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诊治及监测中的重要作用17页PPT

合集下载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应用_0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应用_0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应用医疗中感染问题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一个难题,院內的交叉感染是引发多种感染性疾病、减慢康复速率、增加患者死亡率的主要根源。

由于医院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放化疗的大力开展以及内科介入疗法的广泛应用,使得院内感染人数日益增多。

临床上微生物的检验主要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方面,切断这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概率。

现针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对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价值进行讨论。

标签:临床微生物;检验;感染检测引言:医院感染的发生有三个重要环节,其中包括传播途径、传染原的存在与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与微生物学检查有着直接的联系。

医院感染的发生有以下这两种类型,分别为外源性感染(指的是由于患者本身以外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与内源性感染(指的是由于患者本身携带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

必须要正确诊断各种不同类型的感染,并对微生物学进行检查。

因此在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抗菌药物的使用等等方面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最重要也是最难控制的环节。

鉴于此,首先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者应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以文件形式制定一系列标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实质性的参考;其次,由于很多护士的质量控制意识较为淡薄且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等等,微生物检验工作者需要深入到临床科室并采用多种形式对其进行宣传,使所有医护人员都能明确了解标本质量对于检验结果的意义,同时,微生物室必须要定期监测标本质量,并且将结果通报给相关科室与感染控制部门,充分发挥它的督促作用;最后,微生物检验工作者必须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对于接收的标本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并将处理时间控制在规定时间之内,坚决退回一些不合格的标本并说明退回原因,防止由于标本质量而导致误诊。

2.重视原始标本直接涂片的诊断价值原始标本涂片检查不但能对微生物检验过程起到导向作用,而且还能快速的为诊断提供具有价值的信息。

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院感防控中的作用

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院感防控中的作用

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院感防控中的作用院感是指患者在医院治疗或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问题。

患者院感的发生与微生物之间有密切关系,因而通过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对院感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院感中有哪些具体作用呢?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哪些病原菌可引起医院感染掌握引起院感的病原菌类型,有助于医院更好地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

结合当前医院感染研究分析,以下病原菌均可引起医院感染。

1.细菌感染。

比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表面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其中以条件致病菌和耐药菌为主。

2.病毒感染。

比如腺病毒、流感病毒、轮状病毒等。

3.寄生虫,如鞭虫、隐孢子菌等。

4.真菌感染。

如毛霉菌、白色念珠菌、隐球菌和曲霉菌。

5.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

微生物检验与监测的作用微生物检验以及监测对控制和预防院感均有重要意义,其主要作用如下。

第一,为不同患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通过微生物检验以及监测获取的病原菌,为不同感染性疾病提供诊断依据,降低感染性疾病的误诊率。

第二,可以为不同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提供参考。

在某些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医务人员需要了解发生感染的主要科室、患者发生感染的身体部位、感染变化情况等。

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可达到上述目的,使医务人员更好地掌握感染特点。

第三,为感染性疾病的科学用药提供参考。

医务人员对发生院感的患者通常是按照经验方法予以治疗,经验治疗过程中因为不明确具体病原菌,治疗效果会受到影响。

而通过微生物检验与监测能够知晓具体的病原菌,有助于医务人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第四,有助于医务人员了解不同细菌的耐药性。

院感中部分病原菌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异,对某些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

通过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并结合药敏试验,医务人员能够为不同感染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选择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第五,作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评价依据。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监控中的作用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监控中的作用
4 控 制 医院 感 染 因 素
的信息 。此 外 , 应在 医 院感 染流 行 暴发 时 进行 细菌 分 型。
目前 细 菌 分 型方 法 很 多 : 子 分 型 、 清 学 分 型 、 菌 素 分 型 、 分 血 细 噬 菌体 分 型 、 质粒 图 分 析 等 , 以分 子 分 型 最 为 可 靠 。 国外 一 些
( ) 4 3—4 1 3 :0 1.
( 收稿 日期 :0 0— 9—1 ) 21 0 9

