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之历史课题研究报告

工作报告之历史课题研究报告
工作报告之历史课题研究报告

历史课题研究报告

【篇一: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学习:研究报告范文】

研究性学习论文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

高一(14)班

组员:谢承融周盛恺吴昊万诗怡凌奕虞心怡张旭超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学校:江苏省宜兴中学班级:高一(14)班

小组成员:谢承融周盛恺吴昊万诗怡凌奕虞心怡张旭超

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

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

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

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 研究目的意义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

因和背景。 (2) 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

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

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

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

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5 研究步骤(1)确立选题

(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

6 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

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调查问卷

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三引起中国百年有哪些原因。

四社会风俗变迁的影响有哪些。

五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六社会的变迁对我们当代人有何启发。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

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

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1 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

平民化转变。

2 服饰变化的原因:

(1)a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

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

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2)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

的变迁。

3 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1)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 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

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c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

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此后几十年,中山装

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d 在新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

装或蓝色解放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干部装流行。

e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由单调走向五彩缤纷、款式多样。日

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女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晚清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

b 触西式服装后,旗袍出现并不断革新。

c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连衣

裙流行。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二饮食风俗的变迁

1 近代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淮等各种菜系。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

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2 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

的影响:

(1)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

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

(2)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店出现。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

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3)改革开

放以来:

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已经基本解决了过去

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而且党和政府非常关注人民生活质量。1987年又发动了“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

百姓的餐桌。粗粮和绿色食品受到欢迎,人们改善了自己的膳食结构,注重讲究营养。在节假日人们更多地走出了厨房,去餐馆搞家

庭聚餐和朋友聚会。

三居住建筑风俗的变迁

1 居住习俗的变化的原因:

由于受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及城市化程度的提高。 2 居住习俗变

化的表现:

(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北方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通

常中国传统民居以平房为主,这主要与中国有广阔的土地以及建筑

材料、建筑技术落后有关。

(2)鸦片战争以后,在沿海城市传统的中国民居中,开始出现了

供外国侨民和中国有钱人居住的西式花园洋房。一些巨商富贾和大

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

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

存在,如中国传统的北京四合院和西式的花园洋房。

(3)中国居室建筑的逐渐西化,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4)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党和政府推出安居

工程工程政策。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

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3此外,与西式建筑的引进,钢铁、水泥、机制砖瓦、建筑五金、

自来水、电灯等也大量应用。使近代中国居民尤其城市居民的居住

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四 .出行风俗的变迁

1 出行习俗是与交通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

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演进,是交

通近代化的趋势。 2 出行习俗的变迁的表现:

(1)在传统社会,代步工具主要是马车、牛车、轿子、木船以及骑马、骑驴、骑骆驼等。其共同特点是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速

度慢、活动范围小。交通落后,必然造成社会的落后。(2)在近代,随着西方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的引入,

逐渐导致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变革。使传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

大变化。

五婚丧风俗的变迁 1 婚姻礼俗的变化:

(1)近代婚姻风俗。缔结婚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展到反对包

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

式婚礼。在这之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倡以及西方观念的传入

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2)建国后,现代婚姻习俗的变化: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择偶标准与人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婚礼本身的变化体现出时代发

展的印记。

【篇二:八师一中历史小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石河子149团一中

教师:黄云

2001-11-30

目录

1) 目录―――――――――――――――――――――――――――――2

2) “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3

3) 以校为本小课题研究申报表―――――――――――――――――――6

4) 论文“预设与生成共同构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9

5) 论文“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12

6) 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研究调查问卷―――――――――――――――――15

7) 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17

8) 教案:和同为一家----------------------------------------------18

9) 教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

10)课堂实录:维新变法运动-----------------------------------------27

11) 听课记录-――――――――――――――――――――――――――31

12) 听课记录-――――――――――――――――――――――――――32

13) 听课记录-――――――――――――――――――――――――――33

14) 访谈记录―――――――――――――――――――――――――――34

15) 访谈记录―――――――――――――――――――――――――――35

16) 参考文献资料―――――――――――――――――――――――――36

“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 课题核心概念:

中学历史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

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出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欲望、

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提问上,既

要预先设置好,更要在课堂进程中生成新的提问。有了预设与生成,课堂提问才更生动、更精彩。● 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忽视对问题的

精心设计和组织;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提

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

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等等;严重的影响了课

堂教学的效率。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价值认识,促进中学历史课堂提问的效率提高。

2、通过课堂教学评议、研究课观摩、教学展示、教学案例分析、课堂教学诊断等途径,提高教师的历史课堂提问设计及应用能力。

3、通过对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的调查分析,结合典型教学案例的研究,探索出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形成一套具有指导意

义的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

三、课题研究内容:

1、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对中学数堂课堂教学中提问现状的调查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通过调

查我们才能针对课堂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也只有在这样一个前

提下才可以为我们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不但有依有据也为研究

提供明确的方向。

2、教师历史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

问题是历史的心脏,也是历史的魅力所在,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的

双边互动过程,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基本环节。课堂提

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

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

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

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所以我们旨在通过教师历史课堂提问方法技

巧以及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师们的提问艺术。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实践加反思”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

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在边实践

边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反思、总结。

2、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

分阶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为研究提供依据。

3、案例分析法:搜集历史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进行技术分析、比较、诊断等。

4、经验总结法:不断总结得失经验,收集经验材料,整理归纳。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2011年,我申报的市级课题《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获得立项。经过近一学年的研究,对课题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也取

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积极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很

好地指导了课堂教学。

根据现有研究条件和实际情况,研究工作进行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11.3-2011.5)

(1)文献研究,形成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和课堂观察记录表等一系

列工具。

(2)开展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了解初中历史教师课堂

提问的预设与生成的基本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2.第二阶段(2011.6-2011.7)

