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临床病埋中的应用ppt课件
原位杂交技术ppt课件

分类
1、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原位杂交技术。
它主要是利用物种之间DNA同源性的差异,用另一物种的基因组DNA以适当的浓度作 封阻,在靶染色体上进行原位杂交。 2、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3 、多彩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多彩色荧光原位杂交(mFISH)是在荧 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种新技术,它用几种不同颜色的荧 光素单独或混合标记的探针进行原位 杂交,能同时检测多个靶位,各靶位 在荧光显微镜下和照片上的颜色不同, 呈现多种色彩。
4、原位PCR
原位PCR技术是常规的原位杂交技术与PCR技术的有机结合,即通过 PCR技术对靶核酸序列在染色体上或组织细胞内进行原位扩增使其拷贝数 增加,然后通过原位杂交技术进行检测,从而对靶核酸序列进行定性、定 位和定量分析。
1、标记物
①高度灵敏性; ②标记物与核酸探针结合,应绝对不能影响核酸探针与模
板的结合能力及结合的特异性; ③当用酶促方法进行标记时,应对酶促活性(Km值)无多
大影响,以保证标记反应的效率和标记产物的比活 性; ④高度特异性; ⑤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保存时间长,标记及检测方法简单 ; ⑥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损伤; ⑦价格低廉等。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是在已有的放射性 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 射性DNA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它利用荧光标记 的核酸片段为探针,与染色体上或DNA显微切 片上的特异fl-N:~行杂交,通过荧光检测系 统(荧光显微镜)检测信号DNA序列在染色体或 DNA显微切片上的目的DNA序列,进而确定其杂 交位点。
分子病理检测平台原位杂交PPT课件

❖ CEN-17均值<1.75 亚二体性
❖ CEN-17均值 1.76-2.25 二体性
❖ CEN-17均值 2.26-3.75 低多体性
❖ CEN-17均值>3.76
高多体性
2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乳腺癌HER-2 FISH评分标准
石蜡切片(ASCO/CAP 2013指南)
➢ 计数至少30个细胞,统计Ratio值(Ratio值=30个细胞核中红/绿)。 Ratio≥2.0或者<2.0但HER-2信号数为≥6.0,结果为阳性,提示基因扩增; Ratio<2.0且HER-2信号数<4.0为阴性结果,提示样本无基因扩增; Ratio<2.0且4.0≤HER-2信号数<6.0时结果为不确定,可以选择增加计数 胞至100个,或重做FISH实验来判断最终结果。
❖ 1.EBER ❖ 2.HPV ❖ 3. Kappa和Lamda
❖ 荧光原位杂交的原理及探针类型 ❖ 荧光原位杂交的应用
❖ 1.实体性肿瘤 ❖ 2.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 3. 产前诊断
20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原理:通过荧光标记的DNA探针与细胞核内的DNA 靶序列杂交
❖ 用途:检测基因异常
❖ 2.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 淋巴瘤诊断分型,检测特异染色体易位,协助淋巴瘤分类;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白血病及多发性骨髓瘤FISH检测,判断预后等。
❖ 3.产前诊断
❖ 唐氏综合症(21三体)等产前染色体数目检测,协助产前诊断。
22
结果判读、分析
❖ 计数细胞必须是各通道信号均清晰可辨的细胞,细胞核轮廓 不清或有重叠的不要分析。
❖ 1.基因片段扩增
2.基因片段缺失
3.基因片段易位
胃癌胃镜活检标本HER-2检测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指导靶向治疗
