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乳腺癌的内科治疗(squip)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性功能减退
内分泌治疗可能影响性功能,患者 可与医生沟通,寻求心理支持和性 健康指导。
17
副作用处理方法和患者教育
针对骨质疏松的处理
除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外,还可采 用药物治疗如双膦酸盐等,以减缓 骨质流失。
针对子宫内膜增厚的处理
根据增厚程度和患者症状,可采取 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同时加强妇 科检查。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乳腺癌概述 • 内分泌治疗原理及药物 • 内分泌治疗适应症与禁忌症 • 内分泌治疗效果评估及副作用管理 • 内分泌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 • 总结与展望
2
01
乳腺癌概述
2024/1/28
3
乳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
全球范围内,乳腺癌 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 肿瘤之一,发病率逐 年上升。
5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早期乳腺癌通常无明显症状,随 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乳房肿块、乳
头溢液、皮肤改变等。
诊断乳腺癌需结合临床表现、影 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
信息。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乳腺X线摄 影、超声、MRI、CT等影像学 检查和穿刺活检等病理学检查。
2024/1/28
6
02
内分泌治疗原理及药物
2024/1/28
患者教育
加强患者对内分泌治疗的认识和理 解,提高治疗依从性;指导患者进 行自我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 理副作用。
针对性功能减退的处理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接受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
18
05
内分泌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 应用
2024/1/28
19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活性作用,使肿瘤细胞停滞于G1期,减少S期
比例。
促进白介素-2的生成,提高自然杀伤细胞和 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这可能说明TAM对绝经后妇女的高度抗瘤活性和对ER- 病人部分有效的机理
抗雌激素药物

三苯氧胺
TAM除了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竞争性抑制雌
二醇与ER结合外,还是ER的部分激动剂。
约0.5%的病人发生子宫内膜癌
56w vs 28w, 42w vs 27w, 36w vs 20w
作为一线优于三苯氧胺
阿那曲唑


06年ATAC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绝经后激素敏 感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阿那曲 唑的疗效和耐受性均优于他莫昔芬。 阿那曲唑组和他莫昔芬组子宫内膜病变发 生率分别为27.3%和43.9%,这支持把阿那曲 唑作为绝经后激素敏感型早期乳腺癌的首 选辅助内分泌治疗。
孕激素类药物

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素,从而抑制促卵 泡激素和促黄体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生成。
诱导肝 还原酶,加速体内雄激素降解,雌激 素合成减少。 与PR结合后竞争性抑制雌二醇与雌激素受体的 相互结合。



降低I L-6水平,从而改善晚期病人的恶液质 状况。
孕激素类药物

药物:甲羟孕酮 前4~6周1000mg/日,然后
非甾体类
来曲唑 阿那曲唑 抑制剂
亚铁血黄素结合位点 可逆的离子键结合 芳香化酶水平
芳香化酶抑制剂

药物:氨鲁米特(Aminnoglutethimide) 兰他龙(Lentalon) 来曲唑(Letrozole ) 瑞宁得(Anastrozole) 依西美坦(Exemestane) 适应证:绝经后病人 有效率:30~40%

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PPT课件

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17
指南将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分为2大类:优 先选择方案和其他选择方案。
优先选择方案包括:
➢TAC方案(多西他赛+阿霉素+环磷酰胺)
➢AC(阿霉素+ 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的剂 量 密度方案(2周方案)
➢AC序贯每周紫杉醇方案
➢TC方案(多西他赛+环磷酰胺)
➢AC方案
精选ppt课件最新
精选ppt课件最新
24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81 (Suppl. 1): S49–S52, 2003
维持化疗研究回顾
不是所有药物均适合维持治疗
精选ppt课件最新
25
A Sánchez-Muñoz,et al.Expert Rev. Anticancer Ther. 8(12), 1907–1912 (2008)
可用于局部晚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 的术前处理。
目的是缩小瘤灶并测试肿瘤对化疗 的反应情况。
是目前肿瘤治疗中的一个热点,已经 成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但存在很多问题和争论:
精选ppt课件最新
10
适应证?
1.局部晚期乳腺癌,淋巴结的情况、 肿瘤的情况、Her-2的情况 ,有无保乳意 愿。
2.对能手术治疗的患者是否适合新辅 助化疗?
R
淋巴结 1-3 和 HER2 +, ER/PR -
I

