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导学案 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案

㈠多媒体展示《拜占廷帝国疆域图》。了解拜占廷帝国名称的由来和疆域。
㈡欣赏《圣索非亚大教堂》图片。说明:拜占廷文化融合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东方文化, 它绚丽多彩,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世界。感受拜占廷文化的辉煌。
㈢多媒体 出示学习线索:(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①6世纪后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外患不断。
②13世纪上半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学生阅读课文,掌握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后果 。
思考问题:为什么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流行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一条常规?展开讨论。
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等级制度的严格,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让科代表讲述“丕平献土”的故事,多媒体展示《教皇为皇帝加冕》,学生分组讨论。
分组陈述各组的观点,得出结论:在整个中古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如:布鲁诺最后就是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教师进一步说明正是在整个中古时期教会对西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重大,以至于以后西欧中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事件,无不与教会有关。
教
学
札
记
本节课时间空间跨度非常大,由于课时的限制对于有些问题不能拓展深化,只能局限于最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来讲解,因此本课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由点及面地把握历史问题。同时要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了解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运用史料分析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以及它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处理办法:进行小组讨论,运用原始资料分析历史问题,加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发挥历史学科的功能和作用。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教案

4、教师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说明:在整个中古时期,教会对西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以后西欧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事件,无不与教会有关,也与城市的重新兴起有关。
二、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教材以查理·马特改革为例,介绍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哪些特点?(查理·马特的采邑制改革,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随时去前线作战,这样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
2、教师演示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但是,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于是,中小封建主阶层的力量得到加强。中国古代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则强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相比较,差异十分明显。
板书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1453年
公元前8世纪
→
公元前509年
→
公元前27年
→
395年
拜占庭帝国灭亡
台伯河畔出现罗马城
进入罗马共和国时期
进入罗马帝国时期
罗马帝国分裂
476年
西础教育资源网》
教学内容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学案 人教版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名师指路一、目标聚焦1.识记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3.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理解基督教在欧洲的重大影响。
4.认识西欧城市兴起的过程,理解城市兴起的意义。
5.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认识其衰落的原因。
二、知识梳理1.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5世纪进入封建社会——6世纪出现了强大的法兰克王国——8世纪查理马特改革——9世纪法兰克帝国分裂奠定了后来西欧各国的版图——10世纪出现了新兴城市——12世纪城市出现了自治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2.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教权凌驾于皇权——占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3.拜占庭帝国的灭亡:395年东罗马帝国诞生——6世纪拜占庭帝国大肆扩X——13世纪拜占庭帝国走向衰败——15世纪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点评:本课重点知识为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理解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三、教材详解1.查理马特改革: 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各级封建主之下,农奴等劳动者生活在最底层。
2.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政治上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在西欧长期动乱过程中,教会巧取豪夺占有大量土地,成为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不见如此,教会还是西欧封建社会制度的精神支柱。
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高于一切。
3.西欧城市的兴起:10世纪初西欧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的矛盾日益尖锐。
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就是典型的代表。
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形成了市民阶层,进而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等。
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中古欧洲社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灭亡等历史史实。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样的特点?”和“拜占廷帝国曾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但后来为什么衰亡了?”等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欧洲早1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优越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了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教学重点西欧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教学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法。
可以利用课本导入框中的故事,点出在中世纪贵族、神甫对知识、文化的垄断,从而引出新课。
2.讲解法。
对查理·马特的改革,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城市的兴起等知识,教师需要进行系统的讲解。
3.讨论法。
在理解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时,教师可组织学生阅读“丕平献土”的小故事,并展开讨论:罗马教廷为什么会有这样高的地位?4.图片辅助法。
课前教师可组织学生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信息,以增强知识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1.投影仪。
2.教学挂图《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6世纪初的法兰克王国》。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示例一]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导入框。
公元8世纪,在法兰克南部的一个贸易集市上,两个苏格兰人不停地吆喝:“哎!哪一位需要知识,请到我这儿来取。
”“喂,伙计,别只盯着商品,拿些知识吧。
”逛集的人们出于好奇,纷纷聚拢过来。
一位老汉盯着他们空无一物的双手,困惑地问:“知识是什么东西?它到底在哪里?”苏格兰人X重地回答:“知识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藏在我的胸中,比任何东西都值钱。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案新人教版

第 5 课中古欧洲社会授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标:经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流行,拜占廷帝国的消亡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运用综合启示式授课法突出授课重点,打破难点;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独创、矫捷的思想质量;从多种角度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见解、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3、感神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 1 000 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以致文明繁荣,保守狭窄使文明衰弱。
重点和难点: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流行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消亡。
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流行的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示式和问题目标授课法。
授课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具:中古欧洲社会相关图片授课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希腊、罗马历史的主要内容, 5 世纪西罗马帝国消亡,是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结束的标志。
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好多王国,其中最富强的是法兰克王国。
今后,在法兰克王国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等国。
欧洲的封建制度不断张开起来。
由此导入新课3〕解说新课:一、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教师可以先利用课本第 32 页的说明向学生介绍基督教的出生以及今后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而且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也发生了分化。
尔后请学生阅读“丕平献土〞的小故事并张开谈论:结合“丕平献土〞和教材导入框的小故事,谈一谈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在学生分组自由谈论,公布各自见解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在整其中古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但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学案新人教版