临 床 检 验

微 生 物检 验在 医院感 染监 控 中的作 用
杨 彰 玲
【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 ; 医院感染 ; 作用
【 中图分 类号 】 R4 6 【 4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17 3 9 (0 0 2 0 0 O 6 4— 26 2 1 )4— 05一 1
绍如下。
染 和 医护 人 员 携 带 病 原 菌 都 是 医 院 感 染 的媒 介 因 素 。临 床 上
某些器械 的使用多为侵袭性操作 , 若器械消毒不严或 无菌操作
不 当, 可将 微生 物 带 入 患 者 体 内 , 加 患 者 的感 染 机 会 ; 增 大
1 对 临 床 标 本 做 正 确 的 病 原 学 诊 断
定, 目前 导 致 感 染 性 疾 病 的 病 原 微 生 物 大 部分 是 革 兰 阴性 需 氧 菌 , 应注意厌氧菌 、 毒 、 还 病 真菌 等 。 目前 微 生 物 的 分 离 鉴 定 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被 作为病原学检测 的“ 金标准 ” 但其 速度较慢 , , 应以标本 的直 接检查 为基础 , 可能地快速诊断 。原始标本涂片检查不仅对 尽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在院内感染监测中的重要性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在院内感染监测中的重要性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在院内感染监测中的重要性目的为了深入探讨在院内感染监测中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重要性。

方法在院内各病房中都配备1名专业感染控制人员,每月定期进行一次检查,同时在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中展开细菌监测工作,找到消毒不合格原因,以便为院内感染监控提供可靠数据。

按照实际情况对医护人员、空气质量、各项物品、医疗器械等细菌量进行监测,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感染。

结果微生物检验室的工作人员将院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培养、药敏实验等检测结果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当院内感染爆发时,承担相应检测工作。

结论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在院内感染检测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和临床治疗之间具有密切关联,因此,应提高微生物检验的重视度,有助于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标签:院内感染;微生物检验;监测;控制;重要性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医疗技术得到显著提高,院内感染监测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院内领导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下,院内感染监控工作从组织落实到制定严格管理制度,采取的措施具有多样化,在临床中展开必要的监测,从而使院内感染监测工作逐渐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医院是病患最集中的场所,各种各样的病患每天都聚集到医院等待治疗,因此,院内环境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我院为此成立感染监测科和微生物检测实验室,以便适应全国各级医院对院内感染防控与监测工作的需求。

文章对在院内感染监测中微生物实验室设立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报道如下。

1按照有关规定配合院内感染监测科做好感染预防与监控工作微生物实验室在临床检验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引发院内感染的病原菌类型进行确定。

按照《消毒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其它预防院内感染的实施策略,建立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条例,细菌检测制度等。

对各科室感染条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被监测科中的医护人员定期进行讨论、交流,按照监测具体数据向各监测科提出科学意见。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委派专业人员配合院内感染检测工作,同时定期参加国家级院内感染培训,和院内感染科一起监督相关条款,并将所有规定落到实处。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作用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作用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作用如今,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抗生素的滥用、多次侵袭性操作、易感人群、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的医学人员对临床微生物检验进行了研究,对这项检验技术的研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院感染等问题,还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那么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有多大作用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临床检验中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在我国医学体系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临床检验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感染问题一直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难题,如果相关的医学人员对院内的交叉感染没有进行及时有效控制,就会导致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为了降低院内感染,从医院感染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等方面及时发现进行控制。

因此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及抗菌药的合理应用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部分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不强,微生物学检查时,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运用微生物检验,不仅可以对感染类型等进行检测,还能大大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医院感染的发生主要两种类型。

其中一种是外源性感染,就是由于宿主体外的病原菌所引起的感染,另一种是内源性感染,也就是患者自身体内或体表的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所。

不管是哪种感染都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或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所以要正确诊断不同类型的感染。

