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监测 平台建设方案(图文)

舆情监测 平台建设方案(图文)
舆情监测 平台建设方案(图文)

舆情监测: 平台建设方案(图文)

1项目背景及建设目标

1.1项目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普及和发展,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客、视频网站等舆情产生速度、传播渠道等均呈现出爆炸式快速增长的态势,据初步统计,2009年以来,互联网网上具有负面影响的舆情数量同比增长了近 2倍以上。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拯待解决:

1)网络舆情监测导控工作几乎完全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开展的,手工发现关注网站的局部性、时间上的滞后性与信息发布的随意性、随时性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

2)缺乏舆情信息综合分析,导致分析关联能力不足。例如,特定舆情事件在新闻、论坛、微博、博客等不同来源上的关联分析。

3)各分支在舆情信息的管理上缺乏统一的信息报送、舆情导控任务下发等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工具支撑。

4)目前,舆情导控体系中缺乏可量化的考核数据作为各级领导年底评分的依据;

在经过多次现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建设舆情综合导控系统的规划,制定一个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和数据交换接口规范,作为舆情分析研判和考核统计的元数据,从而对互联网上传播的舆情信息进行准确查找、归类、排重、分析、研判、导控和核查,实现对互联网上各类海量数据快速分析处理,更加准确的掌握各类舆情信息传播的数量、范围、趋势、影响等情况,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全面、高效地掌握网上舆情监测导控系统。

1.2建设目标

系统建设总体实现目标是:能够全面、准确、及时的获取与“我”有关的网络信息,深层次的对互联网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通过统一的综合指挥系统实现舆情的及时上传和导控任务的集中下达,并从在线率、引导发帖、信息报送及任务下发等多方面综合考核,确保以互联网舆情监测小组为核心的整体监测成效。

1总体架构

1.1软件架构

整个系统设计分为数据采集子系统、舆情信息数据仓库、舆情研判分析子系统、引导指挥子系统、引导考核子系统几个部分。

1.1.1数据采集子系统

负责对信息源头采集,采集子系统主要实现多线程、集群采集模式。满足项目采集深度和广度要求,采集深度按照需求可采集到新闻评论、微博转发数、粉丝数以及论坛的评论树回帖数等。

采集广度本系统提供通用采集配置,支持大部分新闻、论坛的采集,只需要配置URL即可实现采集。采集性能可以灵活配置策略,分为指定调度和随机调度两个模式。采集时效性可以定制。

1.1.2舆情信息数据仓库

按照系统制定的数据规范支持外围系统数据接入,数据仓库设计分布式架构,通过集群方式扩展项目的规模。主要分为分布式储存与全文索引、关系数据库。同时对外提供 API访问接口。数据入库经过数据的加工处理包括自动摘要、实体抽取、内容分类等操作为后续研判提供标准数据。

1.1.3舆情研判分析子系统

侧重业务需求根据各项指标综合计算舆情热点、负面信息、专题分析等。系统创新设计了基于多层关键字不同权重的数据推送算法实现海量数据中自动推送用户真正关心的舆情线索。

1.1.4引导指挥子系统

融合舆情管控业务流程。实现重大、敏感舆情信息的逐级上报及领导审核;可通过系统下发导控任务且短信提醒功能,确保导控任务通知及时、到位;

1.1.5引导考核子系统

针对任务完成情况、导控情况、信息报送及在线等进行多角度考核,对网评员工作量和工作效果提供科学评估依据。

1.2关键技术

1.2.1自动摘要

在舆情分析过程中,通过自动摘要简明、确切地描述聚出来话题的中心内容,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概括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

基于统计的自动摘要也称为自动摘录,是将文本视为句子的线性序列,将句子视为词的线性序列。包括以下步骤:

原始文本处理:

按照计算机能够识别的形式输入文本信息,比如:键盘输入、手写录入、文本扫描、图形识别、语音识别等。

词语权重计算:

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对原始文本信息中的"句子权重计算:根据句子中词频等信息计算句子权重。其标准为:句子权重与句中所含"关键词"的数量成正比;文本信息中包含提示词,则提高句子权重;文本信息中特殊位置上的句子权重增加;若句子中包含废弃指示词则句子权重减小;句子长度与句子权重成反比。

文摘句提取:

对原文中所有句子按权值高低降序排列,权值最高的若干句子被确定为文摘句。

文摘句输出:

将所有文摘句按照它们在原文中的出现顺序输出。

1.2.2自动聚类

采集回的互联网数据包罗万象,为减轻人工巡检舆情事件的负担以及撑控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系统定期对采集回的互联网数据进行自动聚类,形成近期互联网上最新、最热、敏感等话题。

自动聚类是基于相似性算法的自动聚类技术。根据文本内容的相似度,将内容聚合成不同的类别,同时对每一个聚得的类别,给出精确的类别主题词,包括最热话题、最新话题、敏感话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聚:

特征提取。

建立聚类相似矩阵,因为相似度是定义一个聚类的基础。

用算法进行聚类。

1.2.3自动分类

目前,大部分网站采用了 AJAX架构,页面代码分析无法获取网站分类信息,为了更加清楚的展示各类舆情信息,如涉警、维稳等在互联网上的分布情况,准确的分析舆情的传播范围,清晰的展现舆情信息,对互联网舆情信息进行分类就显得极为重要。

自动分类技术根据文献内容进行类别划分的功能,可以用于地域分类、涉警分类、维稳分类、治安分类等诸多应用。可以自动地对文档进行分类,赋予文档一个预先定义的类别主题词,便于文档的组织,不需人工干预。类分析模式共抽出了四种,以后可以通过增加、覆盖或继承来扩展:

地域分析模式:地域词典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具有唯一性的词,比如在中国,深圳是唯一的一个地方;第二层是地域中的下一级地名,比如市下的区或省下的市都可以,看具体怎么布局。第三层是地域中地名,但有可能在各个地方都存在的或该词还有可能是其它性质的词。比如:万福佳可能是地名,也有可能是人名。根据句中出现各层的词的情况,得分情况也不同,最后再对文档中的所有句子地域得分进行汇总。

一层词典分析模式:

词典只分为一层,根据文档中出现词典中的词和词频情况进行计算相关度。

二层词典分析模式:

词典分为二层,一个句子首先根据查找出现第一层的词,再根据出现第一层词的前后几个词判断是否是第二层的词,这样根据第一层的词前后识别第二层的词的情况计算该句相关度,最后对所有句子进行汇总分析得到文档相关度。

三层词典分析模式:

词典分为三层,一个句子首先根据查找出现第一层的词,再根据出现第一层词的前后几个词判断是否是第二层的词,再根据第二层词的前后判断第三层的词,这样根据第一层的词前后识别第二层的词,再根据第二层词识别第三层词的情况计算该句相关度,最后对所有句子进行汇总分析得到文档相关度。

1.2.4数据推送

互联网信息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为正确引导互联网的发展,必须第一时间内将公安机关关心的涉警、涉稳、治安等舆情信息检测与预警出来,系统采用数据自动推送技术在舆情事件第一爆发点时以短信或邮件形式通知工作人员,以便进行正确引导。

数据推送分析是综合研判中的一部分,主要综合考虑两个方面:

数据来源:根据数据来源的不同,各个类的相关度会根据不同阀值做调整。

相关度:地域与其它类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得出一篇文档的相关度。根据地域相关度的大小,对其它类的相关度根据不同阀值重新计算。

总体上通过这样的逻辑就很容易实现两种效果,一是分类,具体分什么类、类的词典等都可以通过配置实现,这样就不分受地域和类别的影响而影响源码。二是数据推送,通过分类之后进行各个类之间的分析和研判,得到一个总的相关度,通过阀值控制是否推送,是否要这功能可以配置来实现。

