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业茶室建筑设计
小型公共建筑设计

小型公共建筑设计作业题目:小茶室/咖啡厅/小书店设计在渭水校园中适宜位置自选地形,面对服务人群为在校大学生及教职工。
1)小茶室/咖啡厅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休闲、会友、娱乐的空间,拟建一处小茶室/咖啡厅,其建筑空间、造型及室内设计应反映出一定设计主题及风格。
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该建筑的总建筑面积为114平方米 (上下可浮动5%,各部分的面积分配可依据具体情况作适度调配),建筑层数一、二层均可,其有效高度不大于9米。
(1)制作及管理部分:制作室,使用面积约15平方米;管理室,使用面积约10平方米;更衣室,使用面积约10平方米。
(2)营业部分:使用面积约50平方米,要求具有良好的景观朝向、自然通风与采光条件。
(3)辅助部分:卫生间,使用面积约9平方米;走廊及门厅,使用面积约20平方米。
(4)户外部分:包括庭院绿化和少量露天茶座/咖啡座。
2)小书店为方便学生购书以及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拟建一处小书店,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该建筑的总建筑面积为91平方米 (上下可浮动5%,各部分的面积分配可依据具体情况作适度调配),建筑层数一、二层均可,其有效高度不大于9米。
(1)营业部分:使用面积约60平方米,要求具有良好的景观朝向、自然通风与采光条件。
(2)管理部分:管理室,使用面积约10平方米;库房,使用面积约15平方米。
(3)辅助部分:卫生间,使用面积约6平方米。
(4)户外部分:设一定的室外书报橱窗,不计入总面积。
2.作业目的:该作业是对本课程所学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训练:1)进一步加强设计过程设计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包括运用多方案构思及方案优化的方法、方案修改调整及深入完善的过程。
并加深理解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在建筑设计中意义作用;2)空间是建筑设计的主角,包括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进一步学习如何把形态构成与空间构成的方法技巧灵活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去;3)初步掌握设计构思方法,学习环境分析、功能分析、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方法;4)学习并掌握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与技巧;5)掌握方案设计的基本表现方法,包括徒手草图、工具墨线、模型制作技法,以及正式图纸表现方法。
茶室设计案例分析

地下一层楼梯处
地面层柜台
虚实的结合,引起的光影 变化,非常巧妙的烘托了 空间
北京红墙茶室
地点:北京,紫禁城内太庙 年份:2014年 建筑面积:280㎡
红墙茶室位于紫禁城东 南角的劳动人民文化宫 院内,这里曾是明清两 代皇帝祭祖的地方。墙 内是原来皇家的圣地, 墙外则是北京古城的基 本背景肌理——老百姓 居住的胡同。
8
5
4 9
10 3
6
5
5
7
5
5
2
1
1.前院 2.入口 3.吧台 4.开放中庭 5.包间 6.中庭 7.会议室 8.卫生间 9.操作间
10.图餐厅与茶室 平面图
设计师:Francisco Portugal e Gomes 位置:葡萄牙 波尔图 竣工:2009年
庭院 下沉式台阶
卫生间 楼梯(上)
楼梯 前台
座位
平面图
剖面图
• 依据地势,设置高差
节 点
楼梯部位细部,由此下至底 部庭院
地下一层用餐室朝庭 院看
总平面图 N
茶室由七个独特且独立的房间组成。建筑基本上保留了现有建筑的形态,利用原有门窗 洞口向内生长,形成房子中的房子,作为更为私密的茶室,仿佛是新生的蘑菇;在建筑内 部的每一个茶室以及消毒间等功能用房都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与建筑屋顶脱开,有独立的 墙壁和顶棚,作为第二层表皮,自成一体,私密安静,互不干扰。而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 建筑之间的“缝隙”便形成了交通和展示空间,这便使建筑内部空间被极大丰富,产生了 很多可以探索的角落,在狭小的空间中通过围合界面获取更多的空间感受,所谓小中见大 。
茶室课程设计任务书

茶室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建设地点拟在南方某城市景区公园内新建一茶室。
(见附图)二、设计内容1、拟建一栋总建筑面积为400m²(按轴线计算,上下浮动不超过±5%)的茶室。
