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建设方案

微课建设方案
微课建设方案

微课建设方案

二O 一五年十

目录

1. 建设背景 (1)

2. 建设内容 (1)

3. 产品功能 (2)

3.1 视频录制 (2)

3.1.1 录制黑板 (2)

3.1.2 录制课件 (2)

3.1.3 录制屏幕 (2)

3.1.4 摄像录制 (3)

3.2 插入资源 (3)

3.3 插入文本 (3)

3.4 截取 (3)

3.5 实时摄像 (3)

3.6 鼠标操作 (3)

3.7 画笔工具 (4)

3.8 教鞭工具 (4)

3.9 橡皮工具 (4)

3.10 对象属性设置 (4)

3.11 片段管理 (5)

3.12 版面管理 (5)

3.13 微课录制属性设置 (6)

3.13.1 黑板 (6)

3.13.2 背景 (6)

3.13.3 水印 (7)

3.13.4 声音 (7)

3.13.5 生成视频 (7)

3.14 掌中黑板 (7)

4. 产品特色 (9)

1. 建设背景

现行教育下,新型翻转课堂模式的引入,教学教育正在经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学习由单向传授向交互学习的转变,学生课前能够自主预习,课上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天喻微课产品通过高效的视频编辑技术将不同形式的资源素材(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PPT等)整合使用,充分发挥教师的碎片性资源,制作一份精美的微视频,形成整套的课前导学学案供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微课应用,教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微课程分享给自己的学生,学生可以通过应用实现在线学习。微课应用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实现渠道,通过知识微课、题目微课、问答微课、视频微课等四种微课讲解方式,灵活穿插各种多媒体资源,随手书写,较少教师重复讲解的负担。做到知识点、考点、疑点、难点讲解一次,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共享。

“微课”形成了互动课堂的教学方式,搭建了一个师生之间可以随时无碍的沟通桥梁,激发学生利用信息可以自主学习的兴趣,营造一个机会公平的课堂教学环境,构建更好的资源云平台和线上教学体验。

2. 建设内容

微课应用同时提供了微课共建分享环境和微课制作工具。微课工具可将教学内容轨迹与声音同步实时录制下来,快速制作成微课程,形成讲解视频。以某个视频为核心,结合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环节,补充微提问、微讨论、微联系、微训练、微检测、微小结等配套微课资源,形成围绕知识点的微课程,以此方式覆盖某学科所有知识点,构成该学科的完整微课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就能从微课应用中任意组合知识点中的微课形成完整的课堂,也可以单个分拆出来使用,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学习需求。

微课应用是为针对老师研发的一款制作微视频的教辅软件。它提供多种录制方式,包括:课件录制、黑板录制、屏幕录制、外接摄像头录制等,同时集成多媒体编辑技术,方便老师将多个片段合成一个完整的微课。同时支持智慧校园用户的微课实时上传功能。

3. 产品功能

3.1视频录制

录制命令选择录制视频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录制方式:

A 录制黑板

承录制屏草

w录刮渓伴

3.1.1录制黑板

点击录制黑板命令,开始录制黑板区域,用户可以录制黑板区域已经编辑内容的黑板页面。录制完成后,在片段控制区则增加一个录制完成的片段显示:。

3.1.2录制课件

点击录制课件命令选择需要录制的课件ppt,弹出课件录制页面。

开始录制ppt的内容,ppt的操作和单独播放ppt操作一致。当录制完成后在片段控制区增加一个新的片段。

在录制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选择手写笔功能,选择笔的颜色和粗细后在页面上进行重点讲解标记,当用户标记完成后可以点击橡皮命令进行擦除。再次点击鼠

标命令返回继续录制下一页课件的内容。

3.1.3录制屏幕

用户可以自由控制录制区域的大小,点击开始便可以录制红色线框内的内容,录制完成后点击结束命令。返回微课编辑页面,在片段控制区增加一个新的

片段。如果选择放弃,贝U直接返回编辑页面

在录制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选择手写笔功能,选择笔的颜色和粗细后在页面上进行重点讲解标记,当用户标记完成后可以点击橡皮命令进行擦除。

3.1.4摄像录制

用户点击摄像录制启动录制摄像头,如果电脑没有摄像头则可以接入外接摄像头进行录制。

3.2插入资源

用户可以插入资源到录制区域,插入的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A

/插入MF

3.3插入文本

在黑板区域插入文本输入框,用户可以输入文字内容。

3.4截取

可以截取资源插入到黑板编辑区内,可以使图片、视频或者屏幕的局部。

3.5实时摄像

在黑板录制区域开启摄像头录制,用户可以在录制黑板内容的同时把自己的头像录制到视频中。

3.6鼠标操作

默认情况下鼠标为选中状态,在此情况下用户可以操作界面命令和黑板区域

的对象

3.7画笔工具

启动手写笔功能,用户可以在黑板区域进行手写输入, 写习惯,可以选择微课系统配套的数码笔进行手写输入。

3.8教鞭工具

用户可以选择一种教鞭图形,模拟真实的上课场景,

如下:

为了更加符合用户手目前可支持的教鞭图形

3.9橡皮工具

启动橡皮擦工具,可以擦除手写笔书写的内容

3.10对象属性设置

当选中对象之后,用户可以在右侧的属性栏中设置资源的属性:

角度 0

3.11片段管理

黑板左侧是片段管理区,用户可以对录制完成的片段进行管理操作: 通过向 上移动,向下移动,对视频片段进行排序;可以增加一个新的片段编辑页;可以 删除一个视频片段。

3.12版面管理

通过版面控制的命令可以对微课编辑页面进行版面控制,

可以控制左侧缩略

图的显示和隐藏;可以控制右侧格式属性栏的显示和隐藏;滑动缩放比例区域,

排列

丐三 底层

分布

组舍

7

大心(喙

素)

77$ |

A

V

纵向 11

歆 58a

位置(嫌

公司微课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公司2015年关于工作流程微课建设实施方 案 为贯彻落实公司关于提升培训质量的文件《**》指导精神,进一步深化日常岗位培训管理改革,提高全体员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公司日常岗位培训方式和学习方式,全面推进智慧化、数字化工作流程微课平台建设,现就加快推进公司工作流程微课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岗位培训优质、均衡发展和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为目标,以提升日常岗位培训质量为核心,以打造优秀企业员工为突破口,以信息化应用和微课云平台资源共建共享为辅助手段,遵循岗位培训的规律,强化质量指标要求,注重培养新员工综合能力,构建信息化环境,积极探索信息化培训方法,优化培训过程,积极推进其它微课程共同发展,全面提升员工工作和学习能力。 二、建设类别 1、培训类微课程:基于工作流程的微视频,可以作为翻转课堂的素材;基于员工工作辅导的微课程,针对重点工作岗位。 2、实际类微课程:活动总结微课程、策略微课程等。 三、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主要分为业务培训、资源开发、作品评选等环节。 (一)技能培训环节。培训分市公司、县分公司、分部门三级培训。培训对象为全公司员工内部培训讲师。形式上可分为学习观摩、邀请专家面授、各分公司培训、“菜单式”网上培训等。培训内容有微课概念、特点、发展趋势、与教学改革关系、微课应用、讲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管理以及Camtasia studio、Prezi等软件的使用等。 (二)资源开发环节。微课资源开发由微课设计、微课录制、微课资源完善三个阶段组成。微课的课程设计是微课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微

教学设计”是微课程建设的起点和基础,要加强对公司员工内部培训讲师(后文将简称内训师)信息化环境下的“微课程”设计的理论、理念、策略、方法和模式培训。要帮助内训师确定、细分微课知识点,指导内训师微教案设计、微练习设计、微课件制作等研究与创新等工作,开展微课教研、研讨、观摩等活动。要在注重对工作流程中单个知识点进行微课开发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工作流程的系列化、专业化、结构化、完整性微课程建设。全面提高微课建设水平。 要指导内训师微课件制作、微课开发工具选择,协助微视频拍摄、制作、微学习资源包上传等工作。 要组织开展微课相关课题研究与申报工作。 (三)作品评选环节。全公司微课评选定于12月中旬,各县分公司、部门评选应在12月之前。参与内训师要以《工作流程标准》为依据,以视频为主,并配套提供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进阶练习/测试等。具体规定: 1、微课视频要求 每件微课程视频长度一般为5-8分钟左右。针对某一个岗位的工作流程知识,灵活、合理运用培训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突破难点、传授技能、培养兴趣、认识岗位职能等培训目的。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反映培训情境。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部门。所有参赛的微课程视频文件,一律采用mp4、flv文件格式,最大不超过300M。 2、培训设计要求 培训设计应反映内训师培训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培训特色,包括培训背景、培训目标、培训方法和培训总结等方面内容。文件格式:。 3、进阶练习/测试 主要用于学习者自我评测或引导学习者开展进一步拓展性思考,每一个微课视频要求相应设计5个客观选择题,应给出标准答案。 4、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

微课开发设计方案word版本

微课开发设计方案 (一)微课资源设计思路 微课的设计总体来说是一个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对一门课进行微课程设计,首先从整体上分析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确定整体的任务和目标后,再搭建微课程的内容设计框架,框架搭设完成后,就需要对框架的每一部分进行教学设计的填充,教学设计完成后,再对该教学设计进行详细的脚本设计,最后再根据脚本设计开发和制作出微课资源,并将微课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反馈调整微课资源。设计过程如下图微课资源总体设计图所示。

1)每一个知识单元以主题的形式组织,每个文件夹存放一个知识单元,包括3节微课及其教学设计,每节微课各一个文件夹。 2)每节微课包括教学微视频和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内容分为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包括文字资料、演示文稿、教学课件、教案、练习题、作业等。 PPT中插入或链接的,以及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录像、声音、Flash、word文件等多媒体内容,应与PPT一起提交。建议将多媒体文件存放在与PPT文件共同保存在“教师资源”文件夹中。 教学资源文件夹结构如图所示:

(2)资源准备与交接 1)项目组与任课教师须在课程录制前3天完成教学设计与教学资源的准备,确保课程按计划录制。 2)所有必须提交的教学资源须在课前进行预先演示,保证录课时正常播放。 3)课程录制结束时,将所有教学资料以U盘形式交课程制作人员。U盘加贴标注有课程编码、学科、适用年级、主题名称、授课教师等信息的盘贴。 4)一课时以3个微课为单位提交。 (3)教学设计内容要求 1)教学目标:在考虑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网络传播方式对教学的影响。 2)教学形式:明确教学过程所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如讲授、演示、实验、解题、答疑、活动等。 3)教学过程:写明各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使用的手段(如实物展台、教学课件)对应的PPT页码及拍摄技术要求(如中景、近景、特写)。 4)必备条件:列出教学过程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如学科教具、实验器材、投影、视频展台等。 (二)拍摄脚本撰写策略 教学设计是针对微课的实施,研究“如何教”的问题,即微课教学的过程和手段,任务是进行需求分析、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环境和教学活动。主要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微课建设实施方案

概述 1.微课与慕课 微课(Microlecture )是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单一知识点而设计 开发的在线课程。微课视频的时长一般为3至10分钟。 慕课(M00)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文缩写音译。 微课只是对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或者通过各种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使学习者掌握该知 识点。慕课有体系化的知识架构,一般有完备的教学大纲,有具体的开课时间、结课时间,是一门完整的课程,各种测验、考试都会包含。 微课是慕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需要其他教学手段根据实际需求配合才能建立起一门完 整的慕课课程;微课的制作离不开慕课的框架和体系设计,二者相辅相成。 2.微课的分类 按教学类型,划分为6大类型:导入型、问题型、故事型、实验型、技能型、习题型。 按课堂教学环节,划分为5类:课前预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知识拓展类。 按照实施技术微课又可分为6类:高清摄像机实景拍摄型、虚拟仿真二维/三维动画型、 触摸一体机PPT演示加真人拍摄型、电脑屏幕录制型、可汗学院(手写板)型、数字故事型。 由于微课时间比较短,应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微课与教学设计 1.微课是“产品级”的教学设计应用 教学设计起初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等当做产品来进行设计,而微课 是继文本、图片、动画、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之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形 式。从教学功能的角度来讲,微课能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功能,它也属于一种教学系统。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对微课程进行科学规范的教学设计显得非常必要。 2.微课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 微课内容的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微课资源开发一般要经过选题设计、教学 策略设计、课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发布实施、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必须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来开发微课,才能有效提高微课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微课教学设计流程

微课建设实施方案

一、概述 1.微课与慕课 微课(Microlecture)是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单一知识点而设计开发的在线课程。微课视频的时长一般为3至10分钟。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文缩写音译。 微课只是对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或者通过各种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使学习者掌握该知识点。慕课有体系化的知识架构,一般有完备的教学大纲,有具体的开课时间、结课时间,是一门完整的课程,各种测验、考试都会包含。 微课是慕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需要其他教学手段根据实际需求配合才能建立起一门完整的慕课课程;微课的制作离不开慕课的框架和体系设计,二者相辅相成。 2.微课的分类 按教学类型,划分为6大类型:导入型、问题型、故事型、实验型、技能型、习题型。 按课堂教学环节,划分为5类:课前预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知识拓展类。 按照实施技术微课又可分为6类:高清摄像机实景拍摄型、虚拟仿真二维/三维动画型、触摸一体机PPT演示加真人拍摄型、电脑屏幕录制型、可汗学院(手写板)型、数字故事型。 由于微课时间比较短,应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微课与教学设计 1.微课是“产品级”的教学设计应用 教学设计起初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等当做产品来进行设计,而微课

是继文本、图片、动画、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之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形式。从教学功能的角度来讲,微课能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功能,它也属于一种教学系统。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对微课程进行科学规范的教学设计显得非常必要。 2.微课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 微课内容的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微课资源开发一般要经过选题设计、教学策略设计、课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发布实施、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必须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来开发微课,才能有效提高微课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三、微课教学设计流程 微课程的建设首选需要从整体上分析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根据任务和目标搭建慕课课程的内容框架,按需求对框架的每一部分进行教学设计的填充。根据教学设计进行脚本设计,完成后根据脚本开发和制作出微课资源,并将资源和其他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反馈调整相关资源。具体设计流程如下图。

公司微课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公司2015年关于工作流程微课建设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公司关于提升培训质量的文件《**》指导精神,进一步深化日常岗位培训管理改革,提高全体员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公司日常岗位培训方式和学习方式,全面推进智慧化、数字化工作流程微课平台建设,现就加快推进公司工作流程微课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岗位培训优质、均衡发展和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为目标,以提升日常岗位培训质量为核心,以打造优秀企业员工为突破口,以信息化应用和微课云平台资源共建共享为辅助手段,遵循岗位培训的规律,强化质量指标要求,注重培养新员工综合能力,构建信息化环境,积极探索信息化培训方法,优化培训过程,积极推进其它微课程共同发展,全面提升员工工作和学习能力。 二、建设类别 1、培训类微课程:基于工作流程的微视频,可以作为翻转课堂的素材;基于员工工作辅导的微课程,针对重点工作岗位。 2、实际类微课程:活动总结微课程、策略微课程等。 三、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主要分为业务培训、资源开发、作品评选等环节。 (一)技能培训环节。培训分市公司、县分公司、分部门三级培训。培训对象为全公司员工内部培训讲师。形式上可分为学习观摩、邀请专家面授、各分公司培训、“菜单式”网上培训等。培训内容有微课概念、特点、发展趋势、与教学改革关系、微课应用、讲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管理以及Camtasia studio、Prezi等软件的使用等。

