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青少年的道德发展

第七讲 青少年的道德发展
第七讲 青少年的道德发展

第七讲青少年道德与价值观发展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一)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

?皮亚杰是从儿童对规则的态度、对行为责任的判断、儿童的公正观念以及对惩罚公正性的判断几个方面,来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的(皮亚杰,1984)?1.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与5-13岁的孩子玩弹子游戏,问:“这些规则是从哪里来的?”“这些规则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吗?”

?观察发现,年幼儿童虽然都说自己是按规则进行游戏的,而实际上却是各自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玩着“自己”的游戏,而不理会规则的规定。年长一些的儿童由于产生了真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逐渐意识到有义务去遵从这些规则,只有在此时,单纯的规则才变成了行动的准则,规则才成为对儿童行动具有约束力的东西。

?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年幼儿童往往根据行为造成的客观损失后果的大小来判断行为的严重程度,即注重行为的客观责任;年长儿童则能够根据行为者的意向来判断行为,即注重行为的主观责任

?对偶故事:

?3.从服从的公正到平等和公道的公正

?儿童公正观念发展的三个主要时期

?7岁前的孩子认为听话的行为就是好的行为,按自己意愿行事就是坏的行为。

?10岁左右的孩子认为平等(公平)的行为就是公正的。

?13岁左右的孩子已能用公道不公道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

?公道是一种高级的平等,是公正的高级形式。

?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在儿童心目中什么样的惩罚最公正?什么样的惩罚最有效?结果表明:年幼儿童认为犯了过错,遭到成人惩罚是理所当然的。所犯错误的内容与惩罚的性质可以无关,惩罚就是为了抵罪。年长儿童认识到,犯过错的内容与惩罚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效的惩罚应该是报应性惩罚。例如,损坏了别人东西,应该用赔偿来惩罚。

?(二)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

?皮亚杰根据研究事实,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渐进更替,体现了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脉络。

?1.自我中心阶段

?5-6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处于无规则阶段,他们虽然已能接受规则,但往往按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规则对于他的行动还不具有约束力。

?2.权威阶段

?6-8岁的孩子绝对地顺从权威,认为独立于自身之外的规则是必须遵守的,遵从权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他们把规则看作是固定的、神圣的、不可改变的,因而处于他律道德水平。

?3.可逆性阶段

?9-10岁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是大家共同约定的,只要大家同意,规则也可以修改。

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间可以发展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规则不再是权威人物的单方面要求,而是具有保证人们相互行动的、互惠的可逆性特征,这意味着儿童开始进入自律道德水平。

?4.公正阶段

?11-12岁以后进人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倾向于以公道、公正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这也意味着他们能够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基于同情心、关心来对道德情境中的事件作判断。

从儿童青少年在以上几个方面的道德判断的发展线索中可以作出这样的概括: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趋向是从前道德向他律道德(heteronomous motality)到道德自律(autonomous morality)。年幼儿童处于一个前道德判断水平,到5、6岁以后儿童道德判断属于他律道德,他们的道德判断具有强烈的尊重准则的倾向。在他们眼中,这些准则都是权威人物制定的,是不可改变的,如同自然法则,这是一种“道德实在论”。10岁左右儿童的道德判断进入了自律道德阶段。此时儿童认识到社会准则是共同约定的,并不是绝对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知由他律水平逐渐发展到自律水平,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认知的成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的削弱;二是获得社会经验,在同伴间建立起真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关系,意识到彼此间的平等地立。

?(三)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德育的启示

?第一,个人品德发展过程并不是其固有本性的自然展现过程,也不是外部道德灌输和奖惩直接内化的结果,而是在与人交往和合作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思维,对其道德经验进行建构的结果。这对于学校中常见的企图单纯依靠灌输、说教和奖惩,而忽视儿童的活动、道德推理作用的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第二,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与儿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社会经验的获取有关。故应从社会认知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促进儿童道德发展。

?第三,由于儿童道德发展是从他律走向自律,因此在低龄儿童的道德教育中,可以先让他们遵守既定的行为规范,表现适当的行为;随着认知的发展成熟,逐步引导其加深对道德含义的认识。

?第四,成人权威的强制性的教育不利于儿童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转化;相反,自我管理、同伴合作、同伴间冲突问题的解决,以及成人同儿童沟通中的非权威态度,有利于发挥儿童的自主性,减少对权威的依赖,发展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

?第五,鼓励学生参加道德问题的讨论,倾听他人意见,有利于他们摆脱自我中心主义思考,打破原有认知平衡,导致其认知重组。

?第六,处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阶段的儿童,其惩罚观念也正处于从赎罪性惩罚向报应性惩罚过渡的过程中。故在对其错误行为进行惩罚时,应注意实施报应性的惩罚,例如对于毁坏他人东西的学生,应让其赔偿;对于打骂同伴的学生,可以暂时中断同伴与其来往。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L.Kohlberg)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对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的修正和完善。他改进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他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一)道德推理的发展阶段

