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73北京化工大学基于FPGA的数字调制器的实现

毕业设计73北京化工大学基于FPGA的数字调制器的实现
毕业设计73北京化工大学基于FPGA的数字调制器的实现

诚信声明

本人声明:

我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本人签名:日期: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FPGA的数字调制器的实现

学院:信息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

学生: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

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1) 查阅资料,掌握数字调制器原理及实现方法

(2) 完成基于FPGA的数字调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3) 完成各功能模块FPGA编程

(4) 完成软件仿真、硬件设计和软硬件调试

(5) 完成毕业论文的编写。

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 查阅有关数字调制原理的中外文献,学习相关知识

(2) 学习FPGA基本设计原理及简单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

(3) 结合数字调制原理,进行基于FPGA的数字调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4) 利用VHDL语言对各功能模块编程,并完成软件仿真。

(5) 完成FPGA芯片外围电路的设计

(6) 进行硬件调试与系统调试

(7) 利用Protel完成原理图和PCB图的绘制。

(8) 对多种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9) 编写毕业论文

3.主要参考文献

[1]潘松,黄继业.EDA技术实用教程[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郭梯云,邬国扬,李建东.移动通信[M].修订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

版社,2000.

[3]苏小妹.软件无线电系统的研究及其FPGA实现[D].湖南:湖南大学,2005.

[4]阳晰.高速数字调制解调[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5.

[5]韦维,毕存强,吴兴洁.浅谈移动通信系统数字调制技术[J].无线电技术与信

息,2005(10):66-69.

[6]ALFREDO LINZ, ALAN HENDRICKSON.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an I-Q

GMSK Modulator[J].IEEE TRANSACTION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1996,43(1):14-23.

[7]ABHIJIT PATAIT.Efficient GMSK Modulator Targets GSM

Design[EB/OL].(2006-03-22).https://www.360docs.net/doc/866755387.html,/CommsDesign - Efficient GMSK Modulator Targets GSM Designs.htm.

[8]ALTERA CORPORATION. Cyclone Device Handbook[Z]. 2003.

摘要

本文实现了基于FPGA技术的多种数字调制器。该系统能实现10种不同调制方式,包括2ASK、BPSK、BFSK、QPSK、DQPSK、π/4-DQPSK、OQPSK、16QAM、MSK、GMSK。同时还可作为由MCU控制的任意波形发生器。

首先,本文介绍了数字调制技术的发展及多种数字调制技术的原理,给出了基于FPGA的数字调制器的实现原理及方法;然后在完成了DDS模块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种数字调制器的软件设计,并进行了硬件平台原理图和PCB图的绘制。最后给出了本系统的测试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基带信号速率可以从512bps到3.84Mbps选择,满足与目前多种设备的基带信号接口的要求。载波频率最高可达20MHZ,频率分辨率为0.0002Hz。通过实际运行和测试,功能和技术指标均满足要求。

本系统集FPGA和DDS技术优势于一身,可任意设置已调信号的频率、相位和幅度,转换时间为纳秒级,具有很高的转换精度和较低的相位噪声;同时还具有速度快、稳定性高、电路结构简单、通用性好,成本低、体积小等诸多优点。

关键词:数字调制器;FPGA;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modulator based on FPGA. The modulator can realize ten kinds of modulation, including ASK, BPSK, BFSK, QPSK, DQPSK, π/4-DQPSK, OQPSK, 16QAM, MSK, GMSK. And the modulator can also perform as an arbitraty waveform generator.

Firstly, 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rogress an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odulation technologies. Then, after the realization of DDS modual, the digital modulator is implemented, involving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sign. Finaly,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gives the conclusion. The rate of the baseband signal ranges from 512bps to 3.84Mbps, which can interface with many devices. The carrier frenquency is up to 20MHZ and the frenquency resolution is 0.0002HZ.

The advantages of FPGA and DDS are concentrated in this modulator, which results in instant transition of the frenquency, phase and amplitude of the modulated signal, and the values of them can be seted arbitrarily and accurately. Addtionally, the modulator distinguishes itself with high speed, high stability, simpleness of the circuit, low cost, small area etc.

Keywords:digital modulation,FPGA,DDS

目录

前言 (1)

第1章绪论 (2)

第1.1节数字调制技术的发展 (2)

第1.2节基于FPGA的数字调制器研究的意义 (3)

第1.3节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5)

第2章数字调制原理 (6)

第2.1节概述 (6)

第2.2节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7)

第2.3节多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8)

2.3.1多进制数字频率调制原理 (9)

2.3.2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原理 (9)

2.3.3 正交振幅调制原理(QAM) (11)

第2.4节恒包络连续相位数字调制原理 (12)

2.4.1 最小移频键控原理(MSK) (12)

2.4.2 高斯最小移频键控原理(GMSK) (14)

第2.5节各类数字调制方式性能分析 (15)

第2.6节用FPGA实现数字调制器的原理及方法 (17)

第3章基于FPGA的中频数字调制器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18)

第3.1节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的设计与实现 (18)

3.1.1 DDS原理及系统组成 (18)

3.1.2 DDS系统的性能分析 (20)

3.1.3 基于FPGA的DD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3.1.4 用DDS实现数字调制器的可行性 (25)

第3.2节基于FPGA的二进制数字调制器设计与实现 (26)

第3.3节基于FPGA的多进制数字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27)

3.3.1 MFSK调制器设计与实现 (28)

3.3.2 QPSK调制器设计与实现 (28)

3.3.3 DQPSK与π/4-DQPSK调制器设计与实现 (29)

3.3.4 OQPSK调制器设计与实现 (29)

3.3.5 16QAM调制器设计与实现 (30)

第3.4节基于FPGA的恒包络连续相位数字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31)

3.4.1 MSK调制器设计与实现 (31)

3.4.2 GMSK调制器设计与实现 (31)

第3.5节各模块程序调试与系统联调 (36)

第4章基于FPGA的中频数字调制器的硬件设计与调试 (39)

第4.1节硬件整体结构设计 (39)

第4.2节硬件平台具体设计 (39)

4.2.1 FPGA核心板设计 (39)

4.2.2 ADDA适配板设计 (45)

4.2.3 FPGA核心板和ADDA板、MCU板的接口设计 (47)

第4.3节FPGA板和ADDA板原理图及PCB图的绘制 (48)