但是,以前的临床检测模式由于受到技术局限性的影响,并不能对医院感染进行全面的诊断和监测。

而现在微生物检验的应用,在提高检测结果的同时,还能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

因此,在我国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要加强微生物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运用。

二、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作用1、对各种临床标本作出了正确的诊断由于医院感染会涉及到临床各科室,所以它对医院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放疗和化疗手段的开展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这样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院感染问题的发生。

微生物学检验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袁)

微生物学检验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袁)
琼脂凝固,置35℃±l℃混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
手细菌菌落数(cfu/cm2) = (平皿菌落数×10)÷(30 ×2) = 平皿菌落数÷6
0≤计算的数值<1 时, 报告为:手细菌菌落数 <1 cfu/cm2 1 ≤计算的数值≤10时, 报告为:手细菌菌落数: 实际计算值 cfu/cm2
计算的数值 >10时, 报告为: 手细菌菌落数>10cfu/cm2
耐药率均统计出来并用EXECEL作图。 ◆多重耐药菌MRSA、ESBLs、MDR-AB、MDR-PA、VRE等的菌株占同种细菌
比例和各种多重耐药菌株的耐药趋势图。 2、定期总结和反馈病原菌及其耐药监测资料,追踪病原菌变迁及耐药趋势变化。
如分离的主要病原菌种类、数量、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并向主管部 门和临床科室报告,使临床医生在患者感染发生前或病原菌培养阴性的情况下, 有的放矢地采用预防措施或有效治疗。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 生和医院感染的发生。
3、建立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报告和预警机制 (1)实验室在检测出多重耐药菌时在报告单上注明多重耐药标识符号以提示临床 医生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2)定期追踪各种多重耐药菌检出数量变化及耐药趋势情况。
医院感染病原学的监测举例
医院感染病原学的监测举例
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送检率分析举例
2013年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患者细菌培养送检情况
采样时间 :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方法:1、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检验洗脱液浸湿的棉
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均匀涂擦5次,边擦边转动拭子,每只 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
2、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 脱液试管内,充分混匀后, 用无菌吸管吸取1mL待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 再加入已溶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ml~18 ml,边倾注边摇匀,待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监控中的作用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监控中的作用
— n — C hi a S