HER-2阳性胃癌患者可接受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等,以 改善生存预后。
阴性结果处理建议
01
排除HER-2过表达
阴性结果表示胃癌细胞中HER-2蛋白表达水平较低或无表 达,可排除HER-2过表达的可能性。
THANKS
感谢观看
01
加强标作流程和结果判读标准,提高 HER-2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提高活检标本质量和 数量
通过改进活检技术、优化标本处理流 程等措施,提高活检标本的质量和数 量,为HER-2检测提供更加可靠的依 据。
03
加强临床医生培训和 教育
通过加强临床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 高其对HER-2检测的认知水平和应用 能力,推动HER-2检测在临床实践中 的广泛应用。
胃癌胃镜活检标本HER-2检测中国 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2-21
目录
• 引言 • HER-2基因与蛋白结构功能 • 胃癌胃镜活检标本采集与处理 • HER-2检测方法与技术 • 结果判读与临床意义 • 专家共识内容解读 • 挑战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目的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 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人类健 康。
新型检测技术将不断涌现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会出现更加灵敏、特异、便捷的新型HER-2检测技术 ,为胃癌的精准治疗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HER-2检测将与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相结合
未来HER-2检测将与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相结合,为胃癌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提高HER-2检测水平策略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的基本原理及应⽤我接触“FISH”也是刚刚两年多的时间,作为⼀个“初学者”刚开始接触“FISH”可能跟⼤多数⼈⼀样满脑⼦的疑惑:“FISH”是做什么的?有什么临床作⽤呢?那些红红绿绿的点都是些什么意思?……今天让我们慢慢的去揭开FISH的不太神秘的⾯纱。
1.FISH的前世今⽣在FISH技术问世之前,基于20世纪60年代,放射性核素探针的原位杂交⽅法,检测间期染⾊体和分裂期染⾊体上特定DNA和RNA序列的⽅法,该⽅法存在操做⽐较⿇烦、分辨率有限、探针不稳定、放射性同位素的危害较⾼等问题,故⽬前弃之不⽤。
20世纪80年代⽤⾮放射性半抗原如⽣物素进⾏核酸标记的技术逐渐开展后,探针也开始使⽤这种⾮放射性标记⽅法。
随后FISH技术逐渐开展起来,1986年以后该技术被应⽤于分析细胞分裂期染⾊体铺⽚的DNA序列。
相对于放射性来说,FISH具有稳定性好、操作安全、结果迅速、空间定位准确、⼲扰信号少、⼀张玻⽚可以标记多种颜⾊探针等优点。
这些优点逐渐使FISH成为⼀种研究分⼦细胞遗传学很好的⽅法。
FISH即染⾊体荧光原位杂交(Flou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通过荧光素标记的DNA探针与样本细胞核内的DNA靶序列杂交,从⽽获得细胞核内染⾊体或基因状态的信息。
FISH是将传统的细胞遗传学同DNA技术相结合,开创了⼀门新的学科——分⼦细胞遗传学。
(如下图所⽰)2.FISH信号解读-红红绿绿是什么⽬前临床上⽤于FISH检测的探针的荧光素⼤都是绿⾊的和橙红⾊标记,可⼤致分为:染⾊体计数(着丝粒)探针(centromere-enumerationprobes,CEP),位点特异性识别探针(locus-specific identifier probes,LSI),染⾊体涂染(paint,WCP)探针。
其中CEP和LSI探针中的计数探针、融合探针及分离重排探针,在⾎液病诊断与预后分型中最为常⽤。
荧光原位杂交 ppt课件

L/O/G/O
FISH原理
以荧光素直接标记的已知核酸分子为探针,探针和靶序列双链DNA变 性后杂交,互补的异源单链DNA分子在适宜的温度和离子强度下退火 形成稳定的异源双链DNA,通过荧光标记显示出来,通过荧光显微镜 观察杂交信号。
探针制备