?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考察儿童和青少年对一系列结构化的道德情境中的事实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情况。道德两难故事指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要求调查对象依据故事中的情节,在下述两者中进行选择:一是遵守规则、法律和尊重权威人物;二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采取某些与这些规则和命令相冲突的行动。

?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测试了十几个国家6、7岁到21岁的被试。根据调查资料,通过研究,将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前习俗水平(4~10岁),

习俗水平(10~13岁)和后习俗水平(13岁以上),每个水平又包含有两个特定的道德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preconventional level)

?该水平的道德推理的特征是关注行为引起的结果,着眼于行为的具体后果和自身利害关系来判断是非,儿童无内在的道德标准。判断一种行为是否适当,主要是看其能否使自己免于受罚,或让自己感到满意。这个水平包含两个阶段:⑴惩罚与服从取向和⑵相对功利取向。

?阶段1: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以免去惩罚与服从权威为道德判断的依据。凡是造成较大损害、受到较严厉惩罚的行为都是坏的行为。反之,一种行为即使是出于恶意,但如果末被觉察或未受惩罚那就不是错误的。

?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的儿童在作有关道德判断时,仍会受行为结果的驱使,但也关注互惠性的想法。也就是说,如果遵守规则的结果造成他们能获得积极的东西,他们就推论出这个行为是道德的。

?水平二:习俗水平(conventionaI Ievel)

?随着儿童道德的发展,逐渐不再根据直接的具体结果来看待道德,而是考虑到更多的社会性因素来作出道德问题的决定,包括他人的认可、家庭的忠诚、遵守法律和社会秩序。以满足社会期望、遵循社会准则和习俗为道德判断的依据。处于习俗水平的个体内化了社会规则或习俗。该水平的道德推理包括2个阶段:⑴寻求认可取向和⑵遵守法规取向。

?阶段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在处于本阶段的个人看来,一种行为是否正确,要看其是否被别人喜爱,能够取悦他人。个人愿意按照大家对自己的期望去行动,希望通过“做一个好人”来寻求认可。?阶段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在本阶段,社会规范和法律代替了同伴群体的规范。对社会赞许的需求不再是道德判断的根据,更重要的是要遵守法规、尊重权威,尽个人责任和本分,维护社会秩序。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postconventional leveI)

?能够依据自己选定并遵循的伦理原则和价值观进行道德判断,认为不违背多数人的意愿、不损害多数人的幸福、不违背普遍的道德原则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行为。处于后习俗水平的个人,已经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的境界。该水平由两个阶段组成:⑴社会契约取向与⑵普遍伦理取向。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在处于本阶段的个人眼中,法律与道德规范是大家共同约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

人人都有遵守法律的义务,但如果法律以牺牲人类权利和尊严为代价,则应该予以修改完善,更多关注个人的生命、自由和尊严。

?阶段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处于本阶段的个人,能够依据自己选定的基本伦理原则、个人良心办事。这些原则如公正、平等、人的价值等,都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道德律令。法律条文如果与这些基本原则相冲突,就不应遵守,因为“公正高于法律”。

?(二)对科尔伯格理论的批评

?(1)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并不像科尔伯格所说的那样有普遍性。

?(2)科尔伯格的理论不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这个理论最初只在少数白人身上得

到验证,其最高阶段反映了西方社会关于公正的理想,对置身于集体主义文化申的人们是不恰当的。

?(3)科尔伯格的理论存在着性别偏见。

?(4)科尔伯格的研究中使用的道德两难推理只涉及禁令取向的推理,而忽略了亲社会取向的道德两难情境的推理

?(5)年幼儿童对道德情境进行推理时所采用的方式往往比科尔伯格的阶段理论所描述的方式更成熟。

?(6)科尔伯格的理论不够完整,过分注重道德推理而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而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联系是相当弱的,至多只有中等水平的相关。

?(三)吉利根的女性关怀道德发展理论

?首先,存在着两种取向的道德观:一种是公正取向的道德观,另一种是关怀取向的道德观。

?其次,道德取向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在道德标准上,男性更注重公证、权利,女性更注重关怀、同情;在道德推理上男性更关注个人的利益,女性更关注对他人所负的责任,更倾向于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

?吉利根确定了关怀道德发展的阶段:

?阶段1:自我生存定向阶段,以利己主义为基本原则,自我是关心的唯一目标。

?阶段2:自我牺牲阶段,出现了对他人的责任感。

?阶段3:非暴力道德阶段,个体利用非暴力原则来解决自私和对他人责任之间的冲突。

?(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德育的启示

?第一,由于儿童道德判断和推理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有所不同

?第二,开展道德两难故事讨论,用矛盾的观点看待道德情境,有利于儿童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