2、结构类型: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3、面积分配:A.客用部分·营业厅:200 m²。
可集中或分散布置,座位100-120个。
营造富有茶文化的氛围,空间既有不同的分隔,又有相互的流通和联系。
·付货柜台:15m²。
各种茶叶及小食品的陈列和供应,兼收银。
可设在营业厅或门厅内。
·门厅:10m²。
引导顾客进入茶室。
也可设计成门廊。
·卫生间:12m²。
男、女各一间,各设2个厕位,男厕应设2个小便斗,可设盥洗前室,设带面板洗手池1-2个。
B.辅助部分·备品制作间:15m²。
包括烧开水、食品加热或制冷、茶具洗涤、消毒等;要求与付货柜台联系方便。
烧水与食品加工主要用电器。
·库房:8m²。
存放各种茶叶、点心、小食品等。
·卫生间:6m²。
男、女各一间,每间设厕位,洗手盆各1个。
·更衣室:10m²。
男、女各一间,每间设更衣柜,洗手盆。
·办公室:24m²。
二间,包括经理办公室、会计办公室。
三、设计要求1、学习灵活多变的小型休闲建筑的设计方法,掌握休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在妥善解决功能问题的基础上,力求方案设计富于个性和时代感;体现现代休闲建筑的特点,体现茶文化。
2、初步了解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密切结合的重要性及周围环境对建筑的影响,紧密结合基地环境,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室内、室外相结合。
绿地率≥30%。
在平面布局和体形推敲时,要充分考虑其与附近现有建筑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及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
3、开阔眼界,初步了解东西方环境观的异同,借鉴其中有益的创作手法,创造出宜人的室内外环境。
茶室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

青藤茶馆外部造型
茶名体现了经营者的个性 与茶文化和谐的统一。茶 店外部灯光明亮,用了白 色或绿色,并且用一两只 绿色的射灯则更能突出茶 店的吸引力。使得茶馆门 两旁的竹子更青翠,让人 更觉茶的清新与素雅。店 门开的大,不仅为了采光, 其更显气派。
1、吧台设在大厅,这样更方便客人的茶水取用以及其 它的服务。 2、吧台在各个包厢、辅座的入口处等。能观察到整个 大厅的情况,而且包厢里的客人也要求也能随时得到满 足。 3、吧台分为两部分, 前吧台是高低式柜台,由供顾 客用的餐饮台和配茶用的操作台组合而成。而后吧台是 由储物柜、商品展示柜和冷藏柜以及装饰柜等组成。 4、吧台做得宽大,一方面可以显得大气,方便陈设商
楼梯节数为10节, 这样顾客在上楼时 不会觉得累 。
同时楼梯的基调和 整个茶楼的基调相 一致,很有中国传 统风味,在楼梯拐 角处不忘用充满中 国风的图腾点缀, 以暗红色搭配褐色 也显得高贵低调并 且十分经典。
照明合理,在登楼 梯时光线充足。
整面墙用古代的图案 装饰,显得大气不杂 乱,让人感受到茶文 化的历史悠久。 桌椅用的也很古朴, 选用的是方形圆角的 桌子,既不会像方桌 那样过于规正,也不 会逃过圆润。同时方 形圆角的桌子较安全, 不容易磕着。 桌椅高度适中,据目 测椅子到桌面的高度 在30cm左右,符合 人体工学,不会因桌 椅过高或过低而引起 胃部不适。
• 3:茶室发展动态
饮食业建筑近年来在风景区和公园内已逐渐成为一项 重要设施,该项服务性建筑在人流集散、功能要求、建筑 形象等方面对景区的影响较其它类型建筑为大。如能深入 调查,结合实际,因势利导,不仅可以避免或减少对景区 所产生的种种弊端,且可为园景添色,为游客的饮宴提供 方便。
4:功能作用
茶室主要是供游人饮茶、休息的地方。同时供游人 在品茶之余,赏景、交往和从事文娱活动。
茶室设计案例分析

它的服务。 2 吧台在各个包厢、辅座的入口处等。能观察到整个 大厅的情况,而且包厢里的客人也要求也能随时得到满 足。 3 吧台分为两部分, 前吧台是高低式柜台,由供顾客 用的餐饮台和配茶用的操作台组合而成。而后吧台是由 储物柜、商品展示柜和冷藏柜以及装饰柜等组成。
4 吧台做得宽大,一方面可以显得大气,方便陈设商 品,另外,服务人员要随时替客人取用东西,活动空间 大才不至于磕磕碰碰。 5 吧台的过道的地面,被铺设成塑料隔栅和条型木板 架,局部铺设橡胶垫,防水防滑,可减少服务员长时间 站立而产生的疲劳感。
楼梯节数为10节, 这样顾客在上楼时 不会觉得累 。
同时楼梯的基调和 整个茶楼的基调相 一致,很有中国传 统风味,在楼梯拐 角处不忘用充满中 国风的图腾点缀, 以暗红色搭配褐色 也显得高贵低调并 且十分经典。
照明合理,在登楼 梯时光线充足。
整面墙用古代的图案 装饰,显得大气不杂 乱,让人感受到茶文 化的历史悠久。 桌椅用的也很古朴, 选用的是方形圆角的 桌子,既不会像方桌 那样过于规正,也不 会逃过圆润。同时方 形圆角的桌子较安全, 不容易磕着。 桌椅高度适中,据目 测椅子到桌面的高度 在30cm左右,符合 人体工学,不会因桌 椅过高或过低而引起 胃部不适。