所谓核酸探针即是指一段用放射性核素或其 他标记物(如酶与荧光素等)标记的与目的基因互 补的 DNA 片段或单链 DNA 或 RNA。根据其来 源可分为“cDNA探针、基因组探针、寡核苷酸探针 与 RNA 探针”。 1.“cDNA探针” 以 mRNA 为模板——在逆转录酶 的催化下合成一条与 mRNA 互补的DNA链(
Prenatal Diagnosis
以21号染色体的相应片段序列 作探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外周血中的淋巴细 胞或羊水细胞进行原位杂交,
可快速、准确进行诊断。
谢谢
xxxxxxxxxxx
2、染色体涂染探针,包括通过流式分选或显微切割获得的 全染色体或染色体臂以及特异性区带的涂染探针,用以检 测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
3、染色体重复序列探针,主要是指着丝粒α-卫星 DNA 重 复序列探针和端粒重复序列探针,用以检测染色体数目异
常。
染色体涂染探针:判断易位染色体
8号染色体探针
α-卫星DNA是唯一一个存在于所有人类染色体着丝粒区域的着 丝粒DNA(centromere DNA,CEN-DNA)家族,由171bp的单体为单位 组成的高度串联重复片段,重复数百次至数千次,跨越长达100kb的着丝 粒DNA区域,其杂交将产生很强的杂交信号。因此常被选为着丝粒探针 的来源。
直接标记:是通过荧光素直接与探针核苷 酸或 磷酸戊糖骨架共价结合,或在缺口 平移法标记探针时掺入荧光素核苷三磷酸 标记探针。(检测步骤简单,但不能将信 号放大,不如间接标记的探针灵敏)
血液病分子病理诊断ppt课件

11
白血病-31种融合基因筛查
1.MLL/AFX 2.MLL/AF4 5.MLL/ELL 6.MLL/ENL 9.MLL/AF1P 10.TEL/PDGFR 13.MLL/AF17 14.SET/CAN 17.E2A/PBX1 18.PLZF/RARa 21.SIL/TAL1 22.NPM/MLF1 25.AML1/ETO 26.TEL/ABL 29.TLS/ERG 30.EVI1
不是独立的诊断指标 MDS、3%CMML
10
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FISH 5q7q20q+8
-Y
内参 5p15.2 7p11.1-q11.1
缺失 5q31 7q31 20q12 8p11-q11
q11
预后
差
差
好
MDS转AML的几率为 50% 好
分子方面的理论有限,但发现有5q31,7q31,20q12的反复缺失,提示可能这 些区域存在肿瘤抑制基因。
12
M3: PML-RARA
55% L型 5% V型 体外对ATRA的敏感度低 40% S型 低分化
M3其他融合基因
t(15;17)(q22;q21) t(11;17)(q23;q21)
95% <5%
PML-RARa PLZF-RARa
t(5;17)(q32;q21) t(11;17)(q13;q21)
3.MLL/AF6
4.MLL/AF9
7.CBFB/MYH11 8.BCR/ABL
11.MLL/AF10 12.DEK/CAN
15.dupMLL
16.PML/RARa
19.E2A/HLF
20.NPM/ALK
23.TEL/AML1 24.NPM/RARa
原位杂交技术ppt课件

1. cDNA(complementary DNA) 互补于mRNA的DNA分子 (长度为数百-数千碱基对)
优点 ⑴ 克隆于质粒中,可以无限繁殖,取之不尽 ⑵ 较不易被降解 ⑶ 标记方法可靠易行
11
2. RNA RNA是单链分子(探针长度50-300碱基对) 优点:
⑴ 杂交效率比DNA探针高 ⑵ 在检测mRNA时所形成的RNA-mRNA杂交体比 DNA-mRNA杂交体稳定 缺点:容易受RNA酶的污染而被降解
提取标本DNA和RNA进行Southern和Northern 印记杂交、qPCR、RT-PCR等。
49
(4)RNA酶或DNA酶预先处理标本后杂交反应 (5)选用标记的非特异性(载体)序列或不相关 的核酸探针进行杂交。 (6)探针孵育后的检测系统对照
50
五. 实验结果可能的问题和原因
1. 标本形态结构不佳 取材的标本不新鲜,核酸有不同程度的降解 杂交预处理中蛋白酶消化不当所致 杂交温度较高、孵育时间长易造成切片的飘浮 或脱片
25
去除或抑制RNA酶方法: 1. 物理方法:
对耐高温的器具如玻璃器皿、不锈钢器具作高温烘 烤(180-200℃干烤4-6小时)
对溶液和耐热塑料器具作高压蒸气消毒 2. 化学方法:
焦碳酸二乙酯( DEPC ) RNA酶抑制剂,有毒
26
(1)取材的器具用火焰灼烧过或高温消毒 (2)标本尽早固定,固定剂可灭活部分RNA酶 (3)所用玻璃器皿均须DEPC水浸泡(37 ℃,2h),蒸馏
水清洗后高压消毒,然后180℃处理3h以上 (4)塑料器材最好用灭菌的一次性用品或DEPC处理 整个操作过程带手套和口罩。