3. 按照“加一原则”提升儿童道德推理水平。科尔伯格从理论上提出,在引导儿童发展其道德认知能力时,一次只提升一个阶段。儿童与比自己高一个阶段,至多高两个阶段的人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其道德推理水平。

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

第六章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 教学目标:了解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品德的心理结构;理解品德的含义和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掌握培养良好品德和矫正不良品德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品德概述 一、品德 (一)品德的概念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所属范畴不同 反映的内容不同 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三)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他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主要表现在: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它是由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整体。 (一)品德的心理成分 迄今为止,人们在对品德心理成分的划分上意见并不一致。影响较大的是“四因素论”,它将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我国近年来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大部分都持这种观点。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它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方面。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体验既反映了人们的道德需要,又表现出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 3、道德意志 4、道德行为 (二)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 在品德结构中,品德的四种心理成分是处在一个互动的、开放的统一体中。它们的发展虽然是有阶段性的,但严格地说,它们是不能单独地割裂开来的,而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 根据对品德结构中诸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不同,大体上分为唯知派和行为派,他们进行了长期的争论。 (三)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 复杂性;整体性;历时性与共时性;稳定性与可变性 第二节品德的发展 一、国外关于品德发展的理论 1、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6-7岁);

2019年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引导语: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以下是搜集整理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状况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 读!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按照团区委的统一部署,全区各级团组织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围绕我区不同层次青少年的理想信念、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开展了细致深入的调研,共撰写有关调研文章13篇,思考总结我区在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不足,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的基础性、科学性、层次性、实践性和示范性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本次调研涉及的对象主要是全区104个社区及部分区直单位、学校、企业中10至35岁之间的中、小学生、在职团员青年以及社区闲散青少年。 2、调查方式: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走访座谈、个案分析、资料分析为辅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广泛联系青少年的工作优势,使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调查的时间在XX年9月至10月间。

3、调查内容:本次调研思想道德的内容包含着政治理想、价值取向和思想品德等方面,但突出对青少年道德行为的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也是围绕这几个方面,主要的问题或指标涉及对理想信念、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的看法、对个人成长发展的价值目标追求等。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本次调查共下发问卷1000份,回收850份,其中男性占39%;女性占61%;年龄在10-20岁的青少年占52%,20-30岁青年占30%,10岁以下和30岁以上的青少年分别占1%和17%;政治面貌为中~员占12%,共青团员占60%,一般群众占21%,少先队员和民主党派人士分占6%和1%;学历为大学专科以上的占36%,高中或初中的占61%,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占3%;在校生占57%,行政事业单位青年占17%,企业青年占7%,其他性质或无业人员占19%。 2、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基本特征: (1)基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政治理念,具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对未来充满信心。 当代中国主流政治理念要求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倡导爱国主义等。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对青少年自身政治理 想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调查表明,我区青少年对邓小平理论及“xxxx”重要思想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见表1),对当前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相当高的认同(见表2),并且绝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总结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总结 - 昌五中心小学根据公民思想道德教育领导小组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进一步统一少先队员思想,提高了认识,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增强做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其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就开展其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大力弘扬和培育了爱国精神。学校根据现有设备,组织学生观看了《奠基、教师节献礼》影片,以感人的故事熏陶学生,以高崇的主人公精神洗礼孩子们的心灵,从孩子们含泪的目光和发自肺腑的观后感中,我们感到了其活动的实效性。 二、以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规范》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讲文明习惯养成驾御。学校计划安排要求各班进行一次以《中小学生守则》、《规范》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力求形式多样,不仅要停留在背诵的层面上,更要理解含义的点上,还要付之行动是质上。通过班主任的反馈交流和学生的整体表现,达到了预期目标。况且学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展开了《学生礼仪教育》的专题课题研究。 三、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学校以创建诚信校园为目标,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以“诚信”为主体的手

