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徐兵河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PPT课件

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17
指南将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分为2大类:优 先选择方案和其他选择方案。
优先选择方案包括:
➢TAC方案(多西他赛+阿霉素+环磷酰胺)
➢AC(阿霉素+ 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的剂 量 密度方案(2周方案)
➢AC序贯每周紫杉醇方案
➢TC方案(多西他赛+环磷酰胺)
➢AC方案
精选ppt课件最新
精选ppt课件最新
24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81 (Suppl. 1): S49–S52, 2003
维持化疗研究回顾
不是所有药物均适合维持治疗
精选ppt课件最新
25
A Sánchez-Muñoz,et al.Expert Rev. Anticancer Ther. 8(12), 1907–1912 (2008)
可用于局部晚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 的术前处理。
目的是缩小瘤灶并测试肿瘤对化疗 的反应情况。
是目前肿瘤治疗中的一个热点,已经 成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但存在很多问题和争论:
精选ppt课件最新
10
适应证?
1.局部晚期乳腺癌,淋巴结的情况、 肿瘤的情况、Her-2的情况 ,有无保乳意 愿。
2.对能手术治疗的患者是否适合新辅 助化疗?
R
淋巴结 1-3 和 HER2 +, ER/PR -
I

S
淋巴结 ≥4
K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ST. GALLEN 2007
《2009年NCCN乳腺癌临床指南 》中国专家观点
辅助化疗: 体现优先原则
应该权衡患者复发风险、治疗可能 带来的毒性风险和获益。《指南》对于 术后辅助化疗不再是往年的逐个罗列方 案,而是体现了优先原则。优先原则是 综合考虑了疗效、毒性和治疗方案时间 安排确定的。

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教学课件ppt

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教学课件ppt
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如 提供医疗保障、特殊照顾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此外,一些国 家和地区还设立了专门的乳腺癌基金会等组织来为患者提供 资金和情感支持。
06
乳腺癌预防与早期发现
乳腺癌预防的策略与方法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规律作息,可以 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教学课件 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治疗现状与挑战 • 乳腺癌内科治疗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 乳腺癌内科治疗临床试验与研究方向 •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干预与社会支持 • 乳腺癌预防与早期发现
01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的定义与分类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有浸润 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非浸润性癌等分类。
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细胞,进行过继性免疫治疗,杀伤肿瘤细胞。
乳腺癌基因治疗
基因沉默疗法
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表达,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基因修饰疗法
通过修改肿瘤细胞的基因组,使肿瘤细胞失去恶性增殖能力。
基因扩增疗法
通过扩增正常基因,抑制肿瘤基因的表达,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
乳腺癌细胞治疗
细胞凋亡疗法
性的患者。
靶向治疗
通过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 的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 移。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肿 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乳腺癌内科治疗的挑战
耐药性问题
01
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后,肿瘤细胞可能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
效果。
个体化治疗
02
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因、分子特征和临床表现,需要制定个体化

《乳癌内科进展》PPT课件

《乳癌内科进展》PPT课件

比较含泰索帝与不含泰索帝方案的疗效(2) (BCIRG 001) TAC组 3年无病生存率(DFS) 82% 3年总生存率(OS) 92% 淋巴结1~3枚DFS 90% 淋巴结1~3枚OS 96% 淋巴结>3枚DFS 69% 淋巴结>3枚OS 86% FAC组 74% 87% 79% 89% 67% 84% P值 0.0011 0.11 0.0002 0.006 0.33 0.75
紫杉类药物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作用



对淋巴结阴性病人,加用紫杉醇不能增加疗效 对高危乳腺癌,特别是ER-且有淋巴结转移 的病人,可考虑使用含紫杉醇的联合方案。 依据BCIRG 001初步试验结果,对腋窝淋巴结 转移1~3枚的患者,TAC方案显著优于FAC方 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DFS和OS。
化疗与他莫昔芬的给药顺序?
例数
已报道结果
比较含泰索帝与不含泰索帝方案的疗效(1) (BCIRG 001)



入组条件:淋巴结阳性乳腺癌(T1-3N1M0) 研究时间:1997年6月至1999年6月 例数:1491例 随机分组:①TAC方案(泰索帝+阿霉素+环 磷酰胺)745例;②FAC方案(氟尿嘧啶+阿 霉素+环磷酰胺)746例
比较紫杉类和非紫杉类药方案的随机 临床试验(二) 试验组
泰索帝
NSABP B-27 ECOG FNCLCC TAT316 BIG 2-98 ANGLO CELTIC Ⅱ GEICAM 9805 ICCG C/14-96 合计 3,000 2,500 2,000 1,200 2,800 750 1,054 800 14,104 No No No No No No No No n=0

