脂肪营养、蛋白质和氨基酸纤维 营养及其需要;
仔猪断奶应激的营养学对策营养与免疫的关系;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饲料加工工艺等;
2.1单胃动物营养(续)
饲料能量、蛋白质及AA的消化率与利用率; 猪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猪的氮沉积规律 提高瘦肉率的营养措施; 高剂量铜对猪的促生长作用; 仔猪和生长猪对锌和硒的需要量及其影响因素.
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葡聚糖酶
1.6.3 高利用率矿物质
包括:螯合物或蛋白盐类; 特点:高效、毒小、易吸收和低污染。 典型代表:硒酵母、赖氨酸铜、螯合铁和蛋白锌对幼
年和高产单胃动物的健康具有十分有益的作用。 果胶-氧化锌复合物,200ppm 在断奶仔猪中的效果相
当于2500ppm的氧化锌。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1.7 氨基酸营养
单胃动物氨基酸营养 反刍动物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
1.7.1 单胃动物氨基酸营养
单胃动物氨基酸营养 集中在动物瘦肉生长和免疫系统功
能两方面。其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 酸。支链氨基酸、组氨酸和色氨酸的研 究较为活跃;谷氨酰胺对于仔猪肠黏膜 保护机制研究当前极为热门。
1.8.2 反刍动物蛋白质氨基酸营养
集中在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体系方面,先 后经历了
粗蛋白或可消化粗蛋白体系 小肠可消化蛋白质营养新体系
反刍动物蛋白质氨基酸营养
90年代,蛋白质新体系又逐渐向数量化和模型化发展, 重点转向小肠吸收氨基酸之间的配比及其平衡关系。
90年代初,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学者提出净碳水化合物 和蛋白质体系(CNCPS),将碳水化合物营养和蛋白质 营养结合起来,用动态模型描述瘤胃发酵,并预测小 肠氨基酸的数量。这是对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的 最新贡献。
Aspergillus 植酸酶基因使其产生特异性遗传表达后, 油籽中的植酸酶在单胃动物中的效果与通过微生物发 酵产生的植酸酶相似。
2 我国动物营养研究现状
近10年来,中国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主要集 中在畜禽营养代谢机理和营养需要等方面。
研究领域:营养与代谢、环境与营养、饲料抗 营养因子、饲料营养价值与生物学效价的评定 和饲料资源的开发研究等。
报告内容
1 国际动物营养学研究内容、趋势和特点 2 中国动物营养学研究现状和特色 3 中国动物营养学近期的研究方向
国际动物营养学研究趋势和特点
1.1营养需要 1.2营养调控 1.3饲养技术 1.4生态畜牧 1.5信息技术 1.6绿色饲料 1.7氨基酸营养 1.8资源开发
1.2 营 养 调 控
主要包括:采食调控、吸收调控、消化道微生态系统 调控,内分泌调控、免疫中和技术调控等。理论和实 践均已经证明该项技术具有较大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成功的典例:国外高产奶牛的营养调控技术:使得摄 入能量以及氨基酸用于产奶的分配比例得以优化并最 大限度地减少其用于组织增长和维持需要的比例。
通过限制抗生素、激素和其它合成药物的 物营养学的发 展,主要反应在两个方面:
计算机模拟技术 国际互联网的普遍应用
1.6 绿 色 饲 料
目前,添加剂的方向已转向天然、对 健康无害的替代物上,包括:益生素、 酶制剂、有机酸、高效矿物元素、植物 活性物质和中草药制剂等。
2 我国动物营养研究特色
根据我国地域辽阔,家养动物的遗传 多样性和饲养模式多样化的特点研究动 物的营养需要、物质代谢和饲料营养成 分的盈缺规律以及优化当地饲料资源的 利用是我国动物营养学研究的一大特色。
2 我国动物营养研究现状和特色(续)
2.1单胃动物营养 2.2反刍动物营养 2.3 家禽营养
1.6.1 益 生 素
定义:主要指活菌制剂或利用细菌和酵母培养物衍生的 寡糖等;
机理:促进微生态平衡,对有害菌产生竟争性排斥和抑制 作用,提高动物健康状况。美国FDA批准产品达40余种。
乳酸杆菌、酵母培养物、芽孢杆菌、双歧杆菌和链球菌 等目前国外应用较多。
1.6.2 酶 制 剂
碳水化合物酶; 蛋白分解酶; 植酸酶,在仔猪饲料中替代部分无机磷饲料,已经进
2.2 反刍动物营养
中国荷斯坦牛与肉牛营养需要量研究; 湖羊、奶山羊和细毛羊营养需要量的研究; 瘤胃与小肠能量消化代谢规律; 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与瘤胃能氮平衡的关系;
2.2 反刍动物营养(续)
饲料蛋白质瘤胃降解率的评定与新蛋白质体系; NPN的有效利用技术;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技术; 低质粗饲料复合处理与加工技术的研究;
1.3 饲 养 技 术
当前新饲养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分性别饲养 阶段饲养 早期隔离断奶技术多点生产模式(MSP)
上述技术均对动物营养学提出更新和更为复杂的研 究课题。
1.4 生态畜牧
人类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为功能性食品和 安全性食品诞生创造了条件;
通过营养调控来生产功能性食品取得了积 极进展,如高ω-3脂肪酸鸡蛋的生产;
1.1 营 养 需 要
特点:静态指标
动态模型;
成果:动态模型:1营养生长模型;2营养物质分配线 性一平稳 (Linear-Plateau);3潜在生长模型;4蛋白 质沉积遗传潜力模型;5营养物质利用模型
作用:预测各生长阶段采食量及屠体目标体重、配制 季节性日粮、猪基因型的选择、分性别饲养和设计低 环境污染日粮。
反刍动物蛋白质氨基酸营养
对反刍动物限制性氨基酸和理想氨基酸 模式的研究已由起步到不断向纵深发展,
目前,在确定羔羊、生长羊的理想氨基 酸模式上已经取得重要进展。
1.9 资 源 开 发
新型玉米:高油玉米、高色氨酸玉米和低植酸磷玉米 新型大豆:高蛋氨酸大豆、低水苏糖和棉籽糖大豆、
低氧合酶大豆、低抗胰蛋白酶因子大豆。 油菜的育种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向油菜中导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