(1)搜集典型的教学课例,开展课例研究、课题组研讨活动,形成

经验总结。

(2)提炼出合理把握课堂提问之预设与生成的主要经验,形成初步

的优化建议。

3.第三阶段(2011.9-2011.10)

4.第四阶段(2011.11-2011.12)

(1)完善、修正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的优化建议,并提升为优化

策略。

(2)整理课题研究的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一)深入调查,细致研究,揭示矛盾现状。

首先,我通过本校10名教师的课堂提问现状进行了考察,通过课堂观摩、问卷调查、个别询问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们教师的

课堂提问存在诸多问题与误区:

教师教学时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忽

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力或太

过玄奥;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

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等等;有些

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

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

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有些教师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

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

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

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等。

问卷调查和课堂观摩显示,教师的课堂提问次数偏多,很多是无效

提问和低效提问的现象,而提问的有效性偏低,仅为百分之四十至

百分之六十,而且提问欠考虑,随机提问、临时提问很多,优质、

高效提问很少。提问时机把握不太好,提问切入点把握不准等状况。(二)查阅资料,读书学习,提升认识。

找到了问题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课题研究的前期,在充分

阅读的基础上,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并将阅读情况写在博客上。

围绕课题的确立、研究方案的设计、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搜

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的情况均反映在读书笔记中,同时认真

调查了解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的状况,积累正反两方面的案例资料,

为撰写读书笔记和案例分析打下基础。

我借助网络资源认真查阅大量的资料,充分利用时间阅读了《学习

的革命》、《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教师专业成长

的途径》、《课堂提问的艺术》、《教学论》、《课堂设计与教学

策略》、《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丛书》、《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探

究与解决丛书》、《现代教学论基础》等十几本教育教学书籍。一

本本经典的书籍,让我茅塞顿开,开阔了眼界;走近名师,精湛的

教育艺术让我为之折服,探名师成长之路,让我的许多困惑烟消云散。

《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一书告诉我,要懂得高效课堂的提问原则,抓好高效课堂的提问切入点,掌握好高效课堂的提问

艺术和追求高效课堂的提问方式;《课堂提问的艺术》中详细阐述

了什么是qu:est教学策略,教师应如何学习利用quest教学策略

提问,并探讨关于应用qu:est教学策略促成教学对话的各种细节

问题。《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一书我亲历了名师的成长之路,书

中的30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这些年轻有为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

的心路历程,困惑因何而起,问题因何而生,方法因何而来,快乐

因何而来,智慧因

何而成,30位优秀教师向我诠释了原来教师也可以如此洒脱,在阅

读中我进一步理解了“积淀成智”的道理。

(三)理论指导,实践革新,丰富认识。

在认真阅读教育专著,并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坚持网络阅读、自主

阅读,坚持写好博客文章,引发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并及时取其精华。用先进的理论知识作指导,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结合教学实践,深入研讨,不断反思总结,撰写阶段总结论文和读书笔记。

在深入调查与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我多次走进教室,听教师上课,与教师学生一起座谈,并在学校中选取三位教师和全校班级为

实验班,并将课题研究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课堂教学案

例分析。利用暑期骨干教师培训的机会向名师请教我的困惑与课题

中的问题,倾听专家们的指导,特别是李维新校长对我的课题研究

提出的改进意见,让我少走了弯路,重新调整了研究方向。在工作

之中,我及时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查阅更多的资料,从而保

证课题研究吸纳最先进的理论精华,使课题研究始终站在理论的最

前沿。

(四)归纳整理,总结成果,深化认识。

根据课题研究进程,在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下,根据大量的调查、

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课题研究论文。并根据研究成果进行认真细致的理论检验,查

阅大量理论资料,吸取更多的理论精华,坚持撰写博客文章和读书

笔记,并及时根据相关理论修改丰富课题研究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反思

通过课题研究,使我认识到,首先,预设问题要难易适度。既不能

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

下手。太浅白,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其次,预设问题要围

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

教师所提的问题,既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第三,预设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对

于理解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要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束缚,让

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

精神,激发问题的生成。第四,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切忌提“漫

谈式”问题,单求课堂“热闹”,弄得最终不知所问所答的是为何而来。通过课题研究,我本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养成了每日读书,读书

记笔记的习惯,自身的认识水平和专业素养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并注重结合实际工作反思、感悟,对提高课堂有效性提问有了

比较深入的思考。虽然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我的教育教

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课题研究的结束。我们的教

学应伴随着课题研究的持续深入而长足发展。

附:

论文: 1、预设与生成共同构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

教案: 1、和同为一家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堂实录: 1、维新变法运

听课记录: 1、2、3

访谈记录1、2

文献资料

本人已完成课题研究。

【篇三:课题研究历史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

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

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新中国诞生。那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现在21世纪中美关系又如何呢?