Anastrozole 1mg od

乳腺癌病例讨论ppt

乳腺癌病例讨论ppt
• 指南中推荐高危患者应当在辅助性内分泌治疗基础 上给予卵巢抑制治疗,而低危患者无需接受卵巢抑 制治疗,同时也承认卵巢抑制治疗并不能延长总生 存,引入卵巢抑制治疗是在权衡减缓疾病进展和治 疗副作用后作出的推荐。
绝经前的低危乳腺癌不需卵巢抑制
• 临床试验证据
• 4 个临床试验结果,ECOG3193、SOFT、TEXT、ABCSG-12 • 4 个试验中卵巢抑制的方法并不相同:卵巢切除、卵巢放疗,
• 之前有绝经后患者 TAM5 年 +AI 延长内分泌治 疗至 10 年的证据,而缺乏 AI+TAM 5 年后是否 要延长内分泌治疗时间的研究证据。
• 相比安慰剂组,5 年 AI 作为初始治疗或之前他 莫昔芬治疗后转换成 AI 治疗者,延长来曲唑 治疗至 10 年进一步显著改善无病生存(95% 比 91%,P = 0.01)。
ABC 研究
ABC 研究
• 对于高危 HER2 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意向性 分析显示 TaxAC(蒽环 + 环磷酰胺 + 紫杉) 方案对比 TC(紫衫 + 环磷酰胺)方案可改 善患者无侵袭性疾病生存期(IDFS)。在亚 组分析中,TNBC 亚组似乎更能从 TaxAC 方 案获益。
FINXX 研究
绝经前的低危乳腺癌不需卵巢抑制
• 推荐更新
• 雌激素受体阳性(ER+)绝经前 II/III 期乳腺癌需接受化疗者在 内分泌治疗时应加入卵巢抑制;
• I/II 期乳腺癌因具有高危因素而需化疗者,在内分泌治疗时应加 入卵巢抑制;
• I 期乳腺癌不需要化疗者只需要接受内分泌治疗,不需要卵巢抑 制;淋巴结阴性且肿瘤 ≤ 1 cm 者只需要接受内分泌治疗,不需 要卵巢抑制。
KRISTINE/TRIO-021 研究

乳腺癌的规范诊疗及进展ppt课件

乳腺癌的规范诊疗及进展ppt课件
23
十、化疗
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适应症:a.腋窝淋巴结阴性, b.对腋窝淋巴结较少(1~3个)的绝经后患者如 果受体阴性,Her-2阴性,肿瘤较小,肿瘤分级Ⅰ 级时也可单用内分泌治疗,不用化疗。C.对腋窝 淋巴结阳性患者适应且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患 者年龄小于35岁,肿瘤直径大于等于2cm,分级 Ⅱ~Ⅲ级,脉管瘤栓,Her-2阳性,ER/PR阴性) 实用化疗,首选蒽环类药物联合化疗。对老年、 较低风险、蒽环类禁忌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用 CMF方案。70岁以上的患者需个体化考虑。
21
保乳手术
22
九、手术治疗
3.综合治疗的时间安排 先手术后化疗,2~4周内开 始放疗,同期或放疗后开展内分泌治疗。曲妥珠 单抗在开始放疗前心功能正常时即可使用。
4.保乳治疗的临床体检 ①术后1~2年内每3~4个月 一次,②3~5年内至少每半年一次,③5年以上至 少每年一次,④检查内容包括双侧乳房X线检查及 超声检查,⑤全乳切除时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标 准补救方式。
19
九、手术治疗
a.改良根治术:
20
九、手术治疗
b.保乳手术: 1.适宜人群 ①临床Ⅰ期、Ⅱ期的早期乳腺癌,尤 其是适合肿瘤直径不超过3cm且乳房有适当体积, 术后能够保持良好乳房外形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小于35岁的患者有复发的风险,应向患者充分交 代。②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经术前化疗 降期后也可慎重考虑。 2.手术方式 乳腺肿块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
28
十三、靶向治疗
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赫赛汀)与非蒽环 类化疗、内分泌治疗及放射治疗可同时应 用。应用前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 50%),一年时间6mg/kg(首剂8mg/kg) ,每三周方案。首次治疗后观察4-8小时。

乳腺癌治疗研究进展教学课件ppt

乳腺癌治疗研究进展教学课件ppt

3
免疫治疗的分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 苗、细胞免疫疗法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通过改变患者的基因表达来抑制肿 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基因治疗的主要方法:基因敲除、基因沉默、 基因修饰
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针对BRCA1、BRCA2 等基因突变的研究、针对雌激素受体的研究、 针对HER2受体的研究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加强 研究,提高治疗效果。
02
乳腺癌治疗研究进展
手术治疗
1 2
手术类型
包括肿块切除术、乳腺腺体切除术和乳腺全切 术等。
手术效果
对于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局 部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
3
手术治疗新进展
如纳米刀、冷冻消融等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清 除肿瘤组织,减少术后复发。
放疗与化疗
放疗作用
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化疗方案
包括AC、TAC、TEC等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放疗与化疗的副作用及处理
如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需注意防治副作用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内分泌治疗
01
内分泌治疗的作用机 制
通过抑制雌激素合成、竞争性抑制雌 激素受体或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等方式,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抑制 肿瘤生长。
乳腺癌治疗研究进展教学课 件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治疗研究进展 • 乳腺癌治疗新技术与新药 • 乳腺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 乳腺癌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定义与特点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乳腺组织的恶性肿瘤,具有细胞分化程 度高、生长速度快、扩散转移风险高等特点。