1.2.5实体抽取

互联网为舆情事件传播的高发载地,其中包含了很多有价值的线索信息,为有利于公安民警能快速、准确的从网页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线索信息,系统采用实体抽取技术,将页网信息人名、地名、机构名、专有名词等提取出来存入数据库中。

实体抽取任务是指识别文本中具有特定意义的实体,主要包括人名、地名、机构名、专有名词等,从而提取这些实体。

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

分词的选择:

是不分词还是采用自动分词系统或人工分词;

领域的取舍:

比如:老鹰大战雄鹿。"老鹰"和"雄鹿"均为 NBA 队名;也可以均指动物,这就涉及到领域问题;

方法的选择:

在方法的选择上主要分为语言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两种;

1.2.6情感倾向分析

根据业务的不同,把负面范围也相应进行划分,基于这些考虑负面词典分为二层词典:主体词和负面行为词典。只有符合这样的模式句子片段才被认为有效负面语义。

负面词典分为二层,一个句子首先根据查找出现第一层的词,再根据出现第一层词的前后几个词判断是否是第二层的词,这样根据第一层的词前后识别第二层的词的情况计算该句相关度,最后对所有句子进行汇总分析得到内容的负面性。

1.2.7相似分析

相似分析原理图

1.2.8分布式存储

由于互联网上的数据量非常庞大,而网上信息之间关联的情况错综复杂,所以有必要将爬行到的数据存储起来再做进一步的分析以及备案,但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将是海量的。对如此大量的数据进行高效查询就用到了全文检索技术,这里需要额外建立一个索引文件,通过空间换时间的方式来用户查询的速度。

为了应对这样的业务需求,我公司采用基于sphinx内核算法优化的全文检索技术,支持分布式的海量数据应用;基于中文分词和一元分词结合的办法在数据查准率、查全率上进行大方面的技术突破。且支持分布式的应用部署。

1.3系统业务模型

针对互联网舆情监管的业务特点,本项目提出了一个整体化的监管业务模型。首先,在监管对象的定义方面,本项目将以如图1所示的三个监管对象为目标:以传播源头(论坛、微博等)、传播内容(舆情信息)和传播主体(网民)为监管对象,以时间为分析维度对互联网舆情的相关因素进行全方位统一的监管。

通过快速准确的定位传播源头,以及对传播内容的采集、分析、追踪,并监控传播主体的网上行为,确保传播信息的合法性从而在整个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有效的监管,并与实际工作业务紧密结合,使整个监管平台能有效的实现“发现传播源头、追踪传播内容、监控传播主体”的职能。

互联网舆情监管对象示意图

考虑到舆情的特征——本地站点或全国热门站点上首发,然后被转载到各大主流站点,企图扩大事态影响面。

系统通过监控全国热门(例如:百度贴吧、天涯论坛、凤凰论坛、腾讯论坛、网易论坛等)、本地站点来发现舆情信息,作为舆情线索。对发现的重大、敏感舆情通过专题进一步跟踪,通过在各主流站点的站内搜索对舆情进行专项补存,从而发现有哪些站点、板块上在传播相关舆情信息,为舆情的处置提供了依据。

图 2 .2系统业务流程图

舆情系统 :舆情线索发现,重大舆情补存,全局掌控舆情散布、传播及扩散态势,掌握舆情处置主动权,规避事态持续升级的被动处理局面;

监控人员:结合系统辅助研判 , 上报重大舆情,执行处置任务并向领导反馈结果;市局领导:关注重大舆情,以专报为决策点,决策并下发舆情处置任务,考核监控人员。

1.4部署架构

图-2.3互联网舆情综合管理系统部署架构图

服务器:包括舆情采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舆情分析服务器和 WEB管理服务器。

舆情采集服务器用来采集关注的论坛、博客、微博、境内 (外)网站、 QQ群等海量数据,支持分布式采集和多线程并发采集。将数据实时发布到全文数据库和数据库服务器中;

数据库服务器用来存储采集的元数据,并执行内容去重、无用信息过滤及关键信息提取等动作;同时响应 WEB管理服务器的舆情查询;为了提高建设速度,全文检索采用分布式技术,采取基于 SPINXS内核扩展的专用检索技术保障业务需要;

舆情分析服务器用来实现数据推送、相似分析、实体抽取及自动摘要等相关分析,可集成部署到数据库服务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WEB管理服务器进行用户管理、组织架构管理、关键词维护、系统管理、分类管理等,同时展现各种舆情信息、热点话题、舆情分布与趋势统计报表。

2系统功能

2.1采集子系统

2.1.1采集范围

数据采集是舆情工作的首要任务,互联网传播特点和网民行为特征要求系统全面获取网络信息,信息时效性要求系统及时采集到网络信息。

系统内置数千个影响程度大、传播面广、网民参与度高的网站,从广度和深度全面抓取信息;

监测本地网站中的重点板块,搜索本地有害信息;

监测全国热门重点网站及省厅下发的责任网站;

实现对网站、博客、微博等的监测,拓展舆情广度;

采集国内、外新闻网站,以便实时掌握国、内外要闻;

不仅支持对文本信息的采集,也支持音视频舆情信息的发现,系统内置百度视频、56网、土豆网等近百个视频站点;

不同来源采用不同采集方式保障采集高效及实时性;

2.1.2采集速度

采集系统主要基于多线程、集群采集模式。满足项目采集深度和广度要求,同时满足采集时效性能要求;公安部要求重点站点采集速度小于 5分钟;根据已实施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大部分重点站点的采集速度在 2-3分钟左右,个别特别关注的站点数据采集 1分钟即可完成。

采集性能可通过灵活配置调度模式来保障。调度策略分为指定调度和随机调度两个模式。采集时效性可以定制,可根据不同网站的重要程度按需设置对应的调度任务。调度的类型分为按天调度和按周调度,这两种调度模式可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几种不同策略的常见应用举例如下:

CASE1:重点站点连续性采集

天涯、百度等全国性热门网站可配置为连续性采集且5分钟采集一次。

CASE2:一般站点间隔性采集

芜湖论坛、江门论坛等地方性网站,主要特点是数据量更新较少。如果配置采集太频繁也会浪费有限的服务器资源;可配置为连续性采集且 1小时采集一次。

2.1.3增加站点

针对关注的站点列表,通过网站管理模块进行站点的维护。支持各来源站点:

新闻网站

论坛

博客

微博

视频站点

境外媒体

元搜索

与此同时,可配置站点的区域(全国、省级、地方等)及重要程度(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

2.1.4增加板块

分析目前互联网上新闻、论坛等站点的自身特点,大多数网站采用同样的模板,基于这一特征开发出支持大多数网站的“通用论坛解析模板”和“通用爬虫解析模板”,因此,仅输入关注板块的入口 URL并选择对应的解析模板即可实现大部分站点的配置;

个别比较复杂的站点,目前均已定制开发针对性的解析器来实现站点数据的采集,这些解析器内置在系统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选择全国热门的站点、本地站点及行业相关的站点。

在实际增加站点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极个别的站点系统无对应的解析器且通用解析器也不支持,可通知厂家由厂家快速支持。

针对不同站点进行关注板块的配置,根据板块的热度及关注程度可按需设置每次爬取指定的站点、主贴列表及回帖列表的爬取范围,同时支持对采集性能进行配置,新增板块时选择对应的调度模式来满足数据采集性能需求,例如可以对重点关注的网站设置快频率采集,同时结合系统提供的代理 IP池模块来解决爬行服务器高频度爬取指定站点导致IP被封的问题。