因此。我们提出这个课题,研究这个问题,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研究的目的

为了维护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世界,特开展此次研究性学习。

三、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拓展知识面,巩固课本知识。

2.有利于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3.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了解国际之间的关系。

四、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法

2.网上数据查询法

五、小组分工

六、研究过程

阶段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材料

第二阶段搜集有关信息、查询数据、专家咨询、进行初期的研究与交流和评价

第三阶段分析整理各种资料得出结论、撰写调查报告等

第四阶段课题小组汇报

七、内容交流

20世纪上半叶, 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开始,中国人民饱尝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的欺凌。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中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成功合作,在历史上第一次表明中美关系对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具有重大作用。

抗战胜利后,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集团打内战。新中国诞生后的20多年里,美国坚持其与中国为敌的遏制政策,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支持台湾当局窃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50年代,中美两国在朝鲜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

大胜利。

1968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后,为了摆脱越战的泥沼和对付苏联的扩张,开始逐步调整对华关系。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和基辛格秘密访华,为拉开两国新关系的序幕奏响了前奏曲。1972年,尼克松总统成功实现了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上海公报》。

卡特总统执政后,两国于1978年12月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实现关系正常化,从而揭开了两国关系

史上的新篇章。同年1月25日至2月4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

师邓小平对美国的访问在美朝野引起巨大轰动,一股前所未有的“中

国热”席卷美国大地。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际局势发生了自二战结束以来最

激烈的动荡和最深刻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和西方的

反共、反华势力一时甚嚣尘上。1989年,美国政府宣布对华实行经

济制裁,中断了两国的高层互访。1993年,克林顿入主白宫后,又

将人权问题与“对华最惠国待遇”挂钩,使中美关系急剧恶化。

但是,中美关系的发展在1995年再次受到挫折。5月,美国政府不

顾中国政府的一再反对,公然同意李登辉访美,导致中美关系跌至

两国建交16年来的最低点。中国政府为此向美方表示了强烈抗议。

中国的强烈反应使美政府开始认识到台湾问题的严重性和敏感性。1995年10月,江泽民在参加联合国成立50周年纪念会议期间,与

克林顿在纽约举行了正式会晤。江泽民强调了“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的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政策,并再次阐明了中

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克林顿强调了同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的

重要性,重申了一个中国的政策。这次会晤对于促使中美关系回到

正常轨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克林顿1996年竞选连任后,中美两国政府做出了进行两国元首

正式互访的重要决定。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江泽民主

席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12年来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正式访

问美国。访问期间,双方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确立了发展面

向21世纪中美关系的目标、原则和指导方针。1998年6月25日至

7月3日,克林顿总统访华。双方进一步明确了面向21世纪中美关

系发展的方向和框架。克林顿在访问期间首次公开明确承诺对台湾

的“三不”政策。中美元首的成功互访,为两国关系的改善注入了新

的活力。

在20世纪进入尾声之际,美国“新干涉主义”抬头,给中美关系带来了新的严峻考验。1999年5月,美国国会抛出了污蔑中国“盗窃核

机密”的“考克斯报告”;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袭

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使中美关系再次陷入危机。同年10月,江

泽民与克林顿在新西兰的奥克兰会晤,两国关系开始走出“炸馆事件”的阴影。11月,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终达成协议。

中美关系走出低谷的机遇是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亚太

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期间,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

举行了双方之间的第一次会晤。江泽民主席强调,两国应该放眼世界,着眼未来,把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把一个和平、稳定、安全的世界带入21世纪。克林顿总统也表示,美国愿与中国改善关系。

在中美西雅图最高级会晤的推动下,1994年克林顿政府提出了对华

接触政策。同年,两国政府高级官员恢复被美国单方面终止了三年

多的互访活动;美国政府宣布将人权问题同“最惠国待遇”脱钩。

八、我们得出的结论

第一,中国政治上独立自主,经济上发展壮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大国关系中的战略作用增强,是中美关系发生转折的重要原因,

而改革开放则为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第二,以意识形态决定敌友的冷战思维只能导致对抗甚至冲突。中

美两国有很多利益交汇点,双方实现友好合作与共同发展,不仅造

福于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稳定、和平与

繁荣。

第三,从冷战对峙、建交谈判直至关系正常化之后,中美双方争论

最多、斗争最激烈的是台湾问题。能否按照三个公报的原则处理好

台湾问题,直接关系到中美关系在新世纪的稳定、改善和发展。

第四,必须以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精神解决双方的分歧。任何遏制和制裁,

任何威胁和恫吓,任何动用武力的企图,都无法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只能导致对抗甚至冲突,损害两国的国家利益,并给地区乃至

全球的安全带来危险。

总结:历尽百年曲折,中美关系终于以比较平和的态势迈入了新世纪。美国的对华政策历来反映了两党主流派的共识,因此人们有理

由期望新一届美国政府能够继续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当然,中

美关系今后仍可能遭遇风浪,但是只要两国领导人从历史和战略的

高度把握住中美关系发展的脉搏,两国的关系就一定会健康发展,

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九、我们的收获

经过这次的历史课题研究,我们的收获很多。

首先从知识方面来说,我们了解了从20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末,

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从直观的现象看,过去中美关系充满波折,

但又很有韧性,总能在波折后回归平稳,给人的感觉是这一对关系

极难预测。事实上,在冷战后的大国关系中,中美关系确实是最复

杂的一对关系,同时正在成为最重要的一对关系。中美两国,一个

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

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

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

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

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

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因此我国应该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个大机遇,

迎接挑战。

其次从能力方面来说,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培养了我们查找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通过小小的细节,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问题,使我

们的思维更加巧妙,更加全面,分析事情更加透彻、到位,一点即中,看问题能够仔细、全面,这对我们在学业上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每次的讨论、调查,同学们之间增进了友谊,使感情之桥

更加坚固;我们还享受到了共同学习的快乐和品尝到通过自己的努

力而得到劳动成果的甜蜜。

最后从觉悟方面来说,这次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我们增强主人翁意识,了解国际之间的关系。为国际关系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对我们有极大帮助的一次活动。它使我们的各