乳腺癌课件

乳腺癌课件

乳房保乳术(BCT): 又称乳房肿瘤切除术或广泛切除术。局部切除的肿瘤样本联合 前哨淋巴结活检共同用于肿瘤分期。大多数乳房切除术都会切除乳头,但在以下几 种情况下可以保留——肿瘤距乳头>2 cm;肿瘤大小<5 cm;非多灶性;腋窝淋巴结 阴性。
BCT 术后切缘有 3 种情况:R0 切除——切缘干净;点状残留—— 残留<4 mm;非点状残留——残留>4 mm。
T4a 肿瘤直接侵犯胸壁。 T4b 乳房表面皮肤水肿(包括橘皮样水肿),皮肤溃疡或肿 瘤周围皮肤有卫星结节,但不超过同侧乳房。
T4c 包括T4a及T4b. T4d 炎性乳腺癌。
TNM分期
2)区域淋巴结(N) N0 区域淋巴结未扪及。 Nx 区域淋巴结情况不详(以往已切除)。 N1 同侧腋淋巴结有肿大,可以活动。 N2 同侧腋淋巴结肿大,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粘连。 N3 同侧内乳淋巴结有转移。 病理N(pN) pN1 微转移;同侧腋窝1-3个淋巴结转移,或临床未发现但前哨 淋巴结活检镜下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
影像学检查
钼靶
• 对微小钙化灶敏感 • 降低40岁以上妇女乳腺癌死亡率
超声
• 年轻、妊娠、哺乳期妇女首选 • 评估植入假体乳腺病变、引导介入
核磁
• 乳腺癌分期评估、新辅助疗效评价 • 保乳术后复发监测
空心针穿刺活检(CNB)
微创穿刺活检
切除活检已不是目前首选 的病例取材方式
真空辅助微创活检(VAB)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活检
DCIS 和很多小癌灶往往不容易辨 认,医生应对这些患者进行定位 标记,可以通过超声引导定向在 肿瘤内放置定位钢丝。肿瘤的位 置应在皮肤上做好标记,并让患 者在手术时保持与影像学检查时 同样的姿势,肿瘤在皮下的精确 距离也应进行记录。 上图中黄色箭头指示导线束,红 色箭头指示肿瘤,皮肤上的黑点 标记肿瘤的准确位置。