抄报比赛,大受学生欢迎,学校内“诚信”之风蔚然。 四、针对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落的问题,切实抓好法制教育工作。学校按即或有条不紊地安排了“法制教育周”活动,安排了“法制教育课”和“校园廉洁教育课”,并确定了专人和固定时间、固定内容、课程进度等,把此项工作落到了实处,增强了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学校专题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建设健康向上是育人环境。深入开展了爱国主义歌曲传唱、爱国图书借阅、班级建立“图书角”,重视校园的硬化、美化、净化、绿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加强校园“红领巾广播站”、橱窗、标语、墙壁画、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六、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落实了家长会和学校与家庭联系的互通。 总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进行,德育工作成效明显。当然,我校会以此为起点,建立长效机制,使这项工作长久的进行下去。 昌五中心小学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2016安徽宿州教师考编公告|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执行规则,他们还不能把自己和他人外界的环境区别开来,常把成人说的混同于自己想的,把外界环境看成是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们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他们的游戏活动只是个人独立活动的任意行为,与成人、同伴之间还没有形成合作关系。 2.权威阶段(5~8岁) 又称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错的,是坏孩子。另一个表现则是对规则本身的尊敬和顺从,即把成人规定的准则,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是根据客观的效果,而不是考虑主观动机。 比如,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儿童会对无意中打碎15个杯子的人比无意中打碎1个杯子的人进行更严厉的批判。 3.可逆性阶段(8~10岁) 又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做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他们已经认识到同伴间的社会关系,认识到应尊重共同约定的规则。对他们来说,此时这种共同约定的规则具有相互取舍的可逆特征。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现表明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认识到规则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倾向于自觉地遵守,因而导致一定程度的自律。这标志着儿童道德认识开始形成。(2016安徽宿州教师考编公告|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4.公正阶段(10~12岁) 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的道德观念上发展起来的。10岁以后,儿童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在皮亚杰看来:从可逆性关系转变到公正关系的主要是利他主义因素增长的结果。只有当儿童的道德判断达到了自律水平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道德。 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些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统一体。在以他律到自律发展的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而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不应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他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好,以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

青少年道德发展阶段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65558466.html, 青少年道德发展阶段分析 作者:陈妍 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07期 摘要: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备受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并且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通过访谈的方式以两位青少年为对象,收集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道德两难事件,并着重分析了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科尔伯格的哪个阶段,从中也发现他们道德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帮助提升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 关键词: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142-02 国家的未来属于青年一代,国家的发展依靠青年一代。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发展情况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从来都不缺少关注。从国家层面看,我国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国家政策都是专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保护他们的权益而制定的。从社会层面看,青少年所享有的社会福利也是其他群体所不能及的。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是他们三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确保他们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等都能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其中道德发展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但也是青少年儿童发展过程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环。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事件频发,青少年偷盗、抢劫、性侵等案件屡屡登上社会头条,引發全民关注,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建设刻不容缓。 探寻青少年儿童道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清楚他们的道德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助于我们更了解他们的状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从而提升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水平。因此,本文通过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状况,希望对道德教育的实施有所帮助。 一、理论依据 20世纪伊始,中西方的心理学家就开始聚焦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并在此领域进行 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低层次认知到高层次认知的转换过程,也就是道德发展阶段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这一研究为探究儿童和青少年道德发展状况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最被广泛认可。 三水平六阶段是科尔伯格提出的关于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阶段划分。三水平包括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处于第一阶段的儿童往往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这一阶段他们往往为避免惩罚从而服从于权威。即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

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调研报告

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调研报告 2009年11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律,以人为本”。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实际利益的民心工程,是关系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 新桥镇关爱老小服务站成立后得到了诸多社会机构、企业单位的支持,并在上一级的领导下成立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研究所,对新桥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进行调研,并寻求积极的方式途径以改善青少年中存在的不良思想。本次调研的主要对象是9—14岁的少年儿童。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新桥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总体上是积极进步的。但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原因、对策进行报告和分析,以期促进对我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关注和解决。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智育的力度是社会有目共睹的。但往往有时候是以德育的削弱为代价。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镇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值得肯定的。其现状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爱国意识强。在问卷调查中发现:100%的青少年都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很自豪”。这说明青少年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而且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中,他们总是激动地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热情地唱着国歌。 2、具有集体主义精神。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被突

出和强化,但在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时,多数调研对象仍肯定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突出个人利益应不损害集体利益为前提。在学校和集体的活动中,都愿意为所在集体的荣誉付出自己的辛勤和汗水。 3、自信心充足。在调查中发现他们对自身家庭情况和前途发展都充满了信心。积极乐观的心态,使他们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表现得更加勇敢、成熟。这与青少年生活的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一般都属于农村的孩子,生活的自理能力强,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 二、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现存问题 在充分肯定我镇青少年思想道德主流的同时,也要正视在消极因素影响下出现的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我中心的意识太强。一些青少年缺乏关爱意识、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对学校班级、少先队组织、各种关爱集体、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各种活动,采取无所谓、默不关心的态度。别人认为无所谓,别人不去做,我也没有必要去做。常常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交往中强调个人的得失,过多地关心个人的价值实现。 2、民族意识薄弱,对民族英雄缺少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新闻的狂热,现在的一些青少年掀起“追星”热潮,偶像明星是他们的精神食粮,网络是他们的业余爱好。这些消磨意志、不求上进的活动,逐渐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历史,对民族英雄知之甚少,民族意识淡薄。据调查,72%的青少年认为网络、报纸、影视等大众媒体对他们的道德发展有积极影响。 3、心理承受能力差。经问卷调查得出,20%的青少年认为“面对失败,我不能保持冷静不气馁”。这些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经受不住生活的磨练和考验。遇到小挫折就心灰意懒、感觉生活没意义,