2.1.5采集监控

系统自动统计每一台采集服务器每天完成的调度趋势。通过趋势辅助判断服务器运行任务是否饱和,以便根据监控的数据动态调优各服务器的采集任务,确保在保障采集时效性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每台服务器资源。

服务器调度任务数可细化到每小时,同时通过选择时期可对历史调度任务数进行查阅,通过对全局数据的掌握,使得任务调配决策更科学化。

与此同时,采集监控模块提供了按周统计全部服务器调度总数及每台服务器调度任务数的趋势,多台采集服务器可以通过比对动态调配任务,以便资源合理利用。

2.1.6网站采集监控

可通过网站采集监控模块监控各论坛中各板块,目前的调度模式、目前总调度次数、发现资源数量、采集资源数量、所耗时间及任务状态等各种关注的数据。

例如:发现资源数量可辅助分析每天各板块中更新(当日发布的新贴子及当日回复的旧贴子)的帖文数量,以及每天发布的新贴文的数量等,且通过历史数据的统计结果,综合分析各网站及各板块的热度,为后续确定热门网站及板块的增加数据依据。

与此同时,论坛经常会遇到改版而导致采集不到数据的情况,通过该模块可看出来,且改版的会自动发邮件给厂家工程师及时处理,对用户透明;

2.2舆情预警子系统

2.2.1信息推送

系统支持业务类预警舆情自动推送,无需事先设置关键字,基于语义推送行业关注的舆情信息。例如:针对公安类业务数据的智能推送如下图所示,包括涉警、涉恐、维稳、涉枪、涉抢、涉毒、涉偷、涉骗、涉黄等各类业务分类信息。

2.2.2关键字预警

不同用户关注的舆情有所不同,提炼关注事件的特征关键字并预先配置,系统根据关键字规则自动匹配相关帖文,并智能展现给对应用户,代替手工逐条筛选的现状,不仅提高工作效率且获取的信息更全面;作为信息推送的互补,可随时自定义关键字来关注重点关注的事件;

2.2.3事件舆情信息推送

可根据事先配置的事件关键字自动推送预警事件舆情。在舆情规划时将关注事件的特征关键字进行初始化,在使用过程中可随时增加事件关键字来关注突发的事件。

2.2.4领导人舆情信息推送

可根据事先配置的领导人关键字自动推送预警领导人舆情。在地方性突发事件中,通过网络的转载及个别心怀叵测人员的推波助澜,其地方最高领导人往往无辜的推上舆论的“制高点”,为保护领导及地方政府的声誉,将地方相关领导设置为舆情监测对象,在某些居心叵测的人员策划事件升级前,及早发现并预警舆情,才能将这些非正当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

2.2.5敏感舆情个性化推送

不同分支的用户关注的舆情有所不同,因此个性化定制自己关注事件的关键字是必要的,自定义关键字预警推送的舆情信息只有自己可以看到,以达到敏感舆情的保密性与舆情预研判的双重效果;

2.2.6舆情报警

针对敏感或需要重点关注的事件,系统支持界面报警、短信报警、邮件报警等多样化报警方式,及时掌握已知需要重点关注的舆情和未知的敏感舆情。根据系统关键字设置的分类——事件关键字、领导关键字和自定义关键字;其中自定义关键字为每个用户各自关注的关键字,根据不同级别事件设置的关键字,可定义是否发送邮件、是否发送短信;

针对事件关键字和领导人关键字为系统所有用户均需关注的舆情事件,由系统管理员统一指定报警邮箱和手机号;针对不同的事件关键字和领导人关键字组合,可事先定义是否发送短信。针对重要的或敏感的舆情事件,可发送短信实时提醒,以便快速掌控最新舆情信息;针对低级别舆情事件,不需要即可知道,系统不发送短信,避免短信骚扰;

2.3舆情分析研判子系统

2.3.1热点分析

1)热点发现的原理概述

舆情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对某些社会想象和现实的主观反映,实时地计算舆情能够及时掌握舆情动态、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因此舆情热点自动发现和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用户及时快捷地了解和掌握互联网热点,为掌握社情民意起到推动作用。

本系统计算热点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出互联网全网范围内与公安相关行业的热点舆情事件。该发现过程分为基于中文分词技术、采集内容的聚类、对聚类结果进行敏感热点的计算。

系统通过已经采集的数据结合各大重要网站的实时信息进行分词、相似度计算、以及信息爆发度综合计算当前的互联网舆情热点。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计算的热点结合系统的预警类别实现热点分类;针对各媒体的重要度自动判断热点值;这对信息媒体根据媒体类别国外和国内的属性,自动计算国内外热点划分;针对自动抽取的作者、发布人等信息,进行热点活跃源头分析和判断;以及媒体类型重度及

WEB2.0媒体判断媒体的参与度。

2)算法描述

热点计算法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关键技术:

1.基于词性的中文分词

对于采集的信息实现基于词性的中文分词后,统计不同词性的词频做为热点一个维度进行计算。

2. 聚类算法

系统利用 k-means算法进行聚合;结合相似度相关算法,得到各热点的传播量,根据时间轴计算爆发量作为热点的一个维度计算。

3. 热度算法

本系统主要依据媒体的重要、报道数量、爆发量以及发布时间等多个因素综合计算当前的热点。系统采取定时后台运行方式,不影响前台业务应用。

3)数据分类

对于系统采集到的数据,都会对已设定的类别进行识别。系统从以下几个角度来保证实现的效果:

1. 在准确性方面,这些类别中的关键词中支持与或非关系的组合,可以有效的对数据进行筛选。

2. 在及时性方面,对于新采集到的信息,都会进行相应的分类筛选,被命中的信息会记录下来。

3. 在灵活性方面,这些类别可以让用户自己设定,也可以由管理员设定。个人设定的类别只有自己可以看到,管理员设定的类别可以让所有人看到。为了减免系统自动识别的误判等问题,系统提供人工进行对分类后的信息进行修改。

4. 在便捷性方面,对于这些分类出来的内容,查看正文后会变成已审阅状态,也可以手动将所有的文本置为审阅状态。同时提供批量操作的方式。

4)对于无关信息的过滤

为了找到用户关心的热点信息,系统是从前面发现出来的热点中进行筛选。系统中包含一份行业字典,对于已经发现的热点会进行相应的过滤。同时结合全文检索中的相似度原理,智能进行数据过滤。

2.3.2专题分析

系统运用主题聚类方法将同一事件的信息汇聚成专题。主题聚类方法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优势。首先主题聚类以主题分析、主题提取和描述为基础, 可以发挥主题法在组织信息方面的优势,对聚类特征进行主题或语义控制,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

其次,主题聚类是在聚类对象的主题提取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主题提取可以对聚类对象进行维度约简,从而避免高维数据计算问题,大大缩短信息服务的响应时间。最后, 主题聚类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文本聚类方法在于 :它还可以对聚类的结果进行基于主题的描述 ,提高聚类结果的可读性与可理解性。

2.3.3舆情报告

包含今天、昨天、前天监测日报,本周、上周监测周报,本月上月监测月报及自定义时间简报。每个简报包含以下内容:舆情概况、数据概况、总体舆情统计、负面舆情统计、负面信息来源网站排名 Top10、各主题信息量统计、确认负面信息、已选信息。