(二)资源开发环节。微课资源开发由微课设计、微课录制、微课资源完善三个阶段组成。微课的课程设计是微课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微教学设计”是微课程建设的起点和基础,要加强对公司员工内部培训讲师(后文将简称内训师)信息化环境下的“微课程”设计的理论、理念、策略、方法和模式培训。要帮助内训师确定、细分微课知识点,指导内训师微教案设计、微练习设计、微课件制作等研究与创新等工作,开展微课教研、研讨、观摩等活动。要在注重对工作流程中单个知识点进行微课开发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工作流程的系列化、专业化、结构化、完整性微课程建设。全面提高微课建设水平。 要指导内训师微课件制作、微课开发工具选择,协助微视频拍摄、制作、微学习资源包上传等工作。 要组织开展微课相关课题研究与申报工作。 (三)作品评选环节。全公司微课评选定于12月中旬,各县分公司、部门评选应在12月之前。参与内训师要以《工作流程标准》为依据,以视频为主,并配套提供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进阶练习/测试等。具体规定: 1、微课视频要求 每件微课程视频长度一般为5-8分钟左右。针对某一个岗位的工作流程知识,灵活、合理运用培训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突破难点、传授技能、培养兴趣、认识岗位职能等培训目的。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反映培训情境。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部门。所有参赛的微课程视频文件,一律采用mp4、flv文件格式,最大不超过300M。 2、培训设计要求 培训设计应反映内训师培训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培训特色,包括培训背景、培训目标、培训方法和培训总结等方面内容。文件格式:。 3、进阶练习/测试

微课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作者:————————————————————————————————日期: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级学科:____ 教育学_______________ 所属专业: ____ 学前教育_____________ 课程: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 适用对象: _ 本科______________教师姓名: ____闫芃________ 滨州学院 二零一三年四月二十日

课程名称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授课对象学前教育本科 授课内容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观察授课时间2013年4月26 日 教学背景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将相关的专业理论具体付诸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应用性学科。本次授课内容是其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中的一个知识点,即幼儿教师如何通过观察指导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主讲二个要点:一是观察的含义;二是观察的指导。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去年九月份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指导当前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其中,在幼儿科学领域的学习活动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为了更好地体现《指南》的要求,我在教学中渗透《指南》精神,使学生掌握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培养学生引导幼儿开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由于我系学生平时幼儿园的见习、实习较少,缺乏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感性认识,故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幼儿园教学情境,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所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方法——观察的含义及指 导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组织指导幼儿开展科学探究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树立幼儿科学教育的正确思想,积极引导幼儿 开展科学探究。 重 点难点教学重点:观察的指导; 教学难点:观察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灵活运用。

微课教学比赛活动方案

微课教学比赛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2011-2015年)》(鲁教高字[2011]1号)文件精神,推动学院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融合,搭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平台,展示优秀教师教学风采,学院拟于2013年3月至5月间举办微课教学比赛。本着全面发动、广泛参与的原则,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体教师。 二、比赛内容及要求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参赛教师自选一门课程,精心备课,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课程,录制成时长在10-20分钟的微课视频,并配套提供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辅助材料。 (一)教学视频要求 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境,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可以选用以下5种视频格式中的任意一种:mp4、rmvb、mpg、avi、wmv。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 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单独提交。多媒体教学课件限定为PPT格式。 其他与教学内容相关辅助材料如练习测试、教学评价、多媒体素材等材料也可单独提交,格式符合网站上传要求。

(三)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大类、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文件格式:WORD。 三、比赛程序 (一)各系初赛 各系(基础教研室)以专业为单位按照“比赛内容及要求”自行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初赛。各系(基础教研室)4月15日前完成初赛,并推荐优秀课程参加院级比赛。将推荐课程的视频、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相关辅助材料及教学方案设计等材料上传至数字化教学平台。各系(基础教研室)推荐人数见附件1,评选标准见附件2。 (二)院级比赛 学院通过数字教学平台公布所有参评课程,在4月16日—4月19日组织全院范围内投票,对课程进行评比。 本次院级微课教学比赛分设团体优秀组织奖项和个人奖项。其中优秀组织奖2个,个人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7个、优秀奖若干。 (三)省级推荐 根据院级比赛成绩,将按大类选取、推荐优秀课程,进一步整改材料后参加全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四、其他事宜 (一)每位参赛教师提交参赛作品数量限为1件,注明姓名、微课名称、所属学科大类、视频格式等信息。

“微课设计方案”模板

选题描述题目: 教学目标: 大纲 :

讲义( 500-1000 字)