第4.4节硬件电路调试与软硬件联调 (49)

4.4.1 硬件电路调试 (49)

4.4.2 软硬件联调 (50)

第5章数字调制器测试结果及性能分析 (51)

第5.1节DDS系统测试结果及性能分析 (51)

5.1.1 DDS系统测试结果 (51)

5.1.2 DDS系统杂散性能分析 (51)

第5.2节多种数字调制器测试结果及性能分析 (53)

结论 (57)

参考文献 (59)

致谢 (61)

前言

近年来,移动通信领域的各项技术取得迅猛发展,经历了从AMPS,NMT模拟移动通信,到D-AMPS,IS-94,GSM数字移动通信,再到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但多种无线通信标准和体制之间无法兼容的弊端也严重制约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此,美国MILT-RE公司在1992年5月首次明确提出了一个新名词: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1]。

DDS技术作为软件无线电技术之一,近年来取得飞速发展,它在工作频率范围、频率转换速度、相位连续性、正交输出、高分辨率以及易集成化等一系列性能方面,远远超过了传统频率合成水平,获得广泛应用[2]。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作为软件无线电另一核心技术,近10年无论在规模、处理速度还是在功耗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FPGA成本的降低及设计工具的发展,FPGA器件获得广泛应用,既能实现高性能的DSP应用,又降低了专用ASIC的风险和前期成本,成为数字信号处理硬件实现的比较好的选择方案[3]。FPGA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From Concept to System in minutes”的梦想得到部分实现。

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当前软件无线电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将DDS技术和FPGA技术结合起来,进行了软件编程及硬件平台的设计,实现了基于FPGA的多种数字调制器,并对本系统进行了实际测试,与理论结果基本一致。

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数字调制技术的发展,及本课题的意义;第二章分析了多种数字调制技术的原理,并进行了性能比较,最后给出了基于FPGA的数字调制器的实现原理及方法;第三章在对DDS原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完成了多种数字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第四章进行了调制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完成了原理图和PCB 板图的绘制。第五章给出了本系统的实测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第1章绪论

第1.1节数字调制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迅猛发展,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移动用户群的持续增长和新业务的层出不穷,移动通信体系要及时适应甚至超前于市场需求的步伐。而作为移动通信核心技术之一的数字调制技术是实现高速、高效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保证。

移动通信对调制技术的主要要求是:已调信号的频谱窄和带外衰减快(即频谱利用率高);易于采用相干解调或非相干解调;抗噪声和抗干扰能力强;以及适宜在衰落信道中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有两类用的最多的数字调制方式[4]:

(1) 线性调制技术:主要包括PSK、QPSK、DQPSK、OQPSK、π/4-DQPSK、多电平PSK和QAM等。此处所谓“线性”,是指这类调制技术要求通信设备从频率变换到放大和发射的过程中保持充分的线性。显然,这类要求会增加设备的难度和成本,但这类调制方式可获得较好的频谱利用率。

(2) 恒定包络(连续相位)调制技术。主要包括MSK、GMSK、GFSK和TFM等。这类调制技术的优点是已调信号具有相对窄的功率谱,并且对放大器件没有线性要求,不足之处是其频谱利用率通常低于线性调制技术。

提高频谱利用率是提高通信容量的重要措施,也是人们设计通信系统的焦点。80年代初,由于线性高放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人们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恒包络调制技术(如GSM采用GMSK),但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线性高放的发展,人们着重采用了QPSK 之类的线性数字调制技术。

另一种获得迅速发展的调制技术是振幅相位联合调制(QAM)技术。4QAM、

16QAM、64QAM以致256QAM都在微波通信中获得成功应用。针对移动信道特性,人们提出了变速率QAM(VR-QAM)、多载波QAM(MC-QAM)等多种改进方式。

随着对通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多载波调制(MCM)技术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技术、离散小波多音调制(DWMT)技术等,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移动通信中。

目前,根据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过程和通信业务的要求不同,各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调制方式也各有特点,如表1·1所示:

表1·1各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调制方式[5]

第1.2节基于FPGA数字调制器研究的意义

在软件无线电发展的今天,本文的研究意义包含两个方面。

(1) 采用FPGA技术实现数字调制器的设计。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是以把DSP或FPGA芯片或通用CPU芯片等硬件平台为依托,将尽可能多的无线通信功能(如调制解调、信道信源编码、加密模式、通信协议等)由软件实现。FPGA因其低成本、低功耗、可重构性、高灵活性、高数据吞吐量等诸多优越性能而备受青睐。FPGA与传统ASIC和DSP在性能等方面的比较可参见表1·2和表1·3。

从表1·2可看出,相比于ASIC,FPGA具有低成本、更大的灵活性、可重构性及较短的市场投放时间。虽然近20年来,DSP性能得到不断提高,但要达到千兆赫量级的时钟速度,所要求的功耗仍然很高,并且由表1·3可以看出,其串行处理的结构不可能实现高阶的数字滤波器功能。

近年来,FPGA具备了日益强大的嵌入式处理核。如Altera 的Nios处理器为高性能32bit RISC处理器,配合Altera提供的SOPC Builder软件,为软件无线电提供了出众的硬件平台,也增强了FPGA的增值工程应用机会。

表1·2 FPGA与ASIC、高速DSP性能比较[6]

[6]

(2) 采用DDS技术的数字调制器的设计

DDS问世之初,由于元器件速度限制并未引起重视。但近20年间,随着器件技术水平的提高,因其频率范围宽、高分辨率、相位连续等一系列优点成为频率合成技术中的佼佼者。与传统频率合成技术相比,通过预置相位累加器的初始值和改变相位间隔,可精确控制合成信号的相位和频率,易于实现各种数字调制方式。

国外率先展开了DDS用于调制技术的研究,并已生产出了非常成熟的DDS调制芯片。如Qualcomm公司推出的DDS系列Q2220、Q2230、Q2334、Q2240、Q2368等;AD公司相继推出的AD9850、AD9851、可实现线性调频的AD9852、以DDS为核心的QPSK调制器AD9853以及两路正交输出的AD9854等[2]。

国内对DDS的研究起步较晚,DDS芯片几乎还是空白。对于DDS用于调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刚刚起步。