2.3.4溯源分析

每一件互联网舆情事件的发现,都是由网名或网名组织在互联网上快速、大量发布舆情信息导致的,为避免有害舆情带来的危害,必须找到相应源头采取相应的封堵措施,通过分析专题中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时间、空间结构,发现网络舆情话题源头。在用户手动设定的专题中将获取到的所有贴子,根据贴子的发表时间前后追踪到第一个发表相关信息的网站、网名及发表的所有贴子并按照时间顺序展示出来,以flash的方式图形形象化表示。

2.3.5重点网民

1)重点人监控

研究网民的特点不难发现,总存在一大类网民——长期持续发布或散播某舆论事件或针对某领导的负面舆论。这类网民在舆情事件的发布及传播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舆论会随其在网上活动的频繁度产生波动,这些网民必须重点关注,系统提供手工增加重点网民的功能,系统自动采集该网民在微博、博客等信息发布渠道上发布的所有帖文;

2)重点网民关联关系

通过其它渠道获取到重点网民的关系,可将关系添加到系统中,以便系统呈现各重点网民的关系,图形化展现方便快速定位出敏感舆情发布与传播的组织图;

3)重点事件

针对重点网民在互联网上发布的所帖文,可设置为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进行重点跟踪,系统可统一展示某重点网民发布的所有重点事件,并可根据重点网名的虚拟身份查询在互联网上发布舆情信息的分布情况;

2.4舆情引导指挥子系统

2.4.1舆情任务下达

针对新发现的舆情,通过系统的任务下发模块,向全体“网评员”发布引导指令和引导内容,发布引导任务的同时可进行短信提醒,确保所有网评员第一时间内接收到导控任务。下发任务后,可查询“我下发的所有任务”,同时可查看所有“下发给我的任务”;“下发任务”界面及“我下发的所有任务”。

2.4.2舆情信息上报

各分支机构发现的重要舆情可通过系统分级上报,支持三级报送平台;监控人员上报的信息给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对舆情信息进一步过滤,同时将领导关注的信息进一步上报;考虑到监控人员或分支的不唯一性,存在重复报送同一条信息的情况,为降低分管领导审核报送信息的工作量,同一条舆情信息不同的监控人员每天只能上报一次。

系统支持快捷上报和手工上报功能。在浏览帖文时,针对人工研判为负面的舆情信息可直接在页面进行报送,系统直接将报送帖文的标题、正文、URL等信息直接关联到报送页面,无需人工再次拷贝或输入,仅需选择上报的机构或人员即可,上报简单、方便;系统提供基于业务的上报机制,除上报舆情信息外,同时系统支持上报信息的类别至少支持工作报告、综合信息、重点网民和其它信息几类;

系统同时支持对历史上报的信息进行查询,分为我上报的信息和上报给我的信息,不仅可查询到所有的报送信息,而且可查询到各报送信息目前的状态。

针对监控人员上报给分管领导的舆情信息不够详细或缺少内容等,分管领导可将上报的该信息直接退回;被上级机构或领导退回的信息,在信息报送用户的首页右下角弹出关联的退回标签,该标签必须签收,否则每次登录系统均会重新提醒;

2.5舆情引导考核子系统

舆情监测、报告、 引导及处置工作方案9

舆情应对机制工作方案 为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报告、研判和处置应对机制,及时了解掌握与开发区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舆情,实现舆情分类分级管理,逐步完善声誉管理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舆情监督的作用,推动开发区初中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好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快速反应、及时回复、强抓落实”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舆情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开发区初中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以开放、积极的姿态,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导向正确的原则做好舆情工作。把舆情工作作为人民群众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改善辖区教育服务,增强学校管理能力的重要工作之一,主动、有效地防范声誉风险和应对声誉事件,避免负面舆情升级和损害开发区初中声誉。舆情监测要及时准确,要搜集调查传播源头和路径,掌握传播范围,对舆论态度、评论、诉求有全面充分的认识;舆情引导及处置要积极主动,正确有效,要将正面宣传、新闻调控、网评引导相结合,形成引导合力;舆情报告要报告及时、内容完整,将相关应对措施写入报告内容。舆情处置要及时有效,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消除辖内发生的有害、危害类舆情,有效控制影响面。 二、任务及职责 (一)工作任务 1.分级负责。建立开发区初中舆情监测、报告、引导及处置工作(以下简称“舆

情工作”)网络,形成学校办公室、网络中心统一指挥并协调指导,学校、级部、班级三级机构分级负责的工作体系。学校办公室授权各年级级部、网络中心、各处室行使对其所在工作范围内的学生、家长、社会舆情工作职责。各年级级部、网络中心、各处室为舆情工作主体,在遵照开发区初中相关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按照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原则,对其所在工作范围内的学生、家长、社会的舆情工作全面承责,级部负责人为舆情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年级级部、网络中心、各处室为舆情工作的责任部门,要将任务分解落实,指定工作联络员,实行责任追究工作制。 2.合力联动。办公室、网络中心要与级部班级联动,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进行社会舆论监测与引导。负面舆情涉及的相关年级、处室要保持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商议,及早对舆情走向、影响范围做出判断,按照舆情分类报告路径及应对措施及时予以处置。积极落实开发区初中新闻宣传协作机制,与监管处室和办公室、网络中心、各级部班级保持联动,及时沟通工作情况,将其制定的阶段性新闻宣传要点和舆情关注要点纳入学校辖内新闻宣传计划和舆情监测内容。建立健全与新闻宣传部门的沟通机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采取多种形式与新闻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争取新闻媒体及公众对开发区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3.把握方向。针对监测到的舆情,各级农村信用社机构应有健全的机制、良好的应对能力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明确思路,统一对外口径。 4.处置及时。各年级级部、各班级、网络中心、各处室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专业优势,建立重大负面舆情快速反应机制,第一时间有效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站、信息简报等平台,正向引导和处置舆情。 (二)工作职责

舆情监测现状及解决办法

舆情监测现状及解决办法 什么是舆情?百科里是这样解释的: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目前互联网的广泛给我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网民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网络舆情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企业的社会公共形象形成较大威胁。如何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提升企业舆情管理能力,推动企业的服务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网络舆情监测要求达到实时性、全面性和准确地。 实时:获得信息越早,给应对和处置留下的余地就越大,而网络舆情的发展往往是爆发式的,机会稍纵即逝。 全面:网络舆情,容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又因信息量大,致使很多重要信息可能被忽略。 准确:海量信息条件下,如何准确地掌握问题的核心,而不为纷扰所困,是得出正确判断的关键。 目前舆情监测的困难很多,首先是手工监测的局限性。安排固定人手,24小时值班,不间断地浏览目标站点,并搜索目标关键词。这种手工监测的方式,是最初级的舆情监测方

网络舆情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方案

网络舆情监控项目建设方案 青岛惠信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1章项目背景 (3) 第2章网络舆情概述 (4) 第3章舆情监控系统简介 (6) 第4章舆情监控系统使命 (7) 第5章舆情监控系统架构 (8) 第6章舆情监控理论模型 (10) 第7章配置清单与功能列表 (11) 第8章网络舆情采集(c/s架构) (12) 第9章网络舆情分析与展示(B/S端) (14) 第10章系统特点 (18) 第11章硬件部署与网络接入 (19) 第12章支持与服务 (20) 12.1 顾问咨询服务 (20) 12.2 售后服务 (20) 12.3 软件产品升级服务 (22) 12.4 技术巡检计划 (23) 第13章项目预算 (24) 第14章舆情信息系统特殊功能报价: (25) 第15章部分成功案例 (26)