青藤茶馆概况
说起青藤茶馆就犹如杭州西湖龙井一般成为杭州另一道独特 风景。 有幸设计这样一所极具特点的茶馆, 作为设计者来说的确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新青藤茶馆是一个集茶艺、陶艺、休闲、娱乐、商务会谈等 为一体的多功能休闲空间, 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 总面积约5000平米, 建筑层高5.5米, 空间性质为建筑设备层。 本设计强调硬质空夹镫软质空间相结合, 在保持原有建筑框架结构的前堤下, 在功能与室内装修上进行了艺术的再创造, 并对设计的主题(茶馆)设计进行完善和延续, 使其功能(休闲娱乐)与形式(新中式风格)得到统鸦。 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大量采用借景、对景的手法使这4500平 米的空间以大化小,以小化精。
茶室设计1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防火与疏散
(1)茶室建筑的防火设计应执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茶室用房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不应设在四 层及四层以上;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应设在三层及三 层以上;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应超过一层。平屋顶可 作为安全避难和室外休闲场地,但应有防护设施。 (3)主体建筑走廊净宽度的要求。
一.基地选择
(1)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2)方便顾客到达,避免交通干扰 (3)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4)环境优美,充分利用周边自然环境,与自然结合 (5)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安排,室外场地的布置提 供必要的条件
二.总平面设计
(1)合理的功能分区 (2)建筑位置,形体 与景观形成呼应 (3)人行、机动车的 停车场地设计
建筑设计
(4)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
A.楼梯数量,位置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B.梯段净宽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 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55+ (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C.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当有 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再适量加宽 D.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E.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 2.20m。踏步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措施 F.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 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
茶室设计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六、进度安排
第三次草图阶段 由于第二次草图设计的时间有限,不可避免会存 在一定缺点,不能充分满足各项要求,学生应通过自己 的分析、教师辅导、小组集体评图、弄清设计的优缺点 、修改设计、使设计更加完善、其要求与第二次草图相 仿,但应更加深入,较妥善地解决各项问题,满足教学 要求。此阶段须在建筑设计已经定型的情况下将室内设 计进一步深化,并注重室内环境的气氛的烘托。 三草图纸要求与正式图同,细致程度也与正式图 相仿,但其重复部分可适当省略,用工具绘制,图纸尺 寸和图面布置也应和拟绘制的正式图相同。
建筑采用何种设计风格?适于哪一类使用人群? 平面布局是否合理?能否满足各项使用要求? 从门厅进入主要空间的人流组织是否合理? 对几个客席区的供应是否方便? 客用部分与服务部分的关系是否合理? 柜台、吧台、制作、洗涤消毒及库房的联系是否方便? 后勤及货流组织是否合理? 建筑周边空间的环境设计(绿化、小品、铺地等)是否方便 使用且美观? 结构布置是否合理?上下两层的主要承重结构是否对齐? 有没有楼梯?什么形式?位置如何?