策划脚本 总体设计: 课件的颜色力求鲜艳,通过对色块的使用来区分并强化知识点。 环节旁白内容音效画面描述素材来源 片头音效炫目片头,推出课件标题“ 服装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AE制作 导入服装的色彩究竟是从何而来的?真的是设计师胡编乱旁白(女)配合旁白,逐一叠加呈现服装展示的图片PPT录屏造设计来的么? 错!服装的色彩,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旁白(女)老师形象从右侧进入,以上图片变模糊变灰,在此PPT录屏 背景上呈现醒目对话框,其中显示:“ 服装的色彩, 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讲解知识点:常常,我们看着某件新衣服,不知怎么的就是特别喜旁白(女)老师形象、对话框、图片都消失。PPT录屏采集欢,有时候,还会觉得这件衣服似曾相识。其实,这配合旁白,呈现各种鲜艳漂亮的衣服,左侧进入一 重构就是我们常说的由物引发的联想。个欣喜的女孩形象。并且适时出现字幕:“ 由物引 发的联想” 我们身边充满丰富的色彩资源,今天我们要学习色彩旁白(女)以上画面清空。AE 制作 设计的一种方式——色彩的采集与重构设计法。画面中呈现四个区域,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并纷纷在这些框中呈同色系的自然界的物体。 之后,画面融合转场换为醒目标题:“ 色彩的采集 与重构设计法” 什么叫做采集?采集是从色彩搭配和谐的各种视觉材标题中其他字淡化,“采集”两字高亮,并在其下 料中获得服装色彩设计的灵感。显示文字:“采集是从色彩搭配和谐的各种视觉材 料中获得服装色彩设计的灵感。” 比如, kenzo 从海洋中获得蓝色和白色。 画面的空白处依次出现两张图片:海洋;KENZO的 产品 旁白(女)图片消失,“采集”两字淡化,“重构”两字高亮,AE 制作

微课建设实施方案

微课建设实施方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一、概述 1.微课与慕课 微课(Microlecture)是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单一知识点而设计开发的在线课程。微课视频的时长一般为3至10分钟。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文缩写音译。 微课只是对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或者通过各种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使学习者掌握该知识点。慕课有体系化的知识架构,一般有完备的教学大纲,有具体的开课时间、结课时间,是一门完整的课程,各种测验、考试都会包含。 微课是慕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需要其他教学手段根据实际需求配合才能建立起一门完整的慕课课程;微课的制作离不开慕课的框架和体系设计,二者相辅相成。 2.微课的分类 按教学类型,划分为6大类型:导入型、问题型、故事型、实验型、技能型、习题型。 按课堂教学环节,划分为5类:课前预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知识拓展类。

按照实施技术微课又可分为6类:高清摄像机实景拍摄型、虚拟仿真二维/三维动画型、触摸一体机PPT演示加真人拍摄型、电脑屏幕录制型、可汗学院(手写板)型、数字故事型。 由于微课时间比较短,应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微课与教学设计 1.微课是“产品级”的教学设计应用 教学设计起初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等当做产品来进行设计,而微课是继文本、图片、动画、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之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形式。从教学功能的角度来讲,微课能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功能,它也属于一种教学系统。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对微课程进行科学规范的教学设计显得非常必要。 2.微课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 微课内容的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微课资源开发一般要经过选题设计、教学策略设计、课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发布实施、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必须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来开发微课,才能有效提高微课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三、微课教学设计流程 微课程的建设首选需要从整体上分析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根据任务和目标搭建慕课课程的内容框架,按需求对框架的每一部分进行教学设计的填充。根据教学设计进行脚本设计,完成后根据脚本

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参赛作品教学设计

附件: 第二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教学设计方案 精品

精品 Step3: Now, let’s get to how to write every part correctly. (1) The letterhead-- (sender’s address)-- a firm’s personality It includes the company ’s logo, name, address, telephone and fax numbers, email, and website. (2) The date British (German): day/month/year American (other nations): month/day/year avoid abbreviations (Jan. 25, 2004) or figures (2/4/2004). Choose the style of your target reader. (3) The inside address-- (receiver’s name and address To avoid ambiguity, whenever you write letters to a foreign country, always include the name of the country, even if the city mentioned is the cou ntry’s capital. Order of the address: a) the name of the house b) the number of house and the name of street c) the name of city or town d) county or state and its post-code e) name of the country (遵循一个原则地址都是由小到大写起) (4) The salutation (称呼) Greeting to the receiver Match to the complimentary close (5) The body One Paragraph contain just one idea or theme, and be concise as it could be. 这是书信的主体,表达发信人的意见。在信的开头有开头语 (Opening Sentences)自成一节,在习惯上是用客套语先将收到对方的 来信的日期、编号或查号、主题及简单内容加以综合叙述,使对方一目了然这封信是答复哪一封去信的。

葛中-微课教学设计方案及应用说明

微课《中餐礼仪·排座次》 教学设计方案及应用说明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方案 (2) 第二部分应用说明 (5)

微课《中餐礼仪·排座次》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中餐礼仪·排座次》 第二部分应用说明 一、选题背景 (一)选题目的: 1.当前,“八礼四仪”是我们国家所倡导的,是各级各类学校重要的德育内容,商务礼仪也是中等、高等职业教育有关专业的必修课程。餐饮礼仪是礼仪体系的重要构成,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每一个人与之都脱离不了关系。经过了解和调查,绝大多数成年人对中餐礼仪中的座次礼仪似懂非懂,青年学生更是感到陌生。因此,把该内容制作成微课十分必要。 2.中餐座次礼仪是不同版本教程中的共性教学内容,在互联网的搜索结果中也都可以找到相关内容,但经过仔细比对,无论是教程还是网页,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的侧重点与差异,甚至存在明显差错,对有关中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礼仪差异更没有表述清楚,这样,很容易导致理解偏差,这也是确定本选题的重要考虑因素。 3.项目团队在2015年就西餐礼仪中餐巾与刀叉的摆放问题制作了微课,成果显著,在应用中得到一致好评,因此,继续就餐饮礼仪制作系列化配套微课,显得十分有意义。 (二)本微课制作意义:本微课以直观的视线对概念化的礼仪知识进行讲解、剖析和演示,可以很好的成为各种教学模式的辅助手段,对提高教学效果、普及礼仪知识一定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应用范围及对象: (一)应用领域:

一是学校教学。可用于中职、高职及各类学校的礼仪课程的教学辅助。可适应MOOC(慕课)、翻转课堂、课堂教学等各种教学模式。 二是社会教育。可用于相关礼仪培训、社区教育、公益普及。 (二)应用对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在校学生、相关行业专业人员、社会各阶层。 (三)应用途径及方式 1.应用方式:教学资源库、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公益传播。 2.传播途径:教学资源库共享、优酷等视频网络平台、手机微信公众账号及朋友圈等移动终端。 四、教学效果 (一)感官效果优良,赏心悦目,观看者乐于接受。 (二)教学思路清晰,内容准确,易于学习和掌握。 (三)表现手法丰富,最大限度避免学习疲劳。 (四)制作技术规范,适用于互联网平台及终端、移动网络及手机(PAD)终端、电视传媒、户内外LED等电子播放设施。 五、微课时长:8分50秒 六、制作者情况 参与本微课制作的人员均为一线教师,骨干成员具备十年以上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经验,且拥有丰硕的成果。团队拥有本微课制作所需的摄影摄像、灯光、录音、非编系统及道具、布景等基础硬件,骨干成员具备制作本微课所需的策划、拍摄专业能力,以及图像处理、平面设计、音频采集与后期、动画制作、3D建模及渲染、视频剪辑及特效、影视后期等等专业技能。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方案 作品标题:组合体三视图看图 参赛教师:吴巨龙 学校:江苏科技大学 教学对象:工学本科大一学生 所属课程:工程图学 教学总时长:14分10秒 教学理念: 组合体三视图的看图是学习零件图的基础,三视图的表达完全依据“第一角投影”的点、线、面的投影规律。一般工程图学类的教材中,在讲解这部分时,均说方法就是“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但是学生在应用时,却感到很难入手,本课程介绍了可操作性比较强的看图“新三法”:拉伸法、类似形法、特征法。 知识的获得不是灌输的结果,而是探索的结果,讲课中以“建构主义”为指针,以“如何看懂图,如何提高看图速度”为问题引导,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建构出看图的方法。 教学背景: 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以画法几何的投影理论为基础,是一整套关于如何在平面图纸上表达三维形体的理论和技能。工程图是工程师们表达设计思想、工艺要求的工具,因此又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与它相关的课程有:机械制图、工程制图、建筑制图、化工制图等。 教学目标: 掌握看懂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 教学方法: 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内容及设计: 1、导入 以寻找好的看图方法为问题切入点,以问题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开始探索式学习之旅。 2、探索拉伸法 以一个看图游戏为入口,在试探构建立体的过程中,总结出第一个可操作的方法:拉伸法。 3、探索类似形法 以展示同样的视图可能对应多个立体的现象,“发现”:在某个投影面投影为同样一个线框的面,在另外两个投影面的投影规律,那就是不是类似形,就是线,包括(曲线),从而给出很明确的类似公式一样的操作方法。并通过例题介绍了运用它解题的过程。在此还展示了手绘作图的过程。 4、探索特征法 工厂中工人师傅也许并不清楚什么是形体分析法,什么是线面分析法,可他们看图的速度依然很快,这个现象先提出引起学生注意。 通过访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最终我们“发现”,其实是看图的“经验”在起作用,总结出如果多掌握组合体的常见结构的视图特征,则必将更容易看懂组合体三视图。 5、总结结束 课程最后落脚在特征法,以若是多掌握了常见立体的特征,若是对立体与立体相贯的作图也比较熟悉,那么对于快速看懂三视图,解决比较难的看图题是很容易做到的。这等于告诉学生,如果只想寻求捷径,找到一个公式,一劳永逸,而忽略了大量的练习,那是不可能成功的。“经验”在解决问题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经验是要靠大量的实践去获得,所以我们不但要学习理论,更要重视实践,重视在解决问题中的体会、总结。

微课设计方案

附件三: 2015年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教学设计方案 作品标题: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学校:皖南医学院 执教教师:刘辉 填表日期:2015年11月28日

教学设计方案

建议包含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教学切入点、教学方法和过程(含时间分配)、教学总结等内容,注意文字简洁,思路清晰,字数不宜过多。 教学背景: 免疫学理论深奥、抽象,难理解,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为了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必须做到深入浅出的讲授,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变枯燥为生动。针对临床医学、护理医学专业学生来说,体现医学人文情怀、“早临床”等理念也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基础免疫学的理论知识,能理解抗原、变应原、表位、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细胞、抗体等概念和原理,也已经初步认识了超敏反应的概念和分类。 超敏反应是机体接受抗原刺激产生的病理免疫反应,即异常的免疫应答。根据反应的机制不同,将超敏反应分为Ⅰ、Ⅱ、Ⅲ、Ⅳ四型。Ⅰ型超敏反应又称为速发型超敏反应,是特应性个体再次接受变应原刺激产生的迅速反应,其本质是特异性IgE应答。发生过程分为致敏和发敏两个阶段。发生这种反应的机体常常为特应性个体,有遗传倾向。变应原是指刺激机体产生IgE应答引发Ⅰ型超敏反应的抗原,引发Ⅰ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主要有:吸入性变应原如花粉、尘螨、真菌孢子等;食物变应原如含高蛋白的鸡蛋、牛奶,一些海产品等;药物变应原如青霉素、普鲁卡因等。随着工农畜牧业发展,污染物增多,新的变应原也不断出现,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是临床医学、护理医学专业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记忆I型超敏反应发生的主要过程:致敏和发敏两个阶段;