ce eadTcnlg e e i nc  ̄ e h o o R vi w y
微 生物检 验 在 医院 感染 监控 中的作 用
刘 玉 军
( 陕西省神木县人 民医 院检验科 陕西 榆林 7 6 0 ) 2 0 0
[ 摘 要] 医院感染监控工作 己成为医 院质量 管理工作中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在医 院感染监控工作 中临床 微生物实验室则担 负着主要 的任 务。本 文就 临床微 生物实 验室 在医 院感染 监控 总的作 用作 一阐述 。 [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 医 院感染 监测 控制 中图分类 号:R 7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l 0 — 1 X( 0 8 l b 一 1 3 0 0 9 9 4 2 0 )l ( ) 0 6 — l
医院感染监测 工作离 不开微 生物检验 室的密切配 合 , 否则 一切工 作就 缺乏科学 性, 处于盲 目状态 。而检验室 的工作水 平也直接 影 响到 医院感 染 监测 工作 的 质量 。 微 生物 实验室 的工 作可 指导 临床 正确 的诊 断和 治疗 。对 于感 染 性疾病 的诊 断, 除根据 临床、流行病 学或其他方法 , 病原学的诊断是主 要 的。它关系 到诊 断的正 确性和 用药 的合理 性。 帮 助 临 床 标 本 正 确 的 病 原 学 诊 断 对各种 临床标本做 出正确 的病原学 诊断,需要微 生物 实验 室不仅 能正确地分离微 生物 , 还要对所分离 的微 生物进行准确 的鉴定, 目前构 成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谱发生 了很大变化 , 大部分是革兰 阴性需氧 菌引起 ,还应注 意厌氧 菌、病 毒 、真菌等 ,随着病 原体种 类的 不断扩 大, 微生物学鉴定更 困难 , 要求 实验室工作人 员应掌握足够 的微 生物学 知识, 不断提高理论和技 术水平 。在细菌 的命名上, 采用 国际通 用的系 统命名法 淘汰过 去的习惯 命名 。在进行病 原学诊 断时,需要着重 注意 以 下几 个 方 面 。 1 标本采集 . 标 本采集 运送和处理要 高质 量, 尽量在病人 未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 可 提高阳性检 出率 。标本采集 后立 即送 检并注 意保温 , 膜炎奈 瑟 氏 脑 菌对寒 冷、干 燥极敏 感且 产生 自溶 素,离体 后迅速 自溶 。肺 炎球菌 、 嗜血杆 菌属及厌氧菌亦 易死 亡, 不易培养 。标本 处理要得 当, 如未用抗 生素病人 的深 部脓肿物培养不 出细菌, 涂片有菌 的标本培养 阴性 , 均说 明实验室 处理不 当, 查找原 因,提 高阳性检 出率 。 应 2.标 本 评估 收到标本。 立即 以无菌手续作涂 片染色 , 如痰标 本,白细胞很少, 而 鳞状上皮细胞很多, 明此标本不 是痰 , 表 而是咽部、 口腔的标本, 为不合 格, 应重新取痰送 检。若 以不合格标 本的培养和药敏报 告指导用药 , 将 可 能导致病人正 常菌群失 调而疾病得 不到控 制 ;如果标本 涂片 中有 2 种细菌而需氧培养只有 1 应 考虑增加厌氧培养或提供 c 种, O 。环境分 离嗜血杆菌在一些痰标本 中常见大量假菌丝或念珠菌, 其致病性和严重性 要加以分析, 与临床配合, 根椐病人临床情况, 确定该菌是定植还是感染。 3 .细菌 鉴 定 ’ 必须利用 细菌纯培 养作鉴定 , 用有价值 的项 目和快速 简便的试 选 验.如 鞭毛 染色 、 氧化 酶 、凝 固酶 等 。做好 室 内质 控工 作 ,鉴定 培 养基 是否合 格 。对 分离 培养 基 , 目的菌是 否生 长 。使 用选择 性 培 看 养基时确保能阻止其 他菌生长 。染色液 质量可依据葡 萄球 菌和大肠 埃 希菌着色情 况作 出评 价, 生化反应 试剂质 量用 已知阳性及 阴性菌珠 鉴 定, 诊断血 清应采用 阳性及 阴性菌珠 检测其 效价及特 异性 。参加 空间 质 评活 动。提 高 检测水 平 。 二 、 帮 助 对 细 菌 耐 药 性 的 监 测 细菌 对抗 生素 的耐 药性表 现在 产 生遗传 变异 、 释放特 异性 酸 或 通过质粒或噬菌体转移外源性耐药基 因等 , 使抗生素 失活不 能发挥抑菌 或 杀菌 作用 。由于抗 生素对细菌 的作用 机制 因药 而异 , 发生耐药 的 故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ppt课件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ppt课件
具体调查方法按照附录G进行。
临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帮助了解患者抗 菌药物使用率。
具体调查方法按照附录H进行。
可编辑ppt
16
监测信息的收集
宜主动收集资料。 患者感染信息的包括查房、病例讨论、查阅医疗
与护理记录、实验室与影像学报告和其他部门的 信息。 病原学信息的收集包括临床微生物学、病毒学、 病理学和血清学检查结果。 收集和登记患者基本资料、医院感染信息、相关 危险因素、病原体及病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害后果。
(一)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二)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可编辑ppt
10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 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的要求在2h内进行报告
a)10例以上的医院感 染暴发事件。
b)发生特殊病原体或 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 感染。
c)可能造成重大公共 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 医院感染。
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
大学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 和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 二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安华、任南、李六亿、文 细毛、邓敏、李卫光、陆群、龚瑞娥、吕一欣。
可编辑ppt
3
术语和定义
医院感染监测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 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 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 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 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per patient-day
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 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 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