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夏宝龙: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也是当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欲成才先成人,“德”乃为人之本。著名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可以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一个人即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如果思想不端正、作风不正派、志向不远大、爱国不强烈,必定难有大作为。因此,成才固然重要,但成人是基石。那么,何为成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禀赋,而是后天精心培育和锤炼的结果。青少年时期是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黄金阶段,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升青少年道德素养水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不仅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题中之义。二是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着力完善德育体系。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爱国情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意识,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培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毛主席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我们要根据青少年学生在不同教育阶段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接受能力,科学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探索适合学生不同年龄段特点的道德教育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道德教育,使之紧贴时代、紧贴发展、紧贴实际,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科学编纂符合浙江实际的学生德育教材,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中小学德育课教师的专题培训和骨干培训,进一步夯实青少年德育教学的基础。要依据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合理规范各阶段德育目标内容,科学设置德育课程,适时推广一批德育精品课程,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机统一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也强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紧紧围绕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核心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增强他们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强化德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导向。我们之所以矢志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目的不只是为了让青少年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所以,我们必须把成人与成才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自觉把德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自觉融入到青少年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浙江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学生把成人与成才结合起来,促进青少年知行合一、德才并进、全面发展。 三是坚持学校德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着力优化德育环境。青少年兴,则国兴;青少年智,则民族智。当前,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特别是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各种思想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对青

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观念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一个人道 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这两个方面。一个有道德的人能按社会规定的准则公平地、公道地对待别人。他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他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儿童道德发展的进程可以在他们的认知进程中找到证据。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让儿童回答,要求儿童辨认是非对错,从他们对特定行为情境的评价中投射并推测出儿童现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水平。通过大量的研究,他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认识、转化发展过程。 所谓他律,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 所谓自律,则是指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主观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他律水平和自

律水平是儿童道德判断的两级水平。在此基础上皮亚杰还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 他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即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 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还不理解、不重视成人或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在游戏时,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还没有约束力,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规则,所以这一阶段又称为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皮亚杰认为,促进儿童和同伴之间形成合作关系,是使儿童摆脱这种自我中心的唯一方法。

公共心理学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

第六章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自发形成的,它的形成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和掌握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将有利于我们在品德教育中提出恰当的教育措施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本章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品德的心理实质,品德的形成过程及其规律,阐明品德教育途径和措施的心理学依据。 第一节品德概述 一、品德的涵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例如,某个学生一贯诚实友爱、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我们则认为这个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与品德密切相关的是道德,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们按照这些行为规范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并以此来要求和评价他人的举止。品德和道德固然都受社会发展规律所制约,但是却不能相互等同,它们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人们依据规范来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指导或调节行为。遵守它们会受到舆论的赞许并感到心安理得;否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并感到内疚。它是以行为规范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脑中的主观映象,其形成、发展和变化既受社会规律制约,又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制约。品德支配和调节着个体的道德行为,属于个体意识形态范畴。 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道德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总体要求,是对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它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而品德的内容则是社会道德规范局部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部分反映。可见,从反映内容上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物质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等社会关系,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的发展而制定了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正是这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赋予了道德的力量。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人的需要。个人为了归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社会所接纳,就必须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正是人的这种社会性需要(归属、交往与尊重的需要)促使人们的自觉地按照道德要求发展与完善自我品德。 (二)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他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品德是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和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个体在社会化的 过程中、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道德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社会道德风气的发展变化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品德面貌的变化,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前提。可以说,离开了社会道德,品德就无从谈起。 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即众多的个人品德能构成和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面貌和风气。某些具有代表性人物的品德可以作为社会道德的典范,对社会风气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离开了社会中具体人的道德品质表现,道德就只能成为无实际意义的行为规范了,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更谈不上发