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课题结题总结报告实例

课题《义务教育校本作业设计与课业减负的研究》结题报告 结题人:黄美娟吴春南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问题、体制的问题、评价的问题、考试的问题、升学压力等方面的问题,而课外作业繁多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学科的增多,教育领域的拓宽,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1、中学开设了十几门课程,其中考试科目就有七、八门,教学任务客观地成倍增加,使学生的课外作业也随之相应加重。学生每天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做作业,而且总是有做不完的作业。 2、多数学校以分数来衡量教育质量已经成了惯例,而且和奖金、评优挂钩,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潜规则。教师为了提高分数就不得不采用题海战术,向学生施压——加大作业量。课业负担过重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例如1、课业负担过重,必然导致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产生心理疲劳,危及心理健康。如有些小学生写作业甚至到深夜仍完不成,家长不得不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否则回到学校无法向教师交待。2、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太多的作业让学生无法完成,为了应付老师检查,只能相互抄作业,而抄作业的后果是连基础的知识都不能掌握好。抄作业现象在中小学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教师布臵的作业不少,但教学成绩就是上不去。 3、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学生的睡眠,据了解有很多学生睡眠不足,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了什么都不知道。 4、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很多学生都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患近视眼的、驼背的越来越多。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初中校本作业设计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的目的和地方义务教育教学的要求,由学校教师根据本校的学生来源、层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完成的各学科作业练习册。它的意义在于:合理的作业设计能有效减轻课业负担,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保证他们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袁振国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他说,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普遍呼声。多年来,教育部下发了多个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相关文件,有些地区在学生减负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但总体上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依然存

历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历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由于教师观念、教学理论、以及策略研究的不够,历史课堂教学依旧不能脱离陈旧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如: 1、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旧没有得到真正确立,课堂上还是以老师讲为主。 2、教学内容与学生脱节,课堂上只见内容不见学生。 3、课堂上或是学生没有生成,或是老师对于学生的生成置之不理、蜻蜓点水、束手无策。 4、课堂还仅仅停留在预设的忠实落实上,没有学生的生成,教师把预设的完成作为评价课成功性的唯一标准。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师生教与学的热情,从而使初中历史教育的时效性大大降低。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如何让教学中的教师更多一些创造性,让历史课堂充满智慧,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角色落在实处,叶澜教授提出的生成性教学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生成性教学即是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不断产发新的资源,在新的情景下推动教学的进程。生成性教学使得教学更加原生态,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1、课堂的生动可变性。“生成”一词的提出是相对于课前“预设”来说的,以往我们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详尽的课前预设,和课堂上对教案的圆满落实。而生成性教学则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思想动向,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重视课堂上的新生成的资源并给以有效利用。显然生成性教学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课堂教学的鲜活真实性。这是由生动可变性导致的,我们虽然不否认教学的规律性,但是师生共同生活的课堂现实中却充满着很多不可知性,不可预测性,这是由知识差异、性格、习惯不同所决定的,我们只有正视这种差异,展现这种差异,还原学习的本来面目,才能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成长。生成性教学的提倡就是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使课堂呈现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的界定 生成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所谓预设,就是“事先筹划”,即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的预先的设计和筹划。而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中,获得积极的课堂体验,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喷射出涌动的灵感。 生成性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 生成性教学是指教学过程表现出适度自主和开放,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在预设的教学设计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进

科研课题工作报告格式

科研课题工作报告格式 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主要以课题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成果的转载、采用和引用情况等为主。也可以谈对学生、教师、学校所产生的影响。 科研课题工作报告格式一、项目概况 科研项目工作总结报告:##研究所是科技局下属的科研事业单位,我所有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7名,助理级技术人员5名。大专以上学历占90%以上。全体人员具有很强的团结合作精神,曾取得了多项省市科技进步奖。 多功能环保专用电源是市级工业科技攻关开发类计划项目,项目立项后,在科技局工业科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所投入了所有可利用的力量,按照计划合同书中的各项要求,认真地开展科研开发,并且在延长的开发时间内,做了比计划合同书中的指标更加全面的实验和开发,使项目的技术性能更趋完善,多功能电源的综合集成效果更加明显,现已全面完成了研制开发工作,提请科技局工业科验收。 二、工作成绩 多功能环保专用电源项目的总投资5万元,其中科技局项目拨款5万元。获得立项批准后我所组织全体科研人员,对项目进行了全力攻关,在立项前已进行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依照计划合同书上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组织了项目开

发实施。在项目负责人总负责的前提下,分设了电子控制开发组和综合集成应用开发组。各小组长对本组所承担的项目部分全面负责,包括人员调配,所涉及部分的资金使用,对本组成员的奖惩等。这样的组织实施方案,充分的调动了所有开发人员的积极性,使项目的开发进程明显加快。但在开发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对项目的技术指标、应用方向又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而且开发经费尚有节余,所以又对该项目进行了更 深入的开发,使项目的开发得到了全面完善。增加了野外应用、应急维修等多种应用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项目共形成两种技术及可实现生产的产品,这些技术或产品技术性能优良,质量稳定,即可以单独应用生产又可以将两种技术组合起来生产。 三、技术成果 采用先进的嵌入式单片微处理器作为主控器件,设计了四路交流稳压输出,不但能提供整个监测系统所需的交流电源,而且还在超温、超载和火灾(烟雾)时自动切断电源,并有室内温度数据输出(0-5V)等。针对自动监测仪器的特点,保证足够的稳压精度,延时时间的调整范围较大。交流稳压部分达到了三高:高效率、高功率因数、高可靠度;三低:低波污染、低环境污染、低电磁干扰。具有突波吸收器、LC 滤波电路、重复载滤波器、尖峰吸收器。并且采用距离饱和