S
淋巴结 ≥4
K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ST. GALLEN 2007
《2009年NCCN乳腺癌临床指南 》中国专家观点
辅助化疗: 体现优先原则
应该权衡患者复发风险、治疗可能 带来的毒性风险和获益。《指南》对于 术后辅助化疗不再是往年的逐个罗列方 案,而是体现了优先原则。优先原则是 综合考虑了疗效、毒性和治疗方案时间 安排确定的。

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教学课件ppt

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教学课件ppt
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如 提供医疗保障、特殊照顾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此外,一些国 家和地区还设立了专门的乳腺癌基金会等组织来为患者提供 资金和情感支持。
06
乳腺癌预防与早期发现
乳腺癌预防的策略与方法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规律作息,可以 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教学课件 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治疗现状与挑战 • 乳腺癌内科治疗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 乳腺癌内科治疗临床试验与研究方向 •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干预与社会支持 • 乳腺癌预防与早期发现
01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的定义与分类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有浸润 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非浸润性癌等分类。
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细胞,进行过继性免疫治疗,杀伤肿瘤细胞。
乳腺癌基因治疗
基因沉默疗法
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表达,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基因修饰疗法
通过修改肿瘤细胞的基因组,使肿瘤细胞失去恶性增殖能力。
基因扩增疗法
通过扩增正常基因,抑制肿瘤基因的表达,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
乳腺癌细胞治疗
细胞凋亡疗法
性的患者。
靶向治疗
通过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 的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 移。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肿 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乳腺癌内科治疗的挑战
耐药性问题
01
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后,肿瘤细胞可能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
效果。
个体化治疗
02
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因、分子特征和临床表现,需要制定个体化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ppt课件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ppt课件
乳腺癌方面比三苯氧胺更有效 目前所有的三种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和
来曲唑)都有证据支持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替代三苯氧胺
上述药物哪个更好?
迄今尚无对比研究资料
ppt课件
26
芳香化酶抑制剂比三苯氧胺有哪些优势?-耐受性
芳香化酶抑制剂与三苯氧胺的作用机制不同,因此产生 的严重副作用也较少
素经过芳香化过程转化而来
ppt课件
5
内分泌治疗的作用方式
芳香化酶抑制剂
三苯氧胺(诺瓦得士)
阻断雄激素芳香化过程 阻断雌激素与肿瘤细胞结合
阻断雌激素生成
使肿瘤细胞缺少 雌激素支持
所有这些方式都能剥夺肿瘤细胞的营养,阻断或延缓肿瘤生长
ppt课件
6
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
芳香化酶抑制剂
阻断雌激素产生
芳香化过程
ER定量,PR表达低/缺失,HER2过表达,增生指标增加,肿瘤负荷大
ppt课件
激素不敏感
最好化疗
缺失
4 8
内分泌治疗的优点
疗效明确,应用方便。 与化疗相比毒副反应显著减轻,生活质量提
高。 无需住院,花费相对便宜。 容易耐受,可以长期用药,保持良好的疗效。
ppt课件
9
内分泌治疗的适用人群
正在接受辅助化疗的绝经前妇女,停经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芳香化酶抑制剂对卵巢有功能的患者没有治疗作用,因此不能用 于因治疗诱发闭经,无法准确评估卵巢功能的患者。
ppt课件
14
绝经前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 (用见于TAEMR的和应/用或及PR注阳意性事)项。
药物性卵巢去势: 戈舍瑞林(诺雷德)是一种合成的强效十肽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ppt课件