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摘要:本文提出了当前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对这方面问题的重要性作出了一定的阐述,并且论述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与原因中国古文化 一、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1、不太尊重别人 现在很多青少年不太尊重别人,特别是对长辈不尊重。历史上,中国自古就被称之为“礼仪之邦”,崇尚礼仪。事实上,古人重礼,是很有道理的。作为一般交际而言,礼在先也是非常重要的。古人打仗也是先礼后兵,甚至可以以礼退兵。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能够用“礼”来化解矛盾,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人都需要尊重,只有得到了尊重之后,人才能比较好地进行感情的交流。如果没有一定的情感交流,接下来,人与人之间很难进行事情的合作。作为交际,也是从认识开始,如果不注意礼仪,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不太好的话,别人很难给你第二次机会。现在的社会,在很多的事务中,更要讲究团队精神,互相之间不能建立很好的感情,是很难把事情进展下去的。 还有,许多青少年对同学、老师、以及其它场合中的人不太尊重。同学之间,有些青少年不要说是尊重,就是互相之间不打骂就是不错了。在师生之间,现在的学生不能和过去的学生相比,不要说和古人相比,就是与二十多年前的学生也无法相比。当然,在“文革”的时候,学生就开始不尊重老师了,很多老师被学生拖到街上游行,一些老师都是被学生打死的。以前的学生真的很怕老师,当然不是说怕就好,至少能证明那时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很有威严的。在那种情况下,能对学生比较好地施展教育。而现在,老师真的有点怕学生了。甚至经常发生学生打老师的事情。所以古代的老师会毫无保留地教导弟子,而现在的一些教师,他可能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完成他的工作任务,对太调皮的学生就不想去惹麻烦了。 反正,青少年不尊重长辈和老师,便无法教养! 在其它社交场合,很多青少年之间也缺乏尊重,其实他们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尊重”的重要性。他们动不动就打打骂骂。同辈人之间缺乏一定的友谊。这对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2、不求真,容易欺骗别人 不是说古人就不会欺骗,只是说社会总是要不断进步。可是一些青少年经常向家长和老师撒谎。作业没有做好;从家里偷钱去玩游戏或买其他不必要买的东西,等等。因为撒谎,大人根本不了解小孩的实际情况,无法得到及时的教育,慢慢发展下去,就会铸成大错。 3、现在的青少年更懒惰,但却追求更高的消费水平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期被宠,缺乏磨练,没有形成比较坚强的毅志,吃苦耐劳的精神欠佳。因此,有些直接在学习上便暴露得一览无余。而另一方面,随着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青少年便形成吃、穿、玩等攀比的风气,有些家长的一些做法也会助长他们不好的风气。他们也开始和成人一样玩一些高消费的电子产品,比如:MP3、MP4、手机,等等。甚至利用手机在考试中作弊。 他们玩游戏机和电脑也是很普遍的,花的钱也真不少。不是说不可以适当地玩,但有些青少年玩成了瘾就无法自我约束了。特别是那些父母离异的子女,有时没有人管,经常泡在网吧或游戏厅,甚至通宵达旦。有时候玩得没有钱了,便会想出一些歪点子,以致于做出违法的事来。而他们所玩的一些游戏或上网的内容又是不太健康的。 有些学生不仅追求高品牌服装,还追求一些奇装怪服。这也是一种审美观的变异。 4、他们浪费也是比较严重的,没有一种节约意识 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不是他们不了解这些知识,而是他们没有节约意识,是思想道德的问题。

2017教师资格考试:道德发展理论

2017教师资格考试:道德发展理论 来源:智阅网 道德发展理论是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要考点,下面我们来详细的学习一下具体内容,熟练记忆,认真学习。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观念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这两个方面。一个有道德的人能按社会规定的准则公平地、公道地对待别人。他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他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儿童道德发展的进程可以在他们的认知进程中找到证据。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让儿童回答,要求儿童辨认是非对错,从他们对特定行为情境的评价中投射并推测出儿童现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水平。 皮亚杰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有序的阶段。 (一)前道德阶段(出生一3岁) 皮亚杰认为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看待规则。他们的行动易冲动,感情泛化,行为直接受行动的结果所支配,道德认知不守恒。例如,同样的行动规则,若是出自父母就愿意

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他们并不真正理解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二)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 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也就是说,他律的道德感在一些情感反应和作为道德判断所特有的某些显著的结构中表现出来。其基本特征是:(1)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不听话就是“坏”。(2)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顺从,即把人们规定的规则,看做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皮亚杰将这一结构称为道德的实在论。 2.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例如,认为打碎的杯子数量多的行为比打碎杯子数量少的行为更坏,而不考虑有意还是无意打碎杯子。 3.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道德实在论的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还以为别人也这样看,不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看问题。 4.赞成严厉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例如,对一个7岁的孩子说,有个小男孩到商店偷了糖逃走了,过马路时被汽车撞倒,问孩子“汽车为什么会撞倒男孩子”,回答是因为他偷了糖。在道德实在论的儿童看来,惩罚就是一种报应,目的是使过失者遭遇跟他所犯的过失相一致,而不是把惩罚看做是改变儿