(3) 本文将FPGA技术与DDS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了两大技术的优势。在FPGA 器件构造的硬件平台上,结合DDS技术,实现了软件无线电数字调器。因此,本课题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1.3节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实现了基于FPGA的数字调制器,完成了软硬件设计。利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本文采用了一种有别于现行正交调制方法的调制器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实现性。

本文主要工作:

(1)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掌握了多种数字调制技术(ASK、PSK类、FSK类、QAM 等)的原理及目前主要实现方法,结合DDS技术完成了调制器实现方案设计。

(2) 在QuartusⅡ开发环境下,实现了2ASK、2FSK、2PSK、QPSK、DQPSK、OQPSK、π/4-QPSK、QAM、MSK、GMSK等10种数字调制方式。并对FPGA芯片(EP1C6Q240C8)编程下载,在硬件平台上对于各种数字调制方式进行实际运行和测试,经过示波器观测和频谱分析仪分析,功能和技术指标均满足任务书要求。

(3) 完成了调制器硬件平台的设计,利用Protel DXP进行了原理图和PCB板图的绘制。

(4) 对数字调制器实测结果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结论。

第2章数字调制原理

第2.1节概述

数字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用数字基带信号0与1去控制正弦载波中的一个或多个参量,把比特率为R(bit/s)的二进制数字序列变换为适当的中频或射频信号[1]。数字信号调制的基本类型分为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此外还有许多有基本类型改进或综合而获得的新型调制技术:包括多进制数字调制技术和改进的数字调制技术等。

数字调制技术有多种分类方式:从已调信号相位是否连续角度可分为相位不连续调制和相位连续调制;从已调信号包络是否恒定角度可分为恒定包络调制和非恒定包络调制。如图2·1所示

图2·1 数字调制方式分类

针对移动通信信道的两大基本特征为带宽有限、干扰和噪声影响大,已调信号应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和较强的抗干扰、抗衰落能力。同时,必须考虑调制解调器的可实现性:如采用恒定包络调制技术,则可采用限幅器、低成本非线性高放器件;而对于非恒包络技术,则需采用成本较高的线性高放器件。此外,还必须考虑调制器和解调器本身的复杂性:如采用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等。

综上所述,调制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调制的原理、已调信号的频谱特性及其产生方法等。因此,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讨论 图2·1 所示几种调制方式的工作原理[6]。

第2.2节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常见的二进制数字调制方式包括ASK 、BPSK 、DPSK 、BFSK 四种调制方式,下面分别讨论这四种数字调制的原理。

(1) 振幅键控(ASK)

ASK 又名二进制通断键控(OOK)调制,信号形式为:

(2·1) {}n a 为单极性二进制数字序列。

实现框图如图2·2所示: 图2·2 ASK 调制框图

已调信号功率谱密度如下:

(2·2) (2) 移相键控(BPSK) BPSK 信号形式为:

(2·3) {}n a 为双极性二进制数字序列。

实现框图如图2·3所示:

图2·3 BPSK 调制框图

在+1或-1等概出现时已调信号功率谱密度同公式(2·2)。

)]()([4

)(2

c s c s ASK f f P f f P A f P ++-

=t nT t g a A S c n s T n ASK ωcos ])([∑∞

-∞

=-=t nT t g a A S c n s T n BPSK ωcos ])([∑∞

-∞=-=

b BFSK T t t

f A t s t f A t s t S ≤≤???===02cos )(2cos )()(2211“空号”“传号”ππ(3) 差分移相键控(DPSK)

为克服BPSK 信号接收端的相位模糊,可对基带信号进行差分编码,然后进行BPSK 调制。亦即利用载波的前后相位差来传递当前绝对码{n b }。实现框图如图2·4:

图2·4 DPSK 调制框图

DPSK 信号与BPSK 信号具有相同的功率谱密度。

(4) 移频键控(BFSK)

BFSK 信号形式:

(2·4) 实现框图如图2·5:

(a) ( b)

图2·5 FSK 调制框图

(a)非连续相位 (b)连续相位 信号功率谱密度如下:

(2·5)

第2.3节 多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实际中许多数字通信系统常常采用多进制数字调制,与二进制数字调制不同的是:多进制数字调制是利用多进制数字基带信号去调制载波的振幅、频率或相位。因此,相应地有多进制数字振幅调制、多进制数字频率调制和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三种基本方式以及该三种基本方式的组合形式。

)]()([4

)]()([4)(222

112f f P f f P A f f P f f P A f P s s s s FSK ++-+++-=

2.3.1多进制数字频率调制原理

MFSK 是2FSK 的扩展。通常设计为M 个正交的载波。发射频率为)..2,1(M i f i =的正弦波用以表达M 进制符号中的第i 种符号。实现框图如图2·6,它根据K 比特输入从K M 2=个频率中选择一个发送:

图2·6 MFSK 调制框图

设码元持续时间为s T ,则保持正交性的最小频率间隔为s T 2

1。则MFSK 的主瓣带宽为 (2·6) 功率谱密度分布如图2·7:

图2·7 4FSK 信号功率谱密度

2.3.2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原理

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是利用载波的多种不同相位(或相位差)来表示数字信息的调制方式。本文将以四相制数字调制方式来讨论多进制数字调制方式的原理。

① 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

QPSK 是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来表示数字信息。

c n c n s T n c s T QPSK t t nT t Ag t nT t Ag t S )

sin sin cos )(cos ()cos()()(--=+-=ωφωφφωs s s s f M T M T T M B 2

3231221+=+=?+-

=

(2·7)

其中 (A 方式)或 (B 方式) B 方式格雷码映射星座图如图2·8: 图2·8 B 方式格雷映射星座图

将以上星座图向右旋转45°,即可得到A 方式的格雷码映射星座图。

实现框图如图2·9:

正交调制法 相位选择法

图2·9 QPSK 调制框图

在QPSK 的码元速率与PSK 信号的比特速率相等的情况下,QPSK 信号是两个PSK 信号之和,因此具有和PSK 信号相同的频谱特征和误比特性能。

② 差分四相移相键控(DQPSK)与π/4-DQPSK 调制原理

为克服QPSK 信号解调过程中的相位模糊,可采用DQPSK 调制。它是利用在当前四进制符号的载波相位n θ与前一个四进制符号的载波相位1-n θ之相位差θ?来传递当前绝对码的双比特码。

对输入绝对码流串并转换后进行四进制差分编码,然后通过QPSK 调制器即可获得已调信号。当对编码信号进行A 方式的QPSK 调制时,可获得DQPSK 调制信号;当进行B 方式的QPSK 调制时,可获得π/4-DQPSK 调制信号。

四进制差分编码原理图如图2·10:

??????--∈4,43,43,4ππππφn ?