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选择PPT课件

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选择PPT课件
Probability
HR = 0.70 (95% CI: 0.59 , 0.85)
Logrank p=0.0002
Events
227
237
Median (95% CI)
6.1 (5.3 , 6.7)
4.0 (3.5, 4.4)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1.0 0.8 0.6 0.4 0.2 0.0
Months
T
GT
Probability
Albain et al. J Clin Oncol 2008;26(24):X-X.
与紫杉醇相比,健择®联合紫杉醇可显著延长TTP
与紫杉醇相比,健择®联合紫杉醇可显著提高ORR
GT Arm (N=266)
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选择
乳腺癌的发病情况
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诊断乳腺癌 120 万,死亡约50万。北美、北欧为高发区,女性癌症死亡 的第二位,为亚洲地区的4倍。 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北京、上海、 天津等大城市。上海90年代发病率为38/10万,为女性恶 性肿瘤的第1位。
*
*Investigator assessed
GD Arm (N=153)
CD Arm (N=152)
p-value
ORR*, %
32
32
0.931
CR, %
5
3
PR, %
27
29
Med DR, mos
7.75
9.07
0.047
Med TTF, mos
4.24
4.07
0.059
Med OS, mos
19.29
21.45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目前,芳香化酶抑制剂已开发出第三代产品, 特异性和选择性更高,对雌激素抑制水平更强, 体外试验时,来曲唑比第一代的氨基导眠能强 200倍,一般说来,各类芳香化酶抑制剂依据抑 制强度依次为来曲唑、瑞宁德、依西美坦和福美 坦等。在当前这类药物代替孕酮类药物,作为二 线药物有报导2000多例绝经后的晚期乳腺癌在 TAM失效后,新一代芳香化酶与甲地孕酮对比 研究结果,其中每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均优于甲 地孕酮,总生存期明显延长,如来曲唑的中位缓 解期长于33个月,而甲地孕酮,仅为18个月。
卵巢切除对小于35岁年轻患者疗效较差,临近 绝经和围绝经期的妇女去势后肿瘤复发时间晚,疗 效较好;卵巢切除对于存在骨、软组织、淋巴结、 肺转移的病人效果较好;对肝、脑转移者基本无效。 EBCTOG组研究表明,对 <50岁的绝经前早期乳 腺癌去势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的 15年生存率分别为52.4%和46.1%,无病生存率 分别为45%和39%,二组差异有显著性。放射性 去势由于放疗后卵巢去势较慢,有时去势完全,所 以治疗上使用较少。
ER+乳腺癌效果较好,而且ER受体含量 越高,疗效越好,孕酮类药物效果不及三苯 氧胺和芳香化酶类,孕酮类药物常在三苯氧 胺和芳香化酶类药物后为第二或第三线药物, 但临床上也常用于期它肿瘤患者以提高病人 食欲,增加体重,改善一般状况,改善对化 疗的耐受性。副作用阴道流血、高血糖、体 液潴留、肥胖等。
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副作用,乏力、头 痛、潮热、腹泻、恶心、皮疹等,偶有白 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和永久性肾上腺皮质功 能减退。不会象TAM有发生子宫内膜癌的 危险。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选择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尤其ER(+) PR(+)患者的重要手段,绝经前的妇女雌激素主 要来源是卵巢分泌。因此,对这些病人如ER(+) 患者采用三苯氧胺以阻断体内雌激素与ER的结合, 绝经前妇女45~50岁的有高危病人考虑使用卵巢切 除;绝经后和<35岁年轻妇女不考虑卵巢切除,国 外年轻妇女更愿接受化学性“卵巢切除”即用促黄 体激素释放素类似物(LHRH),LHRH可使妇女 体内雌激素水平达到绝经后水平,常用为诺雷德和 抑那通,每28天注射1次,对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 者疗效肯定,副作用不大,停止治疗卵巢功能可恢 复,为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者乐于接受,但价格较 贵是限制应用因素。