青少年发展期末测试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1分) 1.青少年:青少年在英文中是“adolescence”,其含义是“成长为成年人”(grow up intoadulthood)。青少年期是指11-20年龄段或11-22年龄段。青少年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早期(11-14岁),初中阶段,即少年期阶段;青少年中期(15-18岁),高中阶段,即青年初期。青少年晚期(19-22岁),大学阶段,即青年中期。一般意义上的青少年是指初中与高中阶段的时期,即初中生与高中生。 2.身体意向:身体意象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体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影像,包括身体知觉与身体概念,即是个人对自己身体特征的认识和对自己身体特征的态度和感觉。 3.认知发展:心理学将个体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 4.假想观众:过分强调个体独特感或者“个人神话”。换句话说,他们把自己想象为“独特的自我”,把周围人视为“假想观众”,似乎这些假想的观众随时随地都在关注、观察着自己这一独特的自我。他们常常主观地把自己的自我欣赏、自感不足等都投射到周围人身上。 5.情感素质:情感素质是指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积极的情感特征与品质 6.自律道德:是指自我约束。自我履行道德规范的道德发展阶段,人从幼年到成年的发展也就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发展到自律道德发展阶段的过程。 7.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是个体同伴经历的重要内容 % 8. 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是父母的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语言表达的集合,反映了亲子互动的性质,具有跨情境与跨时间的一致性。目前研究提出教养方式主要四种类型:权威平等型父母、控制型父母、溺爱型父母、忽视型父母。采用良好的教养方式的父母向孩子示范了关心他人与对社会负责的模式,儿童通过观察与模仿获得适应性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家庭氛围为青少年发展成熟的社会技能提供了支持,有助于青少年的认知与情感成熟。 9.学习方式: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而采用的学习的方法及途径。 10.同一性延缓:指青少年正处于危机之中,但是没有给与她们责任或义务,或者对他们的责任只是进行了模糊的定义。 二、选择填空(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计5分) 1.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消极情绪体验(B)。 A.减少 B.增多 C.不变 D.与积极情绪体验达到均衡 2.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受体内(D)水平变化的影响,其变化影响到青少年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机能的增强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成熟。 A.儿茶酚胺 B.胆固醇 C.五羟色胺 D.激素 … 3.进入(C)以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成年期 4. 10-12岁儿童青少年的观点采择处于(C )阶段。 A. 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 B. 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C.相互的观点采择 D.社会与习俗的观点采择。 5.自我意识发展有两个飞跃期,第一个是婴儿期,第二个是(B )。

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对生态系统有害的物质进入环境后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和损害 的现象,简称污染。下面有整理的农村环境污染现状调查报告模板,欢迎阅读! 近视成因较多,据我们猜想,造成近视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因素, 营养体质因素和睡眠因素。导致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是作业做的太晚,使睡眠不足,过 度地看电视、玩电脑,摄入大量的德和蛋白质。 充分发动。各校要充分发动在校师生参与到本次活动中,并将禁毒相关比赛纳入到日 常禁毒教育工作规范中,经常性的开展评比,提升中小学师生对禁毒知识的认识。 微参与调查结果显示, 360手机助手在智能手机品牌中分布最均匀,小米应用商店分散性最差。安装360手机助手的手机品牌中,三星占比最高为18.7%,其次为小米17.0%,剩余8个品牌相差不大。安装应用宝的手机品牌中,三星占比最高为29.2%,小米以19.2%位居第二,其次是华为占10%,除了魅族、联想和中兴外,其他四个品牌占比差不多。安 装百度手机助手的手机品牌中,小米占比最高为28.8%,剩余九个品牌分布相对均匀。安 装小米应用商店的手机品牌中,小米手机占比最高,为63.5%;中兴、三星和联想分别位居第二到四名,占比分别为7.9%、6.6%、5.8%,在其余6个品牌中的安装率较低。 现在初中生学生负担沉重。课程门类多,教材内容较多,特别是英语和数学,据调查,学生每天写家庭作业的时间普遍超过2小时,还要背大量英语单词。 行为上缺少自控。未成年人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父母外出,他们无法享受到 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一些不良的文化、越轨的行为很容易被 缺乏正确判断的他们接受。他们逐渐养成许多不良行为,有的沉迷上网无法自拔;有的好 吃懒做、小偷小摸;有的时常不回家,打架斗殴。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继皮亚杰之后对儿童品德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系统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运用道德两难论的方法研究道德的发展问题。这种方法也称两难故事法。故事包含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的人物行为进行评论,从而了解被试进行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原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医生告诉

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该药价钱十分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万般无奈之下,海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但海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 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被试参加讨论,如: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海因茨犯了法,从道义上

看,这种行为好不好为什么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1)前习俗水平(0~9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可能会作出这样两种不同的反应:赞成者认为,他可以偷药,因为他先提出请求,又不偷大的东西,不该受罚;反对者则会说,偷药会被警察抓起来,受到惩罚。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