?????∈23,,2,0πππφn

图2·10 四进制差分编码框图

DQPSK信号具有和QPSK信号相同的频谱特性;而π/4-DQPSK将QPSK的最大相位跳变±π降为±3π/4,从而改善了DQPSK的频谱特性。

③交错四相移相键控(OQPSK)

OQPSK调制与QPSK调制不同之处在于,在正交支路引入了一个比特的时延,从而使得两个支路的数据不会同时发生变化,因而仅能产生±π/2的相位跳变,具有较低的频谱旁瓣。

图2·11 QPSK和OQPSK的星座图和相位转移图

(a)QPSK ; (b)OQPSK

实现框图如图2·12:

图2·12 OQPSK调制实现框图

2.3.3 正交振幅调制原理(QAM)

正交振幅调制是BPSK和QPSK的进一步推广,通过振幅和相位的联合控制,可以得到更高频谱效率的调制方式。

调制框图如图2·13:

图2·13 QAM 调制框图

16QAM 矩形星座图如图2·14:

图2·14 16QAM 矩形星座图

从星座图看出,16QAM 用16个点的星座位置来代表十六进制的16种数据信号,它有12种的相位,3种振幅,它抗误码能力远大于16PSK 信号。这也正是目前它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的原因。

第2.4节 恒包络连续相位数字调制原理

2.4.1 最小移频键控原理(MSK)

MSK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FSK,其频差是满足两个频率相互正交(相关系数为零)的最小频差,并要求FSK 信号的相位连续。

相位连续的2FSK 信号的两频率之间的互相关系数是两载频的频率间隔)2(21f f f ?=-的函数,如图2215所示。

(2·8) 图2·15 2FSK两信号的互相关系数ρ与两载频间隔f?

2之间的关系

两频率正交时的最小频率间隔为

(2·9) 其调制指数为

(2·10) MSK信号表达式:

(2·11) 若

n

a

取+1,则

n

a取-1,则

其中

n

x值要确保MSK信号在t=nTb时刻的载波相位)(t

θ连续,经推导得

???

=

±

=,3,2,1,0

,

0n

x

n

π

可利用图2·16的调频器来产生MSK信号。

图2·16 利用h=0.5的VCO产生MSK信号

b

T

f

f

2

1

1

2

=

-

2

1

2

1

2

=

=

?

=

b

b

b

R

T

R

f

h

∑-

-∞

=

-

=

1

2

2

n

K

n

K

n

a

n

a

x

π

π

b

c T

f

f

4

1

1

+

=

b

c T

f

f

4

1

2

-

=

]

2

cos[

)(

n

n

b

c

MSK

x

t

a

T

t

A

t

S+

+

=

π

ω

]

)

2(

2[

)

2(

b

b

T

f

Sa

wT

Sa?

=

?

ρ

(完整版)FPGA温度测量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FPGA温度测量设计

摘要 温度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环境参数,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温度的测量和控制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等各个领域中应用普遍。温度测量仪是一种常用的检测仪器。 本文首先介绍了DS18B20的工作原理,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数据接口特点,展示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即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的使用方法以及Verilog HDL (HDL:Hardware Discription Language)语言的编程,完成了基本温度测量功能。给出了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此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转换速度快、精确性高,扩展性好等优点。 关键词:FPGA;DS18B20;测温;Verilog HDL语言

Design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based on FPGA Abstract Tenperture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nd it industry, agriculture, national defense,medical and other field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was widely used.The temperature measuring instrument is a kind of common testing instrument. In this paper,first we introduces the work principle of DS18B20,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ata interface of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demonstrated Language)programming language,accomplished the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Given the .The device . Key Words: FPGA;DS18B20;Temperature measurement;Verilog HDL language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1绪论 (1) 1.1题目背景意义 (1) 1.2工作内容 (2)

(完整版)基于FPGA的智能交通灯的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 I 1 前言 (1) 2 交通红绿灯控制电路的发展与技术现状 (2) 2.1 交通控制系统以及交通红绿灯控制电路的发展现状 (2) 2.2 智能交通红绿灯控制电路技术的现状 (3) 3 VHDL、FPGA、Quartus ii简介 (5) 3.1 VHDL简介 (5) 3.1.1 VHDL简介 (5) 3.1.2 VHDL语言的特点 (6) 3.2 FPGA简介 (8) 3.2.1 PLD器件的设计特点 (8) 3.2.2 FPGA的基本结构 (10) 3.2.3 采用FPGA设计逻辑电路的优点 (11) 3.3 Quartus II 的简介 (12) 4 具体方案论证与设计 (13) 4.1 具体方案论证 (13) 4.2系统算法设计 (15) 4.3 具体电路原理图 (16) 4.4 电路仿真图 (16) 5 实验结果 (17) 总结 (18)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 (19)

基于FPGA的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首先,介绍交通控制系统以及交通红绿灯控制电路的发展现状;然后采用硬件描述语言进行的交通灯控制器设计。重点介绍了控制系统各部分的设计,以及各个模块之间的同步处理。为了克服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传统设计方法的弊端,更加适应城镇交通现状,利用VHDL语言、采用层次化混合输入方式,设计了具有3种信号灯和倒计时显示器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在 QuartusⅡ下进行仿真,并下载到FPGA中制作成实际的硬件电路进行了模拟运行.使用该方法设计的交通灯控制系统电路简单、运行可靠、易于实现,可实现对交通信号的控制和显示功能。 关键词 FPGA;QUARTUS ii;HDPLD;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器; Based on FPGA intersection traffic lights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intersection traffic signal controller.First, the introduction of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nd traffic light control circuit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then using language designed for the traffic light controller.Focus on various parts of the control system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题目