乳腺癌内科治疗PPT课件

乳腺癌内科治疗PPT课件
13
新辅助化疗意义
• 术前化疗可以抑制或消灭微转移灶,抑制 或杀灭原发肿瘤及周围浸润细胞,以减少 术后复发和转移;术前化疗可以使得肿瘤 缩小,使得原先不能手术者获得手术机会, 不能保乳者增加了保乳机会,同时术前化 疗可以了解肿瘤对化疗敏感性,对于判断 预后,指导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14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的适应证 1:不适合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T3和或 N2以上】 2:有保乳意愿的部分T2患者(肿瘤3-5厘 米)
• 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有效地治疗后,一般 选择改良根治术,对于保乳意愿患者新辅 助化疗可以使部分不宜保乳者获得保乳机 会,但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患者的复发率较 未行新辅助化疗即适合保乳的患者高,因 为治疗前分期不同,复发风险不同
• 新辅助化疗对患者来说基本上“降期不降 危”。
18
新辅助化疗后的术后辅助治疗原则
的药物 2:TAM治疗失败的决绝后患者首选芳香化酶
抑制剂; 3: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可以采用手术或卵巢
功能抑制治疗基础上,遵循绝经后患者原 则
23
晚期乳腺癌治疗
• 内分泌治疗原则 4:芳香化酶抑制失败的可以选择孕激素治疗 5: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失败可以选
择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 6:既往未接受抗雌激素治疗者可以选择TAM
• 1)新辅助治疗前肿瘤大于5厘米者,腋窝淋巴结 阳性患者,术后需要放疗。
• 2)充分周期(4-6)化疗后激素反应性患者,无 论疗效是否达到PCR,辅助治疗不再化疗,而应 该以内分泌治疗为主,而决定激素反应性受体结 果可以使新辅助治疗前后的任何一次阳性结果。 而充分周期(4-6)未达到PCR,则需要个体化治 疗。
淋巴结阳性 给予辅助化疗
10
化疗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emcitabine in Anthracycline/ Taxane-Refractory MBC
Study Valerio et al.1 Rha et al.2 Modi et al.3
N
Dose*
CR + PR, %
26 1000 mg/m2
23
41 800 mg/m2
20
21 850 mg/m2
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内科 刘冬耕
NCCN 2006
• 蒽环类和紫杉类是主要化疗方案
– 蒽环类单药疗效40%左右。 – 紫杉类单药疗效33%-50%。 – 蒽环类与紫杉类联合疗效优于蒽环类为主的联合化疗。 • 首选的联合治疗方案 – CAF/FAC/FEC/CMF
– AC/EC
– Paclitaxel+ADR
17
*Days 1, 8, and 15 every 21 days.
1. Valerio MR et al. Proc Am Soc Clin Oncol. 2001. Abstract 1953. 2. Rha SY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05;90:215-221. 3. Modi S et al. Clin Breast Cancer. 2005;6:55-60.
O’Shaughnessy J et al. J Clin Oncol 2002;20:2812–23
FDA 2001.09 批准泰素帝/希罗达 联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
Capecitabine in Taxane-pretreated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Study
Blum et al.1
•Other
derive more benefit from single-agents.
蒽环类与紫杉类失败后 的化疗选择
• 卡培他滨 Capecitabine,Xeloda • 长春花碱酰胺 Vinorebine • 吉西他滨 Gemcitabine • 铂类(Cisplatin, Carpoplatin)
Abraxane (ABI-007,楷素)
• Albumin-bound paclitaxel, nanoparticle formulation
Reichardt et al.3
136
15
62
7.4 3.5 10.1
Fumoleau et al.4
126
25
54
5.0 4.6 15.2
1. Blum JL et al. Eur J Cancer 2001;37:S190 (Abstract 693) 2. Blum JL et al. Cancer 2001;92:1759-1768. 3. Reichardt P et al. Ann Oncol. 2003;14:1227-1233. 4. Fumoleau P et al. Eur J Cancer. 2004;40:536-542.
After Anthracyclines and Taxanes: Multiple Options
• Capecitabine • Vinorelbine • Gemcitabine • Irinotecan • Vinflunine • XRP 9881 • Ixabepilone • nab-paclitaxel
Vinorelbine in Refractory MBC
• Multiple phase II studies (ORR, 16%-34%) • Degardin et al.1 (N = 100)
– CR + PR, 16% – Median duration of response, 5 mos (range,
XT与Taxotere对照研究结果
所有病人用过蒽环类,80%内脏转移,2/3接受过2/3线研究药物治疗。
XT T P value Hazard Ratio
• ORR 42% 30% .006
• TTP 6.1m 4.2m .0001
• OS 14.5m 11.5m .013
0.77
单Doce更多中粒减少性发热,联合组更多3/4级腹泻、胃炎 和HFS.住院和SAE发生率相当。
•Anthracyclines (?) performance status and
•Taxanes •Paclitaxel / Adriamicine
rapidly progressing disease or visceral metastases might derive most benefit from
N
162
CR + PR, %
20
Disease Control (CR +
PR + SD), %
Median Respons
e Duration,
mos
Median TTP, mos
Median Surviva l, mos
63 7.9 3.0 11.6
Blum et al.2 74 26
57
8.3 3.2 12.2
3-18)
• Livingston et al.2 (N = 40)
– CR + PR, 25% – Median TTP, 13 weeks – Median survival, 33 weeks
1. Degardin et al., Ann Oncol. 1994;5:423-426. 2. Livingston RB et al., J Clin Oncol. 1997;15:1395-1400.
•Xeloda / Taxotere(XT)
more intensive
•Paclitaxel / Gemcitabine(GPco)mbinations
whereas less fit patients
•Xeloda
or those with more
•CMF
indolent disease might
– Docetaxel+Xeloda
– Paclitaxel+Gemcitabine • 首选的单药和其他有效的药物
– 蒽环类 、紫杉类、希罗达、NVB和健择。
– 铂类\VP-16(po)、VLB、5-FU (civ)
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
fitter patients with go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