第1章项目背景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扩大器 ---胡锦涛CNNIC《报告》显示,我国的网民规模和宽带网民规模增长迅猛,互联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而宽带网民规模则达到了3.2亿,占总网民数的94.3%,较2008年底上升了3.7个百分点。 与网民规模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构成了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网络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不是你听我说,而是大家听大家说。互联网作为继电视、广播、报纸之外的第四媒体,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载体。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网上舆情已经越来越复杂,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复杂。 互联网聚集的人气、展开的场景与揭示的真相,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形成网络舆论,甚至直接影响社会主流舆论,己经成为推进社会变革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对相关政府部门来说,如何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如何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网络舆情管理成为一大难点。网络舆情的监管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网络舆情的持续性研究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可 行性方案

目录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方案 (1) 一、舆情方案背景 (3) 二、需求分析 (3) 三、建设方案 (4) 1. 网络舆情抓取 (4) 2. 网络舆情热点自动发现 (4) 3. 多维度关联l旳舆情展现 (5) 4. 舆情分析和统计 (5) 5. 舆情专报生成 (6) 四、系统功能 (6) 五、系统特点与优势 (8) 六、价值 (9)

一、舆情方案背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l旳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3.3%,其中20岁以上网民占80%。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l旳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l旳“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l旳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l旳舆情信息l旳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l旳优势。 网络l旳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1、直接性,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2、突发性,网络舆论l旳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l旳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l旳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l旳导火索;3、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l旳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l旳言论。 二、需求分析 由于互联网有越来越多l旳网民乐意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威胁。对我们电业局来说,加强对网络舆论l旳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l旳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l旳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l旳应有内涵。

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中、后均可进行舆情监测,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关注,及时发生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 常态和非常态,自动搜索关注量较大的新闻和热点,通过对新闻及相关数据的挖掘、分析,及时发现社会安全隐患,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达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目的,做好社会安定防控工作。 舆情监测系统通过对热点问题和重点领域比较集中的网站信息,如:网页、论坛、博客等进行24小时监控,随时下载最新的消息和意见。下载后完成对数据格式的转换及元数据的标引。对下载本地的信息,进行初步的过滤和预处理,减少智能分析的工作量。对热点问题和重要领域实施监控,前提是必须通过人机交互建立舆情监测的知识库,用来指导智能分析的过程。对热点问题的智能分析,首先基于传统基于向量空间的特征分析技术上,对抓取的内容做分类、聚类和摘要分析,对信息完成初步的再组织。然后在监控知识库的指导下进行基于舆情的语义分析、倾向性分析,使管理者看到的民情民意更有效,更符合现实。最后将监控的结果,分别推送到不同的职能部门,供制定对策使用。 1.1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 1.1.1需求分析 通过对网页、论坛、博客、新闻评论信息的深度搜索和挖掘,实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信息进行汇聚和统计分析,使市卫生局应急办人员能够随时了解社会公众的声音,每天自动生成舆情监测专报,上报相关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1.1.2建设方案 1.1. 2.1网络舆情抓取 自动采集网络媒体发布的网络新闻、BBS论坛信息、博客内容信息,舆情采集用户只需输入一个待采集的目标网址即可实现图文结合采集到本地。网页采集模块在互联网上不断采集新闻信息,并对这些信息统一加工过滤、自动分类,保存新闻的标题、出处、发布时间、正文、新闻相关图片等信息,经过手工配置还可以获得本条新闻的点击次数。以网络论坛BBS为代表的交互性网络站点,往往是一些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爆发点。 1.1. 2.2网络舆情热点自动发现 对重要的热点新闻信息进行分析和追踪,对于突发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可以及时掌握舆情爆发点和事态。系统会根据新闻文章数及文章在各大网站和社区的传播链进行自动跟踪统计,提供不同时间段(1天、3天、7天、10天)的热点新闻。对每条热点新闻还可以查看新闻相关传播链,了解在某一时间段该热点新闻在哪些站点的传播数量。同样也提供热点帖子、热点专题等功能。 1.1. 2.3多维度关联的舆情展现 自动对每天采集的海量的、无类别的舆情进行归类,把内容相近的文档归为一类,并自动为该类生成主题词。可支持自动生成新闻专题、重大新闻事件追踪、情报的可视化分析等诸多应用。 1.1. 2.4舆情分析和统计 1、热点专题统计 热点专题总体分布、重点预警事件总分布、各类重点预警事件分布。

舆情监控管理系统

舆情管理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 目录 一、背景概述 (3) 二、建设必要性 (4) 三、建设目标 (5) 四、核心技术 (5) 五、系统架构 (7) 六、工作流程 (8) 七、系统功能 (8) 7.1信息采集 (8) 7.2信息处理 (11) 7.3舆情分析 (11) 7.4 舆情展示 (12) 八、应用效果 (13) 九、系统配置 (14) 9.1 网络带宽 (15) 9.2 运行环境 (15)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利用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全文检索技术;结合网络舆情的传播分析模型:对境内外网络中的新闻网页、论坛、贴吧、博客、微博等网络资源进行全网监控、定向采集和智能分析,把互联网读薄,读透,提供相关舆情、负面舆情、热点信息的发现、主题事件监测、分类监测、舆情实进预警、舆情监管、统计分析、辅助决策支持等多层次,多维度的舆情信息的服务,根据用户有网络舆情监测和定向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从而帮助用户及时掌握舆情动向.为领导和舆情工作部门提供信息参考和决策支持. 一、背景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友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涉军涉警事件更是成为部分网民炒作对象,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观占、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回贴) 、转帖等实现并加以强化.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对部队

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监控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目录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利用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全文检索技术;结合网络舆情的传播分析模型:对境内外网络中的新闻网页、论坛、贴吧、博客、微博等网络资源进行全网监控、定向采集和智能分析,把互联网读薄,读透,提供相关舆情、负面舆情、热点信息的发现、主题事件监测、分类监测、舆情实进预警、舆情监管、统计分析、辅助决策支持等多层次,多维度的舆情信息的服务,根据用户有网络舆情监测和定向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从而帮助用户及时掌握舆情动向.为领导和舆情工作部门提供信息参考和决策支持. 一、背景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友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涉军涉警事件更是成为部分网民炒作对象,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观占、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

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回贴) 、转帖等实现并加以强化.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对部队来说,如何加强对涉军涉警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部队声誉、促进部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是针对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涉军涉警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部队的态度天网络上表达出来意愿集合而进行的计算机监测的系统统称. "网络舆情"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加强互联网信息监管的同时,组织力量开展信息汇集整理和分析,对于及时应对网络突发的涉军涉警事件和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很有意义. 二、建设必要性 由于舆情有突发性,随机性,多样性等特点,传统舆情监控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形势需要,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各单位对于突发事件,如果有工具能及时监测发现舆情信息及其根源,及时做好危机公关,做好积极的舆论引导工作,处理还处

网络舆情监控、报告、处理办法

网络舆情监控、报告、处理办法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626 更新时间:2010-4-29 8:58:43 (2010年4月9日华网字J048号) 为净化网络环境,根据国务院信息办、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教育部及河南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院的网上舆情监控、报告、处理等工作由学院党委、网络信息中心、学生处、院团委、人事处、院办、保卫处等部门协助完成。 二、学院党委为网上舆情监控的领导部门,总负责舆情的处理协调事务。 三、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网上舆情监控、报告事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党委报告,然后根据党委的处理意见(文字批示或电话指示)对舆情处理(如删除、举报等),并把处理结果及时报给党委。 四、学生处、人事处、院办、院团委、网络信息中心、保卫处在发生重大舆情时要全力协助学院党委查处相关校内、外人员。 五、保卫处在发生重大舆情时,要协助学院党委联系公安部门,全力查处相关违法人员,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六、网络信息中心暂设一名专门人员负责网上舆情监控。 七、网上舆情监控内容包括校内外论坛、贴吧、博客、QQ群、虚拟社区等网站。 八、监控人员在工作时间每天浏览查看与学院相关的监控网站至少三次以上,并做好记录。 九、监控人员发现不良信息,要及时备份,并在1个工作日内,填报《华豫学院网上舆情信息报告处理单》,报请学院党委领导阅示。特殊情况,直接电话向党委或院领导汇报。 十、网络监控人员发现包含以下内容信息的。应及时向上级报告;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及时上报公安机关。 1、????? 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2、????? 损害国家机关声誉的; 3、????? 煽动分裂国家、破环国家统一的;