微课平台建设方案模板

微课平台建设方案

易明微课平台 介绍 版本V1.2 北京易通明锐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平台概述 (4) 二、平台特点 (4) 三、平台优势 (5) 1.基于云计算平台的统一协作 (5) 2.跨平台应用 (6) 3.区域资源共建共享私有资源梳理存档 (6) 4.学习反馈一目了然 (6) 5.基于知识图谱的课程推荐 (7) 四、平台功能 (7) 1.微课程应用管理平台 (8) 1.1微课程 (8) 1.2答疑解惑 (11) 1.3个人中心 (12) 2.征集与评价平台 (24) 2.1功能介绍 (24) 2.2模块功能 (25) 2.3评审流程 (28) 3.微课制作工具 (28) 3.1录制前 (30) 3.2录制中 (33) 3.3录制后 (37)

一、平台概述 近几年内,以美国“可汗学院”为代表的微课模式和翻转课堂在全球广受好评,国内也越来越多的开展起学习、尝试,期望经过这种方式推动教师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探究的学习习惯;以解决教育需求多样性、资源有效利用、资源分享便捷性等问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手机、pad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录制课程视频已不是难题,微课的教育应用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易明微课平台围绕高效学习,快乐分享主旨,系统构架微课程制作与管理平台,应用先进高效的多媒体编辑技术,以简易的操作实现跨平台教学资源、素材的混合应用,实现"人人能做、人人会做、迅捷易做";方便教师录制的课程视频以及区级、校级录制的大量的精品课程资源有效利用起来,让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进行有效学习,同时在学习中实现师生间的及时反馈,有效互动。 二、平台特点 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科教师的微课程制作水平,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互,探讨和交流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最大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1、操作简单,使用风格符合用户习惯。 2、灵活调用各种教学资源、素材。

小学微课设计方案

如何把一句简单的话写具体 ——小学语文微课设计方案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七小学黄敏 教学目标: 1、通过例句让学生感受将句子写具体的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 2、区分“的”与“地”的用法,并能够结合具体的句子正确使用“……的”与“……地”,从而将句子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例句:狗儿跑了。 这是一句完整的话,但不具体。如何把它写具体呢? 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 思考: 狗儿为什么要跑?(看见了蝴蝶) 这是一条怎样的狗儿?(小花狗) 它是怎样跑的?(箭一般地追了过去) 他从哪儿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从我身边追到草丛去了) 好,我们来把这句话写具体:小花狗看见前面的草丛中有一只黄色的蝴蝶,它箭一般地从我身边追了过去。 二、方法指导 在句子中加进一些词语,如“……的”与“……地”,将句子写具体。 1、在名词前面加“……的” 什么是名词?表示事物的词叫名词。 判断绝招:前面能用数量词修饰的,就是名词。 如:一张脸一只灰雀一棵白桦树 数量词名词数量词名词数量词名词 在名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适当的修饰成分,可以把话写具体。 2、在动词前面加“……地” 什么叫动词?表示动作的词叫动词。 在动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恰当的修饰成分,也可以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更生动。

3、“的”“地”用法巧记: ①“的”的用法巧记:的(联想)→白药→吃白药的是人→人是名词→名词前面用“……的”。 ②“地”的用法巧记:地(联想)→土地→在土地上劳动,必定要动→动词→动词前面用“……地”。 4、例句: ①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 怎样的?名词 加进的词 ②她害怕了,(呜呜地)哭起来。 怎样地?动词 加进的词 三、探究练习 试着将下列句子写具体。 1、你看见过一只灰雀吗? 2、老山羊看了狼一眼。

微课拍摄实施方案20150703

肇庆市农业学校微课拍摄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为了深入贯彻(国发〔2014〕19 号)“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文件精神,建设一批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切实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结合肇庆农业学校关于微课程开发的实际需求,经研究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二、国内外微课发展现状 (一)微课概述及发展现状 1、什么是微课? 微课(Microlecture)这个名词最早由美国人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在2008年提出,最后经研究和探索达成共识: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单一知识点而设计开发的在线课程。微课视频的时长一般为3至10分钟。 2、微课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到目前为止,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取得了不少成绩,回顾与总结实践进展,目前,我国微课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微课受到教育部、各省市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 重视 教育部、各省市区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学会/协会、联盟均在积极开展面向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领域的微课比赛和资源建设计划。比如,2012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先后启动了微课比赛,浙江、江西、江苏等许多省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组织了各自的比赛和资源建设计划,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也组织了微课比赛。微课受到教育部、各省市区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2)微课拍摄与制作技术在硬件和软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技术门槛是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拦路虎。然而,在过去两三年间,微课拍摄与制作技术在硬件和软件上均取得了重要突破。 美国的LiveScriveSmartPen与瑞典的Anoto智能笔开始被介 绍到中国,并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日本东芝公司独辟蹊径,设计开发了东芝玲珑微课制作系统。不仅如此,录播教室的迅猛发展,也为微课设计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和系统环境。同时,微课制作方法也得到了普及与发展,录屏软件录制、摄像工具录制、录播教室录制、专业演播室制作、智能笔录制、专用软件录制、iPad录制等一系列微课制作工具深受广大教师喜爱。