设计指导要点
(一)基地选择 独立式茶室的基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方便顾客到达,避免交通干扰。 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环境优美,充分利用周边自然环境,与自然结合。 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安排、室外场地的布置提供 必要条件。
设计指导要点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六、进度安排
上版阶段 对第三次草图作少许必要的修改后,即行上版。 正式图务须正确表达设计意图,无平立剖不符之处,并 要求通过上版系统地掌握绘制透视表现的方法,细致地 绘制线条图,达到一定的制图表现能力。
茶室设计集任务书

茶室设计——基于水平两维空间和单层结构的形态生成2012 9-2012 10一、教学阶段二年级第一学期二、教学目的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构“生成设计模型”,让学生在学习描述建筑设计各要素构成“规则”的基础上,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入手,了解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逐渐掌握各要素之间“协同演进”的方法和步骤,学会对阶段性的设计成果进行“效能评价”,以推进整个生成设计的过程,并最终产生建筑形态。
三、教学内容·基地条件:地块位于上海市某住宅小区内,本项目基地所确定的范围为建筑控制线范围,基地大小长40米、宽24米。
建筑要求在四个面完全贴线建造,不得退后亦不得超出控制线范围。
鉴于地块所处位置,茶室建筑与周围建筑的居住性质有差异,为免除新建建筑对周围建筑环境的干扰,本次设计的茶室除在东侧临路一面可以开两个出入口外,其余方向均不得开启任何形式的洞口。
出入口洞口宽度不得大于 3M。
·功能要求:总建筑面积 500-550平方米,其中:a.室内茶室:250平方米,包括服务台区 50平方米;b.茶艺展示区:50平方米;c.棋牌室:20平方米 x4,共 80平方米;d.管理用房:20平方米;e.卫生间:40平方米四、教学要求·茶室的各“功能、空间”应与“结构、形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茶室的空间原型借鉴于设计者所采集的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空间模式。
·茶室设计需体现出清晰的结构关系。
建筑以墙板结构( slab-wall structure)或框架结构( frame construction)为基本结构形式,不得使用混合结构体系。
结构最大跨度不大于 8M。
·此茶室为单层建筑,不得出现两层及两层以上的空间,但屋顶标高可以变化,最大高度不限。
五、成果要求A1图纸,张数不计,图纸内容包括:a. 总平面图,包括屋顶平面,及室外道路、硬地与绿地的设置,比例 1/500;b. 一层平面图,需画出完整的室内外家具布置比例 1/100;c. 东立面图(1个)1/100;d,剖面图(2个)1/100;e,剖轴侧(1个)比例自定f,生成性图解若干,比例自定g,工作模型,比例1/100六、时间进度9月15日——10月15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门厅、接待迎宾、交通面积等酌定
12、设200m2露天茶座,不计入建筑面积
13、设可供15辆小车停放位置的停车场
四、完成图纸内容 1、总平面图 1:500
2、各层平面图
3、主要立面图2~3个
1:200
1:200
4、剖面图1~2个
5、透视图
1:200
6、其他需要补充的内容
谢谢!