安监局舆情监控解决方案

安监局舆情监控解决方案 背景:生产安全问题作为社会舆论聚焦点之一,往往是舆情危机爆发的“火山口”,稍不注意不仅损害安监局公信力,还会引发恶劣社会影响。所以安监局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舆情监控方案,以帮助快速、准确地了解社会公众关切的安全生产问题,有针对性地发布真实、权威信息,及时回应、解答互联网上与安全生产工作有关的言论、热点和疑虑,积极稳妥化解网络舆论危机,从而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维护安全生产工作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 安监舆情监控具体需求 面对传播于网络的各类舆情信息,作为主管生产安全领域的安监局,其舆情监控需求为与我相关的省、市重要新闻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媒体中涉及辖区内安监工作的各类舆情信息,并积极运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等平台对舆情进行监测、整理、汇报、引导等。具体来说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监局制定各类政策法规推行的网络反馈信息; (二)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信息; (三)各级各地区安监局政务活动信息: (四)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信息; (五)公众及媒体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曝光、报道、调查和处理结果信息。 (六)网上各种有关安监局工作人员的负面曝光信息。 (七)涉及安全生产的企业的舆论信息 安监舆情监控实施

解决思路 依托舆情监控系统构建舆情管理机制 面对复杂的舆情环境和海量的安监舆情信息,单依靠人工实施监测和整体显然不足,这就需要采用技术手段对全网安监舆情进行全面监测。以乐思舆情监控系统为例,通过舆情监控系统来全面地对安监局关心的相关信息进行立体监测,及时预警负面、重要、重点信息,实时跟踪突发事件舆情信息,跟踪反馈安监政策宣传信息,对舆情信息“一网打尽”,以实现为舆情危机处置和工作宣传投向提供决策参考。 主要环节 舆情采集 利用舆情监控系统,以安监局相关关键词作为信息采集参照,监测范围覆盖论坛类、新闻类、博客、SNS、视频、平面媒体以及安监类行业媒体等各种媒体平台舆情信息,根据安监局的需求,实时调整相应的舆情监控配置,实现安监舆情的7*24小时全天候监测。 舆情分析 乐思舆情监控系统的舆情分析功能将对采集到的安监局舆情信息进行自动分类、聚类,权重分析,情感判断,数据统计分析等,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舆情分析人员对这些数据信息的二次加工,从而实现对安监舆情热点事件研判、舆情发展趋势等深入分析。

网络舆情监控实施方案(1)

关于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暂行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防止不良信息对政府的侵害,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政府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互联网等网络媒体对全省的工作动态、干部队伍建设、社情民意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及评论,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我省良好的对外形象。 二、程序及工作要求 (一)网络舆情监控的基本程序为: 收集信息—核实信息—报送信息—处置舆情。 (二)工作要求 1、监测对象及监测内容在较经常出现涉及我省相关舆情信息的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和网络论坛等对涉及党和政府的网络信息进行查询、收集,对新出现的网络信息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上报并与主管领导沟通,正确处置。 2、监测方法,采用7*24小时分工轮值负责制,利用相关软件与人工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对舆情进行搜索两种方式,对人民网及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网友留言、网上论坛、博客、即时通讯等互动性栏目,通过网页逐条浏览或者通过关键字词全网搜索等形式,收集相关舆情信息和留言,并将收集到的网络信息材料及时报送。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实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 政府网站管理人员要加强网站信息监控和管理,特别是做好网贴、留言等内容的过滤工作,杜绝不良信息的出现。同时还可采用双管齐下的方法,聘请

公安局舆情监控解决方案

公安局舆情监控解决方案 背景:预警负面、虚假、谣言、流言、维稳、色情、反动、恐怖、暴力等信息,实时反馈地区网络舆论安全状态,了解地区治安舆情态势,研判地区涉警舆情动向,是新时期公安局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掌握网络宣传阵地,组织、指导本地信息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侦查信息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等重要职责。下面以乐思舆情监控系统为例提供公安局舆情监控解决方案。 公安舆情监控具体需求 (1)公安局了解网民对社会涉警问题、现象的关注点、对公安局涉警政策法规的态度、对公安局涉警政策法规的期望,监测是否存在公安相关的不实信息、负面信息、谣言,并及时做出预警。 (2)提高公安局管理层及时、准确把握网络言论热点,了解公众对各类治安问题、涉警问题的需求、意见、思想动向,及时避免事件扩大化;了解本的确的网络涉警舆情状况;了解是否存在对公安政策、人员执法、社会治安现状等不满、不实、负面的舆论。 (3)公安局治安、反恐、维稳情报收集。收集各类涉及国家分裂、邪教宣传、民族矛盾、社会维稳、网络色情、社会暴力、恐怖袭击、反动煽动、毒品等各种信息,及时汇总聚类分析隐藏信息背后的情报数据,从而研判本地区社会治安形势,为及时调整本区治安监管工作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4)跟踪监测和反馈公安局宣传工作效果怎样,工作状况社会口碑度等;了解收集其他地区公安局、地区社会治安情况等。 公安舆情监控功能实现

图:乐思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主要功能 (一)舆情数据采集 1.系统能够全面、准确、及时的获取与“我”有关的网络信息。能够针对特殊客户,通过定制条件进行特定领域的信息采集。采集引擎能实现7×24小时不间断循环侦听,采集频率须能达到分钟级别,且可以调整,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分析处理,使用户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互联网最新、最热信息。 2.特定栏目内容抓取:针对频道级网页中某个特定栏目进行重点监测,并能够进行高级设置,如信息分级设置,关键词设置,抓取时间频率设置等。 3.采集范围包括论坛、新闻、博客、微博、电子报纸、视频信息、搜索引擎补充等国内外常用站点并支持自定义采集站点,实现用户完全自配置。 4.支持各大微博即时采集。用户在新建或者回溯的一个微博专题事件的信息时,会即时从数据中心同步相关信息并分析,微博关键词和微博用户采用即时采集和分析展现,避免新建事件时无信息并等待。 5.自动分析采集网页中的标题、作者、来源、日期时间、点击数、回复数、评论等元数据信息。 6.QQ群监测:需要支持对关注的QQ群的信息采集。 7.实现对用户设定的网站频道自动采集,采集的深度、广度、频率可由用户设置。 8.实现站点个性定制,和采集频率自定义。 (二)舆情数据处理 1.对收集到信息进行预处理;对搜索引擎数据集进行阶段性的数据维护;支持信息服务:最新报道、热点新闻、分类阅读、舆情简报、信息检索、RSS订阅等服务;信息文档转换技术:可以对信息进行传统文件格式转换。如:Doc、Excel等文件生成。可生成报表。 2.对舆情信息及竞争数据进行编辑、删除、排序、标记为关注、添加至简报等,将重要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标注,便于对同类事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筛选出重要性强,急待处理的舆情信息,过滤无用、过时、低影响力的信息,并可不定期清理数据库。 3.具有丰富的关键词库,系统提供丰富的基础词库,并可以进行后期的维护;可以由监管人员根据每个时期不同的监管对象进行自由定义、定制过滤条件,内置的各个国际国内网站列表(具有添加、删除、禁用、启用等功能),完备可定制的信息规则。 4.协同管理处置舆情,由发现舆情-上报舆情-审批舆情-下发处置部门-最终形成情报,统一管理。实现舆情信息处理、处置、流转、审批流程,实现市县多级舆情系统及与上级有关系统互联。并集成网评员及监控员的工作量统计评价。