单片机类 业设计 刷电子时钟的设计 刷全自动节水灌溉系统--硬件部 刷数 式温度计的设计 刷温度 控系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提示测温系统的研究 刷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 刷数 流 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全自动洗衣机 刷水塔智能水 控 系统 刷温度箱模拟控 系统 刷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 刷基于51单片机的L司号点阵显示屏系统的设计与实 16×16点阵显示屏 刷基于A切89分51单片机的数 电子时钟 刷基于单片机的步 电机的控 刷基于单片机的交流调 器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数 电压表的设计 刷单片机的数 钟设计 刷智能散热器控 器的设计 刷单片机打铃系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交通信 灯控 电路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电话 程控 家用电器系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安全 警器 刷基于单片机的 路抢答器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设计 刷基于MC分-51数 温度表的设计 刷电子体温计的设计 刷基于A切89C51的电话 程控 系统 刷基于A三R单片机幅度 调的号号分信 发生器 刷基于单片机的数控稳压电源的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室内一氧化碳 测及 警系统的研究 刷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 器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 编程多 能电子定时器 刷单片机的数 温度计设计 刷红外遥控密码锁的设计 刷基于61单片机的语音识别系统设计 刷家用 燃气体 警器的设计 刷基于数 温度计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刷基于凌 单片机的语音实时采集系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数 频率计的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数 电子钟设计 刷设施 境中温度测 电路设计 刷汽车倒车 撞 警器的设计 刷篮球赛计时记 器

刷基于单片机的家用智能总线式开关设计 刷设施 境中湿度检测电路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音乐合成器设计 刷设施 境中二氧化碳检测电路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 系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数 温度计的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火灾 警器 刷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开关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 刷大棚温湿度自动 控系统 刷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的设计 刷单片机的语音 储与 放的研究 刷基于单片机的电 热炉温度控 系统设计 刷红外遥控电源开关 刷基于单片机的 频信 发生器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呼叫系统的设计 刷基于PIC16F876A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仪 刷基于单片机的密码锁设计 刷单片机步 电机转速控 器的设计 刷由A切89C51控 的太 能热水器 刷 盗与恒温系统的设计与 作 刷A切89分52单片机实验系统的开发与 用 刷基于单片机控 的数 气压计的设计与实 刷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设计 刷智能定时器 刷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火灾 警系统 刷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式转速 程表的设计 刷 交车汉 显示系统 刷单片机数 电压表的设计 刷精密三F转换器与MC分-51单片机的接口技术 刷基于单片机的居室安全 警系统设计 刷基于89C2051 IC卡读/写器的设计 刷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设计 刷球赛计时计 器设计 刷 系列PCL五层电 控 系统设计 刷自动起闭光控窗帘设计 刷单片机控 交通灯系统设计 刷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 刷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 系统 刷点阵电子显示屏-- 业设计 刷超声波测距仪-- 业设计 刷单片机对玩 小车的智能控 业设计论文 刷基于单片机控 的电机交流调速 业设计论文

fpga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

fpga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它是在PAL、GAL、C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以下是fpga毕业设计,欢迎阅读。 1选题目的意义和可行性 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年代里,数字电子钟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目前应用的数字钟不仅可以实现对年、月、日、时、分、秒的数字显示,还能实现对电子钟所在地点的温度显示和智能闹钟功能,广泛应用于车站、医院、机场、码头、厕所等公共场所的时间显示。随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的出现,电子系统向集成化、大规模和高速度等方向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作为可编程的集成度较高的ASIC,可在芯片级实现任意数字逻辑电路,从而可以简化硬件电路,提高系统工作速度,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故利用FPGA这一新的技术手段来研究电子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设计采用FPGA现场可编程技术,运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设计电子钟。避免了硬件电路的焊接与调试,而且由于FPGA的I /O 端口丰富,内部逻辑可随意更改,使得数字电子钟的实现较为方便。本课题使用Cyclone EP1C6Q240的FPGA器件,完成实现一个可以计时的数字时钟。该系统具有显示时、分、秒,智能闹钟,按键实现校准时钟,整点报时等功能。满足人们得到精确时间以及时间提醒的需求,方便人们生活。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2.1研究的基本内容 数字时钟是采用电子电路实现对时间进行数字显示的计时

装置,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不断提高。 数字时钟系统的实现有很多,可以利用VerilogDHL语言在Quartus II里实现时、分、秒计数的功能。在芯片内部存储器设24个字节分别存放时钟的时、分、秒信息。数字时钟首先是秒位(共8位)上按照系统时钟CLK进行计数,存储器内相应的秒值加1;若秒位的值达到60(110000),则将其清零,并将相应的分位(共8位)的值加1;若分值达到60(110000),则清零分位,并将时位(共8位)的值加1;若计数满24(100100)后整个系统从0开始重新进行计数。 本设计使用Cyclone EP1C6Q240的FPGA器件为核心,通过编写程序,完成此电子时钟的主要功能显示时,分,秒,以及通过按键实现校准时钟主要功能,使用LED液晶屏显示,分别显示时,分,秒。并且能够实现附加功能----闹铃设置功能和整点报时。 2.2 拟要解决的问题 本设计电子钟系统功能简单,用Cyclone EP1C6Q240的FPGA器件为核心,通过编写程序,完成此电子时钟的主要功能。 本课题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 学习VerilogDHL语言、运用Quartus II环境进行程序设计。 用VerilogDHL语言能进行综合的电路设计,也可用于电路的仿真;设计的 规模是任意的,语言不对设计规模施加任何限制;内置各种基本的逻辑门。便于改进和扩充,有利于本系统的研制,并使其性能更完备的。