公园茶餐厅设计
一、建造地点:文荟园(襄阳东护城河畔)
二、项目概况
文荟园景区是襄阳环城景区(长春\文荟\
岘秋\安和\临汉)的一部分,该区的主要自然
景观资源包括自然水面、植被、城墙等。本
次设计用地限定为文荟园景区内。
在拟对现有绿地和湖面进行保护和整理, 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景区管理部门决定 在湖畔合适位置修建一处茶餐厅,提供给市民 及游客坐休息、休闲、饮茶和午间简餐之用, 并使其成为琵琶湖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地块内 自然生态景观要素价值,形成一个和自然景观 相协调的建成环境。 场地内相邻等高线高差为1m。建筑可在用 地范围内选择路东或路西合理布置。规划要求 建筑主体控制在三层以下。附地形图。
C区主要布置了两个包间,规格与B区包间一样。C区主要满足喜欢 宁静、独处的顾客群体。
4.技术经济指标
1.建筑面积:358.74㎡ 2.建筑占地面积:358.74㎡ 3.规划用地面积:1181.28㎡ 4.容积率:0.30 5.建筑密度:30.37% 6.绿地面积:634.56㎡ 7.绿地率:54% 8.道路面积:133.98㎡
五、图纸要求
1、正图采用800x550mm图幅不透明图纸
绘制,透视图也可另列,图幅不限。 2、线条图应按比例用墨线绘制,可用工 具或徒手,可用彩色。 3、在主要一层平面图上标注轴线尺寸。
4、立面图标注主要控制点标高,剖面图
标注层高。
5、透视图不限表现方法。
2.茶室布局 (一)本茶室主要分 为A块地的普通区 与BC块地的贵宾区。 这主要是因为A块 地地势相对较低不 利于观赏远景,视 线不是最佳,BC地 块由于地势相对高 一些,能够观赏到 远处的景物,并且 BC地块自然植被较 好,适于布置贵宾 区。
(二)茶室的建筑主要以 小体量为主。避免与 自然环境发生冲突, 普通区的建筑面积控 制在100平米,贵宾区 的单体建筑的面积控 制在30平米以内,高 均为4.5米,且分散布 置于BC两个区。 (三)茶室建筑统一为南 北朝向,建筑群体重 复而不显单调,简单 而不简洁,重复排列 当中富有韵律。茶室 北面有一个湖泊,面 北方向开窗有利于增 强茶室景观。同时每 一个贵宾包间
均设有户外木质平台, 木质平台除了南面的 一个包间设为南面外 其余都面北,北面的 包间有利于观赏湖面 景观,而南面的包间 能够观赏到不同的景 观。 (四)由于BC两个贵宾 区之间用地红线面积 的大小,贵宾区包间 主要布置于B区,C 区布置了两个包间, 其距离A区最远,与 B区又有一定距离, 有利于形成一定的私 密性。
茶室设计汇报
姓名:x
学号:201004229033
专业:风景园林 日期:2011年1月13日
一、设计思想
本茶室设计主要追求给顾客提供一 种舒适、宁静、清幽、自然的、有茶 文化气息的感觉,陶冶人们的情操。S 使顾客在饮茶的过程中忘却城市中的 烦恼,品味“一苦、二甜、三回味的” 美好人生。
三、建筑内容
总建筑面积1000m2。以下为使用面积:
1、大茶室:250m2 2、中茶室:150m2 3、小茶室:8间(包间)20m2×8 4、儿童游戏室:4、厨房:50m2
7、备餐兼服务:20m2
8、库房2间:15m2×2
9、管理室、更衣休息室各1间:15m2×2
3.功能分析
A区作为普通区,主要布置了一个10*10*4.5米的主体建筑, 在里面设置了接待处、制作间、更衣室、卫生间、品茶大厅,品 茶厅设置散座。
BC作为贵宾区,在B区布置了四个由两个4*4*4.5米的组 合建筑,一个有三个4*4*4.5米的组合建筑以及一个4*4*4.5米的 单体建筑。从功能来看,设置了一个卫生间,一个制作间、一个 储藏室、一个茶叶销售点,五个包间。
二、设计概况
1.场地概况 该茶室的设计场地总体上 分为ABC三块相对独立的用 地,并且三块地之间有一段 距离。从面积上看B块用地面 积最大,A块地次之,C地块 最小。从坡度上看,各地块 之间基本上处在一个相对平 整的地面上。从三块地之间 的高差上来看,B块地相对最 高,C地块次之,A相对较低。 从自然植被条件来看,BC较 好,A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