课题研究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研究报告

编号:FS-DY-83799 课题研究报告 参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近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忙碌而充实。可谓:在研究中成长、在辛苦中收获、在学习中提高。 最直接的感觉是忙碌。一是忙于读书。开展课题研究,首先就要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奠基;在研究过程中,更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和实践,验证、补充或发展他人的理论。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是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提升理论的过程。这就必须让阅读成为习惯。阅读经典虽然益处多多,但远没有功利性阅读、消遣性阅读来的快乐,所以我常常在经抵制诱惑的艰苦的思想斗争中手忙脚乱。二是忙于写。由于自己的文学功底实在太薄,写作时失语现象特别多,话到嘴边吐不出,出来的也总是词不达意,所以写作对我来说耗时耗力,反反复复,很苦闷。

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一是课题研究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由于课题研究注重了研究学生,又特别关注细节,这加深了自己对教学的感悟与体验,使自己的经验得以丰富,课堂教训得到修正,教学的理念也不断更新与优化。比如原来备课多是站在教师立场上去设计与策划,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的课变得花枝招展,而现在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的需求作为载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简洁有力,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原来听课注重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表现,现在知道要将教学活动与教学情境及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即“怎么教”是服务于“教什么”的等等。 二是课题研究规范了自己的教学行为。自从参加课题研究之后,伴随着理论的学习及研究的深入,上课过程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比如,对照由全区老师们研讨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环节的要求,我在原来的授课中,对于诸如“复习旧课、评价激励、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归纳总结”等环节并不重视,也就常常给忽略掉。但现在由于所担任的子课题“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归纳总结”的研究,这些

历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样板.doc

2017历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模板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由于教师观念、教学理论、以及策略研究的不够,历史课堂教学依旧不能脱离陈旧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如: 1、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旧没有得到真正确立,课堂上还是以老师讲为主。 2、教学内容与学生脱节,课堂上只见内容不见学生。 3、课堂上或是学生没有生成,或是老师对于学生的生成置之不理、蜻蜓点水、束手无策。 4、课堂还仅仅停留在预设的忠实落实上,没有学生的生成,教师把预设的完成作为评价课成功性的标准。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师生教与学的热情,从而使初中历史教育的时效性大大降低。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如何让教学中的教师更多一些创造性,让历史课堂充满智慧,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角色落在实处,叶澜教授提出的生成性教学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生成性教学即是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不断产发新的资源,在新的情景下推动教学的进程。生成性教学使得教学更加原生态,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1、课堂的生动可变性。“生成”一词的提出是相对于课前“预设”来说的,以往我们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详尽的课前预设,和课堂上对教案的圆满落实。而生成性教学则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思想动向,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重视课堂上的新生成的资源并给以有效利用。显然生成性教学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课堂教学的鲜活真实性。这是由生动可变性导致的,我们虽然不否认教学的规律性,但是师生共同生活的课堂现实中却充满着很多不可知性,不可预测性,这是由知识差异、性格、习惯不同所决定的,我们只有正视这种差异,展现这种差异,还原学习的本来面目,才能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成长。生成性教学的提倡就是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使课堂呈现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的界定 生成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所谓预设,就是“事先筹划”,即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的预先的设计和筹划。而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中,获得积极的课堂体验,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喷射出涌动的灵感。 生成性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 生成性教学是指教学过程表现出适度自主和开放,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在预设的教学设计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进展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并且引导学生随着教学活动的展

历史研究课题

历史研究性课题集锦 一、引言 长江河畔,波涛汹涌。名山脚下,校园如画。研究性学习,如火如荼。历史老人踏着沉重却是矫健的步伐向你走来,为你采撷美丽可人的小花朵。愿这朵小花朵能在你的精心培育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课题集锦所收集的课题,尽管显得稚嫩,但却来自上届学生的真实生活和体验。相信今天的课题研究会为明天的发明创造夯实基础。欢迎大家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来! 二、举例 课题:对赵声故居的探访与思考 目的:了解家乡历史人物,了解家乡史增强对历史的切身感受,以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方法:(1)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 (2)赵声故居的考察 (3)访问大港人对赵声的了解程度(是否知道赵声,是否知道赵声故居) (4)总结研究成果,对赵声故居探访后的感受与思考及对地方政府的建议 课题: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台政策及其历史背景 台湾被美国人称为对付大陆的不沉的航空母舰,台湾在日本统治下也达到50年之久,台湾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政治地位决定了研究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新中国建立后,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台湾的政策或强硬、或怀柔,或高调、或低调,那么这些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呢?研究这个课题对于同学们纵深剖析当今的亚太格局以及对台政策有着较大的帮助。 研究的方式为三到六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定小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然后分工协作探究。 研究的途径包括去图书馆查找相关的书籍,(注:图书馆关于台湾方面的书非常多,刚进来一批书中就有好几本。)上网查询等等。(注:网上关于这方面的文献、论述也很多,上网查找也十分方便。) 课题:近现代中美关系浅析 1784年2月18日,“中国皇后号”初到中国时,美国刚刚取得独立,而中国正处于乾隆盛世 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美在中国的侵略加剧 1949年新中国成立,美侵略势力被赶出中国大陆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时至今日,中美关系扑朔迷离 课题:李鸿章的是是非非 有人说,他是刽子手,他是卖国贼,他是大奸臣 我说,他是改革家,他是出色的外交家,他有满腹冤屈无处申诉 你信吗? 请跟我来看 课题: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分析 关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我们可以很快想到很多方面,但对于一篇论文来讲,不能把这所有的方面都加以罗列,要找一个小的切口进入,例如,日本人的岛国心理,民族性,外部环境等等,当然这就需要你对自己的观点加以充分而强有力的论述,为了让