兴起准备了条件。
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
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政治方面,那些
(1)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
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
廷,故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廷帝国。
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城市里的市民阶级
(2) 6 世纪后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外患不
也衰落了。 10 世纪重新兴起, 著名的有意大利的
,英国 牛津
的
等。
6.君士坦丁堡 拜占廷
6. 东罗马帝国定都
,此地原称
。
7.圣索非亚
7. _____________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8.奥斯曼土耳其
君士
13 世纪末,
国家在西亚兴起, 15 世纪中期, 他们攻 坦丁堡
陷
,灭亡了东罗马帝国。
第 5 课 中古欧洲社会
预习学案
设问导读
关键信息
1.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
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 1.日耳曼人 法兰克王
其中最强大的是
。后来在它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
国 法兰西
志、
、意大利等国。
2.查里·马特 等级制
2. 8 世纪前期, 法兰克国家经过
改革后, 在封建贵族内部形 度
成严格的
。
3. 西 欧 封 建 社 会 时 期 ,
形成“封建金字塔” ,压在广大农奴身上。
(1)时间: 10 世纪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
注意结合课本 29 页《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业中心的城市。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
来理解。
的牛津、曼彻斯特等。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名师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内容标准:1、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学习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庭帝国灭亡。
学习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预习指导:通读课本,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影响。
(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标志及特点。
(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在政治、经济、精神和文化领域的地位。
(4)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国家、历史意义。
(5)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时间、标志。
【知识梳理】(课前预习:15分钟独立完成)(C层)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确立:(1)背景:5世纪,_____ ____建立起最强大的法兰克王国,统治了欧洲中西部的大片土地,____ _____发展起来。
(2)标志:查理·马特改革。
①时间:___ ____前期。
②内容: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封地的人必须_________ ____。
③影响:在_________ _____形成了严格的__ _______。
9世纪后期,封地逐渐变成____ _____。
2.罗马教廷地位至高无上:(1)地位: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2)表现:①政治上:具有______ ____的权力。
②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________ ____。
③思想上:是________ _____的精神支柱。
在精神和文化领域,__ ___凌驾一切。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兴起:(1)时间:10世纪。
(2)特点:①是__________ ____手工业和商业中心。
②产生于_________________的领地。
(3)城市:____ ___、法国、___ __、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的城市。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5世纪,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国家。
2.查理·马特改革——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1)时间:8世纪前期。
(2)内容: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9世纪后期,这种封地逐渐变成世袭领地。
(3)影响: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农奴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底层。
3.罗马教廷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时间:10世纪。
2.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最典型的是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3.意义:市民阶级形成了,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1.拜占廷帝国:因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廷而得名。
2.拜占廷帝国的灭亡(1)衰落:6世纪,东罗马帝国四处征讨,造成财尽民穷,并遭到外族蚕食。
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
(2)灭亡:15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国灭亡。
【问题1】与中国相比,西欧的封建社会具有哪些不同的特征?探究:(1)开始时间晚,且持续时间短。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时间比西欧早约1 000年,并持续2 000多年。
(2)神权凌驾一切,教会高高在上。
(3)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而中国封建社会则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4)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在与封建主的斗争中,中世纪的西欧逐步形成了资产阶级的前身——市民阶级,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未得到发展。
【问题2】基督教会是中世纪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导学案新人教
版
学习目标:1.能了解西欧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特点以及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
2. 归纳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
3. 分析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
4. 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
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学习重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学习难点:
如何理解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解决下面的问题。
1.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
后来在它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意大利等国。
2.8世纪前期,法兰克国家经过改革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
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与教会观点相悖的思想都被称为“”;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5.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制度结束,也衰落了。
6.东罗马帝国定都,此地原称。
7. _________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13世纪末,国家在西亚兴起,15世纪中期,他们攻陷,灭亡了东罗马帝国。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学习小组内讨论)
2、我们的问题(学习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中提出来向全班同学推荐)
3、老师的问题
①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后果。
②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③市民阶级的形成及意义
④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课文动脑筋。
要结合中国历史展开广泛的讨论。
(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城市的特点就是其从产生起,即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
并取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等职能.中国城市一般
首先是政治统治中心,城市与专制统治同心,而西欧城市对封建制度起离心作用.)
(四)系统总结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1)时间:(1)东罗马帝国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2)特点:(2)6世纪后
3.罗马教廷的地位和影响(3)斗争:(3
(4)发展:
(五)巩固训练
1.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最大的日耳曼人国家是
A.法兰克王国 B.法兰西王国
C.拜占廷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的局面出现于
A.查里马特改革之前 B.查里马特改革之后 C.大化改新以前 D.大化改新以后
3.基督教产生的时间是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1世纪
C.1世纪 D.2世纪
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的权力是
A.君权 B.兵权 C.财权 D.神权
5.拜占廷帝国就是
A.罗马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6.拜占廷帝国的首都是
A.安卡拉 B.君士坦丁堡
C.巴比伦 D.罗马
7.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东罗马帝国在历史上又延续了大约多少年
A.500多年 B.800多年
C.1000多年 D.1200多年
8.拜占廷帝国是怎样由盛转衰的?其原因是什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六)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