青少年道德

个体道德品质的发生、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遗传与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在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一)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发展。 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发展主要反映在道德概念的理解、评价能力和道德观念等方面。 1.道德概念的理解 道德概念(morale concept)是人对社会道德现象一般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它是在感性道德表象的基础上,经过道德知识学习,理解道德规范实质的基础上形成的。李怀美等(1990)曾对我国中小学生道德概念水平的发展进行考察,结果发现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二年级学生逐步能理解具体的道德概念,但对抽象的道德概念的理解还有困难。林崇德(1980)的研究表明初三上学期的学生能初步揭示道德知识的实质。到高中阶段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有了新的特点,形式上更加概括、抽象、内容上更加深刻和复杂,开始逐渐达到理解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的实质水平。 2.道德评价能力 道德评价(moral evaluation)是指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道德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所作的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道德认识的外部表现,并能巩固和加强道德认识。 从道德评价的对象来看,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总是从评价别人开始。逐步发展到评价自己。到初中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青少年从小学时主要对他人行为作表面评价的特点,转为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起来。少年期学生的自我评价往往偏高,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才日趋恰当。 从道德评价的广度来看,初中生的道德评价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容易受情境和个人情绪的影响,爱作绝对的肯定或绝对的否定的评价。 3.道德观念 道德观念(moral idea)是人们对道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对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行为准则的反映。道德观念的形成意味着个体对这些准则的了解和承认。有关研究 3 调查了7-16?岁儿童责任心观念的发展,?结果表明10-14岁的学生处于半理解的责任水平,?他们的判断可能是外力的强制作用和个人对责任的理解的结合物。14岁处于向“原则理解水平过渡”的状态,此时的学生考虑到了不负责任行为的直接后果,16岁的高一学生的责任观念大多数达到了“原则的责任水平”。 青少年道德概念、道德评价和道德观念相互联系、共同的反映着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此外道德认识还与个人的道德实践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情感体验的性质和强度相关。上述各时期的特点也不是绝对的,常表现出极大的个别差异。许多研究都发现,高一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并无差异甚至还要低于初二学生。这反映出高中阶段这一关键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情感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情感的内容,二是道德情感的形式。 从内容方面分析道德情感大致可分为对自己的荣誉感、羞耻感;对他人和工作的情感,如友谊感、公正感、责任感;对社会的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和国际主义情感。在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发展过程中,道德情感的社会性逐渐增多,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二,学生的道德情感水平一直在提高,初二学生与小学六年级学生在道德情感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很多初中生的道德情感已能以内化了的抽象道德观念为依据。他们不仅是自觉地遵守道德行为准则,而且道德行为准则也成为他们的一种激励力量。 从形式方面看,根据道德情感产生的原因,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之间的关系,可以把道德情感分为三种形式。第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它是由于对某种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种道德情感的自觉性较低,具有迅速的道德定向作用。第二是形象性的道德情感体验,它是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道德情感,它往往是在联想起某些有道德意义的人或

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与建议

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与建议 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让他们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传统道德,使他们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对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近期陪同县关工委的老领导对城区中小学校及部分乡镇学校就学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和家长学校创建工作开展调查研究,通过与校领导座谈、个别谈心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特别对弱势、特殊群体这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一、当前现状 从调研情况看,大多数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基本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他们明礼城信,学习认真,关心集体,同学有困难能够予以帮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扩大,部分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不强,是非观念混淆,部分学生迷恋网络游戏,有些学生不懂得勤俭节约,认为浪费一张纸、浪费一滴水、浪费一度电都无所谓,这些情况与迅速发展的社会形式,与十七大的精神不相适应。特别是单亲家庭子女、父母经商家庭子女及留守儿童有一部分学习习惯不良,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色。 二、情况分析 1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部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庭教育的失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父母对子女教养认知水平偏低,一些家庭中,对如何教养子女的问题显得很茫然的也大有人在,有些家长由于忙于工作,或忙于赚钱,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要么娇宠溺爱,要么打骂训斥,因而在教养子女方式上出现了溺爱、保护过度、要求过严、放任不管等几种情况,使孩子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侵袭,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不利于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2、社会的不良因素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少数学生被影视、书刊、网络中一些不良的东西所诱惑,沾染了一些不良的习气。一些精神垃圾、丑恶现象也乘虚而入,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集体和个人置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社会责任于不顾,将宣传封建迷信、宣扬犯罪及渲染暴力、色情、恐怖的书刊、图片、录相、光盘等推向市场,对青少年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还有那些管理不尽规范的电子游戏室、电脑网吧等,也是侵蚀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温床。 3、学校教育导向的偏差。部分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重视智育开发,在智育上化的力气比较多,而在德育上化的力气不够,目前来看,还有很多学校没有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使一些学校和老师在升学率的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