课题研究调查报告格式及范文

研究报告的格式 一.标题:少于25字 二.署名:学校、组长、组员、指导教师 三.摘要:一般为200至300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四.关键词:标志性词语3至5个 五.前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时间、研究方法 六.正文:研究过程、分析讨论 七.结论与建议(也可以把“结论与建议”放入正文中) 八.参考文献 九.附录: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访谈提纲、访谈记录、研究日记等 参考范文 编者按: 有的同学开展完研究性学习后,却不知道如何撰写研究报告,有的同学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写出的研究报告却很不规范。下面我们剖析这个曾经获得湖南省一等奖的课题研究报告,来教大家如何撰写社会科学类的研究报告。 让交通更加便捷 ——关于长沙市城区道路设施设计的调查研究 课题组:程瀚(组长)、黄思为、林夕、张澄曦、楚功崚、吴昊、庄舒程、陈洋 指导老师:周小青老师 教师指导: 好的标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要求准确揭示调查报告的主题思想,做到题文相符。同时要高度概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标题的写法有两种:单标题和双标题。这个标题使用的是双标题,双标题采用正、副标题形式,一般正标题表达调查主题,副标题用于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主要内容。最初他们定的标题是《捷径背后——关于城市道路设施人性化设计的调查研究》,但是主标题仅仅只反映报告的部分内容,没有概括调查主题,而且副标题没有说明调查研究的范围,后面做了修改调整。这样主题鲜明,调查的目的、范围也非常明确。 研究报告不要忘记署上课题组每个成员名字,否则给评审带来麻烦。同时也别忘记署上指导教师,这也是表达我们对指导老师的尊敬。 摘要: 交通是城市的骨架,交通设施的建设更是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生活中交通设施有着许

课题研究总报告修改稿

莱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德育生活化研究》 课题研究总报告 【序言】 《德育生活化研究》是莱阳市第四中学管大雷、贾培林承担的莱阳市级莱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年6月申报,获准立项并开始研究。研究期间卫东、寒冰因工作调动,离开我校,后期工作无法参与。经过课题组和学校教师近三年多的努力,已经达到了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此报告即课题研究的总结。 一、课题的提出 《德育生活化研究》课题的提出是基于面向生活、贴近生活的德育发展趋势,也是基于我校当前把德育从生活中剥离出来的现状:方法上偏重说教和过度依赖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些忽视,德育活动仅仅是每年例行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现较大距离;德育容与社会生活产生“时代差”,使学生的知、行不能统一;德育工作的指导方式、评价方式过于注重短期效果,而且缺乏针对性,效果表面化的问题也存在。总体上不利于关注、纠正学生心深处对生活的态度。还基于目前我校学生的需求:我校是一所乡镇普通高中,处于城乡结合处,由于生源的原因,招收的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而生活习惯,素质修养则普遍较差一些,网络游戏、恋爱、厌学、破坏公物、贪图享受、行为自私等现象较为明显而且广泛。 二、课题的设计 (一)课题的界定 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的目标来自于生活中的问题;德育的方法要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感受,使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自我学习、提升,进而能够对学生的生活进行一定意义上的指导;德育的评价以指导学生生活的深入程度和实效为依据。是针对德育理论化、形式化、教条化而提出的。与生活中的德育有联系,也有区别:“生活中的德

育”是“德育生活化”当中德育方法的部分。 (二)研究容与目标 1.德育生活化教育理论的学习、理解。在国外的教育研究史上,与本课题相关的论述与思想较为广泛,这些研究理论性、专业性较强,但不是所有德育方法都适合我校。所以,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将把相关德育理论学以致用:着眼于当前我校学生的突出问题,立足于我校的实际条件,让德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探索符合我校的德育模式,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2.分析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道德价值的认可程度,对德育指导生活的需求。德育的生活化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来开展。所以进行各种调查方式取得第一手资料,根据对资料的科学分析,认识学生状态,明确所面对的问题,提供研究依据和研究目标。 3.探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实施生活化德育,创建与之有关的教育材料、举行相应的活动、调整合理的规章制度。使我校德育回到生活中,关注学生的日常思想品德问题,引导学生面对现实生活,在细致、深入的生活化德育中提升自己。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德育评价方法,促进德育生活化的实施。德育的评价方法是德育工作的方向标,能够建立合理有度、细致全面的评价方法,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不至于偏离预订方向。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文献、资料、经验。关注各地德育生活化工作动态,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各种信息,使课题的实施具有理论支撑。 2.样本对比法:选取45级学生作为样本,进行前后对比,通过对比指导研究,也通过前后的对比确认效果。 3.活动研究法:根据研究的需要,积极组织实施相关的活动,通过具体活动的开展来解决问题,逐步完善,获得有效的德育方式方法。 4.个案分析法: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剖析、反思,从中获得有效信息以辅助德育生活化的研究。 5.调查法:通过各种方法对班级学生或老师具体、深入调查,以了解学生的现状、活动的效果、方式方法的可行性等相关情况。三、研究过程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Word版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题目:文化遗产——皮影戏的发展与消逝 班级:高二《13》 指导老师:罗云芳 组长:陈秋成 组员:王嘉伊庄淑晔潘雅静林琦竣林航霆 课题研究涉及的主导科目:语文历史 课题研究涉及的非主导科目:音乐文艺政治 研究目的:我国皮影艺术遍布民间,历经几次兴衰。然后现状却呈现濒危之势,后继乏人。为了挖掘我国皮影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振兴民俗文化。使青少年更多更好地接触将已消逝的非物质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些文化,延续文化发展。 研究意义:在当今社会,文化成为时代的主流,物质文化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非物质精神文化的发展。皮影戏等一些文化面临消逝后继无人的危险,我们呼吁有关部门能够重视且广大青少年能够引起一定的影响。我们仍要为文化的继承发展奉献一份力。 目标:1。为了呼吁当代青少年关注国家皮影戏文化遗产。 2.通过宣传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3.在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更该具备文化内涵。 假设:高中生对皮影戏文化并非了解,通过这次研究,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皮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进一步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 内容:从皮影戏的起源,发展,现状,艺术价值,前景等方面进行研究。 方法:可以在网上查相关资料,运用调查问卷,图表,统计方法,归纳总结,了解青少年对皮影戏的认识。 人员安排: 制导老师:罗云芳 指定调查问卷:庄淑晔潘雅静 写作:陈秋成 收集资料:林琦竣林航霆 总结排版:王嘉伊 时间安排和活动步骤: 1,2周确定研究课题并写出开题报告 第3周调查问卷的资料总结 第4周将收集的资料整理 第5周写出开题研究报告 可行性分析:我们对皮影戏充满浓厚兴趣,运用业余时间多方面了解这课题所涉及的知识。物质条件:家中有电脑,查阅资料方便。 时间条件:有充裕的时间讨论总结。 预期目标:尽量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皮影戏。 总结:研究性课题涉及课内课外的知识,较为广泛,能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研究各领域课题中,有利于我们掌握运用更多的知识,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我们完成了这次开题报告。