北京化工大学《无机化学》(双语)期末考试模拟试卷-A

北京化工大学 Model of Final Examination of 《Inorganic Chemistry》 (bi-lingual course) C H M 2 1 7 0 T Course code 课程代码 Class No.: Name and ID: Items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Total score(总分) Score(得分)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不必 写在答题纸上。)(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 )1.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恒压反应热只与系统的始态和终态有 关,因此化学反应热是状态函数。 ( )2.按照金属键理论,金属能导电传热是因为存在导带,而金属镁中只有 满带和空带,所以金属镁晶体不能导电。 ( )3.对一个化学反应,其速率常数总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增加反 应温度总有利于反应的正向进行。 ( )4.任何反应都是由元反应或由元反应复合而成的,只要了解了化学反应 的反应机理,由反应机理可得出其总的反应速率方程式。 ( )5.通常情况下,一个过程的自发进行方向在反应机理不发生变化的情况 下,高温时由熵变决定,低温下由焓变决定。 ( )6.当一个原子得到电子时,半径增大,极化力变小,极化率增大。 ( )7.电子亲和能是指一个原子得到电子后放出的能量,由于原子核在外层 有正电场存在,对电子有吸引能力,因此电子亲和能一定小于零。 ( )8.凡中心原子以sp3形式杂化的分子,其空间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8 ( )9.经实验测定,配合物K[Fe(CN)]的磁距为2.41,接近于 36 =2.83。因此此配合物中未成对电子数为2。 ( )10.因CaF的溶度积常数比CaCO的溶度积常数小,因此CaF 232 的溶解度一 定比CaCO的溶解度小。 3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 )1.已知 298 K时,Sn(s) + Cl 2(g)→SnCl2(s)的△r H(1) = -349.8 kJ·mol-1,SnCl 2(s) + Cl2(g) →SnCl4 (l) 的 △r H(2) = -195.4 kJ·mol-1, 则1 2Sn(s) + Cl2(g)→1 2 (g) 的△r H SnCl为: 4 A.-545.2 kJ·mol-1;B.-272.6 kJ·mol-1; C.154.4 kJ·mol-1-1 ;D.-154.4 kJ·mol。 (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配位平衡是指溶液中配离子解离为中心离子和配体的解离平衡; B.配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像弱电解质; C.对同一配离子而言K·K = 1; D.配位平衡是指配合物在溶液中解离为内界和外界的解离平衡。 ( )3.将10.7g NH Cl溶解于1L 0.1mol·L-1 NH·H 432 O中,该溶液的pH值为多少?K b(NH3·H2O)=1.8×10-5。 A.9.26; B.8.96; C.9.56; D.11.13。 ,最适合溶解CuS的溶液是: ( )4.CuS的K sp(CuS)=4×10-36 A.HNO;B.浓HCl;C.稀HCl;D.HAc。 3 ( )5.在下列过渡元素的氯化物水溶液中,那一种溶液的颜色最浅。 A.CuCl2;B.CoCl; C.MnCl;D.NiCl。 222( )6.在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稳定共存的是那一组2+2- A.Ba、Cr2O7;B.Mn2+3+ 、Cr; C.S2-3+2+ 、Fe;D.Sn、Fe3+。

北京化工大学2018-2019学年第1学期《生物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北北京化?工?大学2018-2019学年年第1学期 《?生物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α-1,6糖苷键存在于下列列哪种物质() A.直链淀粉 B. ?支链淀粉 C. α-螺旋 D. ?麦芽糖 2.下列列哪种分?子中包含?二硫键() A.半胱氨酸 B. 胱氨酸 C. 脯氨酸 D. ?色氨酸 3.多聚腺苷酸?片段是()的3’末端具有的结构 A.真核?生物DNA B. 真核?生物RNA C. 原核?生物DNA D. 原核?生物RNA 4.下列列三联体中能编码氨基酸的是() A.5’UAA3’ B. 5’AUU3’ C. 5’UGA3’ D. 5’UAG3’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 1. 被称为?生育酚的维?生素是________;辅酶A是维?生素________在?生物体内的主要活性形式。 2. 维持蛋?白质结构稳定的共价键为_______、_______;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键是 _________。 3. ?生物体内的两条典型的呼吸链分别为_______、________,产?生的ATP数分别为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哪些科学家提出的?该模型有哪些基本要点? 2.1927年年美国科学家S.T.Singer和G.R.Nicolson提出了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简述该模型的结 构特点。 3.1分?子硬脂酸完全分解为CO2和H2O净产?生多少ATP(给出简要计算过程)。 4.脱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及其定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三羧酸循环(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量代谢)。 2.结合?米?氏?方程论述酶的三种可逆抑制剂的抑制机理理。 3.简述瘦?肉的主要有机成分在?人体内可能的代谢?方式。

基于FPGA的数字频率计设计毕业论文

武汉轻工大学 毕业设计外文参考文献译文本 2013届 原文出处:from Vin Skahill.VHDL for Programmable Logic page 76-88 毕业设计题目:基于FPGA的数字频率计设计 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Introduction of digital frequency meter Digital Frequency is an indispensable instrument of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audio and video, and other area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 In addition to the plastic part of the measured signal, and digital key for a part of the show, all the digital frequency using Verilog HDL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achieve in an FPGA chip. The entire system is very lean, flexible and have a modification of the scene. 1 、And other precision measuring frequency Principle Frequency measurement method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1) direct measurement method, that is, at a certain time measurement gate measured pulse signal number. (2) indirect measurements, such as the cycle frequency measurement, VF conversion law. Frequency Measurement indirect measurement method applies only to low-frequency signal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frequency measurement of the frequency of measurement accuracy will be measured with the decline in signal frequency decreases in the more practical limitations, such as the accuracy and frequency of measurement not only has high accuracy, but also in the whole frequency region to maintain constant test accuracy. The main method of measurement frequency measurement Preferences gated signal GATE issued by the MCU, GATE time width on the frequency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less impact, in the larger context of choice, as long as the FPGA in 32 of 100 in the counter b M Signals are not overflow lin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GATE time can be greater than the width Tc 42.94 s, but due to the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data processing capacity constraints, the actual width of less time, generally in the range of between 0.1 s choice, that is, high-frequency, shorter gate;, low gate longer. This time gate width Tc based on the size of the measured frequency automatically adjust frequency measure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utomatic conversion range, and expanded the range of frequency measurement; realization of the entire scope of measurement accuracy, reduce the low-frequency measurement error. The design of the main methods of measuring the frequency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block diagram as shown in Figure 1. Figure 1 Preferences gated signal GA TE issued by the MCU, GA TE time width of less frequency measurement accuracy, in the larger context of choice, as long as the FPGA in 32 of 100 in the counter b M