体育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篮球教学 教材分析:1、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2、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学情分析;1、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篮球运动有一定认识和了;2、学生对篮球运动缺少系统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3、情感、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1、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能、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2、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 学情分析 1、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篮球运动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好篮球运动; 2、学生对篮球运动缺少系统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通过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让学生初步了解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并进一步提高篮球基本技能和战术水平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 课堂开始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 二、准备工作 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或者模仿所见过的某些球星的动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下到学生中间一起练习或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 三、教学内容 1、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 2、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 3、教学比赛 4、素质练习 设计意图 1、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术、战术水平 2、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微课建设方案

微课建设方案二O一五年十月

目录 1.建设背景 (1) 2.建设内容 (1) 3.产品功能 (2) 3.1视频录制 (2) 3.1.1录制黑板 (2) 3.1.2录制课件 (2) 3.1.3录制屏幕 (2) 3.1.4摄像录制 (3) 3.2插入资源 (3) 3.3插入文本 (3) 3.4截取 (3) 3.5实时摄像 (3) 3.6鼠标操作 (3) 3.7画笔工具 (4) 3.8教鞭工具 (4) 3.9橡皮工具 (4) 3.10对象属性设置 (4) 3.11片段管理 (5) 3.12版面管理 (5) 3.13微课录制属性设置 (6) 3.13.1黑板 (6) 3.13.2背景 (6) 3.13.3水印 (7) 3.13.4声音 (7) 3.13.5生成视频 (7) 3.14掌中黑板 (7) 4.产品特色 (9)

1.建设背景 现行教育下,新型翻转课堂模式的引入,教学教育正在经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学习由单向传授向交互学习的转变,学生课前能够自主预习,课上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天喻微课产品通过高效的视频编辑技术将不同形式的资源素材(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PPT等)整合使用,充分发挥教师的碎片性资源,制作一份精美的微视频,形成整套的课前导学学案供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微课应用,教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微课程分享给自己的学生,学生可以通过应用实现在线学习。微课应用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实现渠道,通过知识微课、题目微课、问答微课、视频微课等四种微课讲解方式,灵活穿插各种多媒体资源,随手书写,较少教师重复讲解的负担。做到知识点、考点、疑点、难点讲解一次,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共享。 “微课”形成了互动课堂的教学方式,搭建了一个师生之间可以随时无碍的沟通桥梁,激发学生利用信息可以自主学习的兴趣,营造一个机会公平的课堂教学环境,构建更好的资源云平台和线上教学体验。 2.建设内容 微课应用同时提供了微课共建分享环境和微课制作工具。微课工具可将教学内容轨迹与声音同步实时录制下来,快速制作成微课程,形成讲解视频。以某个视频为核心,结合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环节,补充微提问、微讨论、微联系、微训练、微检测、微小结等配套微课资源,形成围绕知识点的微课程,以此方式覆盖某学科所有知识点,构成该学科的完整微课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就能从微课应用中任意组合知识点中的微课形成完整的课堂,也可以单个分拆出来使用,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学习需求。 微课应用是为针对老师研发的一款制作微视频的教辅软件。它提供多种录制方式,包括:课件录制、黑板录制、屏幕录制、外接摄像头录制等,同时集成多

微课教学比赛方案

2017年贵阳市白云区职业技术学校 微课教学比赛方案 一、主办单位 贵阳市白云区职业技术学校 二、比赛网站 参赛报名及参赛作品以光盘的形式提交到学校教务处, 比赛通知、比赛方案、课程推荐目录等也在学校网站予以公布。 作品具体技术规范和操作步骤: 根据学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视频制作标准的需要,特制定比赛视频制作参考说明。主要包括视频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视、音频文件压缩格式要求等基本技术规范。若采用桌面录制软件等方式进行录制,相关视频比例、采样和压缩要求参照本指导相关部分执行。本指导仅作为学校组织拍摄的技术参考,个人参赛选手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拍摄和制作。 本次比赛学校不另行安排摄影剪辑,由制作老师自行筹备。 一、录制要求 (一)课程时长 每节课总时长5-15分钟以内,比赛课程包含内容为一个科目或者一个章节,包含至少12节微课。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二)录制场地 录制场地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

等内容。现场是否安排学生互动可根据录制需要自行决定。 (三)课程形式 成片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 (四)录制方式及设备 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可采用多机位拍摄(2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在同一门课程中标清和高清设备不得混用,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五)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 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内容无误,排版格式规范,版面简洁清晰,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与后期制作统筹策划,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二、后期制作要求 (一)片头 片头不超过10秒,应包括:学校名称、单位、课程名称、主讲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等信息。 (二)技术指标 1.视频信号源 (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