历史课题研究成果

《初中历史“高效四步 十二式自读教学”研究》研究成果 我校实施“初中历史高效四步十二式自读教学研究”(以下简称“高效四步十二式自读教学”)课题研究以来,效果明显,主要成果如下: 1、解放和调动了学生,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 开展“高效四步十二式自读教学”课题研究以来,学生感觉轻松和愉快,可喜的是学生学有所获,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了,受到师生普遍欢迎接受。学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学会质疑探究,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2.解放了教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为我校培养了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高效四步十二式自读教学”课题研究为教师实现角色转换提供了有效平台和手段,真正实现课堂还给学生的生本教育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转变,切实推进了素质教育改革。同时为教师,特别为年轻教师专业成长创造了一条捷径,让他们尽快学会驾驭课堂能力,为提高课堂效率指明了方向。 3.开展高效自读教学实验,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主动获取知识、技能,并使学生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升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出

具有较强信息能力、探究能力、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群体。以课改实验以来的中考成绩为例可以说明:2010年中考合格率为45﹪,优生率为43﹪,2011年的中考合格率为60﹪, 优生率为55﹪,由此可见,课改对学生的影响真的啊。 4.为便于课题研究,实行教案电子化,实现师生共享教案,利用学校网站,实现师生网上交流学习,教学资源共享。 5.课题取得有一定影响的教科研成果,包括教师论文、实验研究报告等。更可喜的是,“高效四步十二式自读教学”模式已经被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尝试,效果不错,很受师生欢迎。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范本(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4210-91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范本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范本(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苏琴 二年来,我课题组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始终坚持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育人”的方针,发扬科 学、积极、求实、创新精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 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课题研究正常开展, 教学研究蔚然成风。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 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目标、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 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研究,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学习 与实践研究,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课题研究取得了 较大成果。在课题研究中,有45人次获各级别奖励。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一)、领导重视、成立机构、明确责任、全员参 与。

为使我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使课题研究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学校将本课题研究作为重要事情来抓,成立有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如下: 组长:苏琴负责统筹课题研究全局,指导课题开展工作,写课题研究方案及课题总结报告。 副组长:罗锦英负责课题资料整理打印,及日常课题工作开展管理及记录。 组员:颜居海施一才劳荣珍周胜黄春红莫科进张丽梅钟立菊包丽梅罗锦英谢红妃(进行课题实验,上研究课;做总结) (二)做好课题研究主要活动设计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 (1)、做好课题的申报和论证。 (2)、组建课题组,商议研究计划。 (3)、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方法和有关理论的培训。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和新的中小学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 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示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示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1、方案的制定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我们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思想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和学生入手,关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建设,力求师生和谐互动互进,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教出个性,学生学出个性,实现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赢发展,以发展求质量的目的。 2、研究的重点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 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 传统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精于分析,教学形式单一,很显然,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的束缚,更谈不上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个性化的教学,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提高教学质

历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历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作为教学一具重要的环节,作业向来被认为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教师用来衡量自己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巩固和深化知识的一种有效办法。现代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尤其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而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也是培养其非智力因素提高的一具重要途径。但是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作业的形式基本以机械抄袭和死记硬背为主,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探索潜能,甚至有不少时候作业流于形式。所以,在新课程教学的实施中,作业的形式和作用也应发生相应的变革。 历史是活的,历史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后人少走弯路,以史为鉴,指导以后,因此经过教学和作业方式的改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有按自己的独特角度审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相对权力,将教科书作为学生研究的材料,创设多点“历史机会”,在布置作业时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允许学生制造性的考虑、评价、分析、总结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建构知识体系,学会整理、归纳、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真正完成历史学科独特的育人作用。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 关键词:中学历史、作业、创新 《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是对反思如今历史教学中作业布置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历史作业的实效性和创新性进行考虑和优化改进,以期达到使作业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作业创新”的探究与“实践效果”为研究的重点。 这次研究要紧立脚我校课堂观看合作体的研究实际,结合我所带班级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考虑进行研究,经过尝试性的改进历史作业的形式等实践,观看实施效果,并且结合一些教育专家的相关教学理论与经验,进行实践、探究和考虑。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目标:经过对历史作业创新的实践,以期探索实现“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制造性阅读的能力”、“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考虑历史”的能力,力求经过科学的引导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优化学生思维方式的目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别断反思和总结,以期形成比较成熟的教学思想。 研究办法:咨询卷调查、归纳分析法、案例分析、反思优化等办法。 研究步骤:本课题研究时刻为一年,研究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时期:预备时期(2018年7月——2018年9月)。了解国内外已有的对于本课题的相关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设计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完成课题开题报告。 第二时期:课题实施时期(2018年9月至2018年1月)。经过自我教学实践,并与我校课堂观看合作体教师相互合作,设计咨询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待历史作业的态度、设想、建议等, 依照学生的建议和教学内容设计新的作业类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总结梳理历史作业的类型,并在研究过程中以多样方式呈现研究成果。2018年1月30日前,及时上传研究中期报告。 第三时期:总结提升时期(2018年3月至6月)。将实践中的结论和考虑进行整合,将实践过程进行整理、修改,在教学实践中别断验证、反思和完善,从而形成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如期完成结题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并且应形成: 1. 对于“中学历史作业创新”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