基于FPGA的四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Array 基于FPGA的四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综合复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分析化学》复试大纲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1-2 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 1-3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二章酸碱滴定法 2-1 酸碱质子理论 2-2 缓冲溶液 2-3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2-4 酸碱平衡中有关浓度的计算 2-5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三章络和滴定法 3-1 络和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 3-2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3-3 提高络和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3-4 络和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第四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4-1 氧化还原平衡 4-2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4-3 高锰酸钾法 4-4 碘量法 第五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5-1 溶剂萃取分离法 5-2 沉淀分离法 5-3 挥发和蒸馏分离法 第六章电位分析法 6-1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6-2 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 6-3 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第七章气相色谱法 7-1 气相色谱法基本理论 7-2 气相色谱固定相及检测器 7-3 气相色谱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第八章可见分光光度法 8-1 光辐射的选择原则 8-2 光的吸收定律 8-3 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8-4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主要参考用书1.《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仪器分析》,董慧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无机化学部分》考试大纲 一、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第4版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波的微粒性、微粒的波动性、测不准原理 2. 量子力学原子模型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四个量子数 3.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 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原理、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鲍林近似能级图、基态原子中电子的分布、简单基态阳离子的电子分布、元素周期表与核外电子分布关系、原子参数与原子性质的周期性 考试要求: 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2.掌握波函数与原子轨道、几率密度与电子云的概念; 3.熟悉原子轨道及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4.掌握四个量子数的量子化条件及其物理意义; 5.掌握多电子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和核外电子排布原理,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及价电子构型; 6.掌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 化学键的定义、类型及键参数 2. 离子键 离子键理论、离子的特征、离子键强度的度量 3. 共价键 价键理论、共价键的类型、键型过渡 4. 分子的几何构型 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 5. 金属键 金属晶格、金属键理论 6.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离子极化 7. 晶体的内部结构 晶体的基本概念、四种晶体类型的简介 考试要求: 1.掌握离子键理论,了解决定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因素及离子化合物的特征; 2.掌握共价键理论,了解σ键、π键、配位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 3.掌握杂化轨道理论并能解释一般的分子结构; 4.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并能用其解释主族元素AB n型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5.理解分子间力、氢键的产生及特点以及它们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6.理解离子极化概念、离子极化规律和附加极化作用以及它们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7.了解四种晶体结构类型及特征 第三章配位化合物 1.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和组成

电子类毕业设计题目

盼盼电子设计网本网站承接电子类毕业设计论文一条龙服务!!! 电子毕业设计:12 1.基于FPGA的PCI总线设计 2.基于FPGA的UART接口设计 3.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 4.单片机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毕业设计 电梯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6.恒温箱单片机控制 7.单片机脉搏测量仪 8.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毕业设计论文 9.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论文 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 11.报警门铃设计论文 单片机交通灯控制 13.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 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部分进行仿真与分析 15.仓库温湿度的监测系统 16.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 17.单片机控制交通灯系统设计 18.基于DSP的IIR数字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19.智能抢答器设计 20.基于LabVIEW的PC机与单片机串口通信设计的IIR数字高通滤波器 22.单片机数字钟设计 23.自动起闭光控窗帘毕业设计论文 24.三容液位远程测控系统毕业论文 25.基于Matlab的PWM波形仿真与分析 26.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27.波形发生器、频率计和数字电压表设计 28.水位遥测自控系统毕业论文 29.宽带视频放大电路的设计毕业设计 30.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设计毕业论文 31.球赛计时计分器毕业设计论文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毕业论文 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毕业论文 34.基于CPLD的低频信号发生器设计毕业论文 35. 基于labVIEW虚拟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序列在扩频通信中的应用 37.正弦信号发生器 38.红外报警器设计与实现 39.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40.基于MCS51单片机温度控制毕业设计论文

41.步进电动机竹竿舞健身娱乐器材 42.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毕业设计论文 43.单片机汽车倒车测距仪 44.基于单片机的自行车测速系统设计 45.水电站电气一次及发电机保护 46.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显示温度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47.语音电子门锁设计与实现 48.工厂总降压变电所设计-毕业论文 49.单片机无线抢答器设计 50.基于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51.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部分毕业设计论文 52.基于VHDL语言PLD设计的出租车计费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53.超声波测距仪毕业设计论文 54.单片机控制的数控电流源毕业设计论文 55.声控报警器毕业设计论文 56.基于单片机的锁相频率合成器毕业设计论文 57.基于Multism/protel的数字抢答器 58.单片机智能火灾报警器毕业设计论 59.无线多路遥控发射接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60.单片机对玩具小车的智能控制毕业设计论文 61.数字频率计毕业设计论文 62.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机交流调速毕业设计论文

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基础理论习题附标准答案

第一章 1写出下列聚合物的英文缩写及结构式,并按主链结构进行分类 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尼龙6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 1简述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及自由基聚合的特征。 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 自由基聚合的特征: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在自由基聚合的三步基元反应中,链引发是控制整个聚合速率的关键,链增长和链终止是一对竞争反应,受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物浓度的影响。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2简述聚合度增大的高分子化学反应主要有哪些?并分别举例说明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聚合度增大的高分子化学反应主要有:交联反应、接枝反应、扩链反应

交联反应是指:聚合物分子链间通过化学键连接成一个整体网络结构的过程,如:用硫或硫化物使橡胶交联硫化;用过氧化物使聚乙烯交联提高聚乙烯管材的耐压等级及耐热性。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接枝反应是指:在高分子主链上接上结构、组成不同支链的化学反应,如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用作PA/PP共混物的相容剂。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扩链反应是指:通过链末端功能基反应形成聚合度增大了的线形高分子链的过 程。如将回收PET树脂经扩链反应制备高粘度PET。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第三章 1根据链结构,将下列聚合物按柔顺性大小排序并说明原因: (1)PE, PP, PS,聚二甲基硅氧烷 柔顺性从大到小顺序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原因: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均为碳链聚合物,而聚二甲基硅氧烷为杂链高分子,Si-0键键长、键角比C-C大,且0原子上没有取代基,因此单键内旋转受到的阻碍少,分子链柔顺性最高,另外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三种碳链聚合物相比,取代基(或侧基)体积依次增大,对C-C单键内选择阻碍增加, 大分子链柔顺性依次降低。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2)PP,PVC,PAN 柔顺性从大到小依次为:PP> PVC > PAN 原因:以上三种聚合物均为碳链聚合物,取代基的极性-CH3,-Cl,-CN依次增强,取代基极性增大,大分子链之间相互作用力增强,对主链C-C单键内旋转阻碍增大,因此,大分子链柔顺性依次降低謀养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3)PE,POM,PS 柔顺性从大到小依次为:POM > PE> PS 原因:POM (-O-CH2-)为杂链聚合物,0原子上没有其他取代基,且0-C单键的键长、键角均大于C-C键,所以POM大分子链柔顺性最好,PE和PS相比,PS含有苯环取代基,体积大,造成与之相连的PS大分子主链上的C-C内旋转受到阻碍较大,因此PS大分子链的柔顺性最差。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2从结构观点分析,比较下列高聚物中结晶能力的强弱并进行排序,并说明理由HDPE,等规PP,无规PP,等规PS

北京化工大学《数字信号处理》期末考试

北京化工大学2010-2011《数字信号处理》期末考试

————————————————————————————————作者:————————————————————————————————日期:

北京化工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数字信号处理》试卷A 课程代码:EEE33500T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 填空:(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两序列)(n x 和)(n h 的卷积和定义为)(*)()(n h n x n y == 。 (2) 序列)1.09 5 sin(3ππ+n 的周期为___ __。 (3) 分析离散时间系统6)(3)(+=n x n y 的线性特性,它是 性系统。 (4) 将两个单位冲击响应分别为)(1n h 和)(2n h 的离散系统进行级联形成的系统的单 位冲击响应为 。 (5) 线性时不变系统是因果系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6) 已知序列)(n x 的z 变换为1 11 )(--= az z X ,||||a z <,则)(n x = 。 (7) 数字角频率ω是模拟角频率Ω对抽样频率的归一化,其关系是 。 (8) 因果稳定系统的收敛域一定包含 。 (9) 序列)(n x 的傅立叶变换定义为)(ωj e X = 。 (10) 序列)(n x 的实部序列的傅立叶变换为=)]}({Re[n x DTFT 。 (11) 序列)(n x 的前向差分)(n x ?= 。 (12) 当系统输入为正弦序列时,则输出为 频率的正弦序列,其幅度受 ,而输出的相位则为输入相位与系统相位响应之和。

毕业设计7万吨年环氧乙烷精馏塔设计

7万吨/年环氧乙烷精馏塔设计 摘要 根据北京化工大学毕业设计要求,并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浮阀塔精馏分离环氧乙烷水溶液为设计课题。选用F1型单溢流浮阀塔为分离设备,以质量守恒定律、物料衡算和热力学定律为依据,对精馏塔及其辅助设备进行了工艺和设备的设计参数计算,得出精馏塔采用F1型单溢流浮阀塔,溢流管为弓形降液管,设计确定全塔高度21m,塔板总数为31块,塔顶温度可设为45℃,塔釜温度可设为146℃,精馏段塔径为4m,塔板堰长2.8m,板上液层高度0.064m, 阀孔数为1403个,相邻的两排中心孔距0.08m;提馏段塔径为3.2m,塔板堰长2.24m,板上液层高度0.083m, 阀孔数为809个,相邻的两排中心孔距0.087m。并通过塔板校核验算,认为设计的精馏塔符合要求;气液负荷性能图也说明该装置操作弹性合理。 关键词:环氧乙烷;精馏;回流比;工艺设计;校核

目录 第1章前言 (4) 第1.1节环氧乙烷概述 (4) 第1.2节环氧乙烷生产方法 (5) 1.2.1 氯醇法 (5) 1.2.2 直接氧化法 (5) 第1.3节设计任务及目标 (6) 第2章设计内容框架 (7) 第3章设计简介 (8) 第3.1节精馏原理 (8) 第3.2节装置流程的确定 (8) 第3.3节操作压力的选择 (8) 第3.4节浮阀标准 (9) 第4章精馏塔设计参数确定 (10) 第4.1节物料衡算 (10) 4.1.1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10) 4.1.2 精馏塔塔顶、塔釜、进料板温度的计算 (11) 4.1.3 塔顶温度的求取 (12) 4.1.4 塔釜温度的求取 (12) 4.1.5 进料板温度的确定 (13) 第4.2节回流比、操作线方程、实际板数的确定 (14) 4.2.1 相对挥发度 (14) 4.2.2 最小回流比的求取 (14) 4.2.3 适宜回流比 (14) 4.2.4 操作线方程 (14) 4.2.5 理论板的计算和实际塔板数的确定 (14) 4.2.6 实际塔板数的确定 (16) 第4.3节塔径的计算 (16) 4.3.1 精馏段 (16) 4.3.2 提馏段 (17) 第4.4节塔高的计算 (19) 第4.5节塔板结构尺寸及溢流装置的确定 (19) 4.5.1 堰长 (19) 4.5.2 溢流堰高 (19) 4.5.3 弓形降液管的宽度和面积:W d 和A f (20)

FPGA毕业设计论文英文

[1] Using FPGA technology towards the design of an adaptive fault tolerant framework Erdogan, Sevki (University of Hawaii); Gersting, Judith L.; Shaneyfelt, Ted; Duke, Eugene L. Source: Conference Proceedings -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v 4, IEEE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ociety, Proceedings -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2005, p 3823-3827 ISSN: 1062-922X CODEN: PICYE3 Conference: IEEE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ociety, Proceedings -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Oct 10-12 2005, Waikoloa, HI, United States Sponsor: IEEE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ociety Publisher: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nc.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rchitecture for a Reconfigurable, Adaptive, Fault-Tolerant (RAFT) framework for application in real time systems with require multiple levels of redundancy and protection. Typical application environments include distributed processing, fault-tolerant computation, and mission and safety-critical systems. The framework uses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technologies with on the fly partial programmability achieving reconfiguration of a system component when the existing components fail or to provide extra reliability as required in the specification. The framework proposes the use an array of FPGA devices to implement a system that, after detecting an error caused by a fault, can adaptively reconfigure itself to achieve fault tolerance. The FPGAs that are becoming widely available at a low cost are exploited by defining a system model that allows the system user to define various levels of reliability choices, providing a monitoring layer for the system engineer. ? 2005 IEEE. (21 refs.) [2]METHOD FOR PROTECTING COMPUTER THROUGH REAL-TIME MONITORING BY PROTECTING EXECUTION FILE, AND COMPUTER AND SYSTEM PROTECTED BY THE SAME Patent number: KR20040083409 Publication date: 2004-10-01 Inventor: AHN MU GYEONG Applicant: SAFEI CO LTD Classification: - international: G06F11/30; G06F11/30; (IPC1-7): G06F11/30 - european: Application number: KR20040072633 20040910 Priority number(s): KR20040072633 20040910 View INPADOC patent family View forward citatio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