27
(二)取 材 目的:既要充分保留被测核酸,(特别是RNA)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临床病埋中的应用 ppt课件

Blue单通道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临床病埋中的 应用
二、常用探针种类
• 单色探针(single color probe, SC) • 双色探针(dual color probe, DC) • 三色探针(triple color probe, TC) • 双色分离探针(dual color, break apart probe. DC,BCR) • 双色单融合探针(dual color, single fusion. DC, SF
CCND1基因为重要预后因子,与多种肿瘸的转移、 复发等相关。在高凤险们GIST中扩增,在低风险和中等 风险GIST中无扩增,其表达与GIST有预后相关性。
MDM2基因扩增宣GIST患者有预后相关性。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临床病埋中的 应用
前列腺癌
• 探针:PTEN/CEN10 FGFR1/CEN8 ERG
套细胞淋巴瘤
• 探针:CCND1/IGH(双色双分离探针)
CCND1基因位于11q13,IGH基因位于14q32。 CCND1/IGH融合基因导致CCND1蛋白过度表达,可促进细胞 增生。
• CCND1/IGH融合基因检测意义
CCND1基因重排和(或)高表达是MCL的特征,FISH探 针检测CCND1/IGH的阳性率可以达到96%。
• 检测意义:
PTEN基因缺失,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差。 FGFR1基因扩增是前列腺癌患者传递激素抵抗的重 要过程。 没有ERG基因改变的前列腺癌患者8年生存期达90%。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临床病埋中的 应用
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胶质瘤
• 探针:1p36/1q25 19q13/19p13 NMYC/2q11
• MALT1及API2/MALTI融合基因检测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至科大学一附院病理科 王华
.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用带有荧光素标记的核酸探针与组织细 胞中待测的核酸(DNA、RNA)按碱基配对 的原则进行特异性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 显示细胞基因状态的方法。
FISH在临床病理中的应用
辅助病理诊断、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Trans)
• 额外信号探针(extra signal. ES) • 双色双融合探针
(dual color,dual fusion probe. DC,DF Trans)
.
单色探针(SC)
CEP8
正常
.
异常
双色探针(DC)
HER2
CEP17
正常
.
异常
三色探针(TC)
正常
异常
X
Y
CEP18
.
双色分离探针(DC,BCR)
452
Blue单通道
.
二、常用探针种类
• 单色探针(single color probe, SC) • 双色探针(dual color probe, DC) • 三色探针(triple color probe, TC) • 双色分离探针(dual color, break apart probe. DC,BCR) • 双色单融合探针(dual color, single fusion. DC, SF
MYC
MYC
14 正常
18
14
18
异常
.
双色单融合探针(DC, SF Trans)
BCR
ABL
9
正常
22
ABL
BCR
9
异常
22
.
额外信号探针(ES)
ABL
BCR
ABL
BCR
9
正常
22
9
异常
22
.
双色双融合探针( DC,DF Trans)
IGH
BCL2
IGH
BCL2
14 正常
18
14
异常
18
.
三、FISH检测 在常见肿瘤中的应用与意义
CCND1基因位于11q13,IGH基因位于14q32。 CCND1/IGH融合基因导致CCND1蛋白过度表达,可促进细胞 增生。
• CCND1/IGH融合基因检测意义
CCND1基因重排和(或)高表达是MCL的特征,FISH探 针检测CCND1/IGH的阳性率可以达到96%。
.
CCND1/IGH正常
.
