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自然界的水》

第三课 自然界的水

一、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一: 水的组成

水在通直流电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正氧

负氢,氢二氧一)

化学方程式:

这个反应:说明水中含 两种元素。

典型例题:

[ 例题1] (烟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时,有以下描述:

①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大

② A 、B 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 A 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④ B 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 ③

C . ①②

D . ①②③

[ 解析 ]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率变大;水

电解时,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二者体积比约为2:1;氢气能燃烧,

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错因透视 ] 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不会判断A 、B 试管中的气体。判断时可根据电源的

正负极,或根据气体的体积,可牢记“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知识要点二: 单质和化合物

举例学过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 2、N 2、H 2等都是单质。

单质: 为单质。

举例学过的:CO 2、H 2O 、MnO 2、H 2O 2、KMnO 4等这种组成中 叫化合物。

物质分类:

氧化物:

[ 例题2 ]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1)空气 (2)氧气 (3)水蒸气 (4)高锰酸钾 (5)铁粉

(6)氮气 (7)海水 (8)冰水混合物 (9)过氧化氢溶液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

物质纯净物单质:同种元素化合物:不同种元素混合物一种物质多种物质()()?????????

?

知识要点三:净化水的方法:

沉淀、吸附、过滤、蒸馏。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1. 静置沉淀法:

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 吸附沉淀法:

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过滤液体,可以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物质,

还可以吸附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如:净水器,有些就是

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的。但是经过净化后的水虽

然变澄清了,但所得的水仍然不是纯水。

3. 过滤:

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纸”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4. 蒸馏:

把相互溶解的液体物质,根据沸点不同的原理进行分离的方法。

*制取蒸馏水的过程是变化。

蒸馏水是纯度较高的水。

[ 例题3 ]图中的四个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例题4 ] 未经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

氯气与水反应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

原水→ 加明矾→ 沉淀→ 过滤→ 加氯气→ 净水

(1)能使悬浮物凝聚的步骤是:;(2)能杀菌消毒的步骤是:。

知识要点四:软水和硬水

1. 硬水:水壶长时间烧水后,内壁形成一层水垢,这是因为水中,

这样的水叫硬水。

2. 软水:叫做软水。

3. 如何鉴别软水、硬水?

肥皂水加到中产生较多的泡沫;加到中产生的泡沫很少,但有较多的浮

渣。

4.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哪些麻烦?

(1)洗衣服时,不但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服,长时间使衣服变硬。

(2)锅炉用硬水形成锅垢,浪费燃料,使锅炉局部过热,引起变形,甚至引起爆炸。5.怎样使硬水软化:

(1)蒸馏(实验室)

(2)加热煮沸(生活中)。

天然水都不是纯净水,通过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方法可以使水不同程度地得到净化。

小结:对于水的净化方法,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综合运用上述四项操作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相反的。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水含有不同种元素,是混合物

D.水含有不同种物质,是化合物

2、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 )

A.1∶8 B. 1∶16 C. 1∶2 D. 2∶1

3、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

A.煮沸 B. 过滤 C. 吸附 D.蒸馏

4、检验硬水与软水的方法是( )

A.加食盐水 B. 加明矾 C. 加肥皂水 D. 加热煮沸

5、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规定不得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因为这类洗衣粉中的磷会污染( )

A.大气 B. 食品 C. 河流、湖泊 D.耕地

6、上海被列为全国36个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并被联合国预测为21世纪结净水、饮用水严重缺乏的世界六大城市之一。造成水质型缺水的原因是( )

A.河流上游水源污染较严重 B. 淡水资源短缺

C. 降雨量不均衡

D. 取水点远离城市

知识要点五分子和原子

1、知识重点:原子、分子的概念以及异同

小结:分子的基本性质:

2、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①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为更小的粒子,而这些更小的粒子没有再分,而是以新的方

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新的物质),这种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粒子叫做原子。

②如:水→氢气——氧气;水分子分解的过程中,水分子会分解成和

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

3、化学变化的实质

4、原子和分子的区别和联系

思考: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

本质区别:

典型例题:

[ 例题1] 学习了本课题后,你认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主要是( )

A.分子比原子大

B.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而原子不是

C.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 例题2 ]如亦右图所示,在一密闭的容器内装有棕色的溴蒸气,

当把活塞向内推时,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 例题3 ] 将分子性质的序号填写在对应的空格上:

A、分子在不断运动1、一滴水中有1.67Х1021个水分子

B、分子之间有间隔2、花圃内芳香扑鼻

C、分子体积很小3、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4、AmL酒精与BmL水混合,体积小于(A+B)mL

[ 例题4] ( 泰州市)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分子()

A.过氧化氢B.二氧化锰C.二氧化碳D.空气

[ 例题5](厦门)纽约的科学家最近研制出有“双腿”能在盘子里“散步”的分子机器人,它是由26个氨基酸分子构成的多肽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分子机器人是一种新型分子

B.我们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这种分子“散步”

C.分子本身是不会运动的,其“散步”一定是在人推动下进行的

D .这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是一种单质 课堂练习: 1、构成水的水分子和构成水蒸气的水分子,具有 ( )

A .相同的物理性质

B . 相同的化学性质

C . 不同的性质

D . 相同的性质 2、下列物质中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是 ( )

A.白糖水 B .水蒸气 C . 稀有气体 D .空气

3、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氧分子的是 ( )

A .高锰酸钾 B. 液态氧

C . 空气 D. 井水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B .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相同

C . 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铁由铁分子构成

D . 单质可以由分子构成,也可以由原子构成

5、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

得出的下

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6、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一项是( )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的体积比液

氧大

7、

A . ① ③ B. ② ⑤ C. ① ③ ④ D. ② ④ ⑤

8、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A .分子重新混合 B. 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C. 原子重新组合

D. 物质状态发生改变

9、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是( )

A .水在0℃结冰,在100℃时变成水蒸气 B. 在桂花树周围可以闻到桂花香味

C.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 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糖水

10、有一种物质可以通过物理变化得到两种不同的物质,则该种物质一定是( )

A .化合物 B. 混合物 C. 纯净物 D.单质

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分子, 表示氧分子, 表示 水分子;已知氢气与氧气反应可以产生水,则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

① ② ③ ④ ⑤ ( )

11、(1)分子不是静止的,总是在。分子间有。一般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呈现

固态、液态和气态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发生变化的缘故。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和等,氧气是由构成的,铜是由构成的,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参加反应的最小粒子是

和。

12、为了证明分子间是有间隙的,实验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在有刻度的烧杯中装100mL 的水,然后轻轻地放一块糖,烧杯中的水面上升了5 mL,然后用玻璃棒搅拌,可以看到的烧杯上的读数105 mL

(填“<”“=”“>”),这是因为。13、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6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表示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