历史课题研究

历史课题研究 历史课题研究 商鞅变法 1,背景: ①、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春秋以来,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 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的田地变成私产出租,这样出现了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 ②、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旧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 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相继掀起了变法运动。 ③、各国争霸的需要。当时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在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 和不被别国吞并,各国竞相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 ④、为了增强秦国实力,秦孝公引进人才,变法图强。于是商鞅被重用。 困难: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师公孙 贾还教唆太子驷公开出来反对。商鞅在孝公的支持下,加强思想统治,新法得到推行。可是,前338年,孝公死,太子驷继位,是为秦惠王。公子虔等乘机发动反攻,诬陷商鞅以“谋反”的罪名,将他逮捕并车裂。商鞅虽死,秦惠王和他的子孙都继续实行商鞅的新法, 所以秦的国势继续发展,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问题:秦国已使用铁制农具,社会经济发展较快,这不仅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 私有制的产生过程,而且还引起社会秩序的变动。当时存在的奴隶制影响生产的发展。 徙木为信: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 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 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 敢去扛。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 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 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 布了出去。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 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

课题研究报告范本的格式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研究报告的格式

编号:FS-DY-20168 课题研究报告的格式 课题研究报告的格式 一、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 二、摘要。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 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内容包括:1、提出研究的问题;2、介绍研究的背景;3、指出研究的目的;4、阐明研究的假设; 5、说明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1 、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2、仪器设备的应用;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4、操作程序与方法;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

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其内容: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其内容: 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 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主要内容: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 九、附录。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一、标题 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 二、署名

课题研究总报告

课题《班主任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研究总报告 负责人:兴业县高峰镇第一初级中学周健 课题组成员:罗世槐、甘雨雄、杨礼忠、梁丽芳、陈燕凤、罗奕任、廖金芳、卢旺伟、廖龙健、梁丙正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现代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的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因农村生活较贫苦,多数父母外出寻求生计,留下老人和小孩在农村相依为命,生活贫困,很多儿童从小就得不到足够的父母关爱,给儿童的心身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导致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格发展发生不同寻常的微妙变化。他们有时偏激、固执,有时又自暴自弃。他们学习成绩不稳定,以难以沟通。为了给班主任提供一些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策略与方法;也为了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社会各界关注并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更进一步发展做贡献。 2、研究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找出问题、寻求为班主任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提供一些对策、方法;班主任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的经验;留守儿童不良心理教育矫正策略;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对策;给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价值和实际意义。希望全社会真正做到学校、家庭和全社会主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创设人人关心孩子,个个关爱学生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外出打工者安心工作,使社会和谐发展,使我们的国家长治久安。 3、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题的研究以人本主义理论、现代心理学理论、主题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和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状况 目前,国外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关注也较多,但还谈不上研究。国内,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比较重视,各地方政府已纷纷开展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一般问题研究已经启动。中央教科所的一些专家学者已对留守儿童的一般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我们认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何班主任如何做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等问题。 三、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①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 ②. 为各级教育部门解决广大农村留守儿童以教育为核心的系列问题提供参考。 2、实践意义: 这个课题一旦得以批准,并顺利实施研究,可为解决社会转型时期留守儿童的教育这一社会性问题,提供最前沿材料,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发动家庭、学校、社会对留守儿童关心、帮助和支持。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创新德育新形式,为学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思想和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重点、创新点、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关于历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历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历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题目: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20xx年秋季起,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广东等四省区试点试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状况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活泼多了,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实施新课改应让课堂孕育着生机和活力,应让其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推进,我们也逐渐感受到课改后的一些反常现象,特别是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整体效益上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如果我们深入到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就会发现,低效、无效甚至根本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俯拾皆是,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然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的表演,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教学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因一味追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和开展所谓的“研究性学习”而影响了新课改有效实施的现象大量存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然是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市在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领域尚欠深入具体,未能根据生源实际情况得到一套可以套用的方法,可操作性较弱,我校在本课题研究更是欠缺。本课题主要针对目前我校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效率较低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应用性探索研究,其目的在于从现有的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格式模板(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586-28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格式模 板(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格式模板(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概述 (一)、研究内容及目标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引导学生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合作、学会生存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2)通过优化教学活动过程,达到教学活动氛围和谐化、教学活动过程审美化,使教学过程由高耗低效转变为和谐高效。 (3)、探索和谐课堂构建的策略及机制,最终形成师生、生生,师生与环境高度和谐的理想课堂。

(4)、改革课堂教学评价制度,促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 (5)、通过研究,激发教师课堂教学智慧,使教师掌握和谐教学的内涵,享受专业成长的快乐。 2、研究内容: 我们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课堂教学和谐性的要素: 课堂教学中人的因素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无论是教与学的活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想和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选用,都是围绕着学生——发展着的人来进行的。教师因素: 首先是正确的教育价值意识.这里指两个方面:一是面向所有学生,二是对学生的各种素质进行培养。单纯学科教学的想法应当调整。事实上,教学目标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如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巩固,心情的调控,正常的教学程序的建立和优化,认真细致的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的培养,渗透德育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