乳腺癌
• 探针: HER2/CSP17(双色探针)
• HER2基因检测意义:
HER2基目扩增的患者预后差:无病生存和总生存期缩 短,淋巴结转移几率高,复发凤险高。
指导内分泌冶疗:HER2基因扩增患者对内分泌治疗产 生耐药。
指导合理选择辅助化疗方案:HER2基因扩增患者宜采 用紫杉醇化疗和高强度的蒽环类药物方案。
BCL2/IGH持续阴性的FL患者3年生存率为100%,而阳 性者3年生存率只有54%;阴性者3年疾病无进展的患者 87.5%,而阳性者只有13%。
.
BCL2/IGH 正常
BCL2/IGH断裂、平衡易位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 探针:BCL6(双色分离探针)
BCL6基因位于3q27,主要有t(3;14),t(3;22)和 t(2;3)3种易位,分别是BCL6与免疫球蛋白Ig的重链(IGH)、 λ轻链(IGL)、κ轻链(IGK)区域易位。
.
MALT淋巴瘤
• 探针: MALT1(双色分离探针) API2/MALT1(双色双融合探针)
CCND1/IGH断裂易位
.
伯基特淋巴瘤
• 探针:C-MYC(双色分离探针)
8号染色体上C-MYC基因最常见的是t(8;14),导致8 号染色体上C-MYC基因和l4号染色体上IGH增强子元件并列, 也可发生t(2;8)(p12;q24),或t(8;22)(q24;ql1)
• C-MYC基因断裂检测意义
.
滤泡性淋巴瘤
• 探针: BCL2/IGH (双色双融合探针)
BCL2基因位于18q21, IGH基因位于14q32. BCL2/IGH 融合基因导致BCL2蛋白的过度表达,从而抑制B细胞凋亡, 使B细胞持续增殖引发肿瘤。
• BCL2/IGH融合基因检测意义:
辅助诊断FL :BCL2/IGH重排发生在约80%-85%的FL患 者中。
.
一、常用荧光素及滤光片类型荧源自素颜色 激发波长 发射波长 常用滤光片
Red(红色)
592
Orange(橙色) 559
Green(绿色)
497
Aqua(青蓝色) 433
DAPI(蓝色)
367
612
Red单通道
588
Orange单通道
G/O双通道
524
Green单通道
G/O双通道
480
Aqua单通道
约80%的伯基特淋巴瘤病例发生t(8;14)(q24;q32); 约15%的伯基特淋巴瘤病例发生t(2;8)(p11;q24); 约5%发生t(8;22)(q24;q11)。 C-MYC基因断裂重组可能是伯基特淋巴瘤的一个标志, 可以应用于临床上伯基特淋巴瘤的辅助诊断。
.
C-MYC正常
C-MYC断裂
筛选分子靶向药物的适用者:HER2基因扩增患者适合 使用曲妥珠单抗药物。
.
Her2 (-) 2G + 2R Ratio: 1/1 <2.2/1, Her2 FISH (-)
Her2 (+++) Ratio: >2.2/1, Her2 FISH (+)
.
• 探针:TOP2A/CSP17(双色探针)
30%~40%非小细胞肺癌存在EGFR基因异常. 筛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适用者:EGFR基因 增多的患者,应用Iressa/Tarceva治疗的有效率为 35%,疾病控制率高达70%。
.
EGFR (-) 2G + 2R Ratio: <2.0, EGFR FISH (-)
EGFR (+) Ratio: >2.0, EGFR FISH (+)
TOP2A基因两种异常:扩增和缺失。
• TOP2A基因检测的意义:
存在TOP2A基因异常的患者预后差,尤其是基因缺失 的患者预后更差。
TOP2A基因异常患者对于含蒽环类药物的治疗方案更 敏感。
.
非小细胞肺癌
• 探针:EGFR/CSP7(双色探针)
EGFR基因异常:扩增和拷贝数增加。
• EGFR基因检测的意义:
• BCL6 基因断裂检测意义
目前研究确定至少40%的DLBCL涉及3q27染色体易位或 者BCL6基因重排。
BCL6阳性患者诊断治疗36个月后,疾病停止发展的比 率为82%,携带有BCL6重排的病例预后较好。
.
BCL6正常
BCL6断裂
.
套细胞淋巴瘤
• 探针:CCND1/IGH(双色双分离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