政府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的副本

政府舆情监测平台建设方案 北京软云神州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项目背景 (3) 第二章建设思路 (4) 2.1建设目标 (5) 2.2建设任务 (5)

第三章系统建设方案 (7) 3.1 建设原则 (7) 3.2舆情系统概述 (7) 3.3系统架构 (8)

第一章项目背景 微信、论坛、微博、博客、新闻评论是目前网民在网络上发表个人意见的四大阵地, 由于网民的数量庞大,发表信息没有门槛,相关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其形成的舆论力量正深刻改变着中国的思想形态和社会面貌。这些数量庞大的网评信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见评判,也是对传统媒介言路开放程度受到限制的补充。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是“谣言”。相关政府部门应关注这些信息中所包含的热点,赞扬,需求,批评,抱怨,曝料等信息,以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与需求,知己知彼,为提高执政能力提供信息技术支持。-采集监测监测一些负面信息一旦被网评关注后,呈现围观者众多,转载传播速度极快的特点。报告显示,征地拆迁和官员腐败在微博上最受关注,10条信息中就有一条与征地拆迁有关,60%的评论和民众与县级政府的拆迁冲突有关,70%的微博热点话题与政府官员不当行为或者言论有关,20%与警察有关。负面信息曝光后为减小其影响,处理方式有两种:对于真实的负面信息需及时公正处理切割关系,对于不实的负面信息需及时拿出证据粉碎谣言。当然政府从战略上应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将政府的服务功能做到位,让所服务的人民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才能根本减少负面信息出现的诱因。从这个层面讲,舆情监测既是一个战术工具又是一个战略工具。 因此及时监测、汇集、研判网上舆情,是引导危机舆论的重要前提。目前网络舆情正在成为市政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新形势下,在突发性事件发生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如何以最快速度收集网上相关舆情信息,跟踪事态发展,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快速应对处理等,是一个亟需解决问题。

网络舆情监测设计方案

精心整理 第一章 项目的背景及必要性 1.1 项目背景 近年来,网络舆情对政治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与日俱增,一些重大的网络舆情事件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网络对社会监督起到巨大作用。如“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充分联动,又如“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微博发挥的重要作用,再到2012年此起彼伏的社会群体事件。 公共危机事件爆发时,犹如以石击水,相关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引起群众的广泛关注。 一些非理性议论、小道消息或负面报道常常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普遍的危机感,甚至影响准确、2.12.2的、最关注的舆情信息做相应的分类展示,方便下一步工作。 2.3时效性 舆情信息的第一时间获取、第一时间分析、第一时间展示、第一时间预警。网络信息的一大特点就是传播快,出现重大事件后,相关部门必须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情况,否则就会在整个事件的处理上处于被动局面。 2.4易维护性 整套解决方案的数据维护简单,容易操作,完全通过WEB 方式完成,采用云技术,降低维护的技术难度,也减少了人为隐患的发生。 2.5安全、稳定、准确、及时

采用先进的算法,多个模块组成一个安全、稳定、准确、及时的网络舆情监测平台。方案在总体设计上遵循稳定、开放、可扩展、经济、安全的原则,从而使整个方案组成合理,技术先进,易于扩展,既能满足当前的业务数据处理要求,又能符合长期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总体架构 3.1总体概述 网络舆情监测平台采用J2EE技术体系,前端采用Ajax开发技术,操作简单、易用、高效、稳定。平台所有功能均采用纯B/S结构设计,零客户端维护。 实时采集网络舆情信息,如门户网站、知名论坛、搜索引擎、博客、贴吧,微博等,7*24小时为用户提供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编辑功能,实时掌握所关注的网络舆情信息,为贵州交通行业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3.2业务流程 4.1 URL 个种子 因 4.2 挖掘平台的核心支撑能力。 分布式文件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海量数据存储问题,并实现了位置透明、移动透明、性能透明、扩展透明、高容错、高安全、高性能等关键功能。目前业界比较流行分布式文件系统有Google文件系统(GFS)、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文件系统(KFS),这3种分布式文件系统都是基于Google 提出的分布式文件系统理论进行研发的。Google提出的GFS就是解决其海量数据存储和搜索、分析等问题,而和KFS是基于GFS理论基础上实现的开源系统,并且在商业和学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分布式并行计算框架对于高效完成数据挖掘计算任务极其重要,并且它对分布式计算的一些技术细节进行了封装,例如数据分布、任务并行、任务调度、负载平衡、任务容错、系统容错等,使用户不需要考虑这些细节,而只要考虑任务间的逻辑关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研发的效率,还可以降低系统维护的成本。目前典型的分布式计算框架有:

舆情监测 平台建设方案(图文)

舆情监测: 平台建设方案(图文) 1项目背景及建设目标 1.1项目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普及和发展,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客、视频网站等舆情产生速度、传播渠道等均呈现出爆炸式快速增长的态势,据初步统计,2009年以来,互联网网上具有负面影响的舆情数量同比增长了近 2倍以上。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拯待解决: 1)网络舆情监测导控工作几乎完全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开展的,手工发现关注网站的局部性、时间上的滞后性与信息发布的随意性、随时性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 2)缺乏舆情信息综合分析,导致分析关联能力不足。例如,特定舆情事件在新闻、论坛、微博、博客等不同来源上的关联分析。 3)各分支在舆情信息的管理上缺乏统一的信息报送、舆情导控任务下发等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工具支撑。

4)目前,舆情导控体系中缺乏可量化的考核数据作为各级领导年底评分的依据; 在经过多次现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建设舆情综合导控系统的规划,制定一个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和数据交换接口规范,作为舆情分析研判和考核统计的元数据,从而对互联网上传播的舆情信息进行准确查找、归类、排重、分析、研判、导控和核查,实现对互联网上各类海量数据快速分析处理,更加准确的掌握各类舆情信息传播的数量、范围、趋势、影响等情况,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全面、高效地掌握网上舆情监测导控系统。 1.2建设目标 系统建设总体实现目标是:能够全面、准确、及时的获取与“我”有关的网络信息,深层次的对互联网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通过统一的综合指挥系统实现舆情的及时上传和导控任务的集中下达,并从在线率、引导发帖、信息报送及任务下发等多方面综合考核,确保以互联网舆情监测小组为核心的整体监测成效。 1总体架构 1.1软件架构

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中、后均可进行舆情监测,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关注,及时发生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 常态和非常态,自动搜索关注量较大的新闻和热点,通过对新闻及相关数据的挖掘、分析,及时发现社会安全隐患,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达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目的,做好社会安定防控工作。 舆情监测系统通过对热点问题和重点领域比较集中的网站信息,如:网页、论坛、博客等进行24小时监控,随时下载最新的消息和意见。下载后完成对数据格式的转换及元数据的标引。对下载本地的信息,进行初步的过滤和预处理,减少智能分析的工作量。对热点问题和重要领域实施监控,前提是必须通过人机交互建立舆情监测的知识库,用来指导智能分析的过程。对热点问题的智能分析,首先基于传统基于向量空间的特征分析技术上,对抓取的内容做分类、聚类和摘要分析,对信息完成初步的再组织。然后在监控知识库的指导下进行基于舆情的语义分析、倾向性分析,使管理者看到的民情民意更有效,更符合现实。最后将监控的结果,分别推送到不同的职能部门,供制定对策使用。 1.1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 1.1.1需求分析 通过对网页、论坛、博客、新闻评论信息的深度搜索和挖掘,实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信息进行汇聚和统计分析,使市卫生局应急办人员能够随时了解社会公众的声音,每天自动生成舆情监测专报,上报相关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1.1.2建设方案 1.1. 2.1网络舆情抓取 自动采集网络媒体发布的网络新闻、BBS论坛信息、博客内容信息,舆情采集用户只需输入一个待采集的目标网址即可实现图文结合采集到本地。网页采集模块在互联网上不断采集新闻信息,并对这些信息统一加工过滤、自动分类,保存新闻的标题、出处、发布时间、正文、新闻相关图片等信息,经过手工配置还

药监局舆情监控解决方案

药监局舆情监控解决方案 背景: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药监舆情作为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之一持续升温。而药监舆情表现出触点多,燃点低,传播快的贴特点,成为网络拷问药监局执政为民的严峻挑战。因此,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舆情监控方案,以帮助药监局快速准确监测网上各类药监负面舆情,全面了解社会公众关切的食品药品问题,从而及时采集准确的应对措施,以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药监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成为药监局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药监舆情监控具体需求 面对日益复杂的药监舆情环境,作为食品药品生产的企业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药监局,其舆情监控需求主要表现在及时发现网上传播的各类食品药品负面信息,了解食品药品产品的市场口碑,获知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政策态度,食品药品营销和政策宣传效果,食品药品行业网络整体舆情态势等方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全网监测:根据药监局或食品药品产生单位的监测关键,实时全网监测各种在线药监信息,可包括正面信息、负面信息、网友评论、媒体报道、微博论题贴文、图片视频信息以及各种图表数据等。重点监测主要门户、网媒、微博、论坛(特别是本地有影响的网站论坛)的传播信息,及时捕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食品药品安全舆情动向。 负面预警:在收集食品药品安全舆情动向信息过程中,一旦发现重要敏感信息、谣言信息、虚假信息和负面信息等,系统根据之前设置需求向有关部门、监测员、领导一邮件或短信的方式发送预警警报。 热点跟踪:发生突发事件或者热点话题时,可以设置对某个话题或突发事件的实时跟踪监测,

统计事件舆情走势的各个节点、趋势、传播源、民意动向等信息。 图文统计:对于监测采集的各类数据,系统可以自动分类聚类,并从正负面、时间、类别、属性、热度、地域、关注度等多维度实现数据统计和图表展示。 来源分析:在第一时间监控和搜索各类主流网站上的所有舆论信息,对这些新闻或帖文进行分析与判断。确定其在舆情事件中可能存在的潜在价值。 真伪分析:由于信息来源复杂,系统应可以自动实现剔除虚假舆情,排除其真实舆情的干扰,防止出现添油加醋现象,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 指向分析:通过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与统计,可以得出舆情的基本研判结果,提供处置措施和咨询参考意见 舆情报告:在人工简单干预之下能够实现整理系统各类数据信息,形成图文并茂的舆情日报、周报和月报,及时投送对应部门和人员,保证涉及的部门在第一时间得到网络言论情况,争取工作主动。 药监舆情监控实施 解决思路 依托舆情监控系统构建舆情管理机制 面对复杂的舆情环境和海量的药监舆情信息,单依靠人工实施监测和整体显然不足,这就需要采用技术手段对全网药监舆情进行全面监测。以乐思舆情监控系统为例,通过对药监局关心的相关信息进行立体监测,及时预警负面、重要、重点信息,实时跟踪突发事件舆情信息,跟踪反馈药监政策宣传信息,对舆情信息“一网打尽”,以实现为舆情危机处置和工作宣传投向提供决策参考。 主要环节 舆情采集 利用乐思舆情监控系统,以药监局相关关键词作为信息采集参照,监测范围覆盖论坛类、新闻类、博客、SNS、视频、平面媒体以及药监类行业媒体等各种媒体平台舆情信息,根据药监局的需求,实时调整相应的舆情监控配置,实现药监舆情的7*24小时全天候监测。 舆情分析 舆情监控系统的舆情分析功能将对采集到的药监局舆情信息进行自动分类、聚类,权重分析,

网络舆情监控应急处置预案(修订版)

公发集团网络舆情监控应急处置预案 为加强公发集团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因网络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根据集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党政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集团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发布依托主流强势媒体、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发布工作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工作方法 1.加大公发网站的建设力度,增强网站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2. 加强对集团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对需要发布的信息,先由办公室进行文字图片审核,在领导审核通过后,由网站管理员后台统一上传,先由办公室进行文字图片审核,对涉密信息和重大信息还须同时报党办审核。 3. 围绕网上热点问题,撰写正面评论文章;对涉及集团工作的网上不实言论,适时以论坛贴文的形式主动进行引导,消除负面影响。 4. 针对别有用心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理直气壮的舆论斗争,发表即时性评论,及时跟贴,批驳反面声音,澄清事实,抵御负面言论的渗透和传播。 三、应对机制 一旦发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集团应根据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部门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审定网络舆情应对方案,决定新闻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负责

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方案

目录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方案 (1) 一、舆情方案背景 (3) 二、需求分析 (3) 三、建设方案 (4) 1. 网络舆情抓取 (4) 2. 网络舆情热点自动发现 (4) 3. 多维度关联的舆情展现 (4) 4. 舆情分析和统计 (5) 5. 舆情专报生成 (5) 四、系统功能 (5) 五、系统特点与优势 (6) 六、价值 (8)

一、舆情方案背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3.3%,其中20岁以上网民占80%。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1、直接性,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2、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3、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 二、需求分析 由于互联网有越来越多的网民乐意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威胁。对我们电业局来说,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 通过对网页、论坛、博客、新闻评论信息的深度搜索和挖掘,实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信息进行汇聚和统计分析,使市电业局应急办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公众的声音,每天自动生成舆情监测专报,上报相关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系统 方案

网络舆情监控项目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项目背景 (3) 第2章网络舆情概述 (4) 第3章舆情监控系统简介 (6) 第4章舆情监控系统使命 (7) 第5章舆情监控系统架构 (8) 第6章舆情监控理论模型 (10) 第7章配置清单与功能列表 (11) 第8章网络舆情采集(c/s架构) (12) 第9章网络舆情分析与展示(B/S端) (14) 第10章系统特点 (18) 第11章硬件部署与网络接入 (19) 第12章支持与服务 (20) 12.1 顾问咨询服务 (20) 12.2 售后服务 (20) 12.3 软件产品升级服务 (22) 12.4 技术巡检计划 (23) 第13章项目预算 (24) 第14章舆情信息系统特殊功能报价: (25) 第15章部分成功案例 (26)

第1章项目背景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扩大器 ---胡锦涛CNNIC《报告》显示,我国的网民规模和宽带网民规模增长迅猛,互联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而宽带网民规模则达到了3.2亿,占总网民数的94.3%,较2008年底上升了3.7个百分点。 与网民规模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构成了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网络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不是你听我说,而是大家听大家说。互联网作为继电视、广播、报纸之外的第四媒体,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载体。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网上舆情已经越来越复杂,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复杂。 互联网聚集的人气、展开的场景与揭示的真相,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形成网络舆论,甚至直接影响社会主流舆论,己经成为推进社会变革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对相关政府部门来说,如何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如何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网络舆情管理成为一大难点。网络舆情的监管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网络舆情的持续性研究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