乳腺癌的内科治疗PPT课件

乳腺癌的内科治疗PPT课件
哪些病人需要行术后辅助化疗?
EBCTCG: 年龄与化疗效果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减少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龄(岁) 复发(%) 死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部 23.8±2.2 15.2 ±2.4 <40 37±7 27±8 40-49 34±5 27±5 50-59 22±4 14±4 60-69 18±4 8±4 ≥70 未报道 未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175/3h x 4
None
N=3170 淋巴结+ 绝经前或绝经后 ER+ or PR+
随 机 化
A = Doxorubicin C = Cylophosphamide P = Paclitaxel
A60C x 4
A75C x 4
A90+G-CSFC x 4
ER+ or PR+ 患者接受Tamoxifen 治疗 5年
1.0
0.8
0.6
0.4
0.2
0.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FAC
TAC
Cumulative Probability
87%
81%
N Events HR P-value Stratified Log-Rank TAC 745 91 0.70 .0080 FAC 746 130
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 术后辅助化疗指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EBRA: 试验设计
手术 ± 放疗
绝经前/围绝经期,淋巴结+早期乳腺癌, 年龄 50 岁
随机化1:1 (开放,多中心)
‘Zoladex’ 3.6mg 28天一次,2年
随访
肿瘤复发 死亡
死亡
CMF 28天一疗程 x6程
ZEBRA: ER+患者DFS Kaplan-Meier 分析
Proportion alive and free of disease
▪ 平均随访4年, ‘Zoladex’ 3.6mg 加用tamoxifen 组 对DFS提高显著
▪ 该组对总生存率亦有提高趋势(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 资料显示 ‘Zoladex’ 3.6mg加用tamoxifen较之
CMF对绝经前受体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更为有效
Jakesz R,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1999; 57: 25, Abstr 2. Jakesz R, et al. Eur J Surg Oncol 2000; 26: 281, Abstr 110.
脑垂体黄体生存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诺雷得(Zoledex, Goserelin)
‘Zoladex’
‘诺雷得’的发现
LHRH
Azgly
Ser(But)
粗键显示不同之处
‘Zoladex’作用机制 — 1
‘Zoladex’ — 下调
LHRH 受体
LHRH (下丘脑)
脑垂体
促性腺激素 (FSH + LH)
Zoladex’ 3.6mg 用于绝经前患者 (ZIPP) 联合分析资料
(‘Zoladex’ 3.6mg 作为标准治疗的辅助)
(n=7)
5
50
0 0 1 2 3 4 5 6 7 8 12 16 20
时间 (周)
0 0 1 2 3 4 5 6 7 8 12 16 20
时间 (周)
1
2
3 456
‘Zoladex’ 3.6mg 给药
1
2
3 456
‘Zoladex’ 3.6mg 给药
West CP, et al. Clin Endocrinol 1987; 26: 213–20.
GROCTA 02 临床试验 意大利乳腺癌辅助治疗试验
绝经前/围绝经期 ER+ve 乳腺癌
随机化 1:1
‘Zoladex’ 3.6mg/28 天 x2 年* 加用
tamoxifen 30mg/天 x5年
* 30% 病例通过卵巢切除或放疗接受卵巢去势
CMF x 6 程
随机化、开放性试验 244 绝经前/围绝经期患者, 中位年龄 45/46 岁 ER+ve, 淋巴结+ve/淋巴结–ve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Zoladex’ 3.6mg CMF
Number of events: ER+ve (n=1,189) 487
1
2
3
4
5
6
7
8
9 10
Disease-free survival (years)
AstraZeneca, data on file.
CMF x 6 程
Jakesz R,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1999; 57: 25, Abstr 2. Jakesz R, et al. Eur J Surg Oncol 2000; 26: 281, Abstr 110.
ABCSG AC05临床试验: 结果、摘要和结论
0.8 (NS) 0.3 (NS)
* 危险比 <1提示tamoxifen + 卵巢去势有效; NS = 无意义
结论
两组DFS和OS无显著性差异* 不论淋巴结情况如何,‘Zoladex’ 3.6mg + tamoxifen对ER+ve患者与CMF同样有效
*由于样本量小,两组之间微小的差异无法识别
Boccardo F, et al. J Clin Oncol 2000; 18: 2718–27.
Boccardo F, et al. J Clin Oncol 2000; 18: 2718–27.
GROCTA 02: 结果
中位随访 76 月
危险比* (95% CI)
p值
Tamoxifen + 卵巢去势 与CMF比较
复发 死亡
0.94 (95% CI 0.60–1.47) 0.69 (95% CI 0.36–1.33)
卵巢
雌激素 孕激素
LH (mU/ml) 雌二醇 (pg/ml)
‘Zoladex’ 3.6mg用于辅助治疗: 原理 (2)
‘Zoladex’ 3.6mg 具有药物卵巢切除的作用
‘Zoladex’ 3.6mg 对 LH 和雌二醇水平的作用
35
30
300
25
250
20
200
15
150
(n=7)
10
100
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
流行病学特征
(1/100,000) 35
中国肿瘤死亡率居前10位的恶性肿瘤
30
25

20

15
10
5
0
胃癌 肝癌 肺癌 食道癌 结直肠癌淋巴瘤 宫颈癌 鼻咽癌 乳腺癌 膀胱癌
199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乳腺癌患者死亡率降低原因
早诊早治 乳腺癌综合治疗的进步,包括辅助治疗
(化疗与内分泌治疗)的进步
ZEBRA 临床试验: 结论
‘Zoladex’ 3.6mg 在受体阳性病例与 CMF 疗效相等
ER水平检测对治疗起关键作用 ‘Zoladex’ 3.6mg 较之CMF 有更小的不良反应 ‘Zoladex’ 3.6mg 单药治疗是对ER+、淋巴结阳性
、绝经前/围绝经期早期乳腺癌 CMF化疗之外的又 一治疗选择
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G, 2000)
随机入组例数:6000(其中年龄<50岁 5000例)
logrank检验表明卵巢切除能明显减少复 发(2P=0.001)和死亡率(2P=0.04)
10年复发和死亡率分别减少4.3%与2.1%
ABCSG AC05 临床试验 奥地利乳腺癌辅助治疗试验
(‘Zoladex’ 3.6mg + tamoxifen 与 化疗比较)
绝经前ER+和/或 PgR+ve 乳腺癌
随机分组 1:1
‘Zoladex’ 3.6mg/28 天 x3年 加用
tamoxifen 20mg/天 x5年
1,045 可评估病例 淋巴结+ve 或 淋巴结–ve 包括